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豪華車廠賓士(Mercedes-Benz)周三(22日)宣布與谷歌(Google)合作導航技術,將在內建自動駕駛感測器技術的的車輛將具備「有如超級電腦效能」的導航技術,藉此與特斯拉和中國新進對手一較高低。 賓士表示與Google的技術合作可使該車款提供交通資訊以及自動重設路線,並將YouTube整合至娛樂系統。當車輛在停車或是調至Level 3自動駕駛模式,駕駛在特定道路就可以透過汽車娛樂系統觀看YouTube。
提振台灣新創能量與能見度,Google台灣主辦的第二屆孵創計畫的成果「孵創日」22日公開,Google宣布與國發會、鴻海、台灣大及超過20個不同領域的單位合作,第二屆Google孵創計畫規模較上屆倍數成長,總計有近百位Google員工投入輔導,提供超過190個台灣的新創團隊資源和知識。 Google台灣在2021年推出孵創計畫,是「智慧台灣計畫」的子計畫之一,希望挹注資源、拓展台灣新創生態圈,幫助台灣新創在本地和海外獲得成功,第一屆計畫共有逾50家台灣新創團隊參與並接受輔導。 Google台灣擴大第二屆孵創計畫,拉進包括國發會、鴻海、台灣大等外部力量,Google表示,國發會扮演有系統地提供政府各項資源的角色,鴻海則分享領域經驗與專利技術知識、台灣大分享創新內容產製規劃,另外還有來自產業、政府單位、加速器、人力資源等超過20個不同領域的單位。 而Google也擴大投入,Google台灣表示,新創圈除了需要資金,也需要營運的經驗,Google台灣因而廣邀全世界橫跨六個地區、將近百位來自15個職能領域的Google員工,人數和職能領域都是上屆的三倍,預計以2、3個月的時間與新創團隊對談,提供不同的視角和經驗。 除了投入外部資源、內部人員輔導之外,Google台灣表示,推廣新創、創造對新創友善的環境也很重要,也因此,第二屆的孵創計畫將借鏡國外成功新創節目案例,首度嘗試投入影音製作,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透過YouTube推出「Hatcher Show」新創節目,推廣眾多台灣傑出新創團隊的故事,強化社會對於新創的認知、營造對新創更友善的環境。
Google台灣為響應政府打造台灣為亞洲矽谷的願景,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大哥大、鴻海科技集團共同主辦第二屆「Google 孵創計畫」(Project Hatcher),透過由 Google發起的平台,號召產官界共同挹注台灣新創圈資源,激發更多創新動能,並協助新創前進海外市場開創新局。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受邀出席「Hatcher Day」,以成功企業家身分與新創團隊進行交流。 台灣大除參與Hatcher Day,分享企業結合新創,協助新創拓展多元機會,旗下影音串流平台 MyVideo 將播出Project Hatcher 第三階段的新創競賽實境秀「Hatcher Show」,該實境秀將為台灣第一個新創實境節目,且獲得文化部補助,將透過影音節目內容,傳遞台灣新創團隊創意及活力,讓台灣新創故事被世界看見。 林之晨在「Google Hatcher Day」現場,也與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Twitch共同創辦人林士斌、橡子園顧問董事長陳五福、Google Taiwan董事總經理馬大康,就台灣新創發展環境進行對談交流,探討台灣是否有機會出現新創獨角獸。 林之晨認為,台灣須先建構與提升台灣整體英語實力,具備迅速接收最新思想資訊的能力之後,台灣才會更有機會孵創出國際級新創事業。另外,也也分享企業與新創合作,可分為營運、戰術、策略、願景四面向階段,許多企業與新創團隊合作僅停留在營運面、戰略面,但更重要的是,企業領導人透由新創找到「北極星」,幫助公司重新定義未來五年、十年中長期策略與願景,提升企業價值。 林之晨強調,台灣大堅信新創是加速產業與社會新陳代謝,為年輕人提供向上移動機會,最重要的渦輪引擎,也是讓企業看見未來,加速演化升級,最重要的高倍數望遠鏡。