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IPO

的結果
  • 內、外銷亮麗 東洋業績添翼

     東洋(4105)總經理侯靜蘭25日在法說會中表示,隨著流感疫苗開打,治膽道癌Pemazyre、肺癌Gavreto藥品、抗生素銷售穩定成長,外銷美國的市場微脂體兩性黴素學名藥Lipo-AB銷售增加,整體業績成長動能將延續至明年。法人估,東洋明年營收將持續雙位數成長,毛利率60%為低標。  東洋今年前八月營收32.74億元、年增9.24%,稅後純益7.78億元、年增約12%,EPS為3.13元。  侯靜蘭表示,今年內外銷市場都有不錯的成長力道!雖然東洋流感公費疫苗今年拿到採購額逾86萬劑,占總採購量的12.4%,占比不如去年,但自費疫苗銷售則呈現成長,且今年新增佐劑流感疫苗,也為業績添動能。  另外,東洋癌症事業體除頭頸癌、大腸癌、胃腸道癌、胰臟癌、膽管癌、血液癌外,未來將著重在乳癌跟肺炎的布局,目前膽道癌新藥Pemazyre,5月1日已獲健保給付,肺癌則規劃兩年內有新產品推出。  重症醫療事業中,除既有麻醉藥產品有望取得全身麻醉新適應症藥證外,積極布局的抗生素,上半年業績已有20%的成長,三年內可望還有三個抗生素品項上市。  外銷市場中,東洋微脂體兩性黴素學名藥Lipo-AB今年初在美展開銷售,由於是美國第二款上市的學名藥,目前銷售進展順利,預期明年業績有望挑戰新高。另外,今年底前紐澳與南美市場可望上市;歐洲市場合約則已完成簽約,若一切順利,Lipo-AB最快2025年在歐洲上市。  東洋財務長張國江表示,Lipo-AB營收認列是採分潤方式,今年上半年尚未有分潤收入,正在與合作夥伴比對銷售數據,除了有助營收成長外,也將優化整體毛利率表現。法人表示,東洋受惠產品組合優化,內外銷市場成長強勁,第四季毛利率將優於過去兩年,成長動能將延續至明年,明年全年營收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且毛利率將高於60%。

  • 《大陸產業》途虎養車香港IPO 發售價每股28港元

    【時報-台北電】途虎養車公告,香港IPO最終發售價格已釐定為每股28港元,將自全球發售收取的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10.81億港元。 途虎養車根據香港公開發售初步提呈發售的香港發售股份已獲約2.67倍超額認購,預期A類股份將於本周二(9月26日)上午九時正在聯交所開始買賣,股份代號為9690。 途虎養車在9月13日宣布開啟招股,每股作價最高不超過31港元。招股書顯示,騰訊、嘉實多、零跑車、國軒高科、上海紫竹高新區五家機構將作為基石投資人參與途虎養車香港首次公開發行,5位基石投資者共帶來1億美元的投資金。(編輯:張嘉倚)

  • 提供第一桶金 鼓勵內部創業

     六、七年前,郭水義還在擔任中華電信投資處副總經理時,特別協助當時擔任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修訂員工內部創業辦法,激勵不管是採用新制還是舊制退休制度的員工,在選擇轉任獨立出來的新創公司工作時,都可以沿用舊制一年兩個月基數計算年資,並且由中華電信在一開始就提供創業第一桶金,且五年後若新創事業繼續發展,再給予第二桶金15個月,中華資安國際公司便是在這項修定要點激勵下獨立成立公司。  除了今年鎖定資拓宏宇,以及中華資安國際兩家公司推動IPO,郭水義認為,中華立鼎光電將來也有機會IPO,除此,中華電信研究院還有很多技術含金量很高的項目,未來都有機會推動獨立成立新創公司。郭水義並點名AI或許是將來很值得鼓勵的項目,尤其AI應用無所不在,AI技術若能夠從中華電信獨立出來,不只可以提供中華電信內部需求,對外服務的範圍預期可以更加寬廣。  「透過投資工具,來達到事業成長或技術加乘,確實效果是明顯的」,郭水義認為,中華電信未來要上兆元市值,加碼投資是必要的,包括人才、技術及產品都要投資。  而除了透過內部鼓勵措施,郭水義認為,從建構生態系的角度來看,廣結同盟也有其必要性,例如看到某些策略夥伴的產品及服務是大家可以共同協作,策略夥伴的技術含金量高,同時又是生態圈拼圖裡重要一環,中華電信就會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的考量。

