搜尋

倒閉

的結果
  • 美國又有銀行倒閉!共和第一銀行成今年首例

    美國共和第一銀行(Republic First Bank)宣告倒閉,成為美國今年首家倒閉銀行,該銀行過往以Republic Bank名義展開業務。 賓州的銀行及證券監管部門最新宣布,勒令關閉以費城為總部的共和第一銀行,並指定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為了保障存戶,FDIC已與同地區的Fulton Bank簽署協議,承擔所有存款及購買所有共和銀行資產。 截至1月31日,共和銀行總資產約 60 億美元,存款總額約 40 億美元。FDIC 估計,由於共和銀行的倒閉,存款保險基金 (DIF) 的損失將達到 6.67 億美元。FDIC 認為,與其他替代方案相比,Fulton Bank的收購,會是最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你一定吃過!這家餐飲龍頭無預警倒閉 全台30間門市全關、500人一夕失業

    台灣餐飲界龍頭之一的「捷利國際餐飲集團」,旗下擁有牛角燒肉專門店、胡椒廚房、邁泉豬排等8品牌,全台共有30間門市,不料無預警「宣布倒閉」,500名員工一夕失業,員工怒提告求償薪資、資遣費等21萬元,昨(23)日士林地院判決出爐,判捷利不僅要全賠,且應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全案還可上訴。 高雄起家的捷利國際餐飲集團,除代理牛角燒肉專門店、Pepper Lunch胡椒廚房、MAiSEN邁泉豬排等3家日系品牌,並擁有5個自創品牌,包括空 居酒屋、樁涮HOT POT、元町家横浜家系ラーメン拉麵、捷果咖啡、丸米便當等。 但從去年7月起,該公司就傳出財務不穩,求其母集團「五互集團」遭控不法吸金220億元,女總裁陳秋白遭判10年6個月有期徒刑,也讓子公司「捷利國際餐飲集團」受影響,發生資金周轉問題,連食材採購都出現困難,最終無法營業。 由於員工人數高達500人,其中包含派遣勞工100人,當時有員工甚至上班到一半,才被公司通知之後不用上班。事後多名員工分別控告捷利,請求給付薪資、資遣費、勞工退休金等。 其中,「Pepper Lunch胡椒廚房」南港店去年7月倒閉後,更爆出積欠薪水、資遣費、勞工退休金以及預告工資未給付,甚至遭控倒閉裁員時,未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員工一怒之下將捷利告上法庭,並求償21萬元。法官依據兩方契約、勞基法第17條、勞退條例第12條、第14條第1項、第31條規定等規定,判捷利須獲賠21萬元,而且得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 觀光榮景不再?韓國濟州島咖啡館紛紛倒閉 明星開店也歇業

    韓國行政安全部23日表示,截至今年4月,濟州島已有80間咖啡廳倒閉。2023全年度濟州島共有252間咖啡廳停業,與2014年的114家相比增加一倍以上。分析稱,倒閉主因是遊客數量減少,咖啡廳卻源源不斷出現,競爭過熱所致。 濟州島素以自然風光聞名,但當地人文風情也是許多觀光客的目標之一。咖啡廳已成為濟州島的一大觀光賣點,在許多知名景點周圍不乏三、四家咖啡和飲料店相互競爭的光景。 濟州島是韓國人均咖啡廳佔有比例排名第一、咖啡廳增加率第一的地區。根據韓國國稅局的百大生活產業統計,截至2023年1月,濟州島共有2062家咖啡或飲料店,與2022年同期的1860家相比成長10.8%。 同時濟州島共有1321家便利商店和414家超市,濟州島上的咖啡廳數量甚至超過以上兩種行業的總和。濟州地區的咖啡廳數量逐年快速增加,2019年為1005家,2020年為1233家,2021年為1517家,2022年為1860家。然而,截至23日,年內造訪濟州島的韓國遊客為352.6萬人,較去年的388.8萬人減少9.3%。 名人經營的咖啡廳也無法逃過整體環境的影響。歌手李孝利2013年婚後長年居住濟州島,2022年開始在濟州市經營咖啡館,但她以租約到期為由23日宣布咖啡館將於5月底停業,尚未決定是否搬遷或重新開業。

