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於台灣時間19日凌晨舉辦秋季第二次新品發表會,預料將會發表新一代Macbook Pro,將帶起新一波換機需求。由於Macbook新品將導入新高速傳輸介面及更高畫質,法人看好,相關概念股譜瑞-KY、祥碩及創惟等IC設計廠可望受惠。 蘋果預計將於台灣時間19日凌晨舉行第二次的秋季發表會,外界普遍預期將會發表新一代Macbook Pro。規格更新部分,新款Macbook Pro將會採用蘋果以Arm架構打造並由台積電代工打造的M1X處理器,其中專門報導蘋果新品的外媒MacRumors指出,Macbook Pro將會導入至少三個具備Thunderbolt 3介面的連接阜,另外MagSafe充電接口和SD讀卡槽也將回歸。 至於在螢幕規格上,也傳出將提升到120 hz。法人指出,由於Macbook Pro為蘋果高階筆電,因此會導入多項新技術,以提升消費者換機意願,未來更有機會將Macbook Pro部分技術下放到其他筆電規格,因此被外界視為技術先行的指標。 本次蘋果若更新Macbook Pro機種,由於採用M1X規格及重新回歸的MagSafe充電接口和SD讀卡槽,法人看好,將有機會帶來新一波換機潮,且蘋果Macbook Pro概念股譜瑞-KY、祥碩、創惟及中探針(6217)等廠商都有機會因此雨露均霑。 其中,譜瑞-KY一向是蘋果在Macbook Pro及iPad等終端產品的高速傳輸介面長期合作夥伴,由於本次Macbook Pro有機會迎來螢幕畫質規格更新到120 hz,將可望使eDP T-CON等產品出現更新需求,因此法人預期,譜瑞-KY下半年出貨表現將可望因蘋果新品而推動向上。 至於在SD卡讀卡槽部分,創惟過去以蘋果周邊的SD卡讀卡槽控制IC大啖相關訂單,且本次Macbook Pro將迎來SD卡讀卡槽回歸,創惟有機會再度攻入相關供應鏈之外,外界更預期創惟有望拿下蘋果Macbook Pro訂單。另外,由於本次MagSafe充電接口有望重新回歸,因此過去曾名列在蘋果MagSafe供應鏈的中探針有機會再度重回供應鏈。
蘋果再度在台灣時間今日(19日)凌晨1點第二度舉行了2021蘋果秋季發表會,今天的重點莫過於蘋果一口氣推出了兩款全新首次專為Mac打造的Pro晶片「M1 Pro」及「M1 Max」,主打最高以10核的CPU、32核的GPU及64GB的unified memory統一記憶體,同時再帶來了全新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cBook Pro,主打不管是複雜的影音剪接、3D繪圖等工作,均能在小小的全新MacBook Pro筆電中完成。 全新的M1 Pro及M1 Max對比M1的CPU性能都快上70%,在GPU上M1 Pro就比M1快2倍以外,M1 Max更是快上4倍的速度,而且更帶來更高的記憶體頻寬及容量,M1 Pro就擁有32GB的統一記憶體、最高可達200GB/s的記憶體頻寬,而M1 Max則擁有64GB的統一記憶體、最高可達400GB/s的記憶體頻寬,兩者最高可達10核的CPU以外,M1 Max更是最多可達32核的GPU。M1 Pro及M1 Max在與最新的8核筆電晶片比較時,效能更是達到其的1.7倍,在最高效能時的耗電量卻少了70%。 而與擁有獨立GPU的筆電比較時,M1 Pro的GPU不僅快上7倍,於峰值效能時的耗電量也少上70%;至於M1 Max與配備獨立GPU的輕薄專業級筆電相比,M1 Max不僅峰值效能更高,耗電量更少了40%,若與配備獨顯的高階筆電相比時,M1 Max在相近的效能表現下,耗電量更是可少100w,同時還配備ProRes專業影片編解碼器的專用加速技術,M1 Max更是擁有快2倍的影片編碼,並具備2個ProRes加速器,不管4K或8K影片都能同時輕鬆的多工處理,最高可播放多達20條4K ProRes、7條8K ProRes的影片串流,同時最多支援包括電視等4台外接的顯示器,更能滿足影像創作者的需求。 至於全新推出的MacBook Pro,此次就帶來全新16吋及14吋兩款尺寸,因著全新M1 Pro及M1 Max的加入,CPU最高可提升3.7倍、GPU也達13倍的效能提升,而且此次電力也增強最高達21小時的影片播放時間、14小時的無線上網時間,加上可帶動多50%風量的散熱系統,在日常工作時甚至無須使用風扇散熱,另外還有提升了2倍,最快達7.4GB/s、高達8TB的SSD,配上全新加入的Liquid Retina XDR,以及PRoMotion自動適應更新頻率,以帶來最高達120Hz的螢幕更新率,對於創作者來說能夠隨身攜帶的強大筆電,才能隨時隨地發揮創作的靈感。 