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Web3

的結果
  • 專家傳真-Web3世界需關注性別失衡問題

     很多人相信,Web3是下一個網路革命,將為我們帶來一個更加去中心化、更加自由和開放的世界。然而,當Web3公司大舉投入元宇宙、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等未來應用時,這些公司對待女性的方式卻仍然停留在過去。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在Web3公司創辦人和投資人中的比例極低。這意味著我們正在建立的虛擬世界,可能會複製實體世界的偏見,而非消弭偏見。  BCG的技術構建和設計部門BCG X最近與People of Crypto Lab合作,分析了來自Crunchbase的一份近2,800名全球Web3參與者的數據庫,以了解Web3企業創辦人和投資者的性別多元性。研究結果顯示,只有13%的Web3新創公司有女性創辦人;其中,1成的創始團隊由男性和女性組成,而只有3%的公司擁有完全由女性組成的團隊。在所有新創公司中,這些數字都大幅低於平均值。  而在領先的Web3新創企業中,女性在整體員工數中占比不到3成(27%左右),且大多數女性往往被限制在非技術性職缺(如人資和行銷)。在募資方面,男性創始團隊籌集的資金幾乎是完全由女性創始團隊籌集資金的4倍;其中前者平均募集了近3,000萬美元,而後者則僅募集了800萬美元。此外,在募資逾1億美元的公司中,沒有一家是由女性創始團隊創立的。  ■Web3公司性別失衡  恐付出其他代價  BCG研究揭露了Web3生態系中嚴重的代表性不足問題,這種問題有時在其他研究中被忽略。過去許多研究都曾關注過男女混合團隊,但是BCG的分析更進一步,觀察了僅由女性創始的團隊。而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女性參與度的降低,大多數指標也隨之下降:在籌集資金方面,完全由男性組成的團隊最為成功,男女混合團隊處於中間位置,完全由女性組成的團隊最為不利。這也讓人理解,為何許多女性不願意加入或投資於科技新創公司。女性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也會衍生許多代價—BCG在另一個研究中發現,擁有多元化領導團隊的公司在創新方面更為出色,且獲利能力更佳。  Web3生態系中存在性別失衡的問題,將明顯影響人們在虛擬世界表達自我、進行商業活動及互動。所以,缺乏代表性的影響,與上一個網路世代比起來更大。例如我們會看到元宇宙中的默認頭像選項通常是男性、白人和異性戀者。對於進入Web3領域的品牌和平台,如果這些虛擬空間主要由白人男性設計並被白人男性廣泛使用,將從一開始就失去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Web3的產品和服務必須由不同背景的人設計,這些人必須了解目標用戶的生活體驗。  ■各界應攜手改善現況  為了改變這種失衡狀況,我們勢必採取行動。首先,各方需要對性別失衡的問題進行精確、客觀的衡量和報告,這將涵蓋創業者、員工和投資者的整個Web3生態系。只有在明確了解問題的範圍和進度之後,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要確保女性在投資團隊中占有一席之地。數據顯示,無意識的偏見會影響投資決策。簡而言之,全男性的投資團隊更有可能支持全男性的創業團隊。隨著機構法人對科技業的性別差異問題愈來愈關注,一些創投公司已開始要求其投資團隊至少包括一名女性。  第三,品牌體驗設計需要具有包容性。Web3公司應確保其在設計虛擬體驗時,能夠包容盡可能多元的受眾群體。  此外,Web3公司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確保Web3生態系中的女性創業家和投資者能夠利用多元且包容的網絡。Web3論壇和會議應致力於支持那些確保演講嘉賓性別平等的活動,保證演講嘉賓至少有3成是女性。  最後,各方需與監管機構合作。隨著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更加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ESG),監管機構已開始採取更積極的行動,確保企業符合永續發展目標,其中也包含性別平等的部分。企業與投資者應共同促成法規的建立,而非袖手旁觀。

