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布「Mate 60 Pro」手機,特別強調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智慧手機。根據外媒報導,Mate 60 Pro的上網速度達到了5G手機的水準,華為已取得重大突破。前立委郭正亮指出,華為手機的衛星電話這一塊,比晶片的驚嘆還要大,收音很清楚;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沒看到凸出的天線。 郭正亮今(3日)在中天《鄭亦真辣晚報》節目中表示,華為這次最讓人驚艷的是衛星電話,有影片一個人就現場試撥,收音很清楚,感覺聲音是從遙遠高空來的,這一塊比晶片的驚嘆還要大。有一家衛星公司在亞洲有3顆衛星,所以在亞洲境內都收得到,基本上台灣也可以用,好像是用分鐘計費,他一位會開船的朋友就說,這會使得船上的網路電話瞬間都沒人要買,因為華為的衛星電話便宜太多了。更不可思議的是,華為手機居然沒有看到凸出的天線。 另外,郭正亮指出,華為這次主要是中芯國際可以代工,不過,為什麼華為把IC設計出來之後,在那邊可以接上,顯然EDA已經做出來了,也就是製程軟體 ,這是非常難的。 郭正亮接著點出,美國有3家全世界最大的,都是用雲端交易,可隨時下載。那華為是怎會做得出來?所以傳出美國方面懷疑,華為可能有一個影子網路,派工程師到很多重要的地方,然後打造出最後可以用的EDA。EDA是軟體的集成,有人就覺得不可思議,那是因為中芯國際的良率上來了,衛星電話、EDA的製程軟體也做出來了,就讓人感到難以想像,因為時間太快了。
遭到拜登政府晶片禁令制裁近三年,華為在29日無預警開賣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外界好奇新手機晶片從哪來?大陸手機維修主播拆機發現,華為新機搭載麒麟 9000S處理器,這顆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推測採用7奈米製程,CPU上編號為2035-CN,CN代表中國製造,尤其能支援5G網路更令人驚豔,看來華為已經突破美國封鎖。 華為尚未宣布新旗艦機Mate 60 Pro發表會日期,盛傳將在9月12日舉行,選擇與蘋果iPhone 15同一天亮相,較勁意味濃厚。Mate 60 Pro在華為官方電商網站開賣,12GB+512GB單一版本售價人民幣6999元(約台幣3.1萬元)。 深潮TechFlow報導,華為自2019 年5月16日被美國政府納入實體清單,接下來於2020年9月14日被台積電徹底斷供晶片,至此,華為已1081天無晶片可用。 華為新機Mate 60 Pro搭載華為海思自研的麒麟9000S處理器,共有8個核心,包括4大核4小核,主頻最高 2150MHz,GPU 則為 Maleoon 910。 大陸手機維修主播直播拆機,發現華為Mate 60 Pro的CPU編號是2035-CN,CN代表的產地為中國大陸,此前台積電代工的晶片是標註TW。 華為麒麟9000S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採用N+2技術,究竟是5奈米或7奈米製程,引發市場關注,事實上,中芯從未公開表示N+1和N+2是7奈米製程,但據業界人士露透,N+1相當於7奈米LPE(低功耗)製程, N+2相當於7奈米LPP(高性能)製程。 路透社上(7)月報導,華為將採用中芯的N+1製程,搭配華為自行研發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生產相當於7奈米水準的晶片。 值得一提的是,研調機構TechInsights去年7月發表報告指出,即使沒有艾司摩爾(ASML)的先進製程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中芯也能生產7奈米挖礦晶片,並從2021年7月起開始出貨,且中芯7奈米可能是複製台積電7奈米技術。 換句話說,比特幣挖礦業者下單SoC晶片給中芯國際,採用中芯7奈米製造,等於給中芯練兵機會,進一步提升7奈米晶片良率,或可能成為華為Mate 60 Pro回歸的幕後推手。
