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 Max客機在2018年、2019年接連兩起空難,奪走346條人命,五年過去,罹難者家屬要求波音賠償損失,目前官司仍在進行中。美媒報導,波音公司律師表示,737 MAX罹難者死亡時毫無痛苦,「因為飛機墜毀速度太快,導致大腦沒有時間感受疼痛」,因此,飛機製造商不應向罹難者家屬承擔賠償責任。 華爾街日報報導,波音提出令人費解的心理報告,試圖逃避737 Max兩起空難應負起的巨額賠償責任 。 波音律師在最近一份法庭文件中援引專家證人說法,稱737 Max罹難者死亡時沒有痛苦,因為飛機墜毀速度太快,以至於他們的大腦沒有時間感受神經系統帶來的疼痛訊號。 波音所指的專家證人Jonathan French,主要從事人為因素和航空生理學方面研究的專家。他辯稱,雖然空難乘客無疑認為這次飛行很可怕,但人們傾向於懷抱希望而不做最壞打算。「最終我們無法了解每位乘客的主觀感受。」 波音之所以堅持這個論點,原因是美國伊利諾州相關法律規定,若能證明乘客撞擊前的疼痛和痛苦證據無效,罹難者家屬的損害賠償就不被支持。 不過罹難者家屬在訴訟狀中反駁說,當時乘客遭受可怕的情緒困擾、痛苦乃至折磨,最後還要承受極端重力、身體上撞擊和傷害,包括因為知道飛機失事,做好以恐怖速度墜擊地面的準備。 波音發言人表示,「我們已經承認這些悲慘事故的可怕影響,並承諾全面、公平地賠償每個遭受損失的家庭。」 消息人士透露,波音的策略是避免每位原告可能獲得數百萬美元的賠償。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獅子航空波音737 Max 墜落,造成189人喪命;2019 年3 月10 日,衣索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8在飛往 肯亞途中墜毀,機上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成員全數罹難。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正新(2105)瑪吉斯輪胎擴大與BMW的合作,近期正式成為歐洲BMW 1系列的原配輪胎供應商,配套的輪胎尺寸為MAXXIS 225/40R18 92Y XL HP5輪胎。 正新集團董事長陳榮華董事長表示,MAXXIS能成為BMW 1系列車款指定新車配套輪胎,代表瑪吉斯輪胎的品質與性能,皆符合BMW 集團嚴格的設定標準。本次BMW 1系列車款使用MAXXIS HP5輪胎,在濕地抓地力和滾動阻力方面均獲得歐盟輪胎標籤最高評級A,證明產品品質與創新的承諾。屢獲國際大獎殊榮的MAXXIS HP5輪胎應用最新技術的複合材料,除可增加行駛里程,同時搭配輪胎花紋設計可降低噪音和振動,實現平衡、舒適與駕馭的乘坐體驗。 瑪吉斯輪胎與BMW集團新車款合作已進入另一個新階段。瑪吉斯輪胎是從2015年開始合作,初期供應備胎給原廠車款BMW Mini Clubman和BMW X1,次年又增加BMW 5、BMW 7、BMW X3和 BMW X4等主要車系。除了在歐洲緊密的合作外,瑪吉斯輪胎也在全球市場提供輪胎服務給BMW集團,包含電動速克達BMW CE04亦是搭配MAXXIS Supermaxx SC輪胎。
(正新橡膠旗下瑪吉斯輪胎,搶下BMW原廠供應輪胎,圖為BMW車款與輪胎。圖/劉朱松) 正新橡膠旗下瑪吉斯輪胎,搶下BMW原廠供應輪胎,再下一城!正新董事長陳榮華表示,旗下輪胎擴大與BMW集團的合作,近期正式成為歐洲BMW 1系列的原配輪胎供應商,配套的輪胎尺寸為Maxxis 225/40R18 92Y XL HP5輪胎。陳榮華指出,Maxxis很榮幸能成為BMW 1系列車款指定新車配套輪胎,公司要感謝BMW集團選擇Maxxis,這也代表瑪吉斯輪胎的品質與性能,皆符合BMW集團嚴格的設定標準,讓公司的每個人都感到自豪。