而全新的MacBook Pro,16吋版本就擁有了16.2吋的螢幕、厚度僅16.8mm、4.7磅,14吋版本則為14.2吋的螢幕、厚度僅15.5mm、3.5磅,側邊框縮窄了24%、上邊框也窄了60%,不過就帶來了有瀏海的1080p HD鏡頭,以帶來更大、更沉浸式的螢幕體驗,同時配備了錄音室等級三麥克風、六揚聲器音響系統,能打造更立體的音效,加上HDMI、SDXC讀卡機,還有3.5mm耳機孔、3個Thunderbolt 4埠,以及重新回來的MagSafe 3充電埠,更首次加入快充功能,30分鐘即可充滿50%的電力,加上首次把具備全高功能鍵列的巧控鍵盤也加入到全新的MacBook Pro中,可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cBook Pro。 此次全新的MacBook Pro共推出太空灰、銀 2種顏色,以全新的16吋及14吋兩款尺寸來說,美金定價為1999美金起(台幣約5萬5930元起),台幣定價則為5萬9900元起,目前台灣上市日期未定。
【時報-台北電】美國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破1.61%,中國第 3 季經濟成長年增率驟降至4.9%,APPLE舉辦秋季第二場新品發表會,新款MacBook Pro亮相,週一美股漲跌互見,漲跌幅介於-0.10至0.84%,美股四大指數短期偏多整理。台積電ADR上漲0.4%。 台股回檔量縮或上漲成交量大於月均量方有利反彈持續。指數支撐為16,400點至16,500點,壓力為17,000點至17,100點。KD開口向上,9日K值突破50,反彈有機會延續。 以櫃買指數的線型及指標角度而言,支撐為197點附近,壓力為210點左右,KD技術指標開口向上,9日K值大於50,短線偏多。 觀察台股指數是否能站回並站穩月線,回檔是否量縮或上攻成交量大於20日均量,我們認為近期選股方向為第三季財報優、預期10月營收、第四季營運正向、2022年展望佳、半導體、電動車、PCB、原物料、金融、生技、集團股等。(日盛投顧提供)
蘋果周一舉行第二場秋季發表會,主題圍繞在Mac及音樂內容上,中時新聞網特別整理5大重點讓你一次了解發表會內容。全新的MacBook Pro擁有14及16吋兩種選擇,並首度在螢幕上增加與iPhone相同瀏海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另外,傳聞已久的AirPod 3也在發表會上亮相,融合AirPods與AirPods Pro的外觀,但功能上少了入耳式耳塞、主動降噪跟通透模式;Apple Music提供聲控訂閱內容,只要呼喚Siri就能使用全新情境的歌單,蘋果盼能透過此舉擴大消費者市場。 全新兩款MacBook Pro亮相 蘋果為MacBook Pro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更新,兩種尺寸如傳聞所說分為14與16吋,且為了增加全螢幕的體驗效果,邊框縮窄只剩下3.5公釐,但增加瀏海設計,不過目前傳出只有在一般使用時才會顯現,其他如剪影片、玩遊戲時仍維持整條都遮蔽的狀況。 另外,在MacBook Pro功能上,主要有3大亮點回歸,包括MagSafe回歸帶來的快充功能,可在30分鐘內充入50%的電量,此外,蘋果也移除觸控條,藉此增加打字空間與觸控面板,最後則是SD卡槽的回歸,用戶可以更方便的讀取記憶卡內容。 由於MacBook Pro功能大幅升級,價格也跟著提升,根據官網價格,14吋新機59900元起,16吋新機為74900元起,最頂規的MacBook Pro升級到64GB統一記憶體及8TB SSD裝置,不含其餘專業軟體價格將高達182900元,將近20萬元。 M1 Pro與M1 Max晶片 蘋果在發表會上也公開全新的M1系列晶片,包括M1 Pro與M1 Max晶片,M1 Pro晶片具備最高16核心的GPU,速度可比M1快2倍,同時支援高達32GB RAM,並具備高達200 GB/s的記憶體頻寬,但該系列並無開放讓用戶自行申級。 