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Intel

的結果
  • 《科技》全球前三大MPU廠今年營收 研調估1降2升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全球科技產業研調機構Omdia預期,由於PC端高庫存壓力持續、且受消費需求減弱及通膨影響,2022年微處理器(MPU)整體市場營收為710億美元,將較去年減少約60億美元、下滑8%。  今年全球前三大MPU廠商依序為英特爾(Intel)、超微(AMD)及蘋果(Apple),其中英特爾與超微合計拿下逾9成市占。據Omdia針對2021~2022年營收變化預測,英特爾今年營收預計減少18%、超微有望強力成長20%,而蘋果則可望成長達38%。 長年居冠的英特爾今年營收下滑,主要受PC及數據中心需求波動影響。儘管英特爾向來為運算與資料儲存領域主要MPU廠商,近年卻面臨蘋果推出M系列晶片、放緩使用英特爾產品影響,即便網通市場呈成長趨勢,市占率仍自去年地76%大幅下降至68%。  而緊追在後的超微主要受惠電競市場持續看漲,提供Xbox及PlayStation客製化MPU。同時,其數據中心業務不斷擴大,新一代EPYC 7004系列處理器預期增添營收成長動能,今年市占率有望從去年的18%爬升至23%。  位居第三的蘋果成長動能則來自專為Mac及iPad設計的M系列晶片。至今年底,包括桌積極筆電在內的所有Mac及4成iPad預期將採用M系列晶片,使市占率可望自去年的4.7%提升至7%。  製程技術方面,多數MPU大廠主要仍採用14奈米製程,但10奈米、7奈米及5奈米等較先進製程也正在崛起。就架構而言,x86架構長期市占率雖達98%,但隨著2020年採Arm架構的蘋果M1晶片推出、且滲透率不斷提高,使x86架構市占率逐年下滑,今年估降至92%。  Omdia資深分析師溫璟如表示,需求大宗的PC今年逐漸降溫,陷入高庫存挑戰,且通膨、全球局勢動盪致使製造成本上升,衝擊市場營收明顯下滑,英特爾、超微等大廠第三季財報如預期疲弱,顯示高庫存水位未獲緩解,預期今年MPU市場營收將衰退高個位數百分比。  溫璟如指出,台積電提供的5奈米MPU為目前最先進製程技術、蘋果為採用先行者,超微近期發表的Ryzen 7000系列首度導入此技術,且其為數據中心打造的EPYC 7004系列處理器也預計使用5奈米製程。  溫璟如認為,在智慧手機應用處理器(AP)以最先進製程相互競爭之際,數據中心與PC處理器因考量成本、功耗、效能及5奈米製程供給狀況等因素,仍以採用14奈米、10奈米及7奈米製程為大宗。

  • 英特爾創新論壇 深化與台合作

     處理器龍頭大廠英特爾2日在台盛大舉辦英特爾創新論壇台北場次(Intel Innovation Taipei),為英特爾亞太暨日本區首場實體創新論壇活動。英特爾與台灣生態系有著長遠的創新與合作基礎,將攜手引領科技轉型並打造未來的開放式生態系。英特爾亦宣布,台灣先進資料中心開發實驗室的籌備已經開始。  英特爾年度盛會創新論壇2日登台,不僅將美國主場的精采資訊移師到台北,更針對台灣生態系合作廠商量身打造更多在地內容,吸引超過600位業界人士、開發者、媒體和分析師共襄盛舉。  英特爾創新論壇台北場次除了精采的3場主題演講及23場分堂課程外,現場亦展出橫跨PC客戶運算事業群(CCG)、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DCAI)、網路與邊緣運算事業群(NEX)、加速運算系統與圖形事業群(AXG)的14個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及應用案例,讓所有與會者能一睹英特爾的創新優勢內容。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亞太日本區總經理Steve Long開幕致詞時表示,科技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核心,包括運算、連接性、雲端至邊緣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和感測等五個科技超級力量正驅動著各種需求。英特爾正藉由持續發展中的摩爾定律,逐步取回技術領先地位,此過程亟需仰賴開放式生態系,給予開發者開放性、選擇性和信任感。台灣生態系廠商尤其關鍵,是打造未來數位世界的基石。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DCAI群、資料平台工程與架構事業部總經理Zane Ball表示,英特爾與台灣生態系有著長遠的創新與合作基礎,將攜手引領科技轉型並打造未來的開放式生態系。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平台將帶來DDR5、PCIe Gen5、CXL三種重大技術變革,演說中Zane Ball除了展示新一代伺服器的DDR5記憶體速度高達5,600MT/s之外,也搶先全球、首次在台展示代號Granite Rapids的未來伺服器平台,其DDR5記憶體速度可高達6,400MT/s。  Zane Ball同時也向台灣生態系介紹英特爾先進資料中心開發實驗室(Intel Advanced Datacenter Development Labs),該實驗室全球網絡分布於六大城市,台灣實驗室的籌備已經開始。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NEX事業群、網路與邊緣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Dan Rodriguez說明,在這個網路充滿分散式智慧運算的時代,更需要彈性靈活的基礎設施,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適用於物聯網邊緣的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Intel IPU E2000正是滿足此條件的網路與邊緣創新,並透過Intel Smart Edge、OpenVINO、Intel Geti啟發更大規模的自動化應用。

