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Pro

的結果
  • 蘋果將推出Vision Pro低價版 螢幕與處理器會縮水

    長期追縱蘋果產品的科技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蘋果將會在2025年底之前推出一款價格更便宜的空間計算產品,新品會命名為Apple Vision或者Apple Vision One。 《快科技》報導說,與目前發佈的Apple Vision Pro相比,Apple Vision將會降低螢幕、處理器的規格,同時砍掉空間音訊,取而代之的是讓用戶使用AirPods Pro來播放音訊。 據悉,目前Vision Pro定價是3499美元(約合台幣107,000元),它最昂貴的元件就是兩塊4K MicroLED螢幕以及M2和R1晶片。有了這塊螢幕,每只眼睛分配到的圖元超越4K電視,可以觀看100英寸巨幕電影,還可以觀看3D視頻觀看,實現影院級視頻觀看體驗。 而且Vision Pro採用雙晶片設計,包括一枚Mac級別的M2晶片,同時配置即時感測器處理晶片R1。R1晶片主要負責感測器的信號傳輸、處理,官方稱傳輸資料12毫秒就可以觸達,比眨眼的速度還快,幾乎零延時。 另外,Vision Pro標配空間音訊,這是業界最先進的空間音訊系統,耳朵兩側各有一組雙驅動單元,聲音環繞立體,還會分析所在空間的情況,匹配最佳音訊效果。

  • 玉晶光 H2營運有亮點

     玉晶光(3406)近期因美系客戶秋季將發表新系列手機,加上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受到全球關注,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再加上15日預定召開股東會,市場預料將有利多釋出,從而帶動股價回溫,9日收盤價以399元作收,逼近400元大關,同步站上五日均線及月線支撐,惟周線未能順利收紅,仍小跌0.37%。  玉晶光現仍處於新舊產品交替期,第二季營收並不亮眼,但是外界認為待秋天到來,受惠於蘋果將發布iPhone 15系列手機,可望拉動第三季營收,迎接下半年換機鋪貨潮。

