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富采投控(3714)2023年4月19日至4月21日於Touch Taiwan盛大展出,攜手集團子公司晶元光電、隆達電子、晶成半導體、元豐新科技、葳天科技以「Lead the Way」為主題,聚焦Micro LED、Mini LED、車用、感測、元宇宙及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等主題,共同展示最新尖端科技產品及研發技術,展現集團整合綜效,期許以最佳化合物半導體投資平台引領產業發展。 隨著終極顯示技術應用多元化的發展,富采Micro LED解決方案不只持續為產業注入新活水,更為量產做足準備。晶元光電以「Be Simple, Be Popularized」為終極目標,致力協助合作夥伴解決Micro LED應用的關鍵問題,讓技術能夠更簡單且普及化。此次展區包含6吋Chip on Wafer(COW)及8吋GaN on Silicon,以高均勻性的解決方案搶攻市占率。此外,晶元光電更站在客戶需求出發,提出COC及PAM等多元解決方案,降低客戶進入Micro LED顯示領域的難度與門檻,引領業界實現Micro LED更多的可能性。 隆達電子與元豐新科技皆於其展區展示獨家研發專利i-Pixel系列產品,包含採用半導體封裝製程技術打造世界最小的Micro LED封裝體,近似成人髮絲的直徑,晶粒搭配Thin Film技術封裝成超薄的厚度(>150um),可大幅降低大角度色差,能提升顯示效率並降低耗能,此外,i-Pixel更為全球首創將Micro LED晶粒與主動式驅動整合於0303封裝中,解決被動式驅動頻閃問題,提高顯示屏效能。 而在集團中聚焦AR/VR Micro LED顯示屏代工服務的晶成半導體也在此次展會中首次展出與晶電、鴻海(2317)科技集團共同研發應用於AR/VR的0.12吋藍光Micro LED微顯示器,透過藍光4um間距高效率藍光像素製程開發,提高Micro LED晶粒效率及可靠性。 除了Micro LED外,隆達也同步展出獨家QD LED的背光技術,封裝廠可透過此技術無痛升級,在原有製程架構中將螢光粉置換為隆達獨家QD LED產品,即可提升視覺層次,讓顯示器達到極薄及超廣色域,且在比過往技術更省電的前提下,還提高30%亮度。 作為Mini LED領頭羊的富采此次透過車用、IT設備、元宇宙等應用產品,展現COB、POB及DOB等不同Mini LED技術進展,坐實Mini LED王者封號。其中,專注於超小間距直顯技術的元豐新科技也在展區中將Mini LED結合各種生活應用以增加看展者實境感,例如可應用於精品展示櫥窗的透明顯示屏、結合大曲度顯示屏的智能充電樁等應用。 富采集團深耕LED產業多年,除顯示外,感測產品也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感測搶攻新興應用,創造未來生活新需求,晶電展出與光程研創(Artilux)合作的SWIR產品,導入獨家專利技術且輻射功率全球第一的SWIR LED,透過不同的應用產品,演繹其精準且即時的偵測結果;隆達則推出系統級封裝(SiP)的PPG產品,以裸晶封裝或COB封裝技術,將感測相關元件整合於超小封裝中,可應用於體積小的TWS真無線耳機。另外,富采集團亦可滿足駕駛/乘客監測系統(DMS/OMS)、手勢控制等多元的車用感測需求,提供高精準度和高可靠性的解決方案,提升駕駛感受與用路安全。
LG Display(LGD)在廣州的8.5代LCD生產線,近日傳出因財務虧損求售,不過廣東媒體14日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LGD廣州基地並向外資信心喊話,LGD稱聯絡過總部,將加大在當地OLED投資。 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粵媒14日報導,習近平12日在廣州考察期間赴LGD廣州製造基地,視察生產組裝等流程,也與企業代表、科研人員、一線職工等交流,並向外資喊話。