台灣大透過全力支持 Project Hatcher,期待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入新創,並運用台灣大的天賦,全力幫助他們能所不能,加速放大早期成功,為台灣及整個大東南亞區域帶來更大正向力量。 另外,林之晨指出,在Web3時代,台灣大積極透過策略性投資與新創一起成長,陸續入股SoundOn、CloudMile萬里雲,以及智慧出行服務平台業者USPACE等,並透過結合新創,拓展超5G生態系,加速 Telco+Tech科技事業成長。 在創業發展的道路,人才始終不可或缺,企業需要多元人才,以契合營運需求。台灣大強調珍惜人才、尊重人才思維,持續培育跨域人才,及擁有自學能力的「學力」,台灣大內部擁有「工作社團」,讓公司每位同仁,除了自己部門工作的「主修」,可以利用20%上班時間,到不同部門去「輔修」該部門的工作。 台灣大也訂定創新提案制度,跨部門合作激盪火花的活動機制。台灣大攜手AppWorks School,成立電信業界第一個全額補助、且保障就業的「攻城精英就業保證班」,不限學歷經歷,搶進百工百業工程師藍海市場,為人才Open Possible。
兔年全球股市最夯的就是「AI」,沾到邊就大漲,其中台積電(2330)旗下IP廠創意(3443)就從600元衝破1000元,再加上作家吳淡如一篇發文,也引發網民熱議,到底是AI繪圖或生成圖?讓AI話題不僅在股市,也在民眾茶餘飯後持續熱燒。 一位不具名的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市場每年都需要新的話題,但會不會真的發酵、成真,還是只是一個話題?就要看後續的發展才能評論,至少就目前的狀況來看,AI確實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了。」例如常見的交通車牌辨識,其實就是AI技術。 不過現在的AI大戰則是由Google(谷歌)及微軟(MicroSoft)直接對決。微軟在2019年注資10億美元給OpenAI,2021再投20億美元。今年1月,微軟又稱將續投資數十億美元。 OpenAI在去年11月30日推出的AI人工智慧生成式聊天機器人ChatGPT創下2個月時間就達成1億用戶的紀錄,讓Google也不得不緊急推出Bard來應戰。只不過Bard一出場就掉漆,讓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一天大跌8%,市值直接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 法人指出,AI機器人模型要完整,其實最大的關鍵在參數,有點類似人腦的「突觸」。而OpenAI在2018年所推出的GPT-1,大約就設有1.17億個參數,GPT-2月為15億個參數,GPT-3則有高達1750億個參數。 微軟在7日的電話會議上就點明,公司只要在搜尋廣告市場市占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會推升廣告營收增加20億美元。而微軟的搜尋市占率僅有3%,相較之下,Google的市占率則高達93%。法人指出,換言之,微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另外一個戰場,則是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於7日也宣布以ChatGPT為基礎的新版搜尋引擎Bing及瀏覽器Edge,將可幫助使用者獲得更多資訊,目前先以預覽版開放大眾試用。 根據統計,Google的瀏覽器Chrome在電腦市場的市佔率為66%,至於微軟Edge市佔率約10.8%,排名第二。而微軟僅花百餘億美元就讓Google金雞母包括搜尋及瀏覽器版圖都為之撼動,也讓法人直言,真是高招。 因應微軟來勢洶洶,Google 執行長Sundar Pichai則是在15日發出內部信,要求員工一週花2-4小時來測試新推出的Bard。SundarPichai強調,最先推向市場的產品並非是最成功的,重點是要能解決用戶需求。 而在這場AI機器人大戰中,GPU大廠輝達(Nvidia)則堪稱是最大受惠者。