  • 蘋果MR頭盔爆厲害 為何台廠洩氣?內行曝1原因:散戶急不得

    Apple Vision Pro的創新性完勝一眾品牌大廠,再次驗證只有蘋果能超越蘋果,儘管供應鏈股價暫時垂淚,但入列的光學及感測廠商,已成為蘋果引領全新眼球革命的一級技術玩家。 磨劍十年,眾所期待的蘋果頭戴裝置Apple Vision Pro終於亮相,這是繼十年前的Apple Watch發表之後,首款再度讓蘋果迷振奮驚呼的電子裝置產品,但在銷售價格比預期高、量產上市又比預期晚,雙重期待落空下,相關供應鏈股價短線利多出盡。不過,Vision Pro裝置將聚焦遊戲、工作交流,把世界正式帶入空間運算時代,不管是硬體或是軟體,都誠如蘋果執行長庫克所說,「擴增實境(AR)是一種深遠的科技」,儘管短期仍缺乏殺手級的應用留住使用者,但蘋果首款頭戴裝置的推出,就硬體層面來看,已被視為是蘋果的「Macintosh時刻」或「iPhone時刻」,假以時日,輔以AI技術的快速發展融合,你我的生活勢必再次融入這次的眼球革命中。 功能完勝一眾品牌廠 Apple Vision Pro是蘋果有史以來設計最複雜的消費電子產品,為跨入頭戴市場,蘋果早自二○一三年開始進行相關設備的研發,期間收購了多家動作捕捉、眼球追蹤、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的創新公司,可說是十年磨一劍,Vision Pro產品,也確實成為目前市場功能最強大、最貴的頭戴設備。 Vision Pro處理器搭載蘋果M2及全新設計用來消除延遲的R1晶片外,該頭戴裝置並設計有五個感測器、十二個相機及六個麥克風,同時搭載二三○○萬畫素、二個一.四一吋的Micro OLED鏡片,不是由硬體控制器進行操作,而是透過眼睛、手勢、聲音進行操作,並是蘋果第一個可以錄製3D空間影片的消費性裝置,也被稱作「蘋果第一款3D相機」。 最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消費者使用Vision Pro的安全性及隱私性,蘋果為這款頭戴裝置推出全新的Optic ID生物識別方案替代傳統Touch ID及Face ID,Optic ID會用紅外線掃描、驗證用戶的虹膜,用於解鎖、消費和自動填入資訊等使用場景上,虹膜資訊將直接加密儲存在裝置上,不用擔心隱私外洩。 應用體驗上,Vision Pro則可全視野沉浸式看電影,甚至可以體驗3D電影效果,該款頭戴裝置的視場角(FOV)雖尚未公布,但預料亦將超過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產品(目前市面上的視場角最高達一一○度,一般預測Vision Pro將可達一二○度),不僅電玩遊戲玩家的體驗大幅提升,連同體育賽事的觀賽體驗也更為進階。 虛擬光學技術重中之重 Vision Pro並不全然只能應用於娛樂場景,它還可以與蘋果Mac筆電無線連接,在Vision Pro裝置中放大Mac電腦螢幕,以用於辦公場合,讓這款裝置的應用硬體設計有其完整性及超前性,並突破過往品牌廠在頭戴裝置應用生態普遍存在小眾化發展的痛點及瓶頸點。 雖然在WWDC發表會上,蘋果未針對市場高度期待的AI或生成式AI技術如何與Vision Pro結合開展更全面的應用面向,但一般認為,蘋果長期以來致力於建構生態系,忠實粉數量極為龐大,Vision Pro的發表,將是蘋果宣示將內容、終端裝置、生態系建置全面進階融合的極致發展。 然Vision Pro高於預期的銷售價格及比預期晚才會量產上市,都凸顯蘋果MR裝置量產技術極高,摩根士丹利預估,Vision Pro供應鏈預計將在十月才會進入量產,今年預估量產的台數將低於五十萬台,與市場的預期出現落差,供應鏈股價也因此在短線上被澆了冷水,但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蘋果針對MR產品的應用發展及創新,已值得持續關注,尤其第二代的Vision Pro可能在二○二五年發表(另一看法則是蘋果將分別在二○二五年發表一款高階及一款低階的MR)。 供應鏈已成技術一級玩家 集邦科技則評論,Vision Pro硬體規格和功能設計方面,無疑是目前最頂尖的AR/VR產品,但過高的售價,加上需要外接電源才能運作兩小時,均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意願的不利因素,該機構認為Vision Pro初期會是偏向開發者、企業用戶採購的產品,讓開發者、企業能透過Vision Pro的各種創新的功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應用,並不適合一般消費用戶。集邦更保守預估,明年Apple Vision Pro出貨量僅約二○萬台,需等待消費款的推出才能以此拉升整體AR市場的快速發展。 MR既是很深遠的技術發展,成功自然也非一蹴可幾,已進入核心供應鏈的一級玩家,亦需要時日等待苦盡甘來。從成本結構來看,一般而言,光學顯示器、晶片及鏡頭占頭戴裝置成本最大份額,AR眼鏡的光學顯示成本又明顯高於VR眼鏡,如Meta Quest Pro的光學顯示成本達二五%,微軟HoloLens的光學顯示成本則高達四成,晶片成本占比則達三成,而Vision Pro以Pancake透鏡整合變焦及眼球追蹤功能,技術門檻不小,成本自然不低,雖未來有望成為頭戴虛擬顯示裝置的主流光學技術,但其他品牌玩家亦需要長時間的投入,還不見得能看到蘋果的車尾燈。 根據揭露,Vision Pro除了由立訊獨家組裝外,成本最高的Micro OLED顯示器由Sony獨家製造、雙處理器由台積電五奈米製程打造,3D感測磊晶片及LiDar雷射掃描儀則分別由聯亞及穩懋奪得,Pancake透鏡則由玉晶光供應,欣興則供應蘋果MR裝置關鍵晶片所需ABF載板。 據悉,Vision Pro光是物料成本就高達一五○○美元,二片顯示器就占七○○美元,為成本最高的零組件,晶片及光學零組件成本則分別達一二○美元及一六四美元,對供應鏈短期營運貢獻雖有限,但長期將在蘋果掀起的新眼球革命賽中,受益匪淺。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51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 歪樓用Vision Pro當神器 看股一台抵多台? 網:重押「瞎眼概念股」 1檔被點名

