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OEM

的結果
  • 《汽車股》東陽前5月稅前EPS2.01元 State farm擴大AM賠付添動能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陽(1319)5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2.79億元,前5月累計合併稅前淨利為12.05億元,年成長19%,為近7年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2.01元。  東陽前5月營收比重:AM占比72.8%、OEM占比28.2%。AM方面,由於產能利用率達95%,匯兌因素,加上產品組合轉佳,AM毛利率平均維持在33%以上。6月開始進入淡季,將會降溫。另外,法人指出,美國State farm去年底開始擴大AM賠付,目前美國碰撞更換零組件市場使用OES正廠件仍高達80%,在明確保險費率的改變後,選擇AM副廠件的成長空間大。State farm初期擴大採用AM燈和塑膠件,東陽汽車AM塑膠件製造商將受惠,未來對營收貢獻增加。 OEM下半年將陸續出貨歐、美系電動車專案,並有望接到大陸電動車專案,法人預期OEM營收個位數成長。

  • 堤維西通過每股配現金1.8元 看好今年AM、OEM銷量續成長

    堤維西(1522)14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吳國禎主持,會中除承認去年財報並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息1.8元。吳國禎指出,今年持續通過車燈產品的CAPA認證、加快新車燈的開發速度將是營運重點,預期AM及OEM銷售數量都會持續成長,今年營收獲利都仍相當可以期待。 堤維西去年營收192.07億元,稅後純益9.32億元,每股純益2.91元,創公司歷年獲利次高,每股配發現金股息1.8元。 吳國禎指出,公司將持續推動車燈產品的CAPA認證,藉此提升營收及獲利,同時更會持續加快車燈產品的開發速度,有效縮短新產品上市時間,確保市場領先地位。 堤維西在去年營收創新高後,今年前五月營收79.01億元,年增0.7%,營收仍持續維持在高檔,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2.01億元,每股純益0.65元。 法人推估,堤維西今年受惠於全球陸續解封後,各地生活恢復正常化,帶動需求增加的情況下,營收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 東陽5月營收年增11% AM貢獻創歷年同期高

    東陽(1319)自結5月營收18.6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創五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五月營收92.23億元,年增9%,亦創六年同期新高。東陽表示,隨市場需求復甦,將帶動營收續維持成長。 AM(售後維修市場)業務成長明顯,東陽統計,AM事業5月營收14.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累計前五月營收67.1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單月及累計營收均創歷年同期新紀錄。 至於OEM(原廠代工)事業,東陽OEM事業5月營收4.38億,較去年同期成長1%,累計前五月營收25.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單月及累計則也創4年同期新高。合計OEM整體前五月營收95.43億元,成長5%。

  • 陸OEM增溫 汽零廠下半年樂觀

     大陸第一季新車市場雖出現衰退,不過隨對岸政府提出刺激新車銷售政策,近來市場買氣已有好轉,包括東陽(1319)、廣華-KY(1338)、麗清(3346)等汽車零件廠樂觀下半年大陸的OEM(原廠委託製造)市場將可優於上半年,若再加上新能源車新單開始出貨,及全球晶片等關鍵零件供應持續舒緩,整體OEM將可有明顯增溫。  東陽今年以來業績持續成長,不過觀察出貨狀況,以AM(售後維修)市場需求成長動能較大,相較之下,OEM事業成長動能較低,以今年前四月為例,累計營收20.71億元,年增僅1%。  不過,東陽認為,目前大陸各地方政府續祭出購車補貼政策,當地新車市場已經逐步回穩,將有助於大陸OEM市場增溫。至於台灣市場,由於晶片等關鍵零件供應不若去年緊張,也有助於出貨成長。  再加上東陽布局電動車有成,配合電動車新單新增的三廠產能也陸續投產,其中供應美系電動車大廠的上海廠在5月試量產後,6月將放量出貨,法人看好將成為挹注新一波成長動能。  廣華受大陸主要客戶在第一季拉貨力道趨於保守影響下,今年以來業績衰退,不過4月已開始回穩。  廣華指出,目前下游客戶仍採較保守態度下單,但觀察到當地新能源車正快速成長,仍有助於相關訂單出貨。

