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2023年是Micro LED商品化關鍵年,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理事長柯富仁認為,面對中、韓競爭,台灣發展Micro LED有兩大優勢,而產官學共同努力達成目標,政府角色同樣重要,經濟部技術處過去4年來投入45億元新台幣,以三大策略推升台灣顯示產業國際競爭力。 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aiwan Display Union 666Association,簡稱TDUA)理事長柯富仁表示,根據Omdia相關報告指出,2023年是Micro LED商品化關鍵年,Micro LED從去年到現在,大家已經有信心跟把握,將其推向量產,而不是談技術存在,更談論擴大應用。 除了產業聯手推動目標,政府的角色也至關重要,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指出,目前大陸面板全球市占率達67%,台灣目前為18%,略勝日韓的15%。面對大陸業者持續低價競爭,產業需跳脫以往規模競爭的模式。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才能在全球競爭下彎道超車。 經濟部技術處過去4年來投入45億元新台幣,以三大策略推升台灣顯示產業國際競爭力,包括首先開發智慧顯示系統;其次拓展場域應用,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最後布局低碳顯示,在顯示能耗效能提升,來協助法人及業者投入相關技術研發,至今已累計超過100項研發成果、促進研發投資超過102億元新台幣,未來預估可創造1200億元年產值。 Micro LED大面積並高精緻化,延伸到未來的可能性,顯示無所不在。然面對中、韓競爭,台灣Micro LED強勢優勢何在?柯富仁表示,首先,並非談論台灣顯示面板的優勢,更是探討台灣整個跨產業優勢,台灣面板廠在過去幾年累積的高畫質、高階產品研發技術裡,在業界為非常穩定性能且擁有龐大客戶基礎。第二,台灣產業也有良好的聚落效應,Micro LED正是需要跨產業的結合作效應,來拉動並推動技術量產的水準。Micro LED目前採客製化性質,共同研發、共同量產,結合設備、材料商、軟體整合商凝聚力量,把餅共同做大,發揮眾志成城的力量。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聚積科技屹立LED驅動晶片產業二十多年,持續投入既有的LED顯示屏市場,也不間斷地競逐嶄新領域,「電動車/智慧座艙」就是其一。聚積科技在2023智慧顯示展覽會(Touch Taiwan)中展示一系列應用於正在或是即將發生的車用照明或是車用顯示的LED驅動晶片。 汽車軟體化成為未來設計新主流,設計電動車/ 智慧座艙如開發軟體般彈性,汽車將更聰明自主,自適應頭燈就是一例。車子本身在考量周圍環境、速度後,自動調整遠光燈、近光燈的照射角度以及照射區域,在不影響駕駛能見度情況下,避免對向來車及前車駕駛受到強光干擾,並可特別照亮路途上的重要物件,如:行人、動物、道路指示牌等。 聚積科技展位所展示的自適應頭燈,內建LED驅動晶片MBI6353Q。MBI6353Q具備48通道並支持4行掃設計,可分時多工控制192顆 LED燈點,最高可驅動100毫安培和承受24伏特電壓,透過單燈點串接多顆LED來提高亮度,亦可並聯通道來增加驅動電流;MBI6353Q所具備的多像素、大電流、高亮度特點,符合車燈設計需求,也利於客戶備料。 近來車廠除了使用LED燈,也逐步開始將LED顯示器設計成車燈,利用LED具備的獨立燈點控制功能,助益燈形設計更加自由變化。