  • 俄稱「全球處於核戰邊緣」 美情報曝俄軍方討論動用核武

    美國媒體引述美國情報圈的說法指出,俄羅斯軍方高層已經討論了如何、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在烏克蘭戰場上動用戰術核武,不過華府認為,還沒有跡象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經決定走到這一步。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昨(2)日重申致力於堅守避免核戰的承諾,呼籲其他核武大國也應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否則全世界將處於爆發核戰的邊緣。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日引述多名美國高階官員指出,俄羅斯軍方高層近期討論了何時、以及如何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據悉美國政府內部是在10月中起流傳這項情報,俄羅斯總統普丁並未參與討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引述多名消息來源報導這項情報,不過CNN指出,這是美國國家情報會議(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做出的評估與分析,並非原始情報內容,因此部分官員認為,文件中提到的對話可能被斷章取義了,並不一定表明俄羅斯正準備使用核武。 兩篇報導都指出,至今美國官員仍認為,沒有跡象顯示莫斯科正準備動用核武或其他戰術措施,不過俄羅斯軍官有動用核武的討論確實讓華府有所警覺,因為這顯示了俄羅斯將領對於在戰場上的敗仗有多麼挫折,同時也顯示普丁暗示祭出核武的威脅可能不只是說說而已。 美國官員並未透露俄羅斯軍方討論了何種情境使用核武,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也拒絕對報導細節置評,僅強調美國一開始就表示,俄羅斯有關可能動用核武的評論非常令人擔憂,「我們會盡可能地監控,我們目前沒有看到俄羅斯準備動用的跡象。」 報導指出,五角大廈評估,俄羅斯可能有多達2000枚戰術核武庫存。戰術核武能使用飛彈或砲彈等不同方式發射,屬於低當量(low-yield)武器,射程更短,過去尚未在戰場上使用過,軍事專家分析,若在烏克蘭境內使用戰術核武,將徹底改變這場戰爭的型態,就算只是小型的核爆,也可能造成數千人死亡,導致烏克蘭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 報導指出,不論俄羅斯軍方高層的看法為何,普丁能全權決定是否動用戰術核武,不過使用戰術核武比發射洲際彈道飛彈還要複雜,包括俄羅斯指揮官會被警戒準備執行一些實際步驟,例如如何降低爆炸地點俄軍面臨的風險。 ■俄羅斯稱全球處於核戰爆發邊緣 呼籲核武國遵守避免核戰承諾 就在全世界關注莫斯科是否動用核武的同時,據俄羅斯塔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俄羅斯外交部昨日發布聲明重申,俄羅斯嚴格遵守避免核戰的承諾,呼籲其他核武大國也應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否則全世界將處於爆發核戰的邊緣。 聲明指出:「我們重申我們對於5核武國領袖2022年1月3日關於避免核戰、核武競賽聲明的承諾。」 聲明也敦促其他核武國,「準備好達成這項優先目標,放棄侵犯他國重要利益、瀕臨直接武裝衝突、以及鼓勵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等涉及大規模毀性武器挑釁行為的企圖。」 不過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也重申,俄羅斯只有在被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常規武器等侵略下,導致國家存續受到威脅時才會動用核武。

