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6日登場,法人看好iPhone15新機拉貨效應本月可望陸續啟動,為台廠供應鏈下半年營運添動能,且台積電、仁寶、廣達、玉晶光等14檔蘋概股本益比(PE)低於大盤,法人近十日加碼買超,後市補漲力道可期。 COMPUTEX落幕,且輝達(NVIDIA)旋風帶動的AI概念股漲幅已大,隨著WWDC下周接棒登場,可望引領蘋概股題材發酵。法人指出,自去年消費性電子陷入庫存調整魔咒後,蘋概股便少有表現機會,多數個股股價位階偏低,在低基期及下半年旺季題材加溫之際,可望搭上WWDC順風車啟動補漲行情。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蘋果調整庫存動作漸近尾聲,而疫情三年來許多消費者也到了換機時間,加上iPhone15規格大升級,包括5G及AI等應用帶動,今年換機需求可期,蘋果WWDC有望帶動蘋概股重啟攻勢,將是下周台股關注焦點。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蘋果推MR頭盔可望激勵相關廠商,其中股價位處低基期、今年來漲幅相對落後如光學鏡頭、手機功率放大器(PA)等族群,更具補漲爆發力。 篩選三大法人近十日買超,且PE仍低於大盤的蘋概股,有台積電、仁寶、廣達、欣興、和碩、力成、精英、金像電、瑞儀、晶技、玉晶光、佳必琪、台表科、新日興等14檔入列,法人買超張數落在724~17.45萬張不等。 台積電近期可謂雙喜臨門,輝達及蘋果通吃,不只輝達1萬片頂規AI晶片急單湧進,更傳出蘋果iPhone 15新機初期備貨量上看9,000萬支、維持去年高檔,台積電3、4奈米需求強強滾,近十日獲法人大買17.45萬張,光是外資短短兩周內就狂掃16.83萬張,扭轉4月大賣逾5萬張的局面;儘管短線漲幅不小,法人仍看好台積電中、長線走勢。 而此次蘋果WWDC除MR頭盔將亮相外,Meta新一代VR/MR頭戴裝置Quest 3也預計第三季上市,法人預估,主要鏡頭供應商的玉晶光5~9月營收有望甩開智慧型手機需求不振壓力,在業績、題材面利多帶動下,下半年營運成長動能轉強可期,吸引外資提前押寶,5月來大買5,591張,相較前4月調節8,018張,態度明顯翻多,後市值得期待。
思睿邏輯(Cirrus Logic)前一季財報顯示蘋果貢獻營收高達81%,然傳蘋果將放棄在iPhone 15系列使用固態按鈕,對該公司高性能混合訊號(HPMS)產品線影響甚鉅。對此,思睿積極拓展個人電腦等其他產品線,減緩單一客戶對營運影響。 思睿邏輯於本次Computex推出專為個人電腦打造的音質解決方案,帶來更優質的聽覺體驗。該公司為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目前所生產的放大器獲得多家智慧型手機及筆電品牌廠採用。不過蘋果仍為思睿邏輯主要客戶,蘋果手機的需求波動,影響思睿邏輯營收增減。 思睿邏輯的高性能混合訊號(HPMS)即為iPhone手機上的壓感式按鍵設計,利用觸覺回饋機制,模擬按下按鈕,而不用做出實體按鍵,整體設計將會更輕巧俐落,當時也獲得市場一致認同。然而,據傳由於在大規模生產遇到技術問題,iPhone 15 Pro將放棄備受矚目的壓感式按鍵設計,回歸原本的機械按鍵方式。未來能否有機會在下一代機種看到,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思睿邏輯與蘋果深度合作,將來若採用也將不會缺席。 本次思睿邏輯推出NB/PC相關CS35L56音訊功率放大器及CS42L43音訊編解碼器(codec),採用晶片尺寸封裝,與同類產品相比,體積縮小50%以上,具低功耗、減少主機板空間優點,預計將於今年底前量產,期望帶動被手機市場拖累的疲軟營運。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今天表示,他們發現了一起美國情蒐行動,透過精密複雜的監控軟體入侵數以千計台iPhone手機。 總部位於莫斯科的資安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表示,有數十名員工的裝置在這起情蒐行動中遭到駭入。 聯邦安全局透過聲明表示,數以千計台蘋果公司(Apple Inc)iPhone受到影響,包括俄羅斯國內用戶和駐俄羅斯及前蘇聯外籍外交人員。