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富采(3714)8月營收,年減1成、月增3.14%,創下九個月以來新高,營收表現仍符合預期。法人預估,今年第三季營收季比減少幅度縮小,下半年營運動能向上,但回升力道仍有限。周三上市光電股走疲,受到面板雙雄拖累,但LED伴隨產業復甦曙光,股價紛紛走揚,由華興(6164)帶頭,弘凱(5244)、億光(2393)、艾笛森(3591)穩盤上揚,富采周三再遭外資、自營商賣超,股價走疲翻黑收跌。 富采今年8月營收20.47億元,月增3.14%、年減10.30%,創下九個月以來新高,營收表現符合預期;前8月營收146.05億元,年減30.21%。法人預估,今年第三季營收仍恐季比小衰,年減一成以上。 今年下半年營運動能目標向上,雖然受到市場需求影響,回升力道有限,今年整體營運仍恐持續虧損,而長期營運成長動能(如Mini LED車用背光、Micro LED、化合物半導體等技術應用)發酵時程較晚,觀察明年能否帶動轉盈。
LED廠8月營收表現兩樣情,LED燈具廠湯石照明(4972)因受大陸景氣牽動甚深,8月營收回落至6,500萬元,月減1.3%、年減15%;而導線架廠一詮(2486)8月營收達4.34億元,月增2.2%、年增4.8%,為最近13個月新高紀錄。 一詮日前召開法說會,預期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耕耘已久的均熱片希望朝三成營收比重邁進,而一詮4日公告8月營收達4.34億元,較7月小增約1,000萬元,月增2.2%、年增4.8%,為2022年8月以來新高紀錄。 以今年第二季的營收比重來看,LED導線架營收占比約38.56%,均熱片達22.75%,IC導線架達7.23%,TV背光模組、陶瓷基本分別占12.43%、10.38%。 至於LED燈具廠湯石照明正積極與大峽谷-KY(5281)整合,該公司也於4日公布8月營收,達6,500萬元,月減1.3%、年減15%,累計湯石今年前八月營收達4.76億元,年減25.2%。 大陸復甦情況不如預期,湯石對景氣看法暫持保守,今年第三季以持平為目標。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錼創科技-KY創(6854)周二假萬豪酒店舉辦首屆「PlayNitride 2023 MicroLED Technology Forum」。會中邀請了多位Micro LED產業專家,從Micro LED的上中下游到市場應用各角度來分享Micro LED產業的發展趨勢。而市場對Micro LED技術的可行性隨著錼創成功的建置量產線後也漸無質疑,現在面對的挑戰跟問題是Micro LED技術進入成本、產能和市場需求的三角關係中。錼創董事長李允立喊話Micro LED產業共識的重要性,力拚縮短新技術到大量穿透市場的時間。 會中除了有台灣面板兩大龍頭廠友達(2409)和群創(3481)各自發表對Micro LED顯示應用的新期望,還包括對於「Micro LED的未來展望」的三星電子,以及「從智能眼鏡的角度來看待Micro LED技術」的Google等國外知名品牌大廠帶來的精彩演講。這不僅凸顯了錼創在Micro LED領域的影響力,也表示業界對其技術和產品的高度認可。 錼創董事長李允立表示,市場對Micro LED技術的可行性隨著錼創成功的建置量產線後也漸無質疑。現在面對的挑戰跟問題是Micro LED技術進入成本、產能和市場需求的三角關係中。 李董進一步說明,最初針對特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的成本會很高。只有通過大規模生產才能降低成本,這就需要增加生產能力。然而擴產又需要市場的需求,形成三角彼此牽制關係。以致時間是最大的敵人,如果Micro LED技術的發展速度過慢,市場可能會變得不耐煩,甚至可能轉向其他競爭技術,比如OLED。為加速讓Micro LED技術推廣,需要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夥伴都達成共識,以少走冤枉路,業界也更願意增加投入的資源,如此便有機會大幅度縮短新技術到大量穿透市場的時間。 李允立強調,自己投入LED這個領域已經超過25年了,Micro LED顯示技術是集過去LED產業與面板產業的大成,而目前許多技術需要整合與突破,更有很多方向是顛覆我們過去傳統想法的。