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美國蒙大拿地區聯邦地區法院米蘇拉分院發出初步禁止令,暫時禁止蒙大拿州實施針對TikTok的禁令。法官莫洛伊確定,在關於本案的最終裁決結果出台前,蒙大拿州原定於2024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針對TikTok的相關法令不得生效。 依初步禁止令,蒙大拿州對TikTok的禁令應被阻止實施,因為TikTok公司及創作者作為原告提出的主張是有道理的,蒙大拿州發布的對TikTok的禁令可能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條款、美國法律體系中的聯邦優先權設定和美國憲法的商業條款。 蒙大拿州州長於今年(2023年)5月17日簽署禁止在該州區域內下載TikTok軟體的禁令,並計劃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居住在該州的5名TikTok內容創作者當天便發起訴訟,TikTok公司5月22日提起訴訟。這兩起訴訟都提交到了蒙大拿地區聯邦地區法院米蘇拉分院,要求法官發布禁止令以阻止禁令實施。11月12日,莫洛伊就本案舉行聽證會,當庭質疑了被告發布禁令的動機和可操作性。(編輯:張嘉倚)
美國蒙大拿州的聯邦法官今天擋下州政府所頒TikTok禁令,稱禁令有違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保障。蒙大拿首頒TikTok全面禁令,被視為美國能否封殺TikTok的指標。 華盛頓郵報指出,聯邦地方法官莫洛伊(Donald Molloy)表示,蒙大拿州今年2月推出、訂於明年1月生效的TikTok禁令「逾越州政府權力」,顯只是衝這款app的中國色彩而來,而非真心保障蒙州消費者。 莫洛伊的裁定只是凍結蒙大拿州禁令明年1月生效,後續仍待排定庭期實質審理禁令合法與否。但莫洛伊在處分裁定裡指禁令「在多方面違憲」,而TikTok方面提出的抗辯論點較佳。 共和黨籍蒙大拿州州長強佛特(Greg Gianforte)簽署的這份州法令規定全州禁用TikTok,比其他30多個州與聯邦機構只禁止公家機關網絡使用TikTok的打擊面更大。 莫洛伊的處分也代表共和黨支持的一系列取締或限制TikTok作為持續在法庭受挫。TikTok短影音app在全美有超過1.5億用戶。 蒙大拿州的禁令由州檢察長努德森(Austin Knudsen)起草。禁令遭法官擋下後,檢察長發言人透過聲明表示全案尚在最初階段,州政府仍有機會提出完整論據。 TikTok發言人郝瑞克(Alex Haurek)也透過聲明表示,他們對法官擋下違憲法令感到欣慰,讓數十萬蒙大拿州居民得以繼續在TikTok上表達自我、謀生和結交社群。 蒙大拿州政府主張由中國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運營的TikTok,恐被用於監控或灌輸蒙大拿州居民特定意識形態,不應受憲法保障。 但TikTok公司與5名蒙州用戶5月將州政府告上法院,稱州政府的指控無稽且侵犯憲法第一修正案,兩起官司後來併案。TikTok表明他們不會向中國政府分享數據。 蒙大拿州居民僅100多萬,是美國人口最少的幾個州之一,卻因開全面禁用TikTok第一槍而成為全美風向球。 法官莫洛伊上月在本案一場聽證時就對充滿家長式心態的蒙大拿州禁令不以為然,稱TikTok用戶交出數據未違本意,並非「遭竊」,州政府也沒拿出TikTok不當取得數據的事證。 莫洛伊這次在裁定裡還指出禁令的多重瑕疵,包含州政府提不出中國介入的證據,平添跨州貿易負擔,且違反州法律不得妨害對外政策的聯邦規定,在裁定裡敘明這項禁令「在多方面違憲」。 里契蒙大學法學院教授托比亞斯(Carl Tobias)表示,莫洛伊的裁定已清楚呈現日後他的審理心證,除非蒙大拿州政府能拿出更具說服力的事證,否則法官最後應會整個撤銷這項禁令。
短影音大廠TikTok指出,為防止生成式AI所造成的虛假訊息,該公司推出「AI 生成內容」標籤,以及防止虛假訊息的安全措施,致力為用戶打造更安全、透明的使用平台。 該公司表示,人工智慧(AI)熱潮席捲全球,創作者也開始透過 AI 技術輔助,創作出千變萬化的短影音內容。為了降低 AI 應用誤導不知情用戶的風險,TikTok 推出「 AI 生成內容」標籤,讓創作者可以透過影片標題、主題標籤或貼圖等方式,自主標記出 AI 生成的內容,幫助用戶清楚了解影音的背景資訊。 未來,也會攜手專家和組織,提供更加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接下來,TikTok 也將推出「主動提醒」功能,促使使用者更有意識了解自己所接收到的資訊。 除了讓創作者手動加入標籤外,TikTok 也開始測試自動標記AI生成內容的功能,讓系統偵測出由 AI 後製的內容。與此同時,TikTok 更將原先有應用 AI 技術的特效,重新命名為「TikTok AI 特效」。
