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布,9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按兵不動,由於銀行即將面臨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缺乏下調LPR報價的動力,因此本月LPR持平,符合市場預期。不過機構認為,作為LPR定價參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第四季仍有下修機會,屆時LPR可能跟進調整。 人行公告,9月份1年期LPR報3.45%,5年期以上報4.2%,和上月持平。8月時,人行才將1年期MLF下調15個基本點降至2.5%,另將1年期LPR下降10個基本點,5年期以上不動,呈現非對稱下降。 第一財經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人行9月未調整MLF利率,市場已預期當月LPR報價也將維持不變。其次,金融機構即將從9月25日起,接受民眾申請下調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綜合考量下,因此9月LPR報價持平。 另外,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8月份雖未調降5年期LPR,但9月15日起全面降準以及國有行下調存款利率,都為長天期LPR的補降提供空間。明明強調,尤其銀行面臨較大的淨息差壓力,後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和地方化債也會增加其經營難度,9月銀行主動調降LPR意願不強。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本次降準可為金融機構每年節省資金成本約人民幣44億元~49億元,有助緩和銀行息差壓力,但可能不足以帶動LPR下調。考慮到年內已兩次降準、兩次下調政策利率,加上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即將實施,銀行業再下調LPR的動力不足。 渣打20日最新報告指出,預計人行將於第四季和2024年第一季下調分別各下調MLF利率一次,每次下調10個基本點,並預期2024年第一季降準25個基本點,確保為明年信貸增長提供充裕流動性。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20日同步展開7、14天期逆回購操作,總規模放大至291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19日增加230億元。 人行公告顯示,7天期操作量2050億元,14天期86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1.8%、1.95%。 今有65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將實現淨投2260億元。 人行亦公告9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1年期持平3.45%,5年期以上持平4.2%。(編輯:廖小蕎)
香港國企指數本周以來上揚3.43%,主要受惠大陸減半證券交易印花稅徵收,由0.10%下調至0.05%,香港方面也同步傳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成立專門負責小組,全面分析研擬提高股市流動性相關措施,因此投資人樂觀預期香港跟進調降股票印花稅。市場法人強調,看好陸港股市隨眾多政策利多可望築底完成,逐步穩健向上。 富邦恒生國企正2 ETF經理人蘇筱婷分析,如果香港跟進調整印花稅,對於港股的刺激效果將會相當顯著,因為香港在2021年8月將股票印花稅稅率從0.10%上調為0.13%,且買賣雙方均須繳納,不利於港股流動性,這次若能順勢調降股票印花稅,將有利於提升港股交易活躍度。 展望大陸市場,目前仍受到多空事件及雜訊影響,走勢較為震盪,建議投資人不妨善加利用槓反型ETF,根據市場瞬息萬變之情形靈活操作,執行短期戰略性交易,確保投資組合維持彈性。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詹佳峯表示,近一個月來大陸政府祭出多項措施,促進家居、電子產品和汽車消費,鼓勵企業擴大投資並持續改善融資環境,有利激發經濟活力,且隨基本面持續修復及利率面壓力改善下,經濟不確定性因素消散,提振投資情緒,陸股成交量重返兆元關卡。大陸加碼促消費政策,聚焦新經濟龍頭企業的陸股ETF,因持有類股含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及電動車族群,將受惠政策紅利。 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日前人行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今年以來第二度下調,但降幅小於預期且採取「非對稱降息」,僅下調1年期LPR,與貸款較為相關的5年期LPR維持不變,讓市場感到失望。目前市場期待7月底政治局會議定調房地產政策轉向調整優化期,搭配內需市場活絡仍需仰賴房地產回溫,預期後續仍有更多實質性的政策推出,以重振低迷的房地產,進而提振整體投資情緒。
【時報-台北電】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日前指出,面向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之前,北京各家銀行利率下限不完全一致,此外房貸業務比較集中的銀行,利率下限或高於他家銀行。北京分行表示,還在研究如何妥善處理這個問題,表定9月25日之前會公開說明。(編輯:廖小蕎)
