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美國近年對付中國的外交附庸工具之一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雖已落幕多日,但從綠營政、媒「欲罷不能」的後續動作來看,這場政治鴻門宴,顯已達到近期美國塑造仇中國際輿論的鋪墊目標。 證據就在這場活動早就鋪陳好宣傳亮點,除宣布台灣加入會員,更加碼演出通過對成員所屬國家毫無拘束力的決議──反對中國大陸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從通過該決議的動作表明,該聯盟是不折不扣的配合美國政府演出,偽裝成假各國政府、人民之名,行護航美國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之實的仇中附隨組織。 IPAC若是正式國際組織,倒也有存在價值。但事與願違,從該組織的成立宗旨與成員組成可知,它存在的政治標靶就是針對中國無的放矢,為反中而反中;成員就是其國內政黨的少數國會議員,既無法代表所屬政黨的外交政策,更代表不了所屬國家的政府外交政策,當然也代表不了該國人民的真實民意,充其量是將各國抗中人士用抱團取暖的方式組成的國際組織。 倘若這些所謂的成員代表是「玩真的」,也真的有國內的政治能量能夠主導或強烈影響該國外交政策,大可不必風塵僕僕來台灣還要被質疑是來吃吃喝喝交朋友,更不需虛情假意通過一個根本不知如何執行的決議,大可直接在其國內的國會或行政部門透過修法來改變外交政策,促使該國政府速速在聯合國提案,要求就《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做出內容解釋進行表決,而不是在台灣做這些對國際現實毫無幫助與改變可能的政治表演,既提升不了台灣的國際地位,也解決不了台灣當下的國際困境;更甚者,反而只會讓對岸政府及其人民加深對台灣的不理解、不諒解。 IPAC成員拿著並非國際法地位的內部決議,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只會讓各國人民更加確信其存在只單純為了美國霸權利益而服務,而非為了各國的國家利益而服務。 這種靠叫賣仇恨來凝聚內部共識的組織,其生命必然不會太長,假以時日只要美國國力消退到無法維持現行的抗中政策,該聯盟恐怕會直接消失無蹤,連峰會都省起來不開了也毋須懷疑。本屆活動既已落幕,台灣人民實無須對其過度關注,被執政黨出口轉內銷的政治操作給矇騙,趕緊敦促政府正視改善兩岸關係才是正辦。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7月30日一個反中團體「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IPAC )在台北舉行年會,會中一致通過決議,「反對中國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指這是與一中原則不當連結,限縮台灣國際空間」。由這項決議可以看出,賴清德當政以後,除了不斷高喊「互不隸屬」的兩岸關係之外,也開始拉反中的國際組織當墊背,企圖建構「國際法理台獨」,從外在反包圍中國大陸,實現他達到「務實台獨」的曲線目標。這可能是另一種激化兩岸關係的手法。 依照維基百科的描述,「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是一個由39個國家及歐盟的議會,超過250名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目的為關注並改革各國對中國的政策。 IPAC於2020年6月4日由英國保守黨前黨魁史密斯發起,創始會員來自英、美、加拿大、澳洲、德國、日本、挪威、瑞典及歐洲議會等,每個國家代表皆由該國兩名立場相異(左派或右派)的成員領導。IPAC認為中國崛起已經讓自由和安全的民主制度及人權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希望通過各國合作以維護基於國際原則下的秩序、維護人權、促進公平貿易、加強安全和保障國家誠信,以此制止中國崛起下所產生的各種負面問題。 台灣出錢支持IPAC 從IPAC成立的目的與宗旨來看,儘管表面上要求成員國必須有立場不同的成員當主席,但卻是在蹭西方,尤其是美國反中的政治正確。這次的年會選擇還是在非成員的台北舉行,以「台海和平與穩定」作為議程主軸,可見支持台獨、挑釁大陸的意味相當濃厚。 據台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多年來持續爭取加入IPAC,台灣在7月30日舉辦年會前都是非會員,卻是主要的資金贊助者之一,除了美國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之外,該組織的資金來源仰賴美國民主基金會和台灣民主基金會,因此,美國和台灣是IPAC背後的兩大勢力。 就因為「台灣民主基金會」一直是民進黨支持國際反中團體的小金庫,所以雖然目前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居少數,卻仍然想霸佔該會,不願意把大權交給立法院長韓國瑜,以及他所指定的執行長人選政大外交系教授盧業中,可見民進黨占據民主基金會的司馬昭之心。 否定聯大2758號決議案的解釋 而在台北舉辦的年會中,副總統蕭美琴在會中致詞時特別提到,中國錯誤解讀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將台灣人民排除在聯合國體系之外,台灣堅決反對。順著蕭美琴的指示,IPAC在年會中也做出決議,認定聯大《第2758號決議文》並未決定台灣的政治地位。 IPAC決議文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文》並未涉及「一中原則」、也並未提供「一中原則」的國際法依據。