未來瑪吉斯輪胎,將持續提供100%品質、100%服務,及100%信賴的產品與服務。此次BMW1系列車款,使用Maxxis HP5輪胎,在濕地抓地力,和滾動阻力方面,均獲得歐盟輪胎標籤最高評級A,證明產品品質與創新的承諾。已屢獲國際大獎殊榮的Maxxis HP5輪胎,運用最新技術的複合材料,除可增加行駛里程,同時搭配輪胎花紋設計,可降低噪音和振動,實現平衡、舒適與駕馭的乘坐體驗。瑪吉斯輪胎與BMW集團新車款合作,已進入另一個新階段。瑪吉斯輪胎是從2015年開始合作,初期供應備胎給原廠車款BMW Mini Clubman和BMW X1,次年又增加了BMW 5、BMW 7、BMW X3和BMW X4等主要車系。除在歐洲緊密的合作外,瑪吉斯輪胎也在全球市場提供輪胎服務給BMW集團,包含電動速克達BMW CE04,亦是搭配Maxxis Supermaxx SC輪胎。
繼甘比亞傳出多名孩童疑因服用印度製感冒糖漿喪生後,至少19名烏茲別克兒童去年底在服用印度Doc-1 Max止咳糖漿後死亡。當地官員說,Doc-1 Max乙二醇的劑量高達安全標準的300倍。 歐亞網(Eurasianet)2日報導,撒馬爾罕地區兒童多功能健康中心主任阿茲佐夫(Mamatkul Azizov)在標明12月15日的信中寫道:「使用Doc-1 Max藥物後,我們開始收到大量相關副作用的通報。」大多數是腎功能衰竭或腎臟受損。15名兒童死亡。 這封信件披露後,Doc-1 Max止咳糖漿致死事件就在社群媒體上傳開。 烏茲別克衛生部12月22日成立工作小組進行調查、下架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劑量超標的Doc-1 Max,並發簡訊呼籲民眾勿再服用。乙二醇常用於製造聚酯纖維及防凍劑。 兒童事務監察員尤努索娃(Aliya Yunusova)12月26日證實18名兒童死亡,全都不足6歲,其中15人不到3歲。後來又通報另一人喪生。烏茲別克Gazeta.uz新聞網指出,截至12月30日,至少10名兒童仍在急診室。 印度Mint新聞網報導,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30日因Doc-1 Max製造商「馬立昂生技」(Marion Biotech)未能於期限內提供相關資訊而將其許可證吊銷。 烏茲別克衛生部長穆薩耶夫(Bekzot Musayev)指責撒馬爾罕衛生單位對中央政府隱瞞死亡人數,並說執法機構逮捕數名負責藥品註冊、進口,及涉及銷售的人員。 烏茲別克並未公開遭拘留的人數。歐亞網報導,烏茲別克醫藥進口公司Quramax Medical及藥品標準科學中心官員因涉嫌生產或銷售劣質、假醫療產品被捕。如果被定罪,他們將面臨10至15年的刑期。 穆薩耶夫說所有涉及此案的人,無論是製藥業、藥局工作人員還是醫生,都將依法被繩之以法,視而不見且「失職」的醫務人員已辭退。 他並向失去孩子的父母表示歉意及哀悼。「最不幸的是,這些措施不會讓孩子起死回生,也不會減輕失去骨肉的父母痛苦。」 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10月5日發布警訊,表示甘比亞66名孩童死於急性腎衰竭疑似與印度藥廠Maiden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4款咳嗽、感冒糖漿有關。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去年10月6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針對非洲發現不合格(受污染)4款兒科藥物發布警訊,經查並未核准該印度藥廠相關產品,也沒有進口,評估不影響台灣。
