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Model

的結果
  • 特斯拉MODEL 3 明年首納新車安全評等

     交通部26日公布FORD「KUGA」及「FOCUS」新車安全評等結果,其中「KUGA」僅拿到3顆星,「FOCUS」則獲得5顆星。另外,交通部明年將首度納入電動車評測,車款為TESLA「MODEL 3」,但因該車款熱銷而買不到,目前尚在與特斯拉協調。  交通部26日公布的評等結果,評測項目包括車輛的成人保護、兒童保護、行人保護、安全輔助,其中,FORD KUGA於四大安全領域得分率中,分別獲得成人保護87%、兒童保護48%、行人保護76%及安全輔助57%,整體星級評等為3顆星;FORD FOCUS則分別獲得成人保護94%、兒童保護89%、行人保護82%及安全輔助93%,整體星級評等為5顆星。  另外,交通部表示,明年度的受測車輛預計有TESLA「MODEL 3」、LEXUS「NX」、HONDA 「FIT」、TOYOTA「SIENTA」、MAZDA「 CX-5」、TOYOTA「VIOS」、NISSAN「SENTRA」和CMC「ZINGER」。其中,TESLA「MODEL 3」將是首款評測的電動車,原因是它的市占率最高。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說,該款車有望在明年第一季進行安全評等,不過因為目前碰到買不到車的窘境,還要與特斯拉協調。  周維果也說,電動車測試項目都和現行一致,不過電動車還會增評防漏電裝置、車輛碰撞後電池起火等項目;預算方面,交通部2024-2028年的計畫已獲行政院同意,至於未來的評測是否都要全面由政府投入測試,目前還在跟車輛業者討論。  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由車輛安全審驗中心擔任執行機構,負責統籌運作管理、進行星級評等並對外發布;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辦理試驗,購車事宜則委託消基會以一般消費者的名義選購。

  • 特斯拉Q3交車量、產量 恐下滑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受到全球性工廠停工計畫影響,特斯拉第三季生產量與交車量都將雙雙下滑,獲利也將受到影響。  特斯拉7日股價開盤下跌3%。前一日受到該利空衝擊,股價曾應聲重挫近4.5%,不過收盤跌幅收斂到1.78%,以251.92美元報收。  德銀分析師羅斯納(Emmanuel Rosner)在給客戶的分析報告中提到,為了升級改造,特斯拉全球廠房將在第三季暫停停止營運,然而影響所及,該季產量與交車數量預估將會縮水。  羅斯納指出,目前市場的普遍共識是特斯拉第三季交車量料與第二季持平,不過他說此一預測如今面臨下行風險。此外受到特斯拉降價銷售庫存車輛與成本節省空間有限,第三季獲利也將面臨風險。  不過好消息是第三季之後,特斯拉推出的新款Model 3可望出現「穩健」的需求。羅斯納認為新Model 3受惠於成本較低、售價較高,將有助拉抬獲利。他目前依然給予特斯拉股票「買進」評級、目標價為300美元。  總結以上看法,羅斯納在報告中提到,特斯拉雖然在2023至2024年度營運將存在一些風險,不過他還是相當看好特斯拉長期的發展機會。  特斯拉的新款Model 3,1日起在中國大陸開始預售,定價為人民幣259,900元,比舊款多出近人民幣3,000元,這不僅明顯超出外界預期的人民幣200,000元,也與特斯拉降價衝量的策略相悖離。  羅斯納認為,特斯拉此舉旨在加快去化舊款Model 3的庫存。他解釋,如果新款Model 3比舊款便宜,消費者將會寧可取消舊款訂單、改買新款Model 3。  他認為,特斯拉這項做法與其說是避免削價競爭,還不如說它是藉由新款車的高定價來清倉庫存貨。一旦新款車交貨量趨於穩定,特斯拉將考慮再度祭出降價策略。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曾在第二季法說會上重申,如果經濟環境持續惡化,特斯拉將會進一步調降售價以確保銷售數量。