  • 高價股穩陣腳 祥碩緯穎聚光

     台股行情雖陷波動,高價股12日不乏亮點,祥碩(5269)、緯穎(6669)攜手振作,發揮穩定軍心功能,中信投顧指出,祥碩獲得美系OEM客戶助攻,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緯穎評價合理,人工智慧(AI)伺服器預計年底或明年初才能明顯貢獻。  美系OEM客戶500系列晶片組需求回穩,祥碩第一季合併營收13.99億元、季增39%,毛利率53%、回到5成之上,單季每股純益(EPS)5.63元,整體營運優於預期。祥碩經營管理階層認為,OEM客戶拉貨動能可延續到第二季,加上第三季為傳統旺季,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  雖然整體PC市場需求仍差,但祥碩認為,2023年主力市場桌機、主機板市場規模可望持平去年,且ODM大客戶市占率可望由2022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25%,ODM客戶下半年出貨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再加上美系客戶新平台推出,樂觀看待下半年營運展望。  緯穎第一季財報亮眼,單季EPS為18.9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優於市場預期,毛利率8.3%、營業利益率6%,維持高檔水準。法人指出,在客戶結構方面,除原有兩大客戶持續成長之外,已經看到第三大客戶營收的穩定貢獻。  然緯穎經營管理階層表示,客戶有別於疫情期間的積極擴張與投資,拉貨已經轉趨保守,疫情紅利高峰已過,是股價日前拉回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對AI的投資量大增,但由於現階段AI伺服器對營收貢獻的比重仍低,2022年比重不到20%,且開發所需時間長達一年,因此,緯穎經營管理階層預計可能2023年底至2024年初才會有較明顯的貢獻。此外,AI伺服器需要耗電、散熱設計,以及測試和電費等成本,有助緯穎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以維持高毛利水準。

  • 《電機股》東陽4月稅前EPS創歷年同月新高 持續布局新市場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東陽(1319)自結2023年4月合併稅前盈餘為3.01億元,較去年同月成長47%,創歷年同月新高,今天盤中股價逆勢力守紅盤之上,東陽表示,AM、OEM事業群因應市場逐漸回穩,加速生產與物流排程,滿足客戶交貨需求。 東陽4月合併營收為17.55億元,年減2.15%,公司自結4月合併稅前盈餘為3.01億元,較去年同月成長47%,創歷年同月新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73.53億元,年增7.85%,稅前盈餘為9.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7%,創2016年以來8年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為1.54元。 東陽表示,AM、OEM事業群因應市場逐漸回穩,加速生產與物流排程,滿足客戶交貨需求,同時配合新能源車發展趨勢,持續布局新市場,希望為營運增添助力。

  • 東陽4月稅前盈餘3.01億元成長47% 創同期新高

    東陽(1319)自結4月稅前盈餘3.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7%,創同期歷史新高,累計前四月稅前盈餘9.27億元,年增57%,創2016年8月以來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1.54元。 東陽表示,AM(售後維修)、OEM(原廠代工)事業群因應市場逐漸回穩,持續加速生產與物流排程,以滿足客戶交貨需求。同時配合新能源車發展趨勢,也同步擴大布局新市場,將陸續有新單出貨。 目前除AM出貨仍優於原先預期,接下來OEM新單也將開始出貨,可逐步看出效益,下半年營運表現可期。 東陽去年電動車占整體營收比重不到10%,法人推估,隨著今年新單量產出貨,占比可望持續擴大至逾10%,至2025年將再大幅提升至25%至30%。

  • 新單量產出貨 東陽5月回神

     受到清明連假工作天數較少影響,東陽(1319)公告4月營收17.55億元,月減19.09%、年減2.15%,出現近期罕見的雙減低潮。  不過受惠於第一季業績大幅成長,東陽前四月營收73.53億元、年增7.85%,仍創近五年同期新高,公司表示在新單量產出貨帶動下,樂觀5月業績回神。  東陽指出,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事業4月營收13.3億元、年增1%,前四月營收52.82億元、年增11%。  OEM(原廠代工)汽車零件事業部分則受到清明連假影響較大,出現衰退,4月營收4.24億元,累計前四月營收20.71億元、年增1%。  東陽3月營收重回20億元後,4月營收雖然滑落,不過東陽在AM及OEM訂單需求仍高,再加上布局新能源車有成,包括特斯拉訂單在5月測試後於6月量產出貨,福斯、奧迪電動車新單也將陸續出貨,法人看好下半年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法人報告認為,東陽今年營收可成長6%至8%,毛利率上看25%。  東陽自結3月稅前盈餘3.29億元創同期新高,第一季稅前盈餘6.25億元、年增62%,也是2019年以來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1.03元。  東陽分析,第一季無論AM或OEM市場需求持續熱絡。  其中AM今年第一季受惠北美客戶庫存調節後需求增加,再加上二手車銷售熱絡,及暴風雪災後需求,都推升第一季AM旺季需求更旺。  第二季雖進入AM傳統淡季,但東陽指出,目前公司出貨仍優於原先預期,若再加上OEM的新單即將開始出貨,也將可逐步看出效益,雖然4月雙減,但5月將恢復正常水準。  東陽去年電動車零件出貨占整體營收比重不到10%,法人推估,隨著今年新單量產出貨,占比可望持續擴大至逾10%,至2025年提升至25%~30%。