聯邦安全局是蘇聯解體後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主要後繼機構。 聯邦安全局在聲明中說,「聯邦安全局已發現一起美國特務機構利用蘋果行動裝置進行的情報行動。」 聯邦安全局指出,這項陰謀顯示,蘋果和美國負責加密和通訊情報及安全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之間的「密切合作」。聯邦安全局並未提供蘋果配合情蒐行動,或對此事知情的任何證據。 蘋果發表聲明反駁聯邦安全局指控,表示「我們從未與任何政府合作,在任何蘋果產品中安裝後門軟體,未來也絕對不會這麼做」。 美國國家安全局拒絕對此事置評。 卡巴斯基執行長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他數十名員工的手機都在這起行動中遭到入侵,公司形容這起行動是「極為複雜、專業且具針對性的網路攻擊」,目標鎖定「中高管理部門」的員工。 卡巴斯基研究人員庫茲涅佐夫(Igor Kuznetsov)告訴路透社,他們今年年初獨立發現公司WiFi網絡上的流量異常。他說,直到今天稍早才將此事通報俄羅斯電腦應變中心(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卡巴斯基在部落格貼文中表示,他們發現遭到入侵的最早跡象可以追溯至2019年。這家公司表示,「截至2023年6月撰寫本文之際,攻擊行動仍在持續進行」,還說雖然員工遭到攻擊,但「我們有信心,卡巴斯基不是這次網路攻擊的頭號目標」。
韓國媒體指出,蘋果將發表iPhone 15系列手機,預料將由LG Display供應iPhone 15 pro的LTPO OLED面板,LG也已經擴大LTPO OLED的產能,以滿足iPhone 15 pro和pro Max的需求。 LTPO OLED是比先前LTPS更低功耗的產品,能節約用電量,並且閃爍度較低,更適合120Hz的螢幕更新率。 韓媒指出,由LG Display供應iPhone 15 pro的LTPO OLED面板,對三星極為不利,因為三星去年為iPhone 14 pro提供70%的OLED面板。 三星和LG激烈競爭iPhone訂單,由於LG去年LTPO OLED的良率較低,無法供應iPhone的需求,進而導致iPhone 14 pro Max出貨延遲,反而讓三星順勢進入,替代部分原本LG的供應量。但是由於應變時間短,讓iPhone的成本大幅提高。
市調機構Canalys指出,儘管智慧型手機出量季減13.3%,但是第一季全球500美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出貨量卻逆勢成長4.7%,占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022年,全球500美元以上的智慧型手機占比為27%,今年第一季提升到31%,首度超過3成。 而前五大暢銷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分別是:iPhone 14 Pro Max、iPhone 14 Pro、iPhone 14、iPhone 13、Galaxy S23 Ultra,顯示出高端智慧型手機仍是蘋果的天下。
蘋果iPhone 15手機將在秋天上市,近期傳出專為蘋果代工手機的富士康鄭州廠加薪招聘員工,每人最高可領3,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萬5,150元),介紹新人也可領介紹獎金500元人民幣。 富士康鄭州廠官方公眾號貼出招工訊息,29日起,招聘員工獎金最高3,500元人民幣,製造部門關鍵求職者的獎金為2,500元到3,000元,介紹推薦獎金500元。 小時工方面,每小時工費增加2元,為22元人民幣。 但是,領取獎金的員工,最少要在職90天以上。 富士康iDPBG事業群負責蘋果手機組裝業務,鄭州廠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組裝廠。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傑昇通信統整市調機構公布最新全台實體通路調查數據顯示,4月台灣手機市場整體銷售量為34萬支,月增加2%;前二十名排行榜只有蘋果、三星與OPPO,蘋果陣營最夯機型為iPhone 14 128GB,Android陣營則是三星Galaxy A54 8GB + 256GB,而Android旗艦機中最熱賣的機型依舊是三星Galaxy S23 Ultra。 