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連續7年未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對世界衛生組織(WHO)決定感到失望,會持續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重返。 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HA)21日至30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由於受到中國壓力,WHO已連續7年未邀請台灣參加。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今天在例行簡報會上被問及此事時表示,美方在會前「強烈鼓勵」WHO依循過去慣例,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為討論做出專業貢獻,「我們對他們(WHO)決定不這麼做感到失望」。 台灣曾於2009至2016年間,連續8年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參與WHA;但因中國打壓,自2017起未曾受邀。 米勒指出,美國相信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能展現WHO對「全民均健」及以包容性做法推動國際衛生合作的承諾。 他強調,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重返WHA,並在聯合國體系及其他國際場合能有意義且強健地參與。 WHA登場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9日曾發布聲明,表達美國「強烈鼓勵」WHO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今年WHA的立場,指排除台灣不合理,破壞全球公衛合作及安全。 這是布林肯2021年1月上任以來,第3度發表公開聲明支持台灣重返WHA。(編輯:楊昭彥)1120526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今天投書,指世界衛生組織(WHO)縱容中共把台灣排除在外是嚴重錯誤。他表示,此事凸顯北京在聯合國體系擁有龐大影響力,美國應採取更多作為抵制。 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天進入第3天,台灣已連續7年未獲邀參加。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今天刊登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卡爾(Michael McCaul)投書,呼籲台灣應在WHA擁有一席之地。 麥卡爾表示,北京隱匿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源造成災難性及致命性後果,WHO卻縱容中共威權意圖,把身為全球衛生領袖的台灣排除在外。此舉是個嚴重錯誤,恐波及全世界健康,也令人質疑WHO所宣稱「致力於所有人福祉」的宗旨。 台灣曾於2009至2016年間,連續8年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參與WHA;但因中國打壓,自2017起未曾受邀。麥卡爾批評,中共只因為不喜歡總統蔡英文所屬的民進黨,就施壓WHO排除台灣。 麥卡爾表示,因為中共隱匿COVID-19疫情,全球大量民眾染疫身亡,經濟崩塌;相較之下,全世界受益於台灣慷慨捐贈個人防護裝備(PPE)及良好防疫措施。「然而,在WHA有發言權的卻是中共,不是台灣。」麥卡爾不滿地說。 麥卡爾指出,WHA排除台灣,也凸顯中共在整個聯合國體系內擁有龐大影響力。 他表示,美國雖是聯合國目前最大資助國,但中共善於操控聯合國體系、扭曲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以讓批評人士噤聲,合理化自身威權意圖,這無疑是靠揚言撤除對貧困國家目前或未來的貸款及援助。 他呼籲,美國應採取更多作為,對抗中共在聯合國體系的惡意影響力,而第一步就是更果斷地起而支持台灣參與WHA。(編輯:陳政一)1120524
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於5月21日至3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但台灣目前尚未收到此次大會邀請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連續第三年為台灣發聲,於9日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 綜合外媒報導,布林肯聲明指出,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將可體現WHO的包容性,以及「全民均健」(Health for all)的國際衛生合作精神。 布林肯表示,台灣過去也曾受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該會議,可在會中提供豐富的公衛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WHO早先於2009年起,同意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 這是布林肯自2021年1月隨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三度公開發表聲明,聲援台灣參加WHA。