  • 《國際金融》Spinneys Dubai傳計畫IPO 明年Q2杜拜上市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據消息人士指出,位於阿聯酋(UAE)和安曼(Oman)的連鎖超市特許經營商Spinneys Dubai正計畫在2024年第二季進行首次公開上市(IPO)。  據了解,該連鎖超市的全資擁有者Albwardy Investment已經聘請了Rothschild & Co為研議中的IPO進行諮詢。本周Albwardy將邀請各家銀行在IPO擔任不同角色,預計公司30%的股份將上市。  Spinneys Dubai計畫在杜拜金融市場上市,將鼓勵更多當地小型食品零售商的上市。  肯德基和必勝客(Pizza Hut)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特許零售商Americana Restaurants,以及一家冷凍食品零售商在去年12月分別在杜拜和利雅德(Riyadh)股市上市。 大賣場和購物中心營運商Lulu集團的總裁在本月稍早時表示,公司預計在明年上半IPO,並已聘請Moelis & Co擔任顧問。  根據Dealogic的資料,波斯灣地區的IPO活動在歷經2022年不尋常發展之後,雖然有放緩,但可望再次加速。2022年中東的IPO籌資達到將近220億美元,為「歐洲、中東、非洲地區」總額的超過一半。  今年上半,中東仍有23家企業進行IPO,總共籌資了53億美元。  Spinneys Dubai在整個阿聯酋地區經營著65家超市商店,此外在安曼也經營至少7家商店。  Albwardy說,該集團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並且擁有英國超市Waitrose在中東的特許經營權。該集團成立於1970年代,目前擁有數家四季飯店以及食品分銷公司。Albwardy還投資其它產業,包括工業工程、商業和保險、農業和房地產。

  • 菜鳥赴港IPO 籌資10億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公司菜鳥集團,最快將在9月25日當周遞表申請赴香港上市,籌集至少10億美元。另外,由於大陸消費股表現疲軟,阿里巴巴暫時擱置旗下盒馬鮮生赴港上市案。  菜鳥是全球大型跨境電商物流提供商之一,其智慧物流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菜鳥過去數年迅速增長。  2024財年第一季(即4月至6月),菜鳥營收年增34%至人民幣231.64億元。  星島日報22日引述外電消息,稍早傳出阿里巴巴有意安排菜鳥於第三季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目標在一年至一年半完成上市,估值約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但未落實集資的規模。若以發行10%股份計算,集資規模為15億美元至20億美元。  報導指出,菜鳥已與中信證券、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等銀行就IPO進行合作。但中金公司因為是菜鳥競爭對手:極兔速遞的聯席保薦人,為避免利益衝突,中金因此退出菜鳥IPO聯席保薦人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菜鳥若正式遞表,可能成為阿里巴巴「1+6+N」組織變革後首個啟動上市的業務集團。對於上市傳聞,菜鳥相關負責人22日僅回應,不予置評。  與此同時,其他快遞業者也積極布局港股市場。經濟通通訊社報導,極兔速遞計畫最快25日當周進行上市聆訊,目標最早於10月底在香港上市,擬籌集5億美元。以此計算,該公司估值達120億美元。極兔速遞計畫把集資額用於包括拓寬物流網、升級基礎設施、強化分揀及倉儲能力及容量等。

  • 陸證監會正向回應 AMAX-KY 有望在台IPO

     繼奇鋐科技子公司富世達之後,AMAX-KY艾瑪斯科技公告,日前依據中國大陸《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向中國證監會進行備案,經證監會審理相關資料後,通知AMAX-KY不納入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範圍。AMAX-KY預計10月舉行業績發布活動,進一步推動在台IPO。  證交所於7月上市審議委員會中,通過艾瑪斯科技控股(AMAX-KY)的上市案。不過由於中國證監會4月份的新規定,營運主體(營收占比超過五成)在中國大陸者,赴海外IPO或增資時,都要報請證監會備查,市場原本擔心AMAX-KY和富世達都可能受到影響。  AMAX-KY發布重訊表示,經向證監會備案後,獲得「不納入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範圍」的通知,可望加速在台灣IPO腳步。  AMAX-KY負責人為倪小菁,資本額3.62億元,申請上市時淨值11.78億元。2022年稅前純益2.4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5.1元;2023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業主綜合損益1.47億元,累計EPS4.07元。8月營收5.28億元,年減2.95%,累計前八月營收40.0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5.07%。  AMAX-KY主營業務為AI高效能運算、高密度伺服器和存儲、液冷整機櫃、企業伺服器硬體解決方案等。主要市場在美國,占比46.97%、中國和歐洲占53.03%。全體董事9席共持股76.22%。

