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NRE

的結果
  • 系微今年營收 有望回到疫前

     韌體廠商系微(6231)指出,隨著PC需求回溫,該公司業績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全年度營收有機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目前PC客戶占營收比重達65%,近來也新增AI伺服器、5G、IoT的客戶。至於一直耕耘推廣的Open BMC遠端伺服器晶片,亦有多達60家業者表達興趣,期待明後年有機會發酵。  系微主要業務為提供硬體產品的韌體,目前營收有三部份,首先是提供原始碼,其次為收取授權金,第三則是NRE委託設計業務。目前主力營收來源為授權金的部份,即硬體業者每出貨一台,即可認列一台的韌體產品,至於NRE業務,主要是提供給人力不足的客戶,相關研發人力的服務,或是專案性質的合作。目前NRE業務頗受到歡迎。  系微的客戶涵蓋DELL、HP、宏碁、廣達、英業達及緯創等。目前筆電客戶營收約占5成,整體PC客戶營收占比約65%,其他為非電腦客戶。隨著5G相關設備及IoT工業智慧聯網等的市場成長,未來非電腦的客戶成長亦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系微目前正積極推動Open BMC業務,自從今年度台北國際電腦展以來,已經陸續有60多家客戶,對此表達興趣,系微董事長王志高表示,客戶都還在研究階段,所以這部份業務並未產生營收貢獻。未來即使有興趣要採用,彼此還需要至少1年多時間來投入研發合作,預期Open BMC相關業務,最快2024年或2025年才會有具體營收貢獻。  隨各大研究機構調查指出,今年下半年電腦相關產品需求逐漸復甦,系微應可同步受惠。只是系微需等客戶出貨之後,才能認列營收,時程上會晚2~3個月左右。  整體而言,系微認為下半年營收表現將優於上半年,而全年營收有機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 《期貨》期交所店頭集中結算業務獲CFTC No-Action Relief延展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期交所在9月13日取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展延交換契約(SWAP)集中結算監管豁免(No-Action Relief),爰此美系金融機構可繼續透過期交所進行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此一監管豁免的期限延展至2024年3月15日或期交所取得豁免註冊為美國結算機構(Exempt DCO)資格,孰早情形適用之。 於此同時,期交所亦已向CFTC遞件申請Exempt DCO,CFTC刻正審核期交所Exempt DCO豁免資格,期交所將積極爭取獲得豁免資格。 期交所在去年7月25日店頭集中結算業務開業至今,不僅國內金融機構提交新臺幣IRS結算量已達新臺幣2,852億元,亦接續取得國際金融監理機構之認可,於去年9月15日取得CFTC No-Action Relief,又在12月31日取得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認可為歐盟境外第三國集中結算機構(TC-CCP),這對於我國店頭集中結算業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期交所還積極向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QCCP)的認可,有利於增加外國金融機構對於我國市場信心及資金運用效率,對強化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之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 《半導體》上修營收、動能看到2025 世芯-KY鎖漲停買不到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世芯-KY(3661)看好AI(人工智能)、HPC(高速傳輸)動能十足,一口氣上修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由8億美金上調到9~9.5億美元,且不排除會比9.5億美元更好,不僅如此,來自北美客戶動能將持續到2025年,世芯-KY今日開盤即以2165元跳空漲停鎖住,漲停價高掛逾3000張求買。 世芯-KY的AI、HPC量產需求較先前預估高,主要動能來自最大的客戶,其他客戶亦增加其需求,預估來自北美客戶動能將持續到2025年。故世芯-KY上修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由8億美金調升到9~9.5億美元,且不排除會比9.5億美元更好。 展望第三季,世芯-KY營收將溫和下滑,主要來自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產能限制,世芯-KY上個月積極爭取CoWoS產能支援,已經順利拿到一部分的產能,認為2023年來自CoWoS的限制是可控的。 世芯-KY明年將有大約四到五個大項目進行量產,就量產部分而言,明年將會是充滿前景的一年,NRE(委託設計)在保持穩定市場狀態的同時,世芯-KY已經佔據了很好的位置來贏得項目。 在車用方面,世芯-KY對大陸tier1車商已經進入Design win,預估車用從2025開始會是另一大成長動能。所謂的design-Win所表示的就是商業行為的一種,以往IC設計廠製造什麼IC,客戶就依其生產的採用,但目前市場狀況已經出現改變,現在廠商可以與客戶一起研發所需要的IC,即所謂的「desigh-in」,研發成功後就可以正式投入生產獲得訂單,即為「design win」。