    自從蘋果再WWDC上分享最新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後,市場最關注的還是高達新台幣10萬元左右的起售價到底誰會買,日前有腦筋動得快的網友好奇,難道沒人認為Vision Pro是看股神器嗎?網友表示,一台Vision Pro就能同時顯示好幾個市場,根本一台抵多台。不少網友開玩笑支持原Po認為,真的是看股神氣,但也有人認為,真的買來看股可能得重壓「瞎眼概念股」。 Vision Pro公開後掀起各界熱議,有的人圍繞在價格,有的人則比較Vision Pro的訂價策略和Oculus之間的差異。不過,有網友針對「最先進產品 庫克捍衛Vision Pro訂價」這則報導,在PTT上發文,他好奇,「難道沒人覺得這是看股票神器嗎?」;原Po表示,「像我習慣同時看好幾個市場,有這台就能在畫面中同時看好幾個市場,根本一台抵好幾台設備,只是蘋果不支援多開app,可能需要多灌一些看盤軟體,而且一直手躺著就能下單,好舒服」。 網友則表示,「我覺得是出門好幾天的看盤神器」、「真的是看股票神器」、「這個如果推出低階版,搭配macbook使用很方便」、「可躺著賺...真的太舒服了」,「每天波動都能超過這個錢,該花還是要花」、「可以練當沖手勢,衝衝衝」;也有人認為,「弄十個螢幕都比這個便宜」、「這樣會加快我賠錢的速度」。 不過,另外也有群網友打趣地說,「好,我押眼科生技」、「壓眼科雷射概念股+1」、「瞎眼概念股」、「請問有眼科診所概念股嗎」、「重押大學光(3218)」。

  • 《產業》迎戰618 小米POCO新機助攻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小米旗下POCO於5月初推出POCO F5 Pro與POCO F5,在市場引發迴響,兩款新機呈現補貨即搶購一空狀態,POCO F5 Pro 12GB+256GB版本售罄,為了趁勝追擊延續買氣,今(9)日宣布升級推出POCO F5 Pro 12GB+512GB版本。不僅如此,小米搶攻618檔期,宣布「小米618 年中購物節」將於6月13日狂歡開跑,盼為營運注入動能。 POCO是自小米集團中獨立出的年輕智慧型手機品牌,截至目前,POCO在三年內已於全球進入超過85個市場。小米(含Xiaomi、Redmi、POCO)第一季產量達2650萬支,季減27.4%,主要仍是全球消費信心低落,加上小米的成品庫存水位仍高所致,故生產規劃相當保守,由於第二季持續庫存調節,因此季產量成長幅度受限,預估季增約20%。 POCO F5 Pro搭載台積電(2330)4奈米製程的高通Snapdragon 8+ Gen 1旗艦級5G處理器,結合LiquidCool水冷技術2.0與配備5000mm超大面積VC散熱板,讓遊戲或多工處理時性能狂暴輸出的同時,更有效替機身降溫,以維持效能的穩定度。POCO F5 Pro是品牌首款配備WQHD+ 120Hz AMOLED螢幕,螢幕同時支援1920Hz高頻PWM調光技術,能在螢幕亮度低的情況下直接觸發,更能減低在昏暗環境中長時間觀看螢幕帶來的不適感。此外,POCO F5 Pro配備的5160mAh大電量電池,支援67W超級快充,僅需15分鐘即可將電量回到50%,而POCO F5 Pro也是POCO首款支援30W無線快充手機。 POCO F5 Pro提供黑色與白色兩種顏色選擇,12GB+512GB定價為14,999元,將於6月14日於小米商城mi.com、POCO商城以及合作電商平台全面開放預購,於6月22日起現貨開賣。 另外,為搶攻買氣,小米也宣布2023年上半年消費強檔「小米618 年中購物節」將於6月13日開跑,期間除了推出Redmi Note系列強檔新機Redmi Note 12S,以不到7千元的價位入手1億像素專業級相機;同時,小米更準備多款好評手機、智慧家電與智慧穿戴裝置等熱門商品享大幅優惠,期望為低迷的市場注入動能。