  • 台灣大獵才 祭出年薪18個月

     科技業搶人才,比薪酬也比福利。台灣大提出相應的獎酬與福利,對於優秀人才,一般員工全年薪酬約可達18個月以上,新推出的「HIPO疾行軍」招募計畫,主要徵求具備勇於接受挑戰的高潛質(High Potential, HIPO)程式開發、數據科學領域專才,由高階主管擔任導師,進行完整培訓,台灣大並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及留才獎勵金,台灣大強調,百萬年薪不是夢。  為迎接Web3科技新浪潮,台灣大將徵才觸角伸向全球,將於2023年1月展開第二波台灣大「科技大神培育實習計畫」,實習生不限國籍、實習時間不限寒暑假、工作地點不限線上或線下實體,預估每年提供約100名不自我設限且具備資訊科技潛力的學生實習機會,透過完整的業師培訓IT種子成為引導Web3新時代的科技菁英。  台灣大「科技大神培育實習計畫」於2022年7月展開首波招募,由台灣大提供系統與遊戲開發、資料建模、網頁測試、程式開發與維護等實習內容,透過職場場域,讓實習生學以致用,培養實戰經驗,連遠在美國讀書的優秀學生也加入實習,短短三個月,成功培育出數十名IT種子。  台灣大資訊長蔡祈岩表示,台灣大的集團策略之一為布局大東南亞市場,掌握Web3科技浪潮新商機,正積極尋找優秀的電腦科學、資料科學、數位行銷等人才,目前已有CET Academic Programs合作之美國知名大學學生加入,未來將與越南知名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募集全球海外學生加入台灣大電信科技集團,進行全球攬才。

  • 台灣大全球攬才迎Web3時代 每年扶植百名IT種子接軌職場

    迎接Web3科技新浪潮,台灣大哥大將徵才觸角伸向全球,將於2023年1月展開第二波台灣大「科技大神培育實習計畫」,實習生不限國籍、實習時間不限寒暑假、工作地點不限線上或線下(實體),三大靈活彈性的培育環境,每年提供約100名不自我設限具備資訊科技潛力的學生實習機會,透過完整的業師培訓成為IT種子,成為引導Web3新時代的科技菁英。 除了實習生計畫,台灣大哥大也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致力成為創新引擎。 台灣大哥大「科技大神培育實習計畫」於2022年7月展開首波招募,連遠在美國讀書的優秀學生也加入實習,短短三個月成功培育出數十名IT種子。90天的精實培育,台灣大哥大提供包含系統與遊戲開發、資料建模、網頁測試、程式開發與維護等實習內容,透過真實的職場場域,讓實習生學以致用,培養實戰經驗,結業後將具備百分之百接軌職場的能力。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表示,透過IT研發和維運,加速提升營運效能,同時鏈結集團綜效,擴大創新服務應用,IT團隊成為台灣大創新力的重要引擎。台灣大以珍惜人才、尊重人才思維,尋找優秀的電腦科學、資料科學、數位行銷等人才,且不限寒暑假、不限國籍,目前已有CET Academic Programs合作之美國知名大學學生加入,未來將與越南知名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募集全球海外學生加入電信科技集團,擴及全球進行攬才,在超5G新世代下,台灣大以台灣為基地,擴展大東南亞布局,掌握Web3科技浪潮新商機。 台灣大表示,參加首波台灣大「科技大神培育實習計畫」的IT種子分享,透過業師的引導,自身持續學習與體驗,在實習期間完成APP的功能開發,並發布到使用者裝置,解鎖實戰任務讓自己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另外,這段時間把Docker和Redis學習得很透徹,還獨立完成Redis轉移的測試驗證,在架設Docker時也磨練到大量的Linux指令,同時也體驗敏捷開發的流程,更參加AppWorks School的Docker WorkShop,在課程中釐清了開發上遇到的問題跟學習觀念,可以感受到台灣大哥大對員工教育訓練的重視,享有豐富的學習資源。 台灣大除放眼全球,培育新世代學生人才成為科技大神外,同時推出「HIPO疾行軍」招募計畫,徵求具備勇於接受挑戰的高潛質(High Potential, HIPO)程式開發、數據科學領域專才,由高階主管擔任導師,進行完整培訓,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及留才獎勵金,百萬年薪不是夢。 對於優秀人才,台灣大也提出相應的獎酬與福利,除了一般員工全年薪酬約可達18個月以上,2022年同步調高起薪與年度調薪率,更超前部署各項福利措施。 台灣大自2006年即開國內電信業先河,率先實施員工持股信託,員工每月薪資定額提撥,公司相對提撥同等金額,2022年更加碼推出員工信託持股2.0,公司提撥金額優於同業。 在員工照護方面,台灣大2022年起提高員工生育及育兒補助相關措施,產假由8週增加為10週,生育與育兒津貼最高可領12萬元,優於業界水準,疫情期間為全體同仁加保防疫險,並且力行彈性上下班制度,提供多個彈性工時時段,亦推動以往新創公司才見得到的混合(hybrid)工作模式,結合遠距與分流的思維,員工每月有10天可申請居家上班,更能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

