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投資方式及標的百百種,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風險低、投報好的金融商品?更重要的是找到讓人信賴的公司?復華投信今年(2023)第6度拿下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累積歷年勇奪10座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團隊獎殊榮,位居同業之冠,並將該公司的總得獎紀錄推進至150座基金獎及11座團隊獎,堅強的專業實力有目共睹! 理柏奪5金,四連霸傲視群英 理柏台灣基金獎今年頒發107個分類大獎,共有34家資產管理及基金公司獲獎,復華投信旗下的4檔債券基金囊括5項大獎,分別是環球債券(當地貨幣)三年期獎四連霸、環球債券(當地貨幣)五年期獎二連霸、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三年期獎二連霸、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五年期獎二連霸,以及環球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三年期獎。 在得獎名單中,復華全球債券基金的表現格外亮眼,它不但是國內投信首檔海外債券基金,自2002年成立迄今超過20年,今年再度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環球債券(當地貨幣)3、5年期獎項肯定,其中3年期獎為連續第四年榮獲此殊榮。 固定收益團隊獎項的紀錄保持者 除此之外,由財經月刊《Smart智富月刊》頒發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復華投信第6度拿下『固定收益團隊研究獎』,歷年來共獲得10座該獎項團隊獎的肯定,位居同業之冠。復華投信得獎團隊擁有穩固的投研實力,他們明白如何避險及清楚趨勢,透過正確的投資方式,協助投資人順利達到10年以上的退休理財長期規劃。 復華投信於《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中亦勇奪6項大獎,包含最佳基金公司獎的「亞洲新興市場股票-同級最佳」、「亞洲股票-同級最佳」、「積極型股債混合-傑出表現」,以及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的「新臺幣積極型股債混合」獲得最佳表現基金獎同級最佳、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基金的「全球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勇奪最佳表現基金獎傑出表現及最佳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 二大優勢助攻 掌握趨勢快又準 到底復華投信的投研團隊有何優勢,能一再獲得專家的肯定呢?首先,復華投信擁有資源豐富的研究平台,陣容堅強的研究團隊包括台灣股票市場、大中華、海外、債券市場及ETF等。 其次是「智慧行腳式投資」,復華長期堅持到第一線掌握被投資對象的經營模式與獲利變化,希望為投資人發掘價值仍被低估的潛力股,即使是債券研究也會親自出訪到國外,與當地的財政、央行官員會談,例如曾遠赴西非的迦納等國,深入了解當地的金融環境及經濟發展。 獲獎即是最好的肯定!復華投信自成立以來已累積150座基金獎、11座團隊獎,對於希望長期投資或累積退休金的人來說,善用得獎團隊的投研實力,透過正確的投資方法,無疑是達成退休目標的投資捷徑。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陸續揭曉「指標年度台灣基金大獎」與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其中富蘭克林累計已獲十金獎,包括美股、平衡股債型基金、氣候變遷、基礎建設及公用事業等市場及標的,展現富蘭克林經理團隊對產業趨勢的前瞻及布局管理實力。 今年景氣趨緩、通膨自高點逐步降溫、貨幣正常化轉折期。富蘭克林建議,可透過投組策略,精選獲獎肯定風險控管與報酬表現俱佳的優質基金,把握收息和資本利得多重契機,提高投資理財效益。 富蘭克林今年已奪八項指標年度台灣基金獎及二項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創國內基金獎頒獎以來24年得獎不中斷紀錄。