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於11月1日實施進口替代政策,筆電、平板、伺服器等相關產品,必須申請進口許可,已經有多家大型品牌商宣布在當地生產。Google母公司Alphabet CEO Sundar Pichai發文表示,Google正在與惠普合作,在印度生產Chromebook。 Sundar Pichai表示,這是第一批在印度生產的Chromebook,使得印度學生可以有負擔得起的電腦。 預計工廠將位於印度金奈附近,惠普自2020年8月以來,就在當地生產NB與PC,預估ChromeBook將於今年10月份開始投產。 先前印度已經落實手機產品的進口替代,在「Make in India」政策上,印度已經累計生產20億台手機。
消費性電子旺季來臨,各大智慧手機品牌廠積極推出年度新機,繼蘋果iPhone15熱鬧問世,非蘋陣營也新機盡出。 繼華為、小米、vivo陸續發表後,Google將於10月5日凌晨發表兩款新手機,Pixel 8和Pixel 8 Pro。 外媒報導,Google Pixel 8將配置自研Tensor G3處理器、6.2吋Actua螢幕、128GB儲存空間,Pixel 8 Pro則是升級為6.7吋螢幕,螢幕尺寸更為放大,直接對接iPhone 15 Pro Max螢幕,Google預計在5日上午舉行硬體發表會,正式推出新手機。 外媒爆料指出,Pixel 8將有120Hz更新率的6.2吋Actua螢幕,前鏡頭為1,050萬畫素,背後為5,000萬畫素主鏡頭、1,200萬畫素廣角鏡頭,兩顆鏡頭採藥丸式排列,具備人臉和指紋識別,採用Google自研的G3處理器。 Pixel 8 Pro則是升級為6.7吋螢幕、除5,000萬畫素主鏡頭外,廣角鏡頭升級到4,800萬畫素,並新增4,800萬畫素長焦鏡頭,外置專業相機按鈕,也支援溫度檢測功能。兩款手機除了提供支援快充插頭,還有USB-C數據線。 另外,三星也將於近期發表Galaxy S24系列手機,採用6.1吋AMOLED螢幕、高通驍龍8 Gen 3處理器、同樣也是對接蘋果的鈦金屬邊框,但保留經典的S-Pen位置,搭載5,000mAh電池,支援45W快充。 據了解,S24將配置4個鏡頭,分別是2,000萬畫素主鏡頭、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5,000萬畫素5倍變焦潛望式鏡頭、1,000萬畫素3倍變焦長焦鏡頭。
隨著2023年進入倒數,消費性電子品牌廠無不把握最後一季年終商機,陸續發表年度新品,除了蘋果年度新機iPhone15已經問世外,非蘋系安卓手機繼華為、小米、vivo陸續推出新機後,Google將於美東時間10月4日(台灣時間晚上10點)舉辦秋季新品發表會,預計發布Pixel8和Pixel8Pro,以及Pixel Watch2,加入年底最後一波購物潮大戰。Pixel8和Pixel8Pro將搭載Google自研Tensor G3處理器,外媒指出,明年上市的Pixel9系列,將搭載Tensor G4處理器,這兩款處理器仍由三星代工,升級幅度有限,因此市場也外傳Google有相當機會將與三星分手,後續Pixel10搭載Tensor G5處理器,已經規劃將於2025年,改由台積電3奈米製程來生產。Pixel8系列除了維持現有Real Tone、夜視拍攝、天文攝影、Super Res Zoom變焦外,再增加Magic Editor連拍後換臉、專業模式、影片增強、低光源錄影、錄影降噪、優化錄影膚色等功能。市場預估Pixel8將漲價100美元,定價為699美元,約新台幣2.25萬元,預計將會推出藕色、灰色,Pixel8Pro則是定價維持899美元,約新台幣2.9萬元。而在去年推出Pixel Watch後,Google今年將接續推出Pixel Watch2,增加更多健康管理功能、新錶帶,並支援Google日曆、Gmail等APP。外媒認為,Pixel手機的市占率並不高,販售硬體的營收也不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主要營收來源,因此市場關注度較低。不過,Google仍積極強化硬體業務,陸續推出Pixel手機、平板、手錶等商品,企圖在應用場域端搶占一席之地。