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近日甫釋出不再投入發展NUC(Next Unit of Compute,新一代運算單元)產品線,今(19)日英特爾與品牌廠華碩(2357)即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一份合約的條款清單(term sheet),華碩將成立全新「NUC事業部」,負責製造、銷售和支援第10代至第13代Intel NUC產品線及未來產品設計開發。 根據擬定中的合約,華碩將取得Intel NUC系統產品線設計的非專屬授權,製造並販售第10代至第13代NUC系統產品,並進行未來產品設計的開發,持續為Intel NUC系統客戶提供產品與支援。 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平台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Sam Gao表示,英特爾的NUC團隊致力於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動超小型電腦的市場創新。 隨著英特爾的策略調整,首要任務是確保客戶和合作夥伴能夠順利交接,協助生態系合作夥伴持續推動NUC系統產品的創新和成長。英特爾亦期待華碩持續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英特爾的NUC系統客戶提供完善的支援。 英特爾正進行策略調整,支持生態系合作夥伴能夠繼續引領NUC系統產品線的創新和發展。華碩能夠提供客戶領先業界的專業知識,在迷你PC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經驗,是延續推動NUC系統產品創新與發展的理想之選。 華碩營運長暨全球資深副總裁謝明傑強調,相信華碩將能引領NUC系統產品線的發展,攜手強化迷你PC的未來,擴大在AI和AIoT領域的發展,並致力為NUC系統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支援,同時華碩亦誠摯感謝英特爾對華碩的信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搶供商用領域,台灣英特爾本周在台首度展示由多家廠商推出、包含搭載最新Intel vPro平台在內的多款商用筆記型電腦、工作站以及最新技術。針對商業應用環境所設計的最新Intel vPro平台,採用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以及採用硬體協助的AI威脅偵測功能,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相較4年前的系統大幅降低攻擊面範圍強化資訊安全。此外,結合Intel Wi-Fi 6(Gig+)、Bluetooth LE Audio、Thunderbolt 4、Intel Connectivity Performance Suite(ICPS)等先進連接技術,提供全方位的使用者體驗。 英特爾業務暨行銷事業群商用業務總監鄭智成表示:「英特爾致力以最新技術打造商用平台,讓企業在蓬勃發展的生態系之中,能輕易地找到滿足其商業需求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包含Acer、ASUS、Dell Technologies、Dynabook、HP、Lenovo、MSI等在內(依英文字母排序),於現場展出最新款採用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針對商業應用環境所開發的平台。各家廠商預計在今年推出超過170 款Intel vPro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和入門工作站,滿足工作流程中各個階段、層級所需運算形式與效能。」 英特爾電腦通訊事業群產品經理盧進忠表示:「Intel vPro在商業領域深耕將近20年,最新的Intel vPro具備全方位的安全性,更是唯一以硬體方式協助抵禦勒索軟體、軟體供應鏈攻擊的商業平台。