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iPhone15系列新機即將在本周五(22日)正式開賣,遠傳蘋果旗下全台最大APPLE經銷商德誼總經理黃麗容今(19)日就大方分享,今年蘋果iPhone 15的預購確實比去年成長很多,整體看好今年iPhone 15系列會成長達2~3成,高階Pro系列還是果粉最青睞的機款,由於時序適逢百貨業者陸續啟動周年慶,相信iPhone15系列初期絕對是供不應求。 德誼數位總經理黃麗容表示,回顧當年下手iPhone 11的果粉真的很多,所以看好iPhone 15系列會吸引很多iPhone 11、iPhone12的果粉換機潮,今年蘋果iPhone 15的預購確實比去年成長很多,由於iPhone 15 Pro系列在預購2小時內就被搶光,整體看好今年iPhone 15系列會成長達2~3成,初期絕對是供不應求,而高階的iPhone 15 Pro不論是短線或是長線都還是比較受到消費者青睞,且近幾年購買空機的比例有上升。 以德誼預購比重來說,iPhone 15 Pro占比42%、iPhone 15 Pro Max占比39%、iPhone 15占比11%、iPhone 15占比8%。最熱門顏色為原色鈦金屬以及粉紅色。 黃麗容表示,德誼今年首次獲得Apple指定授權線上預購新機經銷商,在iPhone 15系列新機上市之際,會員不用出門就能上網預購新機,開賣當天更是推出了3小時快閃限量下單當日速配的活動,就是要讓會員第一時間新機到手。今年特別推出豐富活動及多元服務的「5新級體驗」,同時提供豐富的周邊配件給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希望觸及到不同客群。 德誼觀察今年預購狀況,iPhone 15 Pro新色原色鈦金屬呼聲最高,將近4成消費者偏好iPhone 15 Pro系列全新「原色鈦金屬」;而容量方面,有5成以上的消費者偏好適中容量256 GB的機型。根據德誼數位調查顯示,2成的民眾對於新機特色最有感的為全系列改採具通用、環保、快速充電特色的USB-C充電孔。此外,打算購買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的消費者,其中2成是受到Pro系列採用鈦金屬材質設計的特色所吸引。 德誼全省門市持續調整,主打品牌力、集客率、服務力、通路力,創造更好的購物體驗,德誼有8成門市坐落在百貨公司,創造出7成新客提袋率,現階段總計有37家門市,後續也還有展店計畫進行中。
iPhone 15開放預購後立刻在全球引爆火熱需求,尤其是頂級Pro Max更是一機難求,諸如美、中、日等主要市場的預購客戶都要等到11月才能到貨,顯示智慧手機市場尚處低迷景氣階段,但換機潮仍推升第一波上市買氣大好,令外界擔憂全球經濟不景氣及華為競爭衝擊iPhone需求的情緒稍緩。 法人表示,智慧手機相關供應鏈庫存已於相對低檔水位,i15全球熱銷有機會推升大立光、台積電等台廠供應鏈營運出現好轉。 綜合外媒17日報導,iPhone 15預定9月22日正式開賣,但上周預購的美國消費者估計開賣後要等六至七周才能到貨,日本消費者也要等五至六周。相較之下,價位較低的128GB Pro在美國及日本,大約等二至三周就能到貨;iPhone 15 Pro Max在中國則要等四至五周才能到貨。 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打擊消費需求,導致蘋果上季(4至6月)iPhone銷售下滑。蘋果上周發表iPhone 15後,外界又質疑新手機除了改用Type C充電插槽之外缺乏重大創新,擔心iPhone銷售難有起色。 另一方面,中國近日宣布禁蘋令且華為推出兩款高階手機,讓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所幸iPhone 15 Pro Max預購爆量,證明蘋果近年強打頂級高價策略至今依然奏效。 法人表示,觀察今年以來智慧手機供應鏈業績,可見多數企業營運維持低檔,雖然未見起色,但也沒有繼續破底,顯示市況似乎已經來到一個相對沉澱的低位。i15買氣火熱,包括大立光、台積電、日月光、和碩、台光電、臻鼎-KY、欣興、台達電等供應鏈受到市場看好,近期開始出現獲得調升評等展望。 iPhone15主要有三個新規格最受用戶期待,包括充電接口全系列改為USB-C、導入獨有的動態島介面,以及首次導入的潛望鏡頭;目前最高階款Pro Max缺貨狀況更為嚴重,主因為消費者期待iPhone Pro Max率先加入潛望鏡,可望大幅提升望遠實力,與發展望遠鏡頭已久的安卓陣營手機一較高下。 另外,獨家供應玻塑混合潛望鏡頭的大立光,營運也受到市場期待。