習近平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大陸希望外國投資者抓住機遇,到粵港澳大灣區深耕市場。 日前市場傳出,LGD的廣州8.5代LCD生產線約5成產能停產,目前急向外求售,潛在買家有創維、京東方、TCL華星、惠科等陸廠,出售的資金可能用於投資OLED產線。 在習近平考察期間,LGD高管表示將加大在當地的OLED相關投資。報導引述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厚格表示,習近平對LGD高階OLED產品很感興趣,大陸與廣東政府採取很多措施支持外資,LGD會以OLED工廠為中心,為大陸先進技術發展作出貢獻。 該公司總監閔東植表示,向習近平承諾會拿出更環保創新的產品服務廣大客戶,今年是公司到廣州的第17年,平均每六年投資一個新項目,投資技術水平與資金規模也逐漸升級,顯示LGD深耕廣州的決心。截至2022年,該公司累計創造人民幣(下同)6,300億元的產值,納稅總金額達到100億元。
友達宣布榮獲三項2023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包括「60吋高透明度Micro LED顯示器」、「30.4吋異形曲面AmLED車載顯示系統」與「智能外觀瞬檢量測模組」。而元太Spectra 6彩色電子紙,則獲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卓越技術」的殊榮,以無電池彩色電子紙為核心,應用在醫療院所識別證的方案,則獲得「智慧顯示應用大賞」、「智慧醫療獎」。 友達「60吋高透明度Micro LED顯示器」,以玻璃基板為載體,結合Micro LED的顯示技術,利用微型LED晶粒高穿透率的光學設計、LTPS技術和搭配無邊框設計,擁有600nits的全畫面亮度、大於60%的穿透率以及大於NTSC 110%的廣色域表現。 友達獲傑出產品獎的「30.4吋異形曲面AmLED車載顯示系統」有別於目前市場普遍工法由兩塊螢幕拼接的產品,使用單一由駕駛座延伸至中控區域的螢幕,並結合2400R異形曲面面板和薄窄邊框的美學設計,為一兼具儀表板及中控台人機介面的創新車載顯示系統。 元太日前發表的最新技術E Ink Spectra 6彩色電子紙,則是榮獲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Gold Panel Awards 2023)「卓越技術」的殊榮, 而以無電池彩色電子紙為核心,應用在醫療院所識別證的方案,則獲得今年度「智慧顯示應用大賞」(Smart Display Application Awards 2023)「智慧醫療獎」的殊榮。 群創獲得二項「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的肯定,「16吋極光純黑顯示器」應用在筆電面板上,具備超廣色域(DCI-P3 100%)、高亮度(500nits)、低功耗較一般LCD節電200%,高對比達3,000:1。另一項群創獲獎的「超高安全性內嵌式全屏指紋辨識顯示器」,將光學感測畫素電路整合到LCD面板內,具體實現屏內指紋辨識的功能。
LED封裝廠積極轉型,汽車應用成為各家大廠競逐的領域,隨著轉型時間拉長,汽車的營收占比也從象徵性的個位數攀升至雙位數,加入營收貢獻行列,在低迷景氣中,汽車應用成為亮點。 LED封裝龍頭億光(2393)今年汽車占比估從個位數,攀升至10~12%,主要受惠於mini LED車載背光、智能氛圍燈激勵,尤其智能氛圍燈具有技術門檻,公司拿下歐洲一線車廠十年合約,使汽車應用的版圖擴大,億光今年將投入資本支出進行擴產。 而LED獲利二哥弘凱(5244)為避開紅色供應鏈,積極轉型至IC LED及光傳感器,2023年也以汽車應用為成長動能,尤其看好具技術門檻的氛圍燈在新能源車的應用,據其估計,平均每台新能源車的氛圍燈使用量約400顆,該公司自去年底開始交貨之後,推升今年1月汽車應用攀升至47%,預期至今年底,可望以50%為目標,成為車用概念最濃的LED股。 