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KPMG

的結果
  • KPMG攜新創 探討金融科技趨勢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攜手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舉辦的第十屆為期三天的「KPMG Startup Boot Camp:金融科技」,聚焦於金融科技應用趨勢,並邀請產學界專家進行分享。  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協同主持會計師簡思娟表示,從2023年第二季發表的《創投脈動》中觀察到全球大型後期投資交易仍舊相對冷清,但仍有例外包含總部位於美國的金融科技新創Stripe籌集68億美元、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快時尚零售新創Shein籌集20億美元、總部位於美國的人工智慧新創Inflection籌集13億美元。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引起關注,金管會提出「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的新計畫研擬,針對金融業應用AI的核心原則及指引,都讓新創企業看到一些機會,但是在投入前仍須關注規定及投資市場變化。  上海商銀數位金融處處長謝碧芬分享,金融場景應用應為金融科技新創產品中的其一服務,而非全部的服務範疇,CloudSpace不只是新創與上海商銀共創場域,還期待與新創公司成立敏捷式團隊加快數位副品牌之推動。  第十屆「KPMG Startup Boot Camp金融科技應用」最後一天的新創團隊路演活動,更邀請到五位創投及產業專家擔任講評人,依序是500 Global分析師李峻賢、Amazon Web Services BD Manager of AWS Startups鄭凱富、KPMG安侯企管副總李祖康、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彭政杰協理、金石新創投資副總經理曾怡璋,以及多家法人創投機構共襄盛舉,讓新創團隊充分展現自身實力,也與更多潛在投資人及合作夥伴交流。

  • KPMG 2023金融科技報告 AI續熱

     KPMG發布最新的「全球金融科技脈動2023上半年報告」,認為生成式AI的潛在使用案例快速提升,尤其是在網路安全、保險科技和財富管理科技領域。  2023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總投資額和金融科技交易數量,從2022下半年的2,885宗交易共632億美元,下降至2,153宗交易總合524億美元,僅美洲相關交易表現較亮眼,總投資額從2022上半年的289億美元攀升至360億美元。  KPMG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李逢暉表示,2023下半年金融科技投資仍可能面臨挑戰,但隨著市場狀況穩定,預期投資資金會反彈,且人工智慧(AI)將持續成為熱門話題,並獲得資金支持。  他分析,隨著市場趨於穩定,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將有所增長,除了保險科技和財富管理科技,支付領域也將加速進行投資。如果市場情況改善,隨著私募股權投資者和企業在尋找好的交易,併購活動將重新攀升。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表示,金融科技領域與AI的結合運用越來越多元,不論是在拓展業務、提升營運效率等面向,投資者都非常看好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生成式AI相關的金融科技與資安解決方案開發,將成關注焦點。他認為,除了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財富管理和保險應用也可能受到金融科技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但賴偉晏提醒,金融服務相關數據高度敏感,且無法先導入技術後再解決安全問題,須確認生成式AI的產出內容正確,以確保客戶信任與監管合規,從數據治理開始,打好基本功,才能確保AI治理的完整度。

  • KPMG:應儘早建立銀行業淨零轉型生態圈

    KPMG安侯建業4日和台灣經濟研究院、華南銀行合辦「氣候變遷風險對銀行經營中小企業客群的機會」研討會,分析國際銀行業建立淨零轉型生態圈的趨勢及輔導中小企業的挑戰,藉此機會與業者交流以協助建立生態圈。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台灣正處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轉骨期,多數中小企業面對氣候變遷風險在營運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恐不足因應,對企業以及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將造成重大影響。 他強調,銀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為中小企業注入更多的活水,引領中小企業投入永續發展、落實ESG。做為支持台灣中小企業發展重要推手的資金供應者,銀行可藉由「中小企業淨零轉型診斷」平台,透過「把脈」、「診斷」、「處方」 三步驟達成台灣監管要求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 KPMG安侯建業永續長于紀隆表示,台灣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且同時是經濟體系的中堅份子,金融機構長期關注國內中小企業淨零轉型的議題,不論協助碳排改善或投融資上都有合作討論空間,希望各銀行皆可達成共識,共同輔導全台灣中小企業們朝向淨零轉型邁進。 KPMG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協同主持人陳世雄建議,台灣銀行業應儘早建立淨零轉型生態圈,運用戰略和利基合作夥伴來支持銀行的永續目標,並加速解決方案和業務市場開發。 另外,銀行需要積極主動了解客戶的氣候KPI績效,強化客戶管理並緩解企業漂綠行為,在快速發展的監管環境中有效管理企業漂綠風險,以避免未來出現廣泛的補救措施和聲譽損害。