蘋果將在22日於全球40多個國家及市場開賣iPhone 15,台灣一如以往列入第一波開賣市場。惟iPhone 15首波預購供不應求,全球紛傳拿到手機的等待時間愈來愈長,美國市場傳出四個機型需等待7~35天,中國則需要長達二周至一個月的等待期,尤其Pro Max等待期最長,台灣更是傳出Pro Max要等近二個月。 今年iPhone 15系列全機款加入「動態島」、相機規格有感升級,預約/預購熱烈程度超乎預期!中華電信13日開放網路門市預約,3分鐘預約額滿。台灣大myfone網路門市15日開放預購後僅5分鐘,Pro Max即全數預購完畢。遠傳電信13日開放新機預約的預約量,較去年同一時間成長超過7成。 iPhone新機開賣,向來被視為帶動電信市場年度最大一波換機潮的關鍵時刻,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今年將分別由董事長郭水義、總經理林之晨、總經理井琪親自主持開賣會,凸顯電信三雄的重視程度。 值得留意的是,過往台北信義威秀一向是電信公司開賣iPhone新機的一級戰區,今年除了中華電信仍決定於信義區東區服務中心舉行開賣會之外,台灣大將首度移師台北三創舉辦開賣會,使得iPhone新機首賣會一級戰區轉戰台北三創,包括台灣大、遠傳及亞太電信都將在台北三創門市大拼場。 台灣大哥大商務長林東閔表示,首批Pro Max到貨量最少,但需求量最高,第二批貨的到貨時間落在中秋節、或國慶連假前貨,預期供貨仍吃緊。 電信業者指出,初期Pro Max高規機種需求最大,缺貨最嚴重,但長銷機種仍落在基本款iPhone 15及iPhone 15 Plus。接下來的聖誕節、雙11、新年、以及農曆過年,將會是觀察全球iPhone 15銷量是否超越去年iPhone 14的重要觀察期。 今年蘋果新機款各種顏色中,又以Pro及Pro Max首次採用鈦金屬材質,最受果粉歡迎,規格最高的iPhone 15 Pro Max最受青睞,現也傳出等待期需近2個月。
蘋果日前發表iPhone 15四款全新系列新機,雖然美國的價格與前代相同,不過台灣售價卻調漲,其中iPhone 15 Plus漲1000元,其他機型漲2000元,頂規Pro Max調漲2500元,價格越來越貴讓部分果粉觀望。有部落客表示,建議4大族群可「閉眼買下去」,而且適合的機型是iPhone 15 Pro。 大陸3C部落客「北境不忘」日前發文表示,iPhone 15 Pro系列適合4大族群購買: 1. iPhone 12用戶或更舊機型的用戶 如果是正在使用iPhone 12或更老機型的用戶,換到iPhone 15 Pro能感受到新機十分強大,包括引入ProMotion自動適應更新頻率技術,讓觸控體驗更好,以及最新A17 Pro晶片讓當下手機運行流暢。但如果是iPhone 13 Pro系列的用戶,換到iPhone 15 Pro則不會有明顯的體驗感知提升。 2. iPhone 15 Pro手感更舒適 iPhone 15 Pro相比之前推出的iPhone機型,雖然都是採用直角邊框設計,但邊框與背板之間的弧度加大,使裸機握持時的手感強多了。更關鍵是採用鈦金屬材質,iPhone 15 Pro的機身重量減輕到187公克,iPhone 15 Pro Max減輕到221公克,更輕薄的機身讓手感更加舒適。 3. 攝影愛好者可以閉眼選擇 iPhone 15 Pro是最強大且穩定的攝影手機,實際攝影體驗不輸任何安卓手機。主要攝影機4800萬像素,擁有f/1.78大光圈,長焦鏡頭能夠實現6倍的光學變焦,在拍攝人物特寫時更給力,影片錄製可選擇高達4K 60fps。 4. 出門只帶一條線 iPhone 15 Pro是蘋果首度使用USB-C連接埠,因為統一接口,以後出門只需要帶一條線,同時還可以通過iPhone 15 Pro幫自己的Apple Watch和AirPods機型反向有線充電,相當方便。