美國商務部2019年以安全疑慮為由,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在商務部長雷蒙多訪問中國大陸時,華為29日奇襲發布「Mate 60 Pro」智慧手機,實測已經到了5G的標準,象徵中國大陸晶片生產突破美國封鎖。台大教授左正東表示,華為晶片來源,業界有兩個推測:中芯國際代工或是自製。 左正東31日在中天《盧秀芳辣晚報》節目中表示,華為「Mate 60 Pro」手機,業界有兩個推測:華為手機是中芯國際代工的,中芯國際代工的華為晶片,用的還是艾司摩爾的機器,因為用的是深紫外光的曝光機,所以還是可以讓它進口到中國大陸;且中芯國際已經獲得美國的許可,替華為製造晶片,所以這種說法,華為新晶片的製造,仍然是在美國同意下去做的,因為它是通過中芯國際艾司摩爾的機器。 左正東指出,另外還有一種說法,不只是來自中芯國際,而是華為自己的工廠,因為華為已經收購幾個工廠、蓋新的工廠,甚至還有另一個猜測,華為通過別公司的名義,突破美國的封鎖,然後取得美國的晶片。 左正東點出,最主要關鍵是那個設備,先要有那個設備,才能夠製造晶片。以上是目前針對華為晶片來源的兩種解釋,但是因為現在沒有華為內部的人出來說,這就成了懸念。
華為8月29日奇襲推出「Mate 60 Pro」最新旗艦機型智慧手機,並支援5G網路,意味華為與中芯國際攜手突破美國的5G晶片封鎖。前立委郭正亮表示,華為能做出5G的效果,有3種可能。 郭正亮今(1日)在中天《盧秀芳辣晚報》表示,華為已經做出5G的效果,他聽到有3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中芯國際本來就做到7奈米,可是2年前良率不高,就沒有新聞了。可能良率增加了,7奈米多次曝光就可以做到5奈米,理論上是可以做得到,當然成本就會增加。有人就從這個角度說華為訂定價格很公道,定價人民幣6999元,大約台幣3萬出頭,因為這要花比較高的成本。 郭正亮接著指出,第二種說法是美國半導體協會講的,從去年開始他們就聽說,中國大陸政府要補貼華為做晶片;華為就成立一些不知名公司,然後戰略進口某些晶片,所以沒有被抵制到。 郭正亮點出,也有人懷疑是從中東進來的,這裡有兩種邏輯︰就是中國大陸結合中芯國際做出來,這是了不起的突破;另外一個就是突破貿易封鎖買到的,這也是了不起的突破。要看華為的最後量有多大,Mate 60 Pro的量沒有超過1000萬支,這兩種說法就比較可信。若是自己做的晶片,成本比較高;但若是突破貿易封鎖進口的,量不會太大。目前聽說目標是做4000萬支,具體還不知道。
蘋果定於台灣時間9月13日凌晨(北美12日)發表iPhone 15系列,並規劃10月發表筆電與周邊,兩次發表會預計推出iPhone 15、Apple Watch S9與Ultra、搭載M3處理器的MacBook Pro、iPad Pro、AirPods Lite等10項新品,寄望以機海戰術迎接11月的感恩節與雙十一購物節的消費旺季。 今年上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表現疲軟,加上通膨等因素拖累,拉長了消費者的換機周期。不過台灣蘋果供應鏈廠商和消費者,仍非常期待「秋收」,也就是蘋果9月和10月的兩場新產品發表會,希望蘋果各項產品能拉動今年最後一波消費潮。 最受到重視的,就是iPhone 15系列,將發表iPhone 15、Plus、Pro、Pro Max 等4款新手機,全部都改為USB Type-C接頭。 蘋果特別重視高階的iPhone 15 Pro的Pro Max,出貨量將占6成以上。這兩款將使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A17晶片,以及LIPO技術的面板,讓邊框從2.2mm收窄為1.55mm,機殼也將以鈦合金取代不銹鋼。 iPhone 15 Pro Max將首度採用潛望式鏡頭,具有6倍光學變焦,首批由大立光獨家供應玻塑混合鏡片。先前傳出Sony製造的感測器出問題,可能延後iPhone 15 Pro Max上市時間,但最新消息指出,Pro Max也將和其他手機一起在9月22日開始販售。 蘋果規劃推出Apple Watch S9與Ultra 2,Apple Watch S9將使用新款的S9晶片,為台積電第二代5奈米製程,降低能耗和提高效能,讓Apple Watch續航力拉長達到18小時。 本次發表會新的彩蛋是,原本預計2024年才要推出的平價版AirPods lite,將提早於今年發表,充電盒也會改採USB Type-C接頭,平價版售價可能訂於99美元,將吸引更多消費者青睞。 