原本主力挖礦需求瞬間消失,但是AI機器人需要透過雲端伺服器來進行大量運算,甚至在2022年底,微軟跟輝達也宣布將攜手打造AI超級電腦,以加速推動生成式AI的發展。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月初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演講中,直稱ChatGPT是人工智慧的「iPhone 時刻」,因為ChatGPT 出現後,初估已經有大約500家新創開發出有用的應用程式,就像當年iPhone 出現時,也有人可以在短短幾個週末就能寫出受歡迎的APP。 就連這兩年將重心轉向元宇宙的Meta執行長祖克柏也表示,生成式AI將是公司在未來一年內重要的任務,而他在2023年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在Meta既有的基礎上,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更多 CTWANT 報導
去年市場非常擔憂半導體庫存,到了11月橫空出世的ChatGPT讓很多人驚訝,原來AI進步至斯,如今隱藏在ChatGPT背後的半導體技術引發大家關注。台新研究團隊一直以來,都堅定看好半導體產業與相關龍頭類股,在未來10年的向上趨勢。 ChatGPT是由OpenAI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在接收到訊息後,經由AI自動生成相對應的回答,可以撰寫小說、論文,甚至寫程式。ChatGPT在功能使用上令人耳目一新,舉例來說,當問及銀行的經營策略時,ChatGPT作答口吻,媲美專業管理顧問公司。ChatGPT竄紅速度遠高於其他知名網路服務,自開放使用兩個月即達1億用戶數,用戶成長速度大幅超越抖音、Instagram、Spotify等熱門軟體。 ChatGPT暴紅,立刻推高全球AI技術的投資熱潮,也使全球多家網路巨頭紛紛提出相關戰略規劃。最引人注意的是微軟與Google之間的競爭:根據StatCounter的統計,Google雄踞搜尋市場王座多年,搜尋市占率高達93%,而微軟的搜尋服務Bing僅有3%市占率。 然而,微軟近年已對ChatGPT開發者OpenAI合計投資逾100億美元,微軟並於2月7日宣布將把OpenAI相關技術整合至其搜尋服務Bing、Edge瀏覽器,及辦公軟體Microsoft 365,在相關展示活動中,上述整合甚獲好評。微軟CEO納德拉並罕見的點名Google,表示微軟希望在搜尋及瀏覽器市場取得更大的市佔率,「希望Google已經準備好了」。近期雖然科技股表現疲弱,但微軟股價仍相對強勢,投資人展現對微軟整合AI技術的信心。 Google獨霸搜尋引擎多年,在外部缺乏競爭、內部缺乏創新,只會不斷榨廣告費,整個使用體驗早就不斷下降。你搜尋「2023最佳銀行經營策略」,Google會給你滿滿10多頁的資料,裡面混淆著書商廣告、各種置入性行銷、付費想辦法擠到前面,卻缺乏內容的農場文,有些搜尋時甚至會被假訊息影響。 但如果直接問ChatGPT,他的回答就像你面對專業的管理顧問,一條一條,有條不紊的條列給你:1.投資數位轉型,提升消費者體驗。2.聚焦風險控管…等七條策略。之後若是與Bing相結合,還能列出最重要參考的五個網頁,讓搜尋更有效率,更精確。 相較之下,Google雖亦於AI領域研究多年,在ChatGPT的挑戰下,內部已發出「紅色警戒」。其推出的對話式AI服務Bard,在2月6日發表會上的回答內容有顯著錯誤,表現令人失望,被視為是在ChatGPT進逼下倉促應戰,使母公司Alphabet當周股價重挫逾10%。 根據2020年的公告,Open AI採用了28.5萬顆CPU及1萬顆的GPU,此後Open AI持續擴充其運算能力,媒體報導目前Open AI可能已經採用2.5萬顆GPU(推測大部分是Nvidia A100)來訓練新一代的語言模型GPT-5。Nvidia在AI晶片市場仍為強勢主導者,主要是其CUDA架構廣泛被開發者採用,生態系完整,主要的AI晶片生產者即是台積電,如A100晶片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 此外,全球公有雲龍頭亞馬遜雲端服務AWS,也與世芯合作開發Inferentia等AI晶片,而該AI服務則有與其他AWS雲端服務資料串接的優勢,預期亦將有顯著成長空間。