在全球受到歡迎的串流影片平台TikTok,積極拓展電商業務,旗下電商TikTok Shop已於上周開始營運,適逢零售旺季「黑色星期五」到來,TikTok將抓緊機會,向客戶提供大量折扣優惠,挑戰美國電商霸主亞馬遜。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外媒報導,TikTok Shop早在10月27日就啟動為期一個月的降價促銷活動,TikTok發言人也證實了該計畫,並指「黑色星期五」的優惠將在美國時間11月23日晚上8時開始,而「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的優惠,則從美國時間11月28日進行至11月30日。 報導指出,TikTok Shop希望透過提供高達50%的折扣優惠,在假期購物季中搶占一席位。該公司預估,今年在全球銷售200億美元產品,而將至的購物季將會對銷售額帶來重要影響。去年,光是黑色星期五和網路星期一期間,美國人的網上消費額已超過200億美元。 根據TikTok在9月中旬公布的資訊,截至當時入駐TikTok Shop的商家超過20萬家,開通TikTok電商創作者也高達10多萬。 除了TikTok之外,另外兩家中資背景的電商Temu和SHEIN在海外市場也是來勢洶洶。拚多多旗下的Temu今年4月份在美國每月網站拜訪量達8,000萬人次,超過SHEIN,且拜訪Temu後購買的次數也多過SHEIN。高盛稍早預測,Temu每月交易額可達10億美元,2023年下半將持續成長。至於SHEIN在2022年的交易額約300億美元。
「蓋達組織」已故領導人賓拉登2001年發動911恐怖攻擊後,曾發表一封「致美國的信」,詳述攻擊美國人的理由。熱門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今天表示,將禁止宣傳相關內容。 路透社報導,在網路使用者爭論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的戰爭之際,有關這封寫於2002年信件的討論也在TikTok上散布,一些西方國家用戶甚至稱讚這封信的內容。 蓋達組織(Al Qaeda)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策動於2001年9月11日攻擊美國,導致近3000人罹難。事後賓拉登寫了一封信,批評美國支持以色列、指責美國人資助對巴勒斯坦人的「壓迫」,還提到反猶言論。 美國海軍海豹部隊(US Navy SEALs)2011年在巴基斯坦擊斃了賓拉登。 TikTok透過聲明表示,「宣傳這封信的內容,顯然違反我們針對支持任何形式恐怖主義的規範」,此外,關於這封信在TikTok平台上「熱門起來」的傳言也不正確。 今天在TikTok上搜尋「致美國的信」關鍵字並未出現任何結果,只有一項通知說明這個短語可能與「違反我們社群自律公約的內容」有關。 法新社報導,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原本在網站上刊登「致美國的信」,在社群媒體上被轉載數百萬次,如今也已下架。 衛報網站上原本連結到信件內容的頁面被一份聲明取代,稱這封信「在沒有完整事件脈絡」的情況下被分享。 聲明寫道:「這個頁面之前顯示了一份文件,包含賓拉登『致美國人民的信』翻譯全文,『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於2002年11月24日星期日報導了此事。這份文件在同一天刊登於此,已於2023年11月15日移除。」 白宮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群平台X上表示:「任何人都不該把自己與賓拉登可鄙的話語連結起來,侮辱仍在哀悼摯愛親人的2977個美國家庭…特別是在全球反猶暴力升溫的此時此刻,及哈瑪斯恐怖分子以相同的陰謀論為名,對猶太人發動納粹大屠殺以來最慘重的殺戮之後。」
尼泊爾當局今天宣布,由於中國短影音分享平台TikTok經常遭到濫用,有害社會和諧與善良風俗,決定禁用這款應用程式(App)。 路透社引述當地媒體說法報導,過去4年裡,已有多達1647起與TikTok相關的網路犯罪登記在案。 尼國通訊與資訊科技部長夏瑪(Rekha Sharma)告訴路透社,內閣會議今天決定禁用TikTok,「同僚正設法在技術上關閉這個App」。 該國電信管理局長坎乃爾(Purushottam Khanal)證實,已要求網路服務供應商不得連結這個應用程式,「有些供應商已經關閉連結,另一些則會在今天稍晚關閉」。 尼泊爾鄰國印度2020年6月禁用TikTok以及中國開發的數十個App,並稱它們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完整。 另一個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已至少4度禁用這款App,因為巴國政府認為該平台涉及「不道德且不雅」的內容。