聚積展位上展示使用LED顯示器做為貫穿式尾燈,所謂的貫穿式尾燈是將傳統尾燈或是中央第三煞車燈設計成條狀或狹長型態,透過增加發光面積而達到視覺延伸,夜晚點亮之後的辨識度也更好。貫穿式尾燈內建符合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 A的聚積LED驅動晶片MBI5353Q,模塊LED燈間距是0.9375mm。車廠除了將LED顯示器用作照明使用外,未來電動車/智慧座艙由於車輛控制的自主性提升,當車輛靜止時,燈具由照明轉為顯示功能來傳遞車輛相關訊息,如:充電狀態等。 隨著車輛採用更多嶄新技術,使得新的顯示器使用情境變得可行,加上汽車廠商利用顯示器將車內裝潢轉變為具未來感、數位化的使用體驗,造就電動車/智慧座艙對於中控顯示、儀錶板、抬頭顯示器、後視鏡、後座娛樂顯示器等需求持續增加,帶動車載顯示市場規模的不斷成長。聚積展位裡展示兩款全矩陣區域調光背光源。
Touch Taiwan開幕,友達攜手供應鏈夥伴展出Micro LED全系列產品,並宣布年底將量產首個Micro LED智慧手錶應用,市場高度矚目。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期望Micro LED成本和摩爾定律一樣,每年降50%,更多人投入下降速度會更快,今年友達將逐步縮減L5A廠的產能,規劃龍潭廠區將為新的顯示技術平台做準備,打造Micro LED顯示器量產線。 對於面板景氣,友達執行長柯富仁也釋出好消息,他表示,電視面板經過庫存消減,近期看到中國618檔期拉貨,接下來還有歐美旺季備貨潮,預期電視面板需求逐季往上。IT面板方面,也看到電競產品需求回溫。 友達今年攜手生態圈夥伴,展出一系列LED應用場景。柯富仁表示,Micro LED會從幾個應用開始,包含穿戴式裝置以及透明顯示器等應用,今年友達將率先量產Micro LED手錶,未來在消費性產品大尺寸電視也是一個重點。另外,MiniLED大型應用包含了小間距,從去年展示的虛擬攝影棚,今年展示會進入消費性市場,打造家庭電影院。 彭双浪表示,產學研愈來愈多,發展愈來愈熱,新技術有許多地方需要突破,特別是成本,量產後讓生態鏈動起來,大家一起練兵,隨著效率提升、良率改善,快速把成本降下來,成本下降才會更普及。希望Micro LED成本和摩爾定律一樣,每年降50%,更多人投入資源成本下降會更快,也讓應用更廣。 根據過去的經驗,在第一片LCD量產後、第一片OLED面板量產後,5年後價格都會很有競爭力。 彭双浪進一步指出,友達率先在穿戴量產,電視產品和韓國客戶合作,也有小量量產。一個新技術、產品的生態鏈跟過去不同,Micro LED結合LCD背板和微小化的LED,LED如何微小化,設備、連結材料、封裝材料,未來做成模組、系統,電子解決方案也和LCD不同,必須建立新的生態鏈。 至於廠區規劃方面,柯富仁表示,Micro LED前段製程和面板的進一步延伸,在L5A廠未來在產品移轉到其他廠生產之後,龍潭廠區會為新的顯示技術平台做準備。透過原有園區優勢,和核心團隊、配套產業鏈接近,為Micro LED量產做好準備。
照明大廠中電(1611)20日舉行法說會,中電指出,疫後燈具需求未見回溫,鎖定公家機關及大型標案仍是主要業務方向,預期今年本業以持平為目標,至於與億光的專利訴訟,億光去年底已撤回對中電的專利訴訟,未來雙方會共同推展照明市場。 中電指出,傳統照明更換為LED趨勢下,LED燈具普及率已達8成、汰換高峰期已過,近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通路進貨有壓,整體照明市場銷售衰退2~3成,LED燈價格也有不小下跌,不過中電僅衰退12%,表現仍優於市場,在費用控管得宜下,去年EPS為0.24元,較2021年的0.86元衰退,主要原因在於前年有資產處分收益認列。 中電表示,智慧控制將成為照明產業發展的主流,除在商業空間應用外,也將以智慧家庭的方式延伸到消費者市場,未來除研發結合5G,健康等高附加價值的新品外,過去幾年因疫情、缺工而遞延釋出的公家機關標案,以及大型商辦標案將是主要業務方向。 