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印度股市表現亮眼,在強勁的基本面支持,及內外資買盤強勁下,印度Sensex指數勢如破竹、刷新多次歷史高位紀錄,連帶印度基金表現也相當出色,統計印度股票基金今年來表現,平均漲幅超過20%,其中表現最佳的群益印度中小基金、台新印度基金績效更漲逾30%。 群益印度中小暨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基本面表現持續火熱,製造業與服務業PMI持續保持在50以上,如此強勁的表現主要受到內需動能所推動,故儘管全球經濟增長力道走弱,但印度自身的經濟成長動能仍不受影響。 通膨方面,雖然短期通膨數據因蔬果價格受到氣候影響上漲而有所攀升,但此為短期現象,隨雨季結束,蔬果價格也將回歸至正常水平,且印度央行在8月份的利率會議上維持6.5%利率不變,並表示已有預期雨季的CPI會暫時走升,整體來看,印度升息循環接近尾聲的預期仍舊未改變。 從資金流來看,無論內外資買盤今年來都不停歇,印度境內基金定期定額月金額頻創高,過去兩年印度內資大買近624億美元,今年來外資也持續買超印度股市,為新興亞股中最受外資青睞的市場,資金動能強勁,也為印度股市提供支撐。 瀚亞投信表示,受到通膨上升、央行遏制流動性的干預措施等影響,印度指數8月有些承壓,所幸在季線有撐,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股市重回上漲動能。 ICICI保誠資產管理分析,隨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展望樂觀,及經濟下行風險淡化,印度股票估值自今年3月變得更有吸引力。印度長期結構性成長的故事,加上政策加持,印度成為外資設廠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市場持續看好印度有很大機會能成為「中國+1」。後市來看,投信法人強調,印度在基本面與資金面皆屬正向,且進入傳統節慶消費旺季,消費需求將提升下,也有助提振相關企業營收獲利表現。中長期而言,在印度官方經濟改革政策推行下,包括印度製造、深化與歐美企業的合作等,也有助印度經濟與產業發展,對股市也具有激勵效應。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G20會議順利落幕也提升印度市場投資氣氛,截至9/15,印度SENSEX指數已連續11個交易日上漲,追平2007年10月份的單日連漲走勢,並突破7/20前波高點,再創歷史新高價位。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印度SENSEX指數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18.97倍,遠高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1.89倍。 偏高的評價水準往往是投資人佈局印度股市的擔憂,然而,印度企業通常能將強勁的經濟成長轉化為企業獲利進而反應於股價之上,統計過去十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化報酬率為3.36%,但MSCI印度指數年化報酬率高達10.79%,突顯印度股票的投資吸引力相當明確,偏高的評價水準其來有自。建議投資人仍可依照自身風險屬性以一定比例佈局印度市場或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長期投資,風險上則關注國際油價上漲可能推升印度通膨壓力,也牽動印度央行貨幣政策動向。 囊括全球85%經濟產出、75%國際貿易總量與三分之二人口的G20二十國集團,其領導人峰會日前順利於印度落幕,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缺席會議突顯成員國之間分裂嚴重,且對於俄烏戰爭的論述也是各主要國家間的軟肋,然而會議最終仍順利通過新德里領袖宣言,印度總理莫迪也順利邀請非洲聯盟加入成為集團正式成員,歷經此次主辦G20峰會,印度的國際地位與政治影響力明顯進一步獲得提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印度國際地位提升所反映的,除了總理莫迪在國際外交上的合縱連橫之外,最重要的仍是其經濟規模擴增而在全球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2022年印度正式超越英國,成為繼美中日德之後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GDP規模佔全球比重達3.3%之高。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蘇庫瑪.拉加評估,印度擁有人口結構、改革紅利、地緣政治三大優勢,為推動經濟強勁成長的主要關鍵。首先印度總人口持續擴增、中產階級強勁成長,更重要的是撫養比改善、有大量正在進入勞動市場的年輕族群,對比歐洲日本等成熟國家甚至如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皆已開始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印度的優勢不言可喻。 