  • 為何把Tesla Model S換成Benz EQS?他曝1恐怖原因:誰敢買新車

    特斯拉日前宣布大降價,除了大陸Model S及 Model X下殺13.6%、17.8%,台灣也跟進,Model S降價18萬、Model X更一口氣狂降32萬。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特斯拉自殘式大降價,令人擔憂品牌保值問題,他的好友在美國把Tesla Model S 換成Benz EQS,直言產品價格每年砍個20%~30%,「我們的二手電動車誰要買,二手電動車保值這麼差,誰還敢買新車呢,到後來陷入『惡性循環』」。 陸行之身為電動車愛好者兼特斯拉股東,他在臉書發文表示,很期待新版Model 3在今年第4季增加出貨量,電動皮卡Cybertruck第4季推出並於2024年放量,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的優化,1.5萬至2萬美元(約台幣48.7萬至63.7萬)低價版電動車推出,充電樁/FSD全球授權進帳,儲能系統受惠於全球綠能化等。 但當一些專家說特斯拉殺價可以拿到更多市占、說特斯拉成本也跟價格一樣同步大幅下降、說特斯拉仍然獲利率第一名。就連馬斯克也說,可以殺到沒利潤,再靠軟體賺錢,讓陸行之開始擔憂「電動車手機化」趨勢,也擔心馬斯克只想加速改變世界。他列出3大迷思與讀者分享: 一是、關於降價搶市占的迷思。陸行之指出,記得手機從feature phone 到智慧手機,從3G到4G,4G到5G,每個世代,參與廠商從半導體到組裝,到品牌,都是規格滿溢,盡力降成本、降售價、搶市占,但當降價成為全產業鏈運動,市占的變化就不大。 他以特斯拉為例,今年從第1季開始到第3季,全產品線平均單價年減超過20%,但其全球車廠營收占比始終保持在5%至5.5%,大家加速降價,只是把10年典範轉移的藍海市場提早變成5年的紅海市場。 換另個角度看有些公司因為創新,每個世代的新產品(科技/非科技)貴上一大節,很注重自己提供給客戶的價值(value proposition),不輕易降價,獲利率越來越高。 再者,有關降成本就該降價格的迷思。陸行之說,特斯拉全產品線平均成本年減僅有10%,何來降多少成本,降多少價,而且單價降了超過20%,不是把今年數量成長的37%,打回原型,明年會不會也來個40%數量增長,10%營收增長呢?那40%營收/獲利CAGR(長期複合年均成長率),不是要變成10%營收CAGR,負10%獲利CAGR? 陸行之還透露,近日與好友用餐,好友夫妻最近在美國把特斯拉Model S換成Benz EQS,是擔心特斯拉車子科技化,要是產品價格每年砍個20%至30%,他們的二手電動車誰要買,二手電動車保值這麼差,誰還敢買新車呢,到後來陷入惡性循環。 最後,對於特斯拉獲利率第一的迷思。陸行之表示,經過特斯拉今年的自殘大降價,並沒有看到獲利率領先的趨勢維持或擴大,特斯拉全球營業利潤份額反而從去年的12%降到今年的7%,營業利潤率反而從去年的大幅領先同業近11個百分點到今年2季剩下2個百分點的差異。 其中豐田、現代、Benz、BMW紛紛超車特斯拉,中國上汽、比亞迪、理想與特斯拉的營業利潤率差距拉近,甚至第3季可能連5%都沒有?意味著,特斯拉自殘式大降價,是殺敵3000,自損6000,並沒有加速消費者改買電動車,甚至沒有加速改買特斯拉品牌的電動車,反而可能擔心特斯拉品牌電動車的保值問題,擔心先買先賠錢,陷入撐越久越便宜的惡性循環。 陸行之質疑,特斯拉最聰明的管理層腦袋會不知道這結果嗎?還是他們只想改變世界,就像馬斯克說的,殺到沒賺錢也沒關係,拉著大小股東一起陪葬。

