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14日發布「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結果顯示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三大利空衝擊下,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為56分,降至五年最低水準。該調查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訪查其對半導體產業未來展望。 雖然信心指數創五年低點,由於車用晶片需求大幅成長,且多數產品半導體短缺問題有望緩解,81%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預估所屬企業未來一年營收將成長,並且有23%受訪者預期營收漲幅將超過20%。 「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結果顯示,65%半導體高階主管認為供應鏈短缺將在2023年有所緩解,其中更有52%受訪者認為年中就可緩解。 至於半導體產業的三大挑戰,報告指出,包括人才短缺、通膨與監管法規風險、地緣政治與半導體國有化。其中更有46%受訪者非常擔憂人才與勞動力短缺問題。 KPMG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鄭安志認為,經觀察國內半導體廠商2023年前兩月營收公告及第一季財務預測,大多數廠商營收成長似乎受到壓抑,主要是因2022年受庫存調整等影響,半導體產品的供應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上半年極有可能呈現出貨放緩趨勢,等待庫存去化後,預計下半年出貨將恢復。 鄭安志認為,雖然需求逐漸修正,由於半導體應用類別日益廣泛,未來車用、手機、工業、無線通訊、人工智慧、5G基礎設施及能源市場需求,將使半導體需求保持成長動能。 此外,元宇宙過去在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排名處於後段,但隨著元宇宙的技術不斷發展,也被產業領導人視為值得持續關注的行業。
KPMG今(14)日公布《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顯示,受去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創5年來新低;不過仍有逾8成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營收將呈現成長,且拜應用多元化之賜,半導體需求仍將保持成長動能,尤其,車用晶片被視為推動半導體成長幅度最大的產業。 綜合媒體報導,《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訪問了151位半導體產業高層以了解今年半導體產業的展望,而今年的產業信心指數為56分,創5年新低,但仍有81%的業界高階主管認為,未來一年的營收將會成長,且有逾23%受訪者認為營收漲幅會超過2成。 KPMG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鄭安志表示,受去年庫存調整、中國大陸疫情防控、中美衝突和通膨衝擊,大多台廠去年營收被壓抑,這從半導體廠今年1、2月營收和第一季財務預測可以得知;不過,預計下半年出貨將恢復,且車用、手機、工業、無線通訊、人工智慧、5G基礎設施及能源市場等場域應用多元化,半導體產業仍將保持成長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應用項目中,調查也顯示,在眾多應用中,車用晶片將成為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最強推進器;根據調查,隨著各國先後宣布電動車政策並承諾發展目標,要在2025年至2040年間逐步禁售燃油車,電動車的發展將推動高功率半導體進一步發展。 按照KPMG發布的《車用半導體—加速進入MaaS的新時代》調查顯示,車用半導體收入至2040年將超過2,500億美元,過去被視為半導體產業的最強動力無線通訊退居第二位,物聯網(IOT)、雲端運算及人工智慧(AI)則名列第三至第五名。
KPMG安侯建業14日發布「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訪問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展望。 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三大不利影響,導致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降為五年來最低。 但受訪者也表示,因車用晶片需求大幅增長,且多數產品的半導體短缺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因此仍然對半導體收入成長抱持非常樂觀的態度。8成以上受訪者認為2023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會成長。