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蘋果旗下iPhone售價不斷在上漲,Google Pixel手機正趁機撼動iPhone在日本國內的主導地位,沒想到之前失敗過幾年的Google Pixel,這次還真的有不少斬獲。 調研單位Counterpoint統計,Google這支智慧手機第2季在亞洲地區的市占率雖只有12%,但不僅創下新高紀錄,且是1年前的6倍。同一個時間點,iPhone市占率是從1年前58%降至46%。 這兩家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都非常重視日本這塊市場,因為日本不只是全球第3大經濟體,也擁有龐大手機軟體以及電玩遊戲的商機。iPhone在日本手機的比重跟在美國國內一樣,但今年夏天iPhone似乎變得不再有魅力,兩年以來頭一次占有比重不到一半。 這主要要歸咎於日圓匯價過低,蘋果更是在這次新推出的iPhone 15各機型漲價之前,就先把日本手機售價給調高。在價格愈來愈貴下,也讓不少日本消費者紛紛打退堂鼓,尤其是這次的i15幾乎沒有令人驚豔的亮點。 Counterpoint表示,日本使用者變得更加務實。在iPhone以外,市面上現在有更多手機品牌可供選擇。例如,索尼手機有所成長,它牌也有增加一些,但Google上升的速度最讓人訝異。 除了兌美元,在兌換其它貨幣時日圓也很弱,對想要購買Google Pixel的外國觀光客來說,到日本遊玩時,這支手機就是一定會要購買的東西之一,因為在日本買會便宜許多。 日本就像是Google Pixel的轉運樞紐一樣,沒想到弱勢日圓竟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應。對iPhone來說,漲價後反而買的人變少。但是對Google Pixel而言,價格便宜入手的人也愈來愈多。 通膨壓力下,物價上漲也影響到iPhone在日本的銷售狀況。還有,因日本大型電信業者已大幅減少以往可吸引客戶上門的長約補貼金,顧這些通訊業者也不再是iPhone主要的供應管道。 專業科技顧問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認為,對Google Pixel來說,日本地區是一個成功的案例。Google Pixel手機中,平價的Pixel 6a以及7a賣相較佳,這表示Google已經成功打入日本智慧手機的中價位市場。 全球手機產業正苦惱需求欠佳,蘋果也無法幸免於難。已經連續3季銷售量都在下滑的蘋果,本季的表現應該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而日本的智慧手機市占率減少,正是蘋果要正視的重要問題。 不過,蘋果i15高階產品,像是iPhone Pro或Pro Max在全球各地都很搶手,很多下了訂單都要等一個月才可能拿到。同樣地,售價也是最少增加100美元,蘋果也希望能藉此增加自己的市占率。 對Google而言,即將在10月4日推出最新一代Pixel產品。分析師表示,智慧手機價格已是消費者購買或更換的一項重要因素,尤其現在全球景氣又沒有多好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綜觀果粉的忠誠度較高,但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卻有較便宜的優勢。
Google 26日表示,位於彰化的資料中心已經啟用滿十年,未來將實踐「Google智慧台灣計畫」的長期承諾,透過不斷投入雲端基礎建設的發展,協助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Googl指出,由於資料中心與Cloud Region在台灣的設置,再加上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Google在過去幾年期間陸續投資了四條於台灣上岸的國際海底電纜,包括已啟用的FASTER台灣延伸段與PLCN、興建中的Apricot,以及近期才宣布投入、首次採用多核心光纖的TPU。 截至2021年,Google所投資、於台灣上岸的國際海底電纜項目,已為台灣創造超過6.4萬個工作機會、260億美元的GDP貢獻。 