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開賣,正崴(2392)法說會也捎來好消息,拜旗下Type-C連接線拉貨動能強勁之賜,8月起業績即見到升溫,正崴表示,以往年的經驗看來,業績有望一路旺到11月,下半年表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全年毛利率則以力拚重新站穩13%為目標。 蘋果新機上市為正崴營運捎來新動能,正崴財務長卜慶藩直言,現在工廠很忙,正在全力衝產能,在Type-C連接線拉貨動能帶動下,預期今年營收相較於去年仍會有些許的成長。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蘋果新機去年5月就展開拉貨,今年因良率拉升問題,拉貨遞延至7月中下旬才正式啟動,受到此變數影響,今年旺季會否一路延續到第四季,形成第四季表現優於第三季的特殊景象?對此,正崴並未把話說死,只說「還要再觀察看看。」 惟以今年前8月累計營收516.59億元,仍呈年減7%看來,要兌現「今年營收相較於去年仍會有些許的成長」的支票,正崴9月之後營收拉升的力道頗值得期待。 就正崴今年前8月各產品別的表現來看,能源事業最佳,營收貢獻達48.28億元,較去年倍增,營收占比為9%,通路事業營收68.78億元,呈年減11%,營收占比13%,系統產品營收220.79億元,呈年減9%,營收占比43%,3C零組件營收178.72億元,呈年減15%,營收占比35%,以毛利率的貢獻言之,毛利率以零組件最佳,其次依序為系統,能源、通路。 除產品組合會影響毛利率,正崴指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新品的開發費用都認列在上半年,也是影響上半年毛利率的原因,惟隨著新品相繼出貨,「7、8月的毛利表現已比上半年好」,對全年毛利率重返13%仍具信心。 展望明年,卜慶藩表示,從各大機構的預測 看來,明年景氣有可能會出現復甦,再加上旗下森崴能源台電離岸風電標案採工程進度認列法,不只今年,明、後年也會有後段設備認列的挹注,對正崴營收也會帶來挹注,據此,正崴對明年展望仍屬樂觀,預期表現會比今年好,估上下半年的營收占比有可能落在35%~40%比60%~65%。
偉詮電(2436)總經理林崇燾指出,終端消費市場還沒有回到疫情前,但MCU庫存健康去化,下半年迄今,該公司營收年對年呈現成長,月對月也逐步加溫,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第四季,有機會持續到農曆年前。 展望未來,他對USB Type-C充電器控制晶片、伺服器散熱風扇的馬達控制晶片看法樂觀,將成為該公司未來成長雙引擎。 林崇燾預估,非蘋筆電USB Type-C充電器市場,2023年滲透率大概50~60%、2024年提升70%、2025年可增至80~90%,消費性電子產品新規格的導入,將有利於該公司營運。 偉詮電18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產品組合兩大類,一是電源管理IC,主要用於筆電、手機及遊戲機,另一是智慧應用,包括車用、電子支付,馬達控制IC是併購陞達科之後,新加入的產品。 林崇燾指出,偉詮電子2022年8月以11.2億元收購陞達科51%股權,10月完成董事成員改選,陞達科現為偉詮電子公司。 雙方在技術、產品、客戶群及供應鏈上有高度加乘效應,雙方用於伺服器散熱風扇的馬達控制晶片加總將近20%的市占率,在資源整合下,有利深耕快速成長的資料中心市場。 從上半年營收占比來看,該公司電源管理與類比IC39%、智慧應用IC 23%(兩者加起來自有產品達62%)、電子元件外銷38%。 偉詮電財務長郭幸容指出,2023年上半年營收12.7億元,年減21%,主要因為客戶調整庫存之故,但至8月累計營收18億元,衰退幅度,已減少到年減9%,客戶逐漸恢復拉貨 。 上半年毛利年減40%,因營收年衰退,且提列庫存損失之故,上半年提列約4,300多萬元;營業費用年增30%,因去年8月收購陞達科,有收購價錢分攤,及其他費用的增加;稅後淨利1.07億元,年減34%,每股稅後純益(EPS)0.61元。 偉詮電發行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共募價款約12.34億元,將用來償還短期借款,改善財務負債。