  • Instacart開門紅 一度飆漲40%

     美國雜貨配送平台業者Instacart於19日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首日交易開紅盤一度飆升40%,最後收漲12%至33.7美元。  Instacart以每股30美元價格在那斯達克首度公開發行(IPO),估值約達100億美元,不過遠低於2021年、疫情高峰期的私募估值390億美元。截至19日收盤,Instacart市值略高於110億美元。  Instacart總部位於舊金山,此次透過IPO籌集資金將有逾4.2億美元入袋。Instacart是2021年12月以來、由創投扶持的新創公司首件重大IPO案,因此上市表現是創投業者和最後階段新創公司的觀察重點,藉此評估投資人對風險胃納的程度。  那斯達克經過2022年的低迷,今年IPO數量展現反彈,但上市價格遠不及先前募資高峰。  Instacart的IPO案已規畫數年,如今終於如願上市。Instacart執行長席莫(Fidji Simo)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IPO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對員工提供流動性。  席莫指出,Instacart原本就以一家上市公司進行營運,如今真正IPO後接下來將持續尋找併購標的,同時建構零售支援技術的其他方法。她說,「將進一步深化與雜貨商的關係與服務。」  近來美國IPO市場明顯加溫,英國晶片設計大廠安謀上周同樣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掛牌首日飆漲25%,加上Instacart首日行情同樣開紅盤,預計將進一步炒熱IPO市場。  行銷自動化公司Klaviyo再度提高IPO定價。外媒引述消息報導,Klaviyo繼18日將IPO價格範圍調高為27至29美元後,19日將IPO定價設在30美元,以此估算公司市值將達92億美元。  Klaviyo在18日提交美國證交會(SEC)的文件中表示,IPO價格範圍從25至27美元調升為27至29美元,將公司市值估在9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為「KVYO」。

  • 權證市場焦點-大同 切入新能源商機

     大同(2371)近年逐步從傳統家電廠轉型,並積極進入電力、新能源事業體系,也整合集團業務至子公司大同智能,除了規劃二年後推動旗下大同智能IPO,大同智能也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MOU,盼協助台灣企業接軌歐洲碳議題外,未來也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擴大的合作範疇,包括合資進軍東南亞市場布局。  大同智能目前資本額50億元,台灣新能源才逐步開始發展,包括集團內的大同智能和大世科,都能用顧問的角色協助國內企業減碳;智能去年營收約30億元,今年目標預計要有雙位數成長,目前正盤點大同智能能夠切入的大同集團業務,規劃在二年後啟動IPO。  大同智能也在本月13日與歐陸能源與碳交易平台歐洲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Instacart 30美元掛牌 市值估百億

     生鮮外送服務業者Instacart以每股30美元價格在那斯達克首度公開發行(IPO),雖然定價範圍在28至30美元的高點,但公司市值估在100億美元,遠低於2021年的390億美元,反映大環境不景氣令投資人擔心風險。  Instacart於19日在那斯達克掛牌交易,交易代碼為CART,預計發行2,200萬股普通股,其中有1,410萬股由Instacart發行,其餘由現有股東賣出。Instacart執行長梅塔(Apoorva Mehta)賣出70萬股,兩位共同創辦人李奧納多(Brandon Leonardo)及穆倫(Maxwell Mullen)各自賣出150萬股。  若以每股30美元價格估算,Instacart將經由IPO募得4.23億美元,但仍需支付高盛及摩根大通等承銷銀行手續費及其他費用。  創業11年的Instacart專門為Kroger、好市多等連鎖賣場提供生鮮外送服務,在疫情高峰期事業快速壯大。2021年初該公司獲得Sequoia Capital及Andreessen Horowitz等創投公司注資,當時預估市值高達390億美元,不料好景不常。  2021年底美國通膨急速升溫,隨後聯準會展開升息循環,使投資人遠離風險資產,不僅科技類股走跌也連累IPO市場。  Instacart近年為了實現獲利而犧牲營收成長。回顧疫情高峰期該公司營收成長率一度高達600%,但去年第二季營收年增幅縮小至40%,今年第二季營收年增幅只有15%。  Instacart為了維護利潤不惜在去年裁員,並縮減客服及其他成本,成功在去年第二季達到獲利,且今年第二季淨利1.1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若以本次IPO預估市值100億美元推算,Instacart本益比約3.5倍,小於同業DoorDash的4.3倍。透過優食(Uber Eats)提供生鮮外送服務的優步本益比不到3倍。