近年中電切入台銀採購平台,承接量已占其5成左右,以去年來說,承接台銀標案約0.5億元,今年4月取得台銀標案資格,今年台北101大樓下半年將分階段、全面更換成LED照明燈具,中電也會參與投標。 此外,持續推動資產活化,目前中電租金收入為7,900萬元,閒置資產短期並不會以處分出售為考量,而是轉化為租金收入,如果部分閒置廠房、倉儲能有效活化利用,今年租金收入將會明顯提升。 針對近年市場傳出中電跨入儲能及電動車市場,中電表示,中電之前轉投資持股44.4%的蘇州和鈞新能源公司,生產磷酸鋰鐵電池,不過該公司經營活動已大致停滯,並全數認列投資損失,對中電已沒有影響,短期內不會再做相關投資,將會專注於照明事業。
年度顯示及智造科技盛典-2023 Touch Taiwan系列展4月19日至21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盛大展出;展區規畫「智慧顯示」、「智慧製造」、「先進設備」、「新創學研」、「工業材料」以及「淨零碳排&新能源」等六大主題,匯聚295家指標廠商,共同探討顯示科技的未來進展、創新應用、軟硬體整合方案及互動式體驗服務。 主辦單位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台灣電子設備協會、國際資訊顯示學會中華民國總會及展昭公司,攜手共創展會成為國際型先進科技應用展示交流平台。 打造顯示與跨產業解決方案生態系是「智慧顯示專區」年度展出主軸,更將Micro/Mini LED、先進製程與高階製造、新型顯示產品和設備材料、XR技術和情境應用等最新技術放入展示項目,達成創新技術和供應鏈的串流應用。 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引領重量級廠商,將以場域應用創新技術登場;「智慧製造專區」則由攝陽、由田新技、台達電、東佑達、皮托、NTT等知名企業,擴大展示多種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數據串流生產智慧化的數位轉型需求。此外「元宇宙×智慧製造主題館」則邀請方塊磚、佐臻、廣懿、谷林運算、宏明及機智雲等廠商,展示元宇宙和智慧製造結合應用,帶領業界探索未來製造業的拓展和應用前景。 環保意識及綠色新能源意識抬頭,帶動電動車、自駕車快速成長,本次展會友達光電將帶來多項尖端車用顯示科技,聚積科技將發表年車用Mini LED背光解決方案,讓台灣產業界一睹智慧座艙搭配Micro/Mini LED的關鍵技術。 Micro LED逐漸進入大型顯示器、車載產品、AR/VR眼鏡、手機、穿戴式用品等領域應用,「Micro & Mini LED專區」邀請晶元光電、隆達電子、晶成半導體、元豐新科技及葳天科技共同展出,還有斯託克精密、漢民科技、東捷科技、台灣基恩斯、晶彩科技、宏惠光電、梭特科技及錼創科技、台灣信越、聚積科技等廠大秀輕薄、高效率、功耗低、體積小等Micro & Mini LED關鍵領航技術,展示未來應用於元宇宙的發展方向。 「先進設備主題專區」匯聚了台灣半導體與顯示器產業的領導廠商,包含大銀微系統、均豪精密、志聖工業、鈞華精密、帆宣、旭東機械、中國砂輪、亞智、倍福、辛耘、DISCO等,為IC產業鏈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精準的軟硬體解決方案。 展場內設置「化合物半導體供應鏈館」,集結優貝克、穩晟材料、創技工業、歐文國際、迪思科、閎康科技、宗豪科技、杜益精材、光焱科技及岱美亞洲共同展出,為需求端提供從原物料到終端應用的多樣化採購平台。官方網站:www.touchtaiwan.com。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友達(2409)總經理柯富仁指出,電視面板將進入大陸618及歐美第3季旺季準備前的補貨,電視面板出貨有望逐步往上;IT面板看到電競之類的消費性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好,有望達到正向的季節性的需求。 