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推陳出新速度快,許多人擔心不夠保值,害怕買了新機馬上變舊機,一名網友表示,原本要等iPhone 14上市,不過因為手機突然掛掉,只好先買iPhone13應急,好奇詢問大家iPhone 13的哪種機型最保值?不料眾多果粉口徑一致,都推薦同一支。 這名網友昨(22)日在《PTT》表示,手機整個掛掉,而且沒有備用機,他原本要等iPhone 14,現在只能直接買iPhone13了,但他半年後一定會換iPhone 14,所以想買個保值度最高的iPhone13。 原PO強調他只買新機,並好奇詢問,不知道半年後,iPhone 13系列的iPhone 13、iPhone 13 Pro Max、iPhone 13 Pro這三款當中,哪支的二手價會貶值最少?意即哪種機型最保值?他打算先買來應急,半年之後就賣掉再買iPhone 14。 貼文一出引起熱議,不少果粉紛紛回應「保險一點肯定是13,本來就便宜,掉價空間有限」、「買13吧,會買二手大部分在意價格,13價格低感覺比較好脫手」、「買最便宜的貶值最少」、「13才是最多人拿的,應該13保值」。 從眾多網友留言發現,果粉答案超一致,認為買iPhone 13最保值;不過也有人建議「先買個二手,到時候14出來當備用機吧」、「買12擋著用,半年後再trade in」、「便宜二手買一買不就好了」,原PO則解釋,他知道這種情況下買二手會最划算,但他有點手機潔癖、喜歡用新機,所以才堅持要買iPhone 13新機。
蘋果今日(9日)就在台灣時間凌晨2點舉行春季發表會,此次除了帶來全新的松嶺青色iPhone 13 Pro系列及綠色iPhone 13系列,還有全新搭載A15晶片的iPhone SE、搭載M1晶片的iPad Air,以及最搶眼的搭載了M1 Ultra的Mac Studio,以及搭載A13晶片的Studio Display螢幕,此次讓你一次看完各新機重點、價格與上市日期。 全新的iPhone SE雖然沒有大改版,但搭載了iPhone 13系列的A15仿生晶片,繪圖處理效能最高可提升1.2倍,電量也有所提升,保留Touch ID,同步帶來了Smart HDR 4、攝影風格及深度融合的拍攝功能,而且更把5G加入到SE系列上,將推出64GB、128GB和256GB的3種規格,共午夜色、星光色和 (PRODUCT)RED 3色,定價1萬3900元起,周五(11日)晚上9點起開放預購、18日起正式上市。另全新的松嶺青色的iPhone 13 Pro系列及綠色iPhone 13系列也將於周五(11日)晚上9點起開放預購、18日起正式上市。 全新的iPad Air就搭載了與iPad Pro一樣的強大M1晶片,大小、重量也與上代相若,但卻能帶來更強大的效能,還有全新的支援「人物居中」功能的全新1200萬像素超廣角前置相機,以及5G功能,共推出了太空灰色、星光色、粉紅色、紫色和全新的藍色,分別有64GB、256GB兩種規格,支援使用第2代Apple Pencil及巧控鍵盤或鍵盤式聰穎雙面夾作使用;Wi-Fi版定價1萬7900元起,Wi-Fi+行動網路機型定價2萬2900元起,目前台灣上市時間未定。 至於全新搭載了M1 Max及M1 Ultra兩個版本的全新Mac Studio,搭配專為Mac Studio而生的27吋、5K Retina Studio Display螢幕,主攻擁有龐大創作需求的使用者,能以史無前例的流暢體驗來完成創作,全新的Mac Studio搭配M1 Max、32GB/512GB規格的定價為5萬9900元起,M1 Ultra、64GB/1TB規格定價則為11萬9900元起,而Studio Display定價為4萬5900元起,可加購支架以方便使用,目前台灣上市時間未定;另還有配備Touch ID和數字鍵盤的巧控鍵盤、巧控板,以及巧控滑鼠,均推出銀、黑色的新配色供消費者選購。