  • 創意H1賺逾一股本 同期新高

     特殊應用晶片(ASIC)指標廠創意(3443)2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達8.38億元,季減約1成,EPS 6.26元,累計上半年EPS 13.23元,創同期新高。其中,上半年人工智慧(AI)相關應用占整體營收比重約9%,先進製程營收比重達3成。  法人認為,在AI熱潮下算力的要求提升,ASIC較通用型晶片功耗表現更佳,後續AI案件(5/7nm)量產貢獻將顯著提升。  創意主要替客戶做後端設計,協助客戶縮小晶片尺寸並降低功耗。並專精在資料傳輸,提供中介層的I/O controller,能夠解決客戶任何訊號的傳輸,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  觀察創意不管在NRE(委託設計)、Turnkey(量產)主要貢獻製程別持續往先進製程走,以長期趨勢來看,雖然目前5/7nm先進製程貴且競爭者少,當趨勢上追求更高效、更快的運算能力,創意在AI、HPC的接案經驗,便為市場少數選擇,長期受惠整體AI趨勢。  細分業務來看,NRE、Turnkey營收比重分別為19%、78%,其中,量產業績季增4%、年增39%,抵銷NRE季減影響。不過創意上半年5/7nm占NRE業務營收比重已來到6成,且已有設計定案(Tape-out),往高階製程邁進,也將貢獻明年量產業務之營收。  法人表示,創意2024年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AI、HPC,而針對AI、HPC及高速網路等處理器,創意推出CoWoS平台方案,包括全球首款傳輸速率達2Gbps完整功能的HBM3控制器及實體層,採用創意推出的GLink 2.5D介面,可在CoWoS上擴充組合多個系統單晶片(SoC)及HBM3記憶體。  未來台積電3DFabric也將和創意GLink 3D聯手,為新一代的處理器奠定基礎,同時實現可彈性擴充的超強處理能力及大容量、高頻寬、低延遲的記憶體。  創意因與台積電具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在晶圓代工投片與先進封裝的產能取得上較具優勢,也能在季報表現中,看出先進製程與HPC/AI應用的營收貢獻逐步提升。隨著台積電CoWoS產能逐步到位,母子公司緊密合作之下,將在先進封裝市場占有龍頭地位。

  • 《半導體》創意Q2毛利率跌破3成 H1每股賺13.23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ASIC(客製化晶片)指標大廠創意(3443)今日舉辦法說明會,儘管第二季毛利率因為NRE比重下滑導致摔下3成大關,但每股依舊有6.26元的獲利表現,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3.23元。 創意第二季營收65.87億元,季增加0.89%、年增少22.42%;單季稅後純益8.39億元,季減少10.18%,年增加10.26%;每股稅後純益6.26元。單季毛利率29.14%,季減少2.77個百分點,年減少6.0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14.23%,季減少2.76個百分點、年減少1.22個百分點。 財務長錢培倫表示,創意第二季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為NRE(委託設計)比重下滑,相對量產比重拉升,故單季毛利率下滑到3成大關以下。 創意第二季兩大業務營收表現上,NRE、Turnkey營收比重分別為19%、78%,其他約3%,其中,委託設計服務業績季減少15%、年減少 20%;量產營收則季增加4%、年增少39%。 創意累計上半年營收131.16億元、年增加32.55%;稅後純益17.73億元、年增加35.75%;每股稅後純益13.23元。上半年毛利率30.52%,年減少5.06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15.56%、年增加0.76個百分點。