  • 認真?他爆蘋果MR頭盔只訂15萬台 10檔台港供應鏈抱團抖

    蘋果日前發表首款MR頭盔Vision Pro,雖功能新穎強大,但售價3499美元、逾10萬元台幣起跳,價格遠高於市場預期,韓媒更踢爆,內部目標已由外傳的百萬台陡降到15萬台,恐大大牽動玉晶光、揚明光、GIS-KY、舜宇、比亞迪等台港供應鏈,後續股價與出貨表現受矚目。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英文版網站Pulse News報導,蘋果MR頭盔銷量從外傳的百萬台降至30萬台後,傳出多家矽谷零件製造商透露,蘋果在正式發表前,其實只訂購15萬台,數量之少,令他們大感意外。 報導引述業界人士說法指出,蘋果內部已有賣不好的心理準備,才會大幅調降採購量,對於後續零件訂單狀況,則稱得看蘋果是否會提高銷售目標而定,但蘋果訂單向來不以年度計算,而會視該款產品的銷售周期而定。 由於蘋果6日發表MR頭盔後,市場一片叫好不叫座,拖累亞洲的相關蘋概股慘跌,當時除玉晶光、大立光、揚明光、GIS-KY、亞光等台廠供應鏈倒成一片,高偉電子、舜宇、瑞聲、比亞迪電子、鴻騰精密等在港零件廠,股價也全面走低,類似情況是否重演受關注。 被封為「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的郭明錤,日前才在推特上吐槽3點,包括產品必要性不如ChatGPT/AIGC、價格太貴且需等逾半年才到貨,以及能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應用程式與內容生態待觀察,認為均不利短期的投資情緒。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最先進產品 庫克捍衛Vision Pro訂價

     蘋果新品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的超高售價令市場咋舌,執行長庫克接受專訪時稱該裝置是最先進的電子產品,捍衛蘋果的訂價決策。庫克受訪時承認有在使用ChatGPT,但人工智慧(AI)發展的風險需要企業自律和政府監管。  庫克6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早安美國」節目專訪時表示,Vision Pro是市面上最先進的電子產品,讓人們生活在未來。  他表示,Vision Pro不只是一項產品,它是一個平台,蘋果已迫不及待對開發商開放,期待更多應用出現。  庫克指出,Vision Pro是蘋果的轉折點,蘋果多年前便投入擴增實境(AR),這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技術,Vision Pro可謂下一篇章。用戶能沉浸在電影、電視目和體育活動,猶如身臨其境。使用者能拍攝照片和視訊,盡情享受,還能將記憶帶回現實。  蘋果5日在開發者大會(WWDC)發表首款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3,499美元起跳的售價引起市場熱議,當日蘋果股價不漲反跌。Vision Pro預計明年初率先在美國開賣。  外媒先前報導,蘋果基於隱私顧慮,禁止員工使用ChatGPT。庫克受訪時被問到是否有在使用ChatGPT,他大方回應:「當然,我有在用。」庫克對ChatGPT感到興奮,並認為它有一些獨特的應用,蘋果正密切關注。  然而庫克亦表示,人工智慧也帶來龐大風險,像是偏見和錯誤資訊等,支持政府出手監管,防止AI技術遭到濫用。  他說:「你會擔心像是偏見和假訊息,或是更糟。」AI快速發展需要政府介入,但科技企業也需負起責任。  庫克表示,AI領域需要監管,AI的進展如此迅速,法規會有追不上AI發展的時候,此時便需要企業自律。  自ChatGPT問世以來,矽谷掀起一股AI狂潮,科技巨擘爭相湧進AI領域,積極將產品與AI相連結,而庫克對AI技術的態度相對克制。

  • Vision Pro供應鏈 陸企數量大增

     Vision Pro問世後,各大機構嘗試分析背後供應商,綜合各方資訊,台廠依然是供應主力,但陸企數量大增並駕齊驅;兩岸業者占該產品逾半供應鏈,只是占整體收入價值可能僅30%。  維深信息研究指出,Vision Pro的物料清單(BOM)涵蓋台、陸、美、日、韓等地供應商,台灣與大陸廠商數量最多,台廠包括玉晶光、大立光、揚明光、美律等,陸廠則有兆威機電、高偉電子、長盈精密、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等,兩岸廠商合計占比逾50%。  該清單顯示,台陸廠商提供Vision Pro的物料占總成本約30%。Vision Pro預估生產成本為1,509美元,撇除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外,玉晶光、大立光、揚明光提供光學組件與交互感測器鏡頭等,占成本至多126美元,且當中相當程度還屬於提供模組的高偉電子,再加上美律聲學組件以及PCB相關供應,估占成本不到10%。  陸廠拿走過往台灣的組裝代工,立訊精密的服務占成本130美元,長盈精密與領益智造供應結構件占120美元,加上德賽電池15美元以及聲學等組件供應,估占總成本約20%。不過整體來看,台廠提供的光學產品等屬於較高技術,預計毛利率會優於負責代工、電池等的陸廠。  相較之下,零件中最昂貴的Micro OLED占700美元由索尼提供,LG、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供應顯示與記憶體等領域,晶片領域供應商除蘋果自研還有博通等,多數成本仍在日韓美供應商上。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Vision Pro的台廠供應鏈有台積電、日月光、和碩、欣興、台郡、景碩、南電、采鈺等。高盛5月報告則表示,如日企三菱瓦斯化學可能供應精密透鏡用的光學樹脂聚合物。  日經新聞7日引述電子零組件大廠相關人士表示,在蘋果涉足後,頭戴裝置終端產品有望普及,預計能給索尼等日企甚至亞洲主要供應商帶來大量供應需求。