iPhone 13傳出市場雜音,外電報導,需求轉弱情況可能延續到明年,致使蘋果股價2日下跌0.61%,但摩根士丹利證券立刻進行通路調查指出,隨著缺料問題改善,EMS廠11~12月生產已放量,訂單沒有變化。 大摩最新調查顯示,第四季iPhone 13系列的生產量可達8,000~8,500萬支,預期今年下半年iPhone 13的生產量為8,700萬支。 觀察台系iPhone13主要供應鏈廠商3日股價變化,多未受此一消息影響,除台積電因外資昨買今賣,股價下跌7元、收608元,跌幅稍大外,其餘個股多屬小跌或小漲狀態。 根據外電先前報導,蘋果因為零組件短缺,調降今年iPhone 13產量目標多達1,000萬支,並期望明年能在零件供應狀況好轉後,補足這些產量。然而,外電2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蘋果現在告知供應商,這些被砍掉的訂單可能不會回補。 iPhone 13砍單不回補消息一出,勢將牽動台系蘋果供應鏈,因此,大摩火速進行調查,並發布報告指出,蘋果手機EMS廠的訂單,截至12月2日止,並沒有任何變化,而且11月起iPhone的生產也已放量,等同駁斥外電說法。 中信投顧研判,大摩雖反駁外電的蘋果砍單之說,但沒有區分大小尺寸機種的訂單狀況。蘋果可能考量通膨因素,恐影響手機的消費力,因而適時小幅度調整,以集中火力在明年的大改款。 就iPhone組裝廠第四季營運展望而言,中信投顧指出,消費電子產品進入出貨旺季,若未缺料,則出貨狀況會更好,預期組裝廠營收將呈現季增雙位數現象。 至於對2022年看法,因為比較基期較高,iPhone組裝廠目前持審慎看法,其主要變數來自疫情、通膨與國際政經情勢,若疫情、通膨沒太大影響,則毛利率目標應則可達成。
蘋果最新iPhone 13先是經歷晶片缺貨,如今卻面臨需求放緩。美媒引述內情人士指出,蘋果通知零件供應商iPhone 13需求轉弱,並警告情況可能延續至2022年,不過Wedbush證券分析師仍樂觀年終旺季iPhone銷量上看4,000萬支。 不過,2日美股早盤蘋果股價重挫3%,報159.6美元。2021年迄今蘋果股價累計上漲24%,表現遠遠遜於2019年與2020年80%的漲幅。 蘋果原本期望年終旺季過後需求反彈,但現在卻預期iPhone需求放緩可能持續至2022年。據悉蘋果已經知會供應商,新的一年產量可能不會回升。據傳蘋果10月才因為全球晶片大缺貨將iPhone 13生產量大砍1,000萬支。蘋果原本計劃在2021年生產9,000萬支iPhone 13,但博通(Broadcom)與德儀(TI)卻無法提供足夠的零件。 外媒指出,蘋果原打算待2022年供應情形好轉後,再補足先前削減的產量,但如今卻通知供應商,可能不會有這些訂單。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10月的法說會指出,iPhone、iPad與Mac供給受限,已經讓蘋果蒙受60億美元損失,且供應鏈瓶頸可能延續至12月。 儘管蘋果向供應商示警,但華爾街部分分析師仍看好iPhone年終銷售。Wedbush證券分析師伊弗斯(Dan Ives)在報告中表示,黑色星期五周末iPhone銷量估計超過1,000萬支,到聖誕節前的年終旺季銷售可望上看4,000萬支。 伊弗斯表示,許多蘋果商店iPhone 13 Pro賣到缺貨,天峰藍與金色最受歡迎,估計iPhone 13系列手機全球需求量比供給量超出15%。
蘋果最新iPhone 13先是經歷晶片缺貨,如今卻面臨需求放緩。美媒引述內情人士指出,蘋果通知零件供應商iPhone 13需求轉弱,並警告情況可能延續至2022年,不過Wedbush證券分析師仍樂觀預期年終旺季iPhone銷量上看4000萬支。 2021年迄今蘋果股價累計上漲24%,表現遠遠遜於2019年與2020年80%的漲幅。2018年蘋果股價收黑逾6%。 蘋果原本期望年終旺季過後需求反彈,但現在卻預期iPhone需求放緩可能持續至2022年。據悉蘋果已經知會供應商,新的一年產量可能不會回升。 蘋果10月才因為全球晶片大缺貨將iPhone 13生產量大砍1000萬支。