陳進財的會計背景,與傳產、電子的兩棲身分,為人津津樂道,鮮有人知的是,他除了頭腦靈活外,四肢也很發達,大學時是淡江柔道校隊,還土法煉鋼、自製槓鈴練舉重,連橄欖球都有涉略,在民國50年代,運動風還不流行時,可說是走在時代尖端。 允文允武 走在時代尖端 在職涯的選擇上,陳進財也勇於選擇不同的路。其實他曾通過國考,也接受過完整的公務人員訓練,但當時,正逢KPMG(當時名為PMM)進入國內,畢業於淡江會計研究所的他,想走本科系的初衷,驅動他捨棄鐵飯碗,說要「到少林寺練功」,成了KPMG的第一代。 回首事務所歲月,在當時還沒有計算機、冷氣的年代,陳進財曾在夏天加班時,脫到只剩吊嘎在打算盤;那時候的過帳,筆筆都是人工處理,很容易出錯,曾有一年結帳差一毛錢,他大喊「這樣不能平衡,一定得抓出來」,工作負荷可想而知。 尤其是5月份,各家公司趕做年報旺季,會計師案件量龐大,時間壓力又緊繃,還要負擔特別重的責任,勞心又勞力。時任查帳員的陳進財,身體不堪負荷,在2年後選擇離職,他的空缺後來由三個人替補,根本就是「一個人當三個人用」。 勇於挑戰 傳產、電子兩棲 雖然在KPMG的時間不長,但凡事全力以赴的陳進財,就有了代表作。南僑化工的上市案,就是由他承辦,這是KPMG進入台灣市場後的首樁上市案,也是陳進財由會計領域,轉進產業的一大契機。 當時陳進財獲延攬,進入南僑化工,從一級專員做起,一路到總裁,同時擔任多家企業的董事、獨董,目前身分是穩懋、聯茂的董事長及南僑最高顧問、上銀副董,兩棲於電子與傳產領域,從會計人搖身成為管理人。 幾十年前回母校向學弟妹分享時,陳進財就說,學會計,最終會變成兩種人:會計人、管理人。會計人僅能做會計,科技演變下有被AI取代之虞,「要懂得用會計作管理的工具」,管理人用腦袋做決策,會計只是做決策的工具與資料來源之一,AI無法取代。
全球興起ESG永續風潮,金管會要求自2024年起,永續指標確信及溫室氣體確信會計師及所屬事務所/機構,應符合「上市上櫃公司永續報告書確信機構管理要點」規定,KPMG安侯建業21日宣布拔得頭籌,成為四大中首家取得主管機關永續指標暨溫室氣體確信資格的事務所。 政府2月15號公告《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為少數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國家。2024年起,1700家上市櫃公司被要求依資本額逐步揭露永續報告書及溫室氣體資訊,並需經確信機構確信。目前可提供驗證的機構含環保署認可查驗機構,及金管會核可的會計師事務所。 KPMG表示,碳盤查是先由企業做出盤查清冊或報告,再由合格會計師事務所或驗證機構提供確信意見,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均在爭取成為碳盤查的確信單位,KPMG安侯建業已獲主管機構認可,成為第一家取得永續指標暨溫室氣體確信資格的事務所。 KPMG主席陳俊光表示,會協助企業健全永續資訊揭露,讓資本市場更加支持在環境、社會及治理方面努力的企業。執業會計師黃郁婷則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的碳盤查與財務報告邊界,由熟稔財報且熟悉永續報告的事務所來執行,可以整合客戶需求,也更加便利。KPMG可在今年度協助企業先做確信「健檢」,讓企業提前了解公司內部可加強地方。 執行長吳麟也說,2023年為碳管理重要行動年,主管機關的行動落地,國際上CBAM要求企業進行碳揭露與碳確信。這次取得確信資格,代表主管機關在推動國家永續政策執行上,KPMG安侯建業是可以信任的第三方,KPMG將持續協助政府與企業,與世界同步永續的使命與行動。 碳資源服務董事總經理黃力家則說,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我主管機管邁開大步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要求上市櫃公司進行以財務報表為邊界的溫室氣體盤查與第三方確信,此舉將引導我國企業更加重視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並向投資人展示負責任減碳作法。
政府2月15號公告「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前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成為少數將2050淨零目標納入的法律國家。全球興起ESG永續風潮,金管會也要求自2024年起,永續指標確信及溫室氣體確信會計師及所屬事務所/機構,應符合「上市上櫃公司永續報告書確信機構管理要點」規定,KPMG安侯建業宣布,成為四大首家取得主管機關永續指標暨溫室氣體確信資格的事務所。 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吳麟指出,2023年為碳管理的重要行動年,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開始施行、主管機關的行動落地、國際上CBAM要求企業進行碳揭露與碳確信。這次取得確信資格,代表主管機關在推動國家永續政策執行上,KPMG安侯建業是可賴以信任的第三方,KPMG將持續協助政府與企業,與世界同步永續的使命與行動。 KPMG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黃郁婷表示,企業揭露的ESG資訊逐漸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判斷依據,投資人及利害關係人日益重視揭露數據的品質,至於數據的品質如何增加公信力及可靠性,第三方確信是最直接的佐證方式,透過外部檢視,企業更能進一步提升企業永續營運與改善永續系統流程。 KPMG安侯碳資源服務董事總經理黃力家則說,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全球目標,我國主管機管邁開大步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要求上市櫃公司進行以財務報表為邊界的溫室氣體盤查與第三方確信,此舉將引導我國企業更加重視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並向投資人展示負責任的減碳作法。