其中獲益者當然以Nvidia和微軟為主,其他的IP類股如創意、智原也相對有機會。 AI將為人類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更是許多科技廠商輸不得的關鍵戰役。尼可拉斯.凱吉在電影《軍火之王》裡面有一句台詞:「你知道誰會繼承這個世界?是軍火商。」無疑的,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與台灣AI晶片廠商,就是雲端AI戰役的軍火商。
根據外電報導,網路大廠Google打造Arm架構資料中心處理器已有進展,預期2024年下半年交由台積電代工,2025年開始導入伺服器使用。Google希望強化與對手亞馬遜AWS雲端平台的競爭,同時透過自行開發Arm架構處理器,降低資料中心營運成本。 隨著雲端資料中心的運算需求維持強勁,英特爾及超微推出伺服器x86架構CPU及高效能GPU搶攻龐大市場商機,但各家雲端服務業者已開始增加採用Arm架構伺服器處理器,目的為了降低營運成本及提高運算效率。其中,亞馬遜AWS已自行開發多款Graviton系列處理器,在提高運算效率同時,也有效降低耗電量及伺服器冷卻成本。 據外電消息,Google已決定跟進自行開發客製化伺服器處理器,且投入Arm架構處理器開發已有2年以上時間,預估會區分為二種規格,在2024年下半年交由台積電量產,2025年起導入伺服器使用。據業界消息,Google伺服器處理器可望採用台積電5奈米或4奈米製程。 伺服器處理器市場過去一直是以x86架構處理器為主流,但Arm在2018年開始提供資料中心處理器矽智財及技術支援,近年陸續提高市占率,並獲亞馬遜AWS、微軟、甲骨文、富士通、阿里巴巴、百度等國際大廠採用。 Google雲端部門去年中曾宣布開始採用Arm架構伺服器處理器,當時是採用Ampere公司開發的Arm架構Altra處理器,微軟、甲骨文也有在部份伺服器平台使用Ampere處理器。如今Google自行開發Arm架構處理器已有所進展,2025年將開始投入使用。 Google在投入伺服器處理器開發之際,也成功開發智慧型手機晶片,2021年第四季就推出Google Tensor手機處理器,並採用三星晶圓代工5奈米製程生產,首款搭載Google Tensor產品為Pixel 6系列智慧型手機。
2023年伊始,科技產業亮點已誕生,隨AI應用技術大突破,ChatGPT橫空出世,挑戰由Google完全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除影響Google的廣告業務,ChatGPT帶來的大浪會是今年科技業新焦點,其中微軟是核心、Nvidia是AI晶片主要供應商,台積電則是後勤總司令,點名這3家今年股價不寂寞。 謝金河以「今年科技創新的焦點都會在這裡!」為題在臉書發文,從去年11月以來,微軟投資100億美元的Open AI開發出的ChatGPT,成為全球焦點,在短短2個月內活躍用戶超過1億人,比TikTok花9個月、Insgram費了2年半時間更短,經濟學家預測「這將迎來另一個兆美元級的賽道!」在全球面臨高通膨壓力,Fed暴力升息,景氣驟然下降的壓力中,ChatGPT已成全球科技創新的亮點。 進入2023年,大家都在想什麼會是今年科技產業的亮點?大多數人都認為Meta的元宇宙可能很有機會,不過眼鏡技術的突破仍然卡關。也有人認為Apple研發多年的Apple Car總該出來了吧!結果是AI應用技術的大突破,ChatGPT第1個衝擊的是一直以來由Google完全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 謝金河指出,從2009年以來,Google始終占有全球搜尋引擎9成的市占率,微軟的Bing不到4%,這次Open AI結合Bing,可能顛覆傳統的搜尋引擎市場,也會對Google的廣告業務帶來影響。 為了迎戰Open AI,Google用Bard來迎戰,沒想到第一個面對NASA的問題就出錯,Google股價在2月8日大跌7.44%,反而是微軟股價持續上升,市值重新站上2兆美元,這場搜尋引擎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ChatGPT掀起的全面性話題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像是有調查顯示,今年情人節,每4個人就有1人要用GPT寫情書。