蘋果原本計劃在2021年生產9000萬支iPhone 13,但博通(Broadcom)與德儀(TI)卻無法提供足夠的零件。 外媒指出,蘋果原打算待2022年供應情形好轉後,再補足先前削減的產量,但如今卻通知供應商,可能不會有這些訂單。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10月的法說會指出,Phone、iPad與Mac供給受限,已經讓蘋果蒙受60億美元損失,且供應鏈瓶頸可能延續至12月。 儘管蘋果向供應商示警,但華爾街部分分析師仍看好iPhone年終銷售。Wedbush證券分析師伊弗斯(Dan Ives)在報告中表示,黑色星期五周末iPhone銷量估計超過1000萬支,到聖誕節前的年終旺季銷售可望上看4000萬支。 師伊弗表示,許多蘋果商店iPhone 13 Pro賣到缺貨,天峰藍與金色最受歡迎,估計iPhone 13系列手機全球需求量比供給量超出15%。美國與大陸對iPhone 13需求強勁,估計本季iPhone總銷量可望超越8000萬支。 伊弗斯看好iPhone 13在新一年的表現,將蘋果目標價由185美元上修至200美元。
供應鏈缺料是否影響蘋果(Apple)iPhone 13系列出貨交期,市場持續關注。外媒引述分析師調查指出,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交期已縮短至5天,iPhone 13 Pro和Pro Max交期也縮短至23天。 國外科技網站Appleinsider於美國時間22日引述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報告指出,儘管iPhone 13系列在9月中旬推出後的交期,相較於iPhone 12系列在去年10月中旬推出後的交期要來得長,不過過去數週iPhone 13系列的交期明顯縮小。 查特吉調查iPhone 13系列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交期結果顯示,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平均交期各約5天,較上週調查交期各約8天和10天縮短;iPhone 13 Pro和Pro Max平均交期各約23天,較上週調查各約26天縮短。 其中在iPhone出貨占比約35%的美國市場,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交期各約7天和8天,較上週調查的10天和11天減少;高階iPhone 13 Pro兩款機種的交期約21天,較上次調查的28天縮短。 在中國市場,調查指出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交期約7天,不過iPhone 13 Pro系列的交期仍要31天。 Appleinsider指出,交期長短並不能直接代表市場需求狀況,不過可透過產品交期變化觀察市場供需的趨勢。 蘋果在之前線上法人說明會中預估,供應鏈受限狀況到12月底仍會持續擴大,但強調市場需求仍十分強勁。不過蘋果也坦承,供應鏈受限原因包括晶片成熟製程供應不足等。 本土法人報告日前指出,由於美系電源晶片大廠缺料、相機模組也缺貨,蘋果調整iPhone零組件生產計畫,蘋果供應鏈在越南生產的相機模組,產量無法達到預期,因此蘋果通知應用處理器(AP)、石英元件、HDI載板、鏡頭、射頻元件等供應商延後生產,蘋果調整每週iPhone產量約150萬台至200萬台,部份生產延後到明年第1季。
