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OPPO

的結果
  • 《科技》市況冷到爆!Q1智慧機產量創近10年新低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經濟低迷持續衝擊消費市場信心,據TrendForce調查,2023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僅2.5億支,相較2022年同期衰退19.5%,衰退幅度不僅為歷年最大,季度生產量也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受惠旗艦機Galaxy S23系列上市,三星第一季智慧型手機產量達6,150萬支,季增5.5%,第二季由於新機上市的熱度減退,預估第二季產量季衰退近10%。蘋果iPhone第一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共計5,330萬支,季減27.5%,其中iPhone 14系列新機生產比重約78%,優於去年同期,展望第二季,由於是新舊機種交接的過渡期,預估產量將季減約20%。 OPPO(含OPPO、Realme、OnePlus)考量市況不佳以及調節通路庫存而計劃性減少產出,第一季產量為2,680萬支,季減17%,第二季可望受惠庫存調節得宜,以及東南亞等地需求略有回升,產量有機會季增逾30%。值得一提的是,OPPO除了持續鞏固大陸市場高階機種的市占率,在南亞、東南亞、拉美市場銷售有成,其海外市場占其整體銷售比重近6成。 小米(含Xiaomi、Redmi、POCO)第一季產量達2,650萬支,季減27.4%,主要仍是全球消費信心低落,加上小米的成品庫存水位仍高所致,故生產規劃相當保守,由於第二季持續庫存調節,因此季產量成長幅度受限,預估季增約20%。Vivo (含Vivo、iQoo)第一季產量為2,000萬支,季減14.2%,目前銷售主力市場仍以大陸為主,然第二季大陸市場需求在邊境重開後然顯疲弱,預估產量季增約10%。 由於經濟持續低迷,使二手機市場及維修市場的交易相較以往活絡,恐阻礙第二季智慧型手機產量成長幅度。整體來說,第二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在季節性需求的支撐下,預估將達2.6億支,季增約5%,然而受大環境景氣不佳影響,仍較去年同期衰退近10%。

  • 大立光營運 淡淡五月天

     電子業難逃五窮六絕魔咒,光學龍頭大立光公布5月營收為26.27億元,月減9%,較去年同期年減17%,創2013年以來同期新低。大立光表示,6月出貨動能將比5月好。市場預估,iPhone 15上市後,將帶動大立光下半年營運動能。  全球手機市場需求低迷,及CMOS sensor庫存偏高影響,大立光今年以來營運不如預期,第一季營收91.3億元,年減10%。5月營收26.26億元,年減17%,是2月以來的低點;累計前5月營收146.34億元,年減11%。  就出貨結構分析,5月份1,000萬畫素以上的鏡頭占50%到60%,是大立光主力產品。其次是2,000萬以上畫素鏡頭,占比20%到30%。  得靠i15提振業績  今年手機相機規格邁向1~2億畫素,但受到中系手機需求低迷影響,大立光出貨動能受阻。根據DIGITIMES Research調查分析,今年第一季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降為6,200萬支,季減12.4%、年減7.2%,第一季中國市場出貨前五大依序是Oppo、蘋果、榮耀、Vivo及小米,與上季相較,Oppo由第三升至第一,蘋果由首位滑落至第二,榮耀滑落一個名次至第三,前五大合計市占為88.7%。  外界預估,大立光力拚蘋果高端產品,可望拿下全部iPhone 15的潛望式鏡頭訂單。大立光也偏向樂觀的評估,6月出貨動能比5月好。  近期大立光股價走出5月初跌破2,000元大關的小低谷,在2,200元左右盤整,今年來外資持續賣超大立光1,052張,持股比率降至37%。  手機市場看法保守  大立光7日舉辦股東會,屆時股東也會關注營收相關問題。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在法說會中指出,客戶端在4、5月的拉貨動能都比3月差,主要問題是手機產品賣不好,客戶端對市場看法相對保守。  對於今年發展目標,大立光年報中指出,產銷重心仍將繼續集中在手機相機鏡頭,並積極提升生產技術和產能規模,希望繼續維持製造成本上的優勢,使整體產銷體系更具競爭力。  同時將持續投入手機相機鏡頭研發工作,以及其他新產品運用與開發能力,進而維持長期競爭力。

