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用軟體商思愛普(SAP)在18日公布第三季雲端業務營收年增16%至34.7億歐元(約36.6億美元),主要是應用服務和HANA記憶體資料庫軟體系統等帶動。 思愛普在美股掛牌的ADR本來在18日下跌逾2%收127.61美元,但受雲端業務營收成長的帶動,盤後上漲2.6%至131.01美元。 對於全年的展望,思愛普重申其雲端營收預測在140億到142億歐元不變。 儘管第三季雲端營收呈兩位數成長,但思愛普執行長Christian Klein認為這仍未證明公司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轉型,因此要加速雲端業務發展,以大幅提高相關領域的毛利率。公司將專注於革新包括加強SAP Business AI的能力。 其財務長Dominik Asam表示,第三季雲端營收展示出公司有強勁的執行力,和相關業務富有彈性,尤其是在宏觀經濟環境出現逆風之際,雲端市場仍然能持續性發展。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企業軟體製造商思愛普(SAP)在周三表示,在應用服務和HANA軟體的推進之下,第三季雲端業務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6%。 受益於公司的軟體即服務(SaaS)和平台即服務(PaaS),以及高階的企業資源軟體平台S/4 HANA的成長推動,思愛普第三季的雲端服務營收站上34.7億歐元(約36.6億美元)。 關於對今年的財測,思愛普重申了公司雲端服務營收將來到140億至142億歐元之間的展望。 財務長Dominik Asam指出,第三季的業績顯示,公司業務具有韌性,而且表現強勁,其中包括遭遇持續的總體經濟逆風,但雲端業務依舊持續成長。 思愛普第三季整體營收為年增4%,來到77.4億歐元;營業利益增加11%,至17.2億歐元;毛利率為72.8%。 在周三盤後,思愛普在美國上市的股票上漲了2.9%。
亞馬遜旗下網路衛星業務Kuiper,於6日成功發射了首批兩枚低軌道衛星,此為該公司布署數千顆衛星以提供全球網路服務,並與SapceX的星鏈(Starlink)相互競爭的第一步。 這兩顆低軌道衛星6日下午2點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台升空,波音與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合資事業聯合發射聯盟(ULA)負責發射任務,本次任務的目的之一是,測試衛星在太空中的運作狀況。 亞馬遜在2019年公布網路衛星計畫Project Kuiper,矢言對該計畫投入逾100億美元,打算為使用者打造高速、低延遲,又可負擔的寬頻服務。 亞馬遜取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批准,可以在地球低空軌道部署超過3,200顆衛星,不過半數衛星得在2026年7月之前部署完畢。 Kuiper的主要對手為馬斯克旗下SapceX的星鏈,SapceX積極為星鏈打造衛星,並利用可回收的火箭將衛星送至軌道,迄今SapceX約有4,800顆衛星在低軌道運行。 星鏈9月份曾經公布,在全球逾60個國家擁有超過200萬名活躍用戶,星鏈去年營收達14億美元。 其他欲與SapceX爭奪市場大餅的業者,還包括加拿大衛星公司Telesat。近期被法國衛星公司Eutelsat收購的OneWeb,則透過多位合作夥伴提供網路服務。 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先前表示,由於全球還有許多家庭與企業沒有可靠的網路,Kuiper可望成為亞馬遜的主要業務。但部分股票分析師對這個願景存疑,Bernstein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Kuiper沒有清楚可見的競爭優勢。
ERP軟體大廠SAP宣布推出自然語言的生成式AI助理Joule,預計年底上線,人資、ERP系統將率先導入,接下來則是支援全線產品。SAP台灣代理商如伊雲谷(6689)和東捷資訊(6697)等系統整合商均將受惠。 SAP表示,未來Joule將內建於SAP各項應用之中,包括人力資源、費用支出、供應鏈、採購、客戶體驗管理,以及SAP商業技術平台。初期將率先導入在人資和ERP,接下來則是採購、供應鏈軟體等。 未來也將陸續嵌入於SAP各式的企業雲端解決方案中,透過整理散布於各系統的複雜數據,再經由情境化處理,再加上第三方資料來源,提供企業智能化的商業洞察。 SAP CEO柯睿安(Christian Klein)表示,SAP雲端解決方案在全球擁有近3億企業用戶,Joule的推出,將重新定義企業營運方式與人們的工作模式。