透過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Intel AMT)搭配Intel Endpoint Management Assistant(Intel EMA),企業可隨時隨地進行遠端管理(雲端)、快速蒐集與分析安全性威脅,為企業永續管理提供助力。」 已被許多企業接納的混合辦公模式,讓公司電腦暴露在外的機會大增,也提升資訊安全的風險。為協助企業面對各種潛伏於各處的惡意威脅,Intel vPro平台均具備開箱即可使用的Intel Hardware Shield,不需要第三方軟體的協助,即可提供比作業系統更深層的防護,從硬體和韌體層級抵禦日趨精密的攻擊手法。從底層的硬體開機、作業系統,直到應用程式均提供完整且全面的資訊安全防護。
英特爾針對客戶端運算品牌進行重大更新,16日推出全新Intel Core及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品牌,下半年將由Meteor Lake處理器一同推出。市場預估,英特爾15年來最重大的品牌更新,已經打響消費性市場CPU與GPU的AI大戰,新產品終端售價也會相對應調整,載板、散熱及組裝廠包括欣興、南電、健策及廣達、英業達等可望受惠。 法人指出,Meteor Lake為英特爾重要轉捩點,是首款以Intel 4製程節點製造的客戶端處理器,亦為一款實現Foveros先進3D封裝技術的客戶端晶片,更搭載專用AI引擎,業界對於明、後年邊緣運算的換機潮寄予厚望。 英特爾Core i品牌將畫下句點,未來推出的客戶端處理器,將分成Core及Core Ultra,後者意指最先進產品。同時每類別再以數字分級,包含Core 3/5/7/9。EVO認證設計將發展為Edition平台品牌。相關的商用系統也將導入Intel vPro Enterprise和Essentials標誌。而推出的新品牌,將隨著2023年下半年推出的新世代Meteor Lake架構導入使用。 英特爾客戶端運算事業群業務副總裁暨總經理Caitlin Anderson表示,Meteor Lake將為Intel重要轉捩點,因為其為首款導入Intel 4(原Intel 7nm)製程,也是第一個採Foveros先進3D封裝技術的處理器,並首次在英特爾客戶端處理器搭載專用AI引擎-Intel AI Boost。 英特爾持續融合AI功能於CPU,試圖在GPU為主流的AI晶片市場裡出奇制勝。在AI與機器學習應用上,CPU與GPU分別執行哪些工作負載,長期以來涇渭分明,英特爾希望儘量抹除這種界線,讓不同應用規模的客戶,從訓練、推論到資料準備工作,從網路邊緣到雲端,都能透過共同的資料中心平台,利用CPU來進行。 英特爾預測,未來AI工作負載主要還是會使用CPU來執行,估計佔所有AI模型的60%,其中以中小型模型為主。至於大型模型,則會佔整體工作負載的40%,並以GPU或其他種類的特製加速器來運行。 英特爾新品牌採用全新製程節點,加上先進3D封裝技術,這意味著,若如預期在下半年達到量產,可見由執行長季辛格所領導的Intel已經加快腳步追趕競爭對手。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英特爾針對客戶端運算品牌進行重大更新,16日推出全新Intel Core及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品牌,下半年將由Meteor Lake處理器一同推出。市場預估,英特爾15年來最重大的品牌更新,已經打響消費性市場CPU與GPU的AI大戰,新產品終端售價也會相對應調整,載板、散熱及組裝廠包括欣興、南電、健策及廣達、英業達等可望受惠。 2.房市政策持續緊縮,住宅市場交易動能降溫,開發商開發重心轉向興建商業及工業地產,新建不動產結構持續往商業、工業地產傾斜。今年前四月全台建築物建照核發住宅類的占比首度跌破5成,甚至還低於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以及房地合一稅實施的2016年這兩個房市景氣谷底。 3.勞動部每年針對勞工生活、就業狀況調查。根據最新統計,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與前一年相同,但對於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來源,卻有12.4%勞工未規劃,寫下調查以來的新高。 