另外一項最重要的結構性驅動因素在於過去數年的政策改革努力,在莫迪總理領導下,印度的改革治理取得重大進展,過往印度有相當大規模的地下經濟,但目前已有更大程度朝向正規發展,此為相當巨大的轉變,這進一步透過GST消費稅、所得稅的稅基擴大,讓政府獲得更多稅收,這也轉化為企業環境結構狀態的更大改善。最後,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環境下,印度反而受惠,主要在於自中國移出的製造業轉進,為印度帶來巨大的長期機遇。 蘇庫瑪.拉加進一步分析,印度政府過去幾年致力打銷銀行業壞帳有所進展,目前銀行業資產負債表狀況相當穩健,將可明顯受惠於印度強勁的總體經濟成長創造貸款需求增溫,而數位化轉變鼓勵更多家計單位進入金融體系,擁有銀行帳戶的人口比例提升,消費者獲得信貸的機會得到改善,進而形成提高銀行業獲利能力的良性循環,團隊看好印度銀行業投資前景。
由於美國最新通膨數據令市場預期聯準會下周決策會議暫停升息,激勵印度股市在14日創新高。Nifty 50指數繼11、12日接連創新高後,14日盤中上漲0.4%至20,152.65點,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金屬類股漲幅超過2%,房地產類股也上漲1.8%。Sensex指數在14日盤中上漲0.4至67,715.44點,是7月20日以來再創歷史新高。
S&P BSE Sensex指數20日小漲0.2%收63,327.7點,逼近16日所創歷史收盤新高63,384.58點。QUICK FactSet資料顯示,印股總市值截至16日止達3.4兆美元,較首季底飆漲13%,超越英法兩國成為全球市值第四大股市,占全球股市總市值比率3.3%。前三大分別為美國、中國和日本。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2年全球受到疫情衝擊經濟備受考驗,惟印度市場因內部需求復甦、通膨仍受政府控制,在當年度表現亮眼。過去一年各國股市明顯衰退之際,印度受惠於全球TINA(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影響,成為他國投入資金的好去處。尤其印度大盤指標如孟買Sensex指數,以及印度股票市場基準指數Nifty 501紛紛在2022年美國升息的逆勢中創下新高,印度孟買指數Sensex(盧比計價)2022全年更是創造了上漲4.4%的佳績。 匯豐投信投資長韋音如表示,2022年因中國內部清零政策的影響,為印度的製造業創造諸多機會,印度逐漸成為全球科技巨頭下一個「製造轉移」的選擇。多數機構皆預測印度在未來將可望持續吸引外資,並在2031年前成為世界製造工廠,其所擁有的低勞動成本和逐漸提升的國際貿易地位都將為印度帶來更好的前景。因印度政府政策轉向提振投資和就業提升,讓該國出口份額大幅提升,而全球供應鏈的移轉趨勢,也讓印度的經濟展望成長性增加。 韋音如說明,考量到印度去年亮眼的表現及未來成長的可觀性,對於尚未往東南亞佈局的投資人來說,或許可以考慮配置印度市場。除此之外,因受到全球共同基金減持印度股票、印度股市持續上揚,且低配印度的外資,有望在2023年初回補加碼印度股票,印度股市在2023年的後市仍可期待。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印度製造業占GDP的比重預計將從目前15.6%上升到2031年21%。而製造業的擴張產生外溢效應,促進出口市場,預估2031年出口市場份額從2021 年的2.2%上升至4.5%,在世界占比上將提升2倍。此外,預計印度基礎設施支出占GDP的比重將從2020年的4.6% 增加到2031年7%~7.5%。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整體來看,印度受惠於製造業興起、出口成長份額增加、基礎建設支撐等三大關鍵,將於2031年前成為世界製造工廠,高速成長的經濟動能與前景值得投資人關注。 2022年全球歷經升息、通膨與經濟疲軟等態勢,反觀印度股市獨占鰲頭,Sensex指數2022年12月來到歷史高點63,284。瀚亞投信表示,印股短線漲幅明顯,目前指數評價雖然不便宜,但放眼印度未來10至30年發展潛力,高檔如有短暫修正機會,均可把握時機進場。 印度當地資產管理公司ICICIPRU表示,「中國加一」投資議題持續發燒,以及印度政府推出生產激勵計劃,吸引外資企業投入,加上製造業崛起、出口市場份額上升、以及基礎建設支撐等三大關鍵,印度可望成為世界製造工廠,股市應可持續高檔動能。 印度央行2022年以來積極升息以抑制高通膨,12月7日再調高基準附買回利率35個基點到6.25%,今年已累計升息225個基點。林庭樟提到,印度利率處於上升或高原期,金融股持續受惠升息周期及落後補漲行情。 觀察瀚亞投信與印度當地資產管理公司ICICIPRU提供的印度溫度計指數,指標數據自2022年10月114.1推升到2022年11月的116,投資建議維持「股債平衡配置」。 瀚亞投信認為,印度股市評價雖然不便宜,但人口結構紅利、長遠宏觀經濟發展、健全的稅收制度,以及政府積極的改革政策,讓印度成為中國+1主題(中國以外)的投資首選。基本面來看,印度未來兩年企業獲利增長預期高達15%,加上經濟復甦、製造業興起、出口成長與強勁基礎建設支撐,股市維持高檔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