蘋果iOS 15再推出軟體更新,此次iOS 15.1.1版本,主要是改善iPhone 12及iPhone 13機型的通話斷線災情,由於此次更新專屬iPhone 12以上的手機,因此非這兩種型號的iPhone手機並不會收到更新。 先前iPhone 12與iPhone 13都傳出通話品質不穩定的狀況,讓許多使用者感到相當困擾,因此iOS 15.1.1將用來修正此問題,用戶可以點選設定app,再點選一般欄位裡面的軟體更新,進行下載。 接下來,蘋果iOS 15預計推出修正第三方維修iPhone 13手機後,螢幕會無法使用Face ID問題,或支援微距模式的iPhone手機可手動切換等功能,該版本有機會在11月底前發布。 iPhone 13先前曾傳出通話斷斷續續的慘況,甚至有外媒報導,在同樣地點使用同一家電信公司,但iPhone 12的訊號竟然比iPhone 13 Pro還要好。此外,有網友抱怨,用戶同時帶著iPhone 12與iPhone 13手機,但iPhone 12顯示5G網路時,iPhone 13只顯示4G,質疑iPhone 13的通訊接收效果並不好。 不過也有網友在Mobile論壇上表示,此次iPhone 13系列,最有感的升級就是通話品質變得更清晰立體,且揚聲器的表現也比預期優秀,外放喇叭調大音量時不再破聲,也更有環繞效果。
大陸大限電衝擊iPhone 13等新機出貨,是否可能衝擊我外銷接單?對此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短期內業者會靠去化庫存等因應,影響不大。但長期要觀察大陸限電是否「成為常態」,如果是,就會造成供應鏈不順。 大陸近期限電,傳出企業停工、零件缺料等,衝擊iPhone 13供應鏈,這有可能造成大陸對我下單減少。對個現象,黃于玲指出,能耗雙控大陸長期在做,只是9月下旬做了劇烈管制限電,造成部分廠商停工。據經濟部跟廠商了解,多認為短期內可以用去化庫存、其他產區產能調配,影響不大。 可是她也提醒,後續怕的是限電成為常態,如說斷就斷,這個影響會更大,可能造成零組件缺乏,供應鏈不順。目前電力供應中國大陸那邊會盡量穩定,但實際生產上需求確實很強,加上冬季來到,值得觀察。 如限電成常態,黃于玲指我外銷貨品別應以機械影響最大,不確定性會增加業者投資意願,9月機械業接單增幅縮小,可能是受這個影響。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缺料及智慧型手機終端需求疲弱,且蘋果iPhone 13傳調降量產目標,讓第4季營運平淡的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再蒙陰影,大立光今天因外資減碼,股價逆勢收低,失守2000元關卡,創下2016年1月18日當週以來新低價。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供應鏈缺料問題未解,且下半年多是低規格6P及7P鏡頭,讓大立光第3季及第4季傳統旺季營運失色,儘管大立光9月合併營收攀升至41.72億元,為今年1月以來單月新高,但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日前法說會表示,10月及11月需求跟9月差不多,由於供應鏈出了一些問題,有些客戶缺AP,有些手機廠缺零組件,不知何時紓解,高階鏡頭預計明年才會開始出貨,10月產品組合與9月差不多,第4季產能利用率約90%,與第3季相近。 彭博資訊報導,據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原定今年最後三個月生產9000萬支新iPhone,因博通(Broadcom)和德州儀器(TI)供應零組件不足,可能調降產量目標,讓原已旺季不旺的大立光再添陰霾。 大立光營運遇逆風,連帶股價也受拖累,今天外資賣超大立光235張,致使大立光股價以1970元作收,失守2000元關卡,創下5年又9個月來新低。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彭博社周二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受到全球晶片短缺影響,蘋果可能減產多達1000萬支iPhone 13手機。 