去年底,我們提到對亞洲市場持有正面的看法,目前這看法仍然未變。亞洲市場包括多個地區的股市,例如中國大陸以及香港、印度、日本、越南等。今期繼續為各位讀者整合區內的資訊。 中國人民銀行未有下調常用作房貸利率基準的5年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令市場失望,但近日可說是針對房地產政策落實的密集期。人行聯合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宣布改良住房信貸政策通知,通知主要針對兩項措施,分別為下調首付比率及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前者將統一全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下限,首套房及二套房分別不低於20%及30%。本次下限調整將不再受地區「限購政策」限制,將有助釋放一二線城市房產潛在購買力,是促進房地產買賣之策。後者為降低現有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首套房及第二套房分別不低於LPR-20基點及LPR+20基點。 自9月25日起,住房貸款人可向承貸金融機構申請更新利率,措施將有助降低已有房貸人降低利息支出,市場統計本次下限調整將可每年減少人民幣約1千億元以上的利息支出。考慮到目前市場信心問題依然未有恢復,預計所減輕的月供負擔將會繼續有一部分轉為存款,但整體上或可提升用於消費的閒置資金,料有助改善後續促消費政策效用。 日本7月通膨率為3.3%,是自2022年初第16個月在官方的目標2%以上。但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中表示,日本的通膨仍未達標,並有機會下行,因此仍會維持現有的貨幣政策。 早前,日本央行擴大10年期國債浮動區間,市場憂慮將收緊貨幣政策,現時態度令市場人士鬆一口氣。中長線而言,當地企業仍受惠於溫和通膨、企業管治改革等。由於日圓仍持續偏軟,投資者可考慮日圓對沖類別,減低匯率風險。 印度儲備銀行在8月宣布維持利率於6.5%不變,是連續第三次未有修定利率,但當地的通膨率大幅由6月份的4.9%,飆升至7月份的7.4%。報導指,當地出現酷熱天氣及暴雨,極端天氣令農作物收成較過去同期少40%,7月份糧食價格按年升10.6%,當中,蔬菜價格更按年急升37.3%。 即使燃料、住屋及服務通膨仍維持在4%~6%,但由於糧食在當地消費者物價指數中的占比高達約46%,整體通膨仍被大幅拉高。印度今次的通膨急升明顯受週期性因素影響,當地因而重新升息的機會並不高。 越南第二季的GDP增長按年升4.1%,高於預期。8月份的通膨率升3.0%,升幅高於7月份的2.1%,糧食通膨由上月的3.8%,升至8月的8.0%,情況和印度相似。另外,貿易盈餘雖然和去年同期相約,但進口和出口總額同步下降。全球經濟增長未如理想,對越南的製造業也有一定衝擊,7月份的製造業PMI由上月的46.2,回升至48.7,雖然仍處於收縮區間,但有回穩跡象。 和印度不一樣的是,越南在年初至今已多次降息,刺激經濟,而且中長線仍有望受惠生產轉移,企業的信心也持續上升,對前景感樂觀。 組合配置上,日本與越南是普遍零售投資者較少有配置的。原因是一般亞洲基金的選股範圍是「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因此亞洲基金沒有投資在日本股市,全球股票基金則可能有約5%的日本股票。而越南設有外資限制,在越南的上市公司總市值較小,因此在亞洲基金中占比極少。有興趣的投資者,記得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
大陸各地1日陸續公布首購房貸利率下限,包括北上廣深等城市。綜合陸媒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公布,2019年10月至今,北京地區首購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為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5個基點。 報導指出,大陸首購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為,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為LPR,2022年5月至今為LPR-20個基點。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布,為確保存量房貸利率調整順俐落地,現公布上海首購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自律下限有關情況。其中,2021年7月24日至今,上海執行的利率下限水準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5基點。 此外,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公布,深圳市首購房貸利率下限歷史調整情況。2022年5月15日至今,深圳執行利率下限水準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0個基點。 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則公布廣東省(不含深圳)內各城市首購房貸利率下限歷史調整情況。其中,廣州市自2019年10月8日至今,廣州市執行利率下限水準為LPR。目前,惠州市、韶關市、肇慶市、中山市、珠海市、江門市、雲浮市、湛江市、清遠市、汕頭市階段性取消下限。