布林肯強調,美國支持台灣適當參與國際活動,符合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準則的「一中政策」。 我外交部10日聲明指出,該聲明凸顯美國對台灣有意義的國際參與的堅定支持,政府將積極維護民眾的健康權,在現有堅實基礎上,加強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的密切合作,進一步為全球防疫和公共衛生做出貢獻。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回應,中方對美方發表的有關聲明表示堅決反對,認為這實質是對台獨分裂活動的縱容支持,強調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包括世衛活動,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 汪文斌指出,應將美領導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承諾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停止借WHA炒作涉台問題,任何打台灣牌,搞「以台制華」的圖謀,必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注定以失敗告終。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自今年初以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已大幅減少95%,不過疫情迄今仍在傳播。 法新社報導,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記者會上指出:「自今年初以來,COVID-19通報死亡人數已大幅減少95%,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鼓舞。」 譚德塞重申,世衛仍充滿信心,有望宣布COVID-19疫情不再構成全球公衛緊急事件,相關委員會將在下個月召開定期季度會議。 他也指稱:「但這種病毒會一直存在,所有國家都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它,以及處理其他傳染疾病。」(譯者:陳正健)1120427
衛福部長薛瑞元26日指出,目前尚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他將親自帶團赴日內瓦,其中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考量其過去有參與經驗,且疫情是近期外界關注議題,因此也將代表一同前往。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9年將我國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IR」運作體系,並在2009~2016年期間邀請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但2017年因政治因素未循例邀我國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 2023年WHA將在5月21日至30日舉行,我國將積極向WHO秘書處表達以觀察員出席立場,並致力爭取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等最大的國際支持。衛福部規劃包含三面向,首先是善用國際支持,持續深化與友邦、友我國家及與國際醫衛組織的連結,並透過國際媒體及動員國內外民閒團體為我發聲等。 第二,積極與友邦、友我國家及國際醫衛組織等進行雙邊會談,洽談實質雙邊合作,也辦專業論壇,展現我國在醫藥衛生領域之實力。第三,若WHO仍未邀請我國與會,我將向WHO提出抗議,並視情勢發展,組成世衛行動團赴日內瓦發聲。 薛瑞元表示,自己過去沒有帶團赴WHA的經驗,因此借重過去有經驗的羅一鈞一同參加。至於雙邊會談的國家仍在洽談。
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二表示,蘇丹交戰雙方之一查封了一個存放麻疹和霍亂病原體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的實驗室,警告首都喀土穆存在「高風險的生物危害」。 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路透社報導,WHO代表尼瑪在蘇丹通過視頻連線告訴在瑞士日內瓦的記者,技術人員無法進入蘇丹的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獲取材料。尼瑪說,「這極為危險,因為實驗室內有脊髓灰質炎(病毒)樣本,有麻疹(病毒)樣本,有霍亂(弧菌)樣本,因此存在巨大的生物風險。」 根據WHO的最新數據,蘇丹政府軍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RSF)15日爆發戰鬥以來,已造成至少459人死亡、4072人受傷。衝突使醫院和其他基本服務陷入癱瘓,許多人被困在家中,食物和水的供應日益減少。