  • Oculus賣就虧 Vision Pro天價想什麼? 達人揭蘋果反向操作: 突破Meta 10年困境

    蘋果在WWDC上發表首款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高達3,499美元、折新台幣約10萬元起跳的售價卻震驚市場。 財經部落客切老則認為,過去Meta採低價策略,但創新性和用戶體驗因此受限,以致賣一副Oculus頭盔虧一副,如今蘋果反其道而行,猜測蘋果是想利用Vision Pro試水溫,也許真的有機會讓蘋果為VR定義出新的用戶市場。 ◎以下為《切老滾雪球》原文: 你看好VR產業的未來嗎?看來蘋果是十分看好的,在昨天終於推出了眾所期待價格高達10萬台幣的Apple Vision Pro。 我們先來看看在元宇宙領域投注最多資源的META在VR領域的發展。Meta發展VR軟硬體技術已經超過10年,Oculus頭盔在全球的市佔率超過70%,在2022年第四季更突破了80%的市佔率。根據IDC的數據顯示,Oculus頭盔在2021年創造了約23億美元的營收,賣出了360萬副頭盔,2022年更增長為29億美元的收入。 此外,Oculus Publishing應用程式平台在2022年的營收為15億美元,比2021年成長了50%。有500多款上架遊戲,其中300多款為META贊助研發,另外有150款正在研發中。目前上架的應用程式中,有40款的營收超過一千萬美元,而營收突破兩千萬美元程式的數目比2021年多了一倍。這15億美元的營收佔了META的VR部門的73%營收(不含Oculus頭盔),也佔了全球VR應用程式營收的50%。 META在2022年銷售Oculus頭盔的29億美元營收加上Oculus Publishing的15億美元營收共計44億美元,換算成台幣是1320億台幣的收入,看起來很驚人,但去年META的Reality Lab部門的虧損更驚人,2022年虧損了超過140億美元約4200億台幣。我們可以知道目前META是賣一副Oculus就虧一副的階段,META去年所裁撤的一萬一千人中大部分都是Reality Lab部門的成員。可以看出VR的發展與探索仍在非常初期,META在長期投入龐大資源的狀況下仍未能找到VR硬體的最佳形式以及成功發展出VR產業的獲利模式。 META的策略是用低價銷售VR設備,不惜成本來推動VR整體的應用需求,在追求低價的思維下,產品創新性與用戶體驗反而因為工程思維受到限制。反觀蘋果,採相反的策略,將VR定位為需要高昂花費的沉浸式體驗科技產品,在創新性及體驗上一舉突破了META發展10年的Oculus頭盔架構。但因為Vision Pro高昂的售價,最終市場的反應如何仍是未知數。 可以猜測蘋果是利用Vision Pro來測試市場水溫,以蘋果愛用者的屬性與生活水平來看,也許真的有機會讓蘋果為VR定義出新的用戶市場。不管最後蘋果Vision Pro的銷售數字如何,越多的廠商加入VR技術的研發,產出越多的商品,必將刺激更多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對整體VR產業絕對是好事,VR的未來也越來越值得我們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切老滾雪球》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Vision Pro要台幣10萬? 1項超強功能解密 前蘋果員工:堪稱讀心術