Joule將是可靠且負責任的「商業AI」,不僅能夠聽懂用戶的指令,還可以洞悉使用者的意圖。 舉例來說,企業透過對Joule提問,可識別出銷售表現欠佳的地區,並可透過連結其他資料庫,進一步找出供應鏈是否有問題,並自動連接至供應鏈系統,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供企業作參考。 展望未來,Joule將不斷地為SAP各式解決方案,提供新的應用場景,例如協助編寫出無偏見、且符合需求的職位描述,甚至列出建議的面試問題等。 目前SAP在台灣的代理商有10多家,包括上櫃的伊雲谷及東捷資訊,已經與SAP共同投入「台灣扣件雲3.0」的碳盤查服務。 未來AI語音助理上線後,將可望增加其對企業的服務項目和能量。 SAP在台灣的客戶均為大型企業,包括日月光半導體、中鼎集團、中華電信、中國信託、緯創資通、雙和醫院,以及高雄和桃園長庚醫院等。
信邦電子(3023)25日宣布與SAP台灣攜手合作,導入SAP SuccessFactors人資雲,藉以打造全球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雲端平台,信邦表示,SAP SuccessFactors 人資雲將陸續在台灣、中國、美國、匈牙利、墨西哥等據點導入,以強化人才管理的數位轉型。 信邦近幾年擴張腳步加快,不但跨足汽車電子、航太、工業控制、醫療器材和消費性電子等產品領域,也在全球廣布據點,隨著集團快速成長,海外員工數不斷增加,為提升總部管理效率,改變多地多套系統模式,並減少資訊人員手動跨系統彙整資料的時間,信邦決定導入 SAP SuccessFactors 人資雲,以單一雲端平台,整合全球據點人事數據,優化招聘入職體驗、人員培訓、獎酬計畫、員工關懷調查等流程,藉以提高人資日常作業效率,更強健總部跨國人才管理。 信邦指出,經由使用一致的職位標準、績效評鑑制度、學習發展藍圖等人資數據標籤後,總部更能清晰掌握全球人才現況,好比海外設廠時,人資部門即可透過 SAP SuccessFactors 人資雲,從全球員工數據庫中,快速找到合適的外派人才;另也可藉助系統內建的各國本地化方案,打造快速且符合當地法規的入職流程,以加速延攬人才。 信邦董事長王紹新指出,近年集團事業版圖持續擴大,並看準永續及AI等國際產業趨勢,除在製程中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變革,同時也在內部大力推動人才數位轉型計畫,盼能在新時代中與員工共同成長。 著眼於此,接下來信邦將會陸續在台灣、中國、美國、匈牙利、墨西哥等據點導入 SAP SuccessFactors 人資雲,落實一致的員工體驗。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信邦(3023)宣布與SAP台灣(思愛普軟體系統)合作,導入SAP SuccessFactors人資雲,打造全球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雲端平台,全面優化其在各地市場的人才招聘、培育、員工發展、留任等流程。 信邦近年來跨足汽車電子、航太、工業控制、醫療器材和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提供客戶高附加價值的解決方案,目前在台灣、中國、日本、英國、德國、匈牙利和美國等地廣布據點。隨著集團快速成長,海外員工不斷增加,信邦欲提升總部管理效率,改變多地多套系統模式,並減少資訊人員手動跨系統彙整資料的時間,因此選擇導入SAP SuccessFactors人資雲,以單一雲端平台,整合全球據點人事數據,優化招聘入職體驗、人員培訓、獎酬計畫、員工關懷調查等流程。 信邦董事長王紹新指出,近年集團事業版圖持續擴大,並看準永續及AI等國際產業趨勢,在製程中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變革,同時也在內部大力推動人才數位轉型計畫,盼公司能在新時代中與員工共同成長。此次,與SAP和IBM專業顧問團隊合作,導入SAP SuccessFactors人資雲,全面優化集團人力資源流程,打造數位化管理機制。 未來信邦全球人才統一管理,使用一致的職位標準、績效評鑑制度、學習發展藍圖等人資數據標籤後,總部更能清晰掌握全球人才現況,精準規畫未來人才供需戰略。信邦會陸續在台灣、中國、美國、匈牙利、墨西哥等據點導入SAP SuccessFactors人資雲,在各地落實一致的員工體驗。