另外,蘋果預計在10月舉行另一場發表會,將著重在筆電產品,預計發表搭載M3處理器的MacBook Pro和Mac,M3處理器為台積電最新的3奈米製程。同時也將推出iPad Pro,搭配OLED螢幕和更大的觸控面板,是2018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升級,號稱是最接近筆電功能的平板電腦。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蘋果iPhone 15系列確定就會在台灣時間9月13日發表,身為台灣電信龍頭、主掌台灣最多行動用戶的中華電(2412)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今日就表示,根據多方消息指出本次iPhone15會有多項創新,基於眾多的創新,也讓中華電對iPhone15新機是充滿期待。 中華電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表示,基於眾多消息均指出,即將推出的蘋果iPhone15會有多項創新,基於對創新的寄望,中華電對iPhone15新機是充滿期待的,相信也會有很多果粉有興趣。 當然,胡學海也強調,目前最主要還是要看蘋果在台灣時間9月13日凌晨的發表會,釋出的最新規格、開賣資訊、甚至到貨量等,都攸關後續發展。 針對台灣手機市場,胡學海則坦言,在全球宏觀經濟狀況不佳下,今年確實不太好,但是中華電主要是販售資費,且台灣市場看起來衰退狀況也比全球好。 關於即將登場的蘋果創新規格市場消息早就滿天飛,根據先前曝光的資訊顯示,iPhone 15 Pro與iPhone 15 Pro Max邊框將縮小至1.55mm,且四邊都一樣窄,比起iPhone 14 Pro Max約2.17mm的邊框足足少了0.62mm。不僅如此,iPhone 15、iPhone 15 Plus相機將從1200萬畫素提升至4800萬畫素,動態島也會下放至iPhone 15、iPhone 15 Plus,均搭載USB-C傳輸埠,但A17處理器依舊是iPhone 15 Pro及iPhone 15 Pro Max限定,電量部份則會全面提升。 另外,也傳出iPhone 15 Pro Max將是唯一一款導入新一代潛望鏡頭的iPhone 15系列新機,預期能帶來6倍光學焦段;至於主鏡頭部份應該都會採用全新3層堆疊式感光元件,帶來更出色。
全球市場關注9月將發表的iPhone 15系列,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15 Pro Max本周會大量出貨,打破市場保守預期,蘋果近期股價有望迎接反彈。 ■蘋果股價有望迎接反彈 郭明錤日前網上撰文表示,市場因供應鏈等問題對iPhone 15出貨量悲觀且進一步下修,保守觀點估計為7千萬~8千萬支,認為iPhone 15 Pro Max出貨將遞延。 但郭明錤表示,自己預估iPhone 15出貨約8千萬支,事實上iPhone 15 Pro Max將在本周開始大量出貨,加上蘋果同時增加舊款機型出貨,當前市場對iPhone在2024年下半年出貨過度保守氣氛,以及新品發表會將登場渲染下,蘋果近期有望迎股價反彈。 今年截至8月28日,蘋果股價漲勢如虹,累計大漲44%。 ■今年iPhone出貨將贏三星 對iPhone出貨狀況,郭明錤表示,若維持2024年下半年訂單不變,今年iPhone可望出貨2.2億~2.25億支,超越三星(將今年出貨量砍至2.2億支)成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品牌。 ■明年iPhone出貨看增10% 郭明錤指出,蘋果有望延續領先姿態,三星對2024年市場需求看法仍保守,iPhone明年出貨目標則為2.5億支。他認為明年iPhone出貨年增長可在5%~10%,最大手機品牌優勢長期對整個蘋果生態也有正面影響。 潛望鏡則是另一個重點觀察領域,郭明錤表示,配備潛望鏡的iPhone 15 Pro Max將在整個15系列訂單中占35%~40%比重,是占比最高的機款。該機款在明年下半年出貨量能較上一代同等機款成長10%~20%。 ■大立光潛望鏡頭成贏家 郭明錤表示,預計iPhone 16 Pro也將配備潛望鏡相機,所以iPhone潛望鏡頭2024年下半年出貨量將年成長70%。華為也積極採用潛望鏡,預計今年相關機款出貨量為1,500萬~2千萬支,明年有望成長70%~80%至約3千萬支。 身為iPhone 15 Pro Max潛望鏡鏡頭獨家供應商的大立光將成贏家,郭明錤表示,大立光也是華為潛望鏡占比逾6成的主要供應商,加上潛望鏡單價超一般高階7P鏡頭的3~4倍,大立光有望在此背景下受惠。
