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分享應用程式(App)TikTok執行長周受資表示,隨著愈來愈多美國議員出於國安考量尋求禁用TikTok,TikTok正面臨關鍵時刻,並強調TikTok從未與中國政府分享美國用戶的數據。 綜合路透社等外媒報導,周受資在上傳到TikTok的影片中表示,目前TikTok在美國每月有超過1.5億活躍用戶。他說:「美國幾乎有一半人口都在使用TikTok。」 周受資23日將出席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House Energy and Commerce Committee)聽證會。周受資說:「部分政壇人士已開始討論禁用TikTok,現在這可能會讓你們所有的1.5億人無法使用TikTok。」 據周受資書面證詞稱,TikTok從未與中國政府分享美國用戶的數據,也沒有收到過分享的請求。即使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TikTok也不會答應。他並稱,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不由任何政府或國家實體所有或控制,並強調字節跳動不是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代理。 周受資希望TikTok用戶踴躍留言,以讓美國議員了解「你們為什麼喜歡TikTok」。他也表示,有500萬家美國企業正透過TikTok來接觸客戶。 TikTok的批評者擔心,美國用戶個資可能透過App落入中國政府手中。母公司為中國字節跳動的TikTok則反駁所有間諜行為指控。 TikTok今天也宣布更新社群自律公約,並提供更多有關保護美國用戶個資計畫的細節。TikTok表示,去年開始將新的美國用戶資料轉移到甲骨文雲(Oracle Cloud)後,本月已著手刪除維吉尼亞州和新加坡資料中心的用戶備份資料。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表示,已告知員工刪除中國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除非有公務上的需要。在資訊蒐集疑慮下,西方機構對TikTok採取日益強硬的態度。 BBC報導,公司昨天寄了一則訊息給員工,寫道:「我們不建議在BBC公司設備內安裝TikTok,除非有正當的公務理由。」 BBC又說:「如果不是因為公務理由而需要TikTok,應該刪除TikTok。」 TikTok的母公司是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西方當局擔憂使用者個資會遭到中國官員利用或濫用,對TikTok採取愈來愈強硬的態度。 英國16日跟進歐洲聯盟(EU)與美國,以安全為由宣布禁止政府設備使用TikTok。 BBC今天告訴法新社,BBC「非常嚴正看待我們系統、資料與人員的安全與保障」。 BBC又說,公司仍然允許出於編輯和行銷目的在公司設備上使用TikTok,但「我們將繼續監視和評估情況」。 BBC為吸引新的閱聽眾,在這個應用程式上推出多個網頁,且官方帳號追蹤者達到440萬人。 字節跳動長久以來一直堅稱並沒有把數據存放在中國,也沒有與北京當局分享數據。(譯者:張曉雯/核稿:蔡佳敏)1120321
美國國會正與矽谷科技業者加速組成對抗中國聯盟,頭號目標正是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除了美國司法部正調查TikTok母公司監控記者的行為,部分美國議員也動員多位矽谷科技圈重量級人士加入反中陣線。 華爾街日報報導,多位矽谷科技高層與美國議員擬訂於22日晚間舉行一場私人晚宴,討論國家安全、中國議題以及美中科技競爭加劇等問題,出席者包括了PayPal共同創辦人、有「矽谷創投教父」之稱的Peter Thiel等人。由於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將在23日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述聚會被外界視為美方私下另組「打擊中國聯盟」。 主導這個跨黨派、跨東西岸的反中聯盟的靈魂人物,是Google前政策顧問、現任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的海柏格(Jacob Helberg)。該委員會隸屬美國國會的研究及諮詢小組。 報導指出,美國及多個西方國家陸續宣布禁止政府裝置使用TikTok,反TikTok的聲浪正在全球凝聚。拜登政府還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出售股份,否則就全面封殺TikTok。 美國司法部也在調查字節跳動監控美國記者的行為。去年12月,字節跳動在一份由外部律師事務所進行的調查中,承認其員工濫用職權,為查明機密資訊外洩的問題而查看美國TikTok用戶的數據,包含兩名記者的資訊。 