  • Tesla新款Model 3問世 高階車降價

     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日推出新版Model 3,其在大陸市場的起售價為人民幣(下同)25.99萬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0萬元左右,也比目前在售的舊款Model 3價格更高。此外,特斯拉同日宣布,大幅調降高階車款Model S及Model X在大陸市場的售價。  綜合外媒報導,特斯拉中國官網1日上線新款「Model 3煥新版」,這是Model 3自2017年推出以來的首次更新。「Model 3煥新版」的普通版與長續航版起售價分別為25.99萬元、29.59萬元,目前已經開始接受訂單,預計交付時間為2023年第四季。  與舊款Model 3相比,新款入門版本的官方售價高出2.8萬元,如果加上舊款現車擁有的8千元保險補貼,則新款入門版實際售價比舊款貴3.6萬元。  另外,針對「Model 3煥新版」起售價高於預期一事,市場分析,一方面可能是特斯拉還沒有清完舊款車庫存。另一方面,新款Model 3剛推出時,可能還沒達到最佳的規模效應,因此成本仍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今年8月中旬才宣布Model S、Model X降價,時隔半個月再度出手,再度引發大陸市場熱議。特斯拉中國1日宣布,Model S最新起售價為69.89萬元,Model X起售價為73.89萬元,意味著Model S最新售價降幅約13.6%,而Model X降幅約17.8%。  對於特斯拉在大陸市場降價,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表示,特斯拉之所以降價,是因為它有這個能力,特斯拉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28%。伍德年初曾指出,隨著消除供應鏈瓶頸,特斯拉有能力隨著電池成本下降而降價,這將產生推升需求的預期效果,同時限制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 Model X一次降價33萬元 特斯拉賠錢賣車也能賺? 陸行之狠戳3大盲點:股東、車主小心了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頻降車價,其中Model X在台更一口氣大降33萬元,執行長馬斯克認為賠錢賣車無妨,改靠軟體服務獲利就好。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卻不認同,點出市占續滑、營收緩增、獲利卻衰退等3大迷思,不僅對股東很傷,車主也怕二手價崩盤而卻步,更以蘋果為例,同樣轉軟體服務,但手機利潤依然豐厚。 身為電動車愛好者兼特斯拉股東的陸行之,今(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雖說還是很期待新版Model 3四季度上量,Cybertruck四季度推出明年上量,FSD 優化,1.5~2萬美元低價版推出,充電樁/FSD全球授權進帳,儲能系統受惠於全球綠能化。 當一些專家說Tesla殺價可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成本也跟價格一樣同步大降,又說Tesla獲利率仍居第1名,甚至馬斯克還指殺到沒利潤後,改靠軟體賺錢,「電動車手機化」趨勢是最近縈繞在我腦海中的擔憂,也擔心馬斯克只想加速改變世界。以下3大迷思分享: 1.降價搶份額的迷思:記得手機從feature phone到智能手機,從3G到4G、4G到5G,每個世代,參與廠商從半導體到組裝、品牌,都是規格滿溢,盡力降成本,降售價、搶份額,但當降價成為全產業鏈運動,份額的變化就不大。 舉Tesla為例,今年從1Q23到3Q,全產品線平均單價年減逾20%,但全球車廠營收份額始終保持在5~5.5%,大家加速降價只是把10年典範轉移的藍海市場,提早變成5年的紅海市場。 換個角度看,有些公司因為創新,每個世代的新產品(科技/非科技)貴上一大節,很注重自己提供給客戶的價值(value proposition),不輕易降價,獲利率越來越高。 2.降成本就該降價格的迷思:記得以前摩爾定律微縮盛行時,T同學(指台積電)每隔18個月給客戶來個加倍效能,耗能減半,同電晶體單位成本減半,搞得全產業鏈數量的成長,被價格下跌消減大半,記得數十年前T同學總是說,晶圓代工產業成長5~10%,但現在變成倍數的10~20% CAGR。 但現在電腦、手機、電視這些營收占比總共超過60~70%的產品,比以前的成長減半,甚至衰退,何來10~20%成長?當然就是產業鏈開始懂得漲價賺慢/大錢,而不是降價賺快/小錢。 回到Tesla的全產品線平均成本年減僅有10%,何來降多少成本,降多少價,而且單價降了超過20%,不是把今年銷量成長的37%(1.31mn to 1.8mn) 打回原形,明年會不會也來個銷量成長40%、營收僅增10%?那40%營收/獲利CAGR,豈不是要變成10%營收CAGR,-10%獲利CAGR。 陸行之還指出,昨天跟好友夫妻聚餐,對方最近在美國把Tesla Model S換成Benz EQS,主因正是擔心Tesla科技化,要是產品價格每年砍個20~30%,二手電動車誰要買,步入二手車保值這麼差,誰敢買新車的惡性循環? 3.獲利率第1的迷思:老實說,經過特斯拉今年的自殘大降價,並沒看到獲利率領先的趨勢維持或擴大,Tesla全球獲利率份額反從去年的12%,降到今年的7%,營業利潤率也由去年大幅領先同業近11個百分點,到今年二季度剩2個百分點的差異,其中豐田、現代、Benz、BMW紛紛超車Tesla,中國上汽、BYD、理想與Tesla的差距也拉近。 意思可能就是說,Tesla的自殘大降價,並沒有加速消費者改買電動車,甚至沒有加速改買Tesla品牌電動車,可能反而擔心先買先賠錢,撐越久越便宜的惡性循環?Tesla這群最聰明的腦袋會不知道這結果嗎?還是他們想的不一樣,就像馬斯克說的,殺到沒賺錢也沒關係。

