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Google

的結果
  • 遵照導航行駛卻被帶到「斷裂橋梁」 他落水溺亡!家屬怒告Google公司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一名47歲男子2022年9月因對路況不熟,遵循導航指示行駛,卻從一座斷裂的橋樑連人帶車墜落溪流,不幸溺斃。他的家屬接獲噩耗悲慟不已,認為是因地圖資訊久未更新才致意外發生,最近正式提告Google公司。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育有2名孩子、家庭美滿的帕克森(Philip Paxson),去年9月去完女兒的生日派對,回程途中由於天氣不佳且對路況陌生,開啟Google地圖導航卻被帶到斯諾溪(Snow Creek)一處失修多年的橋上,並在沒有任何提示聲響的狀況之下,連人帶車掉入水中,讓他因此溺斃。 家屬接獲帕克森離世的噩耗悲慟不已,妻子艾莉西亞(Alicia Paxson)指出,目前年幼的女兒還不知道父親的確切死因,唯有不斷追問,讓她實在不知怎麼回答,也很無奈丈夫會因意外喪生,「即使已是成年人的我,仍不理解為何負責GPS導航和維護橋樑的人,竟然如此不顧他人性命。」 與此同時,家屬並於今年9月19日正式提告Google公司,訴訟文件揭露,該座橋樑2013年失修至今,曾有多民民眾針對相關問題回報Google公司,卻都一再遭到漠視。此外,當地公路巡邏隊指出,該座橋樑不被地方或州政府維護管理,最初的開發商已經倒閉。 Google公司發言人透露,「對於帕克森一家經歷的變故深表同情,我們的目標是在地圖提供準確的路線訊息,目前還在審查該起訴訟。」 更多 CTWANT 報導

  • 專家傳真-在軟體開發的過程 愛上生成式AI

     軟體之所以能成為經濟成長和變革的關鍵引擎,是因為它能夠在大規模的情況下,以經濟實惠的方式,簡化與自動化工作流程、原型和機器的功能。現今有許多公司運用生成式AI來開發軟體,Google Cloud 也正將軟體和AI(人工智慧)的力量應用在軟體開發上。  Google在軟體開發上使用多種類型的AI已有豐富經驗,我們認為生成式AI將永久且深遠地改變軟體開發的方式,這對軟體產業和想透過新點子來加速產品上市的企業家來說也是一個深刻的改變。  與所有重大創新一樣,人們將學習以新的方式管理工作與技術、進行衡量、以及獎勵工作表現。生產力將以有效的成果、更完善的說明文件和更全面的安全性等方面來衡量,不再以寫多少行的程式碼來計算。  ■重要的是你所衡量的事物  改變我們對成功的衡量標準,能化解大眾對生成式AI的擔憂。生成式AI大幅改善人機互動,瞬間就可能產生大量程式碼,但若不加以檢查,這些程式碼很可能錯誤百出,存在安全漏洞或無效率的流程,造成新的技術債務;產出結果也可能過快,而導致無法被正確記錄或理解,因而產生更多的程式碼「孤兒」。  就如同經典的程式設計諺語「垃圾進,垃圾出」,情況還可能更糟。相比之下,Alphabet(Google母公司)將生成式AI融入內部的開發過程中,大幅提高了生產力,包括減少6%程式碼反覆運算的時間,同時加快建構和測試間的進程,我們也看到包括開發者滿意度的提升;這些都是以人為中心的衡量指標,舉例來說,我們正在使用以Transformer為基礎的機器學習程式碼來完成產品,開發人員接受程式碼的完成建議,且程式碼會經過檢查。  基於這項認知,編寫程式碼類似於任何製造過程,及早發現並修正錯誤,修復的成本就越低。我們和許多其他公司一樣,快速開發軟體一直都是必要條件,但有了AI,我們得以聚焦在更重要的工作上。  ■程式碼語言和人類語言互動  軟體開發平台Replit去年推出Ghostwriter,這是一種採用ML(機器學習)技術的結對開發,可以即時完成程式碼編寫,並具備可以產生和解釋程式碼的工具,開發人員可以同時保有自主權和責任承擔。在此之前,他們還根據開發人員說明文件和工作區的知識,增加對話式AI介面,藉此產生程式碼並主動進行測試。採用生成式AI後,Ghostwriter會回答問題、給予程式碼建議和提供完整的程序,但最終決定權仍在開發人員手中,而在一些簡單的工作上,開發人員可能需要的技術培訓也比以前少。  這種在人類語言和軟體語言之間轉換的能力,不僅創造了機會,也革新了開發人所需的訓練。在這一領域,全球系統整合商如凱捷、勤業眾信等,發揮關鍵影響力,並在生成式AI方面教育和培訓了數千名開發人員。  這說明了人們對快速成長的生成式AI將產生大量不良程式碼和技術債務的擔憂。技術債務並非軟體產業獨有的問題,生活各面向都涉及取捨權衡,開發團隊往往必須做出某些犧牲來推出產品。現在這些錯誤和無法被解釋的選擇,可能透過生成式AI服務對企業系統進行分類,進而發現可以迅速改善現有技術債務的領域,而得以被妥善解決。  ■保留核心動態  很多事情都會改變,但開發人員的價值仍然是思考、建構和開發新軟體,讓數百萬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創業家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他們所設想的產品或服務的初始原型,而無須在獲得資金前尋找技術人才。全新的介面也將影響工作內容,例如讓後端工程師擺脫連接不同系統的繁瑣工作,讓他們可以專注於改善事物工作方式。預期衡量和管理方式也將發生變化。  人類與電腦的互動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從組合語言和打孔卡到網路系統,再到以網路作為開發平台和以服務為導向的雲端運算基礎架構。在演變過程中,開發人員社群不斷壯大,軟體工具也不斷改進,電腦可以做的事也蓬勃發展。預測未來很難,但我們相信人類與電腦互動的現象會持續深化。