柯富仁表示,整個電視面板在經過幾季的庫存削減之後,現在需求逐步往上,後面幾個重要的銷售季節,包含大陸的618以及接下來歐美的第3季之後旺季準備的銷補貨情況,TV面板出貨這邊會逐步的往上。IT產品的部分,目前電競之類的消費性產品需求持續增加,今年越來越多應用應該會在庫存逐步降低之後,達到一個正向的季節性的需求。 友達Micro LED最主要的從幾個應用開始,包含穿戴以及特殊應用,像透明顯示器,而未來可能在消費性產品大尺寸電視上面有一些很大的重點。友達「60吋高透明度Micro LED顯示器」以玻璃基板為載體,結合Micro LED的顯示技術,利用微型LED晶粒高穿透率的光學設計、LTPS技術和搭配無邊框設計,擁有600nits的全畫面亮度、大於60%的穿透率以及大於NTSC 110%的廣色域優異表現,相較於透明OLED顯示器產品,友達的Micro LED透明顯示技術具有高穿透性和高亮度優異特性,擁有更佳的顯示品質。 至於缺水缺電問題,友達董事長彭(又又)浪表示,面板製造它是耗能、耗電、耗水的過程,但友達也很早就體認對環境有非常大的保護責任。在節水的部分,友達水回收率達到95%,即使最近缺水,還是有足夠充分供應自己使用,並沒有受到缺水影響。 節電方面,友達內部每一年的節電率都達到2個百分點以上,而且每年在累計,希望未來能夠有更節能更低溫的製程,部分老舊廠房跟耗電設備能做更快速的替換,也放進更多智慧節能方案,讓節能更快速,對於總體耗能,目標到2030年能夠有30%的下降。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攜手富采(3714)旗下晶成半導體,於2023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中宣布已共同開發出新型0.12吋微顯示器,主要目的為提高MicroLED效率,透過優化Micro LED晶片結構和採用新型薄膜保護技術降低表面缺陷、改善外部量子效率,提高產品可靠性。 鴻海表示,此次攜手富采進行藍光Micro LED製程開發及代工,提高4微米間距高效率藍光像素製程開發,長期目標為將資源投入具成長潛力應用,達成差異化及技術創新。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智慧眼鏡、擴增/虛擬實境(AR/VR)等設備,拓展在元宇宙應用領域商機。 考量擴增實境(AR)應用的高亮度需求,此次由擁有豐富三五族半導體製造經驗與先進製程技術的晶成進行Micro LED晶片效率優化,確保後續全彩轉換時在亮度及晶片功耗取得平衡。鴻海則採用自行開發的色彩轉換技術,進一步實現3600 PPI解析度的的全彩顯示效果。 雙方合作開發的新型0.12吋微顯示器,像素密度超過6500 PPI、藍光亮度達20萬nits。鴻海指出,一般高PPI全彩樣品由於像素間距小,無法提供足夠的量子點光學密度,造成高亮度場景未被吸收的藍光洩漏,使顯示器普遍存在藍色光暈及全彩像素間顏色串色。 而鴻海的Micro LED製造技術採用半導體製程打造,透過高效率量子點色轉換,並搭配集團自行研發的反射式像素間光盾技術,提供量子點足夠的吸收光學密度、並防止顏色間相互串色,產出高純度紅光及綠光,達成全彩化顯示效果。