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致力數位創新,從客戶角度出發,持續提供企業客戶數位轉型所需之自動化金融服務,16日宣布攜手思愛普軟體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AP台灣),成為SAP Multi-Bank Connectivity(簡稱「MBC」)解決方案在台灣首家金融合作機構,且推出「銀企直連串接金融解決方案」,運用API技術將銀行服務串接SAP台灣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未來企業客戶透過ERP系統即可使用中國信託銀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進行財務管理。 許多企業使用ERP系統有效管理財務、製造、零售、供應鏈、人力資源和營運等項目,但金流管理仍存在痛點,企業若欲於銀行系統直接串接進行財務管理,需額外花費數月與銀行業者合作開發、導入相關系統。 為便利企業客戶,目前大型外商銀行皆與國際知名ERP軟體服務業者合作,將銀行服務直接整合於ERP系統的付款、對帳、庫存管理等相關模組,方便企業客戶管理財務。 SAP MBC解決方案則內嵌於ERP中,主要是讓企業可直接透過ERP系統自動化串接外部金融機構,並在安全且加密的環境,將財務資訊對接至外部銀行機構,快速取得銀行提供的數位金融服務。 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表示,未來企業客戶不需另外開發系統,即可於ERP系統使用中信銀行所提供的各項金融服務,包含即時查詢帳戶餘額明細、進行各項付款作業、取得銷對帳資料等,大幅提升資金管理效率與降低作業風險,上線時程亦從原本須開發串接系統的數月縮短至數周,為企業打造更有效率的財務環境。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捷資訊(6697)助力SAP台灣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打造「多銀行銀企直連接解決方案」(MBC解決方案),以SAP ERP透過硬體加密安全模組(HSM)串接銀行系統,並以中國信託銀行作為首家台灣金融機構合作夥伴,實現企業以SAP ERP一站式管理多家銀行金流作業願景,更安全有效率的進行資金轉移與支付等交易,並通過MBC解決方案管理多個銀行關係來降低營運風險。 東捷資訊ERP整合規畫中心副總經理陳歆穎表示,輔導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中,觀察現行企業日常營運資金收付款常見的痛點,瞭解客戶期望透過SAP ERP自動串聯銀行需求,以優化日常作業效率;東捷資訊成為SAP MBC解決方案在地化實施的台灣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金融創新服務,SAP MBC解決方案由東捷資訊進行資訊與資料加密技術整合,讓企業僅需於SAP ERP系統上操作,就可自動處理往來銀行金流收付作業,同時將交易結果即時回饋到系統上,徹底解決過去企業需登入各家網銀進行資金收付交易、繁瑣整合帳務作業及人為操作問題痛點。系統結合多家銀行可見性金流動態,亦可集中監控、控制資金流動,增強企業對資金暫收預測、跨國付款和報表管理營運效率,更好地進行資金規畫和營運,未來東捷資訊也將與SAP共同推展MBC解決方案業務,期許此項服務持續帶動公司未來成長動能。 此次專案亦有SAP在地合作夥伴東捷資訊的支持,憑藉其技術上的專業與優勢,加速SAP和中信銀行創新實踐的推進。ERP為企業營運的重要核心,這次透過東捷資訊在地化加密技術與服務,串接SAP ERP與銀行端對端的支付流程,讓企業能藉由SAP ERP實現整合金流、資訊流的全方位管理服務。MBC解決方案技術兼顧敏感重要資料的資安保護與可執行性,並利用企業現有的AP/AR(應付/應收)配置,增強對於企業全球化的付款和報表管理機制,此外,無需因安裝重新配置ERP,且快速導入優勢,提升企業日常營運效率並優化整體操作體驗,並推升企業營運與價值拓展未來銀行與客戶間的新商務模式。未來將協助更多企業用戶加入採用,共同擴大安全且效率的數位支付與金融生態圈。 東捷資訊2023年上半年累計合併營收6.83億元,因產品組合調整、自行研發產品銷售營收增加維持整體獲利穩定,營業毛利0.93億元,毛利率13.62%,稅後淨利0.4億元,年增8.84%,每股盈餘1.48元。