Google全球資料中心營運資深總經理Gary Demasi表示,資料中心是Google實現創新科技的超級電腦,達成「讓AI幫助所有人」的目標。很開心在過去十年期間,逐漸落實了在台灣投入建置和擴建資料中心的承諾,並且在滿足全球和亞太區使用者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台灣的周邊產業經濟,以及環境永續和社區發展的進步。 Google 2013年於彰濱工業區正式啟用的資料中心,是Google在亞太區的首座資料中心,在這十年期間不斷擴建與運轉,除了支援亞太區與台灣的網路用戶,亦與Google位於全球各地的Google資料中心互相備援。而位於台灣、亞太區首座的Google Cloud據點今年也設置屆滿10年,為快速成長的企業雲端需求提供堅實的後盾。 Google強調,節能減碳是長期使命,更是資料中心在運轉期間不曾停歇的行動,即使運算需求逐年提高,Google資料中心依然能持續突破節能效率。平均而言,Google資料中心比一般資料中心節能1.5倍,且Google資料中心五年前的用電量,可在現今產生高出3倍的運算力。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Google今宣布位於台灣彰化的資料中心已啟用滿10年,並分享其為台灣的經濟發展、環保永續、社會公益等面向所帶來的長期效益,包括:透過研發碳智慧平台和TPU晶片節能、設計冷卻循環系統提高用水效能、實施社區公益計畫、投資連結台灣的國際海底電纜。10年來台灣已逐漸成為 Google網路基礎建設佈局中的戰略樞紐,在實現全球AI、雲端、以及軟硬體整合的願景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Google表示,會持續支持「Google智慧台灣計畫」的長期承諾,透過不斷投入雲端基礎建設的發展,協助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Google在2013年於彰濱工業區正式啟用的資料中心,是 Google在亞太區的首座資料中心,在10年期間不斷擴建與運轉,除了支援亞太區與台灣的網路用戶,亦與 Google位於全球各地的其他Google資料中心互相備援。由於資料中心與Cloud Region於台灣的設置,再加上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Google在過去幾年期間陸續投資了四條於台灣上岸的國際海底電纜,包括已啟用的FASTER台灣延伸段與PLCN、興建中的Apricot,以及近期才宣布投入、首次採用多核心光纖(MCF)的TPU。截至2021年,Google所投資、於台灣上岸的國際海底電纜項目,已為台灣創造超過6.4萬個工作機會、以及260億美元的GDP貢獻。 Google為資料中心研發出具備碳智慧的運算平台,讓資料中心可以針對最易取得零碳排電力的位置和時段,調節或轉移用電需求,也將自行設計的高節能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部署於資料中心,讓伺服器大幅提高效能。 此外,Google在台灣的資料中心在設計之初便選擇以冷卻水降溫,且致力透過各種方式降低用水量,如:以夜間降溫、熱能儲存、雨水貯留等系統。另外,Google位於彰化的資料中心於2022年起便轉換為100%工業用水,確保與民生用水分流。 Google網路基礎建設主要包含:儲存傳輸一般網路使用者資訊的資料中心、針對企業用戶提供雲端服務的Google Cloud雲端區域 以及全球海底電纜的佈建營運投資。這些策略不但能幫助大眾與企業獲得更穩健、高速的Google產品和平台服務,更能在設施擴建與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提升 Google的運算能力與儲存能量。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一名47歲男子2022年9月因對路況不熟,遵循導航指示行駛,卻從一座斷裂的橋樑連人帶車墜落溪流,不幸溺斃。他的家屬接獲噩耗悲慟不已,認為是因地圖資訊久未更新才致意外發生,最近正式提告Google公司。