全球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最大的敵人已經出現?美國單口喜劇演員Taylor Tomlinson認為,抖音(TikTok)就是兒童界的谷歌,「Google爺爺」正受到抖音的威脅,若從統計調查數據來看,抖音確實步步向谷歌進逼。 Business insider報導,Taylor Tomlinson看法絕對不是隨便說說,去年谷歌內部發起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4成Z世代的年輕人,喜歡用抖音或Instagram進行搜索,而不是谷歌。 這種跡象代表,許多年輕人如果要搜尋食譜、尋找餐廳或旅遊指南,會選擇透過抖音影片,並非谷歌評論。事實上早在Taylor Tomlinson對谷歌開玩笑之前,谷歌內部就已經相當擔心此事。 高級副總裁Prabhakar Raghavan就曾在會議上坦言,現在年輕人尋找午餐選擇時,不會使用谷歌地圖或搜尋引擎,甚至承認年輕人對谷歌的貶義綽號,「谷歌爺爺知道答案,會幫解決作業,但如果要討論有趣的事情,大家喜歡從別的地方開始。」 谷歌砸下重金維持龍頭地位,包括每年向蘋果支付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800億)確保谷歌在蘋果系統上預測搜尋引擎,且法庭文件也顯示,谷歌在類似的交易上,總共花費260億美元(約新台幣8380億)的驚人規模。
在美國業務受阻後,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字節跳動旗下社交平台Tiktok電商的出海重鎮。 繼印尼之後,傳出馬來西亞政府也在審議禁止TikTok電商交易的措施。 另外,馬來西亞通訊和數位部長法赫米(Fahmi Fadzil)26日在社交媒體X發文指出,TikTok和Meta封鎖親巴勒斯坦內容,他警告說,如果這個問題被忽視,他將毫不猶豫採取行動。 綜合外媒報導,法赫米近日表示,多家大型商店對TikTok平台上提供的產品價格提出投訴,主要零售商也對透過該平台銷售的產品的定價競爭表示擔憂。 Fahmi Fadzil表示,「TikTok需要站出來澄清,因為TikTok Shop在印尼被禁止的原因之一是擔心掠奪性定價會威脅當地企業家…,TikTok還應該就個人資料保護提供解釋,這是用戶在平台購物所關心的問題。」 報導稱,這意味著馬來西亞政府正考慮效仿印尼,對TikTok電商實施禁令。9月底,印尼貿易部要求禁止社交媒體(如TikTok、FB、Instagram等)在同一產品內涉及電商交易,並提出TikTok Shop必須在一周之內改組為獨立應用程式(App),否則將被關閉服務。 印尼政府的新規定還要求印尼電商平台為從國外直接購買的商品設定100美元的最低價格,所有產品均應符合當地標準,這是為了避免便宜的外國產品大量流入,以保護印尼的微型和中小企業。受到新規影響,10月4日TikTok宣布關停TikTok shop印尼站。 報導指出,東南亞一直是Tiktok電商出海重鎮,資料顯示,TikTok東南亞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從2021年6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44億美元。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社群媒體平台TikTok於27日表示,馬來西亞說TikTok把偏向巴勒斯坦的言論或影像等內容攔截的指控,根本是毫無根據。 穆斯林信徒占多數的大馬政府26日曾公開警告,將對TikTok以及Meta採取必要行動,因為這兩個平台被指控說,會屏蔽支持巴勒斯坦的內容。Meta先回應,這指控毫無事實依據,也沒有故意不讓Facebook上的聲音發不出來。 TikTok除了駁斥馬來西亞以上的言論外,更指出大馬政府說法毫無根據。TikTok內發表的內容各地都適用一樣的規則,將努力於繼續執行自己的政策,以保護使用者權益。 路透社表示,Meta以及TikTok都將統治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哈瑪斯定調為危險組織,並禁止發布讚揚該組織的內容。10月7日,哈瑪斯成員襲擊以色列南部社區。以色列統計,包括兒童在內約1,400人不幸罹難,200多人在此奇襲中被當成人質,包括嬰兒在內。 自此衝突爆發後,Meta在10月中旬曾說,已刪除或標記了近80萬條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的不宜內容物。同樣,TikTok日前也表示,依規定行事刪了超過77.5萬支影片,以及1.4萬個live直播節目。