  • KPMG:生成式AI勢不可當 台灣企業需注意兩挑戰

    KPMG研究發現,65%跨產業公司高階主管認為生成式AI未來兩到三年會為商業流程帶來極大的變化,7成零售與消費產業主管認為生成式AI在行銷與銷售上為企業帶來轉型潛力。 為了協助台灣零售、金融、電信、娛樂等面向消費者服務的產業掌握生成式AI 趨勢與應用新可能,KPMG安侯建業30日舉辦「台灣B2C造局者AI戰略研討會」,邀請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台灣微軟、遠傳電信、日藥本舖共同探討台灣企業如何善用這股驅動力持續提升品牌價值。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說,善用AI能夠創造更好的客戶服務、產品品質,在數位經濟發展之下品牌能與時俱進,但對於未來企業經營將會面對兩點挑戰,一是企業管理者是否能讓企業的價值主張、願景更加明確;二是是否有完善的數據治理策略來支撐轉型的過程。 賴偉晏建議,企業做AI專案與概念驗證需先評估四大關鍵目標,才能真正確保落地商轉的銜接性,包含1.用戶想要什麼;2.改變會帶來多大潛力與價值;3.「好的失敗」是什麼;4.搭配合適的資料與AI治理策略。 KPMG安侯企管數位創新服務副總經理李祖康認為,生成式AI帶來許多商業新願景,若要真的將新技術落地,六大風險需要注意,包含數據正確性、模型完整度、歧視議題與流程問題。

  • 中植傳聘KPMG審計資產 擬債務重組

    大陸「中植系」旗下旗艦信託平台:中融信託,繼7月被爆出產品兌付逾期後,8月又有一批產品到期未能償付,累計至少30檔產品逾期。外媒報導,中植企業集團正計畫債務重組,並已聘請國際會計師事務所KPMG(陸稱畢馬威)對其資產負債表進行審計。 香港明報引述外電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在流動性緊縮加劇的情況下,中植企業集團於7月底聘請KPMG,以對其資產負債表進行審計。該集團計畫在審計後重組債務並出售資產,以償還投資者。該集團管理著超過人民幣1兆元的資產。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植有多少產品違約,以及如果清算後,該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來彌補缺口,並補充表示,任何重組過程可能將是漫長的,而中植已經暫停兌付幾乎所有產品。

  • 碳權交易夯 KPMG:企業應重視碳權交易的法律風險

    國內外碳權交易及碳顧問諮詢成為企業經營的熱門議題,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莊植寧觀察,為活絡國內碳權交易,建構可長可久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易市場,除尚待相關子法確立碳權取得及交易等細部規範,建議交易平台及參與交易的企業增加對碳權交易國際實務及相關法律議題的認識。 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資深律師倪伯萱建議,企業應針對自身產品及市場特性,釐清相關國家、區域、乃至於影響力深厚的產業龍頭所要求的碳規範內容,考量不同規範間就取得碳權的條件、誘因、限制等異同,並確定企業購買碳權的目的為何。 舉例來說,若企業是在實施環評時認定有涉及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情形,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需以取得經環保署核准的國內減量額度,始得進行增量抵換,購買國外碳權恐無助於達成此項合規目的。 至於企業購買碳權目的如果是為了抵減國內碳費,依《氣候變遷因應法》固然得以國外碳權扣除排放量,從而降低應繳碳費,惟需留意扣除排放量之比率(此點待子法明定),以評估怎樣的投資組合最具效益。 此外,企業需留意目前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設買賣之碳權屬「自願」市場的碳信用,依歐盟已通過之CBAM法規,取得該等減量額度將無法抵減歐盟CBAM,而企業在台灣依法繳納的碳費則可以抵減歐盟CBAM。 企業如是基於產業鏈因素或社會責任及形象而購買碳權,則可能需要更多前瞻規劃。