  • 車用報捷 東陽、致伸權證夯

     車用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法人對車用布局著墨深的供應商看法趨於正面,中信投顧指出,大陸車市先前雖遇逆風,但東陽(1319)當地OEM業務仍維持正成長,初評給予「增加持股」投資評等;金控旗下投顧則看好致伸(4915),看好轉型綜效顯現,車電、物聯網(IoT)成長雙主軸。  中信投顧指出,東陽經營管理階層預期,第二季營收與上季持平至小幅季增,售後維修(AM)方面,美國4月五大湖區都還有出現下雪狀況,下雪會增加碰撞機會;AM旺季主要在第一季與第四季,今年旺季有望延長至6月中。其次,OEM業務方面,4月OEM產能利用率為70%,5、6月為大陸傳統汽車淡季,產能利用率可能出現下滑,整體而言,OEM營收與第一季相當。  放眼後市,東陽有特斯拉、福斯等電動車廠訂單入袋,未來將貢獻業外稅後投資收益,成為大陸OEM成長新動能。法人說明,特斯拉、福斯訂單今年開始量產,特斯拉尋找第二供應商,而福斯也首次以非合資身分與供應鏈合作。投顧法人預期,特斯拉2023年將貢獻近4,500萬業外投資收益,明年將新增奧迪電動車訂單,新訂單總量逾百萬輛,預期將貢獻近1.5億投資收益。  法人認為,致伸第二季持續受到消費性產品需求疲弱影響,PC、NB與聲學產品動能仍較疲弱,但考量以下四大因素,研判最壞狀況已過:一、電競客戶庫存已落底,4、5月有急單湧入;二、B2B相機需求暢旺,第二季仍有遞延訂單待出貨;三、車用音響將出貨給德系車廠;四、產品組合好轉。  致伸積極拓展車用、工業物聯網相關業務,產品包括車隊管理業務、車用音箱、車用ADAS相機模組、B2B相機模組、專業聲學等產品,毛利率約落在18%~20%,未來營收比重將維持在30%~35%,為公司最主要成長動能。目前車用ADAS客戶為特斯拉與美系車廠,預計2024~2025年新增一家美系傳統車廠客戶。

  • 東陽前4月營收年增7.85% 創5年同期高

    受到清明連假工作天數較少影響,東陽(1319)公告4月營收17.55億元,較上月減少19.09%,亦去年同期微幅衰退2.15%,不過,累計前4月營收73.53億元,年增7.85%,仍創5年以來同期新高。 其中,AM事業4月營收13.3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累計前4月營收52.82億元,較去年同期累計成長11%。 OEM事業部分則受到連假較大影響出現衰退,4月營收4.24億元,累計前4月自結營收20.7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合計整體OEM營收76.88億元,則成長7%。 在3月營收重回20億元後,4月營收雖然滑落,不過,隨著東陽在AM及OEM訂單需求仍高,再加上布局新能源車有成,包括特斯拉即將在下月出貨,福斯及奧迪電動車新單也將陸續出貨,法人看好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 法人報告認為,東陽今年集團營收可成長6%至8%,毛利率上看25%。

  • 東陽營運開花結果 中信初評看好

    車用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法人對車用布局著墨深的供應商看法趨於正面,中信投顧指出,大陸車市先前雖遇逆風,但東陽(1319)當地OEM業務仍維持正成長,初評給予「增加持股」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56.7元。 中信投顧指出,東陽經營管理階層預期,第二季營收與上季持平至小幅季增,售後維修(AM)方面,美國4月五大湖區都還有出現下雪狀況,下雪會增加碰撞機會;AM旺季主要在第一季與第四季,今年旺季有望延長至6月中。其次,OEM業務方面,4月OEM產能利用率為70%,5、6月為大陸傳統汽車淡季,產能利用率可能出現下滑,整體而言,OEM營收與第一季相當。 放眼後市,東陽有特斯拉、福斯等電動車廠訂單入袋,未來將貢獻業外稅後投資收益,成為大陸OEM成長新動能。法人說明,特斯拉、福斯訂單今年開始量產,特斯拉積極尋找第二供應商,而福斯也首次以非合資身分與供應鏈合作。投顧法人預期,特斯拉2023年將貢獻近4,500萬元的業外投資收益,明年還將新增奧迪電動車訂單,新訂單總量逾百萬輛,預期將貢獻近1.5億元投資收益。 另外,AM業務受惠於自身成長與State Farm擴大採用,投顧法人預期今年營收貢獻將增長。