在新旗艦機推出後,華為Mate 60系列成全球當前最受關注的手機,消費者在大陸瘋搶新機款。華為經銷商預測,若產能都充足,Mate 60系列全球銷量有望達到5,000萬支規模,較前一代Mate 50系列大增逾400%。 通路端直接面對民眾搶購的火爆情緒,澎湃新聞報導,有上海華為高級經銷商表示,當前對Mate 60系列的銷量預期非常樂觀,現在預訂Mate 60 Pro最早10月到貨,預計「雙11」過後的供應狀況會有好轉,但年內供應還是會偏緊張。 經銷商指出,Mate 60系列需求熱烈,若產能等都充足沒問題,看好Mate 60系列全球銷量能達到5,000萬支,遠超此前Mate 50系列的近1,000萬支銷量。 產能方面,報導引述產業鏈人士表示,目前Mate 60系列發貨週期時間較長,一方面需求比較大,另一方面是之前供應鏈備貨預估不足,若沒有實際訂單,許多供應鏈企業不敢提前備貨,因此預計整個Mate 60系列銷量為2,000萬支左右。 市場消息此前指出,由於Mate 60系列表現超預期,華為已將該系列手機下半年出貨目標提升20%,全年預計出貨量至少4,000萬支。其中,尚未發表的Mate 60 Pro和Mate 60 Pro+的出貨量上調至2,000萬支。日前摩根士丹利估計,今年Mate 60系列的訂單達1,500萬支。
蘋果公司(Apple)昨天開放預購,中國、日本和美國等一些國家想買新款智慧型手機iPhone 15 Pro Max的人,可能得等到11月才能拿到新機,這是需求強勁的初步跡象。 路透社報導,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衰退影響6月季度iPhone業績後,這些跡象很可能會緩解外界對蘋果旗艦機需求的一些疑慮。 面對華為競爭日益激烈且北京當局擴大限制公務員使用iPhone的情況,在中國買iPhone 15 Pro Max要等4到5週,也意味著可望緩解外界對蘋果第3大市場遭遇打擊的疑慮。 根據蘋果官網,在中國訂購iPhone 15 Pro後等待交貨的時間稍短,為2到3週。蘋果表示,iPhone 15可能會在9月22日交貨,也就是門市發售日。 在最大市場美國,買家必須等待6到7週才能拿到iPhone 15 Pro Max;在日本得等5到6週。iPhone 15 Pro Max是蘋果近日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中價格最高的機款。 但像在中國,等待iPhone 15 Pro的時間較短;在美國和日本,128GB版本僅需2到3週。 一些分析師說,漫長的等待時間也反映出iPhone 15 Pro Max的初始供應量較低,因為這個機型的邊框比以前的iPhone薄,蘋果在確保手機螢幕供應上面臨障礙。 不過市場研究暨分析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研究主管波博(Nabila Popal)說,這些問題都已解決。 波博說:「我們預期蘋果將在假期季節期間火力全開,出貨的機款將會非常偏向iPhone 15 Pro Max,這應該會有助蘋果提振平均售價。」 中國當地媒體報導,阿里巴巴天貓商城的蘋果商店一開賣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一分鐘內就售罄。