  • 《大陸股市》大盤調整 web3.0逆市走強

    【時報-台北電】16日大盤震盪回落,三大指數集體調整,創指、深成指縮量跌超1%。web3.0板塊全天逆市走強,燃氣股午後拉升,教育、傳媒板塊走高,食品消費、貴金屬等板塊活躍;供銷社板塊持續走低,光伏概念股下挫,新能源車相關股走弱,醫藥股陷入回檔。 市場分析師認為,Web3.0與元宇宙相輔相承,帶動市場人氣增溫,web3.0族群今日逆勢吸金,吉宏股份、恒信東方、三湘印象、二六三等多股走強。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800股飄綠,今日成交9427億元。 收盤,滬指報3119.98點,跌0.45%;深成指報11235.56點,跌1.02%;創指報2402.91點,跌1.19%。(編輯:張嘉倚)

  • 幣安與政大簽MOU 培育Web3.0人才

     全球領先的加密資產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幣安(Binance)和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日前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聚焦於區塊鏈、Web3.0、NFT、資訊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展開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企盼提升產學合作與Web3.0人才培育。  政大校長李蔡彥指出,隨著區塊鏈技術成熟,未來Web3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將不斷成長,透過深化產學合作,希望提供學生最優質的課程與資源,協助他們累積跨領域技能與創新能力。很高興能夠與幣安合作,作為全球頂尖的Web3.0企業,相信幣安能夠提供來自業界的實務經驗與洞見,協助學生掌握產業趨勢,培養國際競爭力。  Damien表示,教育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它將協助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掌握並具備對區塊鏈技術的知識與技能。在這方面幣安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有相同目標,未來將攜手培育更多Web3.0領域的專業人才和各種創新應用的研究,共同打造頂尖人才培育搖籃、推動區塊鏈科技的研發與創新。

  • 《大陸股市》陸股大幅震盪 web3.0走紅全場

    【時報-台北電】10日陸股集體調整,三大指數大幅度震盪。web3.0、供銷社板塊全天逆市拉升,元宇宙板塊午後沖高,酒店、旅遊板塊活躍,傳媒、零售等板塊上行;賽道股全天低迷,資源類板塊陷入回檔,軍工板塊表現不佳。 元宇宙崛起上行,萬興科技、奧拓電子、超圖軟體等多股走強。web3.0成為今日領頭羊,福石控股、宣亞國際、華揚聯眾等多股走強。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000股飄綠。 收盤,滬指報3036.13點,跌0.39%;深成指報10908.55點,跌1.33%;創指報2357.13點,跌1.76%。(編輯:張嘉倚)

  • 震盪調整 陸股10日收跌0.39%

    大陸A股10日震盪調整,滬指收報3,036.13點,下跌0.39%,成交額人民幣(下同)3,359億元。深成指收報10,908.55點,下跌1.33%,成交額5,02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357.13點,跌1.76%,成交額1,764億元。 以每日額度餘額口徑計算,北向資金截至A股收盤淨流入7億元;以買賣成交額口徑計算,北向資金淨賣出7億元。 新浪財經報導,10日A股盤面上,Web3.0概念股逆市大漲,宣亞國際、福石控股、天下秀、二六三、華揚聯眾、天娛數科逾10股漲停,中文線上、德馬科技漲超10%。供銷社概念股繼續走強,天鵝股份連9日漲板,天禾股份、中農聯合、新力金融漲停。 下跌方面,半導體股陷入調整,蘇州固鍀、賽微電子跌超9%,此外太陽能、軍工股等紛紛走低。 另在大陸商品期貨方面,10日多數收跌,原油跌逾4%,甲醇、焦炭跌逾3%,焦煤、燃油、蘋果跌逾2%;滬鎳漲逾4%,菜粕、滬鉛、紅棗、純鹼、豆粕、國際銅漲逾1%。