M1 Max則是建立在M1 Pro的升級晶片,提供400 GB/s的記憶體頻寬,且最高支援64GB RAM,是M1晶片記憶體頻寬的6倍。 整體而言,M1 Pro與M1 Max的CPU比M1晶片再提升約70%的性能,GPU速度方面,M1 Pro比M1快2倍,M1 Max則比M1還要快4倍。 AirPods 3升級 AirPods 3如傳聞所說在蘋果第二場秋季發表會現身,外觀結合AirPods與AirPods Pro,但功能上,相對較高階的AirPods Pro而言,少了入耳式耳塞、通透模式與主動降躁功能。 此外,AirPods 3續航力單耳為6小時,若搭配充電盒可達到30小時。聲音品質方面,則搭載AAC-ELD高階語音解碼器,提供Full HD的音質,值得注意的是,AirPods 3售價為5990元起,日後將開放在台灣訂購,首波於26日上市。 聲控方案的Apple Music 此次蘋果發會另一主軸聚焦在Apple Music上,推出Apple Music 聲控方案,使用者可以透過Siri要求播放想要聽的歌單或曲風,台灣也在首波開放訂閱聲控方案的名單上,每個月月費為75元。 HomePod mini新色上市 HomePod mini則推出3款新色,包括橘色、黃色及藍色,加上原有的太空灰及白色,全部色系達5種,此外,喇叭的編織網面、電源線及觸控介面都統一配色,讓整體更為俐落,預計在11月發售,售價落在99美元。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蘋果在周一宣布推出兩款新的MacBook Pro,採用自家最新的晶片,繼續藉此宣示與英特爾晶片的決裂,以及將蘋果的裝置完全地與其他PC產業分開的企圖。 最新的14吋和16吋機型售價從1999美元起跳(台灣售價從5萬9900元起跳),使用兩款名為M1 Pro和M1 Max晶片,聲稱尤其當筆電僅使用電池電力時,效能表現遠超過英特爾和超微等對手。 蘋果新MacBook Pro主要變革有,取消了Type-C連接口,採用MaqgSafe和HDMI等連接口,螢幕採miniLED和120hz更新率,並且取消了TouchBar,以及在螢幕上方增加了「瀏海」設計。 在周一的線上發表會,蘋果MacBook Pro試圖吸引一群專業用戶,包括專業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音樂製作人,為頂尖的客戶群。 蘋果也為完成從英特爾到自家晶片的兩年過渡進行鋪路。新晶片也為蘋果Mac電腦在最近九個月增加了32%的銷售。 蘋果在去年推出首款自家筆電晶片M1,配備於MacBook Air和部分MacBook Pro機型。Creative Strategies消費者技術主管Ben Bajarin表示,這些晶片與專業等級晶片的區隔越來越明顯,未來幾年,它的部分功能也可能下放到低端機型中。這些效能水準是前所未有的。 蘋果晶片業務主管Johny Srouji表示,M1 Max晶片比其它高階筆記型電腦晶片耗電至少減少了100瓦,這意味著電池續航時間更長。 蘋果也宣布新的音樂服務,每月5美元的串流音樂服務,將讓用戶可使用Siri語音助理,以聲控方式在蘋果裝置完整地享用完整的音樂目錄;更完整的串流音樂服務為每月10美元。 競爭對手Spotify股價在會後上漲0.4%,顯示Spotify投資人並不在意蘋果的新服務。 蘋果也新推出藍牙耳機AirPods 3和AirPods Pro。以及HomePod Mini 3。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發表新一代MacBook Pro,美系外資認為,蘋果一口氣端出兩款新處理器算是「小驚奇」,且外資也讚16吋產品市場吸引力更勝14吋,也預估若市場賞臉,將帶動廣達(2382)、瑞儀(6176)、GIS-KY(6456)、譜瑞-KY(4966)和雙鴻(3324)等營運進補。 蘋果發表新一代MacBook Pro,分別搭載M1 Pro與M1 Max處理器,提供14與16吋雙機型,美系外資表示,新款MacBook Pro的大部分主要功能都符合預期,包括兩種型號14與16吋雙機型均為mini-LED顯示螢幕、顯示螢幕上的接口(類似於iPhone)、HDMI和SD卡讀卡器接口,以及觸控條的移除,然而,兩款新M1芯片的推出可以算是一個「小驚奇」,因為原本只預期會有一款新晶片推出。 