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LED

的結果
  • 友達拚逐季好轉 Q2出貨看增2成

     友達(2409)舉行法說會,第一季稅後淨損約109.1億元,連續三個季度大虧超過百億元。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隨著中國618檔期拉貨、歐美備貨潮,電視面板需求逐季往上,消費性IT需求已經反轉,商務型產品需求還是偏弱,整體來看第二季出貨會比第一季有20%以上成長,今年會是逐季好轉的趨勢。  友達第一季合併營收511.9億元,較前一季減少2.8%,營業淨損為111.4億元,稅後淨損約109.1億元,每股淨損約1.42元,不僅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同時連續三個季度大虧超過百億元。彭双浪表示,第一季高階產品需求差,商用市場疲弱,營收、獲利都受到影響。雖然顯示事業營運比前一季改善了24億元,但是正值能源事業傳統淡季,還有匯損等因素,抵消了顯示器事業的改善。  展望第二季,彭双浪表示,整體產業鏈庫存回到正常水位,尤其是電視,近期看到中國618檔期拉貨、歐美備貨潮,電視面板需求逐季往上。消費性IT需求已經反轉,電競顯示器回溫,但是在通膨、裁員諸多因素影響之下,商用產品需求弱,第二季還在消化庫存。隨著消費性產品需求回升,預估第二季出貨面積相比第一季將有20%以上的成長,平均出貨單價約持平或是小幅增長,今年將會逐季成長,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很多。  上周Touch Taiwan友達展出智慧座艙和MicroLED技術,彭双浪表示,智慧座艙揭示友達在車用可以做出高度整合性產品,因此獲得國際大廠獨家合作機會。過去友達在CID中控台面板就是全球最大面板供應商,也是全球前三大車用面板廠,過去賣面板,現在進一步賣整合型產品,把觸角延伸到系統,做到FIDM一體化顯示方案,隨著整合性產品出貨放量,未來車用營收成長會超過車用面板出貨量的成長率,今年第二季車用相關營收就會突破百億元,而且營運逐季成長。  MicroLED今年會進入量產,第一個產品是智慧手錶,還有其他穿戴式產品正在開發、驗證中。這幾年車用面板從傳統LCD面板轉到MiniLED背光,改善很多顯示效果,車廠導入積極,友達在MicroLED也會持續耕耘車用面板市場。