國際網通領導品牌EDIMAX訊舟科技(3047)再傳捷報,除獲2023「第31屆台灣精品獎」肯定,以「AI智能開放式設計平台解決方案」及「4K 超高清多媒體影音服務器暨無線分享設備」勇奪兩項大獎外,也以歷年獲獎產品數達50件的成績,再獲「台灣精品成就獎」表揚。 「台灣精品」素有產業界奧斯卡的美譽,是台灣產業最高品質及優質形象的代表,歷經3個月百餘位專家嚴選,第31屆台灣精品獎計有547家廠商、1,109件產品報名參加,EDIMAX的二項產品從上千件產品中脫穎而出。 因應AIoT巿場需求,近幾年EDIMAX在AI智能及演算法相關投入的研發表現卓越,獲獎的「AI智能開放式設計平台解決方案」是針對安防產業和物聯網領域的邊緣運算需求而衍生的開放平台,內置3TOPS可加速神經網絡處理器,透過軟體開源(OSS)允許使用者修改以及以任何目的向任何人分發該軟體,實現具有邊緣AI能力的電腦設備普及化讓AI無處不在的願景。因應應用需求提供雙工音源介面、數位與類比影像輸入介面和使用者自訂數位輸出連動介面,並提供強大的Toolchain讓使用者能輕易的使用主流的CNN架構開發自行定義的AI模型, 透過ONNX開放神經網路交換格式進行優化,讓不同標準的深度學習模型可以互相轉換和快速實現於開發平台內,加快AI人工智慧的應用面及發展。 近年串流影音(OTT)產業迅速成長,娛樂的主控權由電視等外力影響移轉至使用者的行動裝置。為滿足行動裝置彈性投影的便利性,EDIMAX「4K超高清多媒體影音服務器暨無線基地台」也應運而生,鎖定商用巿場為目標客群,如飯店或渡假中心為其出門在外的客人提供行動裝置無線投影到電視上的服務及無線上網連線服務,即便是付費的線上影音(如Netflix, Spotify, YouTube,Amazon prime video, DAZN等)也沒問題,僅需使用自己的行動裝置(如手機或平板)將影音視訊即時投遞於螢幕上,無資安問題,高相容性支援多系統(Mac, Windows, iOS, Android)行動裝置,產品具備超高速無線基地台功能,EDIMAX高度技術整合和深度理解使用者需求,讓飯店業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滿足客戶影音娛樂投影及無線連線的需求,維持商業空間和房間簡潔舒適,降低安裝和多設備維護的成本。
提議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南部重要港市赫松撤出的「末日決戰將軍」(General Armageddon)蘇洛維金(Sergey Surovikin),如今面臨國內鷹派愈來愈大的壓力,要求他證明撤出赫松是值得的,甚至有名嘴公開抱怨,過去吹噓俄軍「強大到足以抵達英吉利海峽」的政客根本是「小丑表演」。 路透社報導,因殘暴聞名的蘇洛維金被俄媒譽為「末日決戰將軍」,他於9日建議俄軍撤出已被嚴重暴露的赫松市及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稱此舉能讓俄軍守住設備,並且將部隊調派他地進行反攻,美國粗估撤出的俄軍數量達3萬人,後續部分撤出部隊被派往烏東作戰。 ■撤出赫松值得嗎?蘇洛維金壓力大了 不過如今蘇洛維金面臨國內龐大壓力,要證明他的賭注是正確的。 俄軍撤出赫松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前往當地視察,在社群平台Telegram擁有50多萬追蹤者的俄羅斯部落客塔塔爾斯基(Vladlen Tatarsky)對此相當火大,他拍影片質問俄軍為何沒有殺了澤倫斯基,「我們流血是為了什麼?為何澤倫斯基可以平靜地到赫松?」他更稱如果無人機可以落到澤倫斯基「愚蠢的頭上」會更好,「我們要嘛全面開戰,要不然不會有效。」 有「普丁大腦」之稱的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人士杜金(Alexander Dugin)接受俄羅斯民族主義新聞網站「沙皇格勒」(Tsargrad)訪問時表示,赫松市是俄羅斯最後一個能放棄的領土,「已經達到上限了。」杜金的女兒8月在莫斯科郊區遭汽車炸彈炸死,俄羅斯指控烏克蘭是幕後主謀,美國情報圈傳出也認定基輔有份。 