  • 特斯拉Model X/S降價 台廠受惠

     特斯拉(Tesla)官網16日發表更新,Model X、Model S售價較之前調降1萬美元,且里程均減少100多公里。為迎接電動車大戰,特斯拉在不同區域祭出降價策略。龍頭廠商降價促銷,法人認為,降價刺激銷量有助於電動車價格達甜蜜點,對上游供應鏈為短空長多。  據研調公司Jato Dynamics公布數據,第一季特斯拉Model Y全球銷量達26.7萬輛,較2022年同期大增69%,位居全球銷量榜首。法人指出,特斯拉點燃電動車降價大戰,概念股包括台達電、華孚、高力、高技、麗清、亞光、健和興等可望因降價刺激買氣帶動,迎來旺季熱潮。  特斯拉16日在官網上重新推出了Model S和Model X Standard Range,Model S的價格則調降為78,490美元,約新台幣250萬元,續航里程從648公里降至512公里;Model X價格則調降到 88,49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82萬元,續航里程則從556公里降至430公里。  特斯拉中國緊接著16日宣布對Model S/X推出升級優惠,降幅為5.4萬至7萬元人民幣。經調價後,特斯拉Model S現車75.49萬元人民幣起售,原價為80.89萬元人民幣;Model X現車83.69萬元人民幣起售,原價為89.89萬元人民幣。  市調機構預估,電動車需求真正的主升段在2025年,雖然距離現在不會太久,不過三年疫情下來,加上高通貨膨脹,各類產品買氣不佳,特斯拉即使有相對穩健的銷售數字,但面對中國廠家的競爭仍是不可忽視的挑戰,法人認為,特斯拉降價是電動車價格邁入甜蜜點的必經之痛,若吸引各家品牌跟進,對消費者來說有更多選擇,並且進一步擴大電動車的餅,供應鏈短空長多。  據市調機構IDC統計,2022年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達1,100萬輛,滲透率達14%,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受惠政府補貼政策、車廠促銷,電動車滲透率拉高至31.3%。