  • 雜誌精選》馬修.柏爾:手機 才是元宇宙兆元商機主戰場

    下一波運算革命,將把人們的虛擬交流帶入3D層次。知名元宇宙專家馬修.柏爾剖析「元宇宙」並不是定義模糊、意在吸睛的流行詞彙,而是投資人嚴肅以對的「下一代網際網路」。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它將在何時抵達?我們怎麼知道這不會是另一波科技圈的炒作,並在不久後的未來,迎向如加密貨幣般的崩跌命運? 自2018年以來發表元宇宙解析文章的馬修.柏爾(Matthew Ball),不僅是業界公認的元宇宙領導者,很可能也是當前最適合引介讀者認識這些問題,以及尋求可能答案的人。 柏爾在這四年間對元宇宙的著述,獲得Meta執行長祖克柏、Epic Games執行長斯維尼等關鍵推動者的肯定,也影響這段時間以來元宇宙的發展。如今,他終於推出首部完整著作《元宇宙》(The Metaverse),審慎樂觀地指出元宇宙的龐大市場潛力,也分析這一路上潛藏的風險。或許最受用的,是對這形貌、進程都尚未有定論的元宇宙願景,給出具體的定義。 元宇宙與Web3不同,但都備受期待 簡單來說,柏爾認為,元宇宙是一個可讓無限額使用者即時互動的3D虛擬世界,使用者在其中的身分與資料也具有連續性。在《遠見雜誌》專訪中,柏爾進一步解釋元宇宙,與「Web3」「區塊鏈」「去中心化」等幾個熱門詞彙之間的關係。 即使這幾個概念時常相伴出現,柏爾認為,整體來說,應該將它們視為不同事物。元宇宙主要關乎虛擬世界化身,一種具即時性的3D版網際網路;Web3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系統結構,關乎資料庫設計及資訊分享途徑。元宇宙不需要倚賴Web3的結構才能實現,Web3也不講求3D即時算繪功能。 這些概念有時被混為一談,可能是因為各自的擁護者都認為,它們是承繼個人電腦時代、雲端行動時代後的「下一代網際網路」。這也是元宇宙及Web3可能的精神性連結之處,柏爾說,「它們都是我們期望的未來樣貌。」 柏爾描述,過去15年來,網際網路變得日益封閉,利潤及決策權掌握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Web3社群期望可將利潤及權力,分配給更多獨立開發者與使用者,取代現在分配不均的生態系。 這樣的原則對元宇宙也至關重要。柏爾指出,我們不希望元宇宙落入單一企業手中,控制人們在其中的活動,「因此,無論Web3的技術對元宇宙是否重要,至少這樣的原則對元宇宙的發展是重要的。」 關於區塊鏈技術,柏爾直言,「我並不認為區塊鏈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他肯定區塊鏈技術有其意義,尤其是在數位時代提供了一種可程式化(programmable)貨幣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區塊鏈是史上第一個數位原生支付管道,而不像PayPal,只是把傳統交易數位化而已。但區塊鏈是不是最適合程式化貨幣的技術?還未必是定論。 《元宇宙》是在加密貨幣崩盤前完稿,但柏爾認為,這並非完全不可預測,也沒有衝擊他對元宇宙發展的信心。他觀察,雖然金額不比去年,2022年區塊鏈新創的投資金額,應該仍有200~250億美元。而且,在區塊鏈遊戲界方面,投資額是持續成長的。同樣的,企業對整體元宇宙的投資也沒有停下腳步。 柏爾指出,元宇宙投資者遍及各領域。除了Google、蘋果、亞馬遜等全球前幾大企業,還有無數獨立公司,也在發展VR、AR相關服務與產品。他認為,元宇宙成長速度可能暫時性放緩,但這些規模或大或小的資本、人才與時間投入,會繼續產出成果,也使柏爾對元宇宙的發展仍樂觀以對。 硬體擁門戶優勢,支付閘道應多元 元宇宙或許存在虛擬世界中,但使用者仍需穿戴式裝置等硬體,來獲取元宇宙體驗。這對具有硬體研發與製造優勢的台灣公司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柏爾指出,硬體與作業系統供應商常以門戶優勢,控制使用者存取虛擬資訊的途徑,有時也包括我們如何購買虛擬體驗,像是在蘋果App Store上的「App內購買」。這成為一個有利可圖的商模,也是科技巨頭把持高額利潤與影響力的一大管道。 柏爾觀察,過往在運算時代汰舊換新時,產製新一代裝置的科技新秀也會隨之崛起,「在元宇宙可能也是如此。」但由於生產VR、AR裝置的門檻很高,目前行動裝置時代的巨擘擁有大筆研發預算、大量生產以壓低成本的優勢,很難想像新興公司如何搏倒他們。他認為,元宇宙的初期主流硬體仍是智慧手機。 了解元宇宙當前消費行為,想像新未來 柏爾在書中指出,到了2030年代末,社會應有共識,認為元宇宙已經到來。但投入發展的人才不足,是抵達元宇宙的一大障礙。柏爾對《遠見》表示,目前開發工程師與3D專業人員數量都非常不足,是企業進軍元宇宙的一大挑戰。 因此,想成為元宇宙時代炙手可熱的人才,柏爾建議,可從了解3D世界中的商模與文化開始。尤其是Unity這樣的遊戲引擎,將會是未來溝通的重要語言與工具。同樣的,了解當前年輕遊戲社群的習慣與經驗,也相當重要,「如果不了解今日的元宇宙消費者與使用者,就無法打造(元宇宙的)未來。」 身為風險投資人,柏爾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比起不變,我更相信事物會持續改變。」他不認為元宇宙只是既有舊事物的3D版本。當相關技術陸續到位時,「我認為我們會用3D打造出非常不同的東西……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 元宇宙究竟會是如何不同,書中沒有給出明確描繪。但正如柏爾所述,限制元宇宙發展的因素,除了技術,也包括我們的想像力。目前無法預測人類將會想像出什麼樣的「下一代網際網路」,這也正是元宇宙美麗且令人興奮之處。 馬修.柏爾(Matthew Ball) 現職:風險投資公司Epyllion執行合伙人、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遊戲創投基金「創客基金」合伙人、「柏爾元宇宙研究合伙公司」共同創辦人 經歷:亞馬遜工作室(Amazon Studios)全球策略長(2016~2018)、數位媒體投資公司「歐特媒體」(Otter Media)主管 學歷:西安大略大學(UWO)毅偉商學院(Ivey)工商管理學士 著作:《元宇宙》 本文作者:傅莞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436期》)