部分俄羅斯高階官員及鷹派人士更要求奪回赫松。 ■名嘴要求加強攻烏 俄軍能炸英國? 除了赫松,蘇洛維金也被要求加強攻擊烏克蘭境內基礎設施,據信莫斯科猛攻烏國基礎設施是為了逼迫基輔上談判桌。 俄羅斯知名極端民族主義政論電視節目主持人索洛福尤夫(Vladimir Solovyov)上周表示,「我懇求俄羅斯軍隊的英雄蘇洛維金將軍:我請您完成完全摧毀納粹烏克蘭軍政府的能源基礎設施。」 也有許多電視名嘴公開質疑莫斯科對這場戰爭的應對方式,名嘴阿布扎洛夫(Dmitry Abzalov)要求莫斯科說明在烏克蘭的具體目標;尤辛(Maxim Yusin)砲轟過去許多政客吹噓俄軍強大到「能抵達波蘭邊界、柏林、英吉利海峽及里斯本」,根本是一場「小丑表演」。 不過報導也指出,這些名嘴公開唱反調,可能只是要營造出俄國社會有公開辯論的氛圍。 ■「末日決戰將軍」蘇洛維金是普丁的替死鬼? 蘇洛維金於10月8日被任命為俄國駐烏克蘭「聯合特遣編組兵力」(Joint Grouping of Forces)指揮官,是莫斯科首度公開任命駐烏俄軍總指揮官。 一名高階美國軍官透露,蘇洛維金獲得任命後,和先前的撤退相比,俄軍撤出赫松的行動確實比較有秩序,英國軍事情報也認為,俄軍此次撤退確實成功降低了軍備損失,主要歸功於蘇洛維金領導下更有效率的單一作戰指揮。 烏克蘭國防部長及西方外交官認為,蘇洛維金上任後似乎讓軍隊更有紀律,同時攻擊也更殘暴,前英國駐俄羅斯外交官布倫頓(Anthony Brenton)表示,蘇洛維金上任後,確實讓俄軍的行動有了很大不同,變得更有連貫性,目標也更合理。 不過俄羅斯分析家鮑諾夫(Alexander Baunov)認為,蘇洛維金上任只是要成為普丁或俄國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的替死鬼,「顯然任命蘇洛維金以及對他的讚譽,至少部分是因為需要創造一個人物來執行普丁不想以自己之名採取的『可恥』行動。」他說蘇洛維金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因為他願意用殘暴手段達成目的的西伯利亞人形象深深吸引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在這些人眼中,蘇洛維金有權力監督撤退行動,但又不至於造成內部太多分歧。
Iphone14系列新機開賣後呈現兩樣情,較高階的PRO和PRO Max版本賣況大好,有的果粉要等1個多月才拿的到新機。不過,iphone 14高階款並不便宜,有外國網站針對「要多少天才能買得起iphone 14 PRO」進行調查,結果瑞士果粉只要工作4.6天就能買到最神速,而土耳其則需要146.7天最慢;至於台灣果粉則要工作17.2天才買的到iphone 14 PRO,天數在亞洲四小龍中也排名最後。 蘋果產品兼具質感與高品質,獲得許多果粉的忠心擁護,再貴都要買到。外國網站Picodi發布一份「2022年iphone指標」,主要是調查「要多少天才能負擔的起一支iphone 14 PRO」,該調查主要是將各地價格、平均薪資、匯率及關稅納入考量。iphone似乎成為反映各國民眾消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經過調查發現,瑞士的果粉購買iphone 14 PRO超輕鬆,只需要工作4.6天就可以買得起一支PRO,其次是美國需要5.7天,澳洲排名第3也只需6.1天,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盧森堡則名列第4、5名,分別需要6.5天跟7.1天。 在亞洲地區,排名第1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同時也名列全球第6,需要7.6天,南韓排名第2需要10.5天,接著是香港需要11.2天,日本則排名第4需要11.9天,台灣則排名亞洲第5、全球第24名,以iPhone 14 Pro 128GB規格來看,售價為34900元,需要17.2天才買得起一支PRO,以台灣人平均月薪42000元來看,一支PRO佔去了一個月8成的薪水;在亞洲四小龍中,台灣天數也是墊底。 需要花最多天數的國家方面,倒數3名分別是土耳其、菲律賓跟巴西。土耳其人要工作146.7天才買的到,榜上敬陪末座,菲律賓人要工作90.9天才能買的到,為倒數第2,再來是巴西則需要74.2天。