  • 《產業》三星市占摔下5成、OPPO崛起 摺疊機進入戰國時代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摺疊機被視為後續提振智慧型手機市場動能的關鍵之一,以往三星穩居龍頭,但根據最新顯示器供應鏈顧問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DSCC)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大陸廠OPPO快速崛起,今年第一季市佔率一口氣衝到22%,成長率驚人,儘管三星仍穩區龍頭、市占率為48%,但卻是摔下5成大關,此將可視為一警訊,也象徵摺疊機似乎也走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根據顯示器供應鏈顧問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DSCC)最新數據指出,今年第一季全球摺疊型手機出貨量衰退到193萬支、季減少8%,已經呈現連率兩個季度的衰退。且數據顯示,自從去年9月蘋果iPhone14開賣以來,就明顯壓縮到摺疊機的銷售表現。 就今年第一季各品牌摺疊機表現來說,三星儘管穩居龍頭位置,但因為Galaxy Z Flip 4和Z Fold 4開賣時間已久,過了銷售甜蜜期,導致第一季三星在整體摺疊機的市占率由去年第四季的83%一口氣暴跌到只剩下48%,5成大關不保,與此同時,大陸品牌OPPO卻是異軍突起,市占率由去年第四季不到5%一口氣躍升到第一季的22%,奪下亞軍,第三名為同樣是大陸品牌的華為、市占率為15.7%。 若就單機暢銷表現來說,前五名依序為三星Galaxy Z Flip 4、華為Pocket S、三星Galaxy Z Fold 4、OPPO Find N2 Flip和OPPO Find N,市占率依序為29%、16%、14%、12%以及6%。 展望第二季,DSCC推估,由於將會有許多新款摺疊機推出,市場將相當熱鬧,有機會帶動市況回溫,其中,看好vivo市佔率有機會順勢崛起,成為僅次於三星、華為的第三大業者。另外,也預估第二季折疊智慧機用面板出貨量將達460萬片、年成長47%,也相較第一季的271萬片成長近7成之多。 先前研調機構IDC也曾言,新摺疊螢幕手機將是積極帶動產業向前的一步,但不巧的是,碰上當下為智慧型手機出貨疲軟階段。近期不僅大陸品牌OPPO和vivo都推出了新的摺疊手機,摩托羅拉最新也發表Razr 40系列,另外,三星也傳出將在今年7月推出新款摺疊手機。

  • 《產業》台4月智慧機銷售前5 蘋果領銜、三星緊咬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4月智慧型手機市場市佔率TOP 5品牌出爐,不意外由蘋果拿下冠軍,三星則緊追在後,兩者市占率差距僅有1.5%,其後第三名到第五名則均為大陸品牌,依序為OPPO、vivo、Remni,其中,OPPO市占率超過1成,vivo、Redmi則差距不大。 根據市調公司數據統計指出,台灣4月前5大智慧機品牌排行榜出爐,第一名由蘋果搶下、市占率33%;第二名則有三星緊追、占比31.5%;第三名到第五名依序為OPPO、vivo、Redmi,市占率依序為12.8%、6.8%以及6.4%。 進一步細看前五大品牌銷售排行前三的機款,蘋果為iPhone 14(128GB)、蘋果iPhone 14 Pro Max(256GB)、蘋果iPhone 14 Pro(128GB);三星為Galaxy A54 5G(8GB+256GB)、三星Galaxy A14 5G(4GB+64GB)、三星Galaxy A53 5G(8GB+256GB);OPPO為 OPPO A57(4GB+64GB)、OPPO Reno8(12GB+256GB)、OPPO A78(4GB+128GB);vivo為 V27 5G(8GB+256GB)、Y55s 5G (6GB+128GB)、V27 5G(12GB+256GB);Redmi為 Note 11S 5G(6GB+128GB)、12C(4GB+64GB)、Note 12 5G(6GB+128GB)。 日前傑昇通信統整市調機構公布全台實體通路調查數據顯示,4月台灣手機市場整體銷售量為34萬支、月增加2%,呈現微幅回溫,5月適逢母親節檔期旺季,以往多會帶動智慧型手機銷售熱度,但近年受到疫情衝擊,嚴重衝擊消費市場動能,儘管目前已經解封,經濟回動恢復,但在消費所的分配上,智慧機手機市場依舊沒討到好處,時序進入6月,非蘋大廠有多款新機即將推出,是否可以刺激委靡已久的手機市場回溫,仍有待觀察。

