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OpenAI

的結果
  • 逾8千作家連署 要求AI業者付費

     超過8,000位作者連署發表一封公開信,要求微軟、Meta、Alphabet等企業在沒有獲得允許或報酬的情況下,不可使用他們的作品來訓練AI系統,否則應該付費。  該信由美國作家協會(Authors Guild)發表,不乏知名作家皆參與連署,包括暢銷小說作家詹姆斯.派特森(James Patterson)、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等,該信提到AI系統「模仿和吸收我們的語言、故事、風格和想法」。  信裡寫道,「數百萬本有版權的書籍、文章、短文和詩皆成為AI系統的食物,取得無窮無盡的餐點卻沒有付費。你們斥資數十億美元發展AI科技,你們使用了我們的作品,支付費用才是公平之道,若沒有我們的內容,AI將會相當平庸而且非常有限。」  此信的收件者為OpenAI、IBM、Stability AI等科技廠商執行長,這些業者的產品包括AI模型和聊天機器人。  OpenAI的ChatGPT或是谷歌的Bard,這些AI產品透過網路取得的大量文本進行訓練,這些業者利用數據是否有獲得允許不得而知,一些科技公司表示可以合理使用來自網路的資訊。  作家協會的信中提到,許多被用來訓練AI系統的書籍,都是從「惡名昭彰的盜版網站上取得」。  OpenAI聲明指出,ChatGPT的訓練內容經由「獲得授權或是公開的內容,以及由人類AI訓練者和使用者創造出來的內容」,強調該公司尊重創作者與作者的版權。  AI模型與聊天機器人爆紅已引來訴訟纏身。本月稍早,美國喜劇演員席佛曼(Sarah Silverman)與兩名作家向Meta與OpenAI提起訴訟,指控其AI模型的部分訓練內容來自非法刊載版權內容的「影子圖書館」網站。

  • 挑戰AI市場大咖 Meta發布免費商用模型Llama2

    臉書母公司Meta今天免費釋出旗下開源軟體人工智慧(AI)商用模型Llama 2,與聊天機器人製造商OpenAI及谷歌(Google)等AI軟體市場大咖一較高下。 OpenAI和Google分別開發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語言模型,作為旗下聊天機器人ChatGPT和Bard的基礎,這些聊天機器人因模仿人類創造力和專業知識的能力,令人振奮不已。 值此之際,Meta並不直接向消費者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而是開發了Llama模型,這是一款專為研究人員設計的語言模型,研究人員可對Llama進行修改,使模型更臻完善。 至關重要的是,Llama作為開源模型,意味其內部運作方式可供所有人進行補強和修改,這與OpenAI和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有所不同。 包括OpenAI居世界領導地位的GPT-4等模型,都是封閉式且專有的,用戶無法進入其編程代碼,也無法取得這些人工智慧模型是如何處理資料的細節答案。 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貼文表示:「開源(open-source)推動創新,因為這可讓更多開發人員能使用新技術來進行開發。」 祖克柏還說,這也提高了安全性,因為開放式軟體意味可讓更多人仔細審查,以識別和修復潛在問題。 對於安全性的壓力,也凸顯Llama與OpenAI模型的不同之處,後者因提供錯誤資訊或聊天機器人在互動中脫序,一度引發恐慌。 Meta釋出這款功能更強大的新版商用模型,任何企業都可以下載,或可經由與微軟(Microsoft)的特殊合作夥伴關係,而從微軟的Azure雲端取得。 (譯者:紀錦玲/核稿:劉文瑜)1120719

  •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OpenAI 事關消費者保護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指稱人工智慧開發商OpenAI涉嫌將民眾個人聲譽和資料暴露於危險中,違反了消費者保護法,因此展開調查。這是OpenAI目前遇到最強力的監管措施。 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本週發布一份20頁文件,要求開發生成式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OpenAI提供如何解決AI模型相關風險的紀錄。 委員會正在調查OpenAI是否有造成消費者「聲譽受損」的不公平行為。 此番調查再次象徵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麗娜汗(Lina Khan)大力管控科技公司的決心。 聯邦貿易委員會先前申請暫時阻止微軟(Microsoft)收購遊戲大廠「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數天前遭法院駁回,將再提上訴。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OpenAI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關於這家公司為解決產品「生成有關個人虛假、誤導、誹謗性陳述」的可能性所採取的措施。 這宗調查最早是由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率先披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不願置評;OpenAI也未回應。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今天在一連串推文中表示,最新版技術GPT-4是基於多年安全研究建構而成,這套系統是要瞭解整個世界,而非針對個人。 他說:「我們當然會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合作。」 OpenAI去年11月推出ChatGPT,成功吸引消費者目光,也促使大型科技公司競相展現各家AI產品如何改變社會和企業的運作方式。 這場AI競賽讓大眾對這項技術的潛在風險和監管審查感到擔憂。 路透社今年5月曾報導,全球監管機關的目標,是讓目前涵蓋版權、資料隱私等種種領域的規範,也能適用於兩個關鍵領域,即用於訓練AI模型的資料及其所生成的內容。