  • 東南亞企業 掀赴美IPO潮

     路透社報導,愈來愈多家東南亞企業考慮赴美掛牌交易,顯示投資人對於新興市場成長潛力的興趣與日俱增,而東南亞業者的加入,也將填補近來中國企業在美上市銳減的缺口。  東南亞數位金融平台Funding Societies、新加坡娛樂公司Gushcloud International、泰國保險科技公司Sunday等業高層皆向路透表示,正在考慮紐約作為股票首度公開發行(IPO)的地點之一。  日前包括越南網路公司VNG、菲律賓房地產業者DoubleDragon旗下的Hotel101 Global也宣布赴美掛牌計畫。  有鑑於中美關係緊張,北京當局加強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的管控,加上中國經濟趨緩,使得陸企至美國IPO案例銳減,東南亞業者的興起剛好填補這個缺口。  律師事務所DFDL Vietnam資深法律顧問史奈德(Leif Schneider)表示,「自從疫情後、全球重啟經濟,中國對東協(ASEAN)的影響力就在下滑。由於中國政府的管制以及經濟持續疲軟,中國業者赴美掛牌就一直擱置,反觀東南亞企業則一窩蜂前進美國資本市場。」  根據LSEG的資料,今年以來東南亞企業透過在美國IPO總共募得1.01億美元的資金,雖然遠低於去年的9.19億美元,但銀行業主管認為,未來一年東南亞企業赴美IPO的動能將會明顯加速。  相較之下,今年來陸企赴美掛牌總共募得4.637億美元,相較2021年的129.6億與2020年的124.8億美元,有如天壤之別。

  • 《盤前掃瞄-基本面》華通Q3營收季增上看15%;華擎推動2小金雞IPO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1.978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5分,成交值為10.04億美元。 2.集中市場18日融資增為2258.04億元,融券減為343362張。 3.集中市場18日自營商賣超96.86億元,投信買超16.14億元,外資賣超256.34億元。 4.PCB廠走過上半年低潮,本季可望邁入全年高峰,HDI板大廠華通(2313)為美系消費性品牌、陸資手機品牌廠供應鏈,隨著中、美二大重量級客戶新機預購火熱,推升華通第三季營運,法人預估,華通本季可望季增15%,繳今年單季營收新高紀錄,若11月後新機銷售動能延續,第四季有機會挑戰持平。 5.MCU廠9月需求較8月改善,MCU廠第三季業績愈來愈好,主要是客戶趕中秋節、雙11拉貨,且經過一年庫存去化,通路及代理商也恢復拉貨。法人預估,笙泉(3122)、偉詮電(2436)及通泰(5487)等訂單透明度走佳。 6.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董事長黃啟峰昨(18)日在法說會表示,目前市場整體需求仍相對低迷,預期下半年市況和上半年差不多,產業到明年上半年都將維持目前情況,但長期仍看好半導體產業強勁成長,未來將聚焦半導體、雲端資料儲存解決方案等2大產業布局,以擴大市占增添成長動能。 7.華擎(3515)著手為小金雞上市櫃做準備,預計最快於今年底推動旗下伺服器事業永擎電子在台首度公開發行(IPO),另旗下以工業應用主板/系統及Edge AIoT、AI BOX等相關業務為主的子公司東擎科技,也已規畫跟進IPO,做為華擎在板卡、電競等消費性事業之外的營運兩隻腳。 8.偉詮電(2436)總經理林崇燾指出,終端消費市場還沒有回到疫情前,但MCU庫存健康去化,下半年迄今,該公司營收年對年呈現成長,月對月也逐步加溫,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第四季,有機會持續到農曆年前。 9.旺矽(6223)對穎崴科技(6515)及旺矽離職員工提起違反營業祕密告訴,業經新竹地方檢察署予以起訴及台灣高等檢察署命令起訴,之後旺矽再提出新事證提出營業祕密告訴,日前經新竹地方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18日旺矽提出再議,穎崴表示,目前已在司法程序中,不多作回應,但該訴訟案不影響公司業務及營運。 10.大陸救房政策增強散裝市場信心,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 18日續漲147點至1,749點,日租金大漲1,219美元至14,503美元,累計BCI指數近九日強彈逾75%、日租金上漲6,237美元,以海岬型船為主力的散裝族群裕民(2606)、中航(2612)、新興(2605)受惠,尤其有環保節能新船者,可賺到較高日租金或長約價,已經獲利。 11.大宇資(6111)第四季本業發威,累計近十款遊戲產品將於海內外發行,加上轉投資事業如合正(5381)、安瑞(3664)及全達(8068)有機會轉盈,大宇資第四季力拚轉盈。 12.工業電腦大廠樺漢(6414)積極推展「軟硬整合」布局策略,18日公告由子公司Kontron AG取得ALTIMATE全數股權,斥資1,164萬歐元,換算新台幣約3.97億元,併購重點聚焦在取得運輸軟體相關專業技術。(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 華擎 推動2小金雞IPO