2023年被視為Micro LED量產元年,錼創科技董座李允立19日表示,愈來愈多Player加入產業,對沒有加入OLED產業的面板廠、受制於OLED貨源的客戶來說,Micro LED是絕佳機會,錼創今年成本可望再銳減50%,並積極擴張客戶分布,今年甚至未來數年,營收可望維持倍數成長的續航力。 觸控展開展首日,錼創科技-KY(6854)舉行媒體茶敘,錼創董事長李允立表示,大環境不佳,但是產業仍積極投入新技術的開發,因此有愈來愈多的Player加入Micro LED產業,三星賣掉LCD工廠之後,思考投入Micro LED,台灣的面板廠沒有參與OLED,勢必投入Micro LED,因此錼創站在一個機會點上。 對於三星的角色,李允立認為,三星是大股東也是客戶,但是對錼創而言,有了三星的認可,降低其他客戶的疑慮,因此今年錼創正積極擴張客戶的分布。 此外,李允立認為,OLED處於向上發展的趨勢,對目前的LCD產業造成壓力,Micro LED對沒有投入OLED的面板廠、受制於OLED貨源的客戶,甚至對車用族群來說,OLED不符合品質的期待,這三方都希望更新的技術出現,因此包括歐美車廠、亞洲的電子廠有醞釀發展Micro LED技術的趨勢。 但現實是,產業的產能不足,錼創的產能已經爆了,但錼創的產能很小,因此擴張產能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痛,必須結合產業鏈大量投產,錼創將把技術、設備、Know-How給合作夥伴,提供產業界快速擴張產能的捷徑,這對錼創跟客戶都有利。 錼創去年成本已經降低40~50%,李允立預估,今年將會再銳減50%,今年被定位為Micro LED元年,預期Micro LED手錶及電視可進入銷售階段,車用Micro LED則進入Design in階段,三至五年後新車產品可望問世。 李允立也強調,錼創轉虧為盈的時間點可望符合期待,今年甚至未來數年,營收倍數成長的目標不便。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富采投控(3714)2023年4月19日至4月21日於Touch Taiwan盛大展出,攜手集團子公司晶元光電、隆達電子、晶成半導體、元豐新科技、葳天科技以「Lead the Way」為主題,聚焦Micro LED、Mini LED、車用、感測、元宇宙及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等主題,共同展示最新尖端科技產品及研發技術,展現集團整合綜效,期許以最佳化合物半導體投資平台引領產業發展。 隨著終極顯示技術應用多元化的發展,富采Micro LED解決方案不只持續為產業注入新活水,更為量產做足準備。晶元光電以「Be Simple, Be Popularized」為終極目標,致力協助合作夥伴解決Micro LED應用的關鍵問題,讓技術能夠更簡單且普及化。此次展區包含6吋Chip on Wafer(COW)及8吋GaN on Silicon,以高均勻性的解決方案搶攻市占率。此外,晶元光電更站在客戶需求出發,提出COC及PAM等多元解決方案,降低客戶進入Micro LED顯示領域的難度與門檻,引領業界實現Micro LED更多的可能性。 隆達電子與元豐新科技皆於其展區展示獨家研發專利i-Pixel系列產品,包含採用半導體封裝製程技術打造世界最小的Micro LED封裝體,近似成人髮絲的直徑,晶粒搭配Thin Film技術封裝成超薄的厚度(>150um),可大幅降低大角度色差,能提升顯示效率並降低耗能,此外,i-Pixel更為全球首創將Micro LED晶粒與主動式驅動整合於0303封裝中,解決被動式驅動頻閃問題,提高顯示屏效能。 而在集團中聚焦AR/VR Micro LED顯示屏代工服務的晶成半導體也在此次展會中首次展出與晶電、鴻海(2317)科技集團共同研發應用於AR/VR的0.12吋藍光Micro LED微顯示器,透過藍光4um間距高效率藍光像素製程開發,提高Micro LED晶粒效率及可靠性。 除了Micro LED外,隆達也同步展出獨家QD LED的背光技術,封裝廠可透過此技術無痛升級,在原有製程架構中將螢光粉置換為隆達獨家QD LED產品,即可提升視覺層次,讓顯示器達到極薄及超廣色域,且在比過往技術更省電的前提下,還提高30%亮度。 作為Mini LED領頭羊的富采此次透過車用、IT設備、元宇宙等應用產品,展現COB、POB及DOB等不同Mini LED技術進展,坐實Mini LED王者封號。