  • 《科技》陸智慧機Q2難有反轉 蘋果i14蜜月期已過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林俊吉調查分析,因2023年農曆春節在1月中下旬,多數業者於2022年12月便已提前增加備貨,而年節銷售高峰過後,2~3月銷量又滑落至低水準,2023年第1季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降為6200萬支,季減12.4%,與2022年同期相較,則減少7.2%。展望第2季,預估大陸市場出貨將同首季水準。 林俊吉指出前五大中系品牌業者於2023年首季出貨,OPPO、榮耀、vivo及小米皆呈現年減,僅華為呈現年增。加入蘋果等國際品牌來看,2023年第1季大陸市場出貨前五大依序是OPPO、蘋果、榮耀、vivo及小米,與上季相較,蘋果由首位滑落至第二、OPPO由第三升至第一,榮耀滑落一個名次至第三;前五大合計市佔為88.7%,低於前季的91.1%,主因排名第六的華為市佔上揚。 展望2023年第2季,眾品牌業者未見消費信心恢復,針對618購物節銷售檔期備貨採保守態度,預估整體出貨與首季持平,仍有個位數年減幅;出貨市佔排名方面,林俊吉表示,因蘋果iPhone 14系列熱銷期過且不再如首季享有遞延出貨效應,蘋果將跌落至第四。

  • OPPO晶片製造夢碎 陸媒爆背後秘辛:挖人才燒光400億

    大陸手機大廠OPPO已終止旗下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3000名員工就地失業,震撼半導體圈。大陸媒體財新撰文指出,哲庫在短短4年間,燒光上百億元人民幣(折合約新台幣440億),失敗的關鍵包括高薪挖角、成本高昂導致財務方面難以為繼,加上這些人才到OPPO後,內部融合不順,導致公司內耗問題嚴重。 根據財新報導,哲庫過去為壯大自身,祭出高薪從聯發科、高通、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等大舉挖人,但卻浮現管理問題。 多名哲庫員工透露,這些人才到OPPO後,常以小團隊形式加入哲庫,因派系林立,常發生意見不同或爭搶資源內鬥,進而導致一批人離職。另一名哲庫早期員工表示,哲庫內鬥嚴重,但高層坐視不管,似乎不覺得這是問題,以致公司內耗嚴重。 另根據北京商報報導,儘管哲庫以及OPPO方面對解散原因未多加說明,不過市場猜測,因自研晶片成本過高,尤其在人才招攬上不惜重金,最終導致財務上難以為繼。一位畢業於北科大的張先生透露,身邊有學長跳槽到哲庫IC設計職位,一年能夠拿到50萬元人民幣(折合約220萬元台幣)以上的薪資,不料只拿了一年高薪,公司便解散了。