  • 《盤前掃瞄-基本面》基本工資明年可望升破27K;晶技H2客戶拉貨增溫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1.895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4分,成交值為9.45億美元。 2.集中市場16日融資增為2167.06億元,融券增為290501張。 3.集中市場16日總體自營商賣超22.70億元,投信買超62.19億元,外資賣超161.83億元。 4.特斯拉(Tesla)官網16日發表更新,Model X、Model S售價較之前調降1萬美元,且里程均減少100多公里。為迎接電動車大戰,特斯拉在不同區域祭出降價策略。龍頭廠商降價促銷,法人認為,降價刺激銷量有助於電動車價格達甜蜜點,對上游供應鏈為短空長多。 5.勞動部長許銘春16日證實,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9月初召開,考量國內通膨嚴重,勞資已有共識將調升基本工資,但調幅仍待討論。若以最新的經濟數據估算,基本工資調幅將會落在3%至3.2%之間,也就是月薪將達2萬7,192元至2萬7,245元、時薪為182元。 6.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6日表示,受美國升息及存貨去化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球景氣低迷,惟目前看來,第三季已落底回穩,主計總處原預測的經濟成長2.04%將於周五下修,但研判我們今年的經濟成長仍會在四小龍的前段班,而明年會比今年好。 7.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有632家事業單位,實施人數1萬1,201人,與前一周相比,家數增加56家、人數增加1,346人。勞動部表示,這一期仍集中在製造業,且以資訊電子工業中的電子零組件業最為明顯,分別有兩大廠實施550人、250人。 8.石英元件大廠晶技16日舉行法說,董事長林萬興對後市營運釋出樂觀看法,預期下半年隨著客戶端存貨水位逐步見底,拉貨動能增溫,連帶推進其產線稼動率約達85%,業績可望較上半年有雙位數增長,毛利率亦可有持續向上表現。 9.叡揚(6752)2023年上半年繳出營收獲利創新高的成績,該公司16日舉行法說會,展望下半年為傳統旺季,不少專案認列的時程均在第四季,一般而言,下半年業績成長力道會較上半年更強。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 《美股》焦點股:登「高塔」戰台積電受挫 英特爾大跌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Target周三股價收漲2.96%,報128.75美元。該零售業巨頭上季營收年減5%至247.7億美元,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但每股盈餘1.8美元意外強勁。該公司並調降全年財測,稱消費者購買非必需品的意願低落。 ●特斯拉周三大跌3.16%,收在225.60美元。該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周三宣布Model S在中國的售價從80.89萬元人民幣調降6.7%,至75.49萬元。Model X售價從89.89萬元人民幣調降6.9%,至83.69萬元。周一特斯拉才剛宣布調降long-range版和Performance版Model Y在中國的售價,引發投資人對其利潤進一步遭到壓縮的擔憂。 ●英特爾大跌3.57%,收在33.53美元,在道瓊指數成分股中跌幅最大。英特爾宣布,因無法及時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已經終止以5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晶圓代工廠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的計畫。根據合約,英特爾將向高塔支付3.53億美元「分手費」。該美國晶片大廠並未提及與監管機關不予批准的相關細節。但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英特爾沒有如合約要求取得中國監管機關的批准。外界認為這是受美中緊張局勢升高影響的最新案例,對於積極壯大晶片製造實力並劍指台積電的英特爾而言,無疑是一大挫敗。

  • 特斯拉又降價 陸港汽車股全趴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14日起在大陸境內的Model Y長續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降價,降幅分別為4.5%、3.8%。由於多家大陸車企8月份均宣布新一輪降價優惠,特斯拉加入戰局令業界人士擔憂今年3、4月的價格戰恐將再起,14日陸港汽車股紛紛下跌。  綜合陸港媒體14日報導,特斯拉日前公布,14日起大陸境內的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人民幣(下同)31.39萬元調降為29.99萬元,車價正式跌破30萬元大關,降幅為4.5%;Model Y高性能版則從36.39萬元調降為34.99萬元,降幅為3.8%。  另外,特斯拉中國官方微博宣布,Model 3推出限時保險補貼,8月14日至9月30日期間,購車者下訂Model 3後驅版現車並完成交付,且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相應車險,可享有8,000元保險補貼。  在激烈競爭與消費低迷下,大陸當地車企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目標不如預期,已有多家車企8月份宣布新一輪促銷優惠,加上大陸政府為了振興經濟不斷以消費券等措施刺激車市下,等同於變相降價、提前透支消費,令市場對車企今年獲利表現打上問號。  特斯拉14日啟動降價後,衝擊陸港汽車股。A股整車股震盪走跌,長安汽車跌近7%,江淮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A股盤中跌超5%。港股汽車股早盤急跌,比亞迪H股盤中大跌近9%,收盤跌6.2%。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蔚來、小鵬、理想等收盤跌幅在2%~3.7%。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大陸車市價格戰沒有真正停止過,市場關注當前降價戰會否影響車企利潤與發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初曾經和16家車企聯合簽署承諾書,其中要求「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公平競爭」,但沒過兩天就稱該內容有不當表述而刪除。  另一方面,特斯拉14日稍晚表示,公司已在大陸建立資料中心,今後所有在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資料,都會存儲在大陸境內。2021年10月大陸政府公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後,特斯拉作為首批試點企業,積極參與主管部門組織的合規試點工作。