  • KPMG台灣創新科技大賽 冠軍出爐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G Camp及創業小聚共同舉辦的「2023第三屆KPMG Private Enterprise Tech Innovator in Taiwan台灣創新科技大賽」日前公布決賽結果。第一名優勝團隊為食物科技-Lypid(活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代表台灣參與KPMG 11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的全球技術創新競賽2023 KPMG Global Tech Innovator及參展2023 Web Summit,與來自24個國家隊伍角逐世界冠軍!第二、三名不分名次為AI語音辨識即時翻譯服務-VMFi(聲麥無線有限公司)跟人力資源管理一站式平台-Slasify(新加坡商寰宇優仕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獲得KPMG專屬諮詢與顧問服導服務。  擔任評審之一的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黃海寧指出,本次台灣決賽入選20家團隊中,可以看出新創發展趨勢,其中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各個領域的新創有8家,應用在法律專利、運算、演算法、影像分析、語音辨識、圖像生成等應用;非人工智慧技術則觀察到利基市場深耕,包含寵物服務、身心靈健康、遠距人力資源、植物肉、能源解決方案、農業科技發展,以及深技術的研發,包含區塊練證書、IC設計、假資訊假決方案、毫米波等商業化歷程。KPMG藉由台灣創新科技大賽,鏈結台灣創業者和全球新創生態圈,未來KPMG也將傾力協助入選的新創公司,連結更多資源和國際機會,推動團隊登上國際舞台。  此次KPMG也特別攜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G Camp及創業小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107年起辦理「國際創新創業訓練營G Camp」,累計培育近百家臺灣新創成功拓展國際市場,創造逾3,000萬美元商機,今年G Camp攜手矽谷知名創育機構10X Innovation Lab,提供募資及商業談判技巧、國際市場洞察、建立有效的Pitch簡報及陌生商業開發等精選項目,持續助力台灣新創接軌國際。

  • KPMG中國料今年經濟有望達5.5%增長

    KPMG中國發布2023年第三季「大陸經濟觀察」報告指出,當前經濟恢復的內生動力依然不強,民營企業信心依然有待提升,房地產行業仍處於築底階段,青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也進一步凸顯,經濟回升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該行預期大陸經濟今年有望實現5.5%的增長。 信報引述報告指出,外部環境也更趨複雜嚴峻,全球經濟放緩將制約大陸出口增速。未來一段時間,宏觀政策有望加大支持力度,更好地釋放內需潛力,支撐經濟平穩增長。 KPMG大陸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表示,預計隨著居民收入的改善,再加上政策支持和消費意願的回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繼續增強。此外,創新動能持續賦能經濟增長,綠色轉型步伐加快將對大陸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修正草案 KPMG提四點說明