  • 雜誌精選》進入Web3時代 插旗NFT還不夠 打造行銷利器這樣做

    台灣企業擁抱NFT的這股風潮,持續火熱。有人爭取到Web3鐵粉,也有人還做不出成效。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究竟,NFT行銷與傳統行銷有什麼不同? 當Opensea上的NFT交易量,因幣圈進入熊市,持續下探新低,國內許多企業卻紛紛加入NFT的行列。舉凡通路家樂福、筆電品牌華碩、飲料商黑松等,接力開發相關專案。 根據協助企業發行區塊鏈的技術團隊私下表示,接下來,還有國內平價咖啡連鎖業者、年底選舉候選人團隊等,都在商議把NFT納入規劃中。 NFT,絕對是今年台灣企業在品牌行銷上的新歡。 不過,發行過NFT的業者私下坦承,就是試水溫,目前難談成效。 NFT成本低,有利企業數位創新 NFT,真的可能為台灣鏈結出新機會嗎?去年起,內部啟動「全員進入元宇宙」轉型計畫的電通行銷傳播集團,8月剛協助TOYOTA在台發行GR86車款NFT,在目前的熊市吸引滿滿人氣,證明自身的轉型經驗,已從客戶案例看到初步果實。 本身經歷過Web1、Web2的電通行銷傳播集團數位長邵懿文指出,「現在看,正是Web2要過渡到Web3的初期階段。」 她進一步強調,不只電通,許多消費性品牌商,都對NFT、元宇宙有高度興趣。早期切入的好處,一方面展現品牌上領導地位;另一方面,也能搶先一步,掌握這波趨勢背後的新社群文化與經濟價值。 至於幣圈進入熊市,對企業來說反而加分,不論找技術,還是付給區塊鏈礦工的手續費,都變便宜。NFT成為企業數位升級的小成本創新。 不過,趨勢太新,企業切入時仍有不少誤解。綜合在地第一波實戰經驗的電通團隊、國內元宇宙權威,以及目前擔任電通集團Web3成長顧問的葛如鈞意見,整理出以下三大釐清觀念。 觀念1〉 主動創造價值取代妥協,才能贏得新時代鐵粉的心 擔任電通MB副企劃總監的李令德,正是規劃這次TOYOTA GR86車款NFT幕後團隊推手。他分析,由於Web3社群規模仍小於傳統社群,一些企業會期待,在執行NFT專案時,要以廣泛大眾為優先溝通對象。但他強調,目前國外案例,大多是先滿足Web3社群,才取得廣大迴響。 由於Web3想要強調的,是社群主動創造價值,因此,妥協於過去討好所有人的思惟,反而無法贏得新時代鐵粉。 因此,這次TOYOTA NFT不僅邀請Web3知名設計團隊,活動設計更針對Web3社群特性,強調遊戲化、互動體驗,第一波主題的車庫空間,在第二波活動時,需要網友們完成分享任務,才能停入新車。雖然看似參與門檻不低,但相較於單方向提供贈品,車庫的空間概念,卻讓網友對參與打造虛擬空間,多了想像。 果然原先設定限量發行400個,最後共吸引了超過5000名網友爭搶。而對於客戶進一步比對資料後,發現高達75%參與者並非集團會員,證實帶來新客群。 觀念2〉 NFT不該只是熱鬧過場,抓住回流客更甚一次性行銷 定期在網上分享元宇宙與NFT新趨勢的葛如鈞指出,許多企業的NFT行銷作法,似乎是熱鬧過就算,只有一次性價值很可惜。其實,臉書與Instagram,近期內建的新功能,可秀出網友的NFT收藏。正式推出後,等於他們蒐藏的品牌NFT,也會在此曝光。 因此,NFT的功能設計上,最好有長期思惟,如虛擬車庫,還可以停放「未來新車款」NFT,或是結合新車體驗的試駕活動,進行虛實整合,喚醒用戶回來互動。 「上一次臉書時代,捧出會分析流量的小編,現在,幣圈的人很愛討論Moderator(版主),最簡單的類比法,可說是Web3的小編,」葛如鈞強調,當然,Web3的數據思惟,實際沒那麼簡單,更可進一步做會員管理。不過,對一般企業來說,可先從培養公司裡第一個Web3的小編做起,未來逐步升級。 觀念3〉 創新過渡期,工具必須兼顧社群友善與安全 由於許多幣圈工具使用門檻高,且存在安全風險,社群文化上可以跟從Web3潮流,工具倒不必盲從。 創立國內NFT市集平台「Jcard」的鄧萬偉指出,即便自己是區塊鏈老鳥,平台上的NFT社群經營是用LINE,並非幣圈的主流工具Discord;同時購買NFT,還用新台幣支付;這背後都是讓用戶好上手,也減少他們涉入加密貨幣漲跌風險。 以往,如麥當勞之類的企業,為了建置品牌力,還得倚賴找到正確地段;元宇宙時代,企業插旗方式已改為NFT行銷,但趁鐵打熱之際,還必須做好長遠規劃,才不至於讓這股台灣企業NFT熱潮,最終只帶來一場跟風。 本文作者:林士蕙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436期》)