iPhone 15系列亮相,國內外媒體看法不同調,到底潛望式設計是否等於潛望式鏡頭,被封為最強蘋果分析師的郭明錤表示,i15 Pro Max與i16 Pro Max、i16 Pro都開始採用潛望鏡,大立光、玉晶光均為此各在台中與廈門擴產接單,另透露華為Mate 60 Pro系列大賣,華通是其HDI主板的最大供應商,比重高達50~60%,明年貢獻程度直接跳增2倍。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14)日發文表示,根據他最新調查,蘋果iPhone的長焦相機今年起採用潛望鏡設計,搭載機種為今年的iPhone 15 Pro Max、明年iPhone 16 Pro Max與iPhone 16 Pro。 對蘋果官方宣稱搭載「四重反射稜鏡」,引發外界疑問,郭明錤釋疑指出,一般來說,安卓陣營的潛望鏡頭,主要是在反射鏡中加入變焦及對焦鏡片組,但蘋果新機則是採用「四重反射稜鏡」,利用定焦鏡來達到相同功能,而「四重反射稜鏡」原理和潛望鏡原理相同,廣義來看,已算是潛望鏡的一種,或可解釋為蘋果重新定義潛望鏡。 他並透露,i15與i16潛望鏡的主要規格相似,包括1/3" 12MP、f/2.8、支援Sensor shift與5至6倍光學變焦。而在所有零組件中,鏡頭的規格與商業模式改變最大,產值成長也最顯著,完整的潛望鏡鏡頭模組,包含高單價的1G2P鏡頭、2片高單價的稜鏡與鏡筒,高單價物料將是產值推升關鍵。 由於蘋果鏡頭供應商將首次提供較複雜的組裝服務,因此大立光與玉晶光分別在台中與廈門擴產,以因應蘋果訂單。 此外,陸系手機品牌大廠華為靠Mate 60 Pro系列王者歸來,研調機構預期,華為第3季、第4季的手機出貨量,各為1080萬支、1450萬支,除京東方、歌爾聲學、匯頂等陸系周邊零組件廠受惠,華通、台光電及大立光等台系供應鏈也值得留意。 郭明錤分析,Mate 60 Pro需求優於預期,下半年出貨估升20%至約600萬支,明年新款高階P系列與Mate系列,預估零組件採購量高達3000~4000萬支。 其中,Mate 60 Pro採用12層anylayer HDI主板,因華通良率較佳,成為HDI主板的第1供應商,比重達50~60%,遠高於第2供應商方正,預估華通明年來自華為高階手機貢獻可望年增150~200%。 他還透露,華通2024年開始進入AI伺服器市場,有望成為另一長期成長動能,若驗證順利,有望打進亞馬遜供應鏈,明年正式進軍AI伺服器市場。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蘋果13日推出iPhone 15新機,最便宜機型也要約台幣29900元;恰巧大陸手機大廠華為日前也推出新機Mate 60 Pro,外界不免將兩者相提併論。《中時新聞網》Youtube頻道也特別針對蘋果、三星、華為當前3萬元左右的手機發起網路民調,了解網友會如何選擇,結果出人意料。 《中時新聞網》Youtube昨(13)日發起網路投票,截至今日中午11點30分,總計已有超過4.2萬人參與。題目為「如果你有3萬元左右的預算,華為新機Mate 60 Pro也能在台販售,請問你會買下列哪支手機」。 經網友票選,支持「華為Mate 60 Pro(空機價約31201元)」占13%、表態會買「iPhone 15(空機約29900元)」占37%、而會考慮購買「三星 galaxy z flip5(空機約32888元)」則僅僅只占4%、剩下46%則為「都不會買」。 比較三隻手機資訊,iPhone 15遠傳電信目前已開放預約,而中華電信亦率先公布,將於22日舉辦iPhone 15新機首賣會;而華為Mate 60 Pro則於8月29日在中國大陸官方網路商店上架,但目前沒有在台灣上市的訊息;至於三星Galaxy Z Flip5則是在去年8月上架,但因為做為新一代摺疊機,也備受市場關注。 針對上述民調結果,網友紛紛表示意見,針對iPhone系列留言的有「iPhone 6 用了8年多,依然順暢好用,有些app沒辦法更新,沒關係,用到不能用為止」、「iPhone11還很新很順暢,可能再隔個兩三年壞了再換吧」、「資深蘋果迷不會再意那幾萬塊錢,每年一定要換新機在朋友圈拿出來才有面子」、「i7再撐一年!!」。 至於力挺華為的民眾則稱,「很多人不知道華為手機有一個功能,儲手遊可以跨區域有超高額匯率差,很屌」、「如果手機內部的軟體 ,到鴻蒙系統內都可以下載的話那我一定用華為!」、「生活拍照用首選華為,想當盤子選蘋果,要cp值小米或vivo都是不錯的手機」。 至於三星摺疊手機較不受青睞,網友反而認為傳統機型的Galaxy S23較為好用,稱「買三星不錯選擇,但不會買限定版,折疊機不適應不考慮,不過會考慮買s系列,或者是電競手機」。 另外還有網友提出其他意見,「我很堅持使用我們台灣製的華碩ROG」、「自從用了oppo回不去了,耐操又耐摔而且搬資料很簡單」、「花個10000元買過氣的中高階,剩下的還可以拿來買P5」、「個人還是喜歡用HTC,目前使用U11+,被小孩掉進火鍋裡過現在依然好壯壯」、「我會選XSX加1年的XGP會員,還有大螢幕跟一張超舒服的沙發椅」。