美系外資表示,16吋新機款相較前一代多出約100美元,但其在綜合各項功能上,其實吸引力更勝14吋的新品。美系外資進一步表示,新款MacBook Pro機型配備功能強大的M1 Pro和強大的設計,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價格,尤其是16吋,加設後續消費者回饋正向,則可能會帶動獨家組裝廠廣達、瑞儀、GIS-KY、譜瑞-KY和雙鴻的出貨表現,惟將計劃觀察生未來幾周供應鏈問題,並衡量新產品在第四季的出貨強度。 新的14吋MacBook Pro機型售價59,900元起,教育優惠價55,400元起;16吋MacBook Pro機型售價74,900元起,教育優惠價68,900元起。 美系外資表示,蘋果新無線藍芽耳機第三代Airpods,具有相較前一代更長的聆聽時間、達6小時,以及更接近 AirPods Pro的全新設計但不包括主動降噪功能(ANC),預計預購開始後的一周內就可以開始供貨,售價部分,帶無線充電盒的起價為179美元,比兩年前和我們之前推出的Airpods 2定價低20美元。 美系外資表示,Airpods 3的亮相應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生產相關的擔憂問題,第四季度出貨量增長將推動主要組裝供應商的收入增長組裝商,包括立訊、歌爾聲學等。 在智慧音箱HomePod Mini部分,本次新增三種顏色,包括橙色、黃色和藍色,定價99美元,但附上的每月4.99美元的 Apple Music語音,主要是希望可以增強音樂體驗和蘋果用戶黏著性。
ProShares即將推出首檔在美國上市的比特幣期貨ETF,預料19日(周二)開始交易。 根據ProShares上周五遞交文件顯示,該公司下周可望推出比特幣策略ETF(Bitcoin Strategy ETF),交易代號BITO,該檔基金持有比特幣期貨合約,而非比特幣本身,預料周二掛牌交易。 美國證管會(SEC)75天的審核於周一結束,假使監管機關沒有異議,該基金可順利於本周上市,也意味ProShares在這塊許多金融業者積爭取的領域搶得先機。 ProShares的BITO基金只是此波比特幣期貨ETF熱潮的開端。分析師指出,Valkyrie Investments、景順(Invesco)和VanEck的ETF緊追在後,料於本月推出。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Galaxy Digital、AdvisorShares、Bitwise、BlockFi的相關ETF可望於11、12月開始交易。
傳聞已久的蘋果第二場秋季發表會終於確定舉辦時間,預計在美西時間10月18日上午10點(台灣時間19日凌晨1點)登場,外界預期蘋果將推出新款MacBook Pro 14吋及16吋,搭載升級M1X、M2晶片,另外,果粉期待已久的AirPods 3也有機會現身。 蘋果上月底舉行今年秋季首場發表會後,關於第二場發表會的傳聞不斷,周二蘋果終於釋出發表會的相關細節,並公布將以「Unleashed」為主題,全球果粉同樣能透過線上直播參與。 外界預期蘋果有機會在發表會推出最新版本的Macbook Pro,傳出將14吋與16吋兩種規格,同時有望搭載升級後的自研晶片M1X,外型上有可能使用接近iPad與iPhone的設計元素,以平面直角搭配窄邊框,讓整體外型更迷你,14吋的大小可能會與13吋差不多。 Mackbook預計使用蘋果自研M1X晶片,傳出新款晶片將分為兩種版本,分別是16核心GPU與32核心GPU版本,預料將會凸顯最高規格MacBook Pro的16吋版本的價值。 此外,先前也有爆料者透露,蘋果將在發表會上推出新款AirPods 3耳機,外型可能與AirPods Pro相似,但不會採用無耳塞設計也不會具備降躁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原先AirPods 3被外界認為會在首場發表會亮相,但最終並未成真,實際狀況得要等到發表會當天才會揭曉。
