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MLF

的結果
  • 人民幣中間價跌28個基點 人行500億逆回購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6日報6.3924,較15日中間價報6.3896,跌28個基點,跌幅為0.04%。 香港信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6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人民幣(下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繼續持平於2.2%。 15日逆回購操作縮量後規模再回升,而受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到期時間差影響,公開市場單日全口徑淨回籠達8500億元,近兩日則為淨投放600億元。 路透統計,本周公開市場有5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均勻分布在15日至19日。人民銀行15日進行一兆元MLF操作,11月分別有8000億元和2000億元的MLF在16日和30日到期,即今次MLF等量對沖。

  • 《大陸金融》人行展開1年期MLF操作 規模破兆人幣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今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故以利率招標方式展開7天期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不變;今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外,人行為滿足金融機構需求,同步展開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規模高達1兆,中標利率為2.95%。(編輯整理:廖小蕎)

  • 人行15日操作兆元MLF 規模史上新高 降準機率再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宣布開展人民幣(下同)10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1月16日和30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人行單日兆元的投放量,也創下人行設立MLF工具以來的單日最大操作規模。 市場分析,人行連續第三個月對到期MLF開展等量平價續做,結合此前的逆回購靈活放量,人行近期在公開市場的全力維穩,一方面表明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決心未變,但同時也宣示年內降準的可能性繼續下降。 人行15日宣布進行1兆元的1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在2.95%不變。16日有8000億元MLF到期,11月30日還有2000億元MLF到期,人行本次操作可說對沖到期量,等量續作。 路透報導,市場人士分析,此次兆元MLF對沖到期,再度明確了人行流動性微調穩總量、結構性政策穩增長和防風險的態度,面對複雜的宏觀形勢,人行穩貨幣仍不鬆口,「見招拆招」仍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主線。 報導稱,銀行界人士表示,如果透過降準釋出資金,不僅消耗政策空間,精準性不理想,而且覆水難收。實體經濟面臨複雜困難,水放多了,就可能流到金融資產。

  • 《大陸金融》人行維護資金 上月MLF總量5千億人幣

    【時報-台北電】香港信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回顧10月,全月展開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總量達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10月底,MLF餘額為5兆。與此同時,人行為支應臨時流動性需求,對金融機構展開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總量為2.92億元。至於抵押補充貸款(PSL),截至10月底,PSL餘額近2.84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月淨歸還有關貸款466億元。(編輯整理:廖小蕎)

  • 維護流動性平穩 人行本周淨投放人民幣68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為維護月底流動性平穩,29日開展人民幣(下同)2千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續持平於2.2%,本周自25日逆回購進一步加量至2千億元後已持續5日。人行29日繼續淨投放1千億元,單周淨投放規模達6800億元。 據路透統計,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為3200億元,前兩日各為100億元,週三至週五單日均為1千億元。 此外,人行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29日將開展2021年第10期央票互換(CBS)操作,規模仍為50億元,期限3個月,面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固定費率數量招標,費率維持在0.10%不變。 路透29日報導指出,面對10月底繳稅和地方債集中發行兩股大潮碰頭,人行10月底對沖既快又猛,公開市場單周淨投放猛增至6800億元,創逾21個月新高。這再次表明人行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言出必行,在11月MLF(中期借貸便利)巨量到期前,市場再度獲得定心丸。 分析人士並指出,未來兩個月除公開市場到期規模巨大外,11月地方債供給規模仍在高峰,在降準機率下降後,預料逆回購+MLF(中期借貸便利)依舊將是對沖主力工具。在穩增長方面,貨幣政策還會聚焦於結構性支援,其中碳減排支援工具何時推出仍是焦點。

  • 人行連兩日千億元逆回購 Shibor隔拆跌42.1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21日公告,為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將投放人民幣(下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2%,與先前持平,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這也是人行連續第二天進行千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扣除21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等於單日淨投放達900億元。 人行連兩天向市場擴大放水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有所下跌。21日的隔拆利率下降42.1個基點,報1.6830%;7天期利率下跌16.6個基點,報2.0550%。 華爾街見聞報導,9月以來人行逆回購頻繁放量,21日人行公開市場操作公告罕見提及「對沖稅期、政府債發行繳款」,這是春節假期之後再度提及,顯示貨幣市場可能有暫時資金缺口。 對此,廣發固定收益劉郁團隊最新報告表示,從總量層面來看,第四季剩餘國債和地方債待發金額較大,但同時財政支出剩餘額度也較大,兩者相抵之後,財政因素在總量層面帶來的資金缺口不大。在稅期(月中)、跨季、政府債發行量較大的時點,人行擴大投放逆回購對沖暫時性資金缺口,滿足短期資金需求。 報告稱,面對先前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人行往往等額對沖,並未提高基礎貨幣投放。從這個角度,認為流動性供需基本平衡。接下來,總量層面資金缺口仍然不大,而面臨繳稅、政府債發行繳款、跨月等因素帶來的暫時性資金缺口,人行可能仍然以逆回購工具對沖為主。

