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IG

的結果
  • 舉國沸騰!紐西蘭12歲高球天才「訓練2周」勇奪全國冠軍

    俗話說,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在紐西蘭日前舉行的全國初中聯會運動會上,這句話獲得驗證,一名年僅12歲、患有自閉症的鄉下男孩,奪下了高爾夫球項目的冠軍。令人吃驚的是,他這一輩子只打過3回合高爾夫球,憑著天分一鳴驚人,成為紐西蘭高球界的明日之星。 《紐西蘭先驅報》報導,當地最近出現一位高球界新星,是年僅12歲的貝利(Bayleigh Teepa-Tarau)。他穿著籃球鞋,揮舞著借來的球桿,在本月舉行的全國初中聯會運動會(Association of Intermediate and Middle Schools, AIMS Games)上大放異彩,3回合9洞的比賽中,以總成績87分的表現勇奪男子組個人金牌。 不僅如此,貝利還出戰團體賽,幫助學校再添一金。AIMS是大洋洲規模最大的青少年運動賽事之一,而他2個星期前才加入學校的高球訓練。 教練表示,貝利從小就常做揮桿動作,他知道後,便介紹他認識高爾夫球,儘管他完全不懂得箇中技巧,「他所做的就是站起來,把球打出去。」 貝利的父親則認為,或許是因為自閉症的緣故,才讓兒子愛上重複揮桿的動作;也因為這股單純的熱情,讓他從來不煩惱自己的表現,「就算打得不好,他也不會緊張,他只是喜歡打球。」 自閉症男孩創造奇蹟的消息傳開後,不少人表示大受感動,有地方企業立刻捐出球桿供他使用,也有民眾為他成立募款網頁,希望男孩的追夢之旅可以走得更遠、更順遂,「搞不好他會成為最棒的高球選手,誰知道呢」支持民眾說。

  • 《大陸產業》TikTok啟動AIGC監管 AI生成內容要標記

    【時報-台北電】短視頻平台TikTok全面啟動平台AIGC內容的監管。 TikTok推出標記AI生成內容的新功能,將提示創作者開啟標籤功能,以便讓觀眾知道影片和照片是使用AI軟體創建的。AI標籤出現在影片一角的使用者名稱下方,該提示還包括一個提醒,如果未揭露涉及AI工具,內容可能會被刪除。 TikTok表示,本週將開始測試一種自動將內容標記為AI生成的方法;還將重命名其AI濾鏡和效果,在名稱中包含「AI」,並要求效果創作者也這樣做。(編輯:張嘉倚)

  • 《產業》DIGITIMES亞洲供應鏈250排名 揭露3發現、2動能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DIGITIMES公布2022年「亞洲供應鏈250排名調查」,揭示3大主要發現,指出電動車及晶圓代工逆勢上揚,成為驅動亞洲供應鏈高速成長的雙重技術引擎,且中國大陸受惠當地電動車崛起,表現超越東亞同業。而隨著消費需求下滑,晶圓代工廠則發揮關鍵作用。 DIGITIMES「亞洲供應鏈(ASC)250排名調查」以亞洲國家資通訊(ICT)產業供應鏈相關企業為主軸,分析來自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印度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的近5千家公司的財務表現數據,深入檢視供應鏈最新情勢與亞洲各國競爭力。 根據ASC 250營收排名前20家企業分析結果顯示,在科技硬體相關產業方面,DIGITIMES發現專注於下游技術產品、設備及消費電子業務的公司,去年營收大多出現下滑,僅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有顯著成長。 汽車/電動車相關產業方面,前20名的7家汽車製造商中,豐田、本田和中國大陸的上汽等傳統汽車巨擘2022年銷售均下滑,而比亞迪、現代和起亞等提早布局電動車產業的公司則均見成長,其中比亞迪年增達80%。 其次,觀察進入ASC 250名單的公司,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和韓國,合計數量為達238家。其中,中國大陸公司大幅提升至107家,去年營收達1.42兆美元、年增9.2%,無論在規模和成長速度均超越日本。 DIGITIMES指出,中國大陸科技產品及設備產業主要業者去年營收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反觀電動車及電池供應商營收則年增逾20%,凸顯中國大陸充分利用其龐大內需市場結合政策支持,將電動車、電池和能源儲存扶植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 居次的日本有74家公司進入名單,但去年營收年減3.9%,為東亞四地中唯一出現衰退者,占比亦降至30%以下。DIGITIMES分析,主要由於半導體零件短缺、消費電子需求放緩和電動車典範轉移,形成日本汽車製造商經營挑戰。 而韓國及台灣去年營收則分別年增2.6%、2.3%。DIGITIMES分析,台灣公司去年營收成長主要受惠台積電和聯電(2303)等晶圓代工廠,韓國公司則主要受惠現代和起亞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並帶動當地電池供應商發展。 最後,通膨、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城、美國聯準會升息等衝擊去年全球消費市場,曾是驅動消費電子產品主要需求的宅經濟,影響自去年首季逐漸消弭,相關系統硬體公司削減出貨預期,進而影響IC設計、封測及電子零組件等上游領域公司表現。 調查結果顯示,科技產品和設備、消費性電子及電子零組件去年營收分別年減1.3%、4.5%和5.7%,但入榜的半導體業者去年營收仍年增11.7%,其中台積電、聯電和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均年增逾30%。 DIGITIMES分析,晶圓代工廠因位處供應鏈頂端,受消費需求走弱影響不如下游客戶迅速。然而,PC及智慧手機需求減弱,台積電、聯電及中芯國際去年下半年稼動率均下滑,如台積電7奈米去年第四季稼動率僅60%,並將全年資本支出自400~440億美元降至360億美元。