  • 美喜劇演員 控Meta、OpenAI侵權

     美國喜劇演員席佛曼(Sarah Silverman)與兩名作家,向臉書母公司Meta與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提出侵權訴訟,指未經同意便利用其著作訓練人工智慧(AI)語言模型。  席佛曼與作家凱德雷(Richard Kadrey)和高登(Christopher Golden)7日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指控Meta和OpenAI利用有版權的內容來訓練AI聊天機器人。對此Meta與OpenAI未能即時表示意見。  原告要求陪審團審判,並尋求損害賠償。這起訴訟凸顯,AI開發商利用版權作品來開發聊天機器人所面臨的法律風險。  席佛曼、凱德雷和高登指出,Meta與OpenAI未經授權,便利用他們的著作內容來開發所謂的「大型語言模型」。  三名原告指稱,給予提示詞後,ChatGPT便會顯示出他們的著作摘要,雖然有些細節內容有誤,但仍看得出ChatGPT的訓練資料庫含有他們的作品。原告稱此為侵犯著作權,因為他們並未同意讓著作用來訓練ChatGPT。  席佛曼與兩名作家表示,OpenAI利用他們的作品和其他眾多版權作品,「獲得商業利益和龐大獲利。」  至於與Meta訴訟,三人指出,根據媒體披露的Meta AI業務顯示,該公司未經同意就使用他們的作品。雖然OpenAI未曾透露用了哪些書籍來訓練ChatGPT,法院文件顯示,許多書籍可能來自「影子圖書館」網站,這些網站非法聚集不易取得的內容。  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法律教授賈維斯(Daniel Gervais)指出,預期未來會有更多與版權法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的訴訟案件。  美國作家協會(The Authors Guild)6月透過公開信呼籲科技巨擘和AI公司執行長,在使用有版權的作品訓練生成式AI程式時,要先取得作家同意,並且「公平地給予作家報酬」。