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今天指出,已經立即調動資源和人員,以因應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襲擊以色列後在TikTok平台出現的仇恨和錯誤資訊。 路透社報導,歐洲聯盟(EU)內部市場事務執委布勒東(Thierry Breton)於12日限時24小時,要TikTok詳細說明為了打擊中東衝突相關假消息傳播而採取的措施。 布勒東也對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掌有的社群媒體X平台展開調查。 TikTok透過聲明羅列自家平台已經採取的措施,但拒絕透露具體上是如何回覆布勒東。 TikTok指出:「TikTok反對恐怖主義。我們對於以色列上週發生的駭人恐怖主義行徑感到震驚,我們也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惡化的人道危機深感悲痛。」 中國網路科技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的TikTok說道,採取的行動包含啟動指揮中心、加強自動化偵測系統以移除血腥及暴力內容,並增加更多會說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的管理員。 TikTok還刪除了攻擊與嘲笑暴力受害者或煽動暴力的內容,增加平台直播功能的資格限制,且跟執法機構合作,並與專家洽談交流。
馬來西亞數位通訊部長今天表示,TikTok在遏制誹謗或誤導性內容方面做得還不夠,還說這款短影音應用程式也未能遵守當地數項法規,但他未說明是哪些法律規定。 路透社報導,大馬數位通訊部長法米(Fahmi Fadzil)和TikTok的代表會面後,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TikTok收到投訴後,並未解決內容散布和廣告採購的問題。 他表示,TikTok向他保證會和政府配合,而這些缺失是因為目前在大馬未設代表。 法米在文中未透露進一步細節。 TikTok發言人未立即回覆路透尋求評論的要求。 中國字節跳動公司旗下的TikTok近來在東南亞地區受到仔細檢視。印尼政府禁止社群媒體電子商務後,於上週禁止TikTok上平台的交易,而越南當局也調查TikTok的「有毒」內容。 隨著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政府誓言打擊當局認為觸及種族、宗教和忠誠度的激進言論後,大馬加強對網路內容的檢視。 今年稍早,大馬政府表示,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違反通訊暨多媒體法(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Act),將對該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但在和Meta代表會面後,取消行動。
大陸網企字節跳動今年盈利狀況有所改善,相關資訊披露,字節跳動首季營收增速放緩,不僅營業利潤增長近一倍,營業現金流也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字節跳動新一輪股份回購披露,公司估值2,235億美元,較一年前下滑26%。 外媒近日披露字節跳動經營業績,The Information與華爾街日報指出,字節跳動今年首季的營業利潤約為60億美元,比去年成長接近一倍,主要因為該公司降低成本與縮減開支,包括行銷、研發與行政等費用有縮減。 字節跳動今年首季的營收成長34%至245億美元,增速較去年相比有所放緩。該公司首季營業現金流總計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有所增加。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根據字節跳動最新啟動的買回美國雇員持股計畫,公司擬以每股160美元的價格,向現任美國員工以及前美國員工買回公司股份,預計至少購買3億美元規模股份。 以字節跳動有約14億流通股的規模換算,該公司整體估值為2,2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約3,000億美元下滑接近26%。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員工必須在10月底以前告知公司出售股票的意願。 市場人士認為,字節跳動的估值一年來受到衝擊,除了產業環境與總體經濟影響,美國政界對其的敵意也是主因之一。 華爾街日報近日表示,近期有多名原本字節跳動在北京總部的高層與團隊,被調至美國負責TikTok業務。報導認為,相關措施加深美國政界與美國TikTok員工對於字節跳動的懷疑,認為TikTok無法獨立於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之外營運。 財務與業績方面,字節跳動的營收成長有持續放緩現象,該公司今年首季營收增速為34%。在2022年,字節跳動營收增長超38%約852億美元。在2021年,字節跳動營收增長甚至接近80%至617億美元。 但該公司近年不斷改善其虧損規模,2021年字節跳動營業虧損規模擴大2.3倍至71.5億美元。但2022年改善狀況,全年營業利潤超過200億美元。2023年更進一步,首季規模約60億美元,全年有望創高。TikTok於8月在美國推出的電商服務業務可能成為最大武器,但外界也關注美國環境對該公司經營的影響。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計畫向部分美國員工回購至少3億美元股份。這筆交易給予該公司的隱含估值為2,235億美元,與2022年9月時的3,000億美元估值相比減少25.5%。 The Information報導,字節跳動提出以每股160美元的價格向工作不足兩年的現任員工回購股份,受字節跳動裁員影響的前員工也擁有上述資格。另外,因其他原因離開TikTok或字節跳動的前員工,可按照每股128美元的價格出售股份。現任和前員工必須在10月底前告知該公司他們出售股份的意願。 受到疫後宏觀經濟轉變影響,被稱為「獨角獸」的科技新創公司近年估值下滑。字節跳動的估值,也受到TikTok在美國遭到政界阻撓的負面因素所影響。