也有醫學研究指出,未來可能會有Google醫生、Bing護士,未來聊天機器人可以看診、寫論文、畫畫,很多行業可能都會被替代。 面對巨浪襲來,陸科技大廠也不敢怠慢,像阿里的達摩院很早就投入,這次知乎、百度也跑很快,美團的共同創辦人王慧文也跳出來廣發英雄帖,高薪挖人,京東也宣示投入,A股很多沾到邊的公司股價飆漲,逼得人民日報出來踩煞車。 面對過去認知作戰的巨大壓力,台灣科技部也不敢怠慢,預告發展繁體版的台灣ChatGPT。這個大浪會是今年科技產業新焦點,微軟是核心、Nvidia是AI晶片最主要供應商,台積電是後勤總司令,今年股價都不會太寂寞。投資人面對這個大趨勢,恐怕必須多身體力行,努力做功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創意股價寫下歷史新高、世芯再戰千元大關,這都是AI概念股人氣火燙的訊號,應該可以這樣說,2023年投資千萬不要錯過AI! AI概念股這個關鍵詞,瞬間成為全球股市被高度熱搜的指標,每個投資人都希望能在這個風口浪尖上發一筆財,除了輝達(Nvidia)、超微(AMD)這些是大家熟悉的AI題材股之外,陸港兩地股市只要跟AI演算法、AIGC、高效能運算晶片這些業務沾上邊的個股,像是視覺中國、拓爾思、科大訊飛等,不到一個月累積漲幅都來到四成左右,顯然投資人追逐的標的個個都成為大黑馬。 當然這股AI投資的狂浪也正撲向台股而來,這當中台積電的子公司創意在法說會後股價奔上歷史新高,化身成為AI概念股的風向球,甚至點燃其他IP股包括世芯KY、愛普*的人氣火種,應該可以大膽預測,過去較少被探討的AI概念股,將成為今年不能小看的重要的題材。 ChatGPT吸金湧入AI概念股 掀起AI產業滔天巨浪的主角可以說非ChatGPT莫屬,這是一款由美國新創公司OpenAI所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在瑞士銀行巨頭瑞銀集團(UBS)二月三日發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ChatGPT推出僅兩個月,在今年一月底的樂活用戶就已經突破一億關卡,成為史上用戶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式;且在一月期間,ChatGPT平均每天大約有一三○○萬獨立訪客,是去年十二月的兩倍之多。 若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來看,來比較這幾年快速竄紅的服務型程式,其中TikTok達到一億用戶用了九個月,而Instagram則是花了二年半;而若是參考World of Engineering整理的一份「達到全球一億用戶所用時間」排名,其中,iTunes、Twitter、Meta、WhatsApp則分別花了六年半、五年、四年半、三年半的時間來達到一億用戶的門檻,從這幾個量化的比較數字,可顯見ChatGPT的火熱程度有多驚人。 事實上,OpenAI看似橫空出世,但其實多年來科技巨頭對於投入AI的研發都不遺餘力,而ChatGPT的爆紅,則可以說是正式為全球AI大戰鳴槍起跑,讓市場看到AI應用的無限可能,而非是遙不可及的模糊概念。不只微軟再宣布將ChatGPT整合入自家搜尋引擎Bing以及整合進Office辦公套件中的Word、Excel、PPT三大件中,更進一步加碼向OpenAI投資一○○億美元,這是繼三年前投資十億美元後的最新布局。 此外,Google、百度、蘋果等亦都積極備戰這波聊天機器人浪潮,其中,AI龍頭Google不願坐以待斃,母公司Alpabet六日就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新型對話人工服務Bard已經準備就緒,將在未來數周內開放給大眾使用;而面對微軟加碼投資OpenAI,Google也迅速與對話式AI新創公司Anthropic結成聯盟,並投資四億美元協助其開發能夠與ChatGPT一戰的聊天機器人。