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18日閉幕並力挺我國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衛福部長薛瑞元19日表示,很感謝世界先進國家對我國衛生醫療成就的肯定,今年希望擴大爭取穆斯林國家的支持。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9日針對「後疫情時期如何持續推動落實醫院與基層合作均衡發展的分級醫療制度」、「偏鄉離島地區醫療現況」、「急重罕病病友與病友家庭之支持協助及關懷現況」、「台灣如何拓展公衛醫療國際參與力」等議題報告並備詢。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9年將我國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IR」運作體系,並在2009~2016年期間邀請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衛福部表示,2017年WHO秘書處因政治因素未循例邀我國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A;而2023年WHA將在5月21日至30日舉行,我國將積極向 WHO 秘書處表達以觀察員出席立場,並致力爭取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等最大的國際支持。 衛福部規劃包含三面向,首先是善用國際支持,持續深化與友邦、友我國家及與國際醫衛組織的連結,並透過國際媒體及動員國內外民閒團體為我發聲等。第二,積極與友邦、友我國家及國際醫衛組織等進行雙邊會談,洽談實質雙邊合作,也?辦專業論壇,展現我國在醫藥衛生領域之實力。第三,若WHO仍未邀請我國與會,我將向WHO提出抗議,並視情勢發展,組成世衛行動團赴日內瓦發聲。 薛瑞元表示,對G7外長會議聯合聲明支持我國參加WHA深深感謝,很感謝世界先進國家肯定台灣衛生醫療上的成就。而我國過去都注重在理念相同國家間的溝通,這次有拜託要參與WHA的民間團體,要擴展到原先非理念相同的國家,比如穆斯林國家,希望多跟這些國家交朋友。 他補充說明,醫療外交需要長期累積,也希望邀請穆斯林國家的相關醫療團體來台參加國際會議,特別是現在我國旅宿業以及餐飲業已經具備能力處理穆斯林相關需求。 薛瑞元亦指出,衛福部將組團帶領部裡面相關司署、智庫代表人物,以及民間團體交流,預計在5月19日出發日內瓦。
考量近來詐騙電話愈發頻繁,數位部長唐鳳日前便透露,數位部正在研議能夠辦好電信門號方案時,就內建如Whoscall的防詐騙軟體。對於外界關心進度,數位部10日表示,由於涉及電信業者,會由NCC主責,至於鼓勵民間業者開發防詐騙App則由數位部處理,其中業者包含Whoscall,但不會僅限於此。 唐鳳日前表示,有關電話內建防詐騙,正在思考兩個做法,一個是跟App合作,另一個是在NCC領導之下讓電信商自願實作。若電信業者願意響應,今年就可上路。 數位部次長李懷仁10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唐鳳先前意思是鼓勵電信業者協助防詐騙。而目前根據分工,電話是否內建防詐騙會由NCC主導,數位部立場當然希望愈快愈好,至於鼓勵民間業者開發防詐騙App則是數位部處理。他也透露數位部近期會對外說明,已經跟潛在業者溝通。那業者是否會包含Whoscall?他說包含但不限。 根據唐鳳先前表示,在美國民眾剛辦了一支手機,有時來電顯示號碼就叫做Scam Likely(可能是詐騙),但其實民眾沒有安裝任何App,也就是不管是蘋果還是安卓手機,電話程式就可以從電信商這邊接到這個號碼大概是詐騙,但是要做這件事情,就需要各個電信商一起來傳送這個訊息。 唐鳳當時說,如果國內在NCC的引導之下,電信商自願實作,民眾的手機就不需要安裝任何App,即可辨識出是否為詐騙;另一種方式是與現有App合作,而非數位部重頭寫App。數位部也正在研究如果有人不小心被回報成詐騙但明明不是詐騙,是否有救濟方法等現實面問題。
證交所上周二(14日)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Gogolook走著瞧(6902)創新板上市案,Gogolook為全球領先的信任科技(TrustTech)服務商,有望成為創新板首間新經濟公司,並帶動台灣新創間產生群聚效應,不僅是台灣「國家防詐隊」不可或缺的一員,更扮演全球防詐產業中的關鍵要角。 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調查指出,全球防詐產業的市場規模預計2029年達1,2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2.8%,凸顯潛在的商機與成長性龐大。 面對生成式AI(如ChatGPT、DeepFake等)快速發展,也將導致加速詐騙進化並降低詐騙成本,再加上個資外洩頻傳與跨國性詐騙產業鏈威脅,讓包括台灣等世界各國政府皆將「防詐」視為國家投資重點。 Gogolook以研發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享譽全球,透過自行研發的演算法與AI技術,為消費者、企業與政府打造防詐與風險管理服務超過十餘年,應用場景橫跨通信、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領域等。 Gogolook旗下服務除了Whoscall以外,還包含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美玉姨」、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貸鼠先生」,與企業端服務如數位身分驗證方案、企業商譽保護服務Watchmen等。 至今,Whoscall全球下載量突破1億次,不僅在台灣每二支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就有一人使用。 看重Gogolook防詐實績,更獲多國政府單位支持,服務範圍已涵蓋泰國、日本、韓國、香港、巴西、馬來西亞等市場,擁有東亞與東南亞最大的16億筆號碼資料庫。 為有效率布局海外市場,Gogolook也積極透過與各國在地業者進行策略合作,有效緩解詐騙問題並降低在地企業投入防詐的成本,在近半年再獲得泰國前三大電信商中True Corp與Dtac、香港中國移動電信、日本樂天電信日本數位服務商Storefront等大型企業肯定,持續在不同產業中間展現示範效應,也快速累積用戶數以築起數據護城河。 面對成長動能強勁的防詐需求,Gogolook也持續開發AI防詐技術、打造客製化企業端服務及推進金融科技上的產品創新,打造出穩健且多元的營收來源。