4.台鐵公司將於明年1月掛牌,1,700億的短期債務成為最棘手課題。據悉,為加大清償債務力道,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出新招,協助台鐵找到新財源,擬將原先列為償債基金中的高雄港站(含臨港線)基地,上方容積調派到高雄71期市地重劃區,可望引資破百億元。 5.據了解,離岸風電開發商CIP七家出口信貸銀行團60餘人26日將抵台,連同國內外主辦銀行及聯貸銀行,共計百餘人將出海至彰化外海風場稽核,了解疫情後CIP在台灣彰芳及西島計畫建設進度,並視察供應鏈廠商生產情況。正值區塊開發3-1期行政契約月底簽署在即敏感時刻,這次銀行團的大陣仗稽核行動,備受矚目。 6.依現行規定,勞工須滿63歲才能領勞保老年年金,但從2024年開始,請領老年年金明年起調高1歲,也就是民國50年次的勞工,想要請領足額老年年金就必須要等到64歲,估計約14萬人受影響。 7.投信投顧公會基金規模最新統計出爐,5月投信規模較上月增加1,487億元,其中以台股ETF基金增加915億元最多、債券ETF486億元居次,且台股基金熱度再起,也增加365億元,使得今年以來規模增加7,129億元,整體規模突破5.5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8.6月以來台股表現氣勢如虹,一舉突破「萬七」,從5月底至6月16日共上漲709.95點、漲幅4.28%,激勵台股ETF基金交易更火熱。根據統計,台股ETF基金6月有二檔新上市,總規模統計至16日共增加870.53億,其中高配息台股ETF基金續航力可期。 9.加權指數6月就憑藉法人資金大舉回流、權值股一輪猛攻,輕舟度過萬重山,法人對下半年拚「萬八」期待感開始凝聚,凱基投顧判斷,升息循環觸頂後將迎來股債雙多契機,摩根士丹利證券更一口氣調升輝達等多檔科技巨擘目標價,美股帶旺台股的新一輪行情,看來爆發力十足。 10.中央銀行公布2022年國際投資部位,淨資產續創歷史新高紀錄,來到1兆7,160.3億美元,以去年底新台幣對美元匯率30.708元換算,已達新台幣52兆餘元,續居全球排名第五大淨債權國。(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外媒指出,蘋果自己研發的晶片M1已經上市近三年,預計明年發布新的macOS,並停止對Intel Mac的更新。另外,明年蘋果也將發布搭載M3晶片的MacBook Air,由台積電代工。 蘋果在2020年底發布首款自行研發晶片M1,其後陸續推出M2,以及今年WWDC大會中發布的M2 Ultra。原本預計在兩年內完成過渡期,但因為疫情等原因,延遲到2024年。 外媒預估,蘋果將於明年發布macOS更新,停止支援Intel晶片的Mac。包括2017 iMac Pro,2018 Mac和大部分2019 Mac,無法升級到macOS 15。2019年Mac Pro、2020年Mac,可以再撐一年到2025年,macOS 15是舊款Mac可以使用的最後版本。
美國要求台積電(2330)赴美設廠,無奈竟接連爆出文化衝突。美國媒體「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美國人力資源網站Glassdoor上有不少人對台積電強硬的企業文化表示不滿,認為台積電沒有為美國做好準備,恐引發招募危機。沒想到台灣網友不以為然,不少人開酸,台灣人「奴才是核心技術」,同時,也嗆美國人「爛草莓」,知道為什麼Intel被超車了吧。 據綜合報導,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指出,在Glassdoor上有台積電美國廠的工程師大吐苦水,說他在辦公室睡了1個月且每天工作12小時是基本,周末還要輪班,生活跟工作難以平衡。 此外,也有人表示,台積電的文化是服從,但他認為,這代表台積電沒有為美國做好準備;報導還提到,有台積電員工表示,台積電文化太強硬會激怒員工跟求職者導致招人困難。目前,在Glassdoor上有91條評論,但僅有27%的人認同,代表當地只有1/3的人願意到台積電上班。 不過,面對台積電美國員工的抱怨,PTT上有網友吐槽,「是米國人沒做準備跟台積電做工作文化吧!」;同時,原Po也不忘挖苦台灣人的「奴性」,「缺人沒關係,台灣培養台灣員工送去米國就好了,當年修鐵路也送了不少黃種人去米國,層級翻身靠這次!」