  • 《半導體》AI燒滾滾 創意漲停飆天價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創意(3443)第二季營收表現符合預期,主要是因Turnkey(量產)營收穩定貢獻所致。AI(人工智慧)躍升今年產業主流,創意今年主流NRE專案逾50%與AI相關,對全年營運大有貢獻。創意今日挾AI題材火熱,盤中股價一度攻上漲停,站上1790元,再創歷史新高。 創意6月營收24.23億元,月增加12.8%、年增加29%。累計第二季營收為65.87億元,季增加0.9%、年增加22.4%,單季營收表現符合法人圈預期。 創意第二季營收表現符合預期,主要是因為Turnkey營收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抵銷NRE(委託設計)營收季減高個位數百分比至10~20%低緣。創意穩定的Turnkey業務,即企業級SSD控制晶片、網通交換器晶片與數位相機產品等,以及內含價值較高之NRE專案,推估創意今年在主流NRE專案逾50%與AI相關將支撐2023年營運。 法人樂觀表示,持續正向看待創意2023~2025年營收與獲利成長展望,在AI市場持續成長之下,預計創意將見到CSP、系統廠及新創公司對AI ASIC需求持續提升,尤其係委外至台系設計服務業者之開案增加。 另外,法人表示,近日美國政府限制美系CSP向中國提供AI雲端運算服務平台,考量對美系AI雲端運算服務平台之需求多數仍來自非中國地區,該事件對ASIC量產下檔風險有限。同時,在AI市場持續成長之下,亦不認為此將壓抑美系CSP於台系ASIC(客製化晶片)設計服務業者之開案需求,此事件亦將驅動大陸AI ASIC於台系設計服務業者之開案動能,對創意有利。

  • 陸業者無法承接相關NRE案件... 台矽智財廠啖FPGA晶片商機

     半導體發展拉高對運算能力的要求,功耗的降低成為關鍵議題,ASIC開案亦蓬勃發展,而FPGA(可程式邏輯閘陣列)因其可編程的硬體結構特性,適用於快速發展的AI環境,另為避免被使用於軍用、航太等敏感領域。  在大陸業者無法獲取相關晶片的狀況下,國內的矽智財廠有機會承接相關NRE案件,大啖FPGA晶片商機。  FPGA可實現任何電路功能,因為該晶片電路非硬蝕刻,可根據需求重新編程、靈活性高,在高速迭代的應用下,發展空間大,目前常見的無線通信協議、數據中心多種協議標準、AI算法演進、軍工通信亂數加密、太空衛星等,因為光罩成本高昂,對於小量生產的產品,在可以重新編程之優勢之下,使用FPGA可節省大量研發成本。  FPGA也可使用在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驗證流程,及時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迅速修改。  FPGA也適用於太空航天領域,主要其產品小量多樣,且發射火箭時程有時效性,甚至發生錯誤時,地面可直接發送指令使FPGA進行動態重構,是其他晶片無法做到的。  法人指出,台廠能受惠FPGA市場者多半是IP設計服務業者,在創意前十大NRE案件中,除了五件AI相關案件,也有FPGA相關開案,預計今年開始貢獻量產營收,有助創意下半年營收提升。  據了解,創意主要替客戶做後端設計,協助客戶縮小晶片尺寸並降低功耗;RISC-V矽智財廠晶心科提供英特爾FPGA裝置的開發工具處理核心,為英特爾打造矽前開發平台(Pre-silicon),將來也有望藉此獲得英特爾晶圓代工客戶訂單,挹注業績成長。

  • 股市看板 智原5月EPS 0.66元 Q2營運落底

     智原(3035)近期股價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5月稅前盈餘1.99億元,年減22%,稅後純益1.63億元,年減26%,自結5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6元。智原前次法說會表示,第二季包括IP(權利金)、NRE(一次性工程費用)及MP(量產)業務營收將同步下滑10%,應為今年谷底,下半年成長可期。  2023年展望整體營收,智原預估為高個位數年減,並逐季往上,IP,NRE業務將續創新高,而因為去年高基期影響,MP將呈現衰退。過往半導體產業循環導致客戶備貨步調紊亂,安全庫存水位提高影響新訂單排程,智原預估第二季庫存將回到去年第一季水準。  智原指出ASIC大環境風險不大,長期趨勢不變,估計2024年回到正常成長軌道。FinFET部分智原基期低,隨時有成長空間,特殊製程部分ASIC也有,部分新產品投入量產後,未來兩三年陸續會實現。