其中,專注於超小間距直顯技術的元豐新科技也在展區中將Mini LED結合各種生活應用以增加看展者實境感,例如可應用於精品展示櫥窗的透明顯示屏、結合大曲度顯示屏的智能充電樁等應用。 富采集團深耕LED產業多年,除顯示外,感測產品也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感測搶攻新興應用,創造未來生活新需求,晶電展出與光程研創(Artilux)合作的SWIR產品,導入獨家專利技術且輻射功率全球第一的SWIR LED,透過不同的應用產品,演繹其精準且即時的偵測結果;隆達則推出系統級封裝(SiP)的PPG產品,以裸晶封裝或COB封裝技術,將感測相關元件整合於超小封裝中,可應用於體積小的TWS真無線耳機。另外,富采集團亦可滿足駕駛/乘客監測系統(DMS/OMS)、手勢控制等多元的車用感測需求,提供高精準度和高可靠性的解決方案,提升駕駛感受與用路安全。
LG Display(LGD)在廣州的8.5代LCD生產線,近日傳出因財務虧損求售,不過廣東媒體14日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LGD廣州基地並向外資信心喊話,LGD稱聯絡過總部,將加大在當地OLED投資。 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粵媒14日報導,習近平12日在廣州考察期間赴LGD廣州製造基地,視察生產組裝等流程,也與企業代表、科研人員、一線職工等交流,並向外資喊話。習近平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情況下,大陸希望外國投資者抓住機遇,到粵港澳大灣區深耕市場。 日前市場傳出,LGD的廣州8.5代LCD生產線約5成產能停產,目前急向外求售,潛在買家有創維、京東方、TCL華星、惠科等陸廠,出售的資金可能用於投資OLED產線。 在習近平考察期間,LGD高管表示將加大在當地的OLED相關投資。報導引述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厚格表示,習近平對LGD高階OLED產品很感興趣,大陸與廣東政府採取很多措施支持外資,LGD會以OLED工廠為中心,為大陸先進技術發展作出貢獻。 該公司總監閔東植表示,向習近平承諾會拿出更環保創新的產品服務廣大客戶,今年是公司到廣州的第17年,平均每六年投資一個新項目,投資技術水平與資金規模也逐漸升級,顯示LGD深耕廣州的決心。截至2022年,該公司累計創造人民幣(下同)6,300億元的產值,納稅總金額達到100億元。
友達宣布榮獲三項2023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包括「60吋高透明度Micro LED顯示器」、「30.4吋異形曲面AmLED車載顯示系統」與「智能外觀瞬檢量測模組」。而元太Spectra 6彩色電子紙,則獲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卓越技術」的殊榮,以無電池彩色電子紙為核心,應用在醫療院所識別證的方案,則獲得「智慧顯示應用大賞」、「智慧醫療獎」。 友達「60吋高透明度Micro LED顯示器」,以玻璃基板為載體,結合Micro LED的顯示技術,利用微型LED晶粒高穿透率的光學設計、LTPS技術和搭配無邊框設計,擁有600nits的全畫面亮度、大於60%的穿透率以及大於NTSC 110%的廣色域表現。 友達獲傑出產品獎的「30.4吋異形曲面AmLED車載顯示系統」有別於目前市場普遍工法由兩塊螢幕拼接的產品,使用單一由駕駛座延伸至中控區域的螢幕,並結合2400R異形曲面面板和薄窄邊框的美學設計,為一兼具儀表板及中控台人機介面的創新車載顯示系統。 