KPMG安侯建業與臺灣證券交易所日前在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及KPMG安侯建業專業策略長池世欽帶領,共同前往吉隆坡及檳城拜訪當地企業,並辦理兩場「前進臺灣資本市場說明會」,共計50家當地台商、華商及僑商企業熱烈參與進行交流,包括駐馬來西亞經濟文化代表處組長章遠智、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林凱民、馬來西亞檳城臺灣商會會長許上智、暨大馬留臺校友會等多位會長及會員蒞臨與會參加,分享疫情前後的企業經營理念及面臨之機會與挑戰。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面對近年疫情影響及外在經貿環境變化,在海外打拚的台商企業仍展現出高度經營韌性。透過資本市場直接金融的上市籌資功能,可進一步協助企業充實營運資本、完備管理制度、招募及吸引優秀人才,進而提升企業價值,並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目標。 KPMG安侯建業專業策略長池世欽表示,自2008年起臺灣政府開放海外企業來台掛牌,證交所與KPMG安侯建業至今一起造訪馬來西亞數次。在疫情逐漸穩定國境逐漸開放後,2023年海外業務推動的第一站即安排來到馬來西亞參訪。馬來西亞台僑外商在東協國家擁有數一數二密集的優質企業,根據KPMG長期服務的經驗,如何在變動的環境中掌握商機與因應挑戰,尤其是近幾年來的ESG及CFC議題,更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最後,市場風險及營運與業務即時可見度屬當前最大的挑戰,透過臺灣資本市場具備的優點:本益比合理、交易量高、外資持股市值占比4成,另外包含再籌資(SPO)多元暢通管道、上市成本合理可負擔,資訊透明公開等特色,更能使企業多元發展、壯大經營。
KPMG安侯建業與證券交易所赴馬來西亞招商。KPMG安侯建業專業策略長池世欽表示,馬來西亞台僑外商在東協國家擁有數一數二密集的優質企業,根據KPMG長期服務的經驗,如何在變動的環境中掌握商機與因應挑戰,尤其是近幾年來的ESG及CFC議題,更是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為此,KPMG也長期與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合作,透過國際投資合作計畫及於東協國家設立的台灣投資窗口 Taiwan Desk,深入了解當地企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KPMG安侯建業海外業務發展中心新馬區主持會計師趙敏如分享,對於企業在上市前可透過四大項目來自我評估的財務業務審查,包含:收入面、關係人交易、財務比率及轉投資事業。另外,對於企業在資金貸款或與其他股東的往來是否有無資金流程或是帳務處理不當的也需慎重審查企業的內部控制。 最後,市場風險及營運與業務即時可見度屬當前最大的挑戰,透過台灣資本市場具備的優點:本益比合理、交易量高、外資持股市值佔比4成,另外包含:再籌資(SPO)多元暢通管道、上市成本合理可負擔,資訊透明公開等特色,更能使企業多元發展、壯大經營。
KPMG安侯建業日前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舉辦「泰國台商交流晚宴」,吸引逾30家台商企業熱烈響應。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董事長陳永誠表示,近來受中美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的衝擊,東南亞地區以外銷出口為主之相關產業鏈,有機會取代中國製造而受惠。 台商強化自身競爭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是透過臺灣資本市場借力使力,籌措充裕資金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並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及招募優秀人才,達成強化公司體質的目標。 櫃買市場相較於亞洲其他鄰近證券市場,具有合理的本益比、合理的周轉率及再募資(SPO)市場接受度高等特色,提供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募資金的最佳管道。