  •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都在這!直擊最強AI聚落 秘密曝光

    伴隨去年底OpenAI推出的聊天軟體ChatGPT在全球暴紅,「生成式AI」成為投資市場與科技業界的最火熱關鍵字。而膽敢自稱為「世界AI首都」,舊金山確實有它的底氣。 首先,是熱錢奔騰。根據金融數據機構Pitchbook統計,全球前10大最活躍(投資件數最多)的生成式AI創投中,有5家位於加州,2家更集中在舊金山。而據矽谷知名創投NFX的資料,迄今為止,全球生成式AI新創所籌集的總資金中,位於舊金山灣區的公司就占了78%以上。 其次,許多正在閃閃發亮的AI新創明星,也已經在此聚集。由NFX所評選的「全球75家生成式AI明日之星」,當中多達3分之1(24家)的總部設於舊金山。 進一步看,商業分析公司CB Insights整理了截至今年5月、共13家的生成式AI獨角獸,當中有6家位於舊金山灣區。OpenAI毫無疑問地以290億美元的估值遙遙領先,緊接在後的,是距離OpenAI總部僅4公里、估值約44億美元的Anthropic。而從這家公司往南再走約1公里,又是一家名為Replit、目前以近12億美元估值名列第8大AI獨角獸的新創公司……。 整個盤點一番,如果你願意從OpenAI出發,往西北方向開始走上一圈,那麼,在這個長約6公里、寬約2公里的腹地範圍內,就能拜訪到9家當今被認為最具競爭力的AI新創。 在這條宛若「AI新創銀河」的廊帶裡,不少亮點公司的背後,其實也各自獲得不同陣營科技巨擘的全力扶植。舉例來說,因為投資OpenAI一躍成為生成式AI領軍巨人的微軟,又在今年3月投資了距離OpenAI總部僅約300公尺、正在打造新型AI助理的新創公司Adept;而在該公司以北3公里處,則是與OpenAI、Meta都合作緊密的數據分析新創Scale AI。 相對於微軟的布陣,急起直追的谷歌也在這條廊帶裡積極圈地,不僅用真金白銀注資了「OpenAI最強對手」Anthropic,今年3月,也宣布與Replit進行合作。此外,被稱為「微軟Bing Chat勁敵」的新創公司Perplexity AI,就在OpenAI總部以南3公里處虎視眈眈,而這家公司目前的大金主之一,則是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 閃亮亮的AI聚落,一群年輕創業者也在鄰近區域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社群組織,透過密集的聚會、駭客松活動,以及在被稱為「駭客屋」的共享空間裡火熱討論,持續為這塊生成式AI重鎮注入新血與想法。 「在我們辦公室方圓400公尺內,就有15家駭客屋。」用誇張卻具體的數字,NFX共同創辦人柯瑞爾(James Currier)對我們說明當地「瘋AI」的盛況。NFX辦公室與OpenAI總部的距離不到2公里,鄰近舊金山的海斯谷(Hayes Valley)地區,這家知名創投如今已在官網上直白寫著:「在海斯谷,每個人都正致力於生成式AI。」 今年1月起,這塊區域有了更響亮的稱號。「舊金山的人們,現在都把海斯谷暱稱為……,腦谷(Cerebral Valley)!」一篇由創投業者Bloomberg Beta投資人安柏.楊(Amber Yang)發出的推文這麼寫道,推文火速獲得近70萬次的瀏覽。 6月28日,華爾街財經媒體彭博(Bloomberg)以「AI熱潮與腦谷」為題,專訪全球最大加速器Y Combinator執行長陳嘉興,而他的一句話,點出了每個人都必須關注腦谷的原因:「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們正坐在這裡的咖啡廳,不僅討論他們各自的創業,也討論最尖端的AI模型技術。」 就這樣,各方創投的熱錢、星羅棋布的新創、科技巨頭的力挺,再加上全球最聰明的腦袋在此隨時、隨處激盪火花,讓這塊區域,成為提前預視AI未來的精采方圓。

  • ChatGPT推出後迅速成長 6月流量與訪客首見下滑

    根據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蔚為風潮,但每月流量與不重複訪客在今年6月首見下滑。 路透社報導,今年6月全球桌上型電腦與手機連到ChatGPT的流量比5月減少9.7%,ChatGPT網站的不重複訪客下滑了5.7%。數據顯示,訪客花在ChatGPT的時間也減少8.5%。 Similarweb資深洞察經理卡爾(David Carr)說,流量下滑是對ChatGPT新鮮感逐漸消失的跡象。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加盧瑞亞(Rishi Jaluria)解釋,數據顯示對擁有即時資訊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需求增加。 OpenAI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 ChatGPT引發民眾瘋狂使用生成式AI的風潮,從寫作到程式編碼等日常作業都可見到,ChatGPT在推出的兩個月後,今年1月每月活躍使用者達到1億人。 這是史上成長最快速的消費者應用程式,現在每月造訪量超過15億人,為全球前20大網站之一。 舉例來說,ChatGPT的造訪量已遠遠超過Bing。Bing是微軟(Microsoft)推出的搜尋引擎,採用OpenAI技術。 有一些ChatGPT的競爭者紛紛在過去幾個月推出,包括谷歌(Google)的Bard聊天機器人。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也向使用者免費推出採用OpenAI技術的聊天機器人。 OpenAI今年5月也在iOS系統釋出ChatGPT應用程式,可能導致ChatGPT網站的一些流量減少。有些人認為使用型態改變跟學校放暑假有關,因為較少學生在寫作業時向ChatGPT尋求協助。 根據data.ai,截至7月4日,ChatGPT在iOS的全球下載量超過1700萬次。 Similarweb表示,ChatGPT的下載量在5月31日達到高峰,在美國持續受到歡迎,在能夠下載使用頭6週,每週下載量平均達53萬次。 最近成長趨緩可能有助於控制ChatGPT的經營成本,ChatGPT需要動用大量電腦運算來回答查詢問題。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稱ChatGPT的營運成本高到「令人瞠目結舌」。 ChatGPT可以免費使用,但也提供高級訂閱服務,使用者可以每月支付20美元,使用OpenAI最先進的模型GPT-4。根據YipitData的最新估計,美國約有150萬人訂閱使用GPT-4。 OpenAI預測今年營收將達2億美元。除了ChatGPT外,OpenAI也靠向開發商與企業直接銷售連到AI模型的應用程式介面(API)以及透過與微軟合作賺錢,微軟已對OpenAI投資超過100億美元。(譯者:張曉雯/核稿:徐睿承)