包括緊扣高股利及政策趨勢題材的「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及深獲廣大投資人喜愛,用以穩定資產及獲取月配息收益的平衡型基金,由「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獲獎;此外,靈活應對利率政策調整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團隊亦獲頒「全球固定收益」傑出表現獎項。 富蘭克林在台推廣基金理財逾30年,至今年3月20日止,總得獎數累積達295座,從基金到經理團隊、品牌服務獎項名目多元,現有超過百檔基金持續為投資人耕耘財富,也是富蘭克林歷來橫掃各大基金獎重要推手。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疫後仍面臨通膨及利率調整的陣痛階段,建議投資人依個人風險屬性及偏好打造「穩『建』」或「聚富」投資組合。「穩『建』」投資組合訴求以6成美國平衡股債型基金,加上4成基礎建設股票型基金為核心;或可依50%、20%及30%的比重分別配置於美國股債平衡型、基礎建設股票型與複合債券型基金打造「聚富」投資組合。
備受台灣資產管理業矚目、有基金界奧斯卡獎稱譽「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20日舉辦頒獎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出席頒獎,他致詞時表示,全球投資市場在通膨壓力下,連大銀行都會倒,但台灣基金業還沒有遇到這種風險,因此,勉基金業持續提供投資人可靠的理財選擇。 今年邁入第16年的「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總計頒發出26座獎項,包括19座主動式基金獎項、5座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獎項,以及2座團隊研究獎。其中主動式基金得獎率僅0.48%,創歷來新低紀錄。 其中,團隊研究大獎方面,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由統一投信獲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則是由復華投信掄元。這二家投信研究團隊功力深厚,長期培植孕育國內研究人才,努力獲得評審肯定,也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常客,統一投信為第五度奪獎,復華投信則是第6度獲得固定收益型團隊研究獎,兩家本土投信以投入龐大的投研資源和人才育成,在此次評選中獲得評審的一致認同與肯定。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6日盛大開展,工具機大廠-崴立機電喜迎國境解封後來自全球各國的工具機買主,特別在TIMTOS展場、崴立新竹廠與中科廠等三地,同步展出臥加500mm×500mm與1米×1米,五軸加工機630mm與2米、立車1.6米、經典型棟樑龍門加工機與經濟型小立加800mm等多款新機種,把立加、臥加、龍門、五軸與立車等五大工具機種系列產品的最後幾塊拼圖繼續補齊,並賦予智慧化與綠色節能等機能,成為台灣綜合加工機類廠商產品線最豐富完整、最具競爭力的領導大廠之一,有實力與歐日大廠抗衡。 崴立經營團隊在董事長關永昌、總經理蘇錦添等高階團隊帶領下,戮力產品的研發創新與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握不懈怠,在各項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把別家同業可能要歷任二、三代經營者才能全部開發完成的五大工具機系列產品,在創業16年後一一實現,寫下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新傳奇。 蘇錦添認為,崴立產品陣容完備化後,旗下齊全豐富的工具機品項將可進一步滿足各種不同加工應用市場需求,讓加工用戶能夠一站購足(One stop shopping),對崴立全球各地的銷售夥伴而言,不管在銷售的促進、客戶採購過程的溝通磨合及做好維修保養售服等工作,都會帶來很大的助益,有助於崴立未來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營運更上層樓。 蘇錦添強調,崴立完成五大工具機系列產品的開發工作,其中立式加工機部分,規格從650mm到2.5米,並有硬軌、線軌與複合軌等不同搭配,相當完備;臥式加工機從500mm×500mm到2.2米×2.5米,共有8個規格品項,幾乎涵蓋全市場所需;五軸加工機從中小型的400mm、630mm、800mm,到最大型8米機種,崴立都有能力供應;立車產品範圍則從1.6米至4米,相當齊全;龍門加工機依定柱、動柱、天車式動柱、落地式動柱與動樑型等不同型式,從2米到最大20米,甚至挑戰30米也能供應,讓崴立產品面應有盡有,宛如一家工具機精品百貨旗艦店,能滿足各種機械加工領域的需求。 