ChatGPT自2022年11月推出以來,迅速在全球掀起AI熱潮,而高雄亞灣區的5G AIoT創新園區已成功吸引包括微軟、Cisco、亞馬遜、仁寶、緯創、友達、華碩雲,鴻海也斥資250億到此布局電動車。 世界三大軟體公司SAP(思愛普)也宣布要在高雄亞灣打造首座全球ESG研創中心,將帶來300億經濟規模,還有多家製造業、半導體和零售商正積極搶進高雄,高雄軟體園區現有的辦公大樓已接近滿租,目前正在進行開發的高雄軟體園區第2園區及台電特貿三公辦都更等開發案,不久後將再提供逾10萬坪企業進駐空間,亞灣區房市榮景可期。 戴德梁行受託辦理高雄亞灣區土地標售案共計有兩個標件,皆為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第70期重劃區內之第六種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土地,土地面積分別為2,124坪及2,362.51坪,容積率300%,基地方正臨路條件絕佳,適用「高雄市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及「環狀輕軌增額容積」,是亞灣區中相當稀有可規劃作為住宅、百貨、企業總部的多用途土地,預計於7月7日進行開標作業。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SAP台灣舉辦年度盛會「2023 SAP NOW Taiwan」,以「永續實踐.贏向未來」為主軸,探討永續、財務、供應鏈、人才管理與雲端升級等五種營運面向的轉型實踐方針,不僅如此, SAP也在管理上加入「碳」思維,發展出完整的永續發展解決方案,讓企業將永續指標可視化、可管理優化。 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表示,區域經貿崛起、供應鏈韌性布局、綠色永續發展,是台灣企業面臨的發展趨勢。一切營運的基石皆為「數據」,各行各業講究數據驅動決策,企業經營各種維度唯有數據可視、才可管。SAP看好台灣市場發展潛力,近來持續深化投資,與台灣產業共同創新,希望加速推動更多企業朝向「全數據轉型」、「全連結協同」、「全綠色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賦能客戶高效掌握營運所需的關鍵數據,加速擘劃致勝未來。 對於台灣企業數據驅動轉型,SAP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陳志惟進一步觀察到,這兩三年,疫情加速企業雲端升級,有效善用雲端技術部署及管理上的彈性、可擴充性,加速企業強化數據力,持續優化營運、擴大商業規模、甚至開創新商模,重塑與市場和客戶的溝通策略;他補充說道,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們很多客戶推動轉型面向逐漸擴大,過去企業轉型聚焦核心業務數位化,近期範疇從數位核心向外觸及到人才、供應商、ESG績效等不同營運面向,策略從單點式轉向線、面等更加全面的管理模式與思維。 面對國際各種監管要求,永續已是企業營運至關重要的命題之一,近期一份調查指出,受訪企業表示有90%的供應鏈碳足跡,並不在單一公司的直接控制範圍內,顯示出供應鏈夥伴間應有一個共用的平台或系統,統一管理排放數據;對此,因應範疇三碳盤查需求迫在眉睫,SAP基於在企業資源管理數十年的經驗,在管理上加入「碳」的思維,發展出完整的永續發展解決方案,讓企業培養永續即戰力,無縫在SAP ERP上蒐集各式數據、協作供應鏈廠商,準確計算、分析碳足跡,將永續指標可視化、可管理優化。
SAP台灣今日舉辦年度盛會2023 SAP NOW Taiwan,上午主題演講邀請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緯創資通、中國信託金控、高雄市政府、日月光半導體、KPMG安侯建業等產官研界頂尖專家到場,以「永續實踐.贏向未來」為主軸,探討永續、財務、供應鏈、人才管理與雲端升級等五種營運面向的轉型實踐方針,以實例解析企業如何打造「數據力」與「永續力」雙重戰力掌握市場先機,加速邁向永續智慧企業。 SAP 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表示:「區域經貿崛起、供應鏈韌性布局、綠色永續發展,是台灣企業面臨的發展趨勢。一切營運的基石皆為『數據』,各行各業講究數據驅動決策,企業經營各種維度唯有數據可視、才可管。SAP 看好台灣市場發展潛力,近來持續深化投資,與台灣產業共同創新,希望加速推動更多企業朝向『全數據轉型』、『全連結協同』、『全綠色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賦能客戶高效掌握營運所需的關鍵數據,加速擘劃致勝未來。」 對於台灣企業數據驅動轉型,SAP 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陳志惟進一步觀察到,這兩三年,疫情加速企業雲端升級,有效善用雲端技術部署及管理上的彈性、可擴充性,加速企業強化數據力,持續優化營運、擴大商業規模、甚至開創新商模,重塑與市場和客戶的溝通策略;他補充說道,「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們很多客戶推動轉型面向逐漸擴大,過去企業轉型聚焦核心業務數位化,近期範疇從數位核心向外觸及到人才、供應商、ESG 績效等不同營運面向,策略從單點式轉向線、面等更加全面的管理模式與思維。」 