  • 《半導體》首項5奈米專案拚明年H2量產 創意AI站穩腳步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創意(3443)今年營運持續樂觀,不僅全年營收可望續創新高,且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主要動能來自於穩健之Turnkey(量產)業務及內含價值較高之NRE專案。就長線來說,創意更為AI重點受益股,目前已獲得數項AI專案,其中主流NRE(委託設計)專案逾50%與AI相關,法人更預估,創意首項5奈米專案有望於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完成設計定案、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此專案將有利於創意奠定在AI發展的優勢地位。 創意預估今年營收將年增雙位數百分比,持續創新高,且獲利成長幅度優於營收,主要動能為Turnkey業務之企業級SSD控制晶片、網通交換器晶片與數位相機產品。同時,創意也將持續取得新專案與招募研發人才將支撐NRE營收,只是因為創意今年Turnkey業務營收成長較強勁,故毛利率預計將微幅年減。 創意獲市場以及法人圈點名為AI重點個股,創意目前已獲得數項AI專案,其中主流NRE專案逾50%與AI相關。因設計週期較長,專案總價亦較高,多數AI專案採7/5奈米製程,這些專案將穩健挹注創意2023~2025年NRE營收。 法人表示,創意首項5奈米專案有望於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完成設計定案,並在客戶完成驗證後於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此專案將使創意於AI發展之長期趨勢上立於優勢地位。 法人進一步指出,儘管AI ASIC在產業界已行之有年,但仍見到CSP與新創公司之需求持續提升,主要動能來自五大關鍵,包括強勁AI需求將抵銷早期設計資源投入;CSP試圖創造產品差異化;未來設計資源成長有限;海外勞動成本、IP授權與EDA工具之使用成本較高,將降低效率;以及7/5奈米設計服務市場之新進者較少。創意持續累積成功的設計實績將使其在AI市場長久生存,此風潮已為創意帶來長線營運支撐。

  • 權證市場焦點-智原 長線動能充足

     高效能運算需求提升,帶動客製化晶片(ASIC)應用蓬勃發展,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長線營運動能強勁,法人預期智原今年上半年營收可望優於去年同期,26日投信與自營商買超1,737張,股價攻堅站上200元關卡、收高202元。  亞系外資出具的智原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受惠於客製化晶片需求激增,且大陸標案訂單已看到年底,出貨可望逐季放量,首評目標價240元、評等買進。此外,智原今年在矽智財(IP)以及委託設計(NRE)的業績貢獻持續提高,預期全年營運將逐季成長。  展望後市,智原隨生產鏈庫存調整進入尾聲、更多的NRE項目進入量產,法人預期今年營收及獲利將優於去年,並可望再創新高,估計2023~2025年的稅後純益複合年增長率可望達36%。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搶攻電子票券商機 Uber 企業版攜手Edenred宜睿智慧推出「Uber 通用券」