此外,崴立還代理日本工具機大廠JTEKT精密磨床在台灣市場的銷售工作,去年台灣市場營運成長大爆發,今年台北展場上也將秀出新款CNC精密外圓磨床,欲乘勝追擊、擴大市占率。 因應智慧製造與綠色機械時代全面到臨,崴立還秀出自行開發的iSmartune智能化加工軟體,讓用戶親身體驗所擁有的優異功能包括機台具備遠端監控、電力管理與智慧刀具管理等能力。 另外,可針對工件設定輔助、切削進給適應控制、模具加工參數最佳化、附加頭精度補償、直度補償與溫升精度補償等,來提高整體加工效率與精度。在保養維護方面,iSmartune採用PLC及I/O即時監控,可快速協助排除故障及預告維護保養。值得一提的是,iSmartune各項功能全部採用圖像化,讓操作及維護人員容易理解及操作,十分友善。 在應對淨零碳排、ESG等全球關注的環保議題方面,崴立針對全機種採用FEA分析,達成輕量化目標。至於配重、刀庫及旋轉工作台的運作,盡可能採用電能控制,以減少比較耗能的油氣壓的使用。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各大基金獎陸續公布,2023年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至高榮耀-「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由統一投信抱走,這已是該公司第五度獲得這項大獎。統一投信歷年累積獎項已達108座。 2023年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公布得獎名單,統一投信以扎實的投研實力,抱走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今年已是統一投信第五度獲得這項至高榮耀。加上日前公布的指標基金獎,統一投信也奪下多個資產類別的最佳基金公司獎,股票團隊的堅強實力,獲得一致肯定。截至2月24日,統一投信歷年在各大基金獎中,獲得獎項高達108座,包括18座團隊獎及90座個別基金獎。 Smart台灣基金獎本次共頒出26個獎項,包括2個團隊研究獎、19個主動式基金獎及5個ETF獎項。其中,主動式基金獎項今年有高達3934檔基金角逐,得獎機率不到0.5%,堪稱是台灣競爭最激烈的基金獎。過去一年來,金融市場處於驚濤駭浪之中,讓評審團進行基金評選更加困難,最後勝出的優質基金,必須做到「空頭小輸,多頭大贏」,為投資人創造長線財富,才是Smart智富基金獎想表彰的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型團隊獎得主的產生,除了各種短中長期報酬與風險值的量化數據篩選,還要針對合格的團隊進行質化的書面審核、接受評審團當面的提問挑戰,最終評核整體團隊投研實力為依歸,包括投資的縝密度及風險控制、市場突發事件應變、團隊穩定度、人才育成等多面向,嚴選出最卓越的基金公司。個別基金方面,競爭激烈的Smart台灣股票型基金獎,由統一黑馬基金獲得。 此外,稍早公布的第7屆《BENCHMARK》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統一投信再次獲得9座獎盃,包括公司團體類別及個別基金獎。在最佳基金公司獎方面,統一投信以優秀團隊表現,在三大資產類別獲獎,分別為台灣中小型股票、產業股票-資訊科技、亞洲新興市場股票。 個別基金則由統一強漢、統一黑馬及統一奔騰這三檔基金獲獎,而且每一檔都同時拿下最佳表現大獎(代表累積報酬較同業更勝出)及定期定額大獎的同級最佳。這三檔基金投資類別,分別為大中華股票、台灣中小型股票及產業股票-科技。不只是基金獎常勝軍,都是統一投信人氣很高的長青基金。 目前統一投信也推出旗下基金限時活動,6月底前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或日日扣方式,申購該公司旗下全系列基金,皆能享有扣款終身零手續費優惠。
2023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4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年頒發19座主動式基金獎項、5座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獎項,2座團隊研究獎由統一、復華投信拿下。 2022年是金融市場極具挑戰的一年,考驗基金經理人在逆風中能否穩健前行,維持中、長期基金績效不墜、成為長勝贏家。「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表示,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得獎者去年績效平均勝出指標指數近5個百分點,更有6檔冠軍基金近3年新台幣年化報酬率維持雙位數的好表現。