如今唯有通過持續交流和合作,才能促使Micro LED技術更快地獲得市場接受,也是錼創舉辦這次論壇的初衷。錼創期待這次論壇能成為業界的交流平台,讓Micro LED技術能如預期地成為未來的主流顯示技術。 友達(2409)AUO提到,Micro LED車用案子開始設計,設計於擋風面、中央儀錶板,富采投控(3714)前董座李秉傑也出席致詞表示,車用是個機會,但並非立即可看到成效,車用驗證時程長,預估要等待2027、2028年,AR相關明年恐也沒辦法,Micro LED最快應用將是TV,三星預估年底正式量產,LG明年也可望量產。 錼創除在會中向與會者展示了公司最新的Micro LED技術產品,充分展現了錼創在Micro LED領域的創新突破,緊接著也將在9月6-8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中登場,展示各種Micro LED顯示器創新產品應用,大秀公司技術實力。
封測廠華泰(2329)第二季營運隨著記憶體市況出現改善並趨於明朗,近期股價持續走揚,7月初自23.1元起漲,前波高點來到51.3元,股價波段漲幅達122.07%,近日小幅回測至月線震盪整理,8月31日收在47.3元,目前日KD呈現低檔交叉向上,外資也出現較積極買超動作,短線有機會挑戰前波高點。 市場傳華泰接獲Supermicro(美超微)大單,且預計第三季開始陸續出貨,法人預期,伺服器平均單價(ASP)較其他產品線來得高,加上半導體整體景氣回溫,將有利該公司下半年營運回溫。
生成式AI成全球各國軍備新勢力,繼沙烏地阿拉伯擬斥資130億美元擴增投資後,英國政府為了趕上歐美腳步並在全球AI產業搶得優勢,將斥資高達1億英鎊(約1.3億美元)向輝達採購數千顆AI晶片。法人指出,預料緯創、技嘉、奇鋐及Supermicro等可望受惠。 市調機構預估,三到五年內,AI應用有1,500億美元商機,帶動全球半導體產值在2030年達到1兆美元,台灣在整體產業鏈上都有完整的布局。AI伺服器產業鏈上,包括上游晶圓代工為台積電,IC設計世芯-KY、創意, 散熱廠雙鴻、奇鋐、建準,PCB廠台光電、欣興及電源廠台達電及光寶科等,可望受惠。 據了解,英國政府已和輝達進入談判後期,最多將下單5,000顆GPU晶片,但確切型號不得而知。 ■外界質疑晶片數量不夠用 英國政府近日已透過「英國研發創新中心」與輝達、超微、英特爾等晶片大廠接洽,希望盡快為首相蘇納克提出的AI研發計畫採購必要資源,但外界質疑英國政府只花1億英鎊採購輝達晶片完全不夠用,呼籲財務大臣杭特(Jeremy Hunt)分配更多資金支持AI計畫。 輝達高階GPU晶片近來廣泛應用在AI領域,例如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就是靠大量輝達晶片來支撐龐大運算需求,而目前最新版本AI語言模型GPT-4已需要多達2.5萬顆輝達晶片來訓練,因此外界認為英國採購的晶片數量明顯不足。 英國政府雖在今年3月宣布投資10億英鎊發展超級電腦及AI研發,但其中多達9億英鎊是投入傳統超級電腦,只有約5,000萬英鎊用來採購AI晶片。眼看全球各國爭相搶購造成AI晶片供不應求,英國政府近日才將晶片採購預算提高為7,000萬至1億英鎊。 除了英國之外,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兩大中東強權近日也向輝達下單數千顆AI晶片,且沙國訂單包含至少3,000顆最新H100晶片。 蘇納克提出的AI研發計畫預定明年夏天正式啟動,未來打算研發類似ChatGPT的英國官方AI聊天機器人,也將為英國健保及其他公家服務開發AI工具。 由於新興AI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端上檯面後,各國也積極搶攻AI資料中心,讓搶購AI相關晶片成為國家之間的另類軍備競賽。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2024年AI伺服器成長是以hyperscale(大型資料中心)為主,而且上半年主要在歐洲發展,下半年則是美國市場。