。 網友觀點則大致分為兩派,一派人認為,「奴才是核心技術,偷也偷不走」、「只能輸出台勞過去了」、「高學歷很好找,奴性重很好找,高學歷+奴性重除了台灣我看你去哪裡找」、「看看英特爾過的多爽,競爭力有多鳥」、「Intel:現在知道為什麼我會被超車了吧」、「原本以為是矽盾結果是奴盾,偷不走了吧」。 另一派人則反嗆美國員工,「欸是美國要求台積電去設廠耶」、「還想把台積整個搬走,水土不服了」、「不爽不要做啊爛草莓」、「也好,讓美巨嬰知道這是複製不來的」;甚至有人建議,「德國要不要考慮一下,別設廠了,只會更慘」。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為了同時圍堵中國大陸科技發展同時降低台海危機造成的供應鏈風險,積極將供應鏈轉移回美國,台積電正是重要的一環。目前亞利桑那州2座晶圓廠將雇用4,500名員工,目前以招募近2,000人,包括600名工程師,不過,卻發現美國籍員工難以適應台積電的軍事化管理。
ENERMAX安耐美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多款「跨世代」科技應用的產品,包括兼容Intel ATX12VO節能高效電源供應器、適用與ASUS Back to Future背插式主機板的「隱線」機殼系統、獲得Intel認證的工作站級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創次世代更高效、節能的電腦系統。 配合Intel推出更高效率的電源供應器規範ATX12VO,安耐美發表首款兼容Intel ATX 3.0和ATX12VO 80PLUS白金認證電源供應器-PLATIMAX GEMINI,優於Intel ATX12VO的負載效率標準,有效降低待機功耗,落實節能減碳、永續發展。此外,安耐美同時計畫於今年Q3全球上市Intel ATX 3.0電源供應器,附一組600W原生PCIe 5.0 12+4pin 12VHPWR線材,與多附一組雙PCIe 8pin轉12+4pin 12VHPWR線材,大幅增加對顯示卡的支援性,搭載專利逆轉彈塵技術的自清潔功效。 安耐美的旗艦款CPU水冷散熱器LIQTECH TR4 II,是第一款獲得Intel認證,可用於Intel Xeon W-2400與W-3400的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同時也是AMD RyzenTM ThreadripperTM處理器的最佳散熱器之一。今年電腦展,安耐美將首次曝光最新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LIQMAXFLO,高效散熱、運轉靜音;採用專利Dual Chamber Xtreme Pump,水冷頭內建6公分VRM風扇,有效幫助主機板主要零組件的溫度降低20度,與每100瓦降低CPU溫度4度,提升CPU與主機板的效能。 安耐美在台北國際電腦展首次曝光「隱線」電腦機殼-Cable Master 20,支援ASUS Back to Future背插式主機板的機殼,可同時安裝市面上標準款的主機板,一款機殼,雙重系統組裝方式,背板30mm充足的理線空間,輕鬆容納各種模組接口,提供機殼系統無線化的最大可能。新一代的模組化電腦機殼-MarbleShell-Apex Marble(MS32),結合實用與美觀,簡化系統組裝過程的繁瑣。
Intel搶攻AI及高速運算商機,Intel企業副總裁暨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資料中心平台工程與架構事業部總經理Zane Ball表示,將積極與台灣供應鏈打造開放式生態,提供資料中心開發與認證平台,為AI加速帶來高彈性的解決方案。軟體方面,將打造開放生態oneAPI,統合多種架構運算,開發者僅需專注於AI軟體開發,共創雙贏。 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指出,Intel在2022年資料中心CPU市場市占率達71%,坐穩市占第一,但AMD在2022年的市占成長幅度超越Intel,因此在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展前夕,Intel二位資料中心主管來台與客戶溝通,並擘劃資料中心布局與藍圖。 