    蘋果(Apple)本次在WWDC發布最新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驚豔全球,不過,折新台幣要價超過10萬讓人敬而遠之。Vision Pro價值在哪,曾經負責研發Vision Pro的前蘋果員工Sterling Crispin表示,該款產品是整個產業的結晶,他也分享了這款產品的超強功能,堪稱人機一體的代表作。 陸媒IT之家報導,Crispin日前在推特上透露,他從事AR和VR長達10年之久,「這是我進行單一研究項目耗時最久的一次」;他表示,從很多方面,Vision Pro是整個產業的結晶。據IT之家轉引了蘋果的說法,在Vision Pro開發過程中竟創造多達5,000項新專利。 談到這款產品的厲害之處,礙於保密協定,Crispin無法透露太多,但針對已經公開的專利部分,Crispin指出,Vision Pro使用了大量神經科學來開發其一些關鍵功能;Crispin分享,當用戶正處於VR或AR體驗中,AI能嘗試透過眼動追蹤、大腦電波、心跳心律、肌肉活動、大腦血液密度、血壓和皮膚導電等各種方式預測使用者的情緒和認知狀態。 最酷的是,Vision Pro可透過瞳孔預測用戶想要點選哪些選項,Crispin表示,由於瞳孔在用戶點擊前就會有所反應,因此可以透過監測用戶的眼球行為,打造大腦和機器的接口,Crispin將這種功能稱讚為「讀心術」。 此外,Crispin還表示,Vision Pro還能透過機器學習、身體和大腦訊號預測使用者的專注程度和學習效果,虛擬環境將以此為根據進行更新,試想一下,這種功能可以幫助使用者建立更符合沉浸式的使用環境。

  • 《今日財經懶人包》6月不升息?美股竊喜小漲;AI訂單翻倍 台積先進封裝急擴產;Vision Pro賣10萬元 貴到蘋概股吃手手;陳泰銘:被動元件庫存調整到年底;徐旭東:台灣景氣不差啊

    下周將揭曉5月CPI和Fed利率決策,市場樂觀6月升息喊卡機率達8成,美股在銀行股和晶片股反彈下全收紅;生成式AI訂單翻倍跳,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產能供不應求;蘋果推出頭戴裝置Vision Pro,1個要價逾10萬元,貴到全球蘋概股全嚇傻;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看衰被動元件,喊存貨調整至少仍要2季;東聯董事長徐旭東樂觀表示,台灣以外銷為主,加上台幣走貶,台灣景氣應不會太差。以下為今(7)日財經懶人包: ▲6月不升息?美股竊喜小漲 在景氣概念股走高帶動下,周二美股三大指數小漲作收,投資人縮手觀望下周揭曉的通膨數據與聯準會利率決議。儘管漲幅不大,但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2023年以來新高,標普指數另創下去年8月以來收盤新高,那指另創下去年4月以來新高。超微大漲帶動晶片股反彈,費半指數表現尤其亮眼。台積電捎來喜訊,其ADR上漲1.81%,日月光ADR更大漲6.05%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10.42點或0.03%,收33,573.28點。   NASDAQ上漲46.99點或0.36%,收13,276.42點。   S&P500上漲10.06點或0.24%,收4,283.85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44.23點或1.28%,收3,488.34點。 ▲台積CoWoS封裝 供不應求 AI伺服器訂單三級跳,台積電先進CoWoS封裝產能嚴重供不應求,台積電總裁魏哲家6日表示,去年起,CoWoS需求幾乎是雙倍成長,明年需求持續強勁。目前優先規劃把先進封裝龍潭AP3廠部分InFO製程轉至南科廠,空出來的龍潭廠加大力度擴充CoWoS產能,竹南AP6廠也將加入支援,擴充先進封裝製程進度越快越好! ▲Vision Pro太貴 蘋概股全嚇跌 蘋果6日凌晨舉行開發者大會(WWDC),近十年醉心研發的頭戴裝置Vision Pro登場,用高規格、高技術試圖扭轉使用此類設備的不適感。但逾新台幣10萬元定價一出,投資人立刻以股價來表達這個超貴產品能否普及的質疑,6日全球蘋概股整體大跌。 ▲陳泰銘:被動元件調庫存 還要二季 國巨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泰銘雖看衰標準品存貨調整仍至少要二季,但國巨已穩定轉往高階領域,看好在汽車領域的布局提前站穩20%以上;同時身為富鼎新科董座,陳泰銘也看好富鼎已找到產能出海口。   ▲徐旭東:台灣景氣不會太差 全球景氣復甦趨緩,東聯董事長徐旭東表示,「談景氣我是較偏樂觀派,總是要有信心!」美國問題對我們來說影響沒有很大,現在是否從低迷往上還要觀察,但台灣看起來好像沒有不好;此外,台灣以外銷為主,在台幣走貶的環境下,台灣景氣應不會太差。