  • 《半導體》長科*:上半年營運谷底 下半年可望重返成長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長科*(6548)第1季稅後盈餘為3.8億元,年減46%,每股盈餘為0.41元,長科*預估,第2季合併營收介於27.5億元到29.3億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0.2元兌1美元平均匯率假設,則預估毛利率將介於22.7%到25.7%之間,營益率將介於13%到16%之間,長科*董事長黃嘉能表示,今年上半年是營運谷底,下半年可望重返成長。 長科*今天舉行法說會,公佈自結2023年第1季財報,由於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客戶調節庫存影響,第1季合併營收為28.3億元,季減15%,年減22%,高於先前法說會預估26.1億元到27.4億元目標,單季合併毛利率為23.9%,季減4.2個百分點,年減7個百分點,則略低於法說會預估下緣24%,營業淨利為4.04億元,季減35%,年減50%,營益率為14.3%,季減4.3個百分點,年減8.2個百分點,低於法說會預期15%到17%區間,歸屬母公司稅後盈餘為3.8億元,季減3%,年減46%,以每股面額0.4元之股數計算,每股盈餘0.41元,相當於賺進1.05個資本額。 在重要比率方面,長科2023年第1季毛利率為23.9%,比上季下滑4.2個百分點,係因客戶需求訂單減少,故產能利用率下降,致毛利率減少;第1季營益率為14.3%,比上季減少4.3個百分點。與2022年同期比較,2023年第1季毛利率下滑7個百分點,營益率降低8.2個百分點。 以製程區分,長科蝕刻製程的營收比重為46%,沖壓比重54%。就產品組合來看,IC導線架佔營收比重42%、Discrete 21%、QFP 16%、QFN13%及EMC LED 6%;受到客戶需求下滑影響,前四大產品營收皆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減少,EMC-LED業績持穩。 就應用別而言,受到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疲軟影響,長科2023年第1季3C佔營收比重為39%,較去年同期下滑3個百分點;而車用和工業用營收比重則順勢攀升,車用比重為38%,比去年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工業應用比重為20%,也比去年同期增加2個百分點。 展望第2季,長科*預估,單季合併營收介於27.5億元到29.3億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0.2元兌1美元平均匯率假設,則預估毛利率將介於22.7%到25.7%之間;營益率將介於13%到16%之間。 長科*表示,第1季受全球經濟疲弱,消費性市場需求偏低,以及供應鏈調整庫存水位等因素影響,單季業績較去年第4季滑落,不過公司認為,第1季應是營運谷底,預期第2季起可望緩步脫離谷底,除了來自QFN、QFP等現有應用的傳統導線架本業表現穩健,長科成長動能亮點聚焦在Mini LED及車用電源管理等應用之產品,有助於實現營運增溫的預期。 長科*新開發出應用於Mini LED之PMMS(Pre Mold Metal Substrate)基板,現已切入國內外LED和品牌廠商,並導入汽車面板等背光應用,未來商機可期。 長科*的PMMS基板以全新光學設計思維,使客戶可大幅減少Mini LED背光的使用顆數,進而降低整體背光成本,可望在消費性顯示應用中重新掀起Mini LED新浪潮。在車用部分,長科藉由獨特的特殊表面處理及選擇性局部電鍍技術,擁有多樣化技術的導線架解決方案,與國際前十大車用半導體廠緊密合作,持續開發新一代等車用相關產品,預期車用事業也將會驅動營運成長。 此外,長科*董事會已通過2022年下半年盈餘分配案,每股擬分派0.81元現金股利,預計6月8日除息交易,7月12日發放股息。 值得一提的是,長科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已高於導線架產業平均水準,並達到與晶圓代工產業龍頭相近水準,長期而言,長科*將持續透過有紀律的資本支出及優異的營運效率,創造領先業界的ROE,並在導線架產業中掌握規格話語權。

  • 《科技》DIGITIMES:透明Micro LED成車載顯示器亮點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DIGITIMES研究中心針對4月下旬舉行的Touch Taiwan 2023指出,Micro LED仍為各大廠聚焦的重點技術,上游LED晶片業者晶電提出多項Micro LED量產解決方案,錼創科技-KY創(6854)與友達(2409)達更將透明型Micro LED顯示器列為車載領域的重點產品。因應未來車發展趨勢,友達推出2.0版智慧座艙系統,群創(3481)則強調其藉由系統整合能力,已成為高階車款一階Tier 1供應商。 上游業者方面,晶電提出加快Micro LED導入量產進程的解決方案,包括高均勻性COW(Chip on Wafer)產品,以及協助LED封裝廠及TFT LCD面板廠進行巨量轉移的前端製程。鴻海(2317)與晶成半導體共同開發畫素密度超過6,500ppi、尺寸僅0.12吋的高亮度藍光Micro LED顯示器,主要應用於AR眼鏡,該技術亦可延伸至車載抬頭顯示器。  透明型Micro LED顯示器為本次展覽中車載領域重點產品。錼創展示9.38吋透明Micro LED顯示器,多數車廠正評估樣片中,且該產品已邁入可量產階段。友達展示的透明型Micro LED顯示器,分別製作成具有3D呈像效果的數位儀表板,以及與車體內裝結合的Micro LED顯示器,後者藉由加裝一層光學膜,使得顯示器具隱藏效果。  友達與群創亦推出智慧座艙解決方案。友達展示2.0版智慧座艙系統,兼顧駕駛、副駕、後座乘客應用,其中,前方擋風玻璃共搭載4個抬頭顯示器,後座娛樂系統則分別搭載透明型Micro LED顯示器,以及具有電競功能的LCD顯示器。群創車載顯示器強調LID (Large Size Integrated Display)特色,該公司以Tier 1角色,已直接供應車廠高階上市車款。  在終端移動載具應用方面,工研院展示與友達合作的智慧移動窗屏導覽系統,讓透明型Micro LED顯示器不僅具互動加值功能,且藉由晃動補償技術,提升乘客閱聽資訊的舒適感。該系統主要應用在汽車、船舶、捷運、飛機等,已具導入實績。