  • Web3 助台以數位資產國際化

     今年上半年全球不平靜,受到地緣政治動盪、各國為打擊通膨啟動升息,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面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以及不安的政治經濟局勢,部分人選擇將資產放在加密貨幣,以分散風險。區塊鏈公司全金集成執行長劉立恩表示,所有WEB3.0的概念裡,代幣經濟模型(Tokenomics)是最重要的核心元素,除了將是顛覆傳統金融生態、解構傳統金融體系問題的關鍵以外,在政局動盪的情況下,更能成為資產的避風港。  今年以來,嚴重的通膨吃掉薪水,今年前七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呈現負成長;另外,地緣政治動盪不斷,今年第一季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政府開放接受以人道救援為名的數位捐款,因為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不受傳統金融機構限制,讓加密貨幣在戰爭時刻成為最能保全財產價值的重要通貨。  近期,台海情勢一度緊繃,劉立恩認為,去中心化的金融與傳統金融不斷碰撞,對台灣來說,不管是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大多數以家計為重的百姓來看,台灣亟需新的動能,民眾也需要新的資產存放的方式  劉立恩說,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數位帳本,透過演算法,可以做到真正的點對點商務,而以區塊鏈為基礎的Web3產業,相較於Web2中心化的特性,可以減少各種中間人在各項商務與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創造海量的新金融商機。  然而,台灣對於擁抱金融創新過去都採取保守態度,他以網路與金融支付為例,「台灣在這部分的技術與應用與中國大陸相比,已落後一大截,近年才緩步跟上」,即便至今發展已經相較過去成熟許多,但離全民普及仍有一段距離。  劉立恩說,社會對於區塊鏈帶來的新革命浪潮,難免會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但台灣其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豐沛的軟硬體技術人才、跨國訊息與商務往來均不受限,一旦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之間的流通渠道打開,全球的財富將可源源不絕的流向台灣。  劉立恩建議,若政府可以多給年輕世代一點信賴與容錯的空間,把握這波Web3興起的浪頭,台灣將有機會成為全球重要的數位資產中心,更有機會創造新的產業動能。

  • 全金集成 要做上市櫃公司區塊鏈軍火庫

     Web3被視為下一波網路革命,許多企業也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盼激盪出創新的火花。區塊鏈公司全金集成執行長劉立恩說,台灣擁有各種能發展Web3與區塊鏈產業的條件,而全金集成的定位在於為企業提供各樣區塊鏈解決方案,期望成為上市櫃公司「區塊鏈的兵工廠」。  全金集成於2019年成立,公司雖然才四年,但創辦人劉立恩是加密貨幣投資老手,他表示,全金集成是基於Web3的商業模式與法遵,為上市櫃公司研發各式區塊鏈的「軍火裝備」,如錢包之冷熱融合、區塊鏈上的禮券、黃金提貨單、減碳獎勵token機制等,期望可以把創新的商業模式帶入上市櫃公司。  例如,先前全金集成攜手台灣銘板推出冷錢包,是區塊鏈新創與上市櫃公司在業務與技術深度合作的首例。  全金集成擁有專業區塊鏈技術團隊,台灣銘板則為VISA、MASTERCARD授權的製造大廠,可針對冷錢包做客製化、個人化,將透過各大交易所與錢包業者搶下全球市占率。  不過劉立恩強調,與上市櫃公司合作導入區塊鏈解決方案時,法遵是首要考量,全金集成為企業客戶解決此一通點,讓上市櫃公司的法遵、內控合規,並與其簽證會計師達成共識。  劉立恩表示,透過這樣的合作模式,資本市場也可以更清楚了解,不論是虛擬貨幣、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質化代幣)、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等「其實不是洪水猛獸」,只要拿捏好開放管理的尺度,就能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水和活力。  展望接下來營運與發展,全金集成自2023年下半年,將會向海外擴展,主要瞄準美、加、日、韓、星、港等六地開發業務。  劉立恩說,Web3去中心化的特色可以創造大量的金融創新與商機,也將是台灣打造新產業的機會,全金集成盼未來也能攜手政府與民間,把台灣打造成數位資產的大國,吸納全世界的資金與人才。