    為貼近新消費趨勢,Uber 企業版與全球電子票券專家Edenred宜睿智慧今(23)日宣布擴展合作,首度推出「Uber 通用券」,成為Edenred宜睿智慧的「好禮即享券」和「點數兌換」專區的選擇,讓獲得Edenred宜睿智慧電子票券的民眾可靈活使用於Uber App叫車或Uber Eats App外送需求。 根據創市際《2023電子票券趨勢大調查》,在疫情的催化下,電子票券已經成為消費主流之一。而針對消費者使用的票券類型調查結果顯示,電子禮券消費已成長至73%,紙本禮券降低至7%,並且以行銷禮贈和員工福利為兩大使用情境。為此,Uber企業版與Edenred宜睿智慧決定攜手拓展商機。 透過Edenred宜睿智慧,購買票券的企業可以省下禮品儲存空間和派發的時間成本,不管是遠距辦公或員工遍布國內外市場,都能輕鬆享有員工福利。而拿到Edenred宜睿智慧發行的「Uber 通用券」電子票券連結或兌換碼的民眾可以輕鬆載入自己的Uber或Uber Eats App帳號,並且可使用於Uber或Uber Eats全球營運市場,隨時滿足在國內外的交通、餐飲、生鮮日用外送的需求。Uber通用券會以當地幣值匯率顯示可抵用的金額。 Uber 通用券即日起在Edenred宜睿智慧「好禮即享券」提供,將成為企業行銷禮贈與員工福利新利器。此外,在Edenred「點數兌換」專區,消費大眾也可使用與Edenred配合的信用卡點數兌換或購買「Uber 通用券」。 Uber表示,不管是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企業贈禮高峰,或是透過提升員工福利吸引人才的雇主新顯學,企業亦可使用Uber企業版發行「Uber 通用券」,滿足日常叫車和飲食的生活需求、無紙化綠色消費、通行全球70國家與超過10,000 Uber營運城市等優勢可望成為發券企業與消費大眾的最佳選擇。

  • 其祥-KY6月9日起終止上櫃交易

    櫃買中心表示,其祥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258;簡稱:其祥-KY)因與KS Ventures Limited進行合併,由KS Ventures Limited之母公司Sin Chuan Resources Pte. Ltd.以現金作為受讓其祥-KY股份之對價,其祥-KY將成為Sin Chuan Resources Pte. Ltd.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核有櫃買中心業務規則應終止有價證券櫃檯買賣之情事,爰依規公告自112年6月1日起停止其祥-KY有價證券交易,並自6月9日(合併基準日)起終止其有價證券櫃檯買賣暨停止公開發行。

  • 世芯Q1獲利創高 EPS 8.09元

     IC設計服務廠世芯-KY(3661)9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受益於北美客戶對AI晶片需求強勁、營收動能如預期展現下,第一季營收57.16億元,季增24%、年成長101%,單季稅後純益達5.82億元,季增13.2%,年增近30%,每股稅後純益8.09元,營收及獲利皆為歷史新高。  世芯-KY受到委託設計(NRE)營收第一季占比低於20%偏低影響,第一季毛利率為21%,為2016年第四季、近四年多來單季低點。世芯-KY財務長王德善表示,由於NRE過往營收比重約莫40%,但第一季僅20%以下,隨著本季NRE營收復甦,毛利率將優於上季,全年目標維持27~29%。  世芯-KY第一季仍以HPC(高效能運算)為主、營收比重達81%,消費性10%,網通1%,利基型應用7%;以地區別區分,亞洲地區7%,北美地區63%,其他25%、日本約5%。  展望未來,HPC晶片出貨強勁,且持續在先進製程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隨ABF基板及CoWoS 2.5D封裝產能皆受到供應伙伴的強力支持下,世芯-KY預計全年需求可獲相當程度的滿足。世芯-KY指出,3奈米先進製程今年的貢獻還不大。世芯-KY強調,今年大部分仍將以北美客戶的7奈米為主。預期2024年將會看到3奈米的營收貢獻開始增加,「但2024年,尚不認為3奈米將成為營收主流」。  在昨日法說會上,法人相當關注公司的設計能量與人力調配,世芯-KY總經理沈翔霖表示,老實說如果要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找100-200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幸運的是,我們大多數中國大陸的工程師認為,若能到日本或新加坡、馬來西亞,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外派機會。  他也指出,世芯-KY在人力部署方面已調整戰略,目標在明年年底時,於中國和非中國間工程師比重各占一半。世芯-KY並將工程師調往日本等地。  該公司分析,因為世芯-KY在日本的辦公室運作已20多年,日本更是公司成立前10年第一個有營收貢獻的地區,運作相當順利。因此外派工程師駐日目前來看在很短的時間內工程師就已順利取得簽證,且在成本方面,雖然會有一些額外的成本「但派一個高級工程師到日本,開銷不會太大」。  世芯-KY也公布4月合併營收26.08億元,月增2.2%、年增185.5%,再寫歷史新高;累計前4月營收83.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5.7%。