資料顯示,4月前20名機款依序為蘋果iPhone 14(128GB)、蘋果iPhone 14 Pro Max(256GB)、蘋果iPhone 14 Pro(128GB)、蘋果iPhone 14 Pro(256GB)、三星Galaxy A54 5G(8GB+256GB)、蘋果iPhone 13(128GB)、三星Galaxy A14 5G(4GB+64GB)、三星Galaxy A53 5G(8GB+256GB)、三星Galaxy A34 5G(6GB+128GB)、蘋果iPhone 14 Pro Max(128GB)、蘋果iPhone 14(256GB)、OPPO A57(4GB+64GB)、蘋果iPhone 14 Plus(128GB)、三星Galaxy S23 Ultra(12GB+256GB)、三星Galaxy S23+(8GB+256GB)、OPPO Reno8(12GB+256GB)、三星Galaxy A14 5G(4GB+128GB)、蘋果iPhone 14 Plus(256GB)、三星Galaxy A54 5G(6GB+128GB)、OPPO A78(4GB+128GB)。 4月台灣手機市場銷售排行蘋果仍占九席最多,全台熱銷冠軍寶座改為上市半年的iPhone 14(128GB),三星擁八席緊跟在後,最後三席則由OPPO取得。 三星4月與蘋果的差距越來越小,僅差一個席次,並有三支新機型Galaxy A54兩規格及Galaxy A34(6GB+128GB)進榜,全台最賣 Android機由Galaxy A54(8GB+256GB)接棒,一進榜就有前五名的好成績,同期上市的Galaxy A34(6GB+128GB)也是榜上前十名的新生,通路售價免萬元的Galaxy A53(8GB+256GB)亦依然在熱銷榜上。 三星Galaxy S23 Ultra(12GB+256GB)讓路給自家新進榜機型,名次稍稍往後,但還是本月最受歡迎的Android 旗艦機,而Galaxy 23+(8GB+256GB)本月更上升至第十五名,另外Galaxy S23 Ultra(12GB+512GB)排行第二十一名,離進榜僅一步之遙。 傑昇通信表示,2023年高階旗艦機銷量漸漸嶄露頭角,中階機型不僅力拼CP值,連入門機型也不斷降價促銷,像是本月壓線進榜的生力軍是OPPO平價新機A78(4GB+128GB)也是榜上通路價格最低的5G手機;而榜上唯一的4G手機也只剩OPPO A57再無對手,4月排名第十二名,價格更便宜,免四千就能無痛入手。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4日在上季(截至4月底止)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AI市場正經歷所謂的「iPhone時刻」。如同當年初代iPhone問世時,各方技術成熟帶領全球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如今AI技術成熟也創造新一波商機,而輝達將從中受惠。 輝達股價25日延續24日盤後的強勁走勢,盤前漲幅30%,股價觸及400美元,早盤開盤漲幅逾28%,最高觸及385.84美元。 黃仁勳表示,16年前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時,匯集當時所有最新技術,讓大家了解到智慧型手機是多麼棒的產品,也了解到手機能有如此豐富的功能。 科技廠打AI軍備競賽 去年底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線後,也在AI市場掀起媲美當年iPhone的旋風,令科技大廠展開AI軍備競賽。不只微軟將ChatGPT功能整合進Bing搜尋引擎,谷歌也推出自家AI聊天機器人Bard,臉書母公司Meta也加速發展AI新功能。 黃仁勳認為,AI軍備競賽的決勝點在於運算能力,而輝達開發的AI晶片正是左右AI運算能力的關鍵。產業分析師估計打造一套AI系統至少需要數千個AI晶片。黃仁勳表示:「輝達正努力提高產能以滿足龐大需求。」 黃仁勳表示:「全球價值高達1兆美元的資料中心基礎建設,在未來5至10年,都將從一般運算升級成強大運算,因為各家公司爭相推出生成式AI應用的產品、服務與商業流程。」 