疫情復燃,衝擊鴻海富士康鄭州廠產能,影響高階iphone 14出貨,有知情人士表示,鄭州廠11月iphone產量恐因此減少3成。為維持出貨正常,傳出蘋果有意要求台廠和碩(4938)、陸廠立訊將產線轉換成iPhone 14 Pro/Max;另外,鴻海也出招應對,除了啟動備援產能外,針對鄭州廠區員工加薪留人。應對疫情、防疫政策與員工恐慌,大廠真是招式出盡。 據《工商時報》報導,鴻海陷入「疫」外之災,市場最擔心的還是蘋果高階機種斷貨與延遲交貨的問題,市場擔心會對第四季出貨造成影響;不過,影響程度多大,市場觀點相當分歧;有知情人士預期,疫情衝擊恐導致富士康鄭州廠11月iphone產量減少30%;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則預期,鄭州iphone廠無預警進入閉環生產,雖然影響全球1成以上iphone產能,但數周內鴻海產能就會改善,對第四季出貨影響有限。 綜合各家媒體報導,大廠為了維持正常供貨可謂是招式出盡。《工商時報》提到,郭明錤透露,蘋果正在與和碩、立訊討論將iPhone 14、iPhone 14 Plus產線,轉換成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最快明年第一季初立訊就可望開始出貨iPhone 14 Pro。 另外,在鴻海方面,除了啟動備援產能外,也針對iPhone主力廠iDPBG鄭州廠區員工發起首次以防疫保產、共護家園為號召的「出勤激勵加碼方案」;另有知情人士表示,為了讓產能保持滿載,富士康將關鍵職位時薪提高36%至約38元人民幣(新台幣168元)。 而備援產能據綜合資料來看,除了被視為頭號備援的觀瀾廠區,也有知情人士提到,深圳廠也正在努力提高iphone產量。 不過,對於蘋果要求2家廠商更換產線的說法,供應鏈人士看法相對保守,認為高階機種需要的機台、設備和基本款完全不同,組裝工藝也更為複雜,和碩跟立訊都從未有過高階機種的生產經驗,要快速量產難度不小。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Meta、Alphabet、微軟、Intel陸續公布財報,但皆不理想,重創投資人信心,唯獨蘋果第三季Mac銷售創高,帶動營收年增8.1%,表現打趴其他大型科技股。台廠供應鏈也跟著吃香喝辣,包括宏捷科(8086)、茂林-KY(4935)在內16檔蘋概股在10月31日強彈。專家表示,蘋果銷況超出預期,加上部分台廠先前跌深,現在轉強,續抱仍安全。 《工商時報》報導,蘋果第三季營收達901.5億美元,年增8.1%;其中,iPhone營收426.3億美元,年增9.7%;Mac營收115億美元,年增高達25%;iPad營收71.7億美元,年減13%;穿戴裝置、家庭與其他產品項目營收96.5億美元,年增9.8%;服務項目營收則達191.9億美元,年增5%。從上述數據來看,Mac的表現相對突出,主要是因為蘋果推出換上M2處理器的新款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藉由更高運算效能與更長電池續航表現,吸引更多消費者換機,致營收出現顯著成長。 受惠Mac銷售創佳績,台廠包括宏捷科、茂林-KY、國巨(2327)、穩懋(3105)、台光電(2383)、揚明光(3504)、玉晶光(3406)、惠特(6706)、精材(3374)、金像電(2368)、聚積(3527)、和碩(4938)、英業達(2356)、華通(2313)、台郡(6269)、燿華(2367)等16檔蘋概股皆沾蘋果光,漲幅超過3.55%;其中,宏捷科及茂林-KY拉上漲停板價;減資復牌的國巨,早盤衝高後,一度大幅震盪,隨即穩步走高,收盤367元,逼近漲停。 