  • 《科技》英特爾創新論壇 深化台廠生態系合作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英特爾(Intel)創新論壇台北場(Intel Innovation Taipei)2日盛大登場,除表示將深化與台灣生態系廠商合作,攜手共創精銳解決方案、打造未來開放式生態系外,並宣布已展開進行台灣先進資料中心開發實驗室的籌備。  英特爾指出,此次為英特爾亞太暨日本區首場實體創新論壇,除將美國主場的精彩資訊移師台北,更針對台灣生態系合作廠商量身打造更多在地內容,吸引超過600位業界人士、開發者、媒體和分析師共襄盛舉。 此次創新論壇除了3場主題演講及23場分堂課程外,現場亦展出橫跨PC客戶運算事業群(CCG)、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DCAI)、網路與邊緣運算事業群(NEX)、加速運算系統與圖形事業群(AXG)的14個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及應用案例。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亞太日本區總經理Steve Long開幕致詞時表示,科技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核心,運算、連接性、雲端至邊緣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和感測等5個科技超級力量,正驅動著各種需求。  Steve Long指出,英特爾正藉由持續發展中的摩爾定律,逐步取回技術領先地位,此過程亟需仰賴開放式生態系,給予開發者開放性、選擇性和信任感。台灣生態系廠商尤其關鍵,是打造未來數位世界的基石。  英特爾企業副總裁暨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資料平台工程與架構事業部總經理Zane Ball表示,英特爾與台灣生態系有著長遠的創新與合作基礎,將攜手引領科技轉型、打造未來開放式生態系,並宣布已展開進行台灣先進資料中心開發實驗室的籌備。

  • 台光電、家登 法人按讚

     台光電(2383)、家登(3680)近期獲得法人認同,點名可逢低介入,其中台光電第三季財報佳,第四季展望符合預期,法人認為隨著Intel Server新平台問世,獲利將恢復成長軌道。  台光電Q3營收98.83億,季減1%,年減8.3%,毛利率25.79%,季增2.78個百分點,主要是產品組合、匯率及原物料成本降,年減2.77個百分點,主要是稼動率下滑,稅後淨利13.07億,年減27%,EPS為3.93元。  在美系客戶將開始進入備貨淡季,陸系手機需求仍低迷,加上基礎建設在Server平台轉換期及客戶庫存調整而需求小減,預期第四季稼動率降至9成以下。  今年台光電面臨供應鏈庫存調整、手機市場需求偏弱、Server新平台量產時間遞延等影響,預估台光電營收390.31億元,年增1.4%,稅後淨利48.0億元,年減12.6%。  展望2023年台光電營運,觀察重點在Server新平台放量,2023年上半年昆山廠延後新產能將如期開出。  在家登部分,美中科技戰,大陸加強成熟製程研發,家登實則受惠。

  • 《科技》TrendForce:2023年AMD x86伺服器CPU比重突破22%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受Intel 7良率欠佳影響,新品Sapphire Rapids大規模量產時程推遲,估計目前Sapphire Rapids生產良率僅50~60%,衝擊主力產品Sapphire Rapids MCC,量產計畫從今年第四季遞延至2023年上半年。量產時程延後不僅影響ODM備料準備週期,也大幅降低OEM與CSP今年導入Sapphire Rapids的比重。而AMD(超微)將因此成為最大受惠者,預估2022年AMD x86伺服器CPU出貨市占率約15%,2023年則有望突破22%。 AMD自2021下半年至今已大幅度提高ABF載板產能,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終端客戶對於降低能耗要求有所提升,考量伺服器整機成本(TCO)的前提下,開始傾向使用單插槽伺服器。TrendForce認為,客戶需求的轉變將使AMD擺脫以往於2-socket架構下難以突破的困境,也將更有利於AMD衝刺出貨量。 除了大環境需求疲弱的問題,Intel面臨的挑戰還有低階FPGA缺料問題頻傳,影響其雙插槽CPU訂單,以及政府標案需求轉弱、OEM業者調降庫存水位等壓力。此外,近期美商務部祭出的禁令使高階運算晶片市場首當其衝,Intel及AMD的客製化晶片出貨確實承壓,但目前超算機種占伺服器市場總量不大,影響程度尚低。若後續中美摩擦加劇,Intel在伺服器CPU領域霸主的地位恐是雙面刃,所受的衝擊將更甚AMD。 Intel新品量產時程推遲,從ODM訂單可以看出CSP大廠對AMD的仰賴程度增加,由於AMD Milan整體伺服器整機成本較Intel Ice Lake更低,且AMD Milan的RDIMM擴充性與SSD通道數均較佳,也不用遵循Intel的雙插槽標準設計,即能達到客戶所需要的效能,客戶更能有效節約資本支出。 此外,短期來看,過去兩季Intel x86伺服器CPU出貨市占率相較去年同期下滑近6%,主要是美系CSP大幅轉單所致,其中AMD Milan-X的出貨刺激美系CSP如Microsoft與Meta的拉貨力道。再者,搭載Intel CPU的2-socket伺服器必須配搭的Lattice CPLD仍然吃緊,在擔心供貨疑慮下,也使得客戶轉單AMD。長期來看,由於企業、政府陸續將ESG指標納入採購考量,故能耗節約表現將成為採購決策的關鍵之一。因此,TrendForce認為,2023年AMD將迎來指標性的成長,預估明年第四季AMD x86伺服器CPU出貨市占率將達到25%,年增7%。