  • 蘋果Vision Pro明年上市 估出貨20萬台

     蘋果在WWDC大會中發布首款MR眼鏡Vision Pro,受到市場關注。研調機構TrendForce估計,在售價和產能的限制下,預估2024年在美國上市時,出貨量僅約20萬台,後續還要看消費款的Apple Vision是否能吸引消費者日常使用,進而拉抬AR市場。  Vision Pro預計2024年上市,每台售價3,499美元,約新台幣10.7萬元,比外界預估的還要貴。機身以鋁合金打造,搭載M2和R1晶片,可以用眼神和手勢操控,外接電池續航力為二小時。  TrendForce指出,Apple Vision Pro精巧設計與高性能代表著生產難度提高、產能有所限制,也因此2024上半年僅選擇優先在美國發售。  考量產品售價,以及暫時還缺少必要性的應用功能等因素,TrendForce預估,2024年Apple Vision Pro出貨量僅約20萬台,需要等待後續消費款Apple Vision的推出以及Apple能否提供吸引消費者日常應用的功能服務,才能以此拉升整體AR市場的快速發展。  TrendForce認為,Apple Vision Pro硬體規格和功能設計方面,無疑會是目前最頂尖的AR/VR產品,但是售價高達3,499美元,再加上需要外接電源才能運作兩小時,均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意願的不利因素。  Apple Vision Pro目前缺乏足夠的應用,初期會是偏向開發者、企業用戶採購的產品,讓開發者、企業能透過Vision Pro的各種創新的功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應用,並不適合一般消費用戶,因此產品售價才會偏高。  而Apple後續則能針對Vision Pro各種功能的應用情況,進行產品規格上的調整,以此推出與Pro版有所區隔的新品Apple Vision,除了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預算,電池的續航力也能進一步優化。因此,WWDC 2023是以空間運算的概念情境與願景為主,預估在2024 WWDC中才會有更多的實際AR應用程式展示,並且鎖定在日常生活應用為主。

  • 《科技》2024年蘋果Vision Pro出貨估20萬台 專家點出待解問題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據TrendForce表示,針對蘋果WWDC發表的Apple Vision Pro,其精巧設計與高性能也代表著生產難度的提高、產能會有所限制,也因此2024上半年僅選擇優先在美國發售。同時,考量產品售價,以及暫時還缺少必要性的應用功能等因素,TrendForce預估2024年Apple Vision Pro出貨量僅約20萬台,需要等待後續消費款Apple Vision的推出以及Apple能否提供吸引消費者日常應用的功能服務,才能以此拉升整體AR市場的快速發展。 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Apple Vision Pro硬體規格和功能設計方面,無疑會是目前最頂尖的AR/VR產品,然售價高達3,499美元,再加上需要外接電源才能運作兩小時,均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意願的不利因素。Apple Vision Pro目前缺乏足夠的應用,我們認為初期會是偏向開發者、企業用戶採購的產品,讓開發者、企業能透過Vision Pro的各種創新的功能,進而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應用,並不適合一般消費用戶,因此產品售價才會偏高。 而Apple後續則能針對Vision Pro各種功能的應用情況,進行產品規格上的調整,以此推出與Pro版有所區隔的新品Apple Vision,除了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預算,電池的續航力也能進一步優化。因此,WWDC 2023是以空間運算的概念情境與願景為主,預估在2024 WWDC中才會有更多的實際AR應用程式展示,並且鎖定在日常生活應用為主,包括連接其他Apple產品獲取資訊、下達指令等。