  • 拜登殺不死陸晶片業!韓媒爆下一步狙擊這產業:北京當心

    美國去年10月初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禁止先進製程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後,根據韓媒報導,拜登政府接下來可能把炮口瞄準中國OLED產業。 《韓國時報》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說法指出,美國為遏制中國技術發展採取的措施恐會擴大,OLED產業被視為下一個可能的目標。報導稱半導體對先進民用、軍用領域有其戰略重要性,而面板尤其是OLED也越來越被視為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 一位熟悉韓國貿易政策的高級政府官員接受電話採訪時說,中國OLED業蓬勃發展,遏制中國對OLED主導地位的雄心壯志,可能為美國或其盟友在該領域的成長奠定基礎,因此,美國有可能對OLED顯示器實施與晶片類似的出口管制。 南韓前總統文在寅的某位助理透露,美國官員兩年前曾認真考慮要在南韓、日本及台灣的幫助下,限制OLED製造設備及材料的出口,但由於OLED可能被傳統液晶面板LCD以及LED取代,雖然中國也有數家優秀的面板製造商,美國後來還是決定將制裁重點放在中國晶片產業上。不過他也提到,拜登政府未來有可能將重點轉移到OLED上。 一位前三星高層表示,如果美國想要瞄準中國的OLED產業,限制中國OLED的生產,南韓、日本和台灣須提供支援。 但曾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工作的Zack Cooper則認為,OLED技術不太可能成為美國出口管制的重點項目,因為OLED的軍事用途有限,加上OLED很容易被傳統技術取代,他對於美國是否會限制OLED技術抱持懷疑態度。

  • Micro LED討論度飆

     觸控展於上周落幕,隨著上下游供應鏈大舉投入Micro LED,步入成本銳減、衝產能的階段,即使還談不上損益平衡點,但是終極顯示器的風采仍力壓Mini LED,成為今年展會上最閃亮的一顆星。  而今年富采(3714)、錼創科技-KY(6854)將分別改選董事、增選一席獨立董事,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在富采本屆董事改選上,出任新任董座的呼聲很高之外,外界也關注,友達是否著墨錼創今年即將增選的一席獨董。  由於Micro LED集LED、面板及半導體產業於一身,加上彭双浪今年花了為數不少的篇幅大談Micro LED,Micro LED在甫結束的觸控展會(Touch Taiwan 2023)上獨領風騷,成為會場上最受矚目的應用,雖然現階段還談不上損益平衡點,不過發展產業生態系、衝出Micro LED產能降低成本,成為更被關注的話題。  雖然業界認為,Micro LED、Mini LED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不過在設備商惠特(6706)釋出Mini LED滲透率不如預期,各廠稼動率都很低且看淡Mini LED市況之下,今年Mini LED的光芒相對黯淡,富采(3714)積極擴建Micro LED產線之外,因消費性電子需求仍然疲軟,富采今年營運要超越去年面臨不小挑戰。