  • 東陽3月稅前賺3.29億 同期新高

     東陽(1319)受惠AM(售後維修)汽車零組件第一季傳統旺季發威,自結3月稅前盈餘3.2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9%,創同期新高;累計第一季稅前盈餘6.25億元,年增62%,為2019年來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1.03元。  東陽分析,今年第一季無論AM或OEM(原廠代工)市場需求持續熱絡。其中AM市場今年第一季受惠北美客戶庫存調節後需求增加,訂單已經恢復旺季市場水準。尤其在全球陸續解封後,北美市場隨著生活正常化,二手車銷售熱絡,再加上北美暴風雪災後需求,甚至推升第一季的AM旺季需求更旺。  OEM部分,東陽表示,大陸OEM市場仍待當地車市復甦,不過隨著當地政府端出相關優惠政策,預期也將推升市場需求逐步漸入佳境,尤其新能源車部分,公司佈局有成,將可逐漸看出出貨效益。集團目前也積極優化產能,同時將持續深耕輕量化技術,積極因應市場需求,隨時做好接單準備。事實上,東陽去年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後,預計將於今年5月量產出貨;其他如福斯及奧迪電動車,也將分別於今年10月及明年開始量產。  東陽表示,因應新能源車市場需求,公司將持續積極發展輕量化產品和智能光電加飾技術。  根據法人報告分析,東陽去年電動車占整體營收比重不到10%,隨著今年新單量產出貨,占比將持續擴大,至2025年電動車業績占比將可大幅提升至25%至30%。

  • 《汽車股》東陽第1季稅前EPS 1.03元 年增逾6成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陽(1319)3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3.29億元,年成長59%,創歷年同期新高;第1季累計合併稅前淨利為6.25億元,年成長62%,為2019年來同期新高,每股稅前盈餘1.03元。  東陽指出,2023年第一季受惠市場需求熱絡,營收55.98億元,年增11.4%,獲利成長則超高過6成。東陽AM事業排除疫情干擾因素,同時客戶經過去年4季庫存調整後,目前訂單狀況較為回升;OEM事業儘管台灣內銷及美國、日本外銷訂單有望提升,但大車廠客戶縮小規模,因此大陸OEM仍待大陸車市復甦,而新能源車滲透比率比燃油車高,新能源車補貼延續有利加速提高滲透率,東陽持續佈局輕量化技術,新能源車占公司營收不到10%,未來幾年有機會到30%。

  • 橙的3月營收登近7月單月新高

    胎壓偵測器(TPMS)大廠橙的電子(4554)12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0.3億元,月增25%,年減31.83%,登近7月單月新高;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0.71億元,年減38%! 橙的表示,受到歐、美客戶庫存調整延緩下單力道影響,使得第一季營收年減38%。惟隨著目前客戶拉貨動能逐步提振,有望帶動未來營收表現。 橙的表示,受惠整體營運步入穩健成長軌道,隨著公司積極擴大AM、OEM兩大業務訂單量能,包括AM業務歐、美地區客戶下單力道轉強,已逐步加大TPMS產品備貨需求,再加上,OEM業務在宇通、福田主要客戶訂單出貨穩健提升,皆係推升公司整體產能稼動率站穩一定水準之上,帶動橙的單月營收表現已連續二月逐月成長,3月同步繳出近七月單月營收新高記錄。 橙的指出,第一季AM、OEM業務營收比重分別為71%、29%:其中,AM業務方面,除美國主要客戶已啟動新訂單鋪貨進度,推升訂單能見度達6個月水準,而歐洲地區仍受惠公司採取經銷商及直營當地汽車零組件批發通路商、專業輪胎通路等雙軌業務策略,整體業務接單表現,隨著擴大歐洲當地客戶量體放大而同步墊高,皆有助於未來營運良好動能。 展望2023年第二季,橙的持審慎樂觀看法。看好旗下AM、OEM業務動能提升,助力未來TPMS產品銷售表現,橙的仍採取歐洲地區AM業務轉型,積極開拓當地新客戶業務契機;同時,深化兩大業務既有客戶業務合作,除美國AM客戶訂單需求回升,隨著大陸疫情干擾負面因素緩解,橙的亦持續與大陸OEM客戶進一步爭取擴大業務合作,有望創造未來營運正面效果之挹注。

  • 《汽車股》東陽首季營收年增11% 為5年來同期新高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東陽(1319)3月營收21.69億元,年成長15%,第1季累計營收55.98億元,年成長11%,為5年來同期新高。  AM事業部分,3月營收15.46億元,年成長15%,創歷史同期新高;第1季累計營收39.51億元,年成長14%,為7年來同期新高。  OEM事業部分,3月營收6.23億元,年成長15%;第1季營收16.47億元,年成長5%,為5年來同期新高。新高。 今年以來二手車銷售暢旺,且先前北美西部出現大雪,帶動AM需求提升;而2022年北美保險公司開始採用副廠零件,東陽客戶在第1季恢復旺季拉貨,帶動首季營收表現強勁。大陸OEM因新車銷售不如預期,成長動能尚未完全恢復,今年今年缺片緩解,法人預期全年大陸OEM及台灣OEM營收分別成長5~10%及6~8%。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