  • 《熱門族群》AI主流股回神 維繫台股多頭信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外資昨天反手買超緯創(3231)、廣達(2382)、英業達(2356)等AI主流個股,緯創早盤重新站回百元大關,而廣達季線也失而復得。AI主流股回神維繫台股多頭信心。 據統計,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大約為17萬台,2024年上看50萬台,推估今年各大雲端供應商業者(CSP)的AI伺服器需求為微軟4.5萬台、Google 3萬台、Amazon 2萬台、Meta 2萬台,訂單供不應求,供應鏈9~11月業績持續走高。 輝達(Nvidia)在8月底與Google再度攜手,輝達行執行長黃仁勳在Google會議上,宣布雙方AI合作,Google Cloud客戶將獲得由Nvidia旗下H100 GPU支持的技術,對應企業大型自然語言模型運算需求。Google Cloud Next '23今年在舊金山登場,Google會中宣布推出新版Cloud TPU v5e加速器,因應中小型企業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訓練與推論加速需求。而 Google也將藉由 Nvidia H100 GPU加速運算效能推出A3雲端虛擬機器,讓企業能以此對應大型自然語言模型運算需求。 英業達日前宣布捐贈總計高達20櫃的高效伺服器系統跟台灣大學進行產學合作,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表示,未來不管是6G、7G,只要是從雲到端到地端的布局、都是英業達重要的發展方向,AI伺服器方面的前景,未來兩三年向上沒有懸念。而外資券商近期報告中看好英業達理由包括:一、假設整體個人電腦市場有更好的市場動能,英業達也從美國客戶那裡獲得市佔率增長;其次,英業達伺服器/資料中心業務持續良好的資本支出週期;最後,英業達無線Airpod和HomePod有更好的動能。在上述樂觀預期下,英業達股價上看65元。