  • 聚積 Touch Taiwan秀車用產品線

     LED驅動IC廠聚積(3527)參加智慧顯示展覽會(Touch Taiwan),大秀自適應頭燈(ADB)、貫穿式尾燈及車內顯示等車用LED產品線,全力鎖定電動車及智慧座艙市場。法人表示,聚積目前成功切入中國車廠供應鏈後,下一步將鎖定全球一線車廠,未來車用LED產品線將可望成為聚積中長期的營運動能。  聚積表示,公司在LED驅動晶片產業耕耘二十多年,持續投入既有的LED顯示屏市場,也不間斷地競逐嶄新領域,其中公司近年來開始針對「電動車/智慧座艙」等市場布局,並在2023智慧顯示展覽會中展示一系列應用。  聚積在本次智慧顯示展覽會展秀出自適應頭燈、車內螢幕顯示及貫穿式尾燈等車用產品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屬於車內螢幕顯示產品線,聚積針對車內顯示螢幕開發的LED背光產品線,除了中控螢幕、儀錶板之外,更可鑲嵌在方向盤上,以提供駕駛人行車資訊的輔助顯示器。  聚積指出,公司開發的車內螢幕顯示產品只需一顆驅動晶片即可控制調光區域高達1,536區;而LED的高亮特性,使得以mini LED做為背光源的顯示器在白天也能清楚觀看,不受陽光影響。  法人指出,聚積目前成功以mini LED背光產品打入中國車廠供應鏈,未來目標將瞄準歐美全球主要車廠,不過由於車用產品認證時間較長,且生態系較為封閉,因此仍需要數年時間才有望逐步傳出好消息。

  • 富采逐季升溫 全年挑戰大

     富采(3714)旗下晶電董事長范進雍表示,看到背光需求復甦,預期一季比一季好,下半年比上半年好,但成長「斜率」不高,全年成長挑戰很大。至於Mini LED,雖然IT不如預期,但車用、戶外顯示表現不錯,期望能補上。  富采投控攜手集團子公司晶元光電、隆達電子、晶成半導體、元豐新科技、葳天科技以「Lead the Way」為主題,聚焦Micro LED、Mini LED、車用、感測、元宇宙及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等主題,共同展示最新尖端科技產品及研發技術,展現集團整合綜效。  范進雍說,今年現場有很多Micro LED展示,比較成熟化的應用主要是車載和穿透式顯示。富采Micro LED擴產計劃如期推動,與錼創合作新增一條將於今年底完成,接著進行客戶端認證,到明年6吋產能約5,000片,下個階段產能則是提升到1萬片。  隆達董事長蘇峯正指出,Micro LED成本下降需要供應鏈各環結搭配,而巨量轉移、晶粒修復效率都持續在精進,以巨量轉移為例,目前一秒可轉移1萬顆,或許半年時間就可以進步到10萬顆,隨著速度提升,成本就降下來了。從LCD發展歷程來看,一片32吋面板在2005年賣1,000多美元,現在只要30美元,以面板角度出發,未來成本有可能是現在10分之1,甚至是20分之1,當產品滲透率來到15~25%,生產達到了經濟規模,也會近一步加速成本下降。  范進雍表示,產業有好轉一些,看起來第二季比第一季好,下半年又比上半年好,但是成長的斜率不高,全來來看可能還是會比去年差一些。幾項產品來看,隨著面板需求復甦,背光的拉貨動能也恢復,車用的表現預期持平,感測產品在穿戴式裝置有不錯的成績。  Mini LED來看,雖然IT的需求不如預期,但是車用需求比過去預期好,此外,大尺寸電視、戶外顯示屏等應用方面,也有不錯成長,今年筆電也會有Mini LED新機導入。還好Mini LED建置的產能規模不大,對於未來的產能去化不擔心。

  • 谷歌整合AI研究部門DeepMind和Brain

    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熱潮,已成科技巨頭火拚的新戰場,谷歌宣布整合旗下兩大AI研究團隊Brain和DeepMind,新團隊名稱為Google DeepMind。 Google DeepMind由原DeepMind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領導。2014年谷歌以5億美元收購價,將DeepMind納入麾下。 負責監督Google Brain的前Google Research主管迪恩(Jeff Dean),被賦予科學長(Chief Scientist)新職。谷歌指出,迪恩將帶領公司「最重要、最具戰略性的AI技術計畫。」 谷歌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20日貼文表示:「將所有這方面人才整合成一個團隊,加上有谷歌的運算資源做後盾,將大大加快我們的AI進程。」