  • 遠傳攜手微軟導入Azure OpenAI應用 力助花蓮智慧轉型

    花蓮縣政府今(4)日舉辦「智慧花蓮,生成AI洄瀾」啟航記者會,花蓮縣長徐榛蔚、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出席,共同宣布攜手推動生成式AI應用於文書作業、教育文化、智慧觀光、智慧交通等多元應用場景,可大幅提升行政效率,並促進在地產業轉型,智慧城市有感升級。 井琪表示,花蓮縣不僅擁有豐富自然景觀,花蓮縣政府近年更力拚有感智慧城市再升級,結合厚實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張AI科技實力;最近生成式AI風潮席捲全球,遠傳期待與台灣微軟攜手,協助縣政府導入Azure OpenAI技術,加速組織文化數位轉型,以生成式AI達成知識轉型與經驗傳承,打造符合在地特色的解決方案,實現AI治理。 遠傳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受邀於今日趨勢分享會發表演說,分享AI產業趨勢,闡述遠傳以雲端數據中台技術為基礎,在影音推薦、電子商務、智能客服等多領域,應用Azure OpenAI延伸數據的價值、提升體驗服務。胡德民指出,遠傳運用自身實戰經驗,幫助國內在地企業、政府單位踏入AI轉型,不僅擁抱AI,更要駕馭AI,善用科技創造更大競爭優勢。 遠傳長期以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投入花蓮縣府創新應用,包含建置花蓮5G示範教室提升課程多樣性、打造花蓮400座智慧站牌實現低碳永續、助力推動花蓮遠距診療服務等,從教育文化、智慧交通、智慧醫療、觀光娛樂、大數據治理等各面向,積極協助花蓮轉型為全方位智慧城市,未來在遠傳大數據與Azure OpenAI技術驅動下更將有感升級,不僅能提高效率與生產力,並為花蓮縣民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 《今日財經懶人包》台綜院:今年GDP成長不保2;國泰:台股過熱 萬八有難度;連假前鷹襲 高價股守住萬七;全球買房補助最高5折 台灣是0元;OpenAI領軍 舊金山躍世界AI之都

    台綜院緊跟央行,將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從2.51%下修至1.45%;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提醒,台股「有點過熱」,短期「萬八」有難度;端午連假前,Fed放鷹,台股震盪,幸有高價軍團守住萬七;為解決高房價,英國補助首購族最高5折,美國加州補助2成頭期款,台灣補助是0;OpenAI打造ChatGPT,點燃全球AI浪潮,其總部和多家AI公司都進駐舊金山,使舊金山躍世界AI之都。以下為今(20)日財經懶人包: ▲台綜院估GDP成長僅1.45% 繼中央銀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72%,台綜院19日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45%,比去年底預估值2.51%下調逾一個百分點。 ▲國泰世華銀 林啟超:台股上萬八 短期有難度 台股站上「萬七」(17,000點),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19日提醒,台股過去一個多月「有點過熱」,指數到17,500點會碰到近年較大的套牢區,恐面臨投資人解套賣壓,短期想看到「萬八」(18,000點)有難度,需要較強的資金動能才有機會。 ▲節前震盪 高價股撐盤穩軍心 端午連假在即,資金縮手觀望,台股19日加權指數開低後維持在平盤附近震盪,雖權王台積電走弱拖累電子股士氣,而聯發科雖否認獲谷歌AI訂單利多仍帶量勁揚4.53%,率領高價軍團撐盤,台股終場小跌14.35點,收17,274.56點,險守5日線,成交量萎縮至3,300億元。 ▲各國購屋款補貼 台灣最小氣 高房價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為減輕購屋者負擔,內政部最近推出房貸利息補貼,每戶上限3萬元,目前申請家戶數已飆破47萬戶。不過,根據專業研究機構彙整各國政策發現,全球先進國家針對買第1戶的首購族,紛紛祭出購屋款補貼方案,其中以英國最大方,最高可以打5折;另外美國加州直接送上2成購屋款、等於直接補助頭期款;反觀台灣,政府對首購族購屋款補貼金額為O、最為小氣,看不到先進國家的車尾燈。 ▲資金挺 舊金山躍世界AI之都 舊金山長期以來是創新和顛覆式技術的中心,已成為開創性新創公司與新技術的代名詞。包括OpenAI在內等全球頂尖人工智慧(AI)公司皆以舊金山為據點,舊金山逐漸被視為世界AI之都。  