目前國際上沒有任何法律排除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影響其他國家決定對台關係,且台灣2350萬人未能有效參與聯合國組織的現況「必須緊急補正」。 這項決議到底是民進黨花多少錢所獲得,賴政府當然不可能公布。但是卻讓人理解賴清德的「新兩國論」不只是說說,他正透過國際組織來為台灣地位「正名」,讓國際社會共同反對大陸的一中原則,並確認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項操作顯然是要跟大陸大打國際法律戰,也就是從國際社會開始否定大陸在國際所建構的兩岸關係規則,進而建立「國際法理台獨」。畢竟,中國對台政策中除了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要跟中國建交,必須承認的第一條原則,所以是屬於國際慣例與國際法的範疇之外,其他像反分裂國家法、懲罰台獨22條意見等,都是屬於大陸國內法的範圍,台灣不承認,大陸也難以施展。唯獨一中原則已經變成國際規範,民進黨跟大陸打起國際法律戰,不管輸贏,都可以為賴清德政府加分。 至於民進黨選擇聯大《第2758號決議文》跟大陸打起國際法律戰,也並非民進黨想出來的議題,今年4月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舉辦研討會時,就曾發表中國扭曲《第2758號決議文》的報告,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Mark Lambert)還出席參與討論。 藍墨客當時發言指出,聯合國大會1971年通過《第2758號決議文》處理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問題,將原本由中華民國代表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此而已;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其自身利益,曲解、濫用這項決議,誤將此決議與其「一中原則」混為一談,並且誤稱這項決議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共識。 藍墨客甚至還提出4點意見:第一、這項決議未替中國的「一中原則」背書,不等於「一中原則」,也不代表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有共識。其次,各國與台灣的關係是各國的主權決定,這項決議與此無關。第三、這項決議不是聯合國對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的立場。第四、這項決議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 美國政客代表美國政府率先提出反對中國對《第2758號決議文》的解釋,顯然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中集團支持台獨的佐證,這也是賴清德從就職演說開始,不斷宣示兩岸互不隸屬所獲得的尚方寶劍。 只是,賴清德政府透過反對大陸對《第2758號決議文》的解釋,是否真能達成先取得「國際法理台獨」,進而在台灣內部實現他的「務實台獨」目的,看來是困難重重。問題是,賴清德政府企圖從國際社會瓦解大陸所建構的兩岸國際規則,這種反包圍的國際法律戰策略,到底要讓台灣付出多少成本,恐怕難以估量。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IPAC歷來年會都是在會員國舉行,卻在賴清德就任總統、兩岸關係緊繃之際,本屆年會刻意選在非會員國的台灣舉行,還以「台海和平與穩定」作為議程主軸,挑釁對岸的意味濃厚,IPAC究竟是真的想要維護台海和平?還是有國際政治勢力在背後操作?啟人疑竇。 IPAC的成立,主要是認為中國大陸的崛起,讓民主國家遭受空前壓力,希望通過各國跨黨派議員的合作,反制大陸崛起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因此被大陸認定為「反華組織」。 民進黨多年來持續爭取加入IPAC,但在昨天之前,台灣都非成員,卻是主要的資金贊助者之一,除了喬治·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據了解,其資金來源仰賴美國民主基金會以及台灣民主基金會,也就是說,美國和台灣是IPAC背後的兩大勢力。 IPAC過去曾在義大利羅馬、美國華府、捷克布拉格舉辦過年會,但這些都是會員國,今年卻特地選在台灣舉行,不僅以「台海和平與穩定」為主題,還特地舉行「台灣講座」,邀賴清德總統演說,政治操作斧鑿斑斑。 這也就難怪作為外交部二軌外交的台灣民主基金會,之前要「卡韓」、「卡盧」,力阻韓國瑜接任董事長、政大外交系教授盧業中出任執行長,就是擔心這些彎彎繞繞的小手段被外界看光光。 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而美國總統大選撲朔迷離,政局日益複雜;昨兩岸代表好不容易就金門快艇翻覆事件達成共識,值此之際,IPAC背後的操作卻充滿挑釁,更針對聯大2758決議文發表聲明,美其名是維護台海和平,卻可能是將台灣帶向危險的境地。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30日將於台北登場,近50位政要組成史上最大海外議員訪台團,共同商議台海情勢和具體行動。《美聯社》28日報導,來自7國的多名與會者接獲陸方外交人員施壓,要求其不得出席峰會。對此,我外交部表達譴責,並感謝IPAC友人堅定支持民主與台灣。 