全球大掀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狂潮!來自台灣的Maxpro Venture美國時間10月8日在那斯達克(NASDAQ)新掛牌;而今年6月間,前喜康生技董事長黃瑞瑨也聯手美國邁可‧戴爾家族辦公室籌集2億美元的SPAC;另外,盛弘集團旗下的敏成也將轉型為SPAC公司,加入國際併購賽局。 前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認為,台灣有實力可以加入SPAC風潮!以產業產品角度,台灣有不少公司在美國那斯達克有足夠賣點。幾年前他就曾建議,台杉或國發基金若能適度主導,整合二、三家具利基公司資源,將有助台灣生醫產業與美國資本市場接軌。 由於SPAC是一種沒有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唯一的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資金後,專門去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等同讓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借殼上市。因此,創投界認為,像已經撤出台灣資本市場的台微體、伊甸生物醫藥(原喜康生技)、百略、安成藥、泰合藥等,都有機會獲SPAC公司青睞,重新架構後掛牌。 為了搶搭這一波SPAC熱潮,力拚轉型為台灣第一家醫療產業SPAC的敏成,將改名為「敏成健康科技」,並採取業務分割策略;敏成健康科技為主體在興櫃掛牌,而熔噴布等科技材料相關業務,將納入新設的子公司敏成,暫訂10月22日分割。 盛弘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表示,隨著美國積極推廣疫苗,加上新冠藥物上市,美國已經從物理性防疫,改成生物性防疫,有鑑於口罩時代已過去,敏成原本要到美國設立的熔噴布生產線已決議作罷;目前將由敏成健康建構SPAC,內部已積極在尋找小而美的醫材生技公司,力拚明年第一季前找到收購標的。 另外,率先台灣公司在美國掛牌的Maxpro Venture,今年6月在美國註冊,7月送件申請掛牌,以每單位10美元發行900萬單位,其中包含1股普通股,以及可以在11.5美元執行的權證,透過IPO募集9,000萬美元。該公司掛牌後將鎖定「2億美元到20億美元間,位於歐洲、美國或亞洲的生技醫藥公司」。 Maxpro Venture的團隊中,包含曾任職於宣捷集團、心悅國際代理營運長的陳鴻榮,前台安生技總經理鍾裕民,外界認為,其資金來源應是科技業。據了解,由於Maxpro Venture的IPO將於美國時間10/12以後正式完成,屆時即會對外公布相關訊息。
先前市場預期MiniLED背光可能是過渡產品,2022年OLED面板將首度導入iPad Pro。然而近期傳出蘋果在IT產品導入OLED面板的計畫生變,期望採用三星最新的Round Diamond Pixel技術,因此OLED面板的iPad Pro恐將延後到2024年才會登場,這也意味著,未來兩年將是MiniLED背光的快速成長期。 市場研究機構Omdia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MiniLED背光產品2021年還在量產初期,因為供應數量還少,整體成本還是偏高,不過隨著生產良率提升、新產品陸續量產上市,成本會快速下滑。 相比之下,雖然三星顯示器積極向蘋果力推OLED面板,但市場傳出蘋果不滿意單層結構OLED的亮度和使用壽命,要求改採雙層結構,但基於良率和成本等考量,最後計畫告吹。此外,由於目前OLED面板的畫素(pixel)排列技術比較適合用在手機上,應用於IT產品必須重新調整,因此蘋果可能會等到三星新的畫素設計技術Round Diamond Pixel量產之後,才會在iPad、MacBook等IT產品上導入OLED面板。 先前市場預期,蘋果首款採用OLED面板的iPad將在2022年亮相,如今OLED iPad的產品計畫恐將推遲到2024年之後。 另據分析師指出,從蘋果過去採用新技術的經驗來看,關鍵技術商業化之後至少會使用三年,MiniLED背光面板從2021年登場,預估到2023年仍是高階iPad Pro和MacBook Pro產品的主要賣點之一。基於良率和供貨量等考量,蘋果2021年僅推出12.9吋MiniLED背光的iPad Pro,供應鏈指出,2022年會擴大導入iPad產品線,計劃推出11吋的MiniLED背光的iPad。 至於MacBook Pro方面,2021年則是一次到位,一口氣推出14吋和16吋兩款MiniLED背光的MacBook。 目前OLED平板面板供應商只有三星顯示器,大陸OLED面板應用還是侷限於尺寸較小的智慧型手機應用。除了技術規格考量之外,外傳只有三星顯示器一家供應商也是延後導入OLED技術的原因之一。