隨著汽車相關營收比重攀升,弘凱2022年營收雖然下滑25%,但毛利率僅年減三個百分點,強勢維持4字頭毛利率的表現,支撐弘凱穩住2022年類股毛利率王的寶座。 LED封裝廠艾笛森(3591)則通過美系客戶查廠,LED霧燈可望自第二季起試量產,主要交貨給Tier 1汽車零配件廠,最快將自第二季起貢獻公司營收,LED元件的營收比重可望進一步壓低。而據艾笛森統計,目前汽車相關產品的營收占比約20~30%,由於汽車成品的營收及毛利率均高於元件,公司財報將有改善空間。 至於mini LED廠富采(3714)車用比重也脫離個位數,據其法說會資料統計,去年第四季汽車營收占比攀升至19%,不僅為掛牌以來單季新高比重,也較前一年度同期大增7個百分點,以各類應用來看,汽車比重僅次於筆電、顯示器及手機背光(合計約30%)、電視背光(22%),躍居為旗下第三大產品線,是看好度最高的領域。
「2023 Touch Taiwan」系列展將於19日登場,集結台灣共10國家、295家指標廠商、使用862個攤位,從「智慧顯示」、「智慧製造」、「先進設備」、「新創學研」、「工業材料」到「淨零碳排&新能源」六大主題,提供涵蓋智慧顯示創新技術、多元化應用、解決方案及互動式體驗服務。隨著國際商旅恢復,預估今年觀展人數可望突破3萬人次。 今年展覽以「Connection跨域共創,連接未來」為主軸,從顯示器出發鏈結到上中下游整個供應鏈及應用端,邀請廠商與跨域夥伴們一起打造合作生態系,在這次展會上共同展現其技術成果。今年展場內將有超過300件新的跨領域解決方案,從智慧醫療、零售、育樂、移動到智慧製造,提供完整的跨領域應用平台。 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行銷推廣委員會主委、亞智總經理林峻生表示,今年展覽有四大亮點:智慧座艙、MicroLED、化合物半導體和淨零碳排。一輛車使用超過10片面板,消費者對智慧座艙要求高,廠商展示很多新技術。MicroLED需要面板和LED、封裝技術結合,台灣過去幾十年累積、在全世界領先,期望今年是MicroLED量產元年。化合物半導體,未來在充電的使用率也很高。至於淨零碳排更是近年熱門話題。 近年來環保意識及綠色新能源意識抬頭,帶動電動車、自駕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追求乘車時的娛樂及智慧化服務需求,讓車內娛樂體驗再進化,因此也大幅提升車用顯示器需求。智慧座艙已成為全球豪華汽車大廠爭相布局的重點,從儀錶板、後視鏡、抬頭顯示器、中控面板、後座娛樂應用面板等,面板須具備高解析度、高亮度與低灰表現,顯示技術也開始有AMOLED及miniLED背光技術的導入,顯示器相關廠商也開始積極發展整車娛樂系統整合技術,為顯示器本身做更高的附加價值。 智慧座艙的興起,提供駕駛更多元的智慧體驗,而Micro LED/miniLED的顯示技術早已開始導入智慧座艙應用中,智慧座艙與Micro LED/miniLED的關鍵技術搭配將會是未來廠商發展的重點之一,也預計將在本次展覽興起一波討論話題。 今年「智慧顯示」主題專區聚焦在智慧座艙、場域應用及解決方案: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將大秀最新應用與新技術,加上元太、康寧、默克、GIS、明基材料、KLA,以及今年首度參展的ViewSonic及緯創資通等重量級廠商也將帶來最新顯示器產品亮相。
半導體導線架廠長科*(6548)受惠於3月急單湧現及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第一季合併營收28.30億元,超越業績展望高標。長科*認為市場終端需求尚未出現明顯成長動能,但仍預期營運將自第二季回升,除了已掌握車用IC及車用LED照明等導線架訂單並打進BMW供應鏈,並已成功切入大尺寸電視的Mini LED導線架市場。 長科*公告3月合併營收月增6.8%達9.5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5.1%。