  • 《大陸金融》人行重啟MLF操作 規模5000億人幣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今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故以利率招標方式展開7天期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及1年期人民幣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5000億元,中標利率2.95%。  據統計,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達5100億元;淨回籠達4600億元,創8個半月單周新高。此外,自國慶連假量縮後,人行至今連續7個交易日維持單日100億元逆回購。(編輯整理:廖小蕎)

  •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盡量延長正常貨幣政策時間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最新撰文指出,大陸經濟的潛在增速,仍有望維持在5%~6%的區間,有條件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收益率曲線也可保持正常的、向上傾斜的趨勢。他並稱,大陸將盡可能地延長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時間。  人行官網28日公布易綱在「金融研究」上以「中國的利率體系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為題的文章。  談及貨幣政策時,易綱指出,央行若長期實施資產購買操作,會產生危害市場功能、財政赤字貨幣化、模糊央行解決市場失靈和貨幣政策立場之間的界限等諸多問題。  易綱表示,大陸將盡可能延長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時間。若需要實施資產購買操作,應堅持三項原則:一是干預目的在於協助市場恢復正常運轉,而非替代市場;二是干預措施應盡可能走在市場前面,從而快速穩定市場情緒,避免市場失靈進一步惡化;三是應盡可能減少資產購買規模,縮短持續時間,力求資產購買實施力度與市場失靈的程度保持一致。  談到下一步利率市場化的方向,易綱表示,一方面是繼續完善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繼續鞏固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為中期政策利率的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理想狀態為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為中樞波動,有序實現常設借貸便利(SLF)操作全流程電子化。  另一方面,持續強化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優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對報價行進行考核並實行優勝劣汰,適時公佈LPR歷史報價。拓展回購利率(DR)在金融產品中的運用,進一步鞏固DR的基準性。按市場化原則培育國債收益率曲線。

  • 大陸9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持平 連續第17個月維持不變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授權大陸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今(22)日公佈,2021年9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兩個期限品種報價均與上個月持平,均為連續第17個月維持不變。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由各報價行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為銀行貸款提供定價參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 由於9月15日人民銀行展開的人民幣6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得標利率與前期持平,市場原本就預期本月的LPR將繼續按兵不動。

  • 陸9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連續17個月持平

    中國人民銀行22日公布,9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繼續持平,這已是LPR連續第17個月持平,繼續追隨中期借貸便利(MLF)保持不動。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9月LPR報價,一年期利率為3.85%,五年期以上品種利率4.65%,為連續第17個月持平。 路透指出,人行上周對9月MLF等量平價續做,利率錨依舊堅守穩勢,故多數受訪人士繼續預測9月LPR報價亦將按兵不動。而在淨息差縮窄的背景下,銀行調整LPR報價動力依舊不足。 路透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和高級分析師馮琳說法稱,在淨息差收窄至歷史低位附近背景下,商業銀行下調關鍵貸款利率定價參考基準的動力不足。儘管在跨週期調節下,本輪穩增長政策力度相對溫和,年內MLF利率下調的可能性不大。 但王青和馮琳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接下來LPR報價也會一直保持不動。為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人行第四季有可能再次實施降準。累積效應下,屆時一年期LPR報價下調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大,幅度可能在0.05至0.1個百分點之間。

  • 人行等量續作6千億MLF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平價等量續作人民幣(下同)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及100億元逆回購(附買回),實現單日零投放、零回籠。分析表示,面對接下來MLF到期規模偏大,人行此舉穩定月中繳稅、跨季及緩衝地方債發行壓力等,可說是一舉數得,也表明穩健偏寬政策基調依然未變,年內依然存在降準可能性。  路透報導,今年6月,人行等量平價續做MLF後,7月及8月MLF均縮量續做,特別7月降準實施日,人行面對4,000億元MLF到期僅續做1,000億元,8月的7,000億元到期人行僅續做6,000億元。而從8月起,MLF到期壓力攀升,年內各月到期規模均在5,000億元以上,其中11月高達1兆元。  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4日表示,對於財政收支、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對流動性產生階段性擾動,人行有充足的工具予以平整,完全可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人行15日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展開6,000億元MLF操作,操作規模完全對沖本月MLF到期量,利率則連續第17個月持平於2.95%。同時,15日逆回購操作為進入9月後連續11日維持在百億規模,中標利率與此前持平為2.2%,對沖當日到期量。  市場分析指出,近來福建疫情再起,加上恒大集團債務危機發酵引發的憂慮,均對經濟穩增長造成壓力,貨幣政策支持基本面仍需有所作為,而在降息機率不高預期下,面對年內MLF到期壓力增加,降準仍存在可能性。  財通基金固收分析師鄭良海指出,本月稅期、大量MLF到期,加上地方債發行,使得月中資金利率走高,人行此舉一定程度會緩解市場的焦慮。他並表示,8月受疫情影響,經濟數據繼續全面回落,尤其是消費受衝擊較大,當下福建疫情再起,穩增長壓力較大。  興業證券固收分析師羅雨濃指出,7月降準之後,人行穩健偏鬆的態度已十分明確,且現在面臨地方債的供給衝擊,人行等量續做MLF合情合理。針對人行是否降準,羅雨濃認為,降準更有助於穩定金融機構流動性預期,也更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