市場預期蘋果秋季發表會可能落在9月12、13日登場,iPhone 15生產情況及規格升級商機備受關注,加上10月可能還有全新Mac電腦與筆電發表,蘋果供應鏈29日股價啟動攻勢,類股同步吸金。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蘋果iPhone 15新機預計9月13日發表,將升級主晶片、長焦潛望鏡頭、DRAM、鈦製機殼、充電埠等,可望刺激換機需求,在類股輪動態勢下,相對處於低基期的蘋概股進入傳統旺季,股價具表現空間。 蘋果新iPhone題材開始加溫,市場擔憂供應鏈問題壓抑iPhone 15系列出貨量,但郭明錤直指,iPhone 15 Pro Max將在本周開始大量出貨,蘋果亦同時增加舊款機種出貨量,直接打擊市場保守看空氛圍,不僅蘋果股價有反彈機會,供應鏈也將同步受惠。 在消息激勵下,最具蘋概指標意義的大立光連兩天走高,29日上漲2.79%,收在2,025元,站回2,000元整數大關之上。另蘋果光匯聚Type-C概念股,通嘉、偉詮電股價衝上漲停,宣德、創惟上揚逾4%。 群益投顧分析,今年第二季將是大立光全年業績谷底,後續iPhone15手機鏡頭將於第三季量產出貨,且iPhone15 Ultra潛望鏡頭取代傳統望遠鏡頭,產值可望進一步提升,下半年營收重回成長軌道。 而市場考慮供應鏈問題,近期進一步下修iPhone 15系列出貨量,保守看法約7,000~8,000萬支,尤其對iPhone 15 Pro Max出貨遞延的疑慮更深。然郭明錤強調,事實上iPhone 15 Pro Max本周開始大量出貨,在市場過度保守看待iPhone、iPhone 15系列出貨導致股價修正環境中,隨新產品將發布,有利交易氣氛,蘋果近期迎來股價反彈機會。 此外,南韓三星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砍至2.2億支,若蘋果維持iPhone訂單不變,則2023年iPhone出貨量可望達至2.2~2.25億支,並超越三星成為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此出貨排名對蘋果生態有長期正面的影響。 放眼明年,因目前三星內部對2024年市場需求看法仍保守,故蘋果有可能在2024年持續盤據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寶座。
蘋果30日凌晨正式發出2023年秋季發表會的邀請函,於13日凌晨(北美12日)發表iPhone 15系列。活動將於加州Apple Park賈伯斯劇院舉行,大部分影片是事先錄好的,但蘋果邀請到當底與會的媒體在觀看影片後,可以第一時間體驗設備。 這次預計發表iPhone 15、Plus、Pro、Pro Max等4款機型,全部改採USB-C接口。Pro、Pro Max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A17晶片,並且螢幕邊框從2.2mm縮小到1.5mm,外殼從不鏽鋼改為鈦合金。Pro Max將採用潛望式鏡頭,6倍光學變焦。 但預期售價將大幅上漲,iPhone 15 Pro 漲價100美元,起售價約台幣3萬4,315元。iPhone 15 Pro Max 漲價100到200美元,起售價3萬7,440到4萬0,560元。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政府出招 防外資狂賣台股。(工商時報) 2.郭台銘買疫苗 要鴻海股東掏錢。(工商時報) 3.郭明錤:i15 Pro Max本周大量出貨。(工商時報) 4.股匯助攻 壽險7月狠賺711億。(工商時報) 5.豐田系統出包 日14廠停擺。(工商時報) 6.104億大案 ASML增資台灣艾司摩爾。(中國時報) 7.蘋果發出邀請函 秋季發表會9月13日凌晨1時舉行。(經濟日報) 8.IBM競逐AI霸業旺宏助攻 挑戰人工智慧晶片一哥。(經濟日報) 9.中國中小型IC設計砍價不手軟 未來2年恐現整併潮。(電子時報) 10.低軌衛星生命週期短 台廠供應鏈有利迎商機。