  • Micro LED艦隊成形 台灣量產元年

     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聯合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等四大協會與十多家業者,共同成立Micro LED菁英陣隊,並宣布今年為台灣Micro LED顯示器量產元年。  TDUA理事長柯富仁表示,未來將從面板、材料到設備全面加速創新技術落地,推動整體產業鏈在台量產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Micro LED產業重要基地。  柯富仁表示,Micro LED若要兼具高亮度與高解析度,其中的技術難度僅靠個別產業單打獨鬥幾乎很難達成,且須跨領域整合半導體、LCD、LED產業之設備、材料與製程,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綜效。目前日韓借助品牌力量來競爭,中國則傾政府力量急起直追。台灣LCD、LED、半導體三大產業在國際上具強大競爭力,若能在巨量移轉、修補、檢測設備和關鍵材料領域加速整合,定能強強聯手、進一步推升產業發展。  看好Micro LED被視為下世代顯示技術,TDUA號召四大協會與友達、群創、富采、錼創、彩晶、明基材、漢民科、志聖、均豪、帆宣、大銀微、英特盛、默克、永光化學、晶電等上中下游共十多家業者,成立台灣Micro LED菁英陣隊,串聯國內上游半導體、中游面板、下游出海口完整產業鏈,橫向鏈結包括先進材料、半導體製程、精密設備、LED、背板、封裝測試等國內外供應鏈,盼成功讓台灣成為全球Micro LED主要生產基地,在下一波智慧產業浪潮中奪先機。

  • 《專訪》產品甜蜜點到 長科*2025年3大導線架拚全球市占30%(3-3)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Tesla於日前宣布將減少75%的SiC用量後,與IDM廠合作開發車用電源管理導線架多年的長科迎來產品進入甜蜜點的曙光,加上PMMS(Pre Mold Metal Substrate)基板之「Mini LED」標準規格產品在車用面板、大型電視展現優勢,宛如為長科*(6548)未來營運增添兩座推進器。 黃嘉能表示,「導線架做不好,等於就是賣銅而已。」長科將導線架製程往客戶端延伸,多做一、兩道製程,讓客戶少做一些製程,提高客戶的良率並降低其生產成本,也因為長科將QFN/aQFN等技術往上堆疊,原本一條純導線架可能賣3美元,銅佔0.3美元,但搭配其他技術做成產品,單價可以賣到30美元,銅成本差不多,產品價值卻高很多。如同長科客戶所說:「你們東西很貴,但我們喜歡用你們的產品,因為只有你們會做。」由於長科技術走在客戶前面,產品技術含量高,讓長科的毛利率比同業高很多。 面對Mini LED及車用電源管理導線架未來「Very strong opportunity demand」,黃嘉能也擬訂不同策略,其中Mini LED部分,不僅準備申請PMMS氣密性檢驗規範列入JEDEC標準,更計畫串連LED封裝廠、二次光學廠及背光模組廠等合組Mini LED材料供應聯盟,希望發揮打群架的力量,為產業制定新標準,擴大商機;在車用電源導線架方面,長科承接住友金屬礦山與國際IDM廠長期合作關係,持續開發新一代等車用相關產品。 展望未來,黃嘉能表示,長科除原有的QFN等IC導線架主火箭業績持續成長,隨著Mini LED及車用電源管理產品佈局開始發酵,可望成為長科營運兩個推進器,目前Mini LED月營收約150萬美元到250萬美元,車用電源管理相關產品月營收約30萬美元,在客戶訂單穩定放量下,希望未來Mini LED年單月營收有機會挑戰1000萬美元,車用電源管理導線架月營收可達150萬美元,公司目標是2025年三大導線架產品全球市佔率達30%。 黃嘉能強調,長科不僅追求導線架產業中市佔率持續增加,更希望能成為導線架業界的規格制定者。(3-3)