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指出,在主動式基金獎項部分,今年符合評選資格的主動式基金共計有3,934檔,原本預計應頒出26座獎項(包含2座ESG基金獎),但在評審高標準的條件下,有7個獎項從缺,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屆,使得今年得獎率僅為0.48%。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進一步指出,在主動式基金獎項部分,施羅德投信、富蘭克林投顧及貝萊德投信各自拿到2個獎項為最多。其中富蘭克林公用事業基金更是第六度獲獎;ESG基金獎的國內、國外組別分別由華南永昌永昌基金以及施羅德環球永續增長基金拿到。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近一年市場環境險惡衝擊多數基金績效,本次獲獎的基金,不僅長期績效維持高檔,3年平均勝率更皆維持在50%以上且優於同組別平均值,代表獲獎基金績效長期且持續領先於指標指數;邱顯比認為優質基金應做到「空頭小輸,多頭大贏」,為投資人創造長線財富,才是Smart智富基金獎真正想表彰的基金。
國內ETF掛牌檔數創新高來到236檔、總管理資產規模超越新台幣2兆3,600億元。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ETF中,有5檔ETF出線,元大投信和國泰投信各抱回2項大獎,中信投信以「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基金 」得獎。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表示,在去年全球市場股債雙殺,唯ETF市場仍然熱絡,去年國內ETF掛牌檔數創新高來到236檔、總管理資產規模更超越新台幣2兆3,600億元,逆勢下持續成長。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在考量各項統計量化數據,以及產品設計、造勢積極度、投資人受益程度等質化條件下,選出5檔量化、質化皆優的ETF。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進一步表示,元大投信和國泰投信各抱回2項大獎,元大投信分別以「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 以及「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兩檔基金,奪下期貨及槓反類和債券類獎項。國泰投信則憑藉「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兩檔基金分別贏得國內原型類及海外原型類獎項。 ETF最後一席創新類(非債券)獎項則由中信投信以「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基金 」抱回。至於債券創新類獎項,因參與評選基金數量偏低,各項量化數據表現平淡,且產品設計等質化條件創新程度未獲得評審認同,今年再度從缺。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說,在團隊研究大獎方面,今年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由統一投信獲獎,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則是由復華投信掄元。這2家投信研究團隊功力深厚,長期培植孕育國內研究人才,努力獲得評審肯定,也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常客,統一投信為第五度奪獎,復華投信則是第六度獲得固定收益型團隊研究獎,兩家本土投信以投入龐大的投研資源和人才育成,在此次評選中獲得評審的一致認同與肯定。 《Smart智富》月刊社長林正峰指出,去年市場嚴峻,高度挑戰基金經理人操盤功力,今年的得獎基金不僅在短期績效方面相對具備抵禦力,更可貴的是長期的操盤穩定度,獲獎實至名歸。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頒獎典禮將於3月20日舉辦。