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育有2名孩子、家庭美滿的帕克森(Philip Paxson),去年9月去完女兒的生日派對,回程途中由於天氣不佳且對路況陌生,開啟Google地圖導航卻被帶到斯諾溪(Snow Creek)一處失修多年的橋上,並在沒有任何提示聲響的狀況之下,連人帶車掉入水中,讓他因此溺斃。 家屬接獲帕克森離世的噩耗悲慟不已,妻子艾莉西亞(Alicia Paxson)指出,目前年幼的女兒還不知道父親的確切死因,唯有不斷追問,讓她實在不知怎麼回答,也很無奈丈夫會因意外喪生,「即使已是成年人的我,仍不理解為何負責GPS導航和維護橋樑的人,竟然如此不顧他人性命。」 與此同時,家屬並於今年9月19日正式提告Google公司,訴訟文件揭露,該座橋樑2013年失修至今,曾有多民民眾針對相關問題回報Google公司,卻都一再遭到漠視。此外,當地公路巡邏隊指出,該座橋樑不被地方或州政府維護管理,最初的開發商已經倒閉。 Google公司發言人透露,「對於帕克森一家經歷的變故深表同情,我們的目標是在地圖提供準確的路線訊息,目前還在審查該起訴訟。」 更多 CTWANT 報導
軟體之所以能成為經濟成長和變革的關鍵引擎,是因為它能夠在大規模的情況下,以經濟實惠的方式,簡化與自動化工作流程、原型和機器的功能。現今有許多公司運用生成式AI來開發軟體,Google Cloud 也正將軟體和AI(人工智慧)的力量應用在軟體開發上。 Google在軟體開發上使用多種類型的AI已有豐富經驗,我們認為生成式AI將永久且深遠地改變軟體開發的方式,這對軟體產業和想透過新點子來加速產品上市的企業家來說也是一個深刻的改變。 與所有重大創新一樣,人們將學習以新的方式管理工作與技術、進行衡量、以及獎勵工作表現。生產力將以有效的成果、更完善的說明文件和更全面的安全性等方面來衡量,不再以寫多少行的程式碼來計算。 ■重要的是你所衡量的事物 改變我們對成功的衡量標準,能化解大眾對生成式AI的擔憂。生成式AI大幅改善人機互動,瞬間就可能產生大量程式碼,但若不加以檢查,這些程式碼很可能錯誤百出,存在安全漏洞或無效率的流程,造成新的技術債務;產出結果也可能過快,而導致無法被正確記錄或理解,因而產生更多的程式碼「孤兒」。 就如同經典的程式設計諺語「垃圾進,垃圾出」,情況還可能更糟。相比之下,Alphabet(Google母公司)將生成式AI融入內部的開發過程中,大幅提高了生產力,包括減少6%程式碼反覆運算的時間,同時加快建構和測試間的進程,我們也看到包括開發者滿意度的提升;這些都是以人為中心的衡量指標,舉例來說,我們正在使用以Transformer為基礎的機器學習程式碼來完成產品,開發人員接受程式碼的完成建議,且程式碼會經過檢查。 基於這項認知,編寫程式碼類似於任何製造過程,及早發現並修正錯誤,修復的成本就越低。我們和許多其他公司一樣,快速開發軟體一直都是必要條件,但有了AI,我們得以聚焦在更重要的工作上。 ■程式碼語言和人類語言互動 軟體開發平台Replit去年推出Ghostwriter,這是一種採用ML(機器學習)技術的結對開發,可以即時完成程式碼編寫,並具備可以產生和解釋程式碼的工具,開發人員可以同時保有自主權和責任承擔。在此之前,他們還根據開發人員說明文件和工作區的知識,增加對話式AI介面,藉此產生程式碼並主動進行測試。採用生成式AI後,Ghostwriter會回答問題、給予程式碼建議和提供完整的程序,但最終決定權仍在開發人員手中,而在一些簡單的工作上,開發人員可能需要的技術培訓也比以前少。 這種在人類語言和軟體語言之間轉換的能力,不僅創造了機會,也革新了開發人所需的訓練。在這一領域,全球系統整合商如凱捷、勤業眾信等,發揮關鍵影響力,並在生成式AI方面教育和培訓了數千名開發人員。 這說明了人們對快速成長的生成式AI將產生大量不良程式碼和技術債務的擔憂。技術債務並非軟體產業獨有的問題,生活各面向都涉及取捨權衡,開發團隊往往必須做出某些犧牲來推出產品。現在這些錯誤和無法被解釋的選擇,可能透過生成式AI服務對企業系統進行分類,進而發現可以迅速改善現有技術債務的領域,而得以被妥善解決。 ■保留核心動態 很多事情都會改變,但開發人員的價值仍然是思考、建構和開發新軟體,讓數百萬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創業家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他們所設想的產品或服務的初始原型,而無須在獲得資金前尋找技術人才。