英國「每日電訊報」揭露,「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 OWID)全球資料庫在改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COVID-19數據後,台灣的數據即遭併入中國。 旅居台灣的生物學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員倪誠志(Chase Nelson)指出,將台灣與中國的數據合併不利分析,且研究每一個國家歷來的應對方式有助為未來做好準備。此外,數據合併掩蓋台灣早期應對疫情的成功經驗,也讓外界無法深入瞭解台灣的獨特策略。 事實上,公開資訊顯示,OWID早在2月28日即宣布,由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決定停止發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和死亡病例相關數據,OWID自3月8日起,全面採用WHO的每週更新數據作為主要資訊來源。 聲明指出,自COVID-19在2020年爆發全球大流行以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在相關數據蒐集和發布上占有重要地位。不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冠狀病毒資源中心(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自3月10日起,將停止進行相關工作,原因包括美國各州公開的疫情數據持續減少,以及聯邦政府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升。 OWID表示,為提供盡可能完整、即時的疫情資訊,WHO數據是目前最好的可用選項。 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期間,OWID廣獲各界引用。不過,記者在OWID網站COVID-19數據庫的實測結果顯示,在數據庫首頁的國家清單,已沒有「台灣」(Taiwan)這個選項;當進入「國家概況」(Country Profiles)專區試圖取得台灣疫情相關最新和歷史數據,雖仍有「台灣」(Taiwan)此一選項,但點進去後,網頁顯示「沒有符合的資料」(no matching data)。 OWID的數據研究主任馬修(Edouard Mathieu)告訴「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要納入什麼國家,並非由OWID決定。 他說,OWID不自行蒐集數據或修正調整,僅複製WHO的數據並使其容易被瀏覽。由於數據來源改變,OWID的數據庫「不再顯示關於台灣的任何數據」。 WHO一名發言人表示,台灣的數據自OWID消失,因為「我們的中國數據涵蓋整個大中華地區(greater China),包括台灣,且不分別列舉」。 倪誠志推文指出,WHO的回應無法令人滿意。中國和台灣分別提交數據,WHO最終發布的,實際上是總和了原本各自獨立呈現的數據。 此外,儘管該為合併台灣與中國負責任的是WHO,倪誠志指出,作為國際重要資訊來源,在理想狀況下,OWID應納入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每天更新的COVID-19數據。(編輯:徐睿承)1120318
新研究發現,食用由豆類透過新技術磨碎保留食物纖維結構的粉,烘培而成的麵(豆)包或是餅,不但可以降低血糖水準,還能使人得飽足感維持更長的時間,目前國際上相關的產品還不多,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在國內找到類似的烘焙原料或是產品。 據醫學新聞網New-Medical.net 10日報導,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和食品健康研究所Quadram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一項研究了用「鷹嘴豆粉」(cellular chickpea flour)來取代普通小麥粉對吃飽足感、調節荷爾蒙、胰島素和血糖水平的影響。 眾所周知,食用健康的豆類,包括鷹嘴豆、扁豆等等,都有助於體重改善,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這些食物中看到的許多好處是由於豆類本身的纖維結構,過去一般認為正常的麵粉研磨製程可能會減少食物纖維,和對身體有益的影響部分。 然而,科學家開發的嶄新食品技術,開啟了新的道路,能夠製作所謂全粉細胞(豆)粉(國內尚無正式譯名, whole celluar flours),保持豆類完整的膳食纖維結構,為以原本麵粉為基礎的食物提供一種新的方法和原料,使其具有完整、有益身體的營養品質,以改善健康。 2間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發現,將全粉細胞鷹嘴豆粉添加到到麵包中,會顯著增加從腸道到大腦的飽足感訊號,這意味著人們在吃完豆麵包後感覺更飽滿。 與普通白麥麵粉麵包相比,添加30%的全細胞鷹嘴豆麵粉的麵包,能將血糖水平降低40%之多。 作者表明,這種效應是由於鷹嘴豆粉在消化過程中分解緩慢。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商業麵包食譜中,簡單地轉換成添加全粉細胞鷹嘴豆粉,就可以改善飽腹感,有助於避免暴飲暴食。