2023年是人工智慧(AI)被廣為應用的一年。以智慧入口網站為定位的LINE,宣布將於2月17日在台灣舉辦開發者大會,屆時將公布AI最新技術應用SmartText自然語言處理平台。 LINE台灣技術長陳鴻嘉將揭露2023年的技術策略。其中亮點為,首度公布AI最新的技術應用SmartText自然語言處理平台。 目前LINE的純網銀服務LINE Bank在全台擁有140萬用戶,該公司資訊長翁銘壯,將向與會者暢談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並發表自家應用程式介面平台(APIM)的未來策略和應用場景,未來希望拓展至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每一個場景。 開發者大會還邀請LINE台灣Internal Hackathon前三名獲獎團隊,展示數個服務的創新項目,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推薦引擎、回歸測試等相關技術議題。 LINE總部位於日本,一開始以通訊軟體的型態崛起,後來發展成多元化的生態系,並將觸角延伸至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領域,目前定位為「智慧入口」,2021年時,LINE與日本規模最大的網路科技集團之一Z Holdings正式整併,Z holdings日前宣布與全資兩家子公司雅虎日本及LINE兩家公司合併。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繼和泰車(2207)旗下共享汽機車服務iRent爆出會員個資外流後,裕隆(2201)集團體系格上租車也傳出個資外洩。格上也強調,定期進行掃描與高強度防火牆機制保護,確保資訊安全無虞。 針對立委邱顯智記者會指Go Smart APP有個資風險疑慮,格上GoSmart出租單查詢因個資風險改善造成不便,公司對該事件發表聲明稿表示,感謝公路總局、交通局等主管機關、立委邱顯智及各方對本事件指教,格上於2月2日晚間接獲通報提醒後,於一小時內即刻關閉Go Smart APP出租單查詢及存取功能,並立即清查該資料庫狀況,初步並未發現異常;為重視對客戶個資保護權益,亦於2月3日發送電子郵件告知受影響之1.6萬名客戶。 該出租單為Go Smart APP共享車客戶,作為個人查詢使用租車紀錄用途,目前除進行加密保護外,針對個資也即刻調整為不完全揭示,且改為僅供個人查詢及下載,以確保出租單內容無外洩風險。 格上對個人資料保護以最嚴肅態度及程序處置,為保護客戶個資安全,除前述出租單公司已進行改善強化,相關資料庫並設置在國際認證的安全平台,亦定期進行掃描與高強度防火牆機制保護,確保資訊安全無虞。針對受影響之客戶,格上也將提供相關慰問措施。
台股金兔年開紅盤,跳空開高走高,為台股投資人增添新年大紅包,市場預估今年景氣先蹲後跳,法人建議,投資人想要參與配息,不妨由台股ETF入手,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00905)首次配息達2.94%,今為配息前最後進場日,把握入手時機為兔年紅包再加碼。 專家指出,1月台股相關ETF多達9檔除息,其中,季配息包括訴求多因子模型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00905)、永豐台灣ESG(00888)、新光台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台灣智慧50(00912)等,配息殖利率可望落在0.9%至2.94%之間。 根據公會資料,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最新收益分配二次公告,2023年首次配息將啟動,首次公告每單位配息0.27元,除息交易日為2月1日,實際上配發金額以1月30日公告0.27元為準,若以1月30日收盤的價格9.19元計算,股利率可達2.94%,收益分配發放日為今年3月6日,若想參與除息者、建議最晚於今日收盤前進場。 專家指出,00905指數基金為一檔訴求「品質、價值及動能」多因子模型智慧篩選台股的ETF,主打智慧新存股「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特色,利用特選Smart多因子指數以核心策格「品質、價值及動能」指標為選股邏輯,其3因子期望能進一步打敗大盤,多因子模型股利率也優於大盤。 若根據財經網站股利預測,台灣加權指數未來12個月股利率仍可能達4.53%;法人也認為,台股不論從價值面切入或防禦面的股利收入角度來看,今年具備潛在投資價值、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佳世達連續四年蟬聯「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董事長陳其宏表示,ESG除了綠色製造、綠色營運之外,當中S(Social)社會責任這一部分包含了員工、股東等等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公司要經營的長久、經營的好,員工絕對是關鍵,佳士達提倡幸福企業,要「work smart」,讓員工準時5點下班,可以回家陪家人吃飯、保持健康。 