  • 《產業》DIGITIMES:2浪潮具新契機 2國汽車製造地位擴大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DIGITIMES公布2022年「亞洲供應鏈(ASC)250排名調查」,指出生成式AI與電動車的科技新浪潮,將是新一代市場及產業發展機會點。其中,中國大陸及韓國已擴大在汽車製造業地位,日本略微下滑,台灣則幾乎沒有相關業者入榜。 DIGITIMES表示,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和韓國為進入ASC 250名單的主要地區,入榜企業去年營收以中國大陸達1.42兆美元、年增9.2%最強,居次的日本1.36兆美元、年減3.9%,台灣及韓國分為6813億美元及6785億元,分別年增2.3%及2.6%。 DIGITIMES指出,比亞迪、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寧德時代及國瑞科技等中國大陸電動車及電池供應商,去年營收年增達逾20%,凸顯中國大陸充分利用其龐大內需市場結合政策支持,將電動車、電池和能源儲存扶植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 而韓國公司去年營收成長,主要受惠現代和起亞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並帶動當地電池供應商發展。唯一出現衰退的日本,主因半導體零件短缺、消費電子需求放緩和電動車典範轉移,形成日本汽車製造商經營挑戰。至於台灣則幾乎沒有業者入榜。 DIGITIMES指出,中國大陸和韓國在亞洲各國中最積極透過政策鼓勵電動車發展,日本成長則相對較緩慢。據ASC 250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和韓國已擴大在汽車製造業地位,去年營收分別成長10.4%和8.2%,日本則略降2.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電動車產業外,包括像電池材料、鋰電池和能源儲存等上游及關聯產業迅速成長,特別是電力零組件營收成長高達37.4%,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國瑞科技,以及韓國的LG Energy Solution和三星SDI等公司。 DIGITIMES認為,生成式AI與電動車的科技新浪潮,將是新一代市場及產業發展機會點,亞洲供應鏈脈動正牽動全球相關產業走向,並成為相關產品服務普及的關鍵。未來將從各國科技產業地位、結構差異、發展潛力等層面持續解析供應鏈變化,提供獨特的亞洲觀點洞見。

  • 《產業》台晶圓代工業明年估反彈 惟動能變數仍多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DIGITIMES研究中心指出,由於總經環境不佳、供應鏈庫存調整延長至下半年拖累晶片需求,預期2023年台灣晶圓代工業營收將衰退13%至779億美元,2024年可望反彈回升15%,然因總經前景仍有隱憂,將影響民眾對3C消費需求,使營收成長動能仍有變數。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陳澤嘉指出,2023年上半年總經壓力環伺,3C產品去化庫存難度大幅提升,使晶圓代工需求急遽下降,至第二季台廠平均稼動率已降至70%,拖累上半年台灣晶圓代工業營收表現。 而下半年5G智慧手機、NB/PC及伺服器等領域雖有新品上市,但傳統旺季效應受壓抑,陳澤嘉認為,即使台積電3奈米製程營收躍增,使台灣晶圓代工業下半年合計營收將優於上半年,但全年表現仍將較去年明顯衰退。 展望明年,陳澤嘉認為,台灣晶圓代工業雖有新產能稼動,以及智慧手機、AI等高速運算(HPC)應用需求支撐,可望帶動全年營收成長15%,然歐美及中國大陸市場各有經濟課題待解,將影響民眾購買3C產品意願,不利相關晶片需求,為景氣復甦帶來不確定性。