  • 《美股》焦點股:傳蘋果擬推10周年紀念版Watch X;夏威夷電力崩跌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特斯拉周一跌了1.2%,該美國電動車大廠周一宣布自8月14日起調降long-range版和Performance版Model Y在中國的售價,long-range版Model Y入門價調降4.5%,至29.99萬元人民幣,Performance版售價自34.99萬元人民幣起跳,降價3.8%。特斯拉並宣布在8月14日至9月30日期間,在中國購買入門級後輪驅動版Model 3庫存車的客戶可享有8000元人民幣的保險補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上個月表明有可能進一步降價,即使這會壓縮特斯拉的利潤。 ●Nikola周一收跌6.7%,盤中一度崩跌近20%。該公司宣布「預防性」召回約209輛電動卡車並暫停銷售此款純電動車,稱該車款發生起火事故可能與電池零組件的缺陷有關。 ●美國鋼鐵(U.S. Steel)飆漲36.8%,收在31.08美元。其同業Esmark出價每股35美元、總計78億美元全現金收購美國鋼鐵,較美國鋼鐵上周五收盤價(22.72美元)溢價54%,也高於先前被拒絕的Cleveland-Cliffs所提出的總價73億美元。 ●AMC Entertainment普通股崩跌近36%。該美國連鎖電影院公司獲法院批准修訂後的換股集資計畫,這可能稀釋股東權益。AMC特別股大漲16%。 ●夏威夷電力(Hawaiian Electric Industries)重挫近34%。夏威夷茂宜島野火至少釀成93死,美國當局正在調查該公用事業公司的設備是否故障引爆這場毀滅性的大火。 ●蘋果漲0.94%,收在179.46美元。媒體報導明年Apple Watch將迎來上市10周年,蘋果正在為此開發一款特別版智慧錶,可能跟進iPhone X,將此款新智慧錶命名為「Watch X」。據悉蘋果將做出最大一次的改版,「Watch X」可能配備更薄的錶殼、新的錶帶連結技術、可能採用Micro LED顯示器,並可能加入血壓監測功能。據傳蘋果正在研發一種新的磁性連結技術,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用於Watch X。

  • 《熱門族群》特斯拉降價搶市 概念股多頭贊聲、華城飆漲停

    【時報-台北電】台股今日由AI概念族群搖旗帶隊,企圖助攻大盤收復16500城池,盤面各大類股也呈現漲多跌少的偏多格局。而特斯拉(Tesla)昨宣布在大陸境內的Model Y長續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降價,降幅分別為4.5%、3.8%,雖昨夜特斯拉股價逆勢收跌1.19%,但今早台股相關概念股仍多數走高,也成為多頭助攻小將之一。  其中,華城(1519)、定穎投控(3715)盤中分別亮燈漲停、強攻約7.9%,漲幅摘金奪銀,人氣王則由具AI概念題材的廣達(2382)拿下;而致茂(2360)、建準(2421)、華孚(6235)、東陽(1319)、廣達也一度攜手漲逾5%。 另康舒(6282)、詮欣(6205)、元山(6275)、毅嘉(2402)、正崴(2392)、中興電(1513)等則聯袂漲逾3%,同致(3552)、高技(5439)、美琪瑪(4721)、麗清(3346)等也有2%以上漲幅,惟鴻海(2317)、和勤(1586)雙雙跌逾2%,表現相對疲弱。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14日起在大陸境內的Model Y長續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降價,降幅分別為4.5%、3.8%,由於多家大陸車企8月均宣布新一輪降價優惠,特斯拉加入戰局令業界憂心價格戰恐煙硝再起,昨陸港汽車股紛紛下跌,今日仍持續下行,而台股相關概念股則多給予漲聲反應。 法人機構分析,今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表現亮麗,大陸電動車企更積極反攻海外市場,加上美國、歐洲電動車企也積極追趕,預估全球追逐科技股的資金潮,歷經上半年AI股獲資金大量簇擁下,股價相對漲多,投資吸引力將不如電動車股的後市帶勁。 法人預期,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持續成長,可望帶動相關零組件與建設需求,包括電池、馬達、中控面板、車用晶片、充電樁、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成長性佳,此外,整車組裝、修理與技術服務等亦值得關注。(編輯:李慧蘭)