  • 美銀點名10大AI概念股 輝達、台積電入列

     OpenAI去年推出聊天機器ChatGPT以來,全球掀起人工智慧(AI)狂潮,AI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美國銀行(BoA)精選10大AI投資概念股,微軟、輝達和台積電等企業入列。與此同時,輝達則成為摩根士丹利的AI投資首選,並將目標價上修至500美元。  AI、自動化和機器人令許多企業受惠,不過以AI為業務主軸的企業並不多。美國銀行精選的10大AI概念股包括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輝達、臉書母公司Meta、台積電、艾司摩爾(ASML)、思愛普(SAP)、RELX、Arista Networks和百度。  微軟在2019年便對OpenAI注資10億美元,今年更宣布對該公司進行為期多年、金額達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凸顯其看好OpenAI與AI的前景。由於微軟在AI與機器學習的機會和Azure業務擴張,分析師看好微軟股價持續攀升。美銀給予微軟股票「買進」投資評等和目標價340美元。微軟16日收盤價342.33美元已超越美銀的目標價。  鑑於市場對CoWoS需求激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營收前景看俏,美銀預測,今年下半年台積電的營收可望從周期性低點反彈,給予台積電ADR「買進」評等和目標價115美元。台積電ADR在16日收低0.58%,報104.57美元,今年迄今累計勁升逾40%。  而受到投資人熱烈追捧的輝達是美銀看好的AI概念股之一,美銀給予「買進」評等和目標價500美元。分析師預期輝達將拿下65%的AI加速器市占。  另一方面,輝達取代超微(AMD),成為摩根士丹利的AI投資首選。摩根士丹利將輝達目標價由450美元上修至500美元,意味著將較16日收盤價426.92再漲17%。今年迄今輝達股價暴漲200%,市值跨越1兆美元大關,來到1.05兆美元。  谷歌多項業務運用到AI與自動化技術,包括廣告訂價、內容推廣和Gmail垃圾信過濾等。以AI為基礎的廣告技術,將讓該公司成為重要的長期AI受惠者。美銀給予Alphabet股票「買進」評等和目標價128美元。

  • 微軟AI事業獲利猛 股價創高

     微軟股價15日(周四)收盤大漲3.2%至348.1美元,創歷史新高價,市值逼近2.6兆美元。市場看好微軟的人工智慧(AI)前景,使這家軟體巨擘股價節節攀高,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並且大幅調升微軟目標價。  OpenAI去年底推出ChatGPT後在全球掀起AI旋風,幕後金主微軟無疑是ChatGPT竄紅的受惠者,還將OpenAI工具整合至Bing搜尋引擎與Windows作業系統,帶動股價扶搖直上,今年飆漲46%。微軟16日開小高盤,上漲0.3%至349.20美元。  美大型科技股大多創波段新高,蘋果(Apple)15日股價也創186.01美元的新高,同樣因AI而股價躍升的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同日也觸及432.89美元的盤中新高。  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今年4月曾表示,預料本財年第四季Azure雲端事業收入年增26~27%,其中1個百分點來自AI服務。  胡德12日(周一)與微軟技術長史考特(Kevin Scott)在公開討論時提到更多細節,她表示「新一代AI事業將是我們公司史上成長最快速的100億美元事業」。  史考特進一步指出,新AI事業「真的是很通用的平台,我們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年度經常性收入首度展現100億美元」。微軟在過去四季營收總計接近2,080億美元。  在此之後,摩根大通分析師將微軟目標價由315美元上修至350美元,股票評級為「買進」。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微軟迎向雲端優化的熱潮,有利於Azure成長,我們也看見該公司正投資於Security、Teams、Power App業務以及現在極具前景的OpenAI/ChatGPT,為長期的成功埋下種子。」  另據Refinitiv資料,研究微軟的53位分析師中,有44位建議買入該股,目標價中位數為340美元。