消息曝光後,字節跳動將參與該行動的四位員工解僱,TikTok也表示已重組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部門,並取消該部門獲取所有用戶數據的訪問權限。但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和弗吉尼亞州的聯邦檢察官仍在調查此事件。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TikTok(國際版抖音)周一宣布,其短影片分享應用程式目前在美國的每月活躍用戶從2020年的1億增長至1.5億個。 母公司為中國字節跳動(ByteDance)的影音社群平台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將於3月23日周四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 因擔心用戶數據可能落入中國政府手中,美國等西方國家以維護國安為由對TikTok發動的攻擊越來越猛烈。TikTok在2021年9月時宣布全球每月活躍用戶突破10億大關。 上周五,又有六名美國參議員支持由兩黨議員提出、旨在授權拜登總統以國安為由禁用TikTok的法案。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該兩黨法案發起人華納(Mark Warner)周一在一場活動上表示,他不認為TikTok掌握的美國數據是安全的,「在中國共產黨法律下可以確保數據安全,這種『理論上』的想法根本經不起考驗」。 上周TikTok證實拜登政府要求其中國母公司出脫對TikTok的持股,否則該熱門短影片分享平台可能面臨美國封殺。 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TikTok管理層考慮從中國母公司拆離的可能性,以化解美國對國安風險的擔憂。報導指出,可能導致出售或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的資產剝離,被認為是萬不得已的最後辦法,只有在公司提交給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的現有提議未獲批准下才會採用。 TikTok曾表示公司已經斥資逾15億美元落實嚴格的數據安全工作,並一再否認這些為中國政府執行間諜任務務的指控,該平台日前表示,如果保護國家安全是目標,那麼撤資並不能解決問題,所有權的變動並不會對數據的流動和取用帶來任何新的限制。 TikTok最新的用戶數據凸顯出該應用程式有多受歡迎,尤其是對於美國的年輕世代。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禁用TikTok可能會造成「政治上的後果」,「我內心的『政治人』認為這麼做,你將永遠失去所有35歲以下的選民」。 一些TikTok的內容創作者本周將前往華府,說明為什麼政府不應該禁用該應用程式。
證交所上周二(14日)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Gogolook走著瞧(6902)創新板上市案,Gogolook為全球領先的信任科技(TrustTech)服務商,有望成為創新板首間新經濟公司,並帶動台灣新創間產生群聚效應,不僅是台灣「國家防詐隊」不可或缺的一員,更扮演全球防詐產業中的關鍵要角。 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調查指出,全球防詐產業的市場規模預計2029年達1,29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2.8%,凸顯潛在的商機與成長性龐大。 面對生成式AI(如ChatGPT、DeepFake等)快速發展,也將導致加速詐騙進化並降低詐騙成本,再加上個資外洩頻傳與跨國性詐騙產業鏈威脅,讓包括台灣等世界各國政府皆將「防詐」視為國家投資重點。 Gogolook以研發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享譽全球,透過自行研發的演算法與AI技術,為消費者、企業與政府打造防詐與風險管理服務超過十餘年,應用場景橫跨通信、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領域等。 Gogolook旗下服務除了Whoscall以外,還包含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美玉姨」、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貸鼠先生」,與企業端服務如數位身分驗證方案、企業商譽保護服務Watchmen等。 至今,Whoscall全球下載量突破1億次,不僅在台灣每二支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就有一人使用。 看重Gogolook防詐實績,更獲多國政府單位支持,服務範圍已涵蓋泰國、日本、韓國、香港、巴西、馬來西亞等市場,擁有東亞與東南亞最大的16億筆號碼資料庫。 為有效率布局海外市場,Gogolook也積極透過與各國在地業者進行策略合作,有效緩解詐騙問題並降低在地企業投入防詐的成本,在近半年再獲得泰國前三大電信商中True Corp與Dtac、香港中國移動電信、日本樂天電信日本數位服務商Storefront等大型企業肯定,持續在不同產業中間展現示範效應,也快速累積用戶數以築起數據護城河。 面對成長動能強勁的防詐需求,Gogolook也持續開發AI防詐技術、打造客製化企業端服務及推進金融科技上的產品創新,打造出穩健且多元的營收來源。