  • Web3吹冷風 幣安樂觀看

     Binance Labs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幣安成立的創投與孵化機構,由幣安聯合創辦人何一帶領。面對今年以來加密市場崩盤,何一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儘管Web3產業今年歷經大幅下滑,但「每個冬天都會比上個冬天更暖」,歷經這波熊市之後,整體市場表現仍將持續向上。她也預期,到下一個牛市來臨時,將有更顛覆性的創新誕生,且將有更多一般消費者開始使用Web3應用。  Binance Labs管理資產總額達75億美元,投資超過200個專案,是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加密資產投資機構。Binance Labs主要投資垂直領域中的早期項目,也孵化了不少大獲成功的專案,如Polygon、FTX、Certik、Nym、Dune Analytics等。何一表示,Binance Labs的願景,除了推動Web3和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以外,更要建立「區塊鏈產業標準」,期望透過投資與孵化加速,加速推動產業紅利以及市場。  何一今年8月正式接下Binance Labs負責人,她表示,Binance Labs在挑選投資項目時的策略,仍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包括團隊的技術、應用場景或產品有什麼創新?解決哪些問題?消費者是誰,產業的天花板有多高?」不過,她也強調,Web3產業很大的基礎來自於「社群」,用戶自掏腰包買項目方發行的加密貨幣也是基於信任,「因此在投資時,我們更會觀察創辦人是不是真心要對他的用戶負責」。  在Binance Labs投資的項目當中,主要最關注三大類型,包括基礎建設類、擁有龐大創新與應用的應用類,以及安全與數據服務類的產品。她表示,區塊鏈產業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在使用上對於許多人來說,仍然有較高的門檻。「例如gas fee(礦工費)昂貴、網路常常堵塞、駭客與資安事件時有所聞等。這些問題先解決了,Web3的應用才有機會讓更多人使用,產業才有機會迎接大爆發。」  不過,今年熊市來襲,何一認為,對做Web3業務的團隊來說,確實融資變得較困難了,她建議團隊應該要更謹慎審視財務,並且開源節流。對投資人來說,想賺快錢的項目陸續消失,篩選難度變低了,「熊市對投資人來說反而是更好的時機,可以看到更多扎實的團隊」。  何一預期,未來五年Web3新用戶將可達到10億。不過,只有產品能與用戶生活無縫銜接時,Web3才算是真正進入主流。因此,要加速實現普及,更需要集中資源來支援那些打破Web3邊界、真正為用戶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專案。

  • 台灣發展Web3 擁三大優勢

     Web3歷經過去兩年的牛市,已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為加速Web3生態加速成長,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幣安旗下投資機構Binance Labs自2018成立後積極投資Web3新創,8月起由幣安聯合創辦人何一掌管負責。何一表示,Binance Labs投資的200多個專案中,不乏許多台灣項目,而台灣擁有優秀的技術人才,同時,台灣區塊鏈社群發展較早,因此社群與人才也相對成熟,在華語社群內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基地。此外,台灣社會對新興事物的高包容度,也造就了區塊鏈的友善創業環境,是很大的優勢。  Binance Labs是目前Web3產業中,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加密資產投資機構,目前已成立兩支基金,管理資產總額達75億美元,投資超過200個專案,基金投資收益達21倍。除了投資以外,Binance Labs同時也是孵化機構(incubator),為投資的新創提供人才、業務、供應鏈的優勢,新創也可以透過Web3的創業社群,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支持。  何一今年8月正式接下Binance Labs負責人,她表示,Web3產業瞄準的是全球市場,不受地域的限制,台灣也有不少優秀的Web3團隊獲得Binance Labs投資,例如DeFi新創Perpetual Protocol、數據公司Numbers Protocol、加密貨幣交易平台Woo Network等,都是Binance Labs投資的台灣Web3新創。  何一認為,在Web3產業中,台灣擁有相當好的基礎,而台灣區塊鏈的社群發展較早,社群、技術人才也都相對成熟,在華語社群內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基地。尤其「社群」是Web3產業中最重要的驅動力,可以看到台灣的區塊鏈社群其實非常具有活力。  整體而言,何一表示,台灣人才的創意、社會對新興事物、觀念的高包容接受度,以及來自學術與官方的支持,這些都造就了區塊鏈的友善創業環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而區塊鏈無國界的特性,任何優秀的專案都有可能成為國際級的產品,不管是專案方來自台灣,或者是台灣人才加入到優質的團隊,都非常具有競爭力。