蘋果新機全面採用Type-C接口,相關族群14日股價勁揚,包括鈺創(5351)、創惟(6104)、偉詮電(2436)等,營收與訂單後市持續看俏;大立光(3008)向上挑戰2,100元大關,也帶動相關光學族群翻漲。 Type-C族群中,有十檔法人昨日買超介於127~1,702張的個股,漲幅亮眼;光學族群中,新鉅科、能率、永崴投控等三檔雖不是蘋果供應鏈,也同樣受惠大立光、玉晶光飆漲行情,法人按讚下買超逾百張以上。 本國大型投顧研究指出,大立光可以說是補漲行情,13日下跌因為市場在討論蘋果iPhone15 Pro Max到底有沒有採用「潛望式鏡頭」,由於發表會中未正式提及,市場見解分歧,但就設計方式而言,iPhone15 Pro Max配備的就是潛望式鏡頭,沒有懸念。 以狹義的角度,潛望式鏡頭過去是把鏡片排列在手機內部,而非垂直堆疊在後鏡頭上,鏡頭到CIS之間透過多顆鏡片,配合稜鏡做折射來調整焦距以產生變焦效果;iPhone15 Pro Max變焦鏡頭則是採四重反射稜鏡設計,讓光線連續反射四次,使光線能在相同的空間內拉長行進路線,帶來更長的新焦距。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整體iPhone15首批出貨量預估落在8,000~8,300萬支,占供貨比重近4成的旗艦Pro Max機種在上市時程上沒有遞延,且多數規格新機的售價持平,有利於iPhone15系列的銷售競爭力。 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指出,對於iPhone15與新筆電的需求,還是持比較正面的看法,股市只是反應新機發表期間,市場資訊過度悲觀產生的反轉,後續實際需求認為將比市場期待還高,也會帶來更多業績與較正面發展。
【時報-台北電】蘋果最新款手機將換用USB-C(又稱Type-C)接口已塵埃落定,阿里國際站隨即反應,多出逾2萬款「蘋果USB-C接口數據線」產品供應全球市場。 自8月起type c出貨就開始蠢動,數字外貿平台阿里國際站的USB-C接口數據線的全球需求就同比增加26%,而業內預計,此次蘋果換接口公佈,需求量將進一步攀升。 上證報指出,不僅是數據線,手機殼等蘋果新機周邊也迎來商機爆發。業者表示,9月採購節至今,已接到不少新款蘋果手機殼的樣品單和正式訂單。最大一單採購3萬個手機殼。(編輯:張嘉倚)
千呼萬喚始出來!蘋果一口氣推出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 以及 iPhone 15 Pro Max等,以及新款AirPods Pro,上述新品捨棄沿用11年的Lightning充電口,全面改用USB-C,也宣告消電產品市場邁向統一通用規格之路。 未來iPhone 15、AirPods、Mac以及 iPad等都能共用同一條USB-C充電線,果粉不必再額外攜帶Lightning的線材;根據目前資訊來看,蘋果並未替 USB-C設立專屬規格,ios用戶也能與眾多Android或其他平台的產品「一條線走天下」。 iPhone 15及iPhone 15 Plus所標配的USB-C 充電傳輸線規格僅USB 2.0規格,代表傳輸速度僅480Mbps;iPhone 15 Pro及Pro Max等兩大高階機種才有支援目前主流的USB 3.2 Gen 2,傳輸速度達10 Gbps,可望帶動晶片、連接器、連接線相關供應鏈一波大洗牌。 市場熱門的Type-C概念股包括祥碩(5269)、譜瑞-KY(4966)、創惟(6104)、鈺創(5351)、偉詮電(2436)、東碩(3272)、威鋒電子(6756)、嘉澤(3533)、通嘉(3588)等。其中創惟早已布局相關市場,並逐步放量出貨,法人看好創惟通吃蘋果及非蘋大廠訂單。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蘋果推出全新iPhone 15系列機種,其中最大特色就是全面改用Type-C連接埠,蘋果也為此推出一系列的USB-C連接線產品。