不能失去中國市場 輝達近日已和亞馬遜、微軟及谷歌合作開發生成式AI應用所需的晶片,也和多家雲端服務業者合作,讓更多中小企業透過雲端服務取得生成式AI解決方案。 黃仁勳自認輝達目前高居AI晶片市場龍頭地位,但他不諱言輝達「正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這些對手從大型半導體供應商到新創企業都有。 在輝達積極搶攻AI商機之際,黃仁勳不忘呼籲美國政府在對付中國之餘,應為美國企業留條生路。他表示,中美晶片戰爭若愈演愈烈,將對美國業者造成「龐大損失」。 黃仁勳強調,「世界上沒有另一個中國市場」,若輝達失去中國市場,整體產能將被迫縮減三分之一。 在財報發表會上,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表示,通路庫存調整應該已經結束了。他表示,輝達資料中心產品之有較高利潤的原因,主要是用來執行指數級成長AI模型所需的硬體,必須搭配輝達的基本軟體。Kress還透露,輝達準備推出業AI服務以及Omniverse等創意平台,幫助輝達在AI競賽中迅速獲利。 算力小檔案 輝 達CEO黃仁勳曾表示:「ChatGPT相當於AI界iPhone問世,世界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量將會增長。」生成式人工智慧所帶出的典範轉移,無疑是半導體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未來「算力」儼然成為下一個戰略資源,企業乃至各國政府只會繼續追求更快速的運算速度。 AI人工智慧是目前全球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在研究人工智慧的應用。人工智慧的三大核心要素,就是算力、演算法和數據。 以Open AI的GPT-3模型來說,訓練參數高達1,750億個,GPT-3模型便是演算法,參數便是數據,實現該模型的AI伺服器便是衡量算力的指標,所以空有演算法或是數據,沒有算力,是無法達到AI快速計算的要求。 更具體來說,算力是通過對訊息、數據進行處理,實現目標結果,輸出的計算能力。而要實現高算力,目前的解決方式是利用GPU晶片,主要是因為演算法涉及複雜的矩陣、向量等乘法及加法計算。 近期AI算法模型規模的指數級增長,極大的激發對算力的需求,各種AI加速晶片,都要通過算力來衡量,目前算力常用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或者TFLOPS(Tera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做為衡量單位,分別表示每秒晶片能完成多少Tera(1 Tera = 10的12次方)的定點運算和浮點運算,如目前的NVIDIA A100就具備了312 TFLOPS的深度學習運算效能。總而言之,算力可以說是人工智慧晶片性能最核心的指標。記者/張珈睿
美債限談判放出好消息,輝達財測帶旺AI股大噴發,台積電ADR更狂飆12%;台股飛越16,300點,台積電市值也重登14兆元大關;美債限談判膠著,違約風險增,惠譽將美國3A信評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市場正經歷當年iPhone問世時刻,將創造新一波商機;打炒房奏效,全台首季預售屋交易年減逾36%,連5季衰退。以下為今(26)日財經懶人包: ▲輝達帶旺AI 台積ADR噴12% 周四美股道瓊指數收黑,但其他主要指數全面勁揚,費城半導體指數飆升近7%,創下一年多來新高與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台積電ADR更狂飆12%、盤後再漲逾11%。輝達營收預測大噴發帶動股價飆漲,其他人工智慧(AI)相關股亦同步走高。美國債限談判取得進展的跡象亦為美股帶來提振。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下跌35.27點或0.11%,收32,764.65點。 NASDAQ上漲213.93點或1.71%,收12,698.09點。 S&P500上漲36.04點或0.88%,收4,151.28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212.63點或6.81%,收3,336.72點。 ▲輝達、台積電 強強聯手 輝達(Nvidia)24日盤後狂飆逾24%,帶動台積電ADR盤後勁揚,強強聯手大漲,25日台股開盤後迅速飛越16,300點反壓,收盤台積電更強攻至543元大漲18元、市值重登14兆元大關,推升輝達概念股同步沾光,緯創、創意及穎崴同飆漲,概念股市值單日躍增6,000億元。 ▲美債評 惠譽列負面觀察名單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24日將美國AAA頂級信評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之中,凸顯美國朝野對於債限議題皆採取「邊緣策略」,已令該國經濟面臨違約風險。儘管眾院議長麥卡錫強調,不會以任何形式恐嚇市場,但目前共和黨團與白宮的協商仍陷膠著。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AI正經歷iPhone時刻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4日在上季(截至4月底止)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AI市場正經歷所謂的「iPhone時刻」。如同當年初代iPhone問世時,各方技術成熟帶領全球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如今AI技術成熟也創造新一波商機,而輝達將從中受惠。 ▲首季預售屋交易急凍 年減36% 升息、經濟衰退、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衝擊房市買氣,國內預售市場連續五個季度萎縮,今年第一季全台預售屋僅成交1.52萬件,季減8%、年減36.4%;七都中台北市、新竹縣市分別較去年同期大減62.2%、52.7%,衰退幅度可觀。
藍牙耳機和智慧型手表逐漸成為蘋果手機的標準配備,而且果粉對AirPods與Apple Watch的忠誠度與黏性很高。美國市調機構CIRP調查指出,39%的美國iPhone用戶同時擁有藍牙耳機,其中AirPods、Beats等蘋果品牌耳機占比為59%。 調查顯示,34%的美國iPhone用戶擁有智慧手表,而其中78%使用的是蘋果Apple Watch。顯示出很多美國iPhone用戶都會購買蘋果的耳機和手表產品,這種生態牢牢吸引用戶,提高其依賴度。 蘋果還在軟體方面進行了諸多優化,AirPods可以輕鬆連接到iPhone,同時,Apple Watch涵蓋了健康追蹤,管理通知和其他功能等功能,和iPhone構建了卓越的無縫體驗。 另外,CIRP另一項調查指出,美國民眾從Android平台轉投IPhone陣營的新買家,數量逐漸增加,是過去5年來吸引最多Android平台轉投iPhone的一次。 來自Android的新iPhone用戶,在美國所占的比例再度提升。當中有15%的新iPhone用戶上一台智慧手機是Android。這個數字比CIRP 2022年的數據增加了4%,並且比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高出5%。 蘋果公司高管在電話會議中也指出,任何市場占比較低的地方,蘋果都傾向吸引更多轉陣營的消費者。這代表著不少非美國市場,從Android轉投iPhone的買家比美國的15%還要多。
神腦國際(2450)22日舉行線上法說,針對下半年展望,執行副總經理廖基宏表示,全球通彭及高利率持續,今年疫情緩解之後,消費者的預算確實在上半年看到轉移,但預期下半年並不影響第三季iPhone新機上市以及銷售熱度,新款iPhone15手機應該會在沒有疫情影響下,整個供應鏈及產銷狀況都會優於前三年。 看好iPhone新機及智能家電換機潮,神腦下半年營運展望優於上半年。 疫後解封,台灣整體手機銷量第一季創新低僅118.3萬支,較去年同期的127.2萬銳減7%,整體手機銷售熱度低迷。對於下半年通訊及3C通路市況展望,廖基宏認為,預期第三季蘋果新iPhone上市後帶動換機潮,加上還有一波電信資費三年合約即將到期的換購新機商機,且雙11及雙12購物節還會帶動一波購物潮,下半年國內整體手機銷量預期會比上半年好。 此外,廖基宏亦觀察到,考到量電價上張,消費者在智能家電方面傾向添購節能家電以節省用電量,因此,個人隨身3C商品、家用數位家電及節能家電,預期下半年都會有一波買氣,連同手機,神腦下半年整體3C商品的銷量估約與去年同期相當或增長一些。 