由於大陸官方近日再度下調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陸媒引述業內人士分析,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近年來低位,為保持合理息差水平,近期存款掛牌利率可望再度下調。 中國證券報23日報導,今年以來,大陸商業銀行較集中降低負債成本方,相比資產端收益率快速下降,商業銀行存款成本下降速度偏慢。 方正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偉指出,雖然今年以來多家銀行已先後下調一般存款利率,但主要針對新增存款,存量存款利率並未全面下調。加上民眾消費需求還未復甦,偏好定存趨勢仍在,因此也讓銀行存款的付息成本的下降偏慢。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受理財產品波動加大等因素影響,大陸民眾定存意願居高不下,讓商業銀行整體存款成本率仍高。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4%,已降至近年來的低位。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目前商業銀行淨息差受壓的情況難以改善,若要繼續推動實體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銀行負債端壓力必須緩解,在此情況下,存款利率有望再度下調。 他預計,主要銀行近期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並同步下調內部利率授權上限。考慮到民眾定存趨勢短期難以改變,本次掛牌利率下調仍可能是非對稱的,即長端利率降幅大於短端利率,此舉有利於緩解存款定期化,也能夠減輕資金空轉套利現象。 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也抱同樣看法。他表示,貸款利率下調、居民存量房貸置換、地方政府債務展期等都會導致銀行資產端收益減少。因此同步降低負債成本是必要的,認為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很可能近期下調。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週一路透調查大多數經濟學家表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週期可能已結束,微弱多數預期FED至少明年3月底再降息,一年內陷入衰退的中位概率降至40%,為去年9月以來首次低於50%,支撐美元走勢,但北韓官方媒體朝中社報導領導人金正恩觀摩戰略巡航導彈發射訓練,認為韓國與美國將開始的年度軍事演習是對戰爭的演練,提升地緣政治緊張氣氛,而且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問題的擔憂加劇,引發避險情緒,導致美國公債收益率回落,市場更關注日本當局干預日圓匯率,拖累美元兌日圓下滑至145.12低點。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PBOC)將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0個基點至3.45%及五年期LPR維持4.20%不變,遜於預期的措施令人失望,引發美元兌人民幣升逾7.3水平,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財務省將2024/25財政年的假定長期利率從上一財政年的創紀錄低點1.1%上調至1.5%,但投資者權衡日本央行(BOJ)採取更靈活收益率曲線控制與FED可能再升息,限制日圓走升,並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調查,7月美國工人對年薪的期望激增,達2014年開始調查以來最高紀錄,而且美國十年期公債收益率創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提振美元兌日圓至146.39高點。市場關注FED主席在週五召開的杰克森霍爾研討會上講話,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阻力146.40-60,支撐於145.50-70。 2.EUR/US 昨日紐西蘭公布7月貿易收支轉為逆差達11.07億紐元,並據PBOC下調LPR幅度溫和令人失望,導致中國與美國十年公債收益率差擴大至2007年以來最大,衝擊人民幣走貶,損及經常充當人民幣流動性的澳幣和紐元,拖累歐元兌美元徘徊於1.0868低點。 隨後德國數據顯示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受能源價格下跌影響,分別較前月與上年同期跌1.1%及6.0%均超過預期,並據伊福經濟研究所(Ifo)稱,德國7月住宅建築行業景氣更低迷,抱怨訂單減少的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但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月度經濟報告中認為,基礎通貨膨脹率可能已見頂,惟物價壓力緩解速度太慢,消費者物價漲幅停留2%以上的風險越來越大,將提升高通貨膨脹率比之前假設更根深蒂固的風險,扶助歐元兌美元反彈至1.0913高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支撐於1.0860-80,阻力於1.0950-70。 3.GBP/US Rightmove網站週一表示,8月英國房屋平均要價跌1.9%,創2018年以來8月份的最大單月跌幅,突顯英國央行(BOE)連續升息引發抵押貸款成本上升,導致賣方降低對其房產價格的預期,打壓英鎊兌美元至1.2708低點。隨後三位知情人士稱,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將於本月底訪問中國,旨在穩定已跌至數十年來最低點的英國與中國關係,而且路透報導中國國有銀行採取行動穩定急挫的境外人民幣,限制美元走勢,帶動英鎊兌美元回升至1.2766高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支撐於1.2720-40,阻力於1.2820-4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大陸官方媒體「證券日報」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下半年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勢在必行,關鍵在於下調幅度。參考2008年的下調比例,以及目前新、老房貸利差,預計大概會在0.5個至1個百分點左右。 