(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李強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新浪財經網) 2.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新浪財經網) 3.存款利率要再降?儲戶明顯增多,大額存單僅中小行可覓。(第一財經) 4.中國資產狂飆,多股漲超10%!。(證券時報網) 5.引導價值投資嚴控不當套利減持新規將重塑A股文化。(證券時報網) 國際頭條: 1.就業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大漲。(路透社) 2.雷蒙多:美國企業抱怨中國已變得「無法投資」。(路透社) 3.職缺、辭職數下滑,美國勞動力市場失去動能。(路透社) 4.美股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華爾街日報) 5.輝達創收盤歷史新高,市值首次達到1.2兆美元。(華爾街日報) 6.中國政府救市效果難以持久。(華爾街日報)(編輯:邱致馨)
市調機構Omida指出,2023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中,iPhone 14 Pro Max成為最暢銷手機,出貨量達到2,650萬台。而且前十名榜單中,僅有蘋果和三星,各五款手機上榜,其他手機廠在兩強大者恆大局面下,無法與之競爭。 根據研調機構統計蘋果相關系列表現搶眼,上半年銷售量第二名為iPhone 14 Pro,出貨量為2,100萬台;第三名為iPhone 14,出貨量1,650萬台;第四名為iPhone 13,出貨量1,550萬台。以及第十名的iPhone 11。 至於第五到九名,則為三星的五款手機包辦,包括Galaxy A14、Galaxy S23 Ultra、Galaxy A14 5G、Galaxy A54 5G、A34 5G。 iPhone 14在2022年底因為富士康鄭州工廠封閉式管理,造成出貨不順,蘋果緊急釋單給和碩與陸廠立訊,解決缺貨危機。 蘋果預計在9月12日發表新款iPhone 15系列,預計將有大改款,四款新機都改採USB-C接頭,Pro和Pro Max更將採用1.55mm的窄邊框。Pro Max首次搭載潛望式鏡頭,光學變焦達到6倍。 儘管升級幅度堪稱三年來最大,不過,目前市場對iPhone 15出貨量仍然不具信心,主要還是因為通膨氣焰高漲,排擠消費支出預算。 日本瑞穗銀行認為,iPhone 15全系列出貨量將從8,400萬台下修到7,300萬台,全年iPhone產量從2.27億台降到2.17億台,都是相對保守預估與展望。
逸達(6576)公布,自主研發的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leuprolide mesylate)及其SIF穩定注射劑型平台,再獲一項美國劑型專利核准,並已完成登錄於美國FDA橘皮書(The Orange Book),專利保護期將延長至2039年1月。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於今年8月8日核准逸達美國劑型專利,該核准之專利證書字號為US 11,717,555 B2,標題為「具有選定持續釋放時間的藥物組成物」。這項專利不僅涵蓋了CAMCEVI,還包括逸達穩定注射劑型平台(SIF)其他開發中LHRH荷爾蒙長效注射劑。 美國FDA已將該核准之專利登錄於橘皮書,新增後橘皮書所列示的專利總數由3項增加為4項。 創辦人暨董事長簡銘達表示,新核准專利將進一步強化對CAMCEVI和其他正在開發中的LHRH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驗證逸達穩定注射劑型(SIF)技術,藉由專利期間與權利金期間的延長,也可望帶進更多的商業價值。