全新的介面也將影響工作內容,例如讓後端工程師擺脫連接不同系統的繁瑣工作,讓他們可以專注於改善事物工作方式。預期衡量和管理方式也將發生變化。 人類與電腦的互動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從組合語言和打孔卡到網路系統,再到以網路作為開發平台和以服務為導向的雲端運算基礎架構。在演變過程中,開發人員社群不斷壯大,軟體工具也不斷改進,電腦可以做的事也蓬勃發展。預測未來很難,但我們相信人類與電腦互動的現象會持續深化。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外資昨天反手買超緯創(3231)、廣達(2382)、英業達(2356)等AI主流個股,緯創早盤重新站回百元大關,而廣達季線也失而復得。AI主流股回神維繫台股多頭信心。 據統計,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大約為17萬台,2024年上看50萬台,推估今年各大雲端供應商業者(CSP)的AI伺服器需求為微軟4.5萬台、Google 3萬台、Amazon 2萬台、Meta 2萬台,訂單供不應求,供應鏈9~11月業績持續走高。 輝達(Nvidia)在8月底與Google再度攜手,輝達行執行長黃仁勳在Google會議上,宣布雙方AI合作,Google Cloud客戶將獲得由Nvidia旗下H100 GPU支持的技術,對應企業大型自然語言模型運算需求。Google Cloud Next '23今年在舊金山登場,Google會中宣布推出新版Cloud TPU v5e加速器,因應中小型企業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訓練與推論加速需求。而 Google也將藉由 Nvidia H100 GPU加速運算效能推出A3雲端虛擬機器,讓企業能以此對應大型自然語言模型運算需求。 英業達日前宣布捐贈總計高達20櫃的高效伺服器系統跟台灣大學進行產學合作,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表示,未來不管是6G、7G,只要是從雲到端到地端的布局、都是英業達重要的發展方向,AI伺服器方面的前景,未來兩三年向上沒有懸念。而外資券商近期報告中看好英業達理由包括:一、假設整體個人電腦市場有更好的市場動能,英業達也從美國客戶那裡獲得市佔率增長;其次,英業達伺服器/資料中心業務持續良好的資本支出週期;最後,英業達無線Airpod和HomePod有更好的動能。在上述樂觀預期下,英業達股價上看65元。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外貿協會及Google主辦的「Taiwantrade X Google智慧驅動卓越Grow Export with Al」,今年112年活動以「Grow Export with Al」為主軸,揭示AI除了於行銷及生產的應用外,在企業治理上的人才重新定義與塑造,打造敏捷性組織上也有重要角色,該日活動亦吸引超過逾百名企業菁英出席。 身為台灣貿易總入口網站,台灣經貿網在AI的導入也不遺餘力,台灣經貿網代表分享網站以AI為本的各項創新服務如智慧推薦、智慧直播及智慧AI銷售員等,都是以打造網站成為供應商入駐及買主搜尋台灣產品首選為目標,期透過AI提升廣告成效及即時翻譯技術將產品行銷全球。 台灣經貿網與身為全球四大科技巨擘GAFA之一的Google自2019年即透過發表數位跨境報告、發掘新興台灣潛力品牌等主題緊密合作,一同打造協助台灣企業出海的領航戰艦。 外貿協會副秘書長李惠玲表示,台灣經貿網多年來與Google合作下提供企業高效的電商解決方案。數據結合AI是當今商業成功的關鍵,透過AI的跨域應用可打造更吸客的個人化體驗服務。 Google台灣客戶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李芝禎引用達爾文的適者生存論,AI已是現在進行式,擁抱趨勢者將成最終贏家。