  • 《科技》上月「機」烈風雲榜 蘋果i14系列贏者全拿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傑昇通信統整市調機構公布最新全台實體通路調查數據顯示,4月台灣手機市場整體銷售量為34萬支,月增加2%;前二十名排行榜只有蘋果、三星與OPPO,蘋果陣營最夯機型為iPhone 14 128GB,Android陣營則是三星Galaxy A54 8GB + 256GB,而Android旗艦機中最熱賣的機型依舊是三星Galaxy S23 Ultra。 資料顯示,4月前20名機款依序為蘋果iPhone 14(128GB)、蘋果iPhone 14 Pro Max(256GB)、蘋果iPhone 14 Pro(128GB)、蘋果iPhone 14 Pro(256GB)、三星Galaxy A54 5G(8GB+256GB)、蘋果iPhone 13(128GB)、三星Galaxy A14 5G(4GB+64GB)、三星Galaxy A53 5G(8GB+256GB)、三星Galaxy A34 5G(6GB+128GB)、蘋果iPhone 14 Pro Max(128GB)、蘋果iPhone 14(256GB)、OPPO A57(4GB+64GB)、蘋果iPhone 14 Plus(128GB)、三星Galaxy S23 Ultra(12GB+256GB)、三星Galaxy S23+(8GB+256GB)、OPPO Reno8(12GB+256GB)、三星Galaxy A14 5G(4GB+128GB)、蘋果iPhone 14 Plus(256GB)、三星Galaxy A54 5G(6GB+128GB)、OPPO A78(4GB+128GB)。 4月台灣手機市場銷售排行蘋果仍占九席最多,全台熱銷冠軍寶座改為上市半年的iPhone 14(128GB),三星擁八席緊跟在後,最後三席則由OPPO取得。 三星4月與蘋果的差距越來越小,僅差一個席次,並有三支新機型Galaxy A54兩規格及Galaxy A34(6GB+128GB)進榜,全台最賣 Android機由Galaxy A54(8GB+256GB)接棒,一進榜就有前五名的好成績,同期上市的Galaxy A34(6GB+128GB)也是榜上前十名的新生,通路售價免萬元的Galaxy A53(8GB+256GB)亦依然在熱銷榜上。 三星Galaxy S23 Ultra(12GB+256GB)讓路給自家新進榜機型,名次稍稍往後,但還是本月最受歡迎的Android 旗艦機,而Galaxy 23+(8GB+256GB)本月更上升至第十五名,另外Galaxy S23 Ultra(12GB+512GB)排行第二十一名,離進榜僅一步之遙。 傑昇通信表示,2023年高階旗艦機銷量漸漸嶄露頭角,中階機型不僅力拼CP值,連入門機型也不斷降價促銷,像是本月壓線進榜的生力軍是OPPO平價新機A78(4GB+128GB)也是榜上通路價格最低的5G手機;而榜上唯一的4G手機也只剩OPPO A57再無對手,4月排名第十二名,價格更便宜,免四千就能無痛入手。

  • OPPO晶片設計突垮台 陸媒揭2大致命傷:自嘗苦果

    中國手機大廠OPPO已終止旗下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3000名員工就地失業,震撼半導體圈。根據中國媒體分析,失敗的關鍵在於自研晶片成本過高,加上不惜重金人才招攬上,導致財務方面難以為繼。 根據北京商報報導,中國半導體業內曾流傳一種說法,即國內晶片設計崗位的工資是被哲庫拉起來的。該媒體實際走訪業內人士,印證了上述的猜測,一位畢業於北科大的張先生透露,身邊有學長跳槽到哲庫IC設計職位,一年能夠拿到50萬元人民幣(折合約220萬元台幣)以上的薪資,不料只拿了一年高薪,公司便解散了。 報導指出,儘管哲庫以及OPPO方面對解散原因未多加說明,不過市場猜測,因自研晶片成本過高,尤其在人才招攬上不惜重金,最終導致財務上難以為繼。雖然OPPO並未公開財報,但從第三方統計數據推測,OPPO當前手機均價約1420元人民幣,全年銷量約1億支,淨利潤樂觀估計能達到70億元人民幣,而花在哲庫上的開支很可能就占全年利潤的1/3。 根據了解,哲庫對通信系統架構工程師月薪開出3~5萬元人民幣,並有4個月的薪資作為年終,數據機晶片數位IC設計職位的月薪則達4萬~6萬元人民幣,另有3個月年終獎金。 另一位北科大應屆畢業生劉先生則說,他先前曾通過哲庫的第一次面試,雖然自己最後並未選擇哲庫,但哲庫在圈子裡認可度其實相當高。他也提到,近年可以感覺到晶片設計業並不好過,雖然許多學長和前輩的薪資並未下降,但加班時間變長,工作壓力變大,且哲庫的解散令業界意外,之前毫無徵兆。