  • 遠傳首創OpenAI推薦片單 企業級生成式AI應用亮相

    遠傳率先將Co-Pilot智慧助手應用導入遠傳friDay影音,推出「OpenAI推薦片單」新功能,成為全台首創使用生成式AI影劇內容推薦的影音平台,為付費會員量身定制推薦片單。 付費會員可利用即時對話功能表達期待觀影主題、風格、心情與喜好,配合Azure OpenAI技術,打造個人化專屬影片推薦,不僅能輕鬆找到最對胃的影劇,還能享受挖掘新片的驚喜。「OpenAI推薦片單」功能於今日正式在遠傳friDay影音iOS與Android系統手機版APP上線。 遠傳線上客服機器人「愛瑪」也藉由Azure OpenAI大規模智慧升級,未來將結合Avatar技術,可實現擬真人物互動問答,同時遠傳透過Generative AI最擅長的智慧文案生成,為客戶量身打造高度自動化的新聞稿編寫引擎,大幅降低工作團隊負荷。 OpenAI在產業應用的風潮方興未艾,遠傳率先拋磚引玉,期望能在產業AI商業模式轉型浪潮中,扮演好「引導、示範與積極協助」的關鍵角色。 台灣年度AI產業創新盛會「2023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15日登場,遠傳受邀參展,以「AI革新 數據賦能」為題展示結合大數據與Azure OpenAI的多元生成式AI創新應用。 遠傳執行副總經理暨資訊長胡德民將於16日「AI產業趨勢論壇」,與台灣微軟合作夥伴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陳仲儒,共同探討Generative AI產業最新趨勢與服務,攜手為台灣企業加速轉型,開啟AI新商業的無限可能。 胡德民指出,生成式AI在全球掀起AI普及化巨浪,企業將有機會以更聰明的方式來提升營運效益、加速商業模式的轉型與創新,同時解決當前普遍少子化缺工問題。在這波AI巨浪下,「數據」是最重要的造浪者,企業都應意識到打造AI核心的關鍵第一步為建置數據中台,如同蓋房子前需先打地基,遠傳與微軟長期戰略結盟,以遠傳雲端數據中台技術為基礎,搭配Azure OpenAI實戰運用經驗,不僅服務全台700萬客戶,雙動能更可以幫助企業駕馭AI,快車跑在轉型之道。 本次遠傳首度展示應用在智能助手、客服機器人與文案生成等領域,且結合大數據與Azure OpenAI的AI創新服務,藉以提升遠傳用戶數位服務體驗。 迎戰AI大生成世代,遠傳積極投入大數據與AI科技發展,現場除分享遠傳雲端數據中台獨家實戰經驗外,更推出中小企業轉型三大優惠方案,幫助企業開展AI轉型之旅,對接商業模式轉型,加速價值變現。 遠傳子公司遠傳friDay購物總經理謝振豊將在16日於「微軟生成式AI實戰論壇」分享產業實戰,遠傳friDay購物總經理謝振豊指出,friDay購物推出的AI電商引擎GAEE,是Web 3.0的AI電商系統,可做到「一鍵千店,多點聯賣」、「百業合作、顧客匯流」,將重複性工作交給AI電商引擎,讓人真正發揮價值,去做開發、創新等更有意義的事,目前已有800 多間合作廠商簽約進駐,此舉不僅可節能減碳,也將為廠商帶來更多業績。