  • 《光電股》富采今年營運逐季緩成長 Micro LED新產線蓄勢待發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富采投控(3714)第一季營運落底,今年逐季成長,但成長幅度恐相對和緩。而與錼創科技-KY創(6854)合作第一條Micro LED產線將於年底完成,2025年將迎來第一波顯著成長動能。  富采集團率領旗下子公司參展Touch Taiwan 2023,聚焦Micro LED、Mini LED、車用、感測、元宇宙及次世代化合物半導體等六大核心技術。  富采以景氣角度看營運,目前確定今年第一季營運為谷底,第二季會比第一季好,且逐季向上,下半年會較上半年好,但成長幅度恐相對和緩,加上去年上半年營運高,今年整體營運成長將有挑戰,營運詳情將在5月5日舉行之法說會做更明確說明。 富采旗下晶電董事長范進雍表示,面板業看法相對樂觀,背光需求復甦有望,車用、消費性產品相對平緩,而Mini LED第二季將較第一季佳,並逐季成長,但成長幅度仍不算顯著,Mini LED其中的電視、車載成長看好。  富采於2023年進行Micro LED布局,與錼創科技-KY創(6854)合作第一條產線將於年底完成(6吋產能5000片套),隨後進入客戶認證,計畫於2025年達到產能1萬片套。Micro LED應用最慢將於2024年進入量產,會先從電視、穿戴式裝置開始切入。范進雍也有信心,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多,擴展進度也如預期,新廠支援需求,2027年可望啟動第二波新產能。  關於成本下降狀況,Micro LED尚未大量製造,將思考終端需求,調整LED介面貼近需求,公司將持續合作供應鏈,並以滲透率可望降低成本,富采子公司隆達董事長蘇(峰)正說明,以液晶面板為例,透過機台、製程、材料來省成本,32吋液晶TV面板從最開始一片價格1000多美元,現在只要30美元,便達30倍價格差異,不過價格下降時間拉長20-30年之久。Micro LED價格改善空間很大,不過富采預估成本下降約4-5年,當中將持續合作供應鏈,後續產品受惠成長動能更大,富采卡位最前線。  隆達董事長進一步提到,成本除從晶片的角度之外,從整體供應鏈來看,巨量移轉技術也是主要因素,目前廠商可在1秒鍾轉換1萬顆LED晶粒,或許半年後可達10萬顆,隨著技術成熟化,未來成本可望盡速達現階段的十分之一。

  • 《今日財經懶人包》財報好壞抵銷 美股很淡;台積創意 吃微軟AI肥單;歐盟2026課碳稅 鋼鐵水泥注意了;友達Micro LED成本 拚每年減半;米其林三星美食上華航 經濟艙也能吃