Zane Ball表示,Intel將為台灣供應鏈提供資料中心開發與認證平台,隨著第四代Xeon推出,DDR5/PCIe Gen5將大規模開始採用,由於效能上較前一代皆有不少提升,希望透過認證計畫與參考設計降低記憶體產業與資料中心業者複雜的相容性問題。 Intel執行副總裁暨資料中心與AI事業群總經理Sandra Rivera則指出,英特爾近年在伺服器領域導入很多創新技術及功能,但也因此造成複雜性提高並導致產品發布延遲,隨著Sapphire Rapids順利推出,發展路線已步入正軌。 Sandra Rivera也談到,Intel正在扶植開放生態系,Intel提供多元、廣泛的硬體供選擇,如CPU、GPU、FPGA等,AI開發者僅需專注於人工智慧運算領域的技術,共同開發、共創雙贏。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工業級主機板和嵌入式電腦解決方案知名製造商廣積(8050)發布其最新的工業級強固型ET880 COM Express電腦模組,冀望能滿足有低功耗與無風扇運作需求的各式嵌入式應用。此模組整合了採用10奈米技術的Intel Atom x6000系列處理器,支援高達3.2 GHz時脈速度以及Intel TCC測量與分析技術,可跨設備執行精準的時鐘同步功能。 ET880提供強大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其成為各式工業和IoT物聯網應用的理想選擇。此電腦模組內建8GB DDR4記憶體和一個DDR4 SO-DIMM插槽,總RAM容量可達24GB,以確保高效的系統運作。其產品配備豐富的連接選項,如I226IT PCI-E 2.5G LAN控制器、兩個USB 3.1、四個USB 2.0、兩個SATA III、兩個UART(僅限Tx/Rx),並可透過廣積IP419載板連接DisplayPort / DVI-D / LVDS或eDP,執行三個獨立顯示功能。 ET880專為滿足工業應用的嚴苛要求量身打造,可支援-40度C到+85度C寬溫運作以供長期穩定運轉,並與Windows 10和Linux作業系統相容。
顯卡廠撼訊(6150)今年第一季營運動能持續受產業庫存調整及需求走弱影響走弱,不過在連三季虧損後,營益率已順利轉正,單季合併營收13.15億元,來到近四季高點,惟因業外仍有升息、匯率等不利因素拖累,稅後虧損284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06元。 目前聚焦AMD(超微)GPU架構之顯卡相關產品的撼訊,近期正式重啟已停用十多年的子品牌「SPARKLE」,推出包括ARC A750/A380系列的Intel(英特爾)GPU架構顯卡產品,宣告成為Intel GPU顯卡陣營的一員,也展現其積極搶拓正加速發展中的AI應用商機。 為此,撼訊也於4日董事會中,決議將分割旗下聚焦設計代工與嵌入式應用事業處之相關業務,予旗下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撼與科技(SPARKLE COMPUTER CO., Ltd.),分割基準日訂於今年6月30日,該案也已增列入今年股東會的討論議案。 撼與目前實收資本額為2,900萬元,公司營業價值估約1.1億元左右,前身為立倍資訊。撼訊過去曾以「SPARKLE」品牌推出採用NVIDIA(輝達)GPU架構的顯卡產品,包括GeForce 7產品家族中的GeForce 7900系列,歷經GeForce 8系列、到GeForce 9系列為止,近十多年來已少見SPARKLE有消費性的顯卡新品推出。不過在嵌入式繪圖卡產品部分,目前仍有含括AMD、NVIDIA和SMI的產品。