  • 《國際產業》主打便宜 特斯拉推出新款Model S/X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特斯拉官網,該公司周一在美國推出新款Standard Range版Model S和Model X電動車,價格較Model S/X的其他版本便宜。 網站顯示,新款Standard Range版Model S/X電動車售價分別為 78,490美元和88,490美元。 此前,該公司在亞洲時間周一宣布自即日(8月14日)起調降long-range版和Performance版Model Y在中國的售價。特斯拉周一股價應聲下挫1.19%,因投資人擔心其利潤恐進一步受到壓縮。 為了應對同業競爭與經濟情勢不明帶來的衝擊,自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屢屢在美國、中國和其他市場降價,或透過更高的折扣和其他優惠措施以提高買氣、降低庫存。 特斯拉第二季Model S/X交車量達19,225輛,較去年同期( 16,162輛)成長。

  • 特斯拉在美推出更平價版Model S與X 便宜1萬美元

    特斯拉官網14日宣布在美國推出兩款續航力較短的平價Model S轎車與Model X休旅車,價格便宜1萬美元,顯示這家電動車龍頭持續聚焦於壓低成本的降價策略,視提振銷售成長為優先要務。 最新標準里程版的Model S與Model X要價各為7萬8,490美元、8萬8,490美元,大約比先前最低價車款還便宜10%,預計9月到10月之間開始交車。 新款Model S續航里程為320英里(515公里),低於先前基本款與Plaid款的405英里與396英里。新款Model X SUV續航里程為269英里,遠低於先前基本款與Plaid款的348英里與333英里。 特斯拉積極削價競爭,在美國、中國等其他市場皆採取價格策略搶客,藉此削減庫存,在經濟不明時期向對手施壓。

  • 《國際產業》特斯拉再補強心針 Model Y在中國降價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特斯拉周一發布通知,該公司於8月14日起調降long-range版和Performance版Model Y在中國的售價。 特斯拉司將這兩款車型的起跳價格各調降14,000元人民幣,即long-range版Model Y入門價調降4.5%,至29.99萬元人民幣,Performance版售價自34.99萬元人民幣起跳,降價3.8%。 特斯拉並宣布在8月14日至9月30日期間,在中國購買入門級後輪驅動版Model 3庫存車的客戶可享有8000元人民幣的保險補貼。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上個月表示,有可能進一步降價,即使這會壓縮特斯拉的利潤。 為了應對同業競爭與經濟情勢不明帶來的衝擊,自去年底以來,特斯拉屢屢在美國、中國和其他市場降價,或透過更高的折扣和其他優惠措施以提高買氣、降低庫存。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日前公布的數據,特斯拉中國製電動車7月在中國的銷量較6月下滑31%,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月跌幅。反之,由於價格偏低的產品更受到歡迎,中國本地廠比亞迪則擴大了對特斯拉領先優勢。

  • 《大陸產業》特斯拉降價啦 這款有保險補貼8000元

    【時報-台北電】特斯拉中國發布消息,即日起至9月30日,調降Model Y長續航及高性能版售價。 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及高性能版調降分別為29.99萬元(人民幣,下同)、34.99萬元,均下調1.4萬元。 另外,同效期下訂Model 3後輪驅動版現車並完成交付,且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相應車險,用戶還有8000元保險補貼之福利。(編輯:邱致馨)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