不少果粉感嘆,蘋果的USB-C對Lightning轉接器要價990元,根本是製造許多電子垃圾,公司卻還聲稱要環保,根本超矛盾。 原PO在Dcard以「蘋果真的是把轉接器玩明白了」為題發文,表示蘋果公司隆重推出990元的USB-C對Lightning轉接器,根本是把轉接器變成蘋果的一大特色。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回應,「我用iPhone,但也覺得蘋果真的很賤,Everywhere」、「出一個買不下去的價格你就不會買了,好環保」、「用這個再接之前3.5mm轉接Lightning的轉接頭,笑死」、「搞一堆規格接口,製造更多電子垃圾,然後口口聲聲要環保」、「尊絕不凡轉接頭」、「990寧可拿去吃個好料也不會想買電子垃圾」。 蘋果公布iPhone 15系列機種特色,包括全面Type-C連接埠、全面動態島造型、航太等級鈦金屬機身、Pro及Pro Max搭載台積電代工A17 Pro處理器晶片等。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表訂九月中旬發佈四款新機,預計分別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以及Pro系列的iPhone 15 Pro以及iPhone 15 Pro Max。TrendForce預估,iPhone 15新機全系列產出約8,000萬支,相較去年同期受Foxconn事件影響下的生產量年增近6%。其中因Pro系列的量產較為順暢,以及獨具潛望式鏡頭的Pro Max可望帶進更多買氣,預估Pro系列的產出占比可望拉升至六成以上。然而,市場景氣不佳,加上華為的強勢回歸,可能衝擊今年蘋果iPhone整體銷量,因此預估iPhone全年生產總數約落在2.2~2.25億,年減約5%。 針對iPhone 15系列新機規格預測,硬體方面,受歐盟訂定法案的限制,蘋果也將於今年加入Type-C的行列;iPhone 15、iPhone 15 Plus兩款的升級在於主鏡頭同步Pro系列採用4800萬像素(48MP)主鏡頭,以及改為動態島(Dynamic Island)的面板設計。Pro系列的規格則包含處理器晶片升級、DRAM容量加大,並且引入鈦鋁合金中框,其中Pro Max更將搭載潛望式鏡頭,優化成像表現。 但規格進化同時也加大產出難度,隨著第三季進入iPhone新機的量產作業,產線陸續有零組件及組裝問題傳出。其中,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搭載的48MP的量產良率低於預期;而Pro系列則是在面板和鈦合金中框的組裝方面遭遇挑戰。就目前了解,Pro系列的量產問題可望較iPhone 15、iPhone 15 Plus更早獲得改善。 全球經濟低迷,蘋果將可能採取更謹慎的定價策略,避免影響銷售成績,其中iPhone 15及iPhone 15 Plus兩款即便主鏡頭升級為48MP,但延用iPhone 14 Pro系列的A16處理器,加上其它規格則無明顯升級,故起始定價相對具競爭力。iPhone 15 Pro雖有部份升級導致成本增加,但預估可由其它降價零組件相互抵銷。整體而言,TrendForce預期,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三款新機的終端定價將與去年相當。至於Pro Max,由於另外搭載了高單價的潛望式鏡頭,預期可能會出現100美元以內的加價,以反映其成本差異;如果加價確實發生,這也會是繼iPhone X之後首次調整價格。