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28.30億元,優於先前法說會提出的26.1億~27.4億元業績展望高標,較上季減少15.2%,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22.1%,仍為歷年同期次高。 長科*表示,在產業快速調整下,部分產品庫存逐步見底,客戶急單陸續出現,但整體來看,尚未見到終端需求顯著拉升的跡象,會密切注意全球通膨及國際局勢等大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動,但以營運面來看,第一季營收表現應已落底,對後市審慎應對。法人看好長科*第二季營收及毛利率同步回升,下半年營運亦將逐季成長。 長科*指出,目前Mini LED量能還不大,滲透率取決於成本下降速度,技術難度在導線架,且蝕刻製程幾乎沒有競爭者有相同技術,長科*已提升產能並與封裝廠搭配合作,會以此追求市場規模最大化為目標。
Touch Taiwan下周登場,面板廠新技術亮相。友達與生態圈夥伴從LED晶粒、巨量轉移技術、封裝,至提供一系列模組、系統和解決方案,並率先量產Micro LED 1.39吋智慧手表,進入Micro LED量產元年。元太主打超低耗電的電子紙應用於各項永續智慧城市場景,同時全系列彩色電子紙技術平台也將亮相。 友達集結顯示器、LED、精密機械、半導體產業,布局一套完整的產業陣線聯盟,提供全方位Micro LED解決方案服務,迎向Micro LED量產元年。 友達推出全球首發商品化的Micro LED穿戴裝置,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表,除採用符合智慧手表設計的正圓形外觀,並搭配326 PPI畫素密度、維持色彩飽和與高對比特性,改善大視角色偏與高亮度顯示的壽命問題。 元太以「We Make Surfaces Smart & Green」為題,將於Touch Taiwan 2023智慧顯示展,展出以電子紙技術作為低碳智慧城市的最佳顯示解決方案。 元太將展示使用更少材料或更省電的永續創新技術與系統設計、超低耗電的電子紙應用於各項永續智慧城市場景,同時,全系列彩色電子紙技術平台也將全面亮相。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友達(2409)耕耘次世代顯示技術,跨域整合Micro LED產業鏈,將於Touch Taiwan 2023展示友達與生態圈夥伴從LED晶粒、巨量轉移技術、封裝,至提供一系列模組、系統和解決方案,並推進Micro LED技術走入商品化的關鍵里程碑,率先量產Micro LED 1.39吋智慧手錶。 Micro LED顯示器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廣色域、廣視角與高信賴性等優勢,4K2K顯示器由數千萬個如蝴蝶鱗片般極微小LED所構成,結合友達領先業界的LTPS主動式驅動及LED無機材料與自發光特性,打造出近乎完美的極致畫質、更快的反應速度並延長使用壽命,以及超高透明度與可撓、可彎曲特性,易克服各種框架的顯示應用,創造出更便捷的數位生活、更廣闊的無限視野,成為次世代顯示器先鋒。 友達自2012年投入Micro LED研發,持續累積深厚的顯示技術與製程能力,引領業界推出一系列不同場域應用的差異化產品。為加速商品化進程,友達以顯示器產業領航者的角色,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建立Micro LED完整生態圈。包含結合富采與錼創的Micro LED元件資源,藉由友達精準的巨量轉移技術,將Micro LED晶粒轉移至AM-TFT背板;另與瑞鼎科技開發Micro LED顯示驅動IC、明基材料合作封裝表面處理材料,並搭配友達在顯示產業累積的影像調校技術,將畫質表現更顯生動逼真、驚艷視界。友達集結顯示器、LED、精密機械、半導體產業,布局一套完整的產業陣線聯盟,提供全方位Micro LED解決方案服務,並逐步實現商品化目標。 友達布局完整的Micro LED產業鏈,再加上終端品牌客戶需求,推進全球首發商品化的Micro LED穿戴裝置。友達繼2021年展出1.39吋全球最高畫素密度的Micro LED顯示器後,隨著設備與相關零組件發展愈臻成熟,今年成功打破技術堡壘,推出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錶,除了採用符合智慧手錶設計的正圓形外觀,並搭配高達326 PPI畫素密度、維持色彩飽和與高對比特性,改善大視角色偏與高亮度顯示的壽命問題,同時達到省電與滿足戶外豔陽下顯示清晰資訊的訴求,展開量產化的首班列車。