  • 智原首季EPS 2.02元 符合預期

     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一季合併營收32.62億元及稅後純益5.02億元均符合預期,每股稅後純益2.02元。智原總經理王國雍表示,第二季營收雖較第一季下降約10%,但長期成長態勢不變,下半年可望逐季成長,全年營收較去年衰退7%~9%,但對明年營收創新高很有把握,而大環境的趨勢變化加速特殊應用晶片(ASIC)產業蓬勃發展,為智原成長帶來助益。  智原第一季受惠於矽智財(IP)及委託設計(NRE)營收創下新高,抵消ASIC量產下滑壓力,季度營收季增0.4%達32.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為歷史次高,因提列庫存損失,毛利率季減2.9個百分點達44.7%,較去年同期減少5.0個百分點,稅後純益季減4.3%達5.0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5.1%,每股稅後純益2.02元符合預期。  對於第二季展望,智原預估因IP及NRE業績減少,加上ASIC出貨減少及提列跌價損失,季度營收較上季下滑約10%,毛利率會季減1~2個百分點。智原認為IP及NRE第二季業績下滑是短期現象,長期成長趨勢不變,下半年會逐季成長,智原的商務模式帶來多元化應用,降低來自單一應用的風險,大環境的趨勢變化加速ASIC產業蓬勃發展,並為長期成長帶來助益。  王國雍表示,智原第二季應該是營收及毛利率的谷底,NRE及IP、ASIC量產等均下降約10%,季度合併營收約季減10%左右。至於轉投資微控制器(MCU)廠雅特力部份,預估MCU市場最低點應該是落在第一季,隨著疫情過後中國當地消費需求逐步回升,第二季可望緩慢回升,成長幅度還要再觀察。  以全年營運來看,王國雍表示,預估今年度營收呈現高個位數百分比(7%~9%)下滑,但IP及NRE營收會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半導體》2外資看智原口徑一致 同降目標價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智原(3035)法說過後,2家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普遍認為智原短空長多,儘管第二季營運持續陷入修正,但長線成長格局依舊,日系外資將評等由買進調降到持有、目標價由222元調降到160元,美系外資則將智原目標價由240元調降到215元、評等維持加碼。 日系外資針對智原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所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和第二季財測預估並未達該日系外資先前預估,日系外資表示,智原的MP(量產)面臨疲軟,其修正幅度可能抵銷IP(矽智財)、NRE(委託設計)業務的增長,儘管智原2023年的收益修正只是結構性增長暫停,但這仍將對智原構成壓力,故將評等由買進調降到持有、目標價由222元調降到160元。 日系外資表示,智原第一季財報喜憂參半,未達先前預期,主要是由於外匯損失和高於預期的稅率,然而,其營業利潤超過市場預期是由於其對運營支出控制。展望第二季,智原預估營收將季減10%,毛利率將會下降1~2個百分點,其預計3條業務線,即IP、NRE和MP均約季下降約10%,但第三季營收將恢復季度成長。至於2023年全年,智原預期營收將會有高個位數衰退,主要是由於長期庫存修正導致MP,加上MCU逆風,但IP和NRE營收將可望續創新高。 美系外資表示,智原預估第二季營收將下滑10%,應該就是單季底部,毛利率則會季減少1~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業務組合所致,但第二季MCU(微控制器)業務將會出現改善,儘管智原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和毛利率都將相較第二季回升,但復甦幅度的能見度有限。 展望2023年,美系外資表示,智原預估營收將呈現高個位數百分比下滑,主要是由於MP營收疲軟,部分被NRE和IP業務的增長所抵消。故將智原目標價由240元調降到215元、評等維持加碼。 最後,美系外資強調,大陸半導體本土化對智原是一大利多,包括智能電錶、網絡交換機和太陽能發電機組(SGU)為三大增長點,目前智原NRE項目的40%來自大陸客戶,整體來說,智原中長期增長前景應該完好無損,相信智原的成長軌跡將在2023年以後恢復。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