    Fed昨公布褐皮書,指美經濟陷停滯,通膨和就業放緩,信貸也緊縮,美債殖利率又飆升,企業財報好壞不一,美股持平,僅NASDAQ小漲;微軟轉投資ChatGPT掀AI熱潮,將自主研發AI晶片,台積電、創意受惠;歐盟通過全球首創的碳進口稅法,3年後上路,首波鎖定鋼鐵、水泥等;友達秀Micro LED產品,智慧手錶年底將量產,拼每年成本降50%;華航將米其林三星「頤宮」美食搬上歐美航線,經濟艙也能吃。以下為今(20)日財經懶人包: ▲財報好壞抵銷 美股很淡 周三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再度以幾近平盤作收,最新發布的企業財報仍是喜憂參半,幾家醫療技術公司業績報喜,但網飛(Netflix)表現差強人意。特斯拉宣布在美國第六度降價後股價下挫,亦給美股帶來壓力。迪士尼(Walt Disney Co)與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 Group Inc)在同業發布業績後下跌,拖累道瓊指數下跌。晶片股雲集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1%,表現相對疲弱。在法說會前夕,台積電ADR下跌1%。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下跌79.62點或0.23%,收33,897.01點。   NASDAQ上漲3.81點或0.03%,收12,157.23點。   S&P500下跌0.35點或0.01%,收4,154.52點。   費城半導體下跌31.34點或1.02%,收3,046.38點。 ▲微軟AI晶片 找台積助攻 微軟轉投資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熱度不減,引發國際大廠爭相布局AI應用,微軟Azure雲端服務提供AI運算,過去主要以繪圖處理器(GPU)架構為主,現決定投入自有AI晶片研發。據業界及外媒消息,微軟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及創意矽智財(IP)開發AI運算Athena處理器,以進一步降低AI市場布局的龐大運算硬體建置成本。 ▲歐盟通過碳進口稅 2026上路 歐洲議會18日表決通過多項改革歐盟氣候政策的法案,包括修改碳交易市場機制,提高歐洲汙染成本。此外批准創全球首例的碳進口稅立法,自2026年起對進口歐盟的高碳排商品課徵碳稅,這係首次將氣候規範納入全球貿易規則。 ▲友達Micro LED成本 拚每年減半 Touch Taiwan開幕,友達攜手供應鏈夥伴展出Micro LED全系列產品,並宣布年底將量產首個Micro LED智慧手錶應用,市場高度矚目。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期望Micro LED成本和摩爾定律一樣,每年降50%,更多人投入下降速度會更快,今年友達將逐步縮減L5A廠的產能,規劃龍潭廠區將為新的顯示技術平台做準備,打造Micro LED顯示器量產線。 ▲三星美食升空 華航揪頤宮 推米其林機上餐 華航首創以台灣米其林三星料理,搶攻客運復甦商機,宣布與台灣唯一米其林三星中餐廳-君品酒店「頤宮」合作,推出「高空三星私房食藝」機上餐點,將自21日起於台灣出發的歐洲、美加長程航班上菜。

  • 《半導體》錼創今年營收拚倍增 轉盈時程不變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錼創科技-KY創(6854)董事長李允立表示,成本比例式下降,並逐步擴大量產力道,公司更聯手供應鏈快速擴大產能。今年底前挑戰單月損平,並最快在2024年轉虧為盈,公司看法不變,今年營收更可望較去年倍數成長。  錼創3月營收0.45億元,年增45.22%、月增51.30%,登歷史新高紀錄;第一季營收0.97億元,年增17.95%、季減9.82%。公司先前目標,挑戰今年底前單月損平,有機會最快在2024年轉虧為盈。錼創董事長李允立表示,2023年業績保持一直以來看法不變,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倍數成長,未來幾年營收亦倍數成長,且後續轉盈計畫不變。事實上,儘管大環境變數不佳,但開發力道不變,營收仍看法樂觀。 友達喊出今年是Micro LED面板量產元年,希望成本下降如摩爾定律「2年減一半」。李允立也認同,以單一產品比較,去年成本已年減5成,預計今年將再年減40-50%。進入量產階段,錼創有越來越多客戶分布,預期Micro LED手錶和電視已可進入銷售階段,車用Micro LED則步入Design in階段,三至五年後新車產品也將可望登場,商機日漸壯大,但實際上,錼創目前產能已經爆了,所以需要夥伴力量,聯手供應鏈快速擴大產能,公司將設備、技術、Know-How給合作夥伴,對產業快速發展,且非做不可,並對錼創、對客戶均有利。  面對大陸銀彈攻勢,又該如何看待Micro LED後續發展?李允立表示,中美競爭下,客戶仍小心評估供應鏈,以免捲進出貨供應問題,加上錼創有南韓高階客戶,共同發展進步時程下,均對台灣和公司發展Micro LED的有利機會。