  • 《美股》焦點股:蘋果AR頭顯要價近11萬;特斯拉在中國大賣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蘋果收跌約0.8%,盤中一度上漲2.2%,創下歷史新高,為17個月來首見。該全球身價最高的公司周一舉行2023年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3),發表了其首款擴增實境(AR)頭顯Vision Pro,定價為3,499美元 (約新台幣10.8萬元),是Meta同類最貴產品價格的3倍之高。Vision Pro預計於明年初上市,將是自10多年前推出iPhone手機以來,蘋果風險最高、最大的一次豪賭。除此之外,蘋果亦推出一系列軟硬體更新,包括iOS 17、M2 Ultra晶片、採用M2晶片的15吋MacBook Air,以及採用M2 Ultra晶片的新版Mac Pro旗艦桌機等。 ●特斯拉收漲1.7%,該公司5月份在中國的中國製電動車銷量大幅成長。根據中國乘聯會發布的5月新能源車銷售報告,特斯拉中國製電動車在中國的銷量達到77,695輛,較4月份(75,842輛)成長2.4%、較去年同期上海封城期間(32,165輛)大幅成長142%。 ●美國大型銀行股齊跌,摩根士丹利跌0.72%,美國運通跌0.67%,花旗跌0.17%,摩根大通跌0.98%,美國銀行跌0.59%。《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監管機關準備收緊對大型銀行的規範,可能將其資本要求平均提高20%,在今年一連串中型銀行倒閉後強化金融體系的韌性。報導指出,美國監管當局最快可能在本月提出相關變革,資本要求的確切數字將取決於銀行業務,擁有大型交易業務的美國銀行業巨頭料將面臨最大的調漲幅度。摩根士丹利和發卡巨頭美國運通等高度仰賴投銀或財富管理等費用收入的銀行,也可能面臨較大的調漲幅度。 ●Palo Alto Networks收漲4.4%,該網路安全公司將於6月20日取代Dish Network Corp成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Dish下挫2.7%。

  • 《國際產業》明星or掃把星?Vision Pro成蘋果最大挑戰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一在2023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3)上,蘋果發表其首款擴增實境(AR)頭顯Vision Pro,定價高達3,499美元(約新台幣10.8萬元),是Meta同類最貴產品價格的3倍之高,無疑是蘋果10多年前推出iPhone手機以來最大、風險最高的一次豪賭,將考驗消費者是否願意砸下大錢為這個蘋果視為「運算技術的未來」買單。 Vision Pro頭顯預計明年初率先在美國上市,之後將在其他市場開賣。 除此之外,蘋果亦推出一系列軟硬體更新,包括採用M2晶片的15吋MacBook Air、採用M2 Max和M2 Ultra晶片的Mac Studio、配備M2 Max和M2 Ultra晶片的Mac Pro、iPhone手機最新作業系統iOS 17、iPad平板最新作業系統iPadOS 17、Mac最新作業系統macOS Sonoma、Apple TV的FaceTime視訊通話功能、Apple Watch智慧錶最新作業系統watchOS 10,以及Vision Pro頭顯作業系統visionOS。 蘋果展示了這款頭戴裝置五花八門的功能與應用,以及為該產品規畫的重要內容,如迪士尼的遊戲和互動影片等。執行長庫克表示,Vision Pro是一種新電腦,讓真實與數位世界無縫接合來達成「擴增實境」,這是第一部你透過它來看、而非看著它的蘋果裝置。 雖然蘋果將Vision Pro定位為「具革命性的空間電腦」(revolutionary spatial computer)理想很豐滿,但投資人擔心現實可能很骨感,周一蘋果股價下跌0.76%,收在179.58美元。在召開WWDC大會前,蘋果股價一度上漲2.2%、創下歷史新高184.95美元,為17個月來首見。 蘋果的行銷能力確實無可匹敵,成功說服了消費者一次比一次砸下更多錢購買iPhone手機,但Vision Pro可能成為該消費電子巨頭最大的挑戰之一。相較於Meta等競爭產品要價只需幾百美元,蘋果開價3,499美元使Vision Pro價格定位更像是高階筆電,而非只是一件周邊小物。 蘋果發布的Vision Pro將與Meta的產品一較高下。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調查,目前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在VR頭顯的市占率高達81%。 蘋果預估Vision Pro開賣首年銷量可望達到約90萬套,讓蘋果在該市場占有領先優勢,儘管這個數字只是蘋果其他產品銷量的零頭。 迪士尼周一股價小漲0.25%,收在91美元。其執行長Bob Iger亦加入Vision Pro的展示,並表示在Vision Pro推出當日就能在該裝置上使用Disney+串流媒體服務,「我們相信蘋果Vision Pro是一個革命性的平台,可以讓我們的願景成真」。 網飛(Netflix)等其他內容供應商及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等軟體公司也將為Vision Pro推出應用程式。 蘋果亦宣布遊戲軟體公司Unity Software Inc.也是合作夥伴,帶動Unity周一股價飆漲逾17%,收在36.32美元,盤中更一度觸發熔斷機制。 此外,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已經在開發一款較平價和一款更高檔的AR頭顯。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