難敵景氣疲弱,惠特(6706)董事長徐秋田表示,Mini LED滲透率拉升速度不如預期,且和預期存在不小落差,整體需求要回升有待終端降價刺激市場接受度,整體而言,徐秋田看淡今年Mini LED景氣。 惠特為全球第一大Mini LED點測及分選機台設備商,市占率高居第一,該公司11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對Mini LED景氣看法黯淡,徐秋田指出,景氣不佳,Mini LED廠的稼動率都不高,整體景氣要回升有待Mini LED滲透率有效提升,因此價格就要降到客戶買單,市場接受度才會拉高。 法人詢問蘋果明年將在iPad上導入OLED,徐秋田回應,Mini LED在IT(小尺寸)領域的滲透率並不如預期,但是在車載、TV及戶外顯屏的滲透率可望逐年增加,不過滲透率成長的速度和業界預期有不小落差,因此徐秋田不諱言看淡Mini LED景氣,期望惠特邁入質變的過程中,將更多研發能量投注在半導體以及雷射加工設備上。 法人也關注惠特存貨周轉天數增加,對此徐秋田回應,惠特每個月檢討存貨,也會反映在當季的財報上,但如果需求持續不回溫,還是會陸續反映在財報上。 至於各界矚目的Micro LED,徐秋田表示,目前詢問的客戶很多,營收占比卻不大,惠特擁有Micro LED的測試、巨量轉移等一系列設備,將其列為下半年耕耘的重點。 徐秋田也強調新產品的進度,包括雷射加工設備及化合物半導體設備,其中雷射加工部分看好雷射清潔,目前已經在半導體封裝廠取得不錯成績,未來會積極布局馬來西亞、大陸市場;至於新加入的團隊則可望完備面射型雷射、邊射型雷射的產品線,今年的營收可望大幅成長。 惠特2022年營收達44.6億元,稅後純益9.31億元,與2021年獲利9.99億元差距不大,每股稅後純益仍逾一個股本達12.66元,為連續第二年賺逾一個股本,董事會通過配息3.5元,股利較前一年度的10元下滑。
友達深耕次世代顯示技術,跨域整合Micro LED產業鏈,領先布局完整智慧顯示生態圈,將於Touch Taiwan 2023展示友達與生態圈夥伴從LED晶粒、巨量轉移技術、封裝,至提供一系列模組、系統和解決方案,並推進Micro LED技術走入商品化的關鍵里程碑,率先量產Micro LED 1.39吋智慧手錶。 友達自2012年投入Micro LED研發,持續累積深厚的顯示技術與製程能力,推出一系列不同場域應用的差異化產品。為加速商品化進程,友達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建立Micro LED完整生態圈。包含結合富采與錼創科技的Micro LED元件資源,藉由友達巨量轉移技術,將Micro LED晶粒轉移至AM-TFT背板。另與瑞鼎開發Micro LED顯示驅動IC、明基材料合作封裝表面處理材料,並搭配友達在顯示產業累積的影像調校技術。友達集結顯示器、LED、精密機械、半導體產業,布局一套完整的產業陣線聯盟,提供全方位Micro LED解決方案服務,並逐步實現商品化目標,掌舵迎向Micro LED量產元年。 友達布局完整的Micro LED產業鏈,再加上終端品牌客戶需求,推進全球首發商品化的Micro LED穿戴裝置。友達今年成功打破技術堡壘,推出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錶,除了採用符合智慧手錶設計的正圓形外觀,並搭配高達326 PPI畫素密度、維持色彩飽和與高對比特性,改善大視角色偏與高亮度顯示的壽命問題,同時達到省電與滿足戶外豔陽下顯示清晰資訊的訴求,展開量產化的首班列車。 