  • 慘!晶片設計垮台後 OPPO手機「致命一擊」德國官網清空

    OPPO上周結束晶片設計業務,這回受到諾基亞(Nokia)專利訴訟衝擊,OPPO暫停德國市場手機銷售,該公司德國官網資料已清空像鬼城,沒有任何手機產品,甚至傳聞也將退出法國,但OPPO強調不會撤離歐洲市場。專家坦言,大陸品牌在海外專利最有底氣可能只有華為和聯想。 綜合外媒報導,去(2022)年7月,德國法院認定OPPO侵犯Nokia包括4G 和5G的專利技術,這個裁決導致OPPO暫停德國市場手機銷售,因此官網所有手機產品全數下架。網站首頁僅有一個關於OPPO與歐洲冠軍聯賽持續合作的廣告,下面有簡短文字交代 OPPO產品已經沒有在德國銷售,而新產品如Reno 8系列及Find N2 Flip也不會在當地上市。 OPPO清光德國官網舉動,讓外界揣測最終將退出德國市場;此前OPPO樂觀地表示,他們能夠與諾基亞達成協議並恢復在該國的運營。 知情人士透露,OPPO已在消化法國經銷商存貨,且售完不再補貨,新產品也無上市計畫,與代理商合約於6月底到期後退出法國市場。 OPPO上周結束晶片設計業務,傳言稱OPPO與另一手機品牌一加可能會退出更多歐洲的重要市場,但公司駁斥這些說法。 快科技報導,有專家坦言,遇到專利訴訟真的是致命傷,大陸品牌在海外專利最有底氣可能是華為和聯想。儘管谷歌收購摩托羅拉(Motorola)3年就轉賣給聯想,當時聯想並未取得大部分專利,但谷歌承諾把摩托羅拉專利用於聯想未來訴訟盾牌。

  • 《科技》OPPO自廢晶片武功 半導體大老這樣說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OPPO斷尾求生,終止旗下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回顧3年前的高調喊話,如今閃電黯然退場,3000名員工恐就地失業,令人唏噓,也反映出半導體晶片業務進入門檻高,多年來大陸品牌手機多陷入「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光是砸高薪挖角不見得成的了氣候,更坐實了高通、聯發科(2454)的雙寡佔龍頭地位難撼動。半導體大老、鈺創(5351)董座盧超群打趣說:「晶片事業停產停到微博上,真的從來沒看過」! 事實上,大陸手機業者均有意自研究晶片,欲降低對高通、聯發科的依賴,只是AP(行動晶片)進入門檻高,加上5G又拉升困難度,故除OPPO外,小米也始終處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原先哲庫ZEKU更計畫將在今年下半年採用台積電(2330)4奈米打造自研晶片,如今OPPO更是閃電退出晶片市場,為整體市場投下震撼彈。 堪稱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大老之一、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幽默說到,「OPPO旗下晶片事業停產停到微博上,真的從來沒看過」,或許可以解讀為OPPO力保手機事業,放棄半導體。 OPPO在3年前大張旗鼓喊話發展自研晶片,從聯發科、高通等高薪挖人才,先後挖角聯發科前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前無線通訊部總經理李宗霖,分別擔任哲庫科技執行長與營運長,另外,也挖角前高通資深產品總監姜波。據悉,哲庫(ZEKU)一年光薪水就要燒掉高達80億元,若不是規模大如OPPO的大陸企業,恐3個月就收攤,如今閃電宣布收攤,令人不勝唏噓。

  • OPPO晶片收攤 聯發科沒驚喜

     OPPO宣布結束ZEKU(哲庫)業務,震撼同業。半導體業者指出,繼華為之後,OPPO發展高階晶片受阻,中國3nm製程可能遭到美國EDA禁令,訂單外溢效應將逐步發酵,然現階段全球手機需求疲弱,蘋果及三星兩大手機品牌廠侵蝕市占率,聯發科及高通仍在安卓系統中浴血奮戰,短中期受惠程度有限。  哲庫科技是全球手機前五大品牌廠OPPO旗下IC設計公司,已斥資百億元投入手機5G系統單晶片(SoC)等研發,日前一度傳出高階手機應用處理器(AP)並進入試產階段,除了採用台積電4nm製程,亦外掛聯發科數據晶片。上周哲庫宣布結束營運,亦宣告了OPPO自行研發AP的計劃夭折,OPPO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手機市場的不確定性,經過慎重考慮才決定此舉。  業者指出,OPPO結束哲庫營運是無奈之舉,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是項利空,再加上5月19日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計劃將「創建重要戰略物資供應鏈」列入5月廣島會議發布的共同文件,在終端需求低迷,消費性電子買氣不振下,對中國或是台灣晶片廠都不是利多。  根據IDC最新資料統計,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測值到11.9億支,年減1.1%,低於原預估成長2.8%,預估今年Android手機出貨量為9億6,770萬支,年減1.2%,iPhone手機出貨量為2億2,500萬支,年減0.5%。  此外,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三星以22%的市占率重回全球第一,蘋果21%緊隨其後,顯示中國手機在蘋果及三星夾殺之下,壓力倍增。  法人圈則指出,哲庫原本進行高階AP的研發,數據機模組原計劃採用聯發科的方案,但本次結束開發晶片研發,可能面臨到4nm開發成本過高、3nm可能遭受美國EDA禁令及榮耀手機侵蝕海思手機市場版圖等多重影響,即使OPPO退出自研AP減緩市場競爭,但考量整體手機市場仍不景氣,對聯發科及高通助益仍屬有限。  聯發科日前宣布推出最新天璣9200+旗艦5G晶片,採用台積電第二代4奈米製程打造。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上周出席台積電技術論壇時亦表示,目前市場情況比較不好,不過烏雲總會過去,希望能與台積電持續合作,一起迎接景氣回升時刻,公司也規劃每年產品效能能夠推升15%,提供價格不貴、效能好的產品。