元太日前發表的最新技術E Ink Spectra 6彩色電子紙,則是榮獲顯示器元件產品技術獎(Gold Panel Awards 2023)「卓越技術」的殊榮, 而以無電池彩色電子紙為核心,應用在醫療院所識別證的方案,則獲得今年度「智慧顯示應用大賞」(Smart Display Application Awards 2023)「智慧醫療獎」的殊榮。 群創獲得二項「傑出產品獎-面板模組類」的肯定,「16吋極光純黑顯示器」應用在筆電面板上,具備超廣色域(DCI-P3 100%)、高亮度(500nits)、低功耗較一般LCD節電200%,高對比達3,000:1。另一項群創獲獎的「超高安全性內嵌式全屏指紋辨識顯示器」,將光學感測畫素電路整合到LCD面板內,具體實現屏內指紋辨識的功能。
LED封裝廠積極轉型,汽車應用成為各家大廠競逐的領域,隨著轉型時間拉長,汽車的營收占比也從象徵性的個位數攀升至雙位數,加入營收貢獻行列,在低迷景氣中,汽車應用成為亮點。 LED封裝龍頭億光(2393)今年汽車占比估從個位數,攀升至10~12%,主要受惠於mini LED車載背光、智能氛圍燈激勵,尤其智能氛圍燈具有技術門檻,公司拿下歐洲一線車廠十年合約,使汽車應用的版圖擴大,億光今年將投入資本支出進行擴產。 而LED獲利二哥弘凱(5244)為避開紅色供應鏈,積極轉型至IC LED及光傳感器,2023年也以汽車應用為成長動能,尤其看好具技術門檻的氛圍燈在新能源車的應用,據其估計,平均每台新能源車的氛圍燈使用量約400顆,該公司自去年底開始交貨之後,推升今年1月汽車應用攀升至47%,預期至今年底,可望以50%為目標,成為車用概念最濃的LED股。 隨著汽車相關營收比重攀升,弘凱2022年營收雖然下滑25%,但毛利率僅年減三個百分點,強勢維持4字頭毛利率的表現,支撐弘凱穩住2022年類股毛利率王的寶座。 LED封裝廠艾笛森(3591)則通過美系客戶查廠,LED霧燈可望自第二季起試量產,主要交貨給Tier 1汽車零配件廠,最快將自第二季起貢獻公司營收,LED元件的營收比重可望進一步壓低。而據艾笛森統計,目前汽車相關產品的營收占比約20~30%,由於汽車成品的營收及毛利率均高於元件,公司財報將有改善空間。 至於mini LED廠富采(3714)車用比重也脫離個位數,據其法說會資料統計,去年第四季汽車營收占比攀升至19%,不僅為掛牌以來單季新高比重,也較前一年度同期大增7個百分點,以各類應用來看,汽車比重僅次於筆電、顯示器及手機背光(合計約30%)、電視背光(22%),躍居為旗下第三大產品線,是看好度最高的領域。
「2023 Touch Taiwan」系列展將於19日登場,集結台灣共10國家、295家指標廠商、使用862個攤位,從「智慧顯示」、「智慧製造」、「先進設備」、「新創學研」、「工業材料」到「淨零碳排&新能源」六大主題,提供涵蓋智慧顯示創新技術、多元化應用、解決方案及互動式體驗服務。隨著國際商旅恢復,預估今年觀展人數可望突破3萬人次。 今年展覽以「Connection跨域共創,連接未來」為主軸,從顯示器出發鏈結到上中下游整個供應鏈及應用端,邀請廠商與跨域夥伴們一起打造合作生態系,在這次展會上共同展現其技術成果。今年展場內將有超過300件新的跨領域解決方案,從智慧醫療、零售、育樂、移動到智慧製造,提供完整的跨領域應用平台。 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行銷推廣委員會主委、亞智總經理林峻生表示,今年展覽有四大亮點:智慧座艙、MicroLED、化合物半導體和淨零碳排。一輛車使用超過10片面板,消費者對智慧座艙要求高,廠商展示很多新技術。MicroLED需要面板和LED、封裝技術結合,台灣過去幾十年累積、在全世界領先,期望今年是MicroLED量產元年。化合物半導體,未來在充電的使用率也很高。至於淨零碳排更是近年熱門話題。 近年來環保意識及綠色新能源意識抬頭,帶動電動車、自駕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追求乘車時的娛樂及智慧化服務需求,讓車內娛樂體驗再進化,因此也大幅提升車用顯示器需求。