而接續Google,百度七日也表示,將在三月完成名為「文心一言」(Ernie Bot)的AI聊天機器人內部測試。 AI晶片產值快速成長 在這場AI大戰正式開打之前,AI早已是當前產業的進行式,且各項應用百花齊放,逐漸走入你我的生活之中,目前包括醫療、金融、交通、娛樂、工業、金融、教育等領域都可見AI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邊緣運算技術所創造的商業價值。尤其近幾年疫情爆發後,數位化需求攀升,許多企業將旗下廠房或設備大升級,如零售業添購可自動送貨上門的無人機,工廠裝設幫忙瑕疵檢測的機器人提升產能,醫療現場人員上下班陸續改以臉部辨識取代刷卡,降低接觸風險,甚至未來登打病歷,也考慮改用語音輸入,這些都是AI應用的一環,更不用說,今天俄烏大戰的戰場上,這些決勝負的新一代武器中,也仰賴的高度的AI黑科技。(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34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為搶攻會員行動支付經濟,統一超(2912)7-ELEVEN經營的OPEN POINT生態圈跨海與Google Pay國際支付深度合作,應用數位科技創新系統串接模式,為顧客省去開啟多重APP、等待結帳的時間,同時簡化門市作業程序、提升顧客服務量能。 金管會提出2023年非現金支付交易金額達到6兆元、交易筆數相較2020年底成長50%,7-ELEVEN積極推動多元、創新的非現金支付服務響應,更為全亞洲首家以「會員生態圈」串聯「國際支付」加值服務的零售業者,目前已跨海與Google Pay完成會員╳支付系統整合。 統一超表示,7-ELEVEN以會員、點數、支付3大策略,打造跨通路、跨品牌的OPEN POINT生態圈,服務會員數已逼近1600萬,自2014年起領先同業、成為在地首家將會員服務嵌入多元支付的零售業者,陸續將OPEN POINT生態圈觸角深入各大支付工具,目前已有10大支付工具完成OPEN POINT會員系統整合,包含icash2.0、icash Pay、OPEN錢包、街口支付、LINE PAY、台新PAY、Pi錢包、橘子支付、悠遊付、Google Pay,近3年來會員綁定支付服務使用人次倍數成長,2023年與國際支付合作後,將有望再創服務人次新高。 為搶攻會員行動支付經濟,7-ELEVEN經營的OPEN POINT生態圈跨海與Google Pay國際支付深度合作,應用數位科技創新系統串接模式,將會員、點數、支付整合為一,打造更流暢、便捷的購物體驗,統一超表示,啟用全新OPEN POINT╳國際支付服務只要「開啟OPEN POINT APP首頁、點選右上角點會員條碼」、「點選下方會員卡加入Google錢包」及「點選新增Google錢包完成會員綁定」3步驟立即完成綁定。 統一超表示,即日起到逾6,600家7-ELEVEN門市購物結帳時,開啟已綁定OPEN POINT會員帳戶的Google Pay,感應一下立即完成支付、累點、存發票載具3大流程,為顧客省去開啟多重APP、等待結帳的時間,同時簡化門市作業程序、提升顧客服務量能。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球最火熱的應用程式已經不再是抖音了,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高超的智能AI互動效果,推出後迅速受到全球消費者瘋迷,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序,也讓AI市場及OpenAI的主要投資者微軟,再次成為市場焦點。而科技領域大者恆大的格局,使科技巨頭可能成為AI戰場的最終優勝者。 統一投信指出,AI技術的研發仰賴長期且大量的資金投入,科技巨頭坐擁龐大併購及投資資源,且長年投入AI研發,早已建立高度競爭優勢,成為AI領域的主要玩家。例如微軟早在2019年就開始投資OpenAI,近期更是加碼投資,並宣布將整合ChatGPT技術與微軟旗下產品,達成強強聯手,挑戰Google地位。Google作為AI技術領導者,也不甘示弱,近期也將推出長年研發的AI聊天機器人Bard,穩定龍頭地位。