航空迷、Hello Kitty迷看這裡!長榮航空歷經開發一年的Hello Kitty輕量化餐車,全球限量80台,有獨立生產序號,具有收藏價值,獨家在「長榮樂e購」販售,每台售價NT39,999元。 Hello Kitty輕量化餐車以鋁合金製成,使用甜美迷人的粉紅色作為基底,可愛的Hello Kitty身穿長榮航空制服,頭上搭配經典蝴蝶結,背景還有地球、飛機以及郵戳等設計元素,傳達出Hello Kitty陪伴您搭乘長榮航空環遊世界的歡樂概念,每台售價NT39,999元。 隨車附贈七個印有專屬Hello Kitty翅膀的單軌透明抽屜,活動式抽屜讓使用者可彈性調整間距,也可視需求單獨購買,作為於辦公室文件歸類、衣物收納、鞋櫃收納盒等,每個售價NT450元。 長榮航空表示,2021年10月首度販售全新機上餐車,限量24台於10天內火速售罄,2022年1月再推出於機上擺放免稅品以及服務用品的「航空箱」,總銷售數量超過300個,可看出航空迷對於長榮航空專屬商品的熱愛。 為回應航空迷的期待,長榮航空攜手三麗鷗開發Hello Kitty聯名款輕量餐車,從發想、討論、設計、打樣到成品到貨,歷經一年的時間,終於將Hello Kitty輕量化餐車帶給航空迷。
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將出席美國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聽證會,向國會說明TikTok現況。就在聽證會前夕,傳出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正針對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涉嫌監視美國記者調查。 根據眾議院議程,周受資將於美東時間23日上午出席眾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House Energy and Commerce Committee)聽證會,美國眾議員將藉此機會就TikTok與中國的關係、網路隱私與安全性,以及對兒童的影響提出質詢。 在周受資即將前往國會作證前夕,美國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FBI)正在調查字節跳動(ByteDance)涉嫌利用TikTok監控美國公民,其中包括數名報導科技產業的記者。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這次美國司法機構的調查始於去年年底。去年10月富比世(Forbes)曾披露字節跳動涉嫌利用TikTok監視美國公民,字節跳動於12月承認員工不當獲取美國用戶數據。當時撰寫這篇文章的記者表示,自己是遭字節跳動追蹤的其中一人。 擔憂TikTok用戶的隱私,傳出美國官員已建議TikTok與字節跳動分道揚鑣,以免面臨在美國遭封殺的命運。TikTok隨後證實這項傳聞。周受資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訪問時表示,出售TikTok並非解決之道。周受資不願透露字節跳動創始人是否願意出售。 美國不少國會議員對TikTok使用者數據遭中國官員利用或濫用感到擔憂。10多位跨黨派聯邦參議員7日提出「限制危及資通訊技術安全威脅法案」(Restricting the Emergence of Security Threats that Ris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ct),法案賦予政府新權力,若TikTok等外國科技技術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政府將有權予以下達禁令。 對於這項提案,白宮已經表達支持。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發出聲明指出,這項提案「將賦予美國政府權力,阻止某些外國政府利用技術服務…導致美國民眾的敏感數據和我國國家安全暴露於風險之中」。(編輯:馮昭)1120319