  • 《今日財經懶人包》海公公跌倒 台股熄火;ChatGPT太火 台積接輝達萬片訂單;防疫概念股只會更慘;OPPO晶片收攤 發哥沒驚喜;服務業春到 就業占比逾6成

    鴻海降評拖累台股,外資圈指出,台股進入「以盤待變」階段;ChatGPT爆發,GPU供不應求,傳出輝達已向台積電追加1萬片晶圓訂單;防疫概念股去年基期太高,5、6月至第三季業績「沒有不慘、只有更慘」;OPPO晶片業務收攤,聯發科短中期受惠程度有限;隨產業調整,加上疫情後內需服務業活絡,今年第一季服務業人數占就業比重升逾60%。以下為今(15)日財經懶人包: ▲資金觀望+鴻海降評 台股靜待信心回籠 台股5月來持續區間震盪,加權指數在15,400~15,800點遊走,最大權值股台積電進入回檔、第二大權值股鴻海也遭兩大研究機構降評,是拖累台股最主要關鍵。外資圈人士指出,兩大權值股暫時缺乏上攻動能,台股進入「以盤待變」階段,靜待投資信心回籠再衝破「五窮六絕」。 ▲台積有喜 傳輝達追加萬片訂單 自ChatGPT掀起全球AI熱潮後,中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商湯等業者積極布局,GPU(繪圖處理器)晶片因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但在市場缺貨與輝達(Nvidia)等美企晶片輸中受限下,陸廠供應吃緊,拿貨時間從約一個月延長到三個月,甚至要拖到年底。 ▲防疫概念股 Q2業績大考驗 疫後生技首波衰退期來了!享受去年新冠疫情大爆發,產品熱銷帶動的業績、獲利高成長後,連鎖藥局/醫材、檢測股因去年基期太高,4月起營收面臨大考驗,尤其是5、6月延伸至第三季的業績,已呈現「沒有不慘、只有更慘」的窘狀,股價恐怕進入大修正期。 ▲OPPO晶片收攤 聯發科沒驚喜 OPPO宣布結束ZEKU(哲庫)業務,震撼同業。半導體業者指出,繼華為之後,OPPO發展高階晶片受阻,中國3nm製程可能遭到美國EDA禁令,訂單外溢效應將逐步發酵,然現階段全球手機需求疲弱,蘋果及三星兩大手機品牌廠侵蝕市占率,聯發科及高通仍在安卓系統中浴血奮戰,短中期受惠程度有限。 ▲服務業就業占比 今年估首升破60% 主計總處甫完成的統計顯示,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加上疫後內需服務業活絡,今年第一季服務業就業人數逼近700萬人,占總就業比重升至60.23%。