  • 《光電股》Q1營運落底 億光H2成長有限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億光(2393)董事長葉寅夫認為,庫存去化仍存,產業景氣不佳延燒,第一季谷底後,下半年會略反彈,但成長幅度恐有限,相較上次法說會看法更加保守。  億光去年第四季轉虧,為十餘年來首見單季虧損;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2.31億元,年減36.54%,每股純益2.78元,遜於前一年的4.37元。億光3月營收16.39億元,月增16.78%、年減19.3%,仍創下9個月新高水準;第一季營收44.52億元,年減19.08%、季減0.29%。 億光上次法說會中提到,上半年景氣仍保守,冀望下半年能見到回溫。不過董事長葉寅夫認為,今年不再認列德國WOFI轉投資,一次性打消後,今年營運恢復維穩成長,第一季谷底後,下半年會略反彈,但成長幅度恐有限,相較上次法說會看法更加保守。  葉董提到,今年下半年營運看法保守,主因為庫存去化、景氣不佳,使得LED產業不樂觀。但台灣Micro LED菁英陣隊成立,並宣布今年為台灣Micro LED顯示器量產元年,台灣以Micro LED做產業彎道超車,目標讓整個產業在台灣地位做反轉。雖然億光產品尚未著墨Micro LED布局,期望面板大廠加速推動市場產業壯大,到時候便會合作共同切入。至於Mini LED應用仍多,董事長並提到20年前是與陸廠共同的初創者,葉寅夫也看好目前Mini LED導入車用顯示的應用。  億光今年營運,顯示、電視產品均表現不佳;高階光偶則相對得宜,公司市占率可望持續增加。

  • 《科技》6000億元產值商機 台拚全球MicroLED產業重要基地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aiwan Display Union 666Association,簡稱TDUA)周四聯合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等四大協會與十多家業者,共同成立Micro LED菁英陣隊,並宣布今年為台灣Micro LED顯示器量產元年。未來將從面板、材料到設備全面加速創新技術落地,推動整體產業鏈在台量產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Micro LED產業重要基地,搶占2030年全球產值高達6千億元新台幣商機。 TDUA理事長柯富仁表示,根據Omdia相關報告指出,2023年是Micro LED商品化關鍵年,未來Micro LED顯示應用在穿戴式裝置、大尺寸電視、數位看板、家庭劇院、智慧座艙、虛擬攝影棚等需求大幅提升下,市場將呈現大爆發趨勢。Micro LED若要兼具高亮度與高解析度,其中的技術難度僅靠個別產業單打獨鬥幾乎很難達成,且須跨領域整合半導體、LCD、LED產業之設備、材料與製程,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綜效。目前日韓借助品牌力量來競爭,大陸則傾政府力量急起直追;台灣LCD、LED、半導體三大產業在國際上具強大競爭力,若能在巨量移轉、修補、檢測設備和關鍵材料領域加速整合,定能強強聯手、進一步推升產業發展。  看好Micro LED被視為下世代顯示技術霸主,TDUA號召四大協會與友達(2409)、群創(3481)、富采投控(3714)、錼創科技-KY創(6854)、瀚宇彩晶、明基材料、漢民科技、志聖工業、均豪精密、帆宣系統、大銀微系統、英特盛科技、默克先進科技材料、永光化學、晶元光電等上中下游共十多家業者,成立台灣Micro LED菁英陣隊,除展現Micro LED技術優勢,更串聯國內上游半導體、中游面板、下游出海口完整產業鏈,橫向鏈結包括先進材料、半導體製程、精密設備、LED、背板、封裝測試等國內外供應鏈,盼成功讓台灣成為全球Micro LED主要生產基地,在下一波智慧產業浪潮中奪先機。  TDUA副理事長楊柱祥說明,為了達成此目標,TDUA提出三個策略,第一,推動Micro LED顯示器台灣製造與材料、技術、設備本土化,促進Micro LED巨量移轉、修補、量測等精密設備開發。第二,強化系統整合能力並積極導入國內相關場域,先試先行各類解決方案,累積更多智慧顯示技術能量。第三,人才是產業持續進步的活水與動力,協會鼓勵和支持新創企業和年輕人投入參與與創新,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透過產學合作共同推進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進而帶動產業升級轉型。  柯富仁強調,在全球化競爭中,TDUA除結合台灣顯示產業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更要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合作,促進Micro LED與國際標準接軌,成功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國際角色地位,開創Micro LED產業新局。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