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陳俊光表示,回顧泰國2022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為4,340億泰銖,其中大陸以774億泰銖排名第一,其次日本為508億泰銖、美國為503億泰銖,台灣以452億泰銖排名第四。受惠於外國資金的湧入,顯示泰國經濟發展動能成長可期。 KPMG長期深耕東協,早在九年前成立以東協為服務核心的「海外業務發展中心」平台,連續多屆協助經濟部「國際投資合作計畫」及「臺灣投資窗口」專案,在東協主要開發國家設立具備中文及當地語言的專人服務窗口,服務當地台商,KPMG長期輔導東南亞企業回台掛牌及協助台商轉型升級,展現布局東南亞的實力。 泰國是近期台商企業多元布局的重點市場之一,陳俊光建議,台商應多加運用資本市場,讓台灣的投資人一起分享企業的經營成果,回台籌資亦回台投資,連結台灣優勢、站穩東協市場。
ChatGPT當紅,KPMG發布最新報告,提醒生成式AI的深假技術可能造成資安危機,企業應以三招自保,一是透過「人工加工人智慧」來打假;二是建立智慧型主動式的防護能量和擴大運用MFA多因子認證;三是參考零信任(Zero Trust)資訊架構。 所謂生成式AI是一種幾乎可與所有軟體進行互動的全新技術,最終目的是模仿人類的創意行為,能根據人類已創造出的東西生成新的內容。最近熱門的ChatGPT便是其中一種應用。 KPMG提醒,隨著生成式AI發展,將加重「深假技術」的威脅,例如駭客用ChatGPT針對不同企業,產生數萬封釣魚郵件後,再運用偽造聲紋假冒財務長致電財務人員進行匯款;或駭客用生成式AI的強大分析與歸納功能,找出企業內部弱點,藉此進行網路進階攻擊或竊取機密。 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大馗表示,生成式AI連動深假技術,將使企業資安風險加乘,對此企業透過三方面來對資案進行自保。 首先是除了標配防火牆與防毒軟體,可能還需透過「人工加工人智慧」的打假工具及內容確認工程師一起作業,才能有效降低AI帶來的資安風險。 第二是在新興的風險治理工具尚未成熟前,一般企業可以建立「智慧型主動式」的防護能量,林大馗指出,例如在公開影片中添加專屬的雜湊值或安全憑證,以確保來源的真實性並防止駭客暗中蒐集與惡意竄改。或是擴大運用「MFA多因子認證」,讓消費者透過兩種以上的認證機制,才能取得授權。 林大馗表示,第三個方法,降低駭客攻擊的的風險及提升使用者隱私安全性,企業可參考零信任(Zero Trust)資訊架構,避免一次驗證後即可長時間與完全取用所有服務的傳統做法。例如可改採依據不同服務風險等級、搭配多次且不同方式驗證,降低單一識別方法失效的災損程度。
全球景氣吹冷風,獨角獸恐瀕危。KPMG安侯建業7日發布全球創投報告,認為2023年第一季全球創投市場仍將面臨挑戰,未來幾季預估會有一些獨角獸消失。 KPMG分析,IPO市場目前沒有跡象顯示今年上半年會復甦,特別是美國的IPO市場今年整年可能都持續低迷。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黃海寧表示,預期全球獨角獸籌資數量和籌資總額將雙雙降至過去三年來的最低水平,且未來幾季預估會有一些獨角獸消失。 全球獨角獸交易數量在2021年第三季達到高峰,約250件,但2021年第四季起逐步向下,2022年第四季已減至約50件,等於只剩全盛期的五分之一。至於交易金額也從高峰(2021年第三季)的70.3億美元,到2022年底縮至僅15.9億美元。黃海寧表示,由於IPO市場仍然冷清且估值暴跌,將讓獨角獸公司面臨巨大壓力。2022年包括美洲、歐洲和亞洲,由創投投資支持的新創企業的IPO活動顯著停滯,僅大陸例外,可能原因是大陸資本市場與美國關聯較低。她指出,IPO機會的缺乏,讓許多獨角獸公司舉步維艱,尤其是已計劃出場的獨角獸,2022年第四季許多獨角獸解雇大量員工,減少房地產投資,並採取其他降低成本措施,以保存現金及提高獲利來推延籌資進度。 KPMG統計,去年第四季全球新創企業融資交易筆數共7,641筆,募資金額共756億美元,其中美國、歐洲、亞洲等市場籌措資金全都較2021年同期大幅下滑逾5成。
KPMG安侯建業公布第四季「風投脈搏」報告顯示,亞洲區2022年第四季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共籌得226億美元,達成2,157宗交易。2022年第四季,在全球交易額達5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中,十大風投交易大陸就占有六宗。 報告指出,大陸進行的大型交易包括廣汽埃安的25.6億美元融資、SHEIN的10億美元融資、國氫科技的6.31億美元融資及嵐圖汽車的6.31億美元融資等。 報告指出,能源領域繼續是全球和大陸風險投資者最熱衷的投資領域之一,延續2022年較早前的趨勢,大陸的風險投資者在2022年第四季繼續向電動汽車(EV)和新能源企業投入資金。 KPMG大陸合夥人史韡表示,大陸政府非常致力於提振經濟,市場的心態似乎有所改變,因此今年將會是非常有意思,並值得關注的一年。今年首季投資者可能將仍會保持審慎,但隨當局放寬限制,將會開始看到投資和經濟環境的逐步改變,真正的實質影響和變化估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及以後顯現。