艾笛森(3591)9日召開法說會,副總經理暨發言人許正典表示,第四季歐美客戶LED車燈營收占比可望從每月150萬美元,挑戰提升至200萬美元,相當於成長33%,目前LED車燈訂單能見度達三個月,除歐美客戶之外,艾笛森也將透過大陸艾特光電攻陸資車廠,下半年或有進展。 艾笛森的LED車燈透過Tier 1汽車零配件廠交貨給美系客戶,目前是車燈唯一供應鏈,今年6月正式投入量產之後,生產良率已經提升至95%,據艾笛森統計,目前LED車燈每月貢獻營收約150萬美元,預期第四季可望提升至200萬美元,相當於成長33%,許正典強調,照明產品訂單還是以急單、短單為主,LED車燈則有三個月的訂單能見度,下半年的能見度不差,不過最後仍要看客戶實際拉貨情況而定。 除了美系客戶可望擴大出貨量之外,艾笛森大陸轉投資公司艾特光電也跨入LED車燈領域,下半年攻陸資車廠可望有成果。 艾笛森統計其產品比重,其中LED元件比重約18%,LED模組比重58%,LED照明成品比重約16%,光傳輸感測產品9%。 艾笛森上周公告第二季財報,第二季在業內、業外(匯兌收益)均獲利之下,單季稅後純益1,308萬元,約略與第一季相當,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9.27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2,574萬元、年減19.56%,每股稅後純益0.2元,已經追平去年全年獲利。
富采(3714)第二季毛利率轉正,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富采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改善,下半年也將優於上半年,然而復甦緩慢,因此下半年成長幅度不會太大,他預期,面板相關應用、植物照明、特殊照明下半年較具成長性,富采將以增加訂單掌握、提升產能,減少閒置產能對獲利的衝擊為主要目標。 富采3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稅後淨損收斂26.3%,赤字降至9.14億元,每股稅後淨損降至1.22元,然整個上半年難逃虧損,稅後淨損21.54億元,每股稅後淨損2.87元。 彭双浪強調,由於高階產品下滑幅度較大,第二季獲利改善幅度不如營收改善幅度,本業虧損有八成來自於閒置產能損失,因此下半年將以訂單提升、提升產能為主要目標,並且謹慎控制資本支出;他表示,下半年以面板、植物照明、特殊照明等應用相對看好,特別是車用照明穩定成長,車用Micro LED的詢問度明顯上升,公司與客戶積極進行專案開發,期待在Micro LED上發揮集團綜效,為量產做準備。 晶電董事長范進雍指出,第三季不見強勁復甦,因此本季營運將持平至偏弱,尤其通膨及整體經濟不佳,IT用Mini LED持續去庫存,品牌客戶今年下修幅度橫跨20%至50%,隨著庫存去化到相當程度,下半年將微幅回升。 而穿戴、植物照明、感測第三季相對較佳,四元LED比重可望因此攀升至40%,在顯屏、TV背光、車用專案需求提升下,預期二至三年之後,將不受低稼動率的干擾;范進雍也觀察,部分規劃第三季量產的專案遞延至第四季,因此第四季可望淡季不會太淡。 隆達董事長唐修穆預估第三季持平,旺季效應不明顯,但車用背光符合預期,預估相關比重將從今年的10%,明年可望提升至15%至20%。 至於晶成方面,董事長施韋表示,Micro LED已經與數家AR、VR廠商合作開發,但需要工程驗證,預期明、後年發酵;在微電子方面,包括RF以及應用在電源上的氮化鎵上半年表現不如預期,前者因手機景氣不佳,後者因客戶保守,晶成轉往高階領域如感測方面發展,整體來說,下半年可望優於上半年。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Supermicro及Meta等伺服器Long Dimm DDR 5新產品開始出貨,且蘋果新機拉貨啟動,優群(3217)下半年營運看好,優群總經理劉興義表示,第3季會比第2季好,下半年營收及毛利率都會比上半年好,全年將力拚營收年增兩位數。 