  • 《科技》OPPO自研晶片不玩了 專家:產業影響輕微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OPPO考慮手機市場不確定性,宣布終止哲庫ZEKU業務,停止自研晶片計畫。分析師表示,OPPO當機立斷終止手機晶片自研業務,使得整體手機晶片競爭態勢回到目前狀況,故現階段看來對近期手機產業影響輕微。 大陸手機品牌OPPO於12日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手機市場的不確定性,經過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哲庫ZEKU業務,「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會妥善處理相關事宜,並將一如既往做好產品,持續創造價值。」 根據市調機構IDC資料顯示,OPPO手機晶片採用聯發科(2454)比例約為60~65%,且以中高階產品線為主,旗艦機種仍採用高通晶片。 分析師認為,先前在OPPO宣布將發展自研手機晶片業務後,當時研判對聯發科影響較大,而OPPO迅速停止手機晶片自研業務,使得整體手機晶片競爭態勢回到目前狀況,故現階段看來對近期手機產業影響輕微。 分析師表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達到高峰後,出貨量穩定在12~13億支之間,而全球5G手機滲透率也達50%以上,整體智慧型手機產業已進入成熟期,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目前仍中性看待Andriod手機產業發展趨勢。

  • 《半導體》OPPO斷尾保「機」 2外資這樣看聯發科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OPPO止血,止旗下止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市場想當然爾對聯發科(2454)有利,兩家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歐系外資認為,OPPO此舉反映出進入5G智慧手機SoC(系統單晶片)的門檻提高,凸顯高通、聯發科價值,維持聯發科目標價792元、買進評等;美系外資點出,OPPO該決策顯示出眼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況低迷,故維持聯發科目標價618元、評等減碼。 大陸手機品牌OPPO考量全球經濟、手機市場的不確定性,將終止旗下止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ZEKU主要負責OPPO內部晶片開發,ZEKU擁有三大產品團隊,包括Neural處理單元(NPU)、基頻、SoC以及連接器。 歐系外資表示,OPPO會有該決議,可能是出於成本效率和技術上難度得考量,當下宏觀經濟放緩下,影響智慧型手機需求智能手機需求,OPPO可能會縮減支出並重新優先考慮業務投資,雖然OPPO的舉動可能反映出智慧手機需求前景,但這也顯示出進入5G智慧手機SoC的門檻提高,另類反映出高通、聯發科的價值。 歐系外資表示,OPPO的自研晶片一直是投資者對聯發科長期前景的主要擔憂之一,但現在風險已完全消除,故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792元。 美系外資表示,OPPO旗下哲庫ZEKU原計畫將在今年下半年採用台積電(2330)4奈米打造自研晶片,藉此減少對高通和聯發科的倚賴。隨著OPPO退出自研晶片市場,可解讀對聯發科是有利的,只是,考量聯發科與高通在5G單晶片還在進行價格大戰,因此,從整體市場角度來看,只是更凸顯了眼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況的低迷,以及手機產業面臨沉重的毛利率挑戰,故維持聯發科目標價618元、評等減碼。

  • 大陸晶片「爛尾」又毀了!拜登背後爽翻?遭打臉反嗆1句

    大陸手機大廠OPPO宣布收掉旗下IC設計公司ZEKU(哲庫)代表自研晶片計畫爛尾收場,除了手機市場景氣不佳,讓OPPO無法再投入鉅資外,美國對大陸先進半導體的制裁,嚴重阻礙技術推進,此事也被認為是拜登制裁所帶來的效果。然而,大陸專家仍認為,哲庫倒台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大陸晶片業需要進行優化轉型。 環球時報報導,OPPO對哲庫投入鉅資,但在晶片業環境低迷的狀況下,距離量產自研晶片的目標相當遙遠,加上OPPO的主要收入來自於手機銷售,但現在市場景氣黯淡,手機市場需求下滑,OPPO更難支持子公司進行量產。 除此之外,哲庫想要使用高階技術也受美國制裁的阻礙,研調機構ICwise指出,哲庫曾經使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但接下來想要使用的4奈米已經受到美國禁令規範,哲庫無法接觸該技術。 哲庫倒台被認為是拜登制裁的一次成功,但大陸半導體專家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項立剛說:「一家晶片公司倒閉,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大陸晶片業確實需要進行優化轉型,整合出強大的供應鏈,才能生產出品質更好的產品。」 晶片業分析師馬繼華持類似看法,「我們已經看到大量資金流向晶片業,因此在未來幾個月推動晶片業進化,是非常必要的手段。」項立剛則補充說明,半導體企業的數量激增,資金大量湧入,這代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才與技術,而不是投資。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