  • 網傳PChome近期倒閉?網家回應了

    網家(8044)28日公告重大訊息,針對匿名人士散發「內線消息PChome近期倒閉」等不實言論,提出澄清,並強調網路家庭持續蒐證中,將保留對相關謠言散布者的法律追訴權。 網家表示,近日有匿名人士於網路社群散發「內線消息PChome近期倒閉」等消息,均為虛構不實之謠言,已嚴重損害本公司聲譽。個別自媒體無端造謠,於諸多社群平台發布不實內容,並經其他網友二手傳播,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行徑極為惡劣。 為維護公司聲譽與股東權益,避免不實謠言誤導投資大眾而影響股價,網家特別澄清說明並無謠言指稱之情事。 網家強調,公司運營及資金運用一切正常,公司財報均為公開資訊,現金水位充足且資金運用無虞。籲請大眾明辨是非,切勿轉傳不實言論。網路家庭也持續蒐證中,將保留對相關謠言散布者的法律追訴權。

  • 《國際產業》陸太陽能產業 倒閉潮倒數中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大打價格戰,外加產量已過剩,專家學者認為,中國大陸太陽能業者若不能趕緊調控的話,未來恐怕會出現倒閉潮。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表示,部分太陽能矽晶圓廠的營運動能只剩下40%,預計2月還會再減少。彭博社統計,內有電池的太陽能面板,自2022年8月以來,售價已大幅下修75%。  在陸企能力大幅升級之下,製造成本也跟著大減。不少公司更是利用低利貸款來廣建新工廠。彭博社表示,計算到2022年底,中國大陸正在規畫或營運的矽晶圓產量為861 GW,是2020年380 GW的兩倍以上。 CSIA指出,不是所有大陸的太陽能業者都在減產,部分甚至反其道而行,把產能利用率拉高至95%,有的甚至還100%全開。大陸的太陽能公司不少,大型的有包括隆基(Longi),還有TCL中環等等。  CSIA表示,製造矽晶圓的多晶矽製造商已放慢擴張腳步,以因應售價大跌的問題。部分規模較小的業者為了打消庫存,用貼近生產成本的價格賣出產品,幾乎是沒有賺到什麼錢。

  • 金融巨頭大裁員!華爾街又爆1恐怖狀況 員工驚吐心聲

    華爾街銀行將陸續在本周公布年終獎金的規模,專家預估,狀況跟前一年差異不大,連續兩年陷入低迷,不過今年出現離職潮的機率較低,因為企業緊縮各工作崗位的數量,人們也會選擇風險較低的選項,種種狀況都讓員工直嘆,很辛苦。 Business insider報導,包括摩根大通、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及美國銀行在內的金融巨頭,2021年發出相當驚人的獎金,但2022年出現快速且劇烈的下滑,就連工作上表現突出的員工也受到波及。 2023銀行業更是出現裁員、倒閉的負面衝擊,就連總體經濟環境也未好轉,華爾街人力專家Alan Johnson表示,獎金將出現連續兩年低迷的狀況,可能保持不變或下滑。 儘管如此,Alan Johnson認為,跟往年不同,員工即使拿到不滿意的薪水也不會離職,因為今年銀行業的職位空缺少了很多,人們會選擇風險較低的選項,繼續留在公司並觀望就業市場走向,將成為主流的想法。 進入2024年,華爾街裁員潮並未停止,高盛從1月起估裁員4千人。事實上,Alan Johnson過去就曾示警,銀行業從榮景走向衰退,回頭看,先前銀行業可能過度增聘,2024的情況恐怕也不會太好。