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更於2016年就已預言未來將是個AI先決的時代,與AI共存將是企業生存的關鍵。AI透過Learn、Unlearn及Relearn的過程打造越來越聰明的知識模型,而這也是人類面對AI所該抱持的心態。 Google臺灣雲端服務業務經理廖崇舜分享,大型語意模型(LLM)是生成式AI的根基,而Google是開發LLM的創始者,未來也將秉持Responsible AI的原則持續在此領域創新。生成式AI將化巨量資料為精華、加強互動提升顧客體驗、內容生成及打造多元應用的語意模型等四大面向為企業及社會帶來無限的可能。 當日精彩的專家關鍵對談,由貿協資深顧問James擔任主持人,邀請外貿協會數位商務處處長陳鈴君,企業代表所羅門及恆智重機分享AI「從何」以及「如何」啟動企業成長動能的經驗。所羅門協理李佳運分享其AI工具,透過自智能製造的離散場景取樣少量樣本,訓練出第一線作業員肉眼觀察/檢查能力的AI視覺,成?公司重要的數位資產並提高產品價值。恆智重機翟清楠副總經理指出AI除了於市場分析、生產及工業4.0扮演重大助力外,運用AI即時收集的數據和資料,讓技術端更正確且快速提出解決方案給客戶,都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國際競爭環境。外貿協會數位商務處處長陳鈴君分享台灣經貿網整合多元渠道數據,掌握客戶需求及買主輪廓,運用個人化的推薦打造更精準的採購體驗。未來台灣經貿網後台將完成搜尋廣告串接及導入AI語言模型,結合站內數據與站外流量,產出建議關鍵字與文案,這將使企業投放廣告更容易。結合Google Ads,提供最新,且有效、智能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跨境出海。
美國司法部控科技大廠谷歌(Google)每年斥資百億美元違法壟斷市場。Google今天辯稱此為不實指控,認為旗下搜尋引擎因品質好而受歡迎,不滿意的使用者只要點幾下就能換掉。 綜合路透與法新社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Google每年支付約100億美元(新台幣3230億元)給蘋果公司(Apple Inc.)等設備製造商、AT&T等電信業者以及謀智公司(Mozilla Corp.)等瀏覽器開發商,讓Google搜尋引擎的市占率維持在9成左右。 Google高居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第4名,搜尋引擎是其業務主力,牽動著廣告銷售和其他領域的獲利。 美國司法部律師丁澤(Kenneth Dintzer)指出,Google自2010年開始以違法的方式維持其壟斷地位,稱「此案關乎網際網路的未來」。 不過,Google的律師施密特能(John Schmidtlein)辯稱,這些款項是為了彌補合作夥伴協助確保軟體及時進行安全性更新,以及執行其他維護工作。 施密特能表示,不滿意的使用者只需「簡單點幾下」,就可以從他們的設備上換掉Google應用程式,或是在瀏覽器中改用微軟(Microsoft)的Bing、雅虎(Yahoo)或DuckDuckGo等其他搜尋引擎。 丁澤今天稍早指出,Google除了支付上述款項,還利用網路廣告的競價來拉高廣告商支付的價格。 丁澤告訴法官梅塔(Amit P. Mehta),Google每年支付高達100億美元給蘋果等公司,以確保Google能成為這些公司手機及網路瀏覽器上預設的搜尋引擎,令不少競爭對手在有機會成長前就夭折。(譯者:紀錦玲/核稿:張茗喧)1120913
7月初,Nasdaq交易所宣布針對那斯達克100指數進行「特殊再平衡」,透過重新分配權重方式,解決大型科技股影響力過大的問題。今年少數大型科技公司股價狂飆導致少數企業權重不斷增加,採取特別手段進行調整解決「指數過度集中特定個股」問題:指數權重最高括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輝達、亞馬遜、特斯拉及臉書母公司Meta權重合計超過5成。 調整權重迫使追蹤指數的基金調整投資組合,出脫權重遭調降的股票,因此7~8月這些科技巨擘股價回檔修正,但市場幾乎完全不悲觀。 