  • OpenAI 執行長: 美中應合作應對AI系統性風險

    在美國試圖通過制裁來遏制中國人工智慧(AI)領域發展之際,OpenAI首席執行官阿爾特曼(Sam Altman)則選擇與中國接觸,他以國際連線方式在北京召開的大型AI會議上發表演講,強調美國和中國研究人員通過合作降低AI系統風險的重要性。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阿爾特曼在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主辦的年度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說,中國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優秀的AI人才,「所以我真心希望中國的AI研究人員能在這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報導指出,阿爾特曼和人稱「AI教父」的傑佛瑞·辛頓(Geoff Hinton)是在此次會議上發言的十幾位美國和英國AI高管和資深研究人員中的2位,這些人來自包括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和生成式AI領軍者Midjourney和Anthropic在內的公司。為了能就AI潛在危險發出警告,辛頓已從谷歌離職。 在此次會議上發言的中方人員來自頂尖大學和公司,包括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通訊設備公司華為、搜索巨頭百度和語音辨識公司科大訊飛,美國在2019年以新疆問題對科大訊飛實施了制裁。風投公司Leonis Capital的合夥人、研究AI和中國的Jenny Xiao表示,這是美中AI對話中極為罕見的一次活動,讓美中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人物聚在一起各抒己見,以避免AI軍備競賽、實驗室之間的競爭等問題,並幫助建立國際標準。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分析,按照某些標準看,中國現在在該領域發表的高品質研究論文數量多於美國,但在「範式轉移突破」方面仍然落後於美國。中國科技觀察人士和行業領袖表示,在生成式AI這一頂級AI系統最新浪潮中,中國的發展仍然比美國落後1、2年,並且依賴美國的創新。 報導說,在最近發佈的幾份政策聲明中, 中國政府已將發展AI列為優先事項,同時也在推進監管,以確保AI的發展遵守中國嚴格的網路審查制度。 雖然美中競爭激烈,根據華盛頓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一項追蹤,美國和中國仍是彼此在AI研究方面合作最多的國家。 阿爾特曼5月在國會作證時警告稱,AI監管的一個危險之處是「你在拖慢美國行業發展速度的同時,中國或其他國家會取得更快進展」。 報導還指出,這個在中國舉辦的年度會議已成為該國彙集中西方研究人員的最著名論壇之一。自2019年以來,該會議一直由受政府資助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主辦,該機構有時被稱為中國版OpenAI。

  • OpenAI執行長:國際應加強AI技術合作

     開發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10日指出,AGI(通用人工智慧)從根本上成為改變文明的強大力量,因此有必要展開有意義的國際合作與協調。奧特曼也點出國際合作的兩大重點:國際規範、國際間的信任。  華爾街見聞報導,奧特曼10日以視訊連線方式現身北京舉辦的2023智源人工智能大會,並首次對中國觀眾發表演講。奧特曼引述道德經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認為首要任務是加強國際科學和AI技術的合作。  奧特曼指出,隨著日益強大的AI系統出現,全球合作的賭注很高,並舉例由於缺乏對影響糧食生產的長期可持續性的考量,為改良農業生產而設計的AI系統,可能會在無意中耗盡自然資源或破壞生態系統。奧特曼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同意,推進AGI安全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尋找共性的重要領域之一。  針對國際合作,奧特曼指出,首先需要建立國際規範和標準,並注意過程中注重包容性。在任何國家使用AGI系統,都應平等且一致地遵循這樣的國際標準及規範,在這些安全護欄內,相信人們有足夠的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第二、需要國際合作,以可核查的方式建立起對安全開發日益強大的AI系統的國際間信任。  對於如何結合各國優勢來解決AGI問題,奧特曼表示,使AI安全、有益,不是純粹的技術問題,這涉及在非常不同的背景下了解不同國家的用戶偏好,需要很多不同的投入才能達到此一目標。而中國擁有一部分全球最優秀的AI人才,考量到解決高級AI系統對齊的困難,需要來自世界各地最好的頭腦,因此希望中國的AI研究人員在此做出巨大貢獻。