彭博社報導,到今年底蘋果應該要生產9000萬支iPhone 13手機,但蘋果向其代工廠表示,由於博通(Broadcom Inc)、德儀(Texas Instruments)等晶片供應商難以交付零組件,因此產量將減少。 受此消息打擊,周二蘋果盤後股價下挫1.33%,報139.63美元。德儀和博通股價均跌約1%。 蘋果拒絕對此報導發表評論。博通和德儀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蘋果在7月時已經發出預警,稱其營收增長將放緩,並警告已經影響Mac和iPad銷售能力的晶片短缺問題,也將開始衝擊iPhone手機生產。 德儀在7月發布財報時亦提出意外疲弱的營收展望,暗示到今年底可能都擺脫不了晶片供應問題。 晶片供應吃緊使汽車、電子等產業承受巨大壓力,許多汽車製造商被迫斷斷續續地停工停產。 與其他公司相比,蘋果憑藉強大的採購力,以及和晶片供應商簽定的長期供應協議,其受到供應緊張的影響相對緩和,讓部分分析師看好在轉向5G通訊設備的升級需求帶動下,9月發布的iPhone 13手機將迎來強勁的銷售。 不過,Counterpoint Research上個月出具報告指出,蘋果恐難逃這個全球大缺料的波及。該研究公司將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預測從原先的14.5億支(年增9%)下修至14.1億支(年增6%),稱蘋果雖然較一些競爭對手更具優勢,但仍將受到供應短缺影響。
大陸多地陸續實行的限電措施已波及蘋果產業鏈。由於多家蘋果供應商傳出不得不因限電限產,部分零部件供應不足導致剛上市的蘋果iPhone13已傳出大缺貨。陸媒報導,iPhone13第一輪銷售的火爆程度遠超iPhone12,廣東的深圳、東莞、廣州等地多家門市的iPhone 13都已賣光,即便還有現貨,東莞一家代理商表示價格更是天天飛漲,「iPhone 13全系列一台的價格,今天比一台漲了人民幣(下同)400~500元」,足見市場供需緊張局面。 財聯社報導,東莞一家代理商表示,拉閘限電導致原材料漲價,且部分零部件供應不足,這是iPhone13近期缺貨、漲價的直接原因。據了解,目前限電對產業鏈影響主要體現在原材料、零部件供應端,其短期內對相關上市公司業務的衝擊需引起關注。 上述代理商還表示,iPhone 13的銷售情況超過預期,備貨稍顯不足,加之各地拉閘限電,供應趕不及銷售速度,「有意要買的就要趕緊下手,不然價格上漲了是一回事,有沒有貨還不知道」。 報導稱,深圳的蘋果官方旗艦店店員表示,iPhone 13的128G的剛一補貨就賣光。其他廣州幾家零售商也是同樣狀況,部分商家直接告知iPhone 13已賣斷貨,但可以提前預定;也有個別商家表示可以加價搶購。
蘋果新機iPhone 13上市,不少人買來當作贈禮。一名人夫表示,老婆抱怨手機怪怪的,一下當機一下不能充電,他二話不說帶她去續約換新機。更讓人夫驚艷的是,手機更新後老婆也跟著更新了,「眼神迷人、說話溫柔、笑容燦爛」,甚至「睡衣也更新了」。強烈暗示笑翻眾網友,不過有人認為人妻的更新只是暫時的「過一個禮拜又變回原樣」。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發文表示,自從蘋果13出了以後,孩子的媽就開始說手機怪怪的,一下當機一下不能充電,剛好也可以續約了,因此立馬帶她去買新機。 但看著妻子拿新手機與舊手機傳輸資料跟照片,用得行雲流水,讓原PO忍不住覺得「是不是哪裡怪怪的」,不過他轉念一想,發現「不只更新了手機連老婆也跟著更新了!」,不僅「眼神變得迷人,說話變得溫柔,笑容變得燦爛」,甚至「連晚上睡覺的睡衣也更新了!!」。 「老婆更新」讓原PO相當驚艷,更打趣說:「各位辛苦的媽媽們知道怎麼做了吧?我就幫忙各位到這了!」。 這篇逗趣發文獲得破萬網友按讚,更紛紛回應:「那也只是暫時的,過一個禮拜又變回原樣」、「使用一段時間膩了 感覺就沒了 你的快樂日子 也就不多了」、「太座安得好 往後生活沒煩惱」、「各位人夫們;自己先更新一下喔」、「還好沒找別人更新」、「睡衣也更新了,這戳到我笑點……」。