Iphone15新機發布,蘋概股卻叫好不叫座,早盤僅祥碩大漲,其餘個股不漲反跌,買盤缺乏激情;此時,安謀在美上市作為今年市場最大IPO案,為投資人和有意IPO的企業 注入強心針,有分析師指出,聰明資金已默默轉往9檔「安謀概念股」;其中,世芯早盤一度突破2,700元,再次威脅信譁股王寶座。 作為今年市場最大IPO案,安謀盼透過和資本市場合作,在AI、數據中心建構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安謀的上市也為資本市場注入強心針,對於其它想尋求IPO的公司是莫大激勵,投資人對安謀上市無疑有著強烈需求。 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分析,安謀上市之際,台股正值月線、半年線保衛戰,儘管今日美股台股不同調,早盤台股強勢開紅盤,但上有季線反壓加下彎,唯有站上、站穩季線,才有機會反攻。 江國中進一步指出,台股昨日反彈缺量,AI股昨、日持續整理,蘋概股今早除了祥碩上漲,其餘如Type-C指標宣德,鏡頭的大立光、玉晶光,連接器的嘉澤都下跌,未激起買盤,此時,聰明的資金已移往「安謀概念股」上。 江國中預期,盤面上,安謀概念指標股世芯今日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一度突破2700元大關,有望再次挑戰信譁股王寶座;其他個股如IP股力旺、創意、M31,以及股價處於低基期且具有立基的IC設計股笙泉、昇佳、驊訊、祥碩、新唐等表現相對強勢。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蘋果今天發表iPhone 15系列,遠傳表示,預約量已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成;台灣大商務長林東閔預估,第一波到貨量可能無法滿足首批果粉需求,且升級相當有感的15 Pro max尤其會供不應求。 蘋果(Apple)推出iPhone 15 系列4款新機,全系列機款均加入「動態島」、改為USB-C充電接頭,另外,相機鏡頭有感升級,高階機種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更搭載3奈米製程A17晶片,大幅提升效能。 遠傳電信今天上午11時開放iPhone 15系列新機預約登記,截至目前為止,預約量已較去年同一時間成長超過7成,最多人有興趣的機型,則是規格最高的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第2、iPhone 15第3,與去年相似;容量則以256GB最受歡迎,獲得過半數的預約民眾青睞。 根據遠傳預約登記資料統計,喜好度最高為原色鈦金屬,藍色鈦金屬第二;iPhone 15則以粉紅色最受青睞。 台灣大商務長林東閔今天受訪時表示,iPhone 15系列第一波到貨量可能無法滿足首批果粉需求,「15 Pro max尤其會供不應求」,也看好15系列標準版的買氣會比去年好,整體銷量預估提升至少一成。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大家認為iPhone 15今年沒有「潛望式鏡頭」有點可惜,但從技術觀點來看,「四重反射稜鏡」技術邏輯類似,且5倍光學變焦成像犀利。其中,鈦金屬不只是好看,散熱能力也變強,因應3奈米製程A17 Pro晶片,續航力也沒降;產品上iPhone 15 Pro Max產品突破上比前一代更有感。 至於大環境通膨,是否影響iPhone買氣,林東閔認為,升息後民眾可支配所得下降,疫後旅遊預算又有排擠效應,對空機市場買氣可能確實會有衝擊,但電信商推出的資費方案,有補貼也形同分期,相對受消費市場青睞,也帶動台灣大近年行動服務營收持續創新高。 林東閔表示,由於看好今年iPhone新機銷售會增加至少一成,電信整體補貼金額也會比去年高,且會有效帶動平均每戶貢獻金額(ARPU)。