多國近期加大對短影音分享平台抖音海外版TikTok的禁令,面對美國總統拜登施壓剝離相關業務,儘管中資背景的TikTok母企字節跳動,曾表達抗拒,仍傳出與潛在買家的洽談逐漸升溫。由於當前情況與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相似,市場關注美國對TikTok二次發難是否成功。 川普於2020年曾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內剝離TikTok美國業務,促使字節跳動一度尋求與美國企業甲骨文與沃爾瑪合作創立子公司,以管理美國TikTok用戶數據和內容審查,但川普政府對TikTok的限制措施在聯邦法官裁定下,未能成功。 紐約郵報報導,如今拜登政府再度劍指TikTok,該公司正仔細考慮,並研究在川普當政時期研議過的潛在交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拜登政府獲得美國內部更有力的支持,眾議院外交委員會3月稍早已投票批准法案,賦權美國總統拜登實施TikTok禁令。 此外,美國政府2月宣布,禁止官方工作人員在政府裝置內下載並使用TikTok,歐盟和部分歐洲國家近期也相繼以國安為由,針對政府僱員的公務手機等裝置實施禁令。 華爾街日報引述TikTok執行長周受資16日表示,將TikTok從字節跳動剝離並非解決美國安疑慮之道,並不會比TikTok已經提出的15億美元的資安計畫提供更多保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表示,美方迄今未能拿出證據,證明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美方應停止在數據安全問題上散布虛假信息,停止無理打壓有關企業。中方主張數據安全問題不應成為個別國家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的工具。 另一方面,英國政府16日跟進美國,對該國公務員實施相關禁令。內閣大臣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有關禁令屬預防性質,禁止可能存放敏感資料的政府裝置,使用有安全風險的程式,做法恰當。個人手機則不受限制,英國民眾仍可繼續使用TikTok。
短影音巨頭TikTok在美國的反彈聲浪日益高漲,據悉拜登已對TikTok下通牒,要求大陸股東出售股權,否則將實施禁令。近日有消息傳出,含臉書(Facebook)早期投資人泰爾(Peter Thiel)在內等一票科技高層,正在計畫與國會議員密會,攜手防堵大陸參與美國科技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科技高層與國會議員的晚宴將於下周三(22日)舉行,討論內容涵蓋大陸、國安及美中日益激烈的科技對抗。周受資將於隔日(23日)赴國會作證。 反對TikTok的趨勢愈發強烈,美國及部分西方政府已經禁止公務機使用TikTok。日前拜登政府要求TikTok大陸股東出售股權,否則不排除實施禁令。此外報導提到, 美國司法部門正在針對TikTok監控美國新聞工作者展開調查。 這個橫跨美國兩黨、自稱「國會山莊和矽谷論壇」(Hill & Valley Forum)的對華鷹派聯盟,是由前谷歌(Google)赫爾伯格(Jacob Helberg)顧問所牽線成立,現在是國會研究和諮詢小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成員,同時還擔任美國國家安全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高級研究員,史丹佛大學地緣政治與技術中心高級顧問。 報導指出,赫爾伯格首要任務是每隔幾周便與議員會面,敦促封殺TikTok的進度。晚宴預計約有200名與會者,話題將圍繞在對大陸的隱憂,至於晚宴費用將由風投公司137 Ventures和Founders Fund及赫爾伯格支付。 根據看過名單的消息人士透露,與會者包括Founders Fund負責人、泰爾、知名風險投資人柯拉斯(Vinod Khosla),以及許多金融家、公司高層及創辦人。赫爾伯格表示,參加晚宴的人一致都對TikTok持反對態度,他本人則認為TikTok是「大陸對美國最強大的間諜活動」。 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華納(Mark Warner)和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蓋拉格(Mike Gallagher)等都提出針對TikTok或外國技術更廣泛的立法,據悉,他們都會參加晚宴。 針對這次的聯盟,TikTok女發言人不做評論,但強調公司沒有向北京分享過美國用戶數據,北京也從未要求過。
繼美國和歐盟之後,英國政府16日宣布禁止公務機使用大陸影音應用程式TikTok,這項禁令即刻生效。 內閣大臣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經過英國資安專家審視後,清楚顯示TikTok可能對敏感的政府資訊構成風險。道登強調,TikTok蒐集大量用戶數據,包括聯絡人與位置,而公務機可能有敏感資訊。 英國追隨美國和歐盟的腳步,禁止公務機使用TikTok。白宮在2月底要求政府機構在30天內移除聯邦裝置中的TikTok。歐盟執委會亦禁止員工在公務和私人裝置安裝TikTok。