根據「消息報」(Information)今天報導,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從美國員工手中回購股票,使這家公司的估值達到2235億美元,比一年前類似交易的估值低約26%。 報導引述兩名直接知情人士指出,「字節跳動」(ByteDance)正尋求從現任和前任美國員工手中購買至少價值3億美元的股票。 路透社記者請「字節跳動」發表看法,但因為目前不是上班時間,尚未獲得回應。 這筆交易達成之際,越來越多美國議員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封殺「字節跳動」旗下短影音應用程式(App)TikTok,原因是擔心中國政府對其施加影響。
印尼Tiktok宣佈,明天將正式停止電子商務服務,以遵守印尼政府的新規範。印尼貿易部9月27日頒布新規定,禁止社群媒體從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該措施被視為是對中國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電商服務的一大打擊。 印尼貿易部長哈山(Zulkifli Hasan)9月27日宣佈新法規,禁止社群媒體平台進行商品交易。雅加達當局認為,主要科技公司直接銷售的行為會對數以百萬計小型企業造成傷害,因此必須加以遏制。 CNBC印尼頻道(CNBC Indonesia)等媒體今晚報導,TikTok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將從明天下午開始停止電子商務平台Tiktok商店(TikTok Shop)服務,這是為了符合印尼政府剛通過的新法規。 報導指出,該法規規定,社群媒體不得具有電子商務的角色,只能推廣商品,但禁止在其應用程式中進行交易。 Tiktok官網指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尊重並遵守印尼的法規,因此自10月4日17時起,我們將不再為Tiktok商店的商務交易提供服務。」 許多印尼TikTok商店的商家過去幾天在社群媒體上表達不滿,並發起#kamiumkmditiktok(我們是TikTok微型企業) 的運動,撰寫公開信給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以表達對Tiktok的支持。 印尼合作暨中小企業部(Ministry of Cooperatives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SMEs)部長德登(Teten Masduki)早先曾指出,一家公司不得結合社群媒體和電子商務,並警告,TikTok可能會成為「壟斷」事業。 具有中資背景的Tiktok商店,因擁有社群功能又是電子商務平台而能精準掌握用戶的喜愛,具有特殊性。印尼經濟學家認為,這可能會威脅本地的中小企業。 印尼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機構(INDEF)經濟學家費拉斯(Izzudin Al Farras Adha)曾向中央社說:「Tiktok擁有大量數據,可以了解用戶喜好,這與一般的電商或社群媒體很不一樣。」 他說,印尼有關電商的相關規範還不足,這可能導致許多便宜的中國產品流入印尼,削弱當地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中小企業為印尼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60%以上,且超過9成的勞動力都在中小企業」。 印尼「時代報」(Tempo)等媒體報導,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在印尼頒布禁止社群媒體從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的新法規後,趕赴印尼與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見面。盧胡特表示,周受資同意遵守相關法規。 TikTok數據顯示,印尼是TikTok第2大市場,擁有1億2500名用戶。更早前,周受資6月曾親赴雅加達,矢言未來幾年將在東南亞投入數十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