國泰證期資深經理蔡明翰指出,雖然iPad、iPhone數字低於預期,但高階iPhone PRO銷售數字卻高過預期,蘋果已進行產能轉換;iPad部分因為疫情過後,需求下滑且屬於舊款,因此衰退13%,現在蘋果已推出新款iPad,預期第四季iPad、iPhone銷況都會改善;至於台廠蘋概股轉強,是因為蘋果銷況沒有想像中差,PA三雄、鏡頭廠商股價此前跌深,現在剛轉強,續抱仍安全。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指出,大型股Meta、Alphabet、微軟、Intel等財報表現普遍不理想,然同時蘋果卻在10月28日大漲7.5%重回季線,因此成為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周一(10日)蒙古民用航空(MIAT Mongolian Airlines)一架波音737 MAX客機降落在大陸廣州;專家表示,此為波音737 Max機型自2019年遭北京禁飛以來,首度復飛大陸航線。波音對此相當低調,拒絕進一步評論。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航班追蹤機構Flightradar24資訊顯示,蒙古民用航空737 MAX客機從烏蘭巴托起飛,在當地時間10日上午8點多降落在廣州。 蒙古民用航空表示,大陸監管機構今年8月批准這架737 MAX客機飛到大陸。而波音也發出聲明指出,將繼續與全球監管機構和客戶合作,讓737 Max全球安全恢復服務,但對於蒙古民用航空的航班拒絕進一步評論。 9月中旬,波音高層披露,美中政治局勢緊張,阻礙了飛機交付,波音將轉售部分為中國大陸客戶製造的737 MAX。據了解波音約有50億美元(約台幣1500億元)的現金流被綁在原計畫交付給大陸客戶的140架MAX客機上。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波音737 MAX 型客機半年內發生兩起空難事故。大陸是第一個決定停飛737 MAX的國家,該機型也在全球停飛近兩年,2020年11月美國允許復飛,不過此前大陸尚未批准復飛,或許受此影響,波音自2019年起,沒有向大陸客戶交付過737 MAX。
iPhone 14在9月中旬開賣至今,已超過兩個星期,據了解,台灣第二批貨一直到上周才到貨,且到貨數量比電信商及通路商預期的少很多。業者坦言,iPhone 14 Pro及Pro Max缺貨擴大,原本不缺貨的iPhone 14則開始出現小缺貨。 業者表示,主要原因可能與大陸雙11即將到來,蘋果公司將貨源聚集到大陸市場有關,台灣市場的相關變化,則需要觀察本周是否到貨、以及到貨量多寡而定。如果到貨量仍然不多,購買Pro及Pro Max的果粉恐怕還是要有長期等待的打算。 蘋果公司官網顯示,購買iPhone 14 Pro的消費者,不管顏色、容量,現在下單、大約都得等上四~五周才能拿到新機,iPhone 14 Pro Max的等待時間更長,大約要五~六周。至於iPhone 14在蘋果官網則有現貨可以直接購買。 電信業者表示,開賣至今超過半個月,新iPhone的買氣仍然相當好,其中,Pro及Pro Max的買氣比iPhone 14好。 看好接下來的雙十購物節檔期買氣,樂天市場特別祭出快閃五折活動,為期15天推出的「線上週年慶不打烊」,首波祭出每日整點限時搶買五折優惠產品,包含蘋果Apple系列iPhone 14、AirPods Pro、iPad 9、PS5數位版遊戲機、Nintendo Switch遊戲組,以及3C大牌家電商品。 iPhone 14新機建議售價雖較上一代iPhone 13漲價約2,000元,但開賣至今,甚至部份通路價格出現調漲約千元甚至三千元左右。反應出Pro 與Pro Max的功能規格升級有感,且缺貨狀況仍未紓緩。