面對國際各種監管要求,永續已是企業營運至關重要的命題之一,企業如何淬鍊出透明且準確的數據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近期一份調查指出,受訪企業表示有 90% 的供應鏈碳足跡,並不在單一公司的直接控制範圍內,顯示出供應鏈夥伴間應有一個共用的平台或系統,統一管理排放數據;對此,因應範疇三碳盤查需求迫在眉睫,SAP 基於在企業資源管理數十年的經驗,在管理上加入「碳」的思維,發展出完整的永續發展解決方案,讓企業培養永續即戰力,無縫在 SAP ERP 上蒐集各式數據、協作供應鏈廠商,準確計算、分析碳足跡,將永續指標可視化、可管理優化。 此外,永續轉型面向博大精深,並非靠單打獨鬥就能成真,唯有仰賴企業內跨組織合作、串聯生態系各利益關係人始能推展。SAP深耕台灣26年,看準台灣綠色產業機遇,積極與在地夥伴合作建立生態系,包括攜手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中華系統整合股份有限公司聯手推出扣件雲3.0,以及與高雄合作成立首座SAP全球ESG研創中心,盼透過深化在地產學研的連結,共同提升台灣「永續力」,賦能企業落實永續。
伊雲谷(6689)搭上雲端、AI及ESG等題材,22日開盤一小時半即攻漲停,一路漲停鎖死,終場以162元作收,單日上漲14.5元,成交量放大至7042張。 伊雲谷是台灣少數單純做雲端服務的業者,除了代理AWS、微軟及Google等公有雲,還成為SAP思愛普軟體的合作廠商,日前SAP進駐高雄並成立扣件雲3.0服務,協助台灣業者減碳盤查,以符合歐洲CBAM法規,伊雲谷負責本地業者的導入及顧問服務。伊雲谷2023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為0.32元,以過去四季EPS估算,本益比逾100倍。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682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8.4分,成交值為12.12億美元。 2.集中市場19日融資減為1762.53億元,融券增為333291張。 3.集中市場19日自營商買超50.97億元,投信買超7.99億元,外資買超323.22億元。 4.國際軟體大廠SAP(思愛普軟體系統公司)上周宣布在高雄亞灣區成立全球ESG研創中心,鎖定扣件產業的碳盤查商機。SAP宣布,碳盤查的導入及顧問服務,由系統整合夥伴東捷資訊(6697)與伊雲谷(6689)負責。 5.市調機構TrendForce日前二度下修全球伺服器整機出貨量至1,383.5萬台,呈年減2.9%,受限於大環境不佳,智邦(2345)執行長馬思睿在去年底釋出的2023年營收二位數年增面臨考驗,近日已有部分嗅到風向不對的法人先行調整對智邦的營收預期,由二位數的年增修正為高個位數成長,也為智邦19日股價的積弱不振埋下伏筆。 6.宏碁子公司宏碁遊戲(6908),聚焦遊戲品牌代理相關業務,繼去年度交出營收、獲利雙創新高的成績後,今年第一季不僅營收再創新猷,本業獲利亦刷新單季紀錄,惟因股本擴充帶來稀釋效應,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75元。 7.疫後消費力回流,美容保健族群挾著旺季效應來臨卯勁搶商機,麗豐-KY(4137)拚招商展店、羅麗芬-KY(6666)布局雙美線店面,軒郁(6703)併購阿原拓版圖。 8.大陸第一季新車市場雖出現衰退,不過隨對岸政府提出刺激新車銷售政策,近來市場買氣已有好轉,包括東陽(1319)、廣華-KY(1338)、麗清(3346)等汽車零件廠樂觀下半年大陸的OEM(原廠委託製造)市場將可優於上半年,若再加上新能源車新單開始出貨,及全球晶片等關鍵零件供應持續舒緩,整體OEM將可有明顯增溫。 9.消費市場疲弱,家電三雄-聲寶(1504)、禾聯碩(5283)、三洋電(1614)前四月銷售不如預期,所幸天氣轉熱,以及節能補助政策遞延發酵,看好將帶動家電買氣,業者樂觀首季落後的業績第二、三季可望追上。 10.櫃買中心表示,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10元的公司計有三家,分別是保瑞(6472)為13.62元、環球晶(6488)為11.49元、鈊象(3293)為10.24元,僅比集中市場少一家,表現不俗。