台股今年首季表現亮眼,上市指數與上櫃指數分別上漲12%與18%,位居全球前段班,僅次於費半27%、那斯達克15%、義大利14%、希臘13%、法國13%等股市,這些表現亮眼的市場主要反映兩大主軸,其一為Nvidia所引領的AI熱潮帶動全球科技巨擘紛紛大漲,台股則從矽智財開始大漲並延伸至下游伺服器代工大廠,連帶擴及散熱、網通板、光通訊、資訊安全軟體等族群跟進補漲。 另一則反映全球經濟迎來解封,帶動國際觀光客大量湧入歐洲觀光大國,支撐歐股絕地大翻身。展望未來,時序進入超級財報周,業績表現好壞攸關個別股票的股價續航力,若只因AI題材而拉升但無業績者將容易遭受市場拋售的壓力,而具有實質業績支撐的AI受惠族群將會是資金的避風港,看好伺服器相關供應鏈。 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引爆全球生成式AI浪潮。根據IDC最新預測,AI相關產業規模2022~2026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7%,2026年規模將達3,000億美元;AI伺服器產值2022~2026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9%,2026年規模將達245億美元。對台廠而言,面對AI應用的日益增長,除AI相關晶片廠將直接或間接受惠,伺服器相關供應鏈的受惠個股,將如雨後春筍般持續湧出。以2022年為例,雖然AI伺服器的出貨量占整體伺服器的比重僅1%,但因AI伺服器的單價是一般伺服器的5~10倍,推升AI伺服器的產值占整體產值高達11%。 伴隨AI伺服器滲透率持續提升,預估2023年AI伺服器的產值占比將達15~20%,2024~25年更攀升至20~30%,因此伺服器規格升級將是關鍵投資密碼。除此,受惠Intel與AMD兩大伺服器新平台陸續推出,也將加快全球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或品牌廠下半年拉貨與換機動能,平台規格升級下的質變個股將是布局重點。 Intel與AMD兩大伺服器CPU平台升級下,為因應傳輸速度的提升均導入DDR 5與PCIe 5.0,連帶推升CPU Socket的面積與針腳數的規格,平均銷售單價因此較前一代提升3~4成。伺服器CPU面積變大推升需求功耗,散熱需求也因此增加,以Intel的Eagle Stream而言,整體散熱模組的熱導管用量將從4組提升至6組,支撐平均銷售單價提升2~3成。 伴隨伺服器晶片面積變大,對應的ABF載板也需跟著升級,兩大伺服器CPU平台所需ABF載板面積則比前一代大了超過20%,層數方面也增加2~4層,且製程方面更為複雜,有效提升ABF載板平均單價。以Nvidia H100或A100晶片來說,載板面積則從一般的50x50mm提高至65x65mm,Intel新推出的Sapphire Rapids伺服器處理器,其兩款載板面積分別為100x57mm與78x57mm。 ChatGPT雖於今年首季為伺服器族群股價增添柴火,惟鑑於去年重複下單嚴重與新平台遞延推出,導致今年上半年伺服器出現庫存調整的聲音,全球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的指標廠商日前坦言,上半年客戶砍單的情況比想像來得嚴重,但對下半年展望深具信心,倘若伺服器相關供應鏈第2季遭逢客戶調整訂單、業績不如預期,且股價經過適度修正後將不啻為長期布局的時點。 今年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雖較去年年增6%,大幅收斂至年增2%,無法期待出貨量有太多的驚喜,但兩大新平台推出帶來下半年伺服器規格升級發酵,輔以生成式AI帶來的新機刺激效應,將為伺服器相關零組件廠注入質變商機,支撐下半年旺季效應與股價表現。
英特爾(Intel)首季每股虧4美分,創史上最大虧損,預估第2季每股虧62美分,恐連賠3季,執行長季辛格看好PC觸底,下半年將溫和復甦,但傳微軟砍單5成,代表伺服器市場還未落底,季辛格又放話,要彎道超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很懷疑,英特爾今年資本支出200億美元,台積電340億美元,投資少的公司可以彎道超車?大家等著看。 陸行之在臉書粉專表示,英特爾(Intel)第2季財測,營收持穩估將成長2%,但今年仍會衰退逾15%,慘過美國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剛出爐報告,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恐萎縮11%,而全球邏輯晶片衰退應會少於10%。陸行之提出英特爾5大觀察重點: 1、英特爾預期第2季營收平均季增2%,高於預期的0%。 