3年前川普政府強逼TikTok脫離中國母公司失敗後,拜登政府現再次嘗試。但在幾無實際國安威脅證據下,勢必再遇當初讓川普碰壁的連串憲法及法律障礙。 「華盛頓郵報」報導,強迫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出脫手中這個全球最受歡迎App,拜登政府所獲兩黨支持力道高於2020年川普政府做類似嘗試時。由於擔心中國科技實力和社媒對兒少的影響,TikTok近年已成為美國立法者的眼中釘。 但當初川普政府踢到鐵板,是因聯邦法官裁定政府沒能證明在美有超過1億用戶的TikTok充分構成國安風險,不足以超越保障言論自由的憲法第一修正案。這項挑戰現在拜登政府同樣得面對。 總部位於北京的字節跳動公司表示,他們的股份多由大型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政府也可能會阻止他們出售 TikTok,因為中國政府當時與川普政府攤牌時,將公家提供業者一些包含推薦演算法等關鍵技術組成列入出口禁令,明顯是為防止TikTok日後被逼強賣。 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國家安全與中國政策專家西格爾(Adam Segal)表示,他懷疑拜登政府能端出有別於川普時期的策略。川普當初的做法加深美中地緣政治僵局,中方砲轟美方是赤裸裸「打、砸、搶」。 西格爾說:「我還是不懂他們認為結果會如何。許多TikTok曾拿來破解川普政府逼賣的法律問題都還在,中國政府不准業者出售的可能性也仍高。」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科技計畫主任路易斯(Jim Lewis)指出,強行逼售將困難重重,因為TikTok的高商業價值,會使其不易找到擔負得起像中方母公司般重本持股的買家。 字節跳動尚無公開估值,但一些分析師預估到2025年,字節跳動的廣告收入可能達250多億美元而超越YouTube。市值應不低於2000億美元的字節跳動不大可能在不打昂貴法律官司下拱手讓出TikTok。 美國政府聲稱TikTok握於中國母公司,恐淪於北京大外宣或間諜活動之用,TikTok和字節跳動則一再反駁美方說法;美國聯邦官員也尚未提供任何證明中國政府已取得美國民眾個資或介入TikTok代碼的證據。 美國財政部的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2019年起就和TikTok協商,盼找出能平息美國政府對國安疑慮的方法。 字節跳動去年研擬15億美元、名為「德州計畫」(Project Texas)的改組方案,讓公司既能受到美國政府密切檢視與第三方監督,又能同時保有TikTok的經營權。然而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的官員近日告訴字節挑動嫌改組方案不夠,希望業者完全退出在美營運。 「華爾街日報」報導,TikTok執行長周受資下週將前往美國國會說明,他認為就算賣掉TikTok也解決不了美方國安疑慮。 周受資在華府的辦公室受訪時說:「我非常歡迎就談論中的其他風險提供反饋,尤其是改組方案沒法處理的風險。但截至目前,我還沒聽到任何(改組方案)沒法解決的東西。」
紐西蘭政府官員今天表示,基於網路安全考量,紐西蘭將禁止所有能存取國會網絡的裝置使用熱門短影音應用程式(App)TikTok。 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紐西蘭國會事務處首席執行官龔薩雷茲-孟蒂羅(Rafael Gonzalez-Montero)說,所有可以存取紐西蘭國會網絡的裝置3月底之前將禁用TikTok。 由於擔憂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TikTok用戶資料最終可能落入中國政府手中,損及西方的安全利益,TikTok受到的審查與日俱增。 英國昨天禁止政府公務手機使用TikTok,禁令即刻生效。美國政府機關公務裝置也要在3月底前全面移除TikTok。 龔薩雷茲-孟蒂羅在致路透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在聽取資安專家意見、政府內部討論,並與其他國家商議過後,做出這項決定。 他說:「鑑於這項資訊,國會事務處認定,在紐西蘭國會目前環境下,這樣的風險是無法接受的。」 他補充說,需要TikTok這款應用程式來執行工作的人,可以特別安排。