市場借用1960年代美國西部片《豪勇七蛟龍》片名代表7大科技巨擘:美股七蛟龍包括5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Meta,再加上AI之王輝達、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共7檔。根據《Business News》報導,美股七蛟龍總市值今年增加4.1兆美元、約新台幣128兆元,達到11兆美元,若以IMF估算台灣2022年GDP為8,286億美元為基礎,七蛟龍今年前8月市值就增加5個台灣GDP。 蘋果9月中旬將發布iPhone15,上季iPhone銷售額衰退2.4%,新手機推出後,iPhone全球市占率維持領先,華為Mate60 Pro初期只能在大陸銷售。蘋果全球科技股市值之王地位建立在龐大現金流量、代工製造管理能力,以及沒有龐大資本支出壓力等,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LLM人工智慧。 微軟將於9月21日在紐約舉辦「特別活動」,可能與AI方面進展有關。微軟是Open AI的大股東之一,ChatGPT大獲成功,OpenAI有望在未來一年內產生超過10億美元營收規模後轉虧為盈,大股東微軟是最大受惠者。微軟雲端Azure業務也從植入生成式AI產品中獲得額外營收,微軟雲計算客戶能夠利用生成式AI提高工作效能;微軟計劃通過Copilot增加Microsoft 365應用軟體的價值。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月表示,未來4年將有1兆美元用於AI數據中心升級,包括GPU升級,每年資本支出約2,5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由亞馬遜、Google、微軟和Meta等4大科技巨頭支付,AI軍火之王帶來龐大現金收入。華爾街相繼調高輝達未來獲利預估EPS,導致本益比(PE)反而下降,但黃仁勳9月上旬賣出8.91萬股輝達普通股,平均價格是480.87美元,引發市場關注。 臉書問題依舊但用戶數龐大,上半年持續裁減元宇宙事業裁員,又宣布庫藏股1,300億美元。祖克伯高喊Meta進入「效率年」,股價持續大漲。Meta是一家網路廣告公司,旗下Facebook、Instagram是範圍最廣大的線上媒體,廣告市場復甦後,Meta專注在有商業化潛力的AI產品,而非AI深度學術研究,過去透過大數據投放廣告,未來可能以人工智慧來提升廣告的有效性。 Google母公司Alphabet 上季營收連續4季個位數成長,整體廣告營收從581.4億美元,年增3.3%,Google Cloud營業利潤約4億美元。企業投入AI領域加深對運算基礎設施需求,推動 Google Cloud成長。Google宣佈Google Cloud和Workspace企業平臺推出一系列新AI產品,8月底Google宣布與輝達結盟。 亞馬遜電商事業送貨服務量已回成長軌道,占整體營業利益比例7成的雲端服務事業Amazon Web Services(AWS)也度過企業撙節成本衝擊,未來可望延續雙位數成長,2022年在全球雲端計算領域市佔達40%。AWS投資1億美元成立「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利用AWS雲端計算技術串聯旗下AI和機器學習專家和客戶,幫助客戶構想、設計到推出新生成式AI產品,以客製化商用解決方案、顧問服務等領域為主要發展策略。 特斯拉8月在大陸售出84,159台電動車,今年來數度調降旗下車款售價,9月1日在大陸推出新款Model 3並開放預購;新款Model 3售價調漲12%,而高價車款Model S、Model X則持續降價,比亞迪等大陸車商引爆全球電動車市場激烈競爭。外電還報導特斯拉大買1萬顆輝達H100 AI晶片打造自家超級電腦,未來持續掃貨輝達AI晶片,今、2024年用訓練AI費用達40億美元。