迎接智慧座艙的浪潮,透過Micro LED高亮度、高對比的特性,加上印刷玻璃蓋板或特殊架構的光學膜,可配合車艙飾板呈現礦石紋、碳纖維紋路等不同質感,讓顯示器與車艙飾板完美融合,打造A柱到A柱LED沉浸式顯示屏,使螢幕顯示時不會干擾資訊判讀、不顯示時亦可呈現車飾板質感,實現display on demand的座艙體驗。此外,藉由17.3吋Micro LED透明顯示器與12.3吋LCD顯示器整合,創造出無死角裸眼3D效果,且加入DMS辨識系統偵測駕駛行為並進行安全預警,可運用在未來自駕車儀表板上,打造更安全、舒適的駕駛體驗。因應Micro LED高透明、可無限拼接的特性,繼去年於高雄亞灣打造透明Micro LED智慧渡輪後,友達本次展出60吋Micro LED透明窗屏顯示器,可依需求調整並延伸應用於不同場域,包括汽車側窗玻璃或家庭玄關、智慧櫥窗、商業展示等面向。 同時,Micro LED透明顯示器也具備擴增實境AR/MR體驗。友達17.3吋透明Micro LED整合電控黑切換元件,開發出高穿透度的筆電產品,可改善強光下的面板畫質表現,將應用場域從低環境亮度擴展到高環境亮度。友達亦以多年來豐富的軟性面板設計製造經驗,開發出全球首款14.6吋折疊式軟性Micro LED顯示螢幕,另打造108吋大尺寸Micro LED精品電視,具備模組化、無邊框設計。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惠特(6706)周二下午將召開法說會,說明LED谷底狀況,何時能看到回溫強勢訊號,惠特周一率先公布營收,單月營收創歷史第七低,同樣寫下最疲首季。後續將關注終端市場需求復甦狀況,外資雖然連3日賣超,但周二惠特量增價揚,買方偏多回補,重返所有短均。 惠特公布今年3月營收1.31億元,月增0.04%、年減78.27%,營收表現仍低迷,單月創下歷史第7低。惠特今年第一季營收3.94億元,季增3.07%、年減78.28%,從去年第四個的近17季新低水準略為回溫,仍寫下歷史第一季最疲紀錄。後續持續關注終端市場需求復甦狀況,牽動今年營收、獲利走勢。 由於LED產業景氣低迷,客戶訂單遞延拉貨,自去年10月營收降至1.26億元後,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營收表現低迷,不過3月較2月略為回升,持續關注谷底翻身訊號。展望今年,因終端消費性市場需求未見起色,恐影響LED廠商產能布建進度,且去年上半年營收基期較高,預估點測機及分選機設備、代工營收下滑。而公司著重發展雷射加工設備及LD測試設備,並於去年11月併入兆翔光電、武漢芯荃通100%股權,有助於提升雷射二極體市場產品完整性,預估雷射加工設備及LD測試設備營收可望倍增。
難敵景氣疲弱,惠特(6706)董事長徐秋田表示,Mini LED滲透率拉升速度不如預期,且和預期存在不小落差,整體需求要回升有待終端降價刺激市場接受度,整體而言,徐秋田看淡今年Mini LED景氣。 惠特為全球第一大Mini LED點測及分選機台設備商,市占率高居第一,該公司11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對Mini LED景氣看法黯淡,徐秋田指出,景氣不佳,Mini LED廠的稼動率都不高,整體景氣要回升有待Mini LED滲透率有效提升,因此價格就要降到客戶買單,市場接受度才會拉高。 法人詢問蘋果明年將在iPad上導入OLED,徐秋田回應,Mini LED在IT(小尺寸)領域的滲透率不如預期,但是在車載、TV及戶外顯屏的滲透率可望逐年增加,不過滲透率成長的速度和業界預期有不小落差,因此徐秋田不諱言看淡Mini LED景氣,期望惠特邁入質變的過程,將更多研發能量投注在半導體及雷射加工設備上。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TrendForce「AMOLED技術及市場發展分析」研究報告顯示,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OLED不僅逐漸站穩手機市場的主流地位,同時也開始跨足其他應用。OLED有機材料身為產業鏈的核心材料,占手機面板製作成本約23%。