(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SAP台灣(思愛普軟體系統)宣布與高雄市政府合作,SAP全球ESG研創中心將落腳高雄,以「深耕台灣、賦能產業、接軌國際」三大戰略方向,助攻產官學界搭上ESG治理潮流,賦能當地重工業者轉型邁向永續智慧企業,接軌國際綠色商機,加速高雄打造先進的智慧港都國際典範。 隨著ESG揭露與報告標準越趨嚴謹,企業紛紛加速永續轉型,根據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ESG商業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80億美元。而台灣擁有緊密的產業聚落、完善的供應鏈上下游、及高素質技術人才,為此SAP抓準趨勢,持續深耕台灣、布局永續企業轉型議題。 SAP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陳志惟表示,近來國際法規及碳排標準迫使企業正視ESG議題,為協助企業把握供應鏈先機,高雄市政府致力擘劃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祭出科技廊道x綠色永續雙軸轉型政策,實踐ESG與減碳成績有目共睹;此次SAP聯手高雄市政府展開一系列合作,打造SAP全球ESG研創中心,賦能產學研永續管理知識與技術,引領企業為減碳鋪路,齊心推動重工業大城轉型,蛻變為淨零碳排模範的智慧城市。 根據IDC對全球C-level的一份調查指出,中大型企業在ESG軟體的年度支出費用平均可達280萬美元,本次雙強聯手合作,粗估可以為高雄相關市場帶來約9.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00億)的規模經濟。 高雄作為台灣工業製造重鎮,尤其金屬製造產值佔台灣32%,具備完善供應鏈,從上游材料到下游加工製造,厚實基礎深具國際競爭能量;近年高雄市政府施政瞄準躍升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看準產業減碳轉型需求大增,引入SAP等國際資源,成立全球ESG研創中心,厚植「高雄產業淨零大聯盟」政策,首波聚焦鋼鐵、石化、電子、能源及循環經濟五大產業,以大帶小協助台灣中小企業落實淨零。 面對歐盟CBAM來勢洶洶,加上《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於明年對碳排大戶徵收碳費,企業亟需找尋事半功倍減碳方案。SAP持續攜手在地夥伴引領台灣企業接軌全球永續標準,運用強大的數位平台、豐富流程管理經驗、及多元數據分析等優勢,落實低碳方針,鞏固國際競爭優勢。近期在高雄市政府的見證下,SAP與金屬中心與中華系整合作推出扣件雲3.0服務,強化扣件業者碳盤查相關作業,搶佔碳定價時代第二成長曲線。
全球企業級解決方案領導商SAP(思愛普)18日與高雄市政府共同啟動淨零城市合作,並宣布在高雄打造首座全球ESG研創中心,以「深耕台灣、賦能產業、接軌國際」三大戰略方向,助攻重工業者轉型永續智慧企業、接軌國際綠色商機,有助高雄加速淨零轉型,並為高雄ESG市場帶來300億元的經濟規模。 SAP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陳志惟表示,近來國際法規及碳排標準,迫使企業正視ESG議題,未來SAP將聯手高雄市政府展開系列合作,首先將在亞洲新灣區建設首座全球ESG研創中心,助攻重工業者轉型永續智慧企業接軌綠色商機,推動高雄從重工業大城,轉型成為淨零碳排模範智慧城市。 他說,根據IDC對全球C-level的一份調查指出,中大型企業在ESG軟體的年度支出費用平均可達280萬美元,此次雙強聯手,預估可為高雄相關市場帶來約9.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00億元)的規模經濟。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指出,他剛就任市長時,業界對淨零轉型多仍在觀望,到現在大家急起直追,尤其歐盟CBAM、美國CCA碳關稅開徵在即,企業從原料、財務到產線等都需要碳管理解決方案,包含碳盤查、碳中和、DATA、驗證等,否則2、3年內將面臨很大問題,因此,SAP落腳高雄對未來淨零轉型非常重要,高市府一定會扮演最好的合作夥伴,並積極協助傳統產業進行相關轉型。 高雄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面對歐盟CBAM 今年10月份預申報與2027年正式實施的期程,高市府會與企業站在一起,全力協助企業先行盤點碳足跡與碳排放資料,推動高雄淨零和數位雙軸轉型,協助在地企業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