全球最大獨角獸企業、旗下擁有抖音、TikTok等影音平台的字節跳動,傳出獲取新融資。總部設在阿布達比的人工智慧(AI)公司G42,入股字節跳動超過1億美元。以此換算,字節跳動最新估值約2,200億美元,這較TikTok(抖音國際版)去年回購股份期間的3千億美元估值,縮水約27%。 另一方面,TikTok近年受困於美國的國安壓力,為化解美方疑慮,傳出公司高層正在研究最終方案,即若無法說服美國官員下,將考慮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的可能性。 綜合外媒15日報導,消息人士表示,G42是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皇室成員、國安顧問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控股的AI企業,最近數月,G42透過旗下基金向字節跳動現有股東收購股權,換算後字節跳動的估值約為2,200億美元。 報導稱,之後還有一家基金公司以2,250億美元的估值入股字節跳動,但數據都遜於字節跳動去年回購股份期間的3千億美元估值,更遠低於2021年3千億至4千億美元的次級市場估值。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融資對字節跳動的估值,尚未來得及反映美國矽谷銀行倒閉所帶來的衝擊,該起事件震撼全球新創企業,並引發對金融界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後續恐對字節跳動的估值帶來負面影響。 字節跳動是張一鳴在2012年3月創辦,並在同月完成人民幣數百萬元的初次融資。此後11年,字節跳動靠著抖音、TikTok迅速壯大。近年字節跳動頻傳將赴美國、香港上市的消息,但在中國整頓互聯網平台、中美關係惡化,以及美股中概股審計等問題接連發生下,歷經多輪融資的字節跳動仍無法完成上市。 更麻煩的是,字節跳動還捲入國際政治漩渦。TikTok從2022年開始,一直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商討,尋求消除對方的國安顧慮,但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共識。消息人士透露,TikTok高層正在制定對策,一旦其提出的方案無法獲得美方首肯,將考慮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完全剝離,但這是最後方案。且一旦剝離,可能導致TikTok要面臨出售或另行股票上市,且需要中國政府也同意這樣的交易。
美國之音引述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週二(3月14日)報導,TikTok正在考慮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剝離,以緩解美國對國家安全風險的擔憂。據彭博新聞援引知情人士稱,業務剝離可能意味著公司出售或首次公開募股,這被認為是最後的手段,只有在該公司與美國國家安全官員的現有提議未獲批准的情況下才會實施。 此外,TikTok是中國短視頻分享平台「抖音」的海外版,母公司是中國的字節跳動。TikTok和字節跳動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這一短視頻APP正面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國家安全審查,並於去年同意根據俗稱的「德克薩斯計畫」(Project Texas)實施多項措施,以試圖安撫不滿的議員們。 報導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程序陷入停滯,這使得TikTok不確定其計畫是否足以讓公司繼續在美國運營。報導還指出,外國投資委員會來自美國司法部的成員,一直不願接受TikTok的提議。 超過1億美國人使用的TikTok面臨越來越多的抨擊,原因是人們擔心用戶數據可能會落入中國政府手中,從而損害西方的安全利益。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Shou Zi Chew)將於下周出席美國國會的聽證會。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曾在2020年一致建議字節跳動將TikTok的業務剝離出去。這個權力很大的機構負責審議在美外國投資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TikTok和該委員會已經就數據安全要求進行了兩年多的談判。TikTok曾表示,它已花費超過15億美元用於嚴格的數據安全工作,並反駁了間諜行為的指控。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1.瑞士金融監管機關稍早前宣布,必要時,將為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挹注救命的資金活水。為了緩解投資人對瑞信的擔憂,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和該國央行發布聯合聲明,稱瑞信符合對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所實施的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如果需要,瑞信可以從中央銀行獲得流動性」。此前瑞信最大的投資人、持股9.88%的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 SNB)宣布,未來將無法再為瑞信提供任何資金援助,該瑞士旗艦銀行股價應聲崩跌。 