蘋果公司(Apple)宣布將在台灣時間9月13日凌晨1時舉辦特別活動,主題為Wonderlust(好奇心),外界預期將發表iPhone 15系列手機,其中Pro旗艦機型可能改用鈦金屬邊框,不僅重量更輕、耐用度更高,握持手感也變得更好。 活動主視覺是一個具有沙丘風化效果的蘋果標誌,顯現藍色與灰色光澤,似乎暗示新機將採用不同的金屬材質。 根據9to5Mac等國外科技網站消息,iPhone 15系列將推出4款機型,包括平價款iPhone 15、iPhone 15 Plus,以及旗艦機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其中iPhone 15、iPhone 15 Plus將跟上Pro機型腳步,主相機像素從1200萬升級4800萬,採用全新堆疊式感光元件,可以捕捉更多光線、提升夜拍效果。 外媒預測iPhone 15 Pro旗艦機型還有更多升級,包括螢幕邊框只有1.55公釐,為智慧型手機有史以來最薄邊框。iPhone 15 Pro Max將是蘋果首款搭載潛望式鏡頭的手機,提供最高6倍光學變焦。 9to5Mac指出,iPhone 15 Pro系列機身將採用鈦金屬,取代現有不鏽鋼設計,可減輕手機重量。自2018年iPhone Xs以來沿用的不鏽鋼金色也將退場,改以鈦金屬的自然色澤取代,可能包含全新灰色與深藍色,再加上原本的太空灰與銀色。 針對iPhone 15與iPhone 15 Plus,9to5Mac預測蘋果可能提供5種顏色選項,包括黑色、綠色、藍色、黃色及粉色。根據以往經驗,蘋果有望在新機發表後的隔年春季加入新顏色。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宏達電(2498)今(30)日宣布,旗下旗艦型智慧型手機HTC U23 pro再推出全新色系「迷霧紅」,盼藉由新色搶攻一波開學換機潮。HTC U23 pro新色於今日起陸續在HTC網路商店及全台中華電(2412)門市正式上市,提供12GB/256GB與8GB/256GB兩種版本。 宏達電近年來將營運重心轉向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加上智慧型手機市況低迷,宏達電針對智慧型手機採「極精兵政策」,HTC U23 pro為繼去年首款「Desire 22 Pro」後,第二代的元宇宙智慧機,在市場定位上,由「Desire」提升到「U」提升了一級,且宏達電也不浪費自家在VR/AR領域的優勢,故在智慧型手機規劃上也當然會搭上自家在元宇宙的優勢,以利在已經呈現完全商品化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試圖做出亮點,打造區隔化。 宏達電表示,HTC U23 pro「迷霧紅」其功能表現同樣出色,為用戶帶來全面的體驗。HTC U23 pro針對消費者全方位需求而設計,主鏡頭升級至億級畫素,整體相機功能再提升,配備大光圈、超廣角、景深鏡頭及專業手動等模式,此外,HTC U23 pro具備IP67防水防塵等級,搭載實用的3.5mm耳機孔,並擁有更高的抗刮擦性和耐衝擊性的Gorilla Glass Victus玻璃螢幕,同時支援指紋及臉部辨識快速解鎖功能。內建4600mAh大容量電池,輔以絕佳的節能效率,確保使用者擁有無後顧之憂的強大續航力,以及支援多項充電方式,包括無線充電、快速充電和反向充電等功能,並支援30W快充及隨盒附上30W快充組。HTC U23 pro「迷霧紅」搭載6.7吋OLED顯示螢幕,帶來卓越的色彩表現和細緻視覺效果,不僅如此,並採用20:9寬廣螢幕,及提供60Hz/90Hz/120Hz多種螢幕更新率選擇,確保穩定而流暢的畫面表現。 HTC U23 pro全新色系「迷霧紅」今日起陸續在HTC網路商店及全台中華電門市正式上市,指定電商平台PCHOME購物、MOMO購物、YAHOO購物商城、蝦皮購物、神腦生活及經銷門市亦同步販售。HTC U23 pro上市提供12GB/256GB與8GB/256GB兩種版本,建議售價為17,990元及16,990元。
市調機構Omida指出,2023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前10名中,iPhone 14 Pro Max成為最暢銷手機,出貨量達到2,650萬台。而且前10名榜單中,僅有蘋果和三星,各五款手機上榜,其他手機廠無法與之競爭。 第二名為iPhone 14 Pro,出貨量為2,100萬台;第三名為iPhone 14,出貨量1,650萬台;第四名為iPhone 13,出貨量1,550萬台。以及第十名的iPhone 11。 第5到9名,為三星的五款手機,包括Galaxy A14、Galaxy S23 Ultra、Galaxy A14 5G、Galaxy A54 5G、A34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