NB庫存逐步去化,搭配DDR 5需求增溫,優群營運自第2季重回成長軌道,優群第2季合併營收為7.17841億元,季增21.69%,營業毛利為2.97895億元,季增19.56%,單季合併毛利率為41.5%,季減0.74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1.62966億元,季增41.88%,營業淨利率為22.7%,季增3.23個百分點,稅後盈餘為1.57271億元,季增64.38%,單季每股盈餘為1.75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3.07億元,營業毛利為5.47億元,營業淨利為2.77億元,稅後盈餘為2.52億元,每股盈餘為2.82元。 儘管NB客戶旺季需求未如預期,所幸優群在伺服器領域的佈局開始見到成果,AI伺服器興起,催動廠商期待多時的DDR 5轉換潮,目前優群伺服器客戶,除備受市場關注的Supermicro,公司亦已成為Meta伺服器供應商,順利搭上AI伺服器起飛潮。 據了解,Meta新產品7月已開始拉貨,Supermicro等伺服器客戶出貨也逐步增加,隨著伺服器新產品出貨放量,優群預估,今年Long DIMM營收可望年成長2倍,營收佔比可望從去年的約5%到6%躍升至15%到20%,由於DDR 5的ASP高,可望成為優群下半年業績成長的重要推手。 在NB方面,DDR 5轉換潮啟動,優群搭配筆電用SO-DIMM產品轉換至DDR5也持續攀升,亦可望挹注優群下半年業績。
富采(3714)、弘凱(5244)、華興(6164)第二季營收回神,相繼繳出季增營收成績單,富采順利揮別連六季衰退走勢,重返成長,第二季營收季增23.56%;雖然景氣未見大幅度回升,不過隨著終端庫存逐漸去化、陸廠降價力道趨緩,LED廠下半年營運壓力減輕。 富采公告6月營收達19.72億元,月減2.48%、年減13.2%,累計第二季營收達58.42億元,順利揮別連六季衰退,較第一季大增23.56%,隨傳統旺季到,客戶端庫存歷經去化,法人預估富采第三季表現可望優於第二季。 法人以富采第二季營收規模推估,單季營運要轉盈仍有難度。 華興第二季受惠於低溫照明成品出貨量有所進步,第二季繳出2.02億元成績單,較今年第一季大幅成長17%,為近三季相對高點,但年減18.38%,華興表示,第三季能見度仍然不高,主要是還有客戶仍在去庫存,不過第四季國內標案及新產品比第三季好,因此第四季較有機會步入復甦。 IC LED廠弘凱6月營收無懼於季底盤點,回升至7,420萬元,在LED廠中為罕見繳出年、月雙增營收成績,不僅月增幅擴大至17.7%,年增率也高達21.8%,累計弘凱第二季營收1.99億元,季增3.26%,年減14.09%。 LED封裝龍頭億光(2393)6月營收降至14.54億元,月減7.9%,年減19.1%,累計億光上半年營收88.62億元,年減16.6%。
大陸LED廠傳出第二波調價潮,根據市調機構LEDinside統計,自2023年5月以來,已有20多家大陸LED企業調價,下一波新價格啟用時間點為7月1日,台廠表示,大陸LED廠原本就是價格震央,在低階領域殺到見骨,已經對營運造成衝擊,若價格重災區止穩,對台灣LED廠的議價能力將有正面效果,客戶對台灣LED廠砍價幅度將收斂。 而台灣LED下游廠包括億光(2393)、艾笛森(3591)、華興(6164)、李洲(3066)均無跟漲計畫,主要因應用領域不同,6月30日LED類股表現淡定,似乎不受陸廠調價干擾。 LED廠表示,大陸廠商傳出第二波漲價潮,主要是2023年營運不佳,赤字幅度擴大,欲透過調價壓抑虧損,但漲價效果有限,因目前狀況主要是需求面問題;且過去一年大陸LED廠因降價搶單而自傷,若要止血,當然也是唯大陸廠商是問。 另有業者指出,大陸廠商調價主要是LED應用元件領域,如東山、利亞德、國星、雷曼、京東方以RGB戶外顯屏、小間距LED顯屏為主,其餘包括木林森、兆馳則是因為先前庫存售價太低,隨著LED晶片價格調漲,下游封裝產品也要跟漲。 台廠認為,大陸LED廠喊出調漲價格是一個止穩策略,尤其調漲的部分集中在低階產品,與台灣廠商轉型中高階應用有所不同,但是隨著價格重災區趨穩,將有助於拉高台灣LED廠的議價能力,過去每個月或是每季應客戶要求的降幅將收斂,對於陸廠喊出漲價,多半正面看待。 根據LEDinside的統計,2023年5月以來已有20多家大陸LED廠調漲價格,涵蓋LED封裝、模組、顯示螢幕等廠商,調漲幅度落在5%~20%不等,其中大陸LED封裝龍頭木林森調漲15%~20%,新價格已於6月1日生效;而另一波新價格生效時間點為7月1日,京東方晶芯、利亞德均有不同產品在7月1日起適用新價格。