2.TikTok(國際版抖音)周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拜登政府已經要求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出脫對TikTok的持股,否則將面臨美國以國安為由祭出封殺令。TikTok發言人表示,強制中國母公司賣股無助於解決美國國安問題。 3.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受通膨高漲影響,南韓三星電子在德州泰勒市(Taylor)建造新晶片廠的成本估將超過250億美元,比原先預期高出80億美元。在增加的成本中,建築成本就占了約八成,消息人士表示,材料變得更貴了。他們亦透露,三星最初預計斥資170億美元建造這座德州新廠,現在已經用掉一半的預算。 4.路透社報導,矽谷銀行母公司SVB Financial Group考慮聲請破產。美國監管機構在上周五宣告矽銀倒閉並進行接管,其母公司SVB Financial周一曾表示將評估各種可能選項。路透最新報導指出,消息人士透露SVB Financial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聲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債務是可能的選項,而出售未被接管的其他業務也是可能的方案,矽銀旗下投銀與創投基金業務仍有價值。 5.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155萬桶,超出市場預期的增加118.8萬桶。上周汽油庫存減少206.1萬桶,超出市場預期的減少182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253.7萬桶,超出市場預期的減少117.2萬桶。上周每日原油進口量減少172萬桶,煉廠產能利用率提升2.2個百分點。 6.美國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漲4.6%,低於1月的年漲5.7%和市場預期的年漲5.4%。與1月相比,PPI跌0.1%,較1月的月漲0.7%和市場預期的月漲0.3%大幅放緩。排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最終需求PPI與1月持平,市場預期為月漲0.4%。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漲4.4%,低於市場預期的年漲5.2%。排除食品、能源和貿易價格的最終需求PPI月漲0.2%、年漲4.4%。 7.美國2月零售額月減0.4%,扭轉1月份的月增3.2%,並較市場預期的月減0.3%惡化。排除汽車的零售額月減0.1%,符合市場預期。 8.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公布,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指數上揚6.5%,較前一周的漲7.4%放緩。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為6.71%,較前一周(6.79%)下滑。 9.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中國連續第6個月減持美國公債,截至1月底中持有美債金額減少77億美元,跌至8594億美元,創下逾12年半以來新低,但仍是持有美債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日本。截至1月底,日本持有美債1.104兆美元,月增281億美元。 10.周三布蘭特期油收跌4.85%,報每桶73.69美元,為2021年以來首次跌破每桶75美元大關,盤中一度跌7.46%,報71.67美元,創2021年12月21日以來新低。紐約期油收跌5.22%,報每桶67.61美元,盤中一度下挫7.96%,報65.65美元,創下2021年12月2日以來新低。分析師表示,瑞信股價一度崩跌30%,引爆全球金融市場恐慌,在避險情緒急升下,油市亦難逃波及。另有分析師表示,紐約期油下一個技術支撐在64美元,但跌破的可能性不低。 11.避險情續升溫,周三美元走強,尾盤美元指數漲1.12%,報104.75,盤中一度大漲1.45%,報105.103。數據顯示聯準會本月升息25個基點和不升息的可能性相當,而6月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升高。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大跌24.8個基點,報3.388%。對利率動向更敏感的2年期債息一度重挫50.5個基點,報3.72%,創下去年9月中旬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