「基泰大直」因施工出包,導致周邊公寓塌陷、傾斜,近400人被迫撤離家園,連隔壁學校都得停課因應。建商基泰建設雖立即發表聲明強調負責到底,仍被網友抓到基泰疑似事先刪除Google Maps地標資訊,讓人無法做出評價。 根據網友分享,7日晚間事發時,Google Maps仍可搜尋到基泰大直等相關資訊,僅營業狀態顯示「暫時停業」,但沒多久地標就消失了,只剩經緯度及數字。網友紛紛質疑有人想消除網路罵聲,避免負評湧入,乾脆先拿掉地標。 網友無直接證據證實Google地圖被動手腳是基泰幹的,仍紛紛開砲「貴公司真的俗X,出事了趕快把地標刪掉,不敢讓人留評論」、「建商佛心,蓋一棟新的再送都更」、「您好,我想買地下室的建案」。有網友「回填」基泰大直地標資訊,還附上工地塌陷照。 基泰建設表示,對於此次意外,「本公司就相關責任絕不推卸,對受損戶會盡最大慰問、關懷與協助安置」。由於相關災損、保險理賠金額評估中,基泰強調,絕對保障受損戶權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破壞式創新產業加上AI,將成為未來不可逆的強勢發展,據統計,全球AI應用市場規模未來10年將成長30倍。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AI在未來10年將影響人類工作、生活方式的一個革命性的新科技,特別是在生成式AI在技術性突破之後。 據統計2022年全球AI相關應用市場規模在400億美元,而到了2032年則會來到1.3兆美元,相當於30倍的成長。因此,AI概念股近期雖然休息,但市場只是在等待進一步的業績消息。AI的大趨勢是不可擋。 保德信指出,輝達與Google達成共識,未來Google雲端客戶將有更多機會獲得由輝達H100繪圖晶片(GPU)支援的技術,不但利於加速打造基礎設施、軟體及服務,同時亦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輝達的GPU不單只用在Google雲端,也應用在亞馬遜、微軟等雲端龍頭平台上。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AI與雲端兩大龍頭雙強聯手,有利於提升雲端服務速度,配合人工智慧與雲端的運用,將帶來更具破壞式創新的發展。根據統計,輝達在GPU市場掌握高達88%的市佔率,除了雲端龍頭大廠積極導入輝達GPU之外,Meta的數據中心、特斯拉自動駕駛、OpenAI的ChatGPT模型,全部都需採用輝達晶片以提AI效能,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600家生成式AI公司,都仰賴輝達的晶片,讓輝達儼然成為「AI軍火庫」。 葉家榮說明,如今AI人工智慧與AI自動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透過高階AI晶片,廣泛運用在各領域,部分產業甚至可以結合深度智能和虛擬擴增實境功能的新一代高端機器人設備,創造更高效能的產出,這些具有破壞式創新的企業,將帶動營收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對於股價可帶來強勁挹注。 葉家榮進一步分析,根據統計,若將MSCI世界指數5年年化滾動報酬,自高盈餘成長到低盈餘成長分成5分位,再觀察這些企業股價超過20來的平均表現,可以發現盈餘與股價走勢呈現高度正相關,獲利最佳的第1分位平均5年年化報酬高達16%,相較之下低盈餘成長的族群,股價不漲反跌,顯見未來市場資金焦點,將聚焦這些具備獨特營運模式,以及強勁的盈餘成長的市場領導企業,來達到超額報酬目標。 葉家榮認為,看好今年以來成熟國家股價表現最為亮眼,這波多頭漲勢更在AI機器學習進展下,包括半導體與軟體企業的股價走勢都十分出色,產業則集中在科技、非核心消費,以及通訊服務,建議投資人不妨聚焦以成熟市場為主、具有專利權保護、市場調整能力、破壞式創新、具良好供應鏈管理、具有經濟規模之龍頭企業,參與未來長線成長列車。
Google發布今年新品發表會的時間,落在美東時間10月4日上午(台北晚間10點),將於紐約舉行,並在YouTube上直播。預計發表Pixel 8系列智慧型手機,以及Pixel Watch 2智慧型手錶。 Pixel 8將搭載Tensor G3處理器,Pro使用6.7英吋的三星OLED螢幕,後置5,000萬畫素主鏡頭,以及6,4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4,800萬畫素GM5長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