    財政部5月12日預告《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預告期間為60日,而此次修正主要因應CFC所得制度自2023年度施行,增修相關文字,另配合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相關法令的變更、財政部發布的解釋令,以及參酌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五號判決意旨,修正本準則部分條文。 KPMG表示,條文修正重點有四:一、配合受控外國企業所得課稅制度(下稱CFC課稅制度),修正相關規定:增列營利事業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時自行依法調整的法令依據。(修正條文第2條);營利事業投資於中華民國境外低稅負國家或地區的關係企業,應依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規定認列投資收益。(修正條文第30條);營利事業處分受控外國企業股份或資本額,其處分損益,應依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規定辦理。(修正條文第32條及第100條)。 KPMG安侯建業稅務部執業會計師黃彥賓提醒,上述條文配合所得稅法CFC課稅制度而修訂,故自2023年度起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案件適用。 二、配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國際會計準則及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修正相關規定:配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6號修正出租資產相關會計處 理依據,並修正資產售後租回的處理規定;配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6號、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20號及第16號,及財政部109年5月22日台財稅字第10904546810號令規定,定明營利事業承租資產及持有投資性不動產計提折舊的規定。 KPMG安侯建業稅務部協理紀邦燦提醒,自2023年度起承租資產依相關準則規定提列折舊,應以不短於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計提,該承租資產若屬乘人小客車者,則應比照乘人小客車計提折舊金額不逾250萬或500萬元(經營小客租賃者)等相關規定辦理。 三、配合相關法令及財政部釋令,修正相關規定:配合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稅捐稽徵法第44條有關罰鍰計算方式,酌修文字。刪除分攤國外總公司或區域總部管理費用應檢附文件須經我國駐外機關驗證的規定。修正放寬乘坐飛機及高速鐵路交通費應檢附憑證的規定。配合110年12月22日修正公布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條之2,增訂透過教育部專戶對職業或業餘運動業及重點運動賽事主辦單位的捐贈費用認列規定,修正相關文字。依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自105年1月1日起停徵銷售房屋、土地之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刪除相關規定。修正購置、興建房屋及土地之相關利息支出認列規定;依稅捐稽徵法第26條之1規定申請分期繳納稅款所加計的利息,得以費用列支。 上列有關捐贈費用列報限額的計算,黃彥賓提醒草案修正公式中,各項損費減除範圍,應包含其他法律規定費用的加成或加倍減除金額(如產業創新條例、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等),因此此準則修正施行後,對於已適用費用加成減除者,其一般捐贈費用的限額將因此變小。 在本準則中有關利息資本化的規定,紀邦燦提醒原條文僅規定土地的借款利息應列為資本支出,草案修正後條文則為,供營業使用的房屋,在建築完成(興建)或過戶前(購買)的利息支出,亦應列為資本支出;屬存貨及非供營業使用的房屋、土地,其借款利息應以遞延費用列帳,於出售時再以費用列支。 四、配合憲法法庭110年憲判字第5號判決意旨修正第111條之2規定,定明本法第39條第1項有關稽徵機關核定各期虧損的範圍。 黃彥賓提醒注意所得稅法第39條規定得適用前10年虧損扣除的金額,是指稽徵機關核定的虧損,若有依同法第42條規定不計入所得額之投資收益及依相關法律規定免徵或免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所得,應先減除;但依所得稅法規定免稅的出售土地、證券及期貨損益,免予抵減各該期核定的虧損。