近年來佳世達集團入股許多公司,陳其宏透露,加入大艦隊後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工作環境,廁所換上免治馬桶,茶水間都有百慕達烤麵包機,麵包先蒸後烤,外酥內軟,還有氣泡水機,滿足年輕員工喝氣泡水的需求。佳世達的員工餐廳更是四、五星級飯店等級,有健康餐點吃到飽、水果吧、咖啡店等等,剛推出時員工們都吃的很開心,很多同仁身體就像吹氣球一樣。 除此之外,陳其宏更重視員工的健康,他說,以前太投入工作,每天從早上8時工作到晚上10時半,後來生了一場大病,因此體認到要好好照顧身體,要「work smart」、而非「work hard」。更在公司以身作則,每天7時30分上班、6時下班,下班時也會到辦公室走一圈,要員工早一點下班,儘量回家陪家人吃飯、追求健康,如此一來員工的工作效率反而提升。 另外,佳世達集團也給予員工學習成長的機會,集團據點涵蓋海內外,事業版圖不只在IT、更橫跨醫療等多元領域。集團輪調和外派制度行之有年,主管職輪調率140%,平均每人輪調四次,這也是企業成長的動力。很多年輕人進來佳世達集團是希望可以輪調,可以做IT可以做醫療、可以做產品也可以做業務,對於未來職涯發展很有幫助。 此外,佳世達在多年前就推出員工持股信託計畫,不論主管或是一般員工都變成公司的股東,只要自己出1元、公司就同步補貼1元,由第三方的金融機構負責操盤,符合政府的法規。由於提供優於業界的公司獎勵金和彈性制度,鼓勵員工參與,自2020年開辦以來員工參與率已接近9成。
台灣指數公司今(30)日公布「台灣指數公司特選Smart多因子指數」2023年第一次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成分股出現大汰換,共新納入31檔,同時也大舉刪除35檔。成分股納入和刪除變動自30日周一盤後生效。 特選Smart多因子指數是FT臺灣Smart(00905)所追蹤的指數,到去年底止,該檔ETF基金規模為11.22億元。 此次成分股納入31檔包括:1477聚陽、1605華新、1795美時、2206三陽工業、2345智邦、2352佳世達、2376技嘉、2377微星、2404漢唐、2707晶華、2723美食-KY、2727王品、2888新光金、2890永豐金、3056總太、3090日電貿、3406玉晶光、3454晶睿、4438廣越、4763材料-KY、4935茂林-KY、5258虹堡、6139亞翔、6153嘉聯益、6177達麗、6191精成科、6269台郡、6278台表科、6525捷敏-KY、8070長華*、9910豐泰等。 成分股刪除35檔包括:1304台聚、1560中砂、1708東鹼、1723中碳、1773勝一、2027大成鋼、2028威致、2029盛餘、2108南帝、2344華邦電、2451創見、2480敦陽科、2548華固、2617台航、2637慧洋-KY、2845遠東銀、2886兆豐金、3006晶豪科、3035智原、3189景碩、3209全科、3231緯創、3532台勝科、4755三福化、4904遠傳、5434崇越、5471松翰、5880合庫金、6271同欣電、6456 GIS-KY、6505台塑化、6531愛普*、8114振樺電、8150南茂、9945潤泰新等。
元月起多檔台股ETF即將配息,預計單次配息率自1.24%~3.1%左右,儘管台股指數狹幅區間盤整,但想先賺一筆紅包錢不難,建議趁早把握機會,在1月底前入手投資台股ETF,便有機會參與ETF除息列車,搶先取得這部分配息。 法人認為,今年農曆過年來得早,17日台股封關前仍有機會期待一波中小型股反彈行情,然而隨著財報公布的消息面好壞參半,科技庫存調整仍在進行,今年景氣可望先蹲後跳,投資人可利用ETF先行參與台股投資,先將配息入手。 元月季配息的四檔台股ETF包括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永豐台灣ESG、新光台灣半導體30、中信台灣智慧50等。其中,以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單次配息殖利率最高,接近3.1%,最後進場日是1月31日收盤前,就有機會於3月6日收到股息發放。 元月配息ETF列車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成立後,首次參與配息的「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00905)」首次公告除息日為2月1日,每單位配息0.27元,若以1月11日收盤價初步計算,股息殖利率為3%以上,實際上配發金額以30日二次公告為準,預計收益分配發放日為3月6日,最晚1月底(31日)前投資可參與配息。 儘管各大外資機構對於全球上半年景氣看法都偏向保守,但銀行財富管理處則認為,台灣市場由於股利率相對各成熟市場高,企業現金流穩定,加上疫情後復甦商機成長,經濟發展也具一定的韌性,故對於台股表現仍深具信心,也建議客戶在風險控管下,應該有一部分台股投資部位,不妨適度納入高息ETF投資,可為每季增添一筆股息收益的機會。 富蘭克林華美FT台灣smart ETF(00905)該檔ETF去年成立,並訴求智慧新「存股」,以「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為目標;採多因子智慧選股策略投資台股,該ETF利用「品質、價值及動能」模型,篩選台股數千檔股票中約160檔個股為投資標的,每季皆動態調整,汰弱留強個股,進行中長期投資布局,值得持續關注。