  • 谷歌揪PC廠 推電競Chromebook

     谷歌(Google)雖已確定關閉雲端串流遊戲服務Stadia,不過並未完全捨棄雲端遊戲服務,揪來三大PC品牌廠宏碁、華碩及聯想,為ChromeOS的Chromebook開啟新出路,推出支援輝達NVIDIA GeForce NOW,及亞馬遜Amazon Luna等雲端遊戲服務的Gaming Chromebook新機款,並為後續支援ChromeOS上的Steam預先布局。  三大品牌的Gaming Chromebook都將從北美市場首發、第四季全面上架搶市。其中線上購買宏碁新機的早鳥,第一批發貨時程將自本周末起展開,部分實體通路亦將自周末起發售。華碩則亦將在日本市場推出兩款Gaming Chromebook,積極強化其近年於日本Chromebook市場快速攀升的市占優勢。  由Google主導推出的Gaming Chromebook新機,與市面上既有的電競筆電和Chromebook,在硬體規格的定位上皆有很大不同。  以訴求支援雲端遊戲的Gaming Chromebook,並未搭載電競筆電不可或缺的獨立顯卡,而是配置英特爾Intel Iris Xe或Intel UHD內顯,同時搭載英特爾第十一、十二代Intel Core i3/i5系列行動處理器。  此外,Gaming Chromebook的螢幕畫面更新率也皆提升至120Hz以上,華碩並升級至達144Hz,另如N-Key的RGB鍵盤配置與Wi-Fi 6/6E亦須為標配規格。  至於宏碁新機預載的NVIDIA GeForce NOW,直接提供三個月的免費的白金等級會員版本外,目前亦支援美國地區的Amazon Luna雲端遊戲服務。  華碩則除了NVIDIA GeForce NOW白金級會員資格外,另支援微軟旗下之Xbox Cloud Gaming(Beta版)。  看好「輕玩家」對於高硬體規格、價格及重量也等比拉高的電競筆電機款,入手意願不一定高,訴求2公斤以下、符合線上學習/工作需求,同時針對雲端遊戲配置軟硬體規格和解決方案的Gaming Chromebook,有機會在全球消費信心指數低迷之際,以相對親民的價格刺激需求,亦可望在年底的Holiday銷售季,帶動新買氣。  不過Gaming Chromebook機款現僅聚焦在ChromeOS滲透率較高的北美、日本等市場先發,後續會否推進歐洲市場或泛亞地區的其它新興市場,目前則仍在評估中。