隨著滲透率的提升,2022年全球OLED材料產值已達22.3億美元,年增逾3成,隨著品牌廠的推波助瀾,至2025年產值將上看30億美元。 從結構上來看,OLED發光材料可分為高分子及小分子OLED材料,高分子材料對有機溶劑溶解度較差,導致光色不純、成膜均勻性不佳而影響效能。不過若搭配印刷工藝,其高開口率的優點,可以填充較多的材料,藉此彌補高分子材料壽命及效率不佳等問題。小分子材料光色較純及亮度也較高,應用在大世代OLED產線,但目前尚受限於FMM及蒸鍍機世代的發展進度。 OLED有機發光材料的生產流程是由原料單體合成中間體,再加工形成OLED昇華前材料,最後昇華純化達到OLED終端材料。一開始的原料經由化學合成形成中間體,毛利率較低約10~20%,此部分供應主要來自大陸廠商如奧來德、瑞聯新材、阿格蕾亞、萬潤股份提供。終端材料是直接通過昇華前材料純化來生產,其結構在後續生產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其化學結構及製程、配方均為終端材料廠商的核心機密。昇華後的純度要求非常高,相對技術壁壘較高,所以材料毛利率也高達60~70%,其核心技術和專利均集中在海外少數廠商。隨著市場蓬勃發展也帶動上游材料廠商發展,逐漸突破海外專利技術屏障,部分大陸廠商已實現昇華前材料和終端材料的量產並開始積極打進供應鏈帶動業績攀升。
LED封裝廠億光(2393)公告3月營收,在工作天數回復之下,億光單月營收交出16.39億元成績單,寫下最近9個月以來新高紀錄,月增幅達16.78%,但年減19.3%,億光在法說會上表示,上半年景氣仍保守,下半年期望見到回溫。 累計億光今年第一季營收44.5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9.08%,億光去年受到德國子公司WOFI清算衝擊,全年財報影響數約8.2億元,今年業外干擾降低,拖累獲利的包袱減輕。
客戶訂單持續增加,LED車燈廠今年以來營收表現亮眼,麗清科技(3346)3月營收6.57億元,月增63.99%、年增6.25%,並創歷年同期新高記錄。儘管第一季仍受中國確診人數增加干擾訂單生產供貨步調,不過,受惠兩岸地區產能稼動率保持良好水準,並加速訂單出貨認列,今年第一季營收15.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9%,並同步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麗清表示,集團戮力擴大整體營運規模,包括華域視覺、海拉、ZKW等一階(Tier 1)車燈廠客戶持續加大LED車燈模組產品訂單拉貨力道,以及持續有新項目機種訂單完成出貨認列並後續帶動良好訂單出貨挹注,再加上LED頭燈控制器產品銷售隨著美國知名車廠客戶急單需求而同步暢旺等,皆為推升整體營運在新客戶、新機種、提升桃園觀音廠產能等策略效益展現,挹注3月、第一季營收皆繳出歷年同期新高之重要關鍵。 麗清進一步表示,憑藉集團掌握LED車燈模組光學、機構、電子及散熱整合關鍵研發設計,以及擁有高良率量產與穩定交期等優勢,觀察近年終端車款車燈設計趨向導入LED車燈應用、車燈顯示智能動態化等需求,觀察全球終端車款導入LED車燈越趨普及,除挹注麗清整體業務接單動能,集團亦持續進行訂單結構優化策略,此外,隨著近年車燈顯示朝向智能、動態化等需求,對於LED頭燈控制器產品創造長期正面發展條件。 因應美國知名車廠客戶強勁訂單需求,麗清表示,公司已完成桃園觀音廠產能擴增,帶動2023年第一季桃園廠生產供貨比重較去年同期的5%提升至18%水準,助力整體營運保持良好成長表現。 展望第二季,麗清認為,未來仍需觀察中國各地方政府仍祭出購車補貼政策,以及各品牌車廠相繼採取降價促銷優惠等,對於終端車市銷售表現,以目前主要客戶對於旗下LED車燈模組、頭燈控制器等產品備貨需求保持良好水準,集團亦持續精進兩岸生產基地之生產效率、業務接單優化,並持續爭取新車款、新客戶訂單表現,可望擴大集團於LED車燈市場占有率,創造未來營運向上成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