     華擎(3515)著手為小金雞上市櫃做準備,預計最快於今年底推動旗下伺服器事業永擎電子在台首度公開發行(IPO),另旗下以工業應用主板/系統及Edge AIoT、AI BOX等相關業務為主的子公司東擎科技,也已規畫跟進IPO,做為華擎在板卡、電競等消費性事業之外的營運兩隻腳。  雖受總經下行影響,華擎今年在企業用伺服器和工業應用(IPC)之相關主板、系統等業務動能受累,不過消費性主板、顯卡等業務有略優於預期的表現,展望後市,華擎預期下半年仍可望逐季走升、並有高於上半年的回溫動能。尤第三季受惠板卡旺季效益帶動,第三季力拚雙位數季增表現。  華擎旗下永擎今年因切入輝達(NVIDIA)最新一代H100系列AI伺服器供應商行列受矚。不過受輝達AI GPU供應緊俏,加上首波主要開發專案集中於明年第二季量產,華擎目前在AI伺服器的發酵時程,也似較其它ODM廠緩些,預計以永擎自有品牌推出的AI伺服器產品,明年上半年才陸續有所貢獻。  另一方面,非AI通用型伺服器則因企業客戶拉貨動能趨緩,華擎今年伺服器業務保守估拚與去年度持平。  永擎雖近兩年接續受到疫情影響供應鏈陷缺料或停工、全球通膨致客戶遞延訂單,致業績不若過往幾年高速成長,營收及獲利貢獻度亦大減,但看好全球資料中心、HPC高速運算及雲端運算產業需求持續增長的趨勢不變,永擎亦已爭取到歐美Tier 1的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華擎仍對永擎後市營運成長潛力樂觀。  華擎旗下另一隻小金雞東擎,近幾年則隨著其在工業應用相關產品線趨於完善,同時在Edge AIoT平台應用、AI BOX系統等業務增溫加持下,獲利持穩逐年增長。