  • 《國際金融》IG集團上季營收略增 美國市場出色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線上金融交易平台IG集團在周四指出,第一財季(6~8月)的營收有所增加,主要是利息收入和美國強勁交易,協助抵銷了活躍客戶數下跌的不利影響。  新冠疫情後的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烏克蘭戰爭的持續,以及包括矽谷銀行的數個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都影響到該公司新客戶的水準,以及交易平台的活躍程度。  在高通膨環境之下,生活成本的上升,消費者可支配所得減少,也讓IG集團平台的交易量有所下降。  IG集團表示,所有市場和產品的活躍使用者總數在上季降至26.7萬戶,低於去年同期的27.93萬戶。 該公司在2021年收購了Tastytrade公司,以便向美國市場進展。Tastytrade在6~8月的銷售大幅增加了48%,達到6000萬美元。  IG集團公布第一財季營收總額為2億4290萬英鎊(約3.03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2億4180萬英鎊。

  • TB5 明年夯 業者邁大步

     英特爾Thunderbolt 5終於亮相,較前代之雙向總頻寬及PCIe吞吐量提升兩倍。隨著內容創作者、遊戲玩家及專業工作者需要高解析度的顯示畫面、低延遲、高速度、大頻寬需求增加,英特爾持續精進,並以Thunderbolt(以下簡稱TB)產品規格,做為行動PC市場主流。  TB 5具備雙向每秒80Gbps頻寬、針對顯示應用單向最高120Gbps的傳輸性能,是目前TB 4的3倍水準,且支援最新推出的DisplayPort 2.1,並具有2倍PCI Express資料吞吐量,可用於更快的儲存裝置和外接顯示卡。針對創作者、遊戲玩家需求,畫素8K螢幕不再需要經過解壓縮便可直出,大頻寬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TB 5可說是英特爾在有線傳輸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英特爾與PC、配件和傳輸線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為PC產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公司預估,搭載英特爾TB 5的電腦和配件將於2024年開始推出,相關供應鏈業者已加緊準備。  目前TB已運用於iPad Pro 及Mac筆電中,過往iPhone的Lightning接頭,傳輸速度只有480Mbps,如果升級至TB,便能達到40Gbps的高速傳輸,解決傳輸速度過慢的問題。  不過分析師指出,應該僅iPhone 15 Pro和Pro Max才會配備高速傳輸接口,基本款之iPhone 15速度最高只有 USB 2.0,與Lightning 傳輸速率相差無幾。

  • iPhone 15換上Type-C「9檔台系供應鏈業績大爆發」其中這檔通吃蘋果、安卓

    千呼萬喚始出來!蘋果一口氣推出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 以及 iPhone 15 Pro Max等,以及新款AirPods Pro,上述新品捨棄沿用11年的Lightning充電口,全面改用USB-C,也宣告消電產品市場邁向統一通用規格之路。 未來iPhone 15、AirPods、Mac以及 iPad等都能共用同一條USB-C充電線,果粉不必再額外攜帶Lightning的線材;根據目前資訊來看,蘋果並未替 USB-C設立專屬規格,ios用戶也能與眾多Android或其他平台的產品「一條線走天下」。 iPhone 15及iPhone 15 Plus所標配的USB-C 充電傳輸線規格僅USB 2.0規格,代表傳輸速度僅480Mbps;iPhone 15 Pro及Pro Max等兩大高階機種才有支援目前主流的USB 3.2 Gen 2,傳輸速度達10 Gbps,可望帶動晶片、連接器、連接線相關供應鏈一波大洗牌。 市場熱門的Type-C概念股包括祥碩(5269)、譜瑞-KY(4966)、創惟(6104)、鈺創(5351)、偉詮電(2436)、東碩(3272)、威鋒電子(6756)、嘉澤(3533)、通嘉(3588)等。其中創惟早已布局相關市場,並逐步放量出貨,法人看好創惟通吃蘋果及非蘋大廠訂單。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蘋果新機改用Type-C!最新配件上市 一票果粉轟:電子垃圾