蘋果iPhone 13系列上周開賣,首購族紛紛開箱新手機,不過一名網友上網分享,自己收到預購的iPhone 13 Pro Max察覺一件事很不方便,讓他覺得後悔,直說「下次應該不會衝首波」,也引發不少首購族共鳴。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iPhone 蘋果用戶交流區|瘋先生」發文表示,本來習慣觀望一陣子才買新機,這次決定跟風預購第一波,但到貨後才發現太早買了,因為9月購買的配件可能要10月中才到,「不知道要直接裸機出門,還是在家放著爛。」拿到新機卻苦無配件,讓原PO坦言「下次應該不會衝首波。」 不少網友也遇到相同問題,紛紛表示「裸機等殼中+1」、「跟版主一樣,目前貼imos保貼、鏡頭貼加包膜裸機中,等待10月中殼到」、「上廁所拿裸機,都變的不順了,擔心還沒裝殻就刮傷」。 也有人建議原PO先包膜頂一下,「我的包膜加保貼1000元有找,鏡頭貼去光華買99元的,自己貼」、「去連鎖店就可以解決全機包膜+鏡頭貼+保護殼」。只用裸機的網友則說,「從iPhone5用到iPhone11都裸機,不知道省了多少」、「沒有要賣的話,裸機其實沒差」。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iPhone13系列上周五熱鬧開賣,儘管在疫情管制下,當天信義區開賣盛況不若以往,但銷售成績似乎未打折,在供貨充足、價格相較iPhone 12更便宜以及5G建設相較去年完備下,電信業者統計指出,iPhone 13首賣日是去年iPhone 12的近2倍。 今年iPhone 13的訂價比iPhone 12更便宜可說是一大亮點,電信業也皆看好此一特徵將推升果粉換機潮,另外,今年是台灣5G進入第二年,整體建設相較去年完備許多,也可望帶動換iPhone 11的4G果粉換機到iPhone 13。 根據遠傳至開賣當(24)日17:00的統計,iPhone 13系列手機的銷售量為去年iPhone 12首賣日的近2倍,今年因4款新機同日銷售且供貨量充足,還有不少果粉預約下班後到門市取貨,預期數字會再成長。 目前銷售最好的iPhone 13手機前兩名分別為iPhone 13 Pro Max(256G)與iPhone 13 Pro(256GB),顯示用戶對手機儲存容量的需求明顯提升。年度iPhone新色天峰藍則最受追捧;資費的選擇上,則以1399級距最受果粉們青睞。 依中華電iPhone 13全機型首賣日的最新銷售統計,以申辦「精采5G」月繳1,399元資費佔最大宗,前4名最搶手機型分別為「iPhone 13 Pro Max 256G 天峰藍」、「iPhone 13 Pro 256G 天峰藍」、「iPhone 13 Pro 256G 石墨色」、及「iPhone 13 128G粉紅色」,顯示蘋果今年推出的新色「天峰藍」和「粉紅色」更受到青睞。
iPhone 13手機在台灣24日開始發售,有民眾發現,在使用預載 iOS 15 作業系統的 iPhone 13 掃描實聯制QR code時,相較使用舊作業系統時會自動跳出通知, iOS 15 掃完條碼還需要按按鈕,許多網友覺得更麻煩了,貼文一出引起熱議。 一名網友日前在 PTT iOS板分享,現在台灣到處需要實名,很常需要掃QR code的功能,而在iOS 15上掃條碼完要做的事是會跟著條碼的動的,也就是說,開完相機、手機拿著、掃到條碼,還要保持身體穩定才能去點到那個小按鈕,不再像是iOS 14一樣跳出通知。 原PO表示每次實名掃完,還要站在那裡瞄準那個小黃按鈕,而不是掃完一邊按通知一邊走入商店,會覺得很煩。 貼文一出引起討論,有熱心的鄉名提供解決方法,「用控制中心裡面的掃描很快」、「我都用台北通」、「捷徑超方便,打開掃完直接結束」、「辨識到右下角會出現QR的按鈕,可以用那個會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