  • Hyperloop One倒閉 超級高鐵夢碎

     美國超級高鐵新創公司Hyperloop One驚傳倒閉,知情人士透露,其已解雇大部分員工,並出售包括測試軌道和機器等剩餘資產,洛杉磯辦事處也關閉,負責資產出售的剩餘員工已被告知所有工作將在12月31日結束。  Hyperloop One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籌集逾4.5億美元資金,目前主要股東為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在結束營運後其智慧財產將轉給DP World。  雖然真空高鐵(hyperloop)以真空管方式讓列車高速運行的概念早在上世紀初已經出現,但大約十年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再次提出超級高鐵概念後,再次受市場高度重視。  後來投入相關概念的許多公司均以hyperloop命名,句括Hyperloop One,但這些公司均與馬斯克無關。馬斯克透過其挖隧道公司The Boring Co.以相同技術鑽研真空高鐵的方法。  Hyperloop One在2014年成立,其提出在真空管隧道內,採取磁浮列車技術以時速1,127公里的高速前進的構想,要研發以真空高鐵運送乘客和貨物。  這成功吸引外界與投資人的注意,連維珍航空老闆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都在2017年投資該公司,並改名為Virgin Hyperloop One。  Hyperloop One曾經透過500米長的測試軌道,得到時速172公里的最高測試速度。目標以較低成本來仿效飛機的速度,曾在2020年首度載人成功。  但由於技術上遇到許多困難,包括列車難以轉彎而必須筆直往前,使開挖隧道的成本與難度均大幅提高。  即使技術上可行,但被批評在財務上不切實際,加上公司內部人事問題不斷,令其經營舉步維艱。  對其經營造成沉重一擊的,則是公司去年以安全風險為由而改變發展策略,未來將專注於運載貨物而非載客,並宣布裁員逾100人。此舉惹毛布蘭森而撤出投資,並讓維珍抽離公司名字,讓其改回原名Hyperloop One。隨著技術始終沒有進展和財務無法維持下去,公司最終走向倒閉命運。

  • 港股低迷 券商掀倒閉潮

     港股市場持續低迷,已對香港證券業造成衝擊。港交所數據顯示,繼2022年49家券商倒閉創下歷史紀錄後,2023年又有30家本地券商結束營業。此外,因香港IPO市場大幅下滑,華爾街一些銀行已出手裁員。  恒生指數11日收跌0.81%至16,201點,創下2022年11月10日後收盤新低,年內累計下跌19.58%。  香港01引述外電消息,在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與採取嚴格的新冠防疫措施後,導致長期的經濟衰退及失業加劇,令外界質疑香港作為亞洲頂尖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儘管分析師在2023年初預測,陸股將在防疫解封後復甦,但投資者情緒持續悲觀。同時經濟困難、消費疲弱、中美關係緊張、房地產危機等因素,都導致外國資金撤離。  中小券商在市場低迷中首當其衝。香港證券業協會稍早對本地券商的調查顯示,2022年虧損的券商超過72%,其中至少四分之一計畫2023年縮減業務規模。  香港券商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這波券商倒閉與裁員潮,是其見過的最嚴重的一次,關鍵在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但「根本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任何曙光」。  大華繼顯財富管理投資長王琪表示,缺乏流動性反映出機構對香港和大陸的興趣正降至新低。過去兩年,全球投資者大舉拋售港股。現在許多人認為,從全球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大陸已無關緊要。  展望2024年恒生指數表現,光大證券國際預期,2024年港股危機與機會並存,恒生指數目標21,000點。該行認為,2024年港股將繼續受到外圍利率及大陸經濟表現這兩大因素左右。

  • 港股低迷 香港券商掀倒閉潮

    港股市場持續低迷,已對香港券商造成衝擊。港交所數據顯示,繼2022年49家券商倒閉創下歷史紀錄後,2023年還有30家本地券商結束營業。此外,因香港IPO市場大幅下滑,華爾街一些銀行已出手裁員。 恒生指數11日收跌0.81%至16,201點,創下2022年11月10日後收盤新低,年內累計下跌19.58%。 香港01引述外電消息,在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與採取嚴格的新冠防疫措施後,導致長期的經濟衰退及失業加劇,令外界質疑香港作為亞洲頂尖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儘管分析師在2023年初預測,陸股將在防疫解封後復甦,但投資者情緒持續悲觀。同時經濟困難、消費疲弱、中美關係緊張、房地產危機等因素,都導致外國資金撤離。 中小券商在市場低迷中首當其衝。香港證券業協會稍早對本地券商的調查顯示,2022年虧損的券商超過72%,其中至少四分之一計畫2023年縮減業務規模。 香港券商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這波券商倒閉與裁員潮,是其見過的最嚴重的一次,關鍵在於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但「根本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任何曙光」。