  • 《貿易》台灣經貿網攜Google AI驅動外貿力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外貿協會及Google主辦的「Taiwantrade X Google智慧驅動卓越Grow Export with Al」,今年112年活動以「Grow Export with Al」為主軸,揭示AI除了於行銷及生產的應用外,在企業治理上的人才重新定義與塑造,打造敏捷性組織上也有重要角色,該日活動亦吸引超過逾百名企業菁英出席。  身為台灣貿易總入口網站,台灣經貿網在AI的導入也不遺餘力,台灣經貿網代表分享網站以AI為本的各項創新服務如智慧推薦、智慧直播及智慧AI銷售員等,都是以打造網站成為供應商入駐及買主搜尋台灣產品首選為目標,期透過AI提升廣告成效及即時翻譯技術將產品行銷全球。 台灣經貿網與身為全球四大科技巨擘GAFA之一的Google自2019年即透過發表數位跨境報告、發掘新興台灣潛力品牌等主題緊密合作,一同打造協助台灣企業出海的領航戰艦。  外貿協會副秘書長李惠玲表示,台灣經貿網多年來與Google合作下提供企業高效的電商解決方案。數據結合AI是當今商業成功的關鍵,透過AI的跨域應用可打造更吸客的個人化體驗服務。  Google台灣客戶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李芝禎引用達爾文的適者生存論,AI已是現在進行式,擁抱趨勢者將成最終贏家。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更於2016年就已預言未來將是個AI先決的時代,與AI共存將是企業生存的關鍵。AI透過Learn、Unlearn及Relearn的過程打造越來越聰明的知識模型,而這也是人類面對AI所該抱持的心態。  Google臺灣雲端服務業務經理廖崇舜分享,大型語意模型(LLM)是生成式AI的根基,而Google是開發LLM的創始者,未來也將秉持Responsible AI的原則持續在此領域創新。生成式AI將化巨量資料為精華、加強互動提升顧客體驗、內容生成及打造多元應用的語意模型等四大面向為企業及社會帶來無限的可能。  當日精彩的專家關鍵對談,由貿協資深顧問James擔任主持人,邀請外貿協會數位商務處處長陳鈴君,企業代表所羅門及恆智重機分享AI「從何」以及「如何」啟動企業成長動能的經驗。所羅門協理李佳運分享其AI工具,透過自智能製造的離散場景取樣少量樣本,訓練出第一線作業員肉眼觀察/檢查能力的AI視覺,成?公司重要的數位資產並提高產品價值。恆智重機翟清楠副總經理指出AI除了於市場分析、生產及工業4.0扮演重大助力外,運用AI即時收集的數據和資料,讓技術端更正確且快速提出解決方案給客戶,都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國際競爭環境。外貿協會數位商務處處長陳鈴君分享台灣經貿網整合多元渠道數據,掌握客戶需求及買主輪廓,運用個人化的推薦打造更精準的採購體驗。未來台灣經貿網後台將完成搜尋廣告串接及導入AI語言模型,結合站內數據與站外流量,產出建議關鍵字與文案,這將使企業投放廣告更容易。結合Google Ads,提供最新,且有效、智能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跨境出海。