看好台灣資本市場優勢,十家優質越南台商18日在KPMG安侯建業率隊下拜訪櫃買中心,此為疫情紓緩、邊境開放時刻,近期大規模的台商返台參訪團。 配合政府推行的新南向政策下,隨著疫情紓緩,KPMG安侯建業再度啟動海外實體業務推動,疫後首發於2022年11月與櫃買中心共同親赴越南招商,使當地台商瞭解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成功推十家越南台商於農曆新年返台之際,組團拜訪櫃買中心。 參訪行程中,面對日益重視的ESG議題,也特別安排KPMG專家從ESG發展趨勢談企業碳管理思維,以及身處海外的台商如何因應進行交流。此次參訪的越南台商所屬產業多樣化,包括塑膠原料、家具、鋁材製品、紡織布料與鞋材、自行車零組件、農漁業網具、醫療器材及冷凍海鮮產品及加工食品等,也映證了台商過去三十餘年在海外深耕有成的代表性產業。 KPMG安侯建業專業策略長池世欽表示,KPMG安侯建業自2014年成立以台商為核心的專業服務平台「海外業務發展中心」,由台灣籍的合夥會計師於海外駐點,整合及協調東協KPMG內外服務與資源,滿足台商全方位的服務需求。成立至今已邁入第9年,從早期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專案」、「海外台商輔導專案」,到發展新南向,協助經濟部「國際投資合作計畫」及「臺灣投資窗口」專案,在越南、菲律賓、印尼、緬甸、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等8國設立台灣投資窗口,透過此雙軌且長期深耕策略,輔導東南亞企業回台掛牌及連結海內外資產,協助台商轉型升級。在疫情解封之際,成功即時延續疫情前的服務能量。 KPMG安侯建業海外業務發展中心主持會計師吳政諺表示,根據KPMG在東協當地長期服務台商企業的經驗,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協台商,面對全球經濟環境詭譎多變之際,台商企業普遍面臨產業轉型升級、家族傳承等挑戰,成熟經營事業在更上一層樓的同時,可藉助資本市場,進行橫向及縱向的整合,盤點各企業優勢尋求合作契機,並利用機構投資人帶來的財務、業務資源,加強整合力道及深化海外台商普遍欠缺的資源,因應挑戰。
傅沁怡/台北報導 KPMG安侯建業13日發布「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報告,探討後疫情時代台灣新創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產業發展。 報告顯示未來新創產業將聚焦三大面向,包括疫情將加速醫療科技、零售產業、電子科技暨智慧製造應用等數位化發展;新技術帶動金融科技、Web 3.0領域創新應用;此外在ESG永續風潮下,食農科技、綠能產業投入將更加顯著。 因疫情的關係,KPMG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共同主持人蘇嘉瑞認為,近年醫療照護與生技產業正處於創新的關鍵轉捩點,從遠距醫療、虛擬臨床試驗再到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跨域能量開創轉型新亮點都可以看到智慧科技廣泛被運用。 KPMG消費及零售產業主持會計師黃柏淑觀察台灣的資訊與MarTech新創業者應可結合資本市場,有機會在實體零售與餐飲產業結合消費者增值的各項新興應用領域,並提昇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重視度,進而訂立減塑、節能等目標,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在斷鏈影響下,KPMG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建議,電子科技暨智慧製造應用須提高供應鏈透明化,資訊科技工具的應用將是重要的關鍵以及綠色轉型趨勢刻不容緩。 在永續風潮下以及近年政府政策推動角度,可以預見食農及綠能產業將高度發展,帶動市場投資相關產業鏈。KPMG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莊鈞維認為,極端氣候也是影響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食農科技的下一步決勝點在於誰能掌握數位資訊科技,讓食農業成為一個獲利,更是能夠永續發展的產業。 他指出,傳統農業必須透過與跨領域技術結合,達成農業轉型與升級的新農業,讓農業不再只能「看天吃飯」,在可見的未來全球人口持續激增,我們須致力於提升糧食產量,才能避免因糧食短缺問題而導致世界各國發生戰爭與和各種社會問題。
團媽、闆娘注意了。1月1日起,營業人專營或兼營以網路平台、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或其他電子方式銷售貨物或勞務,其稅籍應登記項目新增「網域名稱及網路位址」及「會員帳號」,並應於網路銷售網頁及相關交易應用軟體或程式清楚揭露「營業人名稱」及「統一編號」,且應負保管及提示會員交易紀錄之協力義務。財政部並核釋自112年1月1日至同年4月30日止為輔導期間。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經理施淑惠指出,平台營業人主要以電子形式保存所有必要交易紀錄等資訊,為利會計事項之證明,而有依規定保存之必要,故財政部增訂平台營業人應負保管及提示會員交易紀錄之協力義務,以利課稅資料之蒐集,此亦為防止藉由網路交易而逃漏稅捐之另一反避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