王青表示,8月份1年期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0個基本點,低於此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的15個基本點,或是由於接下來在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過程中,需要保持銀行淨息差處於合理水平,增強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至於本月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動」,王青認為,這或意味後期「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很可能單獨推出具體措施,其中或包括更大力度實施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以及下調二套房貸利率下限等。 王青表示,在1年期LPR下調,以及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推動下,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或將開啟。這將緩解銀行淨息差收窄壓力,並推動銀行較快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時隔兩個月,LPR再次下調,但5年期意外維持不變。人行21日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3.45%,預期3.40%,前值3.55%;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2%,預期4.05%,前值4.2%。 華爾街見聞報導,這是2023年以來LPR的第二次下調,此前,LPR在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後,於6月下調10個基本點。 人行21日進行人民幣(下同)3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此前為1.8%。21日有60億元逆回購到期。 LPR利率一般由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與銀行加點形成,8月15日,MLF利率下調15個基本點,因此多數券商分析8月LPR可能會下調15個基本點。 其中,天風證券預計,8月LPR報價可能出現非對稱下調,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可能會超過15個基本點。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預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存在15個基本點的下調空間。 由於1年期LPR進一步下調,企業短期融資、消費貸等利率等與LPR緊密相連的各項短期貸款利率,也將出現新一波調整。 展望後市,華安證券指出,超預期降息有望托底經濟,人行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政策定調也較為積極。同時後續貨幣政策空間依然充足,包括降準、推動LPR下調、推動商業銀行調降存量房貸利率等總量寬鬆操作。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經濟數據意外強勁和聯準會釋出鷹派信號使升息預期升溫,上周美股主要指數周線全面收黑,加上中國調降LPR幅度令人失望,周一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跌近1.1%,為17756.09點。國企股(H股)跌近1%,報6085.78點。 中國人行宣布8月一年期LPR調降10個基點,為3.45%,幅度小於市場預期的調降15基點;5年期以上LPR維持不變,仍為4.2%。 恆生科技股指數跌0.91%,失守4000點大關,暫報3,970.78點,稍早前一度大跌約2%,跌至約3925點。瑞聲科技跌6.5%,跌幅最大;其次為金蝶國際跌5.3%。小鵬汽車漲4.9%,表現最佳;其次為比亞迪電子漲3.7%。 碧桂園逆勢上漲1.32%,陸媒援引公司內部消息人士報導,碧桂園今年下半年要交付逾40萬套房,明年還需交付約40萬套房,目前,該公司帳上資金剛好能保障交樓。
中國人民銀行於20日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此之前,官媒19日引述多名專家表示,不排除與房貸有關的5年期以上LPR,將一口氣下調20基點至4%,以穩定當前動盪不安的大陸房市。 人行15日意外調降政策利率,將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分別調降15個和10個基點,利率分別為2.5%、1.8%。 當時即有專家認為,8月LPR利率將跟隨MLF下調。 在人行公布最新LPR利率前夕,大陸官媒證券日報19日報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存在15個基點的下調空間。考慮到5年期以上LPR與1年期LPR之間存在65個基點的點差,在刺激中長期信貸需求的訴求下,不排除8月5年期以上LPR下調20個基點至4%的可能性。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瑜也認為,LPR的調整參考一年期MLF利率,因此對應8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調降幅度或至少在15個基點,考慮到近期房地產政策的轉向,不排除對與房地產銷售高度相關的5年期以上LPR調降20個基點的可能。 明明還表示,LPR與貸款利率下調預計將抬升商業銀行的息差壓力,因此存款利率也有可能會有所下調。 至於降準機率,光大證券研報認為,第四季面臨較大的MLF到期壓力,會對流動性環境形成不小的擾動,通過降準不僅可以釋放中長期流動性,還可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 張瑜表示,歷史規律來看,8月份人行有較大機率會加大再貸款投放。 在此情境下判斷降準的指標「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央行總資產」有可能超越前期35.1%的高點(當前為33.3%),對應第三季降準仍可期待。