  • 《科技》微軟發表Surface Pro 9 兩種處理器供選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微軟發表Surface Laptop 5筆記型電腦、Surface Pro 9二合一裝置、Surface Studio 2+一體式電腦,以及專為無障礙而生的Surface自定義配件、改善混合會議體驗的Microsoft Presenter+及Microsoft Audio Dock。全新Surface裝置搭載第12代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並支援Intel Evo平臺,同時配備Thunderbolt 4,結合Windows 11作業系統和雲端AI功能,將Windows PC帶入新紀元。 值得一提,新一代Surface Pro 9二合一裝置,提供兩種處理器選擇,分別為第12代 Intel Core處理器與Thunderbolt 4,以及Qualcomm Snapdragon 5G高速網路的Microsoft SQ 3處理器,這也是Surface Pro首次搭載5G網卡。 Surface Pro一直維持二合一的平板筆電設計,採用高級鋁製外殼,共有白金、石墨、寶石藍、森林綠四種顏色。一面是標誌性的內置支架,另一面13吋 PixelSense觸控螢幕。Surface Pro 9配有貼合邊緣的全螢幕,以及高達120Hz刷新率和廣域色彩。螢幕裡面是高畫質鏡頭、Omnisonic喇叭、指向性麥克風和客製化G6晶片,可透過觸覺訊號將手寫提升至全新境界,結合Microsoft OneNote新的筆跡焦點(Ink Focus)或適用於Windows 11作業系統的新GoodNotes App,在螢幕上書寫就像用筆和紙書寫一樣。Surface Pro 9提供兩種處理器選擇:搭載建置在Intel Evo平臺的第12代 Intel Core處理器與Thunderbolt 4,或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5G高速網路的Microsoft SQ 3處理器。兩種處理器均提供Surface Pro標誌造型、強大效能、全天候電池續航力、和安全核心功能,可根據最常使用的情境,以及工作、創作及與人聯繫的方式進行選擇。 Intel Core處理器提供極佳的運算能力與效能。建置在Intel Evo平臺上,能夠執行現實生活中的多工處理、完整的桌機生產力和密集的工作負載量,提供比Surface Pro 8高出50%的效能。Thunderbolt 4可實現快速數據傳輸、對接多個4K顯示器或支援 eGPU設置。 Microsoft SQ 3處理器提供快速的5G連網,以及長達19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此外,它還透過全新神經處理器(NPU)實現新AI功能,改變與人連結的方式。Surface Pro 9中的NPU每秒能夠進行超過15兆次的運算,為Windows Studio帶來新的使用體驗。

  • 英特爾創新論壇 大秀新處理器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召開創新論壇(Intel Innovation),英特爾展示一系列新硬體、軟體和服務,協助廣泛的開發者生態系克服挑戰,並提供新一代的創新。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發布代號為Raptor Lake的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公開首款遊戲用Intel Arc繪圖處理器(GPU)價格及推出日期。  同時,基辛格宣布Intel Developer Cloud將提供未來新款硬體平台,可於上市前開發與測試,新的Intel Geti電腦視覺平台會讓企業能夠快速且輕鬆開發和部署電腦視覺人工智慧(AI)。  基辛格表示,在未來十年將看到所有事物不斷地數位化。五大科技超級力量的基礎,包括運算、連接性、基礎設施、AI和感測,將深切地塑造體驗世界方式。打造軟體和硬體開發者的未來,培育開放生態系是英特爾轉型的核心,開發者社群對於英特爾的成功十分關鍵。  基辛格認為盡早接觸硬體和簡化後的AI,能提升開發者生產力,因而推出Intel Developer Cloud方案,能拓展至產品上市前的數個月到一整年,讓開發者和合作夥伴盡早且有效率接觸英特爾技術。  測試期間被選中的客戶和開發者可以在接下來數星期之內,開始試用並測試許多英特爾的最新硬體平台,包含Sapphire Rapids伺服器處理器及Ponte Vecchio資料中心GPU等。  英特爾推出全新協作式Intel Geti電腦視覺平台,讓企業中的任何人都能夠快速開發有效的AI模型,縮減開發模型所需的時間。英特爾指出,Intel Developer Cloud的開發者工具和資源,專為最佳化Intel OneAPI工具包和Intel Geti平台效能而設計,將能夠協助加速使用英特爾平台解決方案的上市時間。  基辛格同步介紹英特爾產品組合的最新進展,包含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處理器,協助使用者更棒地執行遊戲、創作和工作,與前一世代相比單執行緒效能最高提升15%,多執行緒效能最高提升41%。  基辛格也提供Intel繪圖產品的最新資訊,搭載Ponte Vecchio的刀鋒伺服器現正出貨至阿貢國家實驗室,為Aurora超級電腦注入動力。  而針對遊戲玩家打造的Intel Arc GPU預計10月中旬推出零售價格為329美元,提供引人注目的內容創作和1440p遊戲效能。