    蘋果推出全新iPhone 15系列機種,其中最大特色就是全面改用Type-C連接埠,蘋果也為此推出一系列的USB-C連接線產品。不少果粉感嘆,蘋果的USB-C對Lightning轉接器要價990元,根本是製造許多電子垃圾,公司卻還聲稱要環保,根本超矛盾。 原PO在Dcard以「蘋果真的是把轉接器玩明白了」為題發文,表示蘋果公司隆重推出990元的USB-C對Lightning轉接器,根本是把轉接器變成蘋果的一大特色。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回應,「我用iPhone,但也覺得蘋果真的很賤,Everywhere」、「出一個買不下去的價格你就不會買了,好環保」、「用這個再接之前3.5mm轉接Lightning的轉接頭,笑死」、「搞一堆規格接口,製造更多電子垃圾,然後口口聲聲要環保」、「尊絕不凡轉接頭」、「990寧可拿去吃個好料也不會想買電子垃圾」。 蘋果公布iPhone 15系列機種特色,包括全面Type-C連接埠、全面動態島造型、航太等級鈦金屬機身、Pro及Pro Max搭載台積電代工A17 Pro處理器晶片等。

  • 歐萊德髮型大秀 樹立零碳里程碑

     全球零碳美妝品牌-歐萊德(O’right)已於9月6日顛覆沙龍業之姿,呈現一場極具時尚趨勢的「O’right PRO」髮型大秀,這不僅是對美髮藝術的致敬,更是品牌的全新突破。此次活動歐萊德正式發表「O’right PRO」品牌,專為頂級沙龍設計的嶄新概念,並跨界與沙龍教父鄧泰華率領的斐瑟(Visavis)專業團隊合作,在專業美髮領域共同攜手開啟零碳里程碑。  歐萊德2011年即推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並以零碳主題,連續三屆(COP25、COP26、COP27)代表亞洲中小企業受邀至聯合國全球氣候峰會進行專題演說,2023年發起「綠沙龍計畫」承諾抵換在沙龍店內及顧客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O’right PRO大秀本次更跨界由沙龍教父、業界人稱「鄧爸」的鄧泰華,率領的斐瑟專業沙龍團隊合作。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要讓社會大眾了解髮型設計已是時尚界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台灣髮型設計師更已具國際頂尖水準,希望讓這些優秀髮型設計師成為舞台主角,揮灑他們的創作與熱情,於是籌備這場邀請千位政商名流,包含前公視華視董事長陳郁秀、知名主播沈春華、雲朗觀光總經理盛治仁、知名主持人林書煒、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謝馨慧等人一同觀賞的髮型秀。

  • 漢堡隔條街就變貴!麥當勞「同城不同價」 日人反應曝光

    日本麥當勞從今年7月19日起實施「地區價格制」,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不同地區的物價、消費狀況,來為每一家分店制訂不同價格,價差最高可達90日圓。實施一段時間後,多數顧客都能接受這樣的改變,但也有民眾表示,會選擇便宜的門市消費。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受到日圓貶值、原物料成本上漲等通膨因素影響,日本麥當勞近年來漲聲不斷,最新一波策略採取「地區價格制」,將各分店按照租金、勞力成本、顧客消費等標準,分為四種價格等級,由高至低依序是:特殊地區店、都心店、準都心店和一般店,將近230家分店的價格高於一般店。 以大麥克為例,一般店的售價為450日圓,準都心店售價為470日圓,而都心店售價則是500日圓(均含稅);最大價差出現在「炙燒醬油雙層牛肉堡套餐」,不同分店的價差達到90日圓(約新台幣20元)。也由於部分門市位置相鄰,因此出現了只隔幾分鐘步行距離、售價卻完全不同的情況。 針對麥當勞的改變,定價公司Pricing Studio進行了一項「你認為該付多少錢買一個大麥克?」調查,分析民眾的反應,結果發現在一般店,大麥克若是漲到超過450圓,民眾的購買意願就會下滑;然而在都心店,即使售價從400圓上升到500圓,顧客還是願意埋單,顯示民眾在市中心消費時,不介意多花一點錢來購買相同商品。 事實上,不只麥當勞,其他知名連鎖品牌如壽司郎、藏壽司、Gusto等,也紛紛採行分區定價策略。Pricing Studio的社長高橋嘉尋大膽預測,未來將有更多業者跟進,「全國各地價格相同」的外食連鎖形象或許將成為過去。