至於外資法人關注的庫存問題,廖基宏強調,上半年終端商品銷量反應在神腦營收表現上並未增長很多,因此,神腦對於資通訊、家電、穿戴裝置,始終謹慎評估進貨,因此,各類商品的庫存水位及銷貨周轉天數均控制在合理水位,並無庫存過高問題。 神腦財務長廖健淇表示,神腦第一季營收82.11億元,年成長1.7%,其中通訊產品收入略為衰退,整體毛利率10.7%,較去年同期衰退0.1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97億元,年增8.5%,每股稅後純益(EPS)0.76 元,較去年同期0.70元增加了0.06元。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驅動IC大廠聯詠2024年iPhone DDI(驅動IC)出貨量可能將低於預期,主因為Apple對導入DDI新供應商態度轉為保守,聯詠的2024年iPhone DDI出貨量預計將較預期少30%以上。 郭明錤也表示,Android品牌手機目前普遍預期今年下半年將旺季不旺,聯詠在Android的市占率提升,可能無法抵銷今年乏善可陳的手機需求。
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將於6月6日至6月10日舉行,最受果粉注目的,就是將推出15吋的MacBook Air,但除了尺寸變大,基本配置沒有改變,與M2版本的MacBook Air相同。同時還有首款AR/VR眼鏡「Reality Pro」,售價約要新台幣10萬元。 目前M2 MacBook Air電池續航力非常優異,可連續播放Apple TV app 18小時,或是無線上網15小時。因此15吋的MacBook Air可能會配置更大容量電池,讓續航力再次提升。 不過市場傳聞,由於台積電3奈米製程等問題,蘋果無法在本次推出的新產品中使用最新的M3晶片,筆電系列產品維持M2晶片。 另外,蘋果要推出自己的AR/VR眼鏡,這項產品的傳聞已久,可以混合現實與虛擬,在看到虛擬成像時,還可以看到周圍真實環境。這項新品卻不便宜,價格可能在3,000美元到4,000美元之間(新台幣9萬1,875元到12萬2,500元之間),但上市數量少,即使售價高昂,仍會引起一股搶購潮。 Reality Pro的作業系統為「xrOS」,使用M2晶片,搭載Reality處理器,以及Sony超高解析度螢幕。 在軟體方面,蘋果的5大系統更新,包括:iOS 17、iPadOS 17、macOS 14、tvOS 17 和 watchOS 10。 按照更新梯隊,iOS17原本預計將不支持iPhone X、iPhone 8和iPhone 8 Plus更新,不過現在有傳聞指出,這3款老機型仍可升級為iOS17。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台股18日受美股大漲激勵,開盤就跳空帶量衝破萬六關卡,終場大漲176點以16,101點做收,改寫近11個月新高,成交量能同步放大至2,932.7億元。檢視台股短短三個交易日指數飆漲625點,再添520行情熱度。 2.蘋果iPhone 15拉貨潮一觸即發,業界傳出,iPhone新機「有感大改版」,三大戰略級產品-晶片、鏡頭及螢幕,自6月中旬起陸續量產,此外,機構件、機殼、PCB等組裝及零組件廠也啟動備料大戰,第三季加入量產陣營。 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即將召開股東會,最新年報資料顯示,儘管台積電2022年股價劇烈回檔、年底才小有反彈,但新加坡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重投台積電懷抱,逆勢增持,穩居前十大股東第三、四位;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同樣加碼,法人直言,「台積電的好、內外資長線資金都知道。」 4.蘋果iPhone代工廠變天,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陸廠立訊精密已取得2024年iPhone 16Pro Max的新產品導入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鴻海則是首次在最高階iPhone的組裝NPI失利,而蘋果也將協助立訊赴印度設立產線。 