智慧座艙已成為全球豪華汽車大廠爭相布局的重點,從儀錶板、後視鏡、抬頭顯示器、中控面板、後座娛樂應用面板等,面板須具備高解析度、高亮度與低灰表現,顯示技術也開始有AMOLED及miniLED背光技術的導入,顯示器相關廠商也開始積極發展整車娛樂系統整合技術,為顯示器本身做更高的附加價值。 智慧座艙的興起,提供駕駛更多元的智慧體驗,而Micro LED/miniLED的顯示技術早已開始導入智慧座艙應用中,智慧座艙與Micro LED/miniLED的關鍵技術搭配將會是未來廠商發展的重點之一,也預計將在本次展覽興起一波討論話題。 今年「智慧顯示」主題專區聚焦在智慧座艙、場域應用及解決方案: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將大秀最新應用與新技術,加上元太、康寧、默克、GIS、明基材料、KLA,以及今年首度參展的ViewSonic及緯創資通等重量級廠商也將帶來最新顯示器產品亮相。
半導體導線架廠長科*(6548)受惠於3月急單湧現及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第一季合併營收28.30億元,超越業績展望高標。長科*認為市場終端需求尚未出現明顯成長動能,但仍預期營運將自第二季回升,除了已掌握車用IC及車用LED照明等導線架訂單並打進BMW供應鏈,並已成功切入大尺寸電視的Mini LED導線架市場。 長科*公告3月合併營收月增6.8%達9.5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5.1%。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28.30億元,優於先前法說會提出的26.1億~27.4億元業績展望高標,較上季減少15.2%,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22.1%,仍為歷年同期次高。 長科*表示,在產業快速調整下,部分產品庫存逐步見底,客戶急單陸續出現,但整體來看,尚未見到終端需求顯著拉升的跡象,會密切注意全球通膨及國際局勢等大環境的不確定性變動,但以營運面來看,第一季營收表現應已落底,對後市審慎應對。法人看好長科*第二季營收及毛利率同步回升,下半年營運亦將逐季成長。 長科*指出,目前Mini LED量能還不大,滲透率取決於成本下降速度,技術難度在導線架,且蝕刻製程幾乎沒有競爭者有相同技術,長科*已提升產能並與封裝廠搭配合作,會以此追求市場規模最大化為目標。
Touch Taiwan下周登場,面板廠新技術亮相。友達與生態圈夥伴從LED晶粒、巨量轉移技術、封裝,至提供一系列模組、系統和解決方案,並率先量產Micro LED 1.39吋智慧手表,進入Micro LED量產元年。元太主打超低耗電的電子紙應用於各項永續智慧城市場景,同時全系列彩色電子紙技術平台也將亮相。 友達集結顯示器、LED、精密機械、半導體產業,布局一套完整的產業陣線聯盟,提供全方位Micro LED解決方案服務,迎向Micro LED量產元年。 友達推出全球首發商品化的Micro LED穿戴裝置,1.39吋商品化的智慧手表,除採用符合智慧手表設計的正圓形外觀,並搭配326 PPI畫素密度、維持色彩飽和與高對比特性,改善大視角色偏與高亮度顯示的壽命問題。 元太以「We Make Surfaces Smart & Green」為題,將於Touch Taiwan 2023智慧顯示展,展出以電子紙技術作為低碳智慧城市的最佳顯示解決方案。 元太將展示使用更少材料或更省電的永續創新技術與系統設計、超低耗電的電子紙應用於各項永續智慧城市場景,同時,全系列彩色電子紙技術平台也將全面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