  • 美國聯邦稅法894A KPMG:台商福音

    近年台商海外布局呈現短鏈化趨勢,赴美多元布局設廠生產,使得台商對美投資比重大幅增加,惟台灣和美國沒有簽署租稅協定,使得台商面臨沉重的租稅負擔。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廖月波表示,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眾議院歲入委員會主席及資深議員於7月12日發布草案討論稿,擬以新增美國聯邦稅法(Internal Revenue Code,IRC)第894A條的方式,為赴美投資的台灣企業及外派至美國的台灣員工提供「類租稅協定」,有望可以降低赴美投資台商及外派員工的稅負負擔及增加稅負的確定性。 廖月波進一步說明,該草案條文內容多數參考美國租稅協定範本主要涵蓋四大面向,包含降低股利、利息及權利金收入的扣繳稅率、引入常設機構概念、符合條件之外派人員受僱所得免稅及定義台灣居住者。 在降低股利、利息、權利金收入扣繳稅率部分,目前美國針對外國居住者的美國來源所得課徵30%扣繳稅率。新草案擬將扣繳稅率降低,美國來源的利息、權利金收入,適用扣繳稅率將降低至10%;美國來源股利扣繳稅率則將降低至15%。若持有美國公司10%以上之股權,扣繳稅率得降低至10%。 第二是引入「常設機構」定義,KPMG表示,目前台商在美國若未設立公司而在美國有營業活動,以是否被認定為有交易或營業行為(trade or business)而判定是否須納稅。草案則引入租稅協定概念,改以常設機構的標準判斷,僅須就其歸屬於美國常設機構有效關聯收入繳納美國所得稅。將使得台商在美活動是否需課稅有更明確的判定原則。 第三則是符合條件受僱所得免稅,台灣企業赴美建廠,常需以出差或是派駐員工監督當地建廠事宜,草案對台灣稅務居住者在美提供服務,符合條件下取得之受僱所得,將得以享有免稅。惟該薪資收入不得由美國雇主或台灣在美國的常設機構給付,將解決台灣外派人員面臨薪資可能被台美雙重課稅的風險。 最後是定義「台灣合格稅務居民」,KPMG表示,台灣居住者應符合稅務居民的定義,始能適用法案給予的租稅優惠。針對具台美雙重居住者身分者,草案亦提供破除僵局法則以決定居住者身分,例如將以永久住所、個人及經濟關係較為密切的地點等標準認定歸屬。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Finance Committee)向公眾徵詢意見截止日期為7月24日,後續美國眾議院歲入委員會將與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協調,待草案經兩個委員會通過後,交付國會參、眾兩院進行表決、通過後總統簽署生效。

  • KPMG攜手新創 聚焦雲端AI應用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攜手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微軟新創加速器、StarFab Accelerator、STARTUP101共同舉辦的第九屆為期3天的「KPMG Startup Boot Camp雲端×AI」,聚焦於雲端×AI技術的趨勢與應用。  KPMG安侯建業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郭冠纓表示,從2023年第一季發表的《創投脈動》中提到2023年第一季生成式AI引發的強烈關注,此領域的創投投資將可能會有大幅表現。生成式AI是一個新興領域,適用於許多不同的行業和客戶活動,伴隨著企業尋求轉型,未來幾季很有機會看到生成式AI應用在各行各業案例。  若想知道一家企業是否有決心導入AI,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產學長郭秉宸提供3面向給新創業者參考:(1)行業領導企業展示許多成功效益。(2)AI應用有標準產品與服務。(3)導入AI勢必要投資且有專責部門。

  • KPMG安侯建業 重啟「愛市集公益活動」

    睽違兩年,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4日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台北101、野村投信攜手合作,於台北101大樓1樓松智大廳舉辦第11屆【愛市集:1+1好事集,讓愛擁抱你】公益活動,邀請20家庇護工場、社福團體及社會企業一同響應。 KPMG安侯建業執行長吳麟表示,愛市集已經邁向第11年,雖過去兩年在疫情影響之下,事務所仍堅持舉辦所內線上愛市集,邀請同仁愛心響應支持,今年能重啟實體活動,最感謝台北101的大力支持。 愛市集公益活動10年來已幫助至少151家社福機構與社會企業單位,累計公益銷售金額更是超過710萬元。 本次愛市集公益活動,共計有20個社福及社企機構設攤參與。

  • KPMG和微軟簽署協議 將AI於專業服務核心

    KPMG宣布擴大與微軟(Microsoft)的國際結盟,將重塑多個核心業務的專業服務,其中包括勞動力現代化、安全可靠開發技術及面向更廣泛客戶、產業和社會的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 KPMG將於未來五年內投入數十億美元與微軟結盟,投資於人工智慧(AI)發展及雲端服務,這將為KPMG帶來超過120億美元收入。 透過Microsoft雲端平台和Azure OpenAI服務功能將使KPMG全球26萬5,000名員工展現更多的創造力及更快速的提供分析,並將時間運用於提供策略建議上。這將使員工能夠幫助客戶(包括2,500多家KPMG和微軟的聯合客戶)加速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步伐。