  • 年砸百億美元壟斷市場 Google不認美司法部指控

    美國司法部控科技大廠谷歌(Google)每年斥資百億美元違法壟斷市場。Google今天辯稱此為不實指控,認為旗下搜尋引擎因品質好而受歡迎,不滿意的使用者只要點幾下就能換掉。 綜合路透與法新社報導,美國司法部指控Google每年支付約100億美元(新台幣3230億元)給蘋果公司(Apple Inc.)等設備製造商、AT&T等電信業者以及謀智公司(Mozilla Corp.)等瀏覽器開發商,讓Google搜尋引擎的市占率維持在9成左右。 Google高居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第4名,搜尋引擎是其業務主力,牽動著廣告銷售和其他領域的獲利。 美國司法部律師丁澤(Kenneth Dintzer)指出,Google自2010年開始以違法的方式維持其壟斷地位,稱「此案關乎網際網路的未來」。 不過,Google的律師施密特能(John Schmidtlein)辯稱,這些款項是為了彌補合作夥伴協助確保軟體及時進行安全性更新,以及執行其他維護工作。 施密特能表示,不滿意的使用者只需「簡單點幾下」,就可以從他們的設備上換掉Google應用程式,或是在瀏覽器中改用微軟(Microsoft)的Bing、雅虎(Yahoo)或DuckDuckGo等其他搜尋引擎。 丁澤今天稍早指出,Google除了支付上述款項,還利用網路廣告的競價來拉高廣告商支付的價格。 丁澤告訴法官梅塔(Amit P. Mehta),Google每年支付高達100億美元給蘋果等公司,以確保Google能成為這些公司手機及網路瀏覽器上預設的搜尋引擎,令不少競爭對手在有機會成長前就夭折。(譯者:紀錦玲/核稿:張茗喧)1120913

  • 曾炎裕專欄-科技七巨擘的共同策略:AI

     7月初,Nasdaq交易所宣布針對那斯達克100指數進行「特殊再平衡」,透過重新分配權重方式,解決大型科技股影響力過大的問題。今年少數大型科技公司股價狂飆導致少數企業權重不斷增加,採取特別手段進行調整解決「指數過度集中特定個股」問題:指數權重最高括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輝達、亞馬遜、特斯拉及臉書母公司Meta權重合計超過5成。  調整權重迫使追蹤指數的基金調整投資組合,出脫權重遭調降的股票,因此7~8月這些科技巨擘股價回檔修正,但市場幾乎完全不悲觀。  市場借用1960年代美國西部片《豪勇七蛟龍》片名代表7大科技巨擘:美股七蛟龍包括5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Meta,再加上AI之王輝達、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共7檔。根據《Business News》報導,美股七蛟龍總市值今年增加4.1兆美元、約新台幣128兆元,達到11兆美元,若以IMF估算台灣2022年GDP為8,286億美元為基礎,七蛟龍今年前8月市值就增加5個台灣GDP。  蘋果9月中旬將發布iPhone15,上季iPhone銷售額衰退2.4%,新手機推出後,iPhone全球市占率維持領先,華為Mate60 Pro初期只能在大陸銷售。蘋果全球科技股市值之王地位建立在龐大現金流量、代工製造管理能力,以及沒有龐大資本支出壓力等,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LLM人工智慧。  微軟將於9月21日在紐約舉辦「特別活動」,可能與AI方面進展有關。微軟是Open AI的大股東之一,ChatGPT大獲成功,OpenAI有望在未來一年內產生超過10億美元營收規模後轉虧為盈,大股東微軟是最大受惠者。微軟雲端Azure業務也從植入生成式AI產品中獲得額外營收,微軟雲計算客戶能夠利用生成式AI提高工作效能;微軟計劃通過Copilot增加Microsoft 365應用軟體的價值。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月表示,未來4年將有1兆美元用於AI數據中心升級,包括GPU升級,每年資本支出約2,5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由亞馬遜、Google、微軟和Meta等4大科技巨頭支付,AI軍火之王帶來龐大現金收入。華爾街相繼調高輝達未來獲利預估EPS,導致本益比(PE)反而下降,但黃仁勳9月上旬賣出8.91萬股輝達普通股,平均價格是480.87美元,引發市場關注。  臉書問題依舊但用戶數龐大,上半年持續裁減元宇宙事業裁員,又宣布庫藏股1,300億美元。祖克伯高喊Meta進入「效率年」,股價持續大漲。Meta是一家網路廣告公司,旗下Facebook、Instagram是範圍最廣大的線上媒體,廣告市場復甦後,Meta專注在有商業化潛力的AI產品,而非AI深度學術研究,過去透過大數據投放廣告,未來可能以人工智慧來提升廣告的有效性。  Google母公司Alphabet 上季營收連續4季個位數成長,整體廣告營收從581.4億美元,年增3.3%,Google Cloud營業利潤約4億美元。企業投入AI領域加深對運算基礎設施需求,推動 Google Cloud成長。Google宣佈Google Cloud和Workspace企業平臺推出一系列新AI產品,8月底Google宣布與輝達結盟。  亞馬遜電商事業送貨服務量已回成長軌道,占整體營業利益比例7成的雲端服務事業Amazon Web Services(AWS)也度過企業撙節成本衝擊,未來可望延續雙位數成長,2022年在全球雲端計算領域市佔達40%。AWS投資1億美元成立「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利用AWS雲端計算技術串聯旗下AI和機器學習專家和客戶,幫助客戶構想、設計到推出新生成式AI產品,以客製化商用解決方案、顧問服務等領域為主要發展策略。  特斯拉8月在大陸售出84,159台電動車,今年來數度調降旗下車款售價,9月1日在大陸推出新款Model 3並開放預購;新款Model 3售價調漲12%,而高價車款Model S、Model X則持續降價,比亞迪等大陸車商引爆全球電動車市場激烈競爭。外電還報導特斯拉大買1萬顆輝達H100 AI晶片打造自家超級電腦,未來持續掃貨輝達AI晶片,今、2024年用訓練AI費用達40億美元。