2、預期第2季毛利率33%,和首季34%差不多,但這些毛利率已經延長部分設備折舊年限,從5年調整到8年,公司估計全年減少近23億美元折舊,貢獻4~5%毛利率,但以這樣的毛利率來看,英特爾第2季應還是虧,要等到下半年毛利率回升到40%,再來看能不能虧轉盈。 3、首季庫存月數5.06,季增9%、年增29%,第2季營收力道也不強,實在很難期待第2季庫存月數會明顯下降。 4、英特爾數據中心、AI晶片首季營收只剩37.18億美元,季減14%、年減39%,估計輝達(Nvidia)數據中心、AI繪圖晶片(GPU)首季營收,將順利超車英特爾,拿下龍頭寶座。但目前搞不清楚的是,到底是伺服器(server)市場庫存太高(伺服器遠端控制晶片龍頭信驊首季營收季減50%、年減42%),還是超微(AMD)或安謀(ARM)CPU處理器(Ampere、Amazon's Graviton、阿里巴巴倚天)搶市占。 5、英特爾目前除了遊戲機、筆電CPU,還有輔助駕駛Mobileye還能賺錢之外,其他事業全都虧損,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看到PPT技術龍頭公司,斷尾求生,減少資本支出,分割製造部門。 陸行之說,看看是否真的如執行長季辛格所說的,能來個5年4世代製程彎道超車台積電,老實說,英特爾今年投200億美元,台積電投340億美元資本支出,投資少的公司可以彎道超車,陸行之很存疑,大家等著看。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生成式AI在2023年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成長。燦坤(2430)表示,生成式AI的成熟應用對高階晶片運算能力的需求越發提升,帶動軟硬體市場需求增加。燦坤獨家推薦搭載Intel 13代新機種,並攜手Intel集結全球六大3C品牌夥伴共同響應加碼送好禮。 近十年可謂人工智慧(AI)發展的關鍵里程碑,顛覆人們對AI科技應用的想像,今年3月剛發表的ChatGPT-4更再次震動AI界,展現出人工智慧的超進化性能,預告了生成式AI在2023年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成長。燦坤(2430)表示,生成式AI的成熟應用對高階晶片運算能力的需求越發提升,帶動軟硬體市場需求增加。隨著ChatGPT熱潮所引起的生成式AI多重應用越趨普及,消費者對電腦的需求亦隨之轉變,搭載更快速、高效的中央處理器CPU與GPU,漸成為生成式AI崛起後的重要跟風指標。 為滿足消費者設備規格提升所需,燦坤宣布聯手中央處理器晶片大廠Intel英特爾,發起「普發購機最有禮」限時優惠活動,4月21日起凡購買指定商品送燦坤獨家購機好禮,此外更串聯六大國際3C品牌推出獨家加碼贈品,活動將持續至5月5日,全省燦坤七大都會區指定門市限定,從商務型到電競/內容創作型機種,提供完整的產品陳列與購機體驗。燦坤線上購物響應同歡,線上「Intel旗艦館」同享優惠,線上下單只要選擇指定門市取貨,即可到店兌換禮品。 2023年CPU換機潮再現,接軌AI新時代,就看使用的武器設備能否跟得上。Intel 13代最新中央處理器可說是AI世代新寵兒,將主流電腦效能推升到全新境界,擅於處理多種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讓使用者能享有領先的操作效能和使用體驗。燦坤獨家推薦搭載Intel 13代新機種,燦坤並攜手Intel集結全球六大3C品牌夥伴共同響應加碼送好禮。
Intel營運成績不佳,公司決定出售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Data Center Solutions Group)予神達投控,7月換手經營,總交易金額未對外透露。神達表示,此次業務移轉不會大幅提高資本支出,並可接手Intel既有客戶,旗下伺服器品牌泰安,亦建構完整的銷售管道、售後服務/保固的經驗,預期此次業務轉移對營運是正向助力。 外媒指出,英特爾難敵DELL、HP、聯想、浪潮等品牌廠,因此決定砍掉非核心業務DSG部門,完全退出伺服器整機業務,並保證全面轉移至神達,但伺服器處理器晶片部分不會受到影響。 