  • 引進AI助理 KPMG砸20億美元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20億美元與微軟擴大合作,運用微軟的AI助理及Azure雲端平台,為KPMG旗下稅務、稽核及顧問服務節省成本,以更高效率的滿足顧客需求。  繼今年4月資誠(PwC)宣布其美國事業,將在未來3年投資10億美元與微軟合作後,KPMG成為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當中投資AI最新一例。KPMG預期,這項投資將在未來5年創造超過120億美元營收,相當於去年公司全球營收的7%。  全球員工總數多達26.5萬人的KPMG希望利用AI推動各部門業務自動化,讓員工能在更短時間內製作財務分析報告,或是將AI省下的多餘時間投入顧問服務。  KMPG執行長湯瑪斯(Bill Thomas)強調公司投資AI不是為了縮減人力,而是希望加強員工AI應用能力。他表示KPMG與微軟擴大合作後,不僅能優先使用AI助理Microsoft 365 Copilot,還能透過Azure雲端平台執行OpenAI的AI模型,發展更多AI工具提高效率。  湯瑪斯表示上述20億美元投資將有多數用來發展生成式AI,因為他看好生成式AI為公司節約成本,例如快速處理大量企業報稅資料,自動分析ESG(環境、社會、治理)相關帳目,迅速製作稽核所需的財務分析報告。  過去一年來全球經濟前景惡化,企業紛紛縮減支出,導致KMPG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顧問服務業績成長減速,不得不思考業務重整或其他策略來開源節流,而AI應用快速發展恰巧為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輔助工具。  勤業眾信(Deloitte)早在去年12月就宣布投資14億美元,訓練員工熟悉AI工具。安永(E&Y)也在去年底宣布,未來4年投資10億美元發展AI工具提升稽核效率。

  • 生成式AI應用 KPMG列七大領域

     KPMG發布「生成式AI模型及商業應用」報告,歸納生成式AI(Generative AI)七大應用領域,包括資訊科技營運、審計/合規、人力資源、企業運營、財務/行政、法律和公司治理,以及行銷應用。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主持人李威陞指出,企業必須系統建立內部控制流程,才能以負責任、安全且信任的方式使用生成式AI模型,進而透過各類模型幫助企業簡化作業流程。  該報告分析,企業使用生成式AI模型時可能面臨三大內部風險和四大外部風險,內部風險一是保密義務和防止智慧財產權洩露,二是員工誤用和資訊不正確,三是生成機敏資訊(如個人資料等)易被有心人士身分盜用或侵犯隱私權。  至於外部風險,KPMG表示,首先是判別錯誤訊息、偏見和歧視;其次是版權問題和相關道德風險疑慮;三是財務、品牌和聲譽風險;四是數位網路安全隱患,企業應注意風險,對抗外部使用者的蓄意操控與攻擊。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協同主持會計師鄭安志提醒,近年生成式AI技術不斷發展,帶來多元應用與商機,也引發相應的風險和挑戰,企業採用生成式AI應用前,需建立健全AI使用方案,因應人機共事新時代。  KPMG安侯建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主持會計師連淑凌指出,生成式AI可能透過自動化和執行特定任務為企業達成商務轉型目標;未來專業人員的角色將從解決問題轉變為定義問題,與AI合作創造新的解決方法。  KPMG指出,生成式AI應用大致可分為內容編寫生成工具、資訊擷取器、智慧聊天機器人、語言翻譯及代碼生成器五類,未來生成式AI應用模式可期,將不斷推動科技發展和人類進步,為社會創造價值。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