  • 全球建商倒閉潮 台灣房市跟著抖 李同榮揭「4支柱」免驚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全球建商倒閉潮蔓延,繼亞洲中國大陸房市泡沫崩盤,大建商倒閉風潮蔓延,歐洲奧地利房產巨頭西格納也在11月底宣布破產,台灣房市到底穩不穩,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台灣房市有4大支撐,雖目前處高檔反轉風險中,但終將以盤代跌,微緩著陸,不會有崩盤危機。 台灣房市的四大支撐,李同榮指出,房市超漲幅度有限,跌幅也有限;央行保守限貸,嚴控建商槓桿操作;大建商財務健全,獲利穩健;台灣升息溫和,剛需強勁,衝擊房市有限,這是最重要的四大支撐。 李同榮指出,從2019年開始,全球經濟因QE資金量化寬鬆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先進國家房市展現一波近5年的多頭行情。但從2021年開始因通貨膨脹加速,全球央行不得不採持續升息機制,除控制通膨不再惡化,並收縮市場資金,當然影響到2023年全球經濟開始走軟,房市也因此轉空。全球大型建商在過度操作資金槓桿的情況下,資不抵債的大型建商開始相繼倒閉,並陸續產生骨牌效應。 中國大陸三大民營房企恆大、碧桂園、遠洋接連暴雷,韓國因一年持續升息八碼令房價由多轉空急跌,而近年從歐洲英國、德國、瑞典、奧地利再到澳洲、中國、韓國、甚至加拿大,建商倒閉潮如野火蔓延,台灣房市顯現得風平浪靜。 台灣在2022年房貸與建築融資總和佔比約50%,房價漲幅在先進國家中段班。雖然,台灣房市在今年第三季已出現死亡交叉,預期2024 Q1前房市將由多轉空,然因上述四大支撐主因,李同榮說,房市沒有崩盤危機,將會以盤代跌或微跌中結束第六景氣循環。

  • 全球建商陷倒閉潮 專家揭台灣房市怪象:是不是很奇妙?

    全球房市景氣不佳,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房產知識Buffet+」臉書發文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澳的國家也不例外,反觀台灣,「好像處在颱風眼中央一樣無風無雨,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奇妙?」 何世昌分析,這波全球建商倒閉潮肇因於央行升息、建築成本瘋狂上揚,大多數國家平均建築成本大漲逾三成以上,當資金成本、營造成本大漲但房價下挫,成本無法順利轉嫁至消費端,意味著建商利潤大幅度遭到壓縮、甚至賠售,建商索性包袱收一收跑路去了。 「建商一去不復返,此地空餘爛尾樓」,何世昌指出,如此淒慘景況不只發生在大陸,德國等許多國家也如星火燎原般延燒。 全球建商相繼掀起倒閉潮,日本東京商工研究中心 (Tokyo Shoko Research)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建築企業破產數量為785家,較去年同期成長 36.3%;瑞典信用機構Creditsafe統計,2023年前8個月的公司違約數量飆破逾5千家,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澳洲證券暨投資委員會的數據亦顯示,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間,高達1709家建築公司申請並進入破產程序,較前年至去年同期增加24.9%。 歐洲國家也不好過,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2023年前4個月,已有437家建築公司申請破產,與2022年同期增加20%,包括125年歷史的老字號包商Wolff Hoch und Ingenieurbau也破產;英國方面,英國破產管理局統計,截至2023年6月的近一年內,約有4280家建築公司破產,較前年至去年同期上升16.5%,建築公司倒閉率達到十年來的最高峰;荷蘭統計局也表示,今年前8個月,荷蘭法院宣布有305家建築公司破產,較2022年同期的187家增加約38.7%。 何世昌文末總結,反觀台灣,好像處在颱風眼中央一樣無風無雨,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奇妙?