  • 《科技》英特爾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 10月20日發售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Intel Innovation大會上,英特爾宣布推出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系列,由號稱地表最快的桌上型處理器─第13代Intel Core i9-13900K領銜。全新第13代Intel Core系列包括六款新的不鎖頻桌上型處理器,最高達24核心和32執行緒,時脈高達5.8GHz,可提供最佳的遊戲、串流和錄製體驗。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不鎖頻處理器和Intel Z790晶片組將於2022年10月20日開始發售,包括盒裝處理器、主機板和桌上型系統之銷售。 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系列將包括22款處理器和超過125個合作夥伴的系統設計,於應用效能和平台相容性方面提供毫不妥協的體驗。效能型玩家們可以利用現有的Intel 600或新的Intel 700系列晶片組主板,享受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的效能提升。結合支援最新的DDR5記憶體並延續DDR4記憶體支援性,使用者不但可以享受到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優勢,同時也能夠根據自己的功能需求和預算偏好來客製化個人的設定。 全新的Core i9-13900K多達24核心(8個P-core,16個E-core)和32執行緒,為遊戲、媒體串流和錄影提供最佳體驗。憑藉高達5.8GHz和15%的單執行緒效能提升,可推升更高的畫面幀率,並能釋放所有熱門遊戲的最佳遊戲體驗。 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使用者平均可以看到更高的超頻速度,包括P-core、E-core和DDR5記憶體。英特爾還更新簡易的一鍵超頻功能 — Intel Speed Optimizer以支援第13代處理器,讓使用者可以毫不費力地進行超頻。而強大的IntelR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3.0生態系提供了廣泛的超頻模組選擇。當與Intel Dynamic Memory Boost相結合時,此功能可為DDR4和DDR5提供輕鬆的記憶體超頻體驗。 在推出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處理器的同時,英特爾還推出了新的Intel 700系列晶片組,其先進的功能可進一步提升可靠性和效能。額外8條PCIe 4.0通道結合原有PCIe 3.0通道,晶片組總共可提供28條通道,增加的USB 3.2 Gen 2x2(20Gbps)連接埠提供更好的USB連接速度,DMI 4.0提升晶片組到CPU的頻寬,實現對週邊設備和網路的快速存取。此外,英特爾也提供向前和向後的相容性,可利用現有Intel 600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掌握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效能提升優勢。

  • 《電腦設備》微星發布MSI Z790主機板 搭載第13 代Intel Core處理器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微星(2377)今發佈搭載13代Intel CoreTM處理器的Z790晶片全系列主機板,包括MEG系列、MPG系列、MAG系列和PRO系列。Intel第13代處理器以Intel 7製程和混合架構為基礎,單顆處理器擁有多達24核心數、32執行緒,L3快取記憶體容量也大幅提升。為充分支援Intel 第13代平台的效能,MSI Z790主機板針對散熱設計、M.2安裝簡化以及新平台擴充支援都有全新設計,為遊戲玩家、創作工作者和商業用戶提供最佳性能。 對應Intel Core i9-13900K高效能,MEG Z790 GODLIKE 提供DRPS 26+2供電相數,並採用105A SPS供電模組,釋放CPU強大的效能。面對強大供電所產生的熱能,MEG Z790 GODLIKE和MEG Z790 ACE也提供全新VRM散熱設計,採用全鋁合金鰭片形式散熱片、交叉導熱管直觸U型VRM散熱片,再額外搭配附加Choke導熱墊與7W/mk的MOSFET散熱墊,讓散熱能力大幅提升。 MPG Z790系列共推出4款,包含MPG Z790 CARBON WIFI、MPG Z790 EDGE WIFI、MPG Z790 EDGE WIFI DDR4 以及 Mini-ITX MPG Z790I EDGE WIFI。外觀設計多元外,供電部分也多達 19+1+1相數、搭配附載導熱管的加大散熱片,有效提升穩定性。擴充性上,ATX 主板還特別配置5組M.2插槽,除了MPG Z790 EDGE WIFI系列所配置的M.2 插槽為PCIe Gen 4.0外,MPG Z790 CARBON WIFI更配置了Lightning Gen 5 M.2支援,釋放處理器的極限效能。同時,MPG Z790系列ATX主機板也有同步導入磁吸式免螺絲拆卸專利技術,讓玩家擴充升級更隨心所欲。 MAG Z790 TOMAHAWK WIFI是遊戲玩家中最受歡迎的型號之一。16+1+1 DRPS供電設計、90A SPS電源模組和雙8 pin CPU電源連接埠,配置Intel Core i5-13600K處理器迎刃有餘。MAG系列主機板也同步配置Lightning Gen 5.0 PCIe插槽、2.5G LAN和Wi-Fi 6E 解決方案等最新的擴充支援和傳輸技術,讓玩家面對市場主流遊戲輕鬆上手。除此之外,MAG MAG Z790 TOMAHAWK WIFI也有提供DDR4 、DDR5版本,讓玩家有更多的組合選擇。 為照顧既有客戶權益,同為LGA 1700腳位的第13代Intel CoreTM處理器,只要更新BIOS即可向下相容600系列主機板。MSI也將陸續公布600系列BIOS更新檔於官方網站中。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