華為推出Mate 60 Pro新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調研機構TechInsights拆解該款手機發現,其採用SK海力士的LPDDR5和NAND快閃記憶體,這也讓韓廠憂心美國可能緊縮管制措施。 根據《Businesskorea》報導,華為推出Mate 60 Pro手機後,美國商務部已對其採用的7奈米麒麟9000S晶片展開正式調查,商務部還強調「為了美國國安,毫不遲疑採取合適行動」,並暗示可能會基於調查結果採取額外的制裁行動。 報導分析,上述制裁行動可能衝擊南韓半導體業發展。值得關注的是,TechInsights在華為Mate 60 Pro中,發現了海力士的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但自2020年5月美國對華為制裁以來,SK海力士就沒有與華為往來,這代表韓製記憶體晶片可能透過其他管道落入華為手中。 市場調查公司Omdia資料顯示,韓企今年第二季在全球DRAM市占率達70.1%,其中三星占38.2%、SK海力士占31.9%,雖然華為Mate 60 Pro使用許多陸製元件,但不可能以大陸晶片取代韓國的記憶體。 一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在Mate 60 Pro發現SK海力士的產品,或許暗示記憶體是制裁大陸的有效工具之一。 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宣布對大陸實施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但給予韓企1年的豁免許可。在華為事件後,恐使美國政府改變立場的疑慮升高。
【時報-台北電】華為新機Mate 60 Pro熱度持續升高,蘋果Iphone 15也將於北京時間13日凌晨發布,兩企業即將正面交戰,雙方共同的供應商也將受益。 藍思科技表示,已根據客戶提前給到的訂單量進行投產,由於三四季度是手機銷售旺季,市場對於供應鏈營收情況也較為關注,具體業績情況還要綜合考慮下游終端銷售情況。 華為Mate系列機型接連上線,於線上開售幾乎都是秒空,華為5G的暢銷使業界降低對即將問世的IPhone 15系列新機,目前預估蘋果市值已蒸發2000億美元(約14688億人民幣)。(編輯:邱致馨)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近日赴中國訪問,他透露自己有華為手機,用起來「很安全、非常棒」,還強調,用這款支手機,美國人很難竊聽。他呼籲,委國當地科學家應向中國企業學習,在尖端技術領域勇於創新,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技術。 觀察者網報導,委內瑞拉電視台(VTV)節目主持人提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一篇有關華為推出最新手機Mate 60 Pro的報導,標題為「華為新旗艦手機顯示了美國制裁的低效率」。 馬杜洛對此回應說,儘管美西方國家多年來對華為進行無理制裁打壓,但華為仍然在5G技術領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馬杜洛認為,華為技術發展水平可與世界上許多競爭對手媲美,甚至更勝一籌。 馬杜羅還透露,自己現在使用的正是華為手機,且使用感和安全性都不錯。他說,華為手機用起來非常棒,這款手機相當好,外國佬們(gringos在西語中可指美國人)竊聽不了。 他進一步呼籲委內瑞拉科學家們效仿中國企業的做法,在新技術領域勇於創新。「我們要以中國為榜樣,創造自己的技術、自己的解決方案,不依賴於世界上任何人地向前邁進。」 法新社報導,馬杜洛赴中國訪問,主要為尋求北京支持,加入近期擴大的新興經濟體「金磚五國」(BRICS)集團。這是他2018年以來首次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預計停留到14日。