  • 陸第1家日系車廠驚爆倒閉:1元人民幣出售 2千員工慘失業

    面對大陸電動車強勢崛起,第一家日系合資車企廣汽三菱倒閉,正式宣告日本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大陸,並以1元人民幣出售股權,旗下2千名員工面臨失業,員工感嘆現在找工作太難。 2012年,廣汽三菱由廣汽集團(出資5成)、三菱汽車(出資3成)和三菱商事(出資2成)在大陸成立的合資公司。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廣汽10月25日發布公告稱,廣汽將分別以1元人民幣對價轉讓三菱汽車、三菱商事持有的廣汽三菱30%、20%股權,轉讓完成後,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全資子公司。至此,廣汽三菱倒閉。 廣汽三菱出售股權後,原旗下長沙工廠的設備、土地和廠房由廣汽埃安接手。 而廣汽三菱長沙工廠有近3千名員工,目前埃安提供1150個職缺已經應聘完畢,能夠留任的普通員工幾乎都是年輕人。另外2千多名員工則面臨失業。 有員工感嘆表示,「年齡到了50多歲,在外面找工作很難,給再多的賠償也不能長期維持生活啊!」 至於,轉簽廣汽埃安的員工薪資待遇明顯下降,基層員工底薪僅2千多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1萬元左右),雖然福利少了,但起碼保住飯碗。 對於廣汽三菱謝幕員工滿是不捨,因其福利待遇天花板,被稱為「良心企業」。多位員工透露過去主要福利包括: ◆每月4300的五險一金(約台幣18920元左右) ◆年初1000元開工紅包(約台幣4400元左右) ◆生日津貼 ◆高溫8天假和800元高溫費(約台幣3520元左右) ◆週年慶1000元獎金(約台幣4400元左右) ◆基層員工年終獎金可高達20000元(約台幣88000元左右) 還有三菱長沙廠員工表示,過去4年每年只上一百多天班,公司仍發全勤薪資。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 民企再度活躍大陸舞台-恒力創辦人、董事長陳建華 搶救倒閉織造廠 躍製造業民企榜首

     「2023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日前出爐,大陸石化業者恒力集團連兩年名列前茅。其實創辦人、董事長陳建華帶領下的恒力,在1994年起步時,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化纖織造廠,之後逐步脫胎換骨,發展至2022年的營收高達人民幣(下同)6,118億元。  1971年3月出生於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的陳建華,雖成長於此一紡織業的重鎮,但自小家境貧困,13歲時輟學到建築工地當一名泥瓦匠。由於一次意外摔傷,陳建華再也不能從事泥瓦工作,因此改以買賣化學纖維、生絲為生。  憑著聰明勤奮與吃苦耐勞,1990年代初期,陳建華已攢下200多萬元積蓄。1994年5月,他以369萬元收購南麻鎮辦集體織造廠,並更名為吳江化纖織造廠,開創吳江民營企業發展的先河,並帶頭興利除弊,使原本瀕臨倒閉的企業絕處逢生,1995年底,吳江化纖織造廠賺進1,000多萬元。  多年發展下來,陳建華於2002年11月成立恒力化纖,投資規模高達22億元,並從德國、日本進口先進生產設備,讓滌綸產品產能躍升至35萬噸。  2008年是恒力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重創對進出口貿易依賴度很高的大陸紡織業,但已累積雄厚資本,陳建華反而在危機中看到擴張的良機。他提出「貓蛇論」,即貓在冬天雖然縮在洞內取暖,但始終看著外面,絕不放過機會,而蛇一鑽進洞內就只會冬眠,因此企業要過「貓冬」,不能過「蛇冬」。2010年間,恒力在大連投資建設恒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區,兩年後該園區一期「純對苯二甲酸」(PTA)計畫投產,這是恒力完善產業鏈、達到策略轉型的重大項目。  陳建華曾說:「民營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反應迅速,效率高。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市場。」速度,成為他執掌恒力近30年來濃縮成功經驗的經營圭臬。大陸全國工商聯近日公布「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恒力集團排行第三名,僅次於兩大電商巨頭京東集團、阿里巴巴。