外交部指出,此次有23國及歐洲議會共49位議員及政要,包括澳洲參議員歐妮爾、捷克眾議員黛赫及法國參議院外交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卡迪克等人將來台與會,年會將邀請賴清德總統出席並發表演說;副總統蕭美琴也將受邀出席年會國際記者會致詞。 訪團在台期間,除拜會蕭美琴、出席外交部政次田中光的歡迎餐會、會晤立委之外,也會參訪我國高科技公司,進一步瞭解我國政經發展、兩岸情勢,以及我國在全球供應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聯社》報導,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和3名海外議員向其透露,陸方外交官員分別透過電子郵件、電話和安排臨時行程,試圖干擾他們前往台灣的計畫。裴倫德表示,過去通常會等待行程結束後才與議員接觸,今年陸方的壓力已提升至歷史新高水準,似乎是有意阻止與會者出席。 波斯尼亞議員克拉里奇表示,她所屬政黨的主席同樣接獲信件要求阻止議員前往台灣,但黨主席僅對她提出委婉建議,讓她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她表示,此舉讓她遠赴台灣與會的決心更加堅定。 IPAC昨也發出新聞稿,譴責大陸的干涉行為,並宣布在大陸「一帶一路」的重要據點擴大成員規模,歡迎包括哥倫比亞、伊拉克、馬拉威、索羅門群島、甘比亞和烏拉圭在內的6個國家加入聯盟。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7月30到31日將在台北舉行,集結了約50位來自25個國家的國會議員和歐洲議會議員,成為歷來最大規模的國外議員訪台團。《美國之音》報導,此次峰會議程將聚焦於台海和平穩定。外交部25日表示,誠摯歡迎IPAC今年在台舉辦年會,細節將適時公布。 IPAC是由大約33個國家和歐洲議會,超過250名各國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目的為關注並改革各國的對華政策。IPAC今年3月宣布啟動「MIST行動計畫」,籲促各國政府評估台海動盪時,對各國國內經濟的衝擊,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幾乎攸關全世界各國的利益,台海若遭封鎖,其代價將不少於2.5兆美金,更可能高達10兆美金,因此全世界選舉產生的代表有義務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發生。 IPAC於23日在社交媒體X上宣告:「再過不久我們就要在台北舉行年度峰會了」、「台灣海峽穩定在議程中占據最重要地位,台灣政府及世界頂尖的專家將對此提供他們的看法」,聲明並說,峰會將以日文、中文、英文及西文進行,並把網路技術安全列入會中討論議題之一。 英國保守黨籍國會議員董勤達指出,現在是支持台灣的最重要時刻,峰會這個巨大團結證明了台灣海峽的穩定,在全世界不同政治光譜的議員心中有多重要。 今年5月中旬,時任外交部長的吳釗燮在哥本哈根民主峰會中發表的預錄演說中,即預告了IPAC峰會將在台北舉行一事,屆時前總統蔡英文及現任總統賴清德都在會中發表預錄講話。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日月光投控(3711)旗下成員日月光半導體宣布VIPack平台先進互連技術的最新進展,透過微凸塊(microbump)技術將晶片與晶圓互連間距的製程能力從40um提升到20um,可以滿足人工智慧(AI)應用於多樣化小晶片(chiplet)整合日益增長的需求。這種先進互連解決方案,對於在新一代的垂直整合(例如日月光VIPack平台2.5D和3D封裝)與2D並排解決方案中實現創造力和微縮至關重要。 隨著小晶片設計方法的加速進化,對於以往存在晶片IO密度限制進行真正的3D分層IP區塊,日月光的先進互連技術使設計人員能夠有創新的高密度小晶片整合選項。日月光的微凸塊技術使用新型金屬疊層(metallurgical stack),將間距從40um減少到20um。微凸塊技術的進步擴展現有的矽與矽互連能力,此技術更有助於促進其他開發活動,從而進一步縮小間距。 當針對系統單晶片(SoC)進行小晶片或IP區塊解構(disaggregation)時,區塊之間可能存在大量的連接。而小尺寸IP區塊往往會導致許多空間受限的連接。微間距互連技術可以實現3D 整合以及更高密度的高IO記憶體(high IO memory)。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近年呈指數型成長,日月光提供先進的互連創新技術,可以滿足複雜晶片設計以及系統架構的要求,降低整體製造成本並加快上市時間。晶片級互連技術的擴展為小晶片開闢了更多應用,不僅針對人工智慧等高階應用,也擴及手機應用處理器(mobile AP)、微控制器等其他關鍵產品。 日月光集團研發處長李長祺表示,矽與矽互連已從銲錫凸塊進展到微凸塊技術,隨著我們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對於可跨節點提升可靠性和優化性能的更先進互連技術需求日益增長,我們通過新的微間距互連技術突破小晶片整合障礙,並將持續突破極限以滿足小晶片整合需求。 日月光VIPack是一個對焦產業藍圖可不斷擴展的平台,擁有優化的協作設計工具—整合設計生態系統(Integrated Design Ecosystem, IDE),可系統性地提升先進封裝架構。日月光工程與技術行銷資深處長Mark Gerber提到,客戶要求變革性技術來支援他們的產品藍圖。這些先進的互連技術(例如結合VIPack結構的微凸塊)有助於解決性能、功耗和延遲方面的挑戰。日月光的先進互連技術為尋求超微細間距解決方案的客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選擇,可以提高整體性能、實現可擴展性和功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