  • 本益比超車輝達合理嗎?台積電、聯發科搶認Arm股權 謝金河揭動機:被逼的

    全球矽智財龍頭安謀(Arm)日前在美上市,寫下今年全球最大IPO紀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Arm去年獲利僅5.24億美元,本益比比輝達(Nvidia)還高,新股掛牌僅上演1天的蜜月行情,台積電、聯發科之所以爭相認購Arm新股,是因其架構處理器是全球半導體的必要元件,不得不買單下,如同繳交1筆保護費。 不過,Arm到3月底止的財報,全年淨利5.24億美元,本益比超過Nvidia,上市第1天就是最高,18日收盤價58美元,市值595.13億美元,看起來市場仍然是理性的,有了ARM掛牌,孫正義好像找到人生新目標,再度站上攻擊發起線。 謝金河在臉書以「孫正義又找到人生新目標」為題發文,指出歴經波折的Arm,終於在9/14於美國上市,第1個交易日以每股51美元掛牌,收盤63.59美元,市值推升至652.48億美元,對孫正義來說,這是他事業的另一個新起點,ARM順利掛牌,孫正義重燃信心說:日本軟銀終將統治世界。 Arm原本是總部設在英國劍橋的半導體IP公司,1998到2016年在倫敦交易所掛牌,後來被軟體銀行以320億美元私有化下市,謝金河曾在下市前帶領考察團到英國總部參訪。 孫正義私有化Arm的時候,正是阿里巴巴實力最強大的時候,軟體銀行及旗下願景基金持有阿里逾3成股份,在馬雲最強大的時候,軟體銀行及新加坡淡馬錫都光芒萬丈,軟銀股價最高到12090日圓,孫正義也變成日本首富。 馬雲被共同富裕後,眾多跟著馬雲起來的公司像滴滴等命運都很坎坷,軟銀命運也急轉直下,股價最慘剩2609.5日圓。孫正義為了求現,把阿里巴巴股票賣到剩下3%,軟體銀行及願景基金財報都很不理想。 這次Arm上市是孫正義經過迂迴曲折後的新轉折!本來黃仁勳的Nvidia宣示要以740億美元併購Arm,但各國政府都不同意,併購不成,現在在美國IPO,這是最好的退路。 Arm是半導體硬體製造執行的指令,架構處理器是重要的IP,全球半導體企業都必須買單,這次台積電認1億美元、聯發科認2500萬美元,乍看之下,好像是在交保護費。 不過,Arm到3月底止的財報,全年淨利5.24億美元,PE超過Nvidia,上市第1天就是最高,18日收盤價58美元,市值595.13億美元,看起來市場仍然是理性的,有了ARM掛牌,孫正義好像找到人生新目標,再度站上攻擊發起線。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國際產業》Hotelbed拚明年IPO 擬募資10億歐元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西班牙飯店業者Hotelbeds正在接觸數家銀行,希望他們能在明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中帶頭募資10億歐元(約10.7億美元)的股票。  據了解,該家旅遊科技公司將由美國諮詢公司Evercore擔任顧問,並準備與摩根士丹利一起擔任全球協調人。  一名消息人士說,該公司和主要股東(包括私募公司Cinven、EQT集團、加拿大退休基金CPP投資)都傾向於讓公司在馬德里股市上市。  Hotelbeds和主要股東都沒有證實媒體的報導。  該IPO計畫突顯出,在數個月的市場低迷之後,投資人對新股的信心好轉。而如果Hotelbeds順利在西班牙上市,將成為該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知情人士也指出,Hotelbeds的股東也曾考慮以私人方式出售股票,取代公開上市。  總部位於地中海渡假勝地Majorca島的Hotelbeds,為旅行社、航空公司、旅遊營運商在全球提供獲取飯店房間的管道,故該飯店被稱為「床鋪銀行」。  在後疫情時期,全球旅遊業出現反彈。Hotelbed表示,在今年稍早時,其兩周的訂房營收創下新紀錄,在高峰時段,每秒的預定量並刷新歷史紀錄。

  • 安謀飆 台IP股掀比價效應

     IPO超額認購逾10倍的英國晶片設計巨頭安謀(Arm),14日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不負眾望表現亮眼,收盤暴漲近25%,市值破650億美元。15日安謀開盤續漲但隨後漲幅收斂至1%內。  從Arm公佈的2022年5.24億美元的稅後淨利計算,本益比高達124倍,比AI浪潮下的輝達108倍高出不少。  台股也有IP股的商業模式,以出售矽智財(IP)授權,收取權利金、授權金的做法,如力旺、M31、晶心科等公司。指標股帶動之下,有望帶動同族群的比價效應。  安謀周四一上市就開紅盤,從掛牌價51美元跳空開高到56.1美元,漲幅10%,之後一路走高收盤報63.59美元,暴漲24.68%。安謀IPO告捷,軟銀集團是最大贏家,軟銀2016年以320億美元收購安謀,先前原本還打算以400億美元賣給輝達,該交易最後告吹,如今讓安謀IPO顯然是明智的策略,軟銀周五股價也漲逾2%。  Arm過去三年的年複合成長率16.2%,平均毛利率95%。同期相較之下,力旺、M31平均毛利率皆為100%、年複合成長率分別達21.88%、11.51%。晶心科年複合成長率則為17.05%、毛利率99.9%。  同樣精簡指令集,RISC-V為更新的指令集架構,在功耗、體積方面有優勢,不過效能差距不大。令客戶對RISC-V感興趣原因在商業模式,特色偏向開放、彈性、客製化,有多家供應商不會有獨佔問題,晶心科布局已深。  力旺在安全防護上占盡優勢,其中PUF產生金鑰的長度與速度是目前全世界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對於後量子時代更換加密演算法是必要的IP。  M31更是受惠ARM宣布退出基礎元件IP市場,目前先進基礎元件IP僅能找Synopsys跟M31,整體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擴張。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