iPhone 15將迎來史上最大換機潮,長期看多蘋果的投資機構Wedbush分析師丹·埃弗斯(Dan Ives)認為,考慮通膨因素加上使用更多自家晶片,iPhone 15可能會比iPhone11、12、13、14基本款便宜,甚至可能帶動蘋果股價飆漲。 外界普遍預期iPhone 15全系列機型換上USB Type-C接口,被視為是歷年來最大變革之一,還有Pro系列的A17晶片將採用台積電三奈米製程打造與機殼改用鈦金屬材質,及全系列機種主鏡頭升級至4,800萬畫素等,若以目前全球既有的 iPhone用戶數量來說,平均25%果粉至少已有4年沒有升級手中的iPhone機款。 埃弗斯認為,今(2023)年需求很強勁,有2.5億位果粉可能換新手機,蘋果到年底可以出貨2.35億到2.4億台iPhone 15手機,若以每台平均漲價100美元來看,蘋果新增收入達到23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7,230億元。 這波換機潮可能使蘋概股的營運高峰可持續到年底,其中包括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鴻海(2317)、和碩(4938)、正崴(2392)、宣德(5457)、穩懋(3105)、華通(2313)、臻鼎-KY(4958)、台郡(6269)、鴻準(2354)等都將大啖蘋果商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iPhone15系列新機千呼萬喚始出來,10月還可能加碼亮Mac電腦與筆電,拚搶感恩節及雙11消費旺季商機。專家點出,蘋果仍是今年唯一有望呈現正成長的全球手機品牌,市場關注的「三大新規格亮點」,有望帶動光學鏡頭、Type-C、功率放大器(PA)、半導體「四大族群」受惠,相關蘋概供應鏈後市可期。 蘋果秋季發表會確定台灣時間13日凌晨登場,預計發布iPhone 15全系列及Apple Watch Series 9及Apple Watch Ultra 2等新品,至於10月則可能端出全新Mac電腦與筆電,針對蘋果9、10月兩場秋季發表會,法人多將目光聚焦在iPhone15系列新機身上,點出光學鏡頭、Type-C、手機PA及半導體「四大族群」,最有機會打上蘋果光。 其中,鏡頭廠以大立光、玉晶光為首,Type-C概念股有通嘉、偉詮電、創惟、威鋒電子等,而全新則受惠蘋果下單給其客戶,半導體則坐擁AI、Apple「雙A」題材,加上本周半導體展加持、利多爆發。 消費性旺季來臨,蘋果推新品搶食商機,即便「一顆蘋果救台股」的神話已褪色,然多家研究機構都預估,蘋果將是今年唯一銷售有望繳出正成長的手機品牌,市場仍殷殷期盼iPhone15的規格升級可望掀起換機效應。
通嘉(3588)上半年營運仍為庫存調整所苦,該公司於消費性及電腦相關電源管理IC約占營收比重6成,不過隨著庫存持續去化,下半年需求緩步上升。未來隨著TYPE-C PD產品滲透率提升,外加新技術發展上,通嘉以先進製程為基礎,逐步發展出AI效率演算法,有望帶動營運自谷底回升。 通嘉近期股價表現強勢,量能持續增溫,在歷經約兩年多的打底後,1日以漲停突破下降均線反壓,終場收67.2元,成交量9,159張,為今年以來次多,挾多頭氣勢,預期前高壓力70.5元應能輕鬆化解。隨著iPhone 15即將問世,TYPE-C PD題材將持續受市場關注,通嘉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有望持續受惠。
蘋果新一代iPhone 15 即將上市,供應鏈也跟著上緊發條,迎接今年iPhone 15將接口由Lightning 轉換為Type-C的最大技術變革,不單連接器大廠正崴、宣德可望大啖蘋果商機,連出貨微型沖壓件的優群也嗅到出貨高峰到來的味道。 蘋果新機即將來報到,蘋果供應鏈也跟著浮出檯面,針對蘋果新一代iPhone擬由目前的Lightning首度更換為Type-C傳輸埠所帶來的Type-C零組件出貨商機,正崴表示,客戶新機將於第三季發表上市,正崴於開發階段已與客戶進行合作,目前也配合客戶生產出貨中,往年客戶新機上市時,業績都會受帶動有所成長,預期今年下半年營收應會優於上半年。 正崴強調,幾乎美系客戶所有用到的Type-C產品,正崴都有接到案子,只是不同產品拿到的訂單比例不同。 隨著Type-C的出貨量從今年第三季慢慢起來,法人也樂看蘋果單對正崴今年下半年的營收和獲利會有所貢獻。 