吃蘋果嘗甜頭!作為iphone 14 Pro和Pro Max兩款機型的獨家代工夥伴,鴻海今(4)日公布營收數據,9月單月、第三季以及累計前三季營收三創新高紀錄。鴻海表示,四大產線都呈現成長,審慎樂觀看待第四季,但需密切關注整體需求、通膨、疫情與供應鏈變化。 據鴻海公布數字,9月自結合併營收達8223.23億元,比8月4489.06億元增加83.18%,創單月歷史新高,也優於去年同期的5857.31億元,年增幅度達40.39%;此外,按季來看,第2季營收為1兆5098.1億元,而第三季營收達1兆7463億元,按季成長15.62%,也比去年同期的1兆4057.68億元成長24.4%,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三季營收來看,自結合併營收4兆6649.34億元,較去年同期4兆1042.65億元增加13.66%,亦創同期新高。 對於營收大幅成長,法人分析,主要是受惠於9月iphone 14新機發布,消費性智慧產品比起8月成長強勁,是9月營收創高的主要原因。法人指出,由於iphone 14 Pro跟Pro Max熱賣,鴻海因此受惠。 除了手機之外,鴻海其他產線的表現也有顯著成長。鴻海表示,9月雲端網路伺服器出貨增加,比起8月、去年同期,成長幅度達雙位數;電腦終端產品比起8月顯著成長;至於元件跟其他產品類別受惠於消費智慧產品零組件出貨增加,比8月也成長不少。 展望第四季,鴻海表示,審慎樂觀但仍需密切觀察整體需求、通膨、億情急供應鏈的變化;至於全年的預期,與8月相同,鴻海由原先的「大致持平」上調為「成長」。鴻海將於11月10日舉辦第三季法說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四表示,波音公司支付2億美元(約新台幣63億)與時任執行長Dennis Muilenburg支付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00萬)就737 Max機型接連出現兩起空難造成346人喪生後,發布錯誤訊息誤導投資人的事件進行和解。 綜合外媒報導,兩起重大空難事件是2018年印尼獅航空難與2019年衣索比亞航空空難,獅航空當時造成機上189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數罹難,當時使用的737 Max客機機齡只有2個月,但起飛13分鐘就墜毀。 波音在獅航空難後發布由Dennis Muilenburg編輯與公開的新聞稿表示,事故原因是航空公司的維護問題,飛機本身並沒有安全問題,隱瞞波音公司內部已經找到是機上MCAS飛行控制系統出狀況,且著手進行軟體設計與更新的真相。 沒想到,隔年第二架737 Max再度發生空難,此次造成機上157人身亡,兩起事件共損失346條人命,此後,737 Max機型面臨史上最長的停飛懲處,直到2020年末才解禁,但仍存在許多爭議。 先前波音公司已經就刑事調查與美國司法部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790億)達成和解,並於去年1月結束刑事調查。SEC的調查重點則著重在Dennis Muilenburg多次對外承諾737 Max無安全疑慮的保證上。 除了在獅航空難後否認飛機設計有問題,衣索比亞空難後,Dennis Muilenburg也強調,該機型遵循所有安全、設計與認證流程,是一架安全的飛機。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Gary Gensler強調,波音與Dennis Muilenburg未能履行其義務與責任,儘管他們知道737 Max有安全疑慮,仍透過錯誤訊息與保證來誤導投資者,在混亂的時代,上市公司的高層向市場提供安全、公平與真實的訊息相當重要。