  • 《電週邊》神基LiFi光通訊技術嵌入強固型裝置 光線傳輸取代射頻技術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神基投控(3005)旗下子公司神基科技(Getac)今天宣布已成功地將LiFi光通訊技術嵌入強固型裝置,此為Getac與全球照明領導品牌Signify合作推動創新專案的重要里程碑。LiFi技術是利用光線來傳送資料,不同於傳統的WiFi、LTE、4G、5G等射頻(radio frequency)技術。這種創新方法具有多項超越射頻技術的優勢,包括超低延遲、提高隱私和資訊安全,以及卓越的連線品質,而這些優勢在禁止射頻使用的環境中更能凸顯出其重要性。 神基投控暨神基科技董事長黃明漢表示:「Getac很早就意識到LiFi技術能從本質上改變許多企業作業和溝通方式的可能性。透過與Signify的合作,我們全力投入設計、製造和嵌入創新的強固型LiFi解決方案,讓我們的客戶能夠將此成為現實。」 Getac多年來持續走在LiFi(Light Fidelity)創新的最前線,率先透過使用外部轉換器,設計能整合LiFi技術的強固型裝置。如今更進一步,將該技術完全嵌入強固型裝置中,再次成為業界第一。Geta目前密切地Signify針對其Trulifi技術展開專案合作,目標是LiF技術提供給客戶。 Signify和Getac都是「光通訊聯盟」(Light Communication Alliance;LCA)的一員。該聯盟由業界領導者、研究人員和新創所組成,相信光無線通訊(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得以改變企業連線及通訊方式。LCA認為推動光通訊需要採用協作型生態系統,成員間必須密切合作,研究、開發和部署可行的LiFi技術。 將上述優勢與Getac強固型解決方案的可靠性相互結合,便可在各產業中解鎖許多全新的強大應用,提供需要在艱困環境中作業的專業人士運用。例如,LiFi的佈線要求非常少,讓國防專業人員能夠在數分鐘內,裝設好高度安全的現場通訊網路。另外,LiFi在射頻受限或禁止射頻的環境中特別有用。例如工業製造等產業,射頻基礎設備可能有干擾安全運作的疑慮,LiFi則能協助該類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Signify LiFi系統事業部全球市場負責人Mark Gunther表示:「LiFi某些顛覆傳統規則的應用和使用情境,都是發生在工作條件極具挑戰性的產業,因此強固解決方案是整個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etac為強固型運算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和LCA一員,是幫助我們釋放光的力量,以創造更光明生活和美好世界的絕佳合作夥伴。」

  • 《國際產業》ASML:High NA EUV測試設備 今年如期出貨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荷蘭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說,儘管供應商的一些延誤,公司仍將在今年如期出貨次世代產品的首批先導設備。  執行長說:「一些供應商在提高效率、提供合適的技術品質方面存在一些困難,因此導致了一些延遲」,「但是實際上,仍將在今年首次出貨」。  艾司摩爾的次世代微影機High NA EUV的大小如同一輛卡車,每台成本高達3億美元,為最頂尖的晶圓製造商所需,以製造更小和更好的下世代晶片。  目前僅有台積電(2330)、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美光有使用艾司摩爾最先進的設備,極紫外光微影機(EUV),一台如同巴士大小,每台造價破2億美元。 High NA、或稱高數值孔徑(high numerical aperture)的設備將從更寬的角度收集光線,解析度最高可提高70%。  客戶將先測試High NA EUV,然後在投入商業量產,因為邏輯晶片的製造商需要比記憶體製造商更早取得設備。  此外執行長也證實了,公司在今年在DUV的銷售金額,將高於EUV。艾司摩爾預計,今年DUV銷售將成長30%,主要是中國對該款微影機的需求強勁。  Wennink說,隨著在亞利桑那州和台灣的新晶片工廠準備迎接EUV設備,這種情形將在2024年翻轉;目前市場對高階AI晶片的需求正日益增加。