  • 人民幣中間價15日上調8基點 人行開展6千億元MLF操作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5日報6.4492,上調8基點,14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4500,在岸人民幣14日收報6.4433。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15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和6千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因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和6千億元MLF到期,因此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其中,人行公開市場15日進行1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0%,與此前持平。人行15日進行的6千億元MLF操作為一年期,利率維持在2.95%不變。

  • 人民幣中間價跌3個基點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4日報6.45元,較上日報價6.4497元下跌3個基點。 截至10點28分,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報6.4486元,較上日官方收報價6.4550元上揚64個基點,漲幅0.1%。 離岸價報6.4451元,下跌27個基點,跌幅0.04%。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4日開展人民幣(下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仍持平於2.2%。這是進入9月以來,逆回購規模連續第10日定在同一水平,並繼續完全對沖當日到期。 路透統計,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為500億元,均勻分布在前5個工作日;此外,15日有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 專家:陸9月MLF或縮量續作 利率料維持不變

    9月15日將有人民幣(下同)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專家普遍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可能繼續進行縮量續作,操作利率料將維持不變。 證券日報報導,9月份以來,人行持續低量滾動開展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2.2%不變。從近期MLF操作情況來看,人行在7月、8月均採取了縮量續作。同時,截至8月份,MLF操作利率已經連續17個月維持在2.95%。 對於9月MLF的操作量,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人行可能繼續進行縮量續作。陶金指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狀態,但9月份在政府債券發行加速、信用重回擴張的情況下,銀行體系的中長期流動性趨緊。考慮到前期降準資金規模較大,流動性持續充裕,同業存單利率也維持較低水準,短期內繼續放量釋放中長流動性的必要性不大,因此9月份MLF續作的規模不會很大,很可能繼續縮量續作。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則認為,9月份MLF可能進行等額續作,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對流動性需求帶來壓力:一是9月15日的6,000億元MLF到期將形成「抽水」效應。二是專項債發行提速會產生流動性需求,也可能對流動性總量帶來一定干擾。整體看,9月份市場流動性壓力不大,預計人行將繼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投放流動性,預計MLF大概率將進行等額續作,以保持流動性總量平穩。利率也將維持不變。

  • 外媒:降準呼聲高於降息

     路透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九期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展望」調查顯示,認為9月和未來三個月官方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機構,明顯較上一次調查增加。反觀降息的預期則消聲匿跡,包括公開市場逆回購(附賣回)、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各項利率預估仍會持穩。  報導指出,調查顯示,84家受訪金融機構中,預期9月可能降準的有五家,8月調查時僅為一家。雖然占比不高,但預期未來三個月會降準的機構達36家,占比達到43%,反觀8月調查時該占比為將近25%。  報導分析,中國人民銀行7月全面降準後,釋放的約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因置換到期的MLF等原因漸消耗殆盡。9~12月MLF每月到期規模在5,000億元~1兆元之間,為補充流動性並適當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機構認為再次降準的可能性攀升。  考慮到9月底恰逢第三季末,受訪機構預計9月短期資金價格將會上行,全月銀行隔夜加權平均利率和7天期利率預測值分別為2.1285%、2.1983%,較8月實際均值上漲12.22個基點和4.73個基點。  此外,受訪機構對8月金融數據信心回暖,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增量預測值均反彈。機構預計8月新增人民幣信貸1兆3,444億元,較7月增加2,644億元;預計8月社會融資增量為2兆135億元,較7月實際值大增近1兆元。  經調查並發現,受訪機構對8月CPI年增率的預期為1%,與7月實際值一致。至於9月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預期貶值至6.494元左右,較8月末的實際值6.4645元貶值295個基點。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