5.富鼎(8261)第十屆董事會成員大換血,國巨董事長陳泰銘以自然人身分取得一席,並拿下董座職務,國創半導體、鴻華先進董事黃英士分別以法人、自然人身分進駐董事會,原富鼎科技僅保留一席,董事會全面改組、引進富爸爸,插旗電動車邁進一大步。 6.富邦金控將漸入佳境。台北富邦銀行因升息及SWAP(換匯)交易,獲利創同期新高;富邦產險防疫險理賠進入尾聲,富邦人壽獲利穩定,讓富邦金前四月稅後獲利年減幅度從7成縮減到64%,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18日表示,希望逐步縮小獲利衰退幅度,未來就看股市、利率、通膨決定下半年金融業榮枯。 7.壽險業轉型進入倒數,保險局直言「照妖鏡要來了」。金管會18日公布接軌負債會計IFRS 17準備金提存辦法,各保險公司銷售保單賺不賺錢,財報上將一清二楚,且2026年後壽險業將不能再賠本搶保費,儲蓄險將逐漸絕跡。 8.國發會18日赴行政院報告「亞洲·矽谷計畫2.0-創新創業推動成果」報告。國發會指出,在最關心的資金部分,國發基金已投資225家新創、逾31億元,帶動投資超過109億元;此外,目前已有19家公司登錄戰略新板、3家登錄創新板。並有四家獨角獸成功出場。 9.危老重建夯,加上都會區土地整合難度加大,大基地開發的門檻已近乎苛求,近年基地不到100坪的「鳥籠屋」,愈蓋愈多!《住展雜誌》調查指出,北台灣基地不到百坪的迷你基地建案占比高達8.7%,其中基地面積最小僅25坪。 10.繼台積電後,代工大廠廣達18日也宣布將以2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16億元),投資甫於近期成立的美國一個全新創投基金Matter Venture Partners Fund I, L.P。該私募創投的主要發起人謝文暄(Wen Hsieh),為美國矽谷知名科技產業創投家,也因與台灣高科技業多家龍頭廠商熟識,募資對象據悉還有多家台灣國際級科技大廠。(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蘋果iPhone 15拉貨潮一觸即發,業界傳出,iPhone新機「有感大改版」,三大戰略級產品-晶片、鏡頭及螢幕,自6月中旬起陸續量產,此外,機構件、機殼、PCB等組裝及零組件廠也啟動備料大戰,第三季加入量產陣營。 法人預估,iPhone 15將是蘋果疫後最大的賣點,有助再掀強大換機潮,新機產量上看9,000萬台,蘋果雙王台積電及大立光終於盼來大批訂單,大立光更是全部拿下最高階款潛望式鏡頭訂單,第三季業績可望帶頭衝。 ◆台廠Q3將啟動量產 此外,軟硬結合板華通、軟板臻鼎-KY及台郡、鈦合金機殼鴻準,Type-C正崴、宣德,組裝廠和碩、立訊等可望受惠。 台積電指出,公司不評論任何客戶業務及市場傳聞,大立光亦回應,不評論客戶資料。 今年蘋果將推出四款iPhone 15新機,目前上市名稱未拍板,包括iPhone 15、Plus、Pro及Ultra(或Pro Max),分別配備6.1、6.7、6.1及6.7英寸的螢幕,研調機構表示,明年的iPhone 16 Pro Max螢幕將進一步放大為6.9英寸,挑戰蘋果手機上市以來最大尺吋。 ◆臻鼎、鴻準沾蘋果光 業者指出,台積電三奈米晶片導入iPhone 15二款高階手機,四奈米晶片則鎖定中低價二款平價機種。此外,三星生產的LTPS(低溫多晶矽)及LTPO(低溫多晶氧化物)兩款OLED面板已備戰,至於大立光潛望式鏡頭模組還有良率問題待克服,包括Sony CIS及製程,預估要到第三季良率才能大幅拉升。 業界指出,蘋果iPhone 15的鏡頭為4,800萬畫素,搭配7P鏡頭,其中,最高階潛望式鏡頭採1P(塑膠)+3G(玻璃),並升級Sony新款感測元件,搭載6倍光學變焦能力,該份額除了由大立光全部拿下,外傳音圈馬達(VCM)也開始出貨,取代LG供應鏈。此外,iPhone 15新手機的鏡頭商供貨比重也出籠,將由大立光拿下五成的占比,玉晶光約三至四成,舜宇光學約一成。 根據研調機構DSCC首席執行長Ross Young證實,蘋果最早於今年6月開始,要求供應商量產iPhone 15系列機型的螢幕,市場對於4款iPhone 15機型都有很高的期待,而預估某些型號會更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