  • 《產業》AI伺服器2024出貨破30萬台 AloT發展模式聚焦6方向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30年生成式AI市場有機會來到1,090億美元,CAGR達35%。雲端、硬體創造的大量資料使得傳輸量大增,商機不僅是AI而是整體ICT產業,下一步也將進入邊緣AI的時代。」對台灣來說,AIoT發展的模式將是台灣優勢產業/場域產業鏈之間的「虛擬垂直整合」。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日前於DIGITIMES榮耀會員舉辦「AI超算力紀元:啟動台灣轉型飛輪」研討會上,分享以台灣在這場數字革命中的機會與策略,以及AI轉型策略佈局的做法。 據DIGITIMES研究中心資料,2024年高階AI伺服器出貨可望突破30萬台。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進一步分析半導體大廠動向,英特爾(Intel)持續大舉投資自家後段封裝廠,三星也大力投資或挖角,為的就是趁CoWoS產能大爆滿出現排擠效應時,多爭取一些先進封裝客戶。 往後看,資料中心、AI伺服器的下一波商機,將聚焦邊緣運算。隨著硬體、雲、軟體業者逐步發展,可預期的是,生成式AI所產生的內容與應用將會大增,如推出整合AI功能的PC與手機等。 在生成式AI企業浪潮下,企業位數轉型也持續從數字管理,進一步開始啟動Data Asset、內容生成、以機輔人等方向,讓AI去進行以往不容易達到的任務。 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也提到AIoT的發展模式,一共有六大方向,模式一為生態建構者、模式二為技術驅動者、模式三為應用聚焦者、模式四為垂直領域先行者、模式五為基礎建設提供者,而模式六就是台灣模式,為「於台灣優勢產業/場域產業鏈之間的虛擬垂直整合」。AI伺服器話題出現後,讓台灣重新被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 中國「間諜」?上百陸客闖美軍基地、敏感要地被抓包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3日引述美國官員指出,美國近年來發現,中國大陸民眾有時會假扮為遊客,試圖闖入美軍基地或其他敏感要地,這類案件多達100件,官員形容這類事件可能構成「間諜」威脅。 報導指出,美國國防部、聯邦調查局(FBI)及其他機構去年重新檢視這些案例,以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官員將這些大陸民眾描述為「不速之客」(gate-crashers),這些不速之客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試圖進入美軍基地,或其他設施,有些人是意外,有些人是刻意,這些事件包括大陸民眾越過美軍在新墨西哥州的飛彈試驗場,還有人在佛州火箭發射基地附近水域潛水。 美國官員形容這些事件為某種形式的「間諜活動」,目的似乎是在測試美軍設施及其他聯邦設施的維安措施。 熟悉內情的美國官員透露,部分闖入事件似乎是無心的,例如有些大陸民眾表示,是跟隨Google地圖指示到最近的麥當勞或漢堡王,只是附近剛好是美軍基地。 不過有些擅闖事件比較令人擔憂,例如近期一起案例中,一組試圖越過阿拉斯加州美軍韋恩萊特堡(Fort Wainwright)陸軍基地檢查哨的大陸公民自稱是觀光客,他們稱預定了基地內的一間旅館。韋恩萊特堡是美國陸軍第11空降師(11th Airborne Division)的駐紮地,主要負責北極戰事。 官員也透露,部分擅闖事件發生在幾乎沒有觀光客的偏僻地區,這些人被攔下時的回應似乎都經過演練,他們都稱自己是迷路的遊客。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高夫(Sue Gough)表示,某些情況是,大陸公民確實在未經許可之下進入基地,這些人通常是快速通過安全檢查哨,他們的下場是被押送出基地,並且禁止未來再出入。 另外還有情節嚴重到讓美國官員擔憂的案例,例如中國公民多次被發現在新墨西哥州的美軍基地發射場拍照,他們離開附近的白沙國家公園(White Sands National Park)後,進入旁邊的飛彈發射場。部分大陸民眾還會操作無人機。 多年前,還有自稱是遊客的中國公民在佛州軍事設施附近的水域游泳並拍照,2020年,3名中國公民非法從海灘跨越圍欄,進入佛州西島市(Key West)的海軍航空基地並且拍照,3人後續被捕,並且判處1年徒刑。 另一起案例中,中國公民在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所在的佛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附近水域潛水,該區域是間諜衛星及其他軍事任務的發射站。 美國官員也描述,扮成遊客的中國公民在白宮附近,離開指定的觀光區域,拍下通訊設備及維安人員位置等照片。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