大陸統計局15日出爐的金融數據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僅時隔一個月再度意外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15個基點,明確釋放出加大貨幣政策刺激力度的訊號以提振經濟和市場信心。中國國債大漲而人民幣疲軟。 根據人行公告,15日開展人民幣(下同)4,010億元一年期MLF操作,利率2.5%,較上月下行15個基點。本月MLF到期規模為4,000億元。此前市場人士預測人行將小幅超額續作本月MLF,並維持利率不變。 上午9:51,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活躍券大跌近6個基點,至2.5625%,對比中債估值收益率,創2020年來低點,10年期國債期貨刷新逾三年高位。在岸人民幣觸及去年11月來最低。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表示,今天的MLF操作完全出乎意料。此次降息力度很大,表明加大措施提振信貸增長的緊迫性。 人行同時開展2,0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1.8%,下調10個基點,以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劉潔指出,7天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出現自人行引入「利率走廊」以來首次不對稱降息,表明當下降低長期融資成本的願望更強烈。 人行上次降息是在6月,MLF利率下調10個基點。進入7月,CPI和PPI出現自2020年底以來首次都呈現年減,顯示中國經濟出現通縮跡象,新增人民幣貸款則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增量均不及經濟學家預期的一半,進一步顯示中國經濟需求疲軟。 劉潔稱幾乎可以肯定8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將下調,「密切關注任何不對稱降息的可能性,即在家庭貸款還款增加的背景下,5年期LPR將下調逾15個基點」。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7月20日上午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為3.55%,5年期以上為4.2%。利率直到下次公布前有效。 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與上回持平。(編輯:廖小蕎)
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布,7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1年期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機構認為,7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加之6月兩個期限品種的LPR報價剛剛下調,因此,7月LPR報價持穩符合市場預期。 人行在6月才下調LPR下調,1年期和5年期LPR均較去年8月下調了10個基本點。 一財網報導,東方金誠認為,7月LPR報價持穩不會影響第三季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持續下降。當前的重點是在6月兩個期限品種LPR報價分別下調0.1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LPR報價改革效能,引導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調。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此前指出,6月LPR報價下調將基本消耗前期存款利率下調、降息等帶來的負債成本改善空間,伴隨存量貸款滾動重定價,銀行淨息差壓力將再度加大,承壓狀態難改,也沒有再度下調LPR報價的動力和空間。 光大證券指出,LPR沒有變化並不代表實際貸款利率不會下降,後者的降幅常是大於前者的,評估貨幣政策的效果也主要看後者。對於引導貸款利率下行,除了下調LPR以外,人行有的是辦法。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是遏制住提前還貸勢頭的一個好辦法,從而減輕後者對商業銀行經營的不利影響,並為帶動居民消費增長和經濟恢復創造有利的條件。 東方金誠判斷,為支持銀行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釋放穩增長政策信號,第三季有可能實施年內第二次降準。鑒於未來一段時間仍需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特別是引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若第三季降準落地,加上此前分別於2022年12月和2023年4月兩次降準為銀行帶來的降成本效應,不排除在 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的同時,LPR報價單獨下調的可能。 此外,東方金誠認為,在6月20日1年期LPR報價下調,以及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推動下,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過程或將開啟。這將緩解銀行淨息差收窄壓力,助力銀行持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乃至適當下調存量房貸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