優群總經理劉興義表示,因部分模組廠提前進行備料,優群今年6月起美系客戶的訂單已開始出貨,依往年慣例,預期訂單旺季應會一路延續到年底,「目前看來8月拉貨有比較多」,除去年外,歷年第三季都是年度高峰,今年第三季季增雙位數成長、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的展望都沒有改變。 宣德也感受到TYPE-C拉貨的新動能,宣德科技董事長蔡鎮隆表示,TYPE-C產品自8月起已開始出貨,已明顯感受到營運動能增溫,預期此動能可望一路延續至第四季。 展望下半年,蔡鎮隆表示,由於日前才剛通過美系太空運輸公司認證,預計第四季交貨第二代的低軌衛星連接線纜(Cable)及接頭,後續待墨西哥廠建置完成後,雙方應有機會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在二大動能拉動下,預估今年上、下半年的營收占比將呈現35%比65%的態勢。
電源管理IC廠來頡(6799)11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孟慶達表示,下半年一季會比一季佳,預估第三季營收將有雙位數季成長。孟慶達強調,庫存消化明顯,需求端也陸續看到電信設備業者拉貨,Wifi 6/6E產品將在下半年出貨,Type-C產品則從20伏提升至28伏,高瓦數需求產品開發導入,未來更有機會打入筆電產品。 來頡第二季合併營收達2.57億元,年減20.59%、季增17.54%,得益於SSD補庫存急單及Type-c產品出貨,毛利率因成本優化,與第一季持平維持於45%水準,孟慶達提到,第一季應為近期營運谷底,第三季將延續出貨成長動能,平均銷貨天數也持續下降,第二季已降至116天,相比第一季141天再少近一個月。 孟慶達強調,來頡以三大產品為主,網通、Type-C及SSD,產品持續升級,網通Wifi會在2024年下半年導入Wifi 7,另外在PoE、光收發模組power也是來頡積極跨入領域,為提供網通廠更多產品選項,持續開發並提供完整解決方案。而SSD產品將受惠容量增加,陸續有新產品開發面市,Type-C則往36V/48V開發。 孟慶達分析近期市況,德儀殺價競爭鎖定信號鏈(車用/Server)與消費產品,而來頡營收占比大宗的資通訊主要為RF PA板PMIC,而德儀網通產品主要是 CPU V-core,產品重疊度低。不過也坦言在標準品仍有感受到價格壓力。 法人表示,來頡利基型產品組合在產業下循環週期相對突出,預估8月營收受惠北美網通基建挹注,營收將站上1億元,將挑戰歷史高點1.15億元。另外,來頡也正式通過博通與高通兩大主要晶片廠Wifi 7認證,2024年Wifi 7開始小量貢獻營收。 來頡將於第四季推出兼容USB Type-C與PD快充的電源管理IC,同時支援PD 3.0(最大100W功率)與 PD3.1(最大240W功率),可支應NB ODM 廠電壓微調,產品容忍度高,因此單價與毛利率均明顯高於平均。而PD 3.0及3.1產品將與相關PMIC整合成SoC,來頡的策略夥伴在嵌入式控制器市占率高達40%以上,將綁售來頡的Type-C PD電源管理IC,有助體質轉骨,扮演營運要角。
高階電源管理IC設計廠來頡(6799),深耕USB Type-C市場已久,產品獲博通WiFi 6E平台認證,並投入開發適用於WiFi 7之產品。公司將於第四季推出兼容USB Type-C與PD快充的電源管理IC,同時支援PD 3.0/3.1高功率產品,支援NB ODM廠電壓微調。產品組合優化及高毛利產品占比提升,有利來頡整體毛利率表現。 來頡的Type-C產品主要用於Dongle(適配器)跟Hub,相關產品包括DC/DC轉換器、雙向電源開關IC和高壓Load Switch等。來頡看好Type-C快充趨勢,經過多年耕耘、研發,將於第四季推出兼容USB Type-C與USB PD快充的電源管理IC,且因同時支援PD 3.0(最大100W功率)與PD 3.1(最大240W功率)跟電流輸入輸出,可支應NB ODM廠電壓微調,產品容忍度高,因此單價與毛利率均明顯高於平均。 