全球零碳美妝品牌-歐萊德(O’right)已於9月6日顛覆沙龍業之姿,呈現一場極具時尚趨勢的「O’right PRO」髮型大秀,這不僅是對美髮藝術的致敬,更是品牌的全新突破。此次活動歐萊德正式發表「O’right PRO」品牌,專為頂級沙龍設計的嶄新概念,並跨界與沙龍教父鄧泰華率領的斐瑟(Visavis)專業團隊合作,在專業美髮領域共同攜手開啟零碳里程碑。 歐萊德2011年即推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並以零碳主題,連續三屆(COP25、COP26、COP27)代表亞洲中小企業受邀至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進行專題演說,2023年發起「綠沙龍計畫」承諾抵換在沙龍店內及顧客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O’right PRO大秀本次更跨界由沙龍教父、業界人稱「鄧爸」的鄧泰華,率領的斐瑟專業沙龍團隊合作。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要讓社會大眾了解髮型設計已是時尚界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台灣髮型設計師更已具國際頂尖水準,希望讓這些優秀髮型設計師成為舞台主角,揮灑他們的創作與熱情,於是籌備這場邀請千位政商名流,包含前公視華視董事長陳郁秀、知名主播沈春華、雲朗觀光總經理盛治仁、知名主持人林書煒、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謝馨慧等人一同觀賞的髮型秀。
蘋果將在台北時間13日凌晨發表iPhone 15四款新機,但中國「禁蘋令」卻從iPhone手機擴及至Apple Watch和AirPods無線耳機,恐進一步被禁止帶入工作場所。法人指出,華為強勢回歸,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將由ios、安卓及鴻蒙三分天下,對蘋果有一定的殺傷力,代工廠鴻海、立訊等影響最大。 蘋果13日發布四款新機,分別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以及iPhone 15 Pro Max。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iPhone 15新機全系列產出約8,000萬支,較去年同期上海封城事件年增近6%,獨具潛望鏡頭的Pro Max可帶來更多買氣,預估整體Pro系列占比可望拉至6成以上。 TrendForce指出,但市場景氣不佳,加上華為Mate 60 Pro、Pro+及摺疊手機X5的強勢回歸,可能衝擊今年蘋果iPhone整體銷量,因此預估iPhone全年生產總數約落在2.2億~2.25億支,年減約5%。 中國上周傳出中國禁止中央部會、機構官員及國企員工使用iPhone手機,近日更傳出,禁蘋令將擴大至Apple Watch和AirPods無線耳機。蘋果在新機發表前夕籠罩在陰霾之中,首當其衝是蘋果股價。在禁蘋令消息曝光後,蘋果股價在9月6日和7日兩天重摔6.4%,市值蒸發1,920億美元,相當於近半個台積電的市值。蘋果股價在8日反彈0.35%,收178.18美元。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華為一口氣推出Mate 60 Pro、Pro+及X5三款新機,預估今年華為手機銷售上看4,500萬支,確定谷底逐步復甦;中國祭出蘋果禁令,歐美市場消費者對ios作業系統黏著度高,預估只衝擊中國銷售量。他強調,中美科技戰氛圍越演越烈,蘋果、安卓及鴻蒙三大作業系統將三分天下,一個世界兩個制度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