而且還能夠讓血糖水準下降,這也有助於降低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或可能可以近一步預防或治療2型糖尿病等飲食相關疾病。 或者,讓第2型糖尿病也能放心享用美味的「麵」食,如麵包,餅之類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全球,在禽流感病毒株從鳥類跨傳哺乳類後,必須為可能的人類禽流感大流行做準備。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8日報導,H5N1病毒株已在水獺、水貂和狐狸身上出現,引發各方擔心,深怕這病毒向染感人類又邁進了一步。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8日在視訊簡報會中力促各國,要密切監視哺乳類間的傳染狀況。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30日指出,目前時序即將進入二月,呼吸道感染盛行的季節已經過了,全世界跟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在討論疫情的下一步重點,指揮中心也討論很多防疫措施調整。 他指出,第一個是口罩「第二階段」開放,正面表列一定要戴口罩的場所;第二個是入境者0+7天措施調整以及唾液篩檢是否持續;第三個是確診者隔離的政策調整;第四個是確診者通報定義改變;第五個則是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成第四類。他說,這五項都已經進入實質討論,相關細節及實施日期會在討論之後跟大家公告,並且會維持穩健開放的基調。 王必勝說,這些措施陸續實施,口罩及邊境防疫會比較早上路;主要考量的還是國內外疫情發展,還有參考WHO相關政策變化。他也說,口罩第二階段鬆綁,這週就會公布,會把目前疫情狀況納入研判。 王必勝細數不同地區的疫情鬆綁規劃,如日本在5月8日將新冠肺炎降到跟流感同級,韓國是先解除口罩令,而香港則是先實施確診者不用隔離,「每一個都有不同作法」, 我國會列入參考,近期會實施並公布。 我國上一周(2023年第四周)疫情確診數比前一周增加5.7%,王必勝指出,推測跟過完年假回補有關,會觀察這一週是否持續升高 才可繼續判斷疫情走勢。他說,必須要持續觀察是否上升,才可判對是否是第四波Omicron疫情。
由於受汙染的咳嗽糖漿造成兒童死亡案件攀升,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3日緊急呼籲各國,立即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兒童免受被汙染藥品的危害。世衛組織在一份聲明中稱,過去4個月內,至少有7個國家報告了涉及兒童咳嗽糖漿的事件,這些事件在其中3個國家造成300件死亡案例,大部份是5歲以下的兒童。 世衛組織表示,上報事件中涉及的藥物已被證實或疑似遭到汙染,其中含有高濃度的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 ,DEG)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這些汙染物是被用於工業溶劑和防凍劑的有毒化學物質,即使少量攝入也可能致命,絕不應存在於藥物當中。 2022年10月、11月和今年1月,世衛曾針對甘比亞、印尼和烏茲別克發布3次警示,這3個國家累計超過300例相關死亡事件,通報的事件當中,已有部分確認或懷疑是因印度製造的咳嗽糖漿遭高濃度二甘醇和乙二醇污染所致。世衛並要求將印度瑪麗安藥廠(Marion Biotech)、梅登藥廠(Maiden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咳嗽糖漿下架,這兩種咳嗽糖漿分別與甘比亞和烏茲別克的兒童死亡事件有關。 世衛組織指出,服用二甘醇和乙二醇會對人體造成毒害,並且可能會致命,可引發包括腹痛、嘔吐、腹瀉、無法排尿、頭痛、意識改變以及可導致死亡的急性腎損傷等症狀。
永豐銀行精心設計金兔年發財水和迎福春聯,為民眾討個新春好采頭!永豐銀行表示,明(17)日起至19日共3天,至全台125家分行辦理業務,例如換新鈔,即可免費領取發財水,各分行每日限量88瓶,還可獲限量小蜜豐喜氣造型便利貼;數位帳戶-大戶DAWHO也推出獨家設計發財水及好運翻倍紅包抽獎活動。永豐銀行同步推出自製數位賀卡工具和小蜜豐LINE拜年貼圖,為科技注入溫度,迎接幸福豐饒的金兔年。 永豐銀行今(2023)年準備超過3萬瓶發財水,瓶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畫作「宋劉永年花陰玉兔卷」及「宋人山花墨兔軸」為設計元素,展現花團錦簇且白兔悠遊於花叢間的閒適情境,象徵花開富貴平安;瓶身通透可見蘊含吉祥寓意的金色結繩,象徵祥和福氣慶豐收;營業大廳也提供相同設計元素的兔年旺年糖,分享新春喜氣。 永豐DAWHO推出獨家設計發財水,以「金五吉」、「金幣」作為發想概念,瓶身印有象徵喜氣的紅色好運兔,搭配漫天灑落的金幣雨,祈願兔年招財納福。永豐銀行指出,即日起至本周三(18日)中午12時前,於永豐銀行Facebook粉絲專頁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DAWHO獨家設計發財水;本周三起至2月6日,再推出「好運翻倍紅包」活動,使用DAWHO APP完成「發紅包」、「搶紅包」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翻倍紅包金額。 永豐銀行LINE官方帳號也提供實用的數位化拜年方案,永豐銀行表示,加入永豐銀行官方帳號LINE為好友,即可免費下載逗趣可愛的「新年快樂」、「紅包拿來」等小蜜豐LINE貼圖;首度推出「豐言豐語來拜年」自製賀卡工具,民眾上傳照片後可選擇喜愛的邊框樣式並增添文字祝福,製作獨一無二的電子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