  • Web3吸金驚人 周邊商品也喊燒

     Web3浪潮襲捲,台灣上市櫃公司也積極搶攻商機。區塊鏈新創全金集成,近期攜手台灣銘板(6593)、誠研科技(3493)推出FortVax冷錢包,全金集成執行長劉立恩表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本質,將帶來「數位世界的文化大革命」,而台灣的IT人才水準高,軟硬體能力更勝新加坡、香港,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成為全球數位資產中心。  加密貨幣的冷錢包,指的是未連網的錢包,整體安全性較高。而FortVax冷錢包,則是台灣首次上市櫃公司攜手搶進Web3領域,全金集成擁有專業區塊鏈技術團隊,可說是上市櫃公司「區塊鏈的兵工廠」。  而且,台灣銘板為VISA、MASTERCARD授權的製造大廠,相較其他競爭對手,更具開發高安全性的晶片與資安產品的實務經驗。  劉立恩看好區塊鏈技術接下來的發展,他表示,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數位帳本,透過演算法,可以做到真正的點對點商務,減少各種中間人在各項商務與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劉立恩表示,區塊鏈如同一場數位文化大革命,將顛覆人類金融秩序、挑戰中心化的金融霸權,「台灣其實很有機會,有人才、有地理環境、更有專業技術。當這波數位革命來臨,我們應該要跟它站在一起。」他看好,台灣很有機會成為全球的數位資產中心。  而要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數位資產中心,劉立恩認為政府法規應該更積極開放,同時也要廣吸全球人才,特別是台灣邁向人口負成長,更應該搭上Web3浪潮,積極搶納全球優秀軟體人才與資源。

  • 區塊鏈商機無限 廣納人才就握有Web3通行證

     編者按:網路世界迎來Web3革命,帶來全新產業契機,台灣若要搭上這波流行列車,有本錢與實力嗎?或該從哪方面切入呢?  Web3近一年來成為熱門關鍵字,許多企業更率先搶進,深怕在下一波網路革命中缺席。而台灣若要搭上這波浪潮,該從哪邊切入?心元資本執行合夥人成之璇指出,「人才」是最大優勢,另外,台灣的創作也將是一大機會。  麥肯錫(McKinsey)研究指出,2030年企業和消費者與元宇宙相關的全球年度支出總額將有望高達5兆美元,其中,95%的企業高層認為元宇宙將在未來5~10年內對產業帶來正面影響。  Web3發展仍在非常早期,但產業已出現嚴重人才缺口,雖然加密市場寒冬來襲,但區塊鏈工程師仍然炙手可熱。根據Talent.com統計,美國區塊鏈工程師初階職位起薪每年12萬美元,若有經驗,年薪則可超過17萬美元。  台灣工程人才是最強優勢  區塊鏈的技術靠工程、數學、資安組成,成之璇指出,台灣要切入Web3,工程與設計人才是最強優勢。台灣新創博歐科技(CYBAVO)近期被FinTech獨角獸、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收購,證明台灣在區塊鏈的技術上可以做到全球頂尖。  不過,儘管台灣人才優秀,但數量卻不夠,是當前最大隱憂。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認為,區塊鏈與網路早期發展的時候很像,要自行開發配套,因此工程人才需求大。但可惜的是,台灣人才數量不夠,當缺口無法補上,最終將扼殺產業發展。  台灣內容產業原創性十足  除了人才以外,成之璇表示,區塊鏈多數的創新都發生在金融領域,但這一塊並不是台灣的強項,不過台灣的創作內容、藝術極具特色,將是台灣跨入Web3領域的好切入點。例如心元投資的新創OurSong,就集結各類內容,如音樂、文字、影片等,透過NFT翻轉創作者經濟(Creator Economy)。  心元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鄭博仁指出,Web1、Web2發展初期時,產業界先驅不會一開始就來到台灣,但早期區塊鏈浪潮剛興起,包括如以太坊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幣安創辦人趙長鵬等,都一度待在台灣,也建立起相關的人才與社群,「這是第一次台灣的創業者,跟世界站在相同的起跑線,給台灣的創業者、社群以及生態圈相當不同的起點。」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