同樣長年投入AI研發的META,也將加速推出其他AI相關應用。 在基礎設備部分,統一投信表示,處理器作為AI技術研發的硬體核心,高端處理器的大部分市佔率目前由Nvidia佔據。根據花旗銀行報告,ChatGPT應用大增有望讓Nvidia未來一年營收成長30~110億美元。AMD將推出的首款資料中心等級處理器,宣稱可大幅縮短AI模型的訓練時間,也讓AMD有望從火熱的AI領域中搶占市場份額。 統一FANG+ ETF(00757)成分股囊括10檔科技巨頭,除了微軟以外,還包括AI技術領導雙雄Google及META、處理器龍頭Nvidia及AMD等,一網打盡AI市場的最強潛力選手。除此之外,亞馬遜、蘋果、網飛、Snowflake及特斯拉,在AI應用也行之有年。例如特斯拉著名的自動駕駛,就是利用AI技術組建,而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背後,也有AI的巨大功勞。ChatGPT推動AI技術發展達到新里程碑,也讓亞馬遜及Snowflake能透過結合ChatGPT應用,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加大科技巨頭的競爭優勢。 此外,台股掛牌的AI相關ETF還有元大全球AI(00762)、台新全球AI(00851)、國泰AI+Robo(00737)等。而在主動型的AI相關基金則有安聯AI人工智慧以及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等。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爆紅,推出才短短2個月,活躍用戶就高達1億人,成為史上最快破億軟體,大股東微軟(Microsoft)臉上有光,連創辦人比爾蓋茲都按讚。Google、百度也爭相推出Bard及文心一言(ERNIE Bot)叫戰,全球AI聊天機器人大戰一觸即發,帶動美中台AI概念股狂飆,相關ETF今年來噴漲快3成,相當驚人。 台股熱門AI(人工智慧)ETF有4檔,今年來瘋漲15%~27%,包括統一FANG+ ETF(00757)漲逾27%,台新全球AI(00851)漲近23%,元大全球AI(00762)漲近22%,國泰AI+Robo(00737)漲近15%。 去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5天用戶就破百萬,Google不甘示弱推出Bard卻慘遭滑鐵盧,竟然答題出錯,被市場質疑AI事業可能不如對手微軟,股價因此狂瀉逾7%,而百度預計3月推出「文心一言」,也要搶食AI商機。 ChatGPT是一款聊天機器人程式,能與用戶對話,也能回答問題,甚至還能寫小說、論文、詞曲或程式等,深受市場歡迎,也引爆AI投資熱潮,微軟更打鐵趁熱,推出結合ChatGPT技術的AI版Bing搜尋引擎和Edge瀏覽器,要挑戰Google搜尋龍頭寶座。 研調機構預估,全球AI半導體市場2021~2026年複合年成長約19.9%,5年成長1.5倍,將優於全球半導體市場。 統一投信指出,AI技術的研發仰賴長期且大量的資金投入,科技巨頭坐擁龐大併購及投資資源,且長年投入AI研發,早已建立高度競爭優勢,成為AI領域的主要玩家。例如微軟早在2019年就開始投資OpenAI,近期更是加碼投資,並宣布將整合ChatGPT技術與微軟旗下產品,達成強強聯手,挑戰Google地位。同樣長年投入AI研發的META,也將加速推出其他AI相關應用。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中華郵政14日起開辦Google Pay服務,儲戶只要郵政VISA金融卡於手機Android作業系統「Google 錢包」APP完成註冊,即可使用Google Pay於實體商店感應付款或網路商店線上購物,歡迎多加利用。 中華郵政公司秉持「郵政即生活(Post as a Service)」的精神,以顧客體驗為中心發展數位金融,陸續推出電子支付帳戶連結服務、新版行動郵局APP、ATM QR Code提款、多國語言ATM及數位存款帳戶等多項便利友善的金融服務,積極尋求同業及異業之全方位合作,持續開創數位金融服務場景,與全民共享便捷數位新生活。