繼首款MiniLED背光iPad Pro在上半年亮相之後,蘋果首款MiniLED背光MacBook Pro也將在第四季登場,市場預期蘋果MiniLED背光在IT產品應用上,將延續到2024年,相關供應商包括MIniLED供應商富采、背光模組供應商瑞儀和GIS-KY,未來兩年可望大啖MiniLED商機。 受惠於美系客戶MiniLED出貨放量,富采第三季營收達103.29億元、一舉突破百億元大關,季增10.29%,其中晶電9月營收20.77億元,年增116.77%,隆達9月營收達6.66億元,年增6.62%。 富采先前法說會上表示,第三季除了電視背光需求較弱之外,其餘產品線需求強勁,其中MiniLED產能已滿,公司預計今年第四季擴產20%,看好需求攀升,明年還計劃再擴產50%。 瑞儀第三季合併營收約137.44億元,季減2%、年減12.92%,主要是因為少了12.9吋iPad Pro訂單,影響營運表現。不過蘋果MiniLED背光的MacBook Pro第四季上市,瑞儀從8月開始出貨,在新品備貨效應帶動之下,第四季出貨量可望拉高。
蘋果新產品連環發,根據外電報導,蘋果可能在10月再辦線上發表會,一般預期,首批搭載蘋果自行研發處理器M1X的MacBook Pro,將會在這場發表會中正式亮相,蘋果也有機會發表內建M1X來取代英特爾處理器的桌上型電腦主機Mac mini的高階產品,而已經謠傳一年都沒有發表的AirPods 3,市場仍對其10月發表抱以厚望。 蘋果9月的線上發表會中,亮相了i13系列、Apple Watch S7、大改款的iPad Mini、小升級的iPad,不過從去年底就外傳即將上市的TWS耳機AirPods 3、今年上半年本來應該開賣的首款搭載蘋果自行研發處理器的MacBook Pro,至今一直沒有下文。 隨著時序進入10月,外界預期,蘋果有機會在10月再度透過線上記者會,發表新產品MacBook Pro,今年初,業界就已傳出將會搭載蘋果自行研發的ARM架構處理器M1X,比起MacBook使用的蘋果八核心ARM架構處理器M1已經跑的嚇嚇叫、效能與續航表現出色,上市至今的應用程式災情也比預期輕很多,已經為MacBook Pro奠定良好基礎,尤其M1X處理器核心時脈維持在3.2GHz,但核心數提升至12核心,內建繪圖核心則增加一倍至16核心,有14吋、16吋螢幕兩種版本,螢幕解析度可望提高兩倍,明顯優於以往產品,都讓市場對於第一款搭載蘋果處理器的MacBook Pro高度期待。 然而,上半年受到筆電多種晶片、半導體零組件大缺貨影響,M1X MacBook Pro上市計劃似乎被迫遞延,不過,供應鏈消息與外電都指出,M1X MacBook Pro第四季是「玩真的」、肯定會上市。 另外,外媒也報導蘋果可能會在10月推出Mac mini的高階版本,去年蘋果推出的M1版本Mac Mini被定位於入門產品,高階產品仍採用英特爾處理器,今年有機會推出以M1X打造Mac Mini高階產品。 最後一樣有機會在10月亮相的產品,就是已經喊了一年都還沒問世的AirPods 3。AirPods系列從2016年底開賣以來,在眾多低價TWS耳機與競爭對手同類型產品競爭下,銷售長紅不再,去年下半年起銷售動能盡顯疲態,不過就目前外流的消息來看,AirPods 3僅是外觀改為接近AirPods Pro、電池續航增強,要如何重新贏回消費者的心,還有待觀察。