法人表示,此次合作對於雙方都有正面助益,業務移轉後對Intel來說可進一步瘦身,對神達來說能夠直接面對原Intel客戶,預期神達企業型客戶將小幅度的成長,成長幅度要看後續業務接手、盤點後才會比較明朗。此外,神達從原本幫Intel做ODM,變成可直接面對客人,在產品報價上有利,預期對神達業績將有正面貢獻。 伺服器占神達營收比重8成,現有客戶群中占比最大的是資料中心和品牌客戶,產品涵蓋美國、中國等主要市場,出貨來說以北美為主,外媒則指出,相較廣達、緯穎及鴻海等同業來說,神達在伺服器產業規模有待突破。 技術方面法人認為,因為目前各家伺服器廠客戶群不同,從Level 6(半成品)到Level 11~12(整機組裝出貨),主要還是看客戶需求,且神達過去就幫Intel做ODM服務,移轉過來的產品也是過去神達提供設計製造組裝的產品,因此在技術的提升或與競爭對手拉近差距的效益不顯著。 至於此次業務轉移費用,據悉,Intel目前的公開聲明並未揭露相關內容,神達不予回應合作細節,但強調並不會因為此次的業務承接,而造成支出費用大增,公司將利用既有資源、經驗,讓費用控制在一定範圍裡,不會產生支出大幅增加的狀況。
【時報-台北電】銀行業危機擔憂緩解,周三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勁揚,費城半導體指數更大漲逾3%,美光等樂觀展望帶動蘋果、微軟等科技股大漲,台股今日在南亞科(2408)、十銓(4967)、華邦電(2344)等DRAM族群強彈領軍,台積電(2330)上漲6元開高536元帶動英特爾(Intel)概念股整體氣勢,包括威剛(3260)、欣興(3037)大漲逾4%,技嘉(2376)、南電 (8046)、景碩(3189)、健策(3653)走揚逾2%,致新(8081)、矽統(2363)等跟上多頭步伐集體向上。 英特爾新品捷報頻傳,周三宣布第五代Xeon處理器Emerald Rapids有望在今年底出貨,首款主打節能的伺服器晶片「Sierra Forest」預計提早於明年上半年出貨,客戶正在測試的次世代Granite Rapids將接著上市,下一個節能晶片「Clearwater Forest」預計在2025年登場,在利多消息點火下,激勵隔夜大漲7.61%,收在31.52美元,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點火台廠概念股股漲歡慶,整體氣勢強過大盤。 權王台積電(2330)叩關「巴菲特魔咒」546元價位死灰復燃,日前獲瑞信證券送暖,強調下半年至2024年營收反彈強悍,並替第二季客戶庫存調整影響營運打預防針,目標價送上600元,與里昂、摩根大通證券共組台積電多頭護衛隊,昨獲外資買超4817張相挺,早盤上漲1%衝上537元,重返五日線,推升台股一度大漲百點、進逼15900關。 ABF載板三雄欣興(3037)去年稅後純益269.19億元,年增1.24倍,EPS為20.08元,雙創歷年新高;擬配息8元亦締造歷史新猷,以29日收盤價140.5元計算,殖利率5.69%,受惠AI、高效運算等新應用推升,高階載板需求有撐,三大法人近5日買超近2.2萬張,今日價量俱揚大漲5%,重返5日線,南電(8046)、景碩 (3189)跟進反彈逾2%,雙雙挺進五日線。 威剛(3260)受惠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強調庫存已經觸底,加上看好未來AI創造龐大晶片需求,提振投資人信心,帶動隔夜股價大漲7%,法人看好DRAM概念股在季底封關前上演反彈行情,近5日獲三大法人買超逾5千張,早盤放量勁揚4%,重返五日線。 「摩爾定律」發明人,英特爾共同創辦人摩爾日前辭世,「摩爾定律」說明每二年晶片容納的電晶體密度會增加一倍,但隨著半導體製程微縮至3奈米以下,摩爾定律是否有效一直遭業界熱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認為摩爾定律在CPU領域已走向終結,但包括台積電、英特爾、超微等重量級的科技廠,認為摩爾定律有助延續技術上領導地位,且至少未來十年仍有效。半導體研究機構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也按讚力挺,預期2026年將進入埃米時代,2032年透過電晶體結構創新可進入5埃米。(編輯:龍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