  • NONO副業「虎霸雞排」突倒閉 直擊黃金店面掛招租布條

    藝人NONO(陳宣裕)深陷性騷風暴,網紅「小紅老師」提告性侵、性騷擾多罪,受害者高達20多人,全案正式進入司法流程。而NONO在高雄的雞排副業「虎霸」雞排也慘遭殃,除被抵制拒買,Google五星評論慘被洗到剩1.4,近日「虎霸」更驚爆已黯然歇業,房東目前已張貼紅布條招租。 NONO繼退出艋舺雞排後,去年12月重操舊業與友人創立「虎霸 魷魚、雞排、炸物連鎖餐飲企業」,首家店座落在高市裕誠路與富國路口,屬於熱鬧的裕誠商圈,當時NONO受訪透露,開店消息一出後,也有不少人詢問加盟事宜,更放話要進軍東南亞市場。 未料,今年6月NONO因為捲入性騷疑雲,牽累雞排副業。「虎霸」緊急火速切割,在臉書粉專PO聲明「即刻起與藝人NONO暫停品牌合作計畫」。不過,當時也被網友揪出NONO其實掛名董事,而非與雞排店只是合作關係。 事後不少網友發起抵制「虎霸」雞排,除了不消費外,甚至到Google地圖洗評論,讓五星評分慘剩1.4。店家當時一一回覆,希望消費者理性,不要沒吃過雞排就惡意留負評。 不過,最近本報記者直擊「虎霸」店面,早已悄悄掛上招租布條,附近店家證實已經快1個月沒看到開業。而「虎霸」官網也關閉,臉書粉專及Google地圖等資訊也都「人間蒸發」。本報數度致電「虎霸」李姓負責人,但電話未接,無人回應。 高雄房仲業者透露,這個約5坪的黃金三角窗店面,近期房東開出9萬元重新招租,研判是「虎霸」提前結束租約;裕誠路為餐飲一級戰區,競爭十分激烈,加上人事成本不斷提高,9萬元租金仍對業者而言是不小的負擔。

  • 謝坤成喊話 政府應放寬限貸政策

     房地產景氣低迷,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坤成指出,房地產是台灣經濟火車頭,目前上市上櫃約有4兆盈餘,政府應將資金導入房市,避免打房過度導致建商倒閉,重創台灣經濟。  謝坤成5日出席第2屆旺旺中時房產金牌獎高峰論壇,針對房地產政策提出看法,他以股票市場為例,股票當沖手續費少,長期手續費沒有打折,這就好比過去台灣房市瞬間轉手課不到稅,長期持有卻被課稅,非常不合理。《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能有效抑制短期投機客,讓房市回歸剛性需求。  謝坤成說,他支持政府打炒房政策,調整房地產亂象有其必要,但不應該過度打房,反而讓台灣經濟陷入衰退危機,就以目前為例,台灣許多中小型建商面臨銀行放貸嚴格、資金短缺的問題,未來恐將引發危機。  他認為,目前上市櫃公司盈餘約4兆元,政府應該充分引導這些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健全台灣房地產體質,畢竟除了股票投資,房地產市場也是大宗,如果陷入資金流通危機,房產景氣持續低迷甚至衰退,將重創台灣經濟。  另外,他也呼籲政府鬆綁銀行對房地產業者的貸款成數,資金是經濟的活水需要流通,且限貸政策與炒房關係甚少,政府應該要多聽業界的心聲,照顧中小型建商,避免打房過度造成建商倒閉。  謝坤成說,中國恆大、碧桂園等房地產集團的爛尾樓事件,不少民眾質疑恐將掀起骨牌效應,事實上,大陸爛尾樓常是建商缺乏足夠資金,無法如期完工。  台灣在政府嚴格管控下,建商體質良好,預售屋市場健全,不太可能發生捲款倒閉事件,從過去歷史經驗,只要房地產景氣低迷就是進場的時間點,建議消費者可以多比較。  對於年輕人購屋問題,謝坤成表示,希望政府在居住正義方面可以加大興建社會住宅力度,也期盼政府與民間優秀的建設公司合作,提升社宅品質,讓大家更願意住進社宅,解決居住正義問題。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