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9月落幕,iPhone 13系列、Apple Watch Series、和iPad mini等產品相繼亮相,被評為升級幅度小的iPhone 13絲毫不影響買氣,開放預購仍掀起搶購潮,近期有爆料指出,蘋果將舉行新一場的發表會,時間或定在台灣時間10月13日,屆時可能會發布最新一代的MacBook Pro和AirPods 3等新品。 《9to5mac》報導,美媒知名蘋果產品爆料記者Mark Gurman近期透露,蘋果將在未來幾周內舉辦新一場的產品發布會,預測可能將公布新一代的MacBook Pro,且將搭載自家M1X處理器於即將推出的14吋、16吋等兩種尺寸。 事實上,最新產品發布會的線索似乎有跡可循;蘋果去年9月將其返校促銷活動延長至10月12日,隨即則宣布活動結束翌日舉行發布會,今年蘋果延長優惠活動時間至台灣時間10月12日止,外界揣測是否將會同去年一般,於活動結束後舉辦。 消息指出,新款的MacBook Pro將採用全新機身設計,將有14吋和16吋兩種尺寸選擇,且都將搭載自家的M1X晶片處理器,對果粉而言,僅需考量自身預算和螢幕大小喜好,性能上毫無區別。 據悉,除了預測將採用效能更好的M1X晶片處理器以外,還將新增MagSafe充電埠、HDMI和SD卡等,甚至有傳言,蘋果將去掉一直為人詬病的Touch Bar,重新喚回功能按鍵。 此外,1年來消息頻傳的AirPods 3也將有望於最新發布會上問世,預測將採用和AirPods Pro雷同的設計,更短的莖桿和更大的入耳式外殼。
蘋果公司第十五代iPhone系列智慧型手機於24日開賣,其中新色「天峰藍」備受矚目,成為不少果粉的換機首選。在開賣首日,就陸續有許多果迷開箱全新的iPhone,但一位網友好不容易搶到第一批最高規的iPhone 13 pro max天峰藍,卻發現機身有嚴重瑕疵,詢問客服後得到的回答更令他失望,坦言「搶心酸的」。 「一早開開心心起床等快遞,好不容易來了正想打開來檢查外觀後準備轉移資料結果⋯」。原PO在網路論壇《mobile01》上分享他搶到第一批iPhone 13系列的心情,沒想到收到的最新iPhone 13機身背殼有一處明顯的刮痕,讓他崩潰表示,「這刮痕也太明顯了吧!只能說這品管⋯」。 發現外觀的瑕疵後,原PO很快就致電給客服詢問換貨時間,但對方卻不能給出一個確定時間,只說至少要等半個月以上。得知此結果的原PO頓時感到失落,直呼「那我搶這第一批真的是搶心酸的,第一次在官網上搶到首批結果拿到刮痕瑕疵機,一早好心情瞬間滅火。」 貼文曝光後,網友也傻眼表示,「傻眼啊只能等待了」、「這產品品質真的是無言啊」、「開賣後退貨會很快 但換貨應該就跟著排出貨」。不過也有人安慰原PO,希望不要為此影響好心情,「換一個角度看,拆箱馬上看到,馬上處理,只不過晚幾天使用。要是保護貼都弄好才發現...那不是更不好。」
蘋果新機iPhone 13今日開賣,買氣如何各方說法迥異。根據全台盤商開出報價,4款機型僅新色比較有撐,iPhone 13/13 mini開「平低」,跌價500~1000元,iPhone 13 Pro系列反而異常穩定,開「平高」,溢價1000~2000元,不過因五大電信業者今年到貨量相當充裕,不排除下午後就會「開平」或出現跌價。 蘋果新機開賣每年都各說各話,去年iPhone 12 Pro因為太平洋藍色大缺貨,開賣首日出現難得的搶手狀況,早上開出6000~8000元溢價,但下午後迅速降至2000元,不過相較於iPhone 7之後每年都「開低」,讓不少通訊行賺到筆意外之財。 根據通路業者說法,今年首批i13陸續於21、22日到貨,台灣首批貨源約20萬支,其中五大電信商合計約拿到15萬支,神腦、STUDIO A、燦坤、 PChome等3C通路商共拿到5萬支,其中,iPhone 13到貨量最多、iPhone 13 Pro到貨量最少。 五大電信商、3C通路及電商平台預購/預約均以i13 Pro最多來看,市場預期i13四大系列新機上市初期,iPhone 13 Pro將立即面臨缺貨窘境。各容量及顏色中以iPhone13 Pro天峰藍、iPhone 13粉紅最受歡迎, 熱門機型缺貨恐超過一個月。 向來敏感度最高的手機盤商,則在昨晚跟今早開出牌價,iPhone 13 mini向來買氣不高、iPhone 13則因到貨量充足,盤價(指批發價)都比建議售價略低,開出「平低」盤,預料一般民眾都能不排隊輕易入手,甚至到部分通訊行,還有機會以低於建議售價購入。 比較特別的是iPhone 13 Pro,相較於去年iPhone 12 Pro當日開出最高溢價8000元,甚至最熱門的太平洋藍一機難求,今年各通訊行雖擔心熱門色會缺貨,但不認為會像去年那麼缺,因而僅開出「平高盤」,溢價最多2000元,兩者相差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