2022年高通膨、美國鷹派升息,臺灣股民歷經上沖下洗的1年;展望2023年,金兔年紅包可以自己賺,因為1月預計配息的ETF高達18檔以上,扣除投資國外的ETF,臺股相關ETF也有多達9檔即將除息,其中,季配息者包括訴求多因子模型FT臺灣Smart ETF (00905)、永豐臺灣ESG(00888)、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等,配息殖利率可望落在0.91%至3.23%之間。 儘管法人預估臺股今年首季產業庫存調整影響,走勢呈現先蹲後跳,但1月中旬後,去年第4季財報分別公布,對下半年景氣眺望會有更明朗的預估輪廓,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不要太過悲觀。 訴求智慧新存股「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富蘭克林華美FT臺灣Smart ETF(00905)指數基金,為利用「品質、價值及動能」多因子模型智慧篩選臺股的ETF,去年4月成立,主打特選Smart多因子指數以指標選股邏輯,其三大核心策格為「品質、價值、動能」,期望進一步打敗大盤,殖利率也多優於臺灣加權指數。 根據公會資料,富蘭克林最新收益分配期前公告,2023年首次配息將啟動,公告每單位配息0.27元,最終配息金額將在除息前2個營業日公布(1月30日),除息交易日為2月1日,實際上配發金額以1月30日公告為準,收益分配發放日為今年3月6日,想參與除息者,投資人最晚應該在1月31日前進場。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法人普遍預期今年景氣可能呈「前低後高」走勢,但隨去年臺股大幅修正後,截至今年1月4日止臺股本益比(P/E)已來到5年來平均1倍標準差下方,目前臺股指數投資價值已浮現。 法人根據彭博股利預測、以1月4日價格計算,臺灣加權指數未來12個月股利率仍可能達4.9%;法人指出,不論從價值面的角度或是防禦型的股利收入來看,臺灣股市具潛在投資價值,也有利中長期「存股」投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農曆年前後好消息不斷,多達14檔以上ETF,預計於1月底2月初配發股息。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昨(1/5)日初次公告,去年4月成立的臺灣Smart ETF (00905)基金將於2月1日首次除息,該ETF將首次配發股利,並以1月30日二次公布訊息為準。 元月除了期待紅包行情外,有高達20檔以上的ETF將進行除息,配股率不等於報酬率,相關資訊可上網詳見各公司官網、投信投顧公會或公開資訊觀測站。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昨(1/5)日首次「分配收益公告─新增」,富蘭克林華美臺灣Smart 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905)收益分配期前公告,2023年首次配息將啟動,除息前2個營業日公布,除息交易日為2月1日,配股率不等於報酬率,實際上配發金額以1月30日之公告為準,收益分配發放日為今年3月6日。註:股息率不代表報酬率,且過去股息率不代表未來股息率。 針對目前台股市場,富蘭克林華美臺灣Smart ETF(00905)基金經理人林承漢表示,台股新年裡在總經面仍處於前景不明的狀況下,素有全球景氣金絲雀的台灣出口11月數據衰退幅度高於市場預期,就產業面來看,11月財報多數主流公司營收遜於預期,因需求不溫不火造成廠商去庫存步調不夠快,市場原先憧憬的iPhone出貨量恐不如預期,但仍需觀察一月中下旬各產業龍頭大廠公布的第四季與12月財報,相關對2023年H2景氣前景預測。 林承漢認為,市場普遍預期2023景氣可能走一波前低後高走勢,但隨著去年台股大幅修正後,截至2023年1月4日止台股本益比(P/E)已經來到5年來平均1倍標準差下方,從價值的角度來看有利外,(註1)根據彭博股利預測以2023年1月4日價格計算,臺灣加權指數未來12個月股利率仍可能達4.9%,不論從價值面的角度或是防禦型的股利收入來看,台股仍具潛在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