iPhone 14首賣會買氣搶搶滾,熱賣機種Pro Max深紫色大缺貨。iPhone 14開賣首日,電信三雄預購量均相較去年iPhone 13成長1倍左右,據了解,電信公司下訂量與蘋果實際供貨,形成落差,電信業及通路商直言,Pro Max深紫「缺貨缺定了」。 業者指出,iPhone 14第一批台灣總到貨量,與去年iPhone 13相當,合計約30萬支,業者訂貨Pro及Pro Max占比達6成,但蘋果公司首批台灣供貨只占3成,反觀iPhone 14,業者下訂占總下單量3成,但到貨量約6成,供需明顯出現落差。 電信業者直言,iPhone 14第二批貨的到貨時間,如無法趕在9月24日前,完全不缺貨是不可能的,且會從25日開始,台灣市場就會面臨缺貨窘境。據傳,蘋果公司第二批供貨台灣的時間點,可能落在雙十節前後。市場預期,Pro Max絕美莫蘭迪紫最熱賣,且到貨量少,缺貨狀況將最嚴重,iPhone 14反而不缺貨。 電信公司指出,疫情加上大陸封控,影響蘋果iPhone產線,加上蘋果為衝刺iPhone 14全球銷量,其實從今年底開始就把全球重要產線都集中在生產iPhone 14,使得iPhone 13的台灣到貨量,自去年底一直到今年4~5月,台灣市場一直都處於缺貨狀況,但也因此使得iPhone 14首批出貨量相當充沛,台灣市場首批到貨量亦無虞,但是Pro及Pro Max初期買氣超乎市場預期的好,但各機款的到貨量供需不均,使得最平價的iPhone 14貨源十分充足,但Pro Max尤其深紫色則因供貨量少,面臨缺貨窘境。 從蘋果公司官網亦可窺其一斑,果粉17日若在官網訂購Pro Max,各種顏色及各種容量機款,都得等待7~8周才能拿到現貨,Pro也要等6~7周,反倒iPhone 14各顏色、各容量機款都有現貨可以直接購買。
今(16)日全球iphone 14系列新機開始交貨,台灣也在上午開賣,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發豪語表示,要在年底挑戰20萬支,顯然賣況相當熱絡。不過,正是因為太過熱銷,iphone 14從預購時就問題不斷,除了大量人潮湧入蘋果線上商店跟Apple Store App導致系統大當機外,有的人被系統增加好幾筆訂單,有的人卻完全無法預購,且iphone 14 Pro跟Pro Max似乎因為太火,有網友竟突然收到了延遲交貨通知。 據財經新聞網MoneyDJ報導,專門報導蘋果產品消息的資訊平台9to5Mac報導提到,蘋果出貨保守,幾乎沒聽過突然延期交貨日的情況,比較常見的是將出貨期報晚,但提前交貨;然而今年情況混亂,在預購時,蘋果線上商店跟Apple Store App就因流量過大而當機,有的消費者因系統錯誤增加了好幾筆預購單,有的人則完全無法預購。 據社群網站網友回報,有部分iPhone 14 Pro及iPhone 14 Pro Max訂單交貨日原訂是今日,但蘋果卻臨時通知將交貨時間延後;比較多的案例是,蘋果會將交貨日推遲一個星期至本月23日,也有網友反應,他們的貨將被延遲到30日才會交貨;另外,延遲交貨的消息有些人說先前就收到通知,有些人則是今天才得到消息。 MoneyDJ報導也提到,交期推遲的情況只影響iphone 14 Pro跟iPhone 14 Pro Max,因iphone14開放預購時,系統就已經頻頻出包,今天傳出推遲的消息並不讓人意外。 據Business Insider本月12日報導,Wedbush分析師Dan Ives曾指出,iPhone 14訂單當中,8至9成都是售價1000美元以上的Pro機種;而iphone 14的銷量大好也超乎預期,遠傳資深副總經理趙憶南表示,遠傳今年iPhone新機預約登記量較去年成長一倍,預估年底前蘋果新機量會比去年增加2至3成。 今日開賣的新機除了iPhone 14 Plus則需等到10月才到貨之外,其他iPhone 14、iPhone 14Pro、iPhone 14 Pro Max都正常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