  • 犯眾怒!基泰被爆悄刪Google地圖 遭網洗版

    「基泰大直」因施工出包,導致周邊公寓塌陷、傾斜,近400人被迫撤離家園,連隔壁學校都得停課因應。建商基泰建設雖立即發表聲明強調負責到底,仍被網友抓到基泰疑似事先刪除Google Maps地標資訊,讓人無法做出評價。 根據網友分享,7日晚間事發時,Google Maps仍可搜尋到基泰大直等相關資訊,僅營業狀態顯示「暫時停業」,但沒多久地標就消失了,只剩經緯度及數字。網友紛紛質疑有人想消除網路罵聲,避免負評湧入,乾脆先拿掉地標。 網友無直接證據證實Google地圖被動手腳是基泰幹的,仍紛紛開砲「貴公司真的俗X,出事了趕快把地標刪掉,不敢讓人留評論」、「建商佛心,蓋一棟新的再送都更」、「您好,我想買地下室的建案」。有網友「回填」基泰大直地標資訊,還附上工地塌陷照。 基泰建設表示,對於此次意外,「本公司就相關責任絕不推卸,對受損戶會盡最大慰問、關懷與協助安置」。由於相關災損、保險理賠金額評估中,基泰強調,絕對保障受損戶權益。

  • 《科技》全球AI應用市場規模10年擴大30倍 輝達聯手雲端雙強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破壞式創新產業加上AI,將成為未來不可逆的強勢發展,據統計,全球AI應用市場規模未來10年將成長30倍。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AI在未來10年將影響人類工作、生活方式的一個革命性的新科技,特別是在生成式AI在技術性突破之後。 據統計2022年全球AI相關應用市場規模在400億美元,而到了2032年則會來到1.3兆美元,相當於30倍的成長。因此,AI概念股近期雖然休息,但市場只是在等待進一步的業績消息。AI的大趨勢是不可擋。 保德信指出,輝達與Google達成共識,未來Google雲端客戶將有更多機會獲得由輝達H100繪圖晶片(GPU)支援的技術,不但利於加速打造基礎設施、軟體及服務,同時亦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輝達的GPU不單只用在Google雲端,也應用在亞馬遜、微軟等雲端龍頭平台上。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AI與雲端兩大龍頭雙強聯手,有利於提升雲端服務速度,配合人工智慧與雲端的運用,將帶來更具破壞式創新的發展。根據統計,輝達在GPU市場掌握高達88%的市佔率,除了雲端龍頭大廠積極導入輝達GPU之外,Meta的數據中心、