  • 《電腦設備》研華結合微軟Azure OpenAI 實踐高效智能製造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全球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2395)宣布,將Azure OpenAI整合至研華工業物聯網雲平台WISE-IoT中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iFactory Solution,以加速數位轉型和推動智慧製造的未來發展,並期望結合兩家企業技術優勢,實現擴大產能而不增加工廠的目標,為製造業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研華科技iFactory協理林世彰表示,Azure OpenAI本身就是對語言和程式碼有深刻理解的大規模、有生產力的AI模型,並能對各式應用提出最新的推理和理解能力;此次WISE-IoT將其整合運用至製造領域中,不僅為該領域帶來創新解決方案,更希望透過雙方技術能力,加速製造業的數位轉型速度,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和質量,並進一步將智慧製造向前推進,為智慧製造領域掀起一股新浪潮。  Advantech WISE-IoT運用Azure OpenAI,充分發揮Azure OpenAI生成自然語言文字的能力,讓使用者得以更快速地找到答案,提升整體自動化生產線的整體設備效能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並實現預測性保養;此外,藉由提供設備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降低設備的安裝和操作難度。當發生異常時,亦能快速定位問題,並將相關使用手冊推播並同時提供維修方法和步驟的提示。  研華WISE-IoT整合Azure OpenAI的功能包含,一、進行智能維護,包含提供重要支援、快速解決故障,以減少生產線停機時間,此將使得製造商能夠最大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和整體設備效能(OEE),以最大化產量。  二、即時監測和決策支援,結合OpenAI和WISE-IoT的即時資料處理和監測技術,客戶即時取得工業設備和系統的生產參數和流程指標,做出快速決策,提升生產效率。創建互動式的數據可視化儀表板和報告,客戶直觀理解數據,與利益相關者分享洞察和見解。  三、先進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WISE-IoT提供Data AI的先進模型和演算法,使客戶能夠進行高級的資料分析、預測和模型訓練。與WISE-iFactory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相結合,降低設備安裝和操作難度,適用於工業領域的資料分析和預測,並提供維修提示和步驟;此外,亦可透過語意理解和人工智慧驅動的設備自動化,有效應用於不同場景。  研華WISE-IoT與Azure OpenAI攜手合作,完美整合語義分析和人工智慧驅動的數位轉型,以有效應用於各種場景,從而改變製造業的運營方式,不僅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同時為客戶帶來全新的製造體驗。未來,WISE-IoT將持續深化Azure OpenAI的整合,進一步開發即時商業智慧和AI等多種功能,並計劃將此解決方案推廣至金屬精密加工、食品加工、汽車電子零組件和鞋業紡織等各個產業領域。

  • 研華WISE-IoT導入Open AI 加速智慧製造布局

    工業電腦加速拓展AI浪潮,大展「軟加硬」實力,IPC龍頭廠研華(2395)宣布,將Azure OpenAI整合至研華工業物聯網雲平台WISE-IoT中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iFactory Solution,以加速數位轉型和推動智慧製造的未來發展,並期望結合兩家企業技術優勢,實現擴大產能而不增加工廠的目標,為製造業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研華iFactory協理林世彰表示,Azure OpenAI本身就是對語言和程式碼有深刻理解的大規模、有生產力的AI模型,並能對各式應用提出最新的推理和理解能力;此次WISE-IoT將其整合運用至製造領域中,不僅為該領域帶來創新解決方案,更希望透過雙方技術能力,加速製造業的數位轉型速度,提升生產線的效率和質量,並進一步將智慧製造向前推進,為智慧製造領域掀起一股新浪潮。 Advantech WISE-IoT運用Azure OpenAI,充分發揮Azure OpenAI生成自然語言文字的能力,讓使用者得以更快速地找到答案,提升整體自動化生產線的整體設備效能OEE並實現預測性保養;此外,藉由提供設備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降低設備的安裝和操作難度。當發生異常時,亦能快速定位問題,並將相關使用手冊推播並同時提供維修方法和步驟的提示。 研華指出,WISE-IoT整合Azure OpenAI功能包含進行智能維護,提供重要支援、快速解決故障,以減少生產線停機時間:此將使得製造商能夠最大程度提高生產效率和整體設備效能(OEE),以最大化產量。 同時,協助即時監測和決策支援,結合OpenAI和WISE-IoT即時資料處理和監測技術,客戶即時取得工業設備和系統的生產參數和流程指標,做出快速決策,提升生產效率。創建互動式的數據可視化儀表板和報告,客戶直觀理解數據,與利益相關者分享洞察和見解。 另外,透過先進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WISE-IoT提供Data AI的先進模型和演算法,使客戶能夠進行高級資料分析、預測和模型訓練。與WISE-iFactory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相結合,降低設備安裝和操作難度,適用於工業領域的資料分析和預測,並提供維修提示和步驟。 研華WISE-IoT與Azure OpenAI攜手合作,完美整合語義分析和人工智慧驅動的數位轉型,以有效應用於各種場景,從而改變製造業的運營方式,不僅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同時為客戶帶來全新的製造體驗。 研華表示,未來WISE-IoT將持續深化Azure OpenAI的整合,進一步開發即時商業智慧和AI等多種功能,並計劃將此解決方案推廣至金屬精密加工、食品加工、汽車電子零組件和鞋業紡織等各個產業領域。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