谷歌(Google)推出AI聊天機器人「Bard」在回答有關韋伯太空望遠鏡時出現錯誤,消息曝光後,拖累周三 (8 日)股價暴跌近8%,市值蒸發1千億美元(約台幣3兆元)。未料,曾領軍AR/VR的谷歌老將Clay Bavor此時決定離職,自行創業,讓外界聯想是否因機器人出包走人。 CNBC報導,Bavor於8日在Linkedin貼文宣布,決定離開工作18年的谷歌。據了解,Bavor將與前Salesforce共同執行長Bret Taylor創辦一家AI新創企業。他說,「我們都對AI進展感到著迷,很高興能成立一家新公司,應用AI技術解決一些商業問題。」 Bavor目前擔任Google Labs副總裁,此前他曾帶領谷歌跨入AR(擴增實境)及VR(虛擬實境)領域,也開發過3D全息視訊專案「Project Starline」與Google智慧型鏡頭。 谷歌6日發布自家AI機器人「Bard」宣傳影片,影片中Bard被問到,「如何告訴9歲孩子有關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Bard給出很多答案,其中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第一張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照片,但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因為第一張太陽系外的星球照片,是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遠鏡在2004年所拍攝,並在2005年被專家證實,比韋伯望遠鏡亮相時間還要早。 谷歌AI機器人回答出包的消息,迅速被媒體報導,母公司(Alphabet)股價隨即重挫,終場大跌7.68%,收在99.37美元,摜破百美元整數關卡。
聊天機器人ChatGPT掀起全球旋風,連科技巨擘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比讚,根據統計,從今年元月上路之後,活躍用戶已經來到1億,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應用軟體,國內概念股也隨之飆漲,智原1個月飆漲26.8%,M31漲幅14.2%,創意漲幅29.4%,信驊漲幅也有28.7%。 ChatGPT推出引發大量關注,正式點燃了AI大戰,對於微軟的來勢洶洶,Google當然不肯示弱,發表AI對話服務Bard正面迎戰,未來幾周將是聊天式AI機器人對決的高峰。 ChatGPT的幕後推手由OpenAI開發,不過在2019年吸引微軟注資,OpenAI將技術授權給微軟,允許微軟直接將技術運用在產品中。目前微軟已經將ChatGPT導入線上會議系統,不但可以立刻做出會議記錄,甚至可以自動翻譯;另外微軟也打算將Chat和搜尋引擎結合,挑戰在搜尋方面所向無敵的Google。 投資達人股魚在《理財達人秀》節目中表示,ChatGPT屬於破壞性創新的科技,伺服器、板卡、晶片都屬於AI大產業供應鏈,投資人可以找尋AMD、Nvidia概念股,像是台積電、伺服器大廠廣達及板卡廠微星、華碩等。 而相關概念股今天盤中持續強勢,智原站上200元、漲幅超過5%;創意直接攻上漲停925元;M31上漲逾8%,股價暫報579元;新科股王信驊上漲逾1%,暫報2390元。 如果買不起高價股,也有50元以下的AI概念股可撿,凌群今站上漲停價29.55元;鈺創漲幅超過1%暫報48.65元;零壹、京元電都呈現上漲,股價也都是50元有找的銅板價。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Google搜尋頁面經常推出令人會心一笑的彩蛋,除了搭配節慶動畫,也會根據網友熱搜的關鍵字製作特別畫面。有網友發現,在Google搜尋「隕石」,不僅真的會出現天外飛來的隕石,連螢幕畫面都會跟著晃動,超有立體感! 網友發現後瘋狂分享,只要Google搜尋「隕石」,除了馬上出現相關資訊,不一會,「隕石」真的從畫面某處飛過,然後螢幕開始晃動,實際體驗過的人都覺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