全球主要筆電ODM廠如廣達、仁寶與英業達,都是來頡的主力客戶,尤其是NB/PC的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晶片市占率超過3成,為市場領導廠,據通路訪查,來頡的Type-C PD電源管理IC產品將自第四季開始綁售(bundle sale),將為2024年帶來貢獻,推估來自高單價高毛利Type-C的營收年成長上看100%,有利來頡整體毛利率走揚。 法人預估,明年WiFi 6與WiFi 6E仍是主流,WiFi 7僅小量貢獻。博通為獨大的網通SoC主晶片供應商,來頡又為其開發主晶片旁的電源管理IC,雙方合作緊密。 展望2024年,網通產業仍為持續成長的產業,主要受惠美國政府擴大基礎建設,支撐經濟成長率。在政府補貼之下,電信業者將持續提升網速且擴大網路覆蓋率,對相關網通IC的需求持續增加。 來頡在WiFi 6/WiFi 6E/WiFi 7是博通唯二的參考設計,相對機會更大。
高速傳輸晶片廠創惟(6104)目前在USB Hub控制IC領域擁有高市占率,加上市場預期下半年蘋果新機將採用Type-C,創惟可望大攬蘋果與非蘋訂單,股價19日大漲逾半根停板,收114元。法人表示,創惟第三季受惠蘋果新機周邊零配件備貨商機,全年業績預計逐季上升。 今年9月,蘋果預計推出iPhone 15系列新機,而歐盟要求電子產品統一充電孔,因此,市場預期蘋果手機將由原本的Lightning接口轉為Type-C,創惟同時擁有蘋果與非蘋客戶,有望在相關周邊配件市場取得競爭優勢。 此外,隨著車用Type-C接口需求上升,創惟也開始與其他歐洲車廠合作開發新案,將有助於在車用市場奪更多商機。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經濟數據分析: 6月台灣製造業PMI是48.3、非製造業NMI是54.6,創下今年次高水準。6月PMI雖然連四個月緊縮,主因是終端需求透明度不高,且原物料價格波動大,存貨採購政策仍保守;但五項組成指標的「新增訂單數量」指數大幅回升18.4至52.7,經季調「生產指數」也從連二個月緊縮轉為擴張,另外廠商回報短急單湧現,使PMI較前月大升7、NMI也上揚2.6,估計下半年台灣景氣會比上半年好,逐步翻揚是可見的趨勢。 盤勢分析: 本周周線持續下跌251點,周K線留下帶有上影線的黑K棒,周K線連續第三周收黑,且周量連續二周都是呈現價跌量增,K線三連黑也創下今年以來大盤周線連續收黑最長的天數,在指數下跌下,周KD指標也於高檔出現死亡交叉,雖然RSI指標仍在50之上,但若K線持續收黑,中期多頭趨勢恐將持續修正。 美元指數反彈在美元轉強下,新台幣本周續貶,由於近期新台幣貶值幅度大,不利於資金動能,法人態度上,外資近期在現貨市場賣超,期貨未平倉多單出現大幅減碼,本周已經轉為空單,投信近期在集中市場出現減碼,至於官股券商則是在股價回檔出現加碼,整體法人呈現偏弱,在外資調節氣盛下,指數仍屬整理。 日線的技術指標,日KD指標目前維持交叉往下,RSI指標也是在50以下空方區,MACD也維持空方格局,技術指標偏弱;目前台股仍維持在短期均線之下,量能出現萎縮,整體空方站優勢,因此綜合上述,短線美元轉強,外資法人心態偏空,技術面維持整理,預期台股仍將持續震盪。 選股方向: 蘋果新一代iPhone擬由目前的Lightning首度更換為Type-C傳輸埠,由於手機端Type-C價格優於平均值,相關供應鏈營運可望受惠,預期Type-C的量會從今年第三季慢慢起來,應會相關族群今年下半年的營收和獲利有所貢獻。 特斯拉第二季在全球的交車數量達到創紀錄的466,140輛,超出預期。這是特斯拉歷來最高的單季交車量,比一年前大增83%,顯見透過降價以追求銷量策略取得預期效果。特斯拉上季產量是479,700輛,連續第五季產量高於交車量。生產與交付之間的差距已縮小到13,560輛,優於第一季的近18,000輛,尤其愈來愈多系統採用特斯拉充電系統,電動樁族群可受惠。 成衣大廠感受到旺季的春訊,連小型成衣業者也透露,歷經近三季的庫存去化後,發現部分美系客戶已恢復下單,其中UA、NB等品牌訂單已開始成長,Adidas、Nike也已度過最壞的狀況,2024年的需求有望轉強;成衣族群預期第三季傳統旺季,7、8、9月營收在短單帶動下,可望逐月往上,營收表現將優於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