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一詮(2486)在LED照明晶片價格喊漲激勵下,股價頻頻創高,周一外資大買超力挺下,盤中一度衝上40元關卡,改寫一年又一個月新高價,周一終場收漲6.89%至39.55元,累計一詮兔年以來已強漲85%。 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TrendForce調查,目前LED供應鏈業者普遍有較強的漲價意願,除了欲漲價的業者開始變多,由於部分LED晶片業者訂單滿載,調漲的品項也有擴大趨勢,以藉此減少虧損,同時主動減少低毛利訂單。LED業界也傳出,目前大陸中小型廠商啟動漲價,但大型廠商仍尚未有明顯動作。 一詮認為,市況仍尚未明朗,客戶需求並未明顯顯現,但第二季預估將不會比首季差,今年銷量可望維持成長態勢。長期來看,AI、伺服器、資料中心等題材趨勢不變,帶動需求復甦。 一詮均熱片的散熱方案布局伺服器市場,公司電子產品不斷強調高效能及微型化,因此電子元件走向體積更小,功率效能更大的趨勢時,在有限體積內解決散熱問題,才能穩定產品的可靠性與延長使用的壽命,均熱片即為主要解決電子元件散熱的問題,其應用涵蓋伺服器、通訊基地台、車用、遊戲機、PC等領域,近年更朝向車用、高速運算HPC/AI(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的深化應用,因此,持續朝生產技術提升、自動化設備持續優化,並與國際大廠策略合作開發新產品,以強化生產優勢與品質。
只跌不漲的LED照明晶片傳漲價,由於大陸復甦力道疲弱,導致中小型業者退出市場,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低功率LED照明晶片傳出上漲3~5%,特殊尺寸漲幅更達10%,有利於業者虧損減少。 受到漲價消息帶動,LED族群1日表現相對強勢,億光、富采分別上揚2.43%及0.78%,一詮更攻高至漲停板價位作收。 而國內LED封裝廠表示,的確有部分LED晶片價格上漲,主要因大陸需求不佳,持續有廠商退場,供給面減少所致,不過,因為終端需求不佳,判斷價格調漲為一次性調漲的機率較大,若晶片價格持續上漲,恐嚇退原本就疲弱的需求。 TrendForce表示,LED商業照明是整體LED照明市場中回溫最快的應用,從供給端看,LED照明產業自2018年起進入低谷期,導致部分中小業者退出,其他傳統照明供應鏈業者也已轉型往顯示及其他高毛利市場發展,導致供給減少,庫存處於較低的水位。 因此,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mil2)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 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晶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據TrendForce研究,量價齊跌導致2022年全球LED晶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2023年隨著LED產業復甦,又以LED照明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有望進一步帶動LED晶片產值回歸成長,預估可達29.2億美元。
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晶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據TrendForce研究,量價齊跌導致2022年全球LED晶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2023年隨著LED產業復甦,又以LED照明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有望進一步帶動LED晶片產值回歸成長,預估可達29.2億美元。 LED商業照明是整體LED照明市場中回溫最快的應用,從供給端看,LED照明產業自2018年起進入低谷期,導致部分中小業者退出,其他傳統照明供應鏈業者也已轉型往顯示及其他高毛利市場發展,導致供給減少,庫存處於較低的水位。 因此,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mil2)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TrendForce調查,目前LED供應鏈業者普遍有較強的漲價意願,除了欲漲價的業者開始變多,由於部分LED晶片業者訂單滿載,調漲的品項也有擴大趨勢,以藉此減少虧損,同時主動減少低毛利訂單。 TrendForce分析,全球LED照明晶片主要供應商集於中國,近年隨著行業洗牌加劇,部分國際業者被迫退出LED照明晶片市場,中國LED晶片業者也減少照明晶片業務比重,大部分仍留在市場的供應商,旗下LED照明晶片業務長期均處於虧損狀態。本次中國市場低功率照明晶片率先漲價,短期來看是業者為改善盈利能力採取的舉措;長期來看透過調整供需平衡,提升產業集中度,逐漸使得產業回歸正常的過程。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晶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據TrendForce研究,量價齊跌導致2022年全球LED晶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2023年隨著LED產業復甦,又以LED照明市場需求恢復最明顯,有望進一步帶動LED晶片產值回歸成長,預估可達29.2億美元,年增5.03%。 LED商業照明是整體LED照明市場中回溫最快的應用,從供給端看,LED照明產業自2018年起進入低谷期,導致部分中小業者退出,其他傳統照明供應鏈業者也已轉型往顯示及其他高毛利市場發展,導致供給減少,庫存處於較低的水位。 因此,近期部分LED業者進行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TrendForce調查,目前LED供應鏈業者普遍有較強的漲價意願,除了欲漲價的業者開始變多,由於部分LED晶片業者訂單滿載,調漲的品項也有擴大趨勢,以藉此減少虧損,同時主動減少低毛利訂單。 TrendForce分析,全球LED照明晶片主要供應商集於大陸,近年隨著行業洗牌加劇,部分國際業者被迫退出LED照明晶片市場,大陸LED晶片業者也減少照明晶片業務比重,大部分仍留在市場的供應商,旗下LED照明晶片業務長期均處於虧損狀態。本次大陸市場低功率照明晶片率先漲價,短期來看是業者為改善盈利能力採取的舉措;長期來看透過調整供需平衡,提升產業集中度,逐漸使得產業回歸正常的過程。
【時報-台北電】美債限談判沒進展,美股黑壓壓,費半等3指數挫跌逾1%,台股今日在半導體雙雄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走疲下跌逾60點,五日線遭攻陷,觀光、航運、造紙、軍工股鎂光燈依舊閃耀,電子股資金轉入資服及光電點火,LED族群沾光碳權熱,華興(6164)漲停鎖漲停領軍,億光(2393)、光鼎(6226)、艾笛森(3591)、一詮(2486)等緊跟在後,在黯淡無光的台股中閃閃發光。 LED封裝廠去年以來價格一路溜滑梯,惟原料成本同時上揚,在售價低於成本價影響財務表現,營運出現赤字,在景氣落底下,5月起紛向客戶發出漲價通知,陸廠帶頭喊漲,木林森開第一槍率先漲價5~10%,其餘廠商也陸續漲價1成,在市場價格回穩下,台灣LED封裝廠可望跟漲,華興(6164)、億光(2393)受惠鼓舞。 旗下五大事業包括LED元件、模組、低溫應用、照明及新事業的華興(6164)Q1虧損878萬元,每股虧0.09元,前4月營收約2.44億元,年減23.35%,隨著LED價格回穩,加上新事業助攻,今年營運逐季攀升可期,盤初火速攻漲停,一舉收復月線及半年線。 億光(2393)Q1每股盈餘創4季新高,首季獲利亮眼,下半年營運小回升,成長幅度待觀察,惟LED產業景氣落底,下半年營運動能向上,法人預今年營運可望持平至小升,近五日獲三大法人買超1.1萬張,價量俱揚彈升2%,挺進1年高峰。 分析師表示,LED產業景氣落底,封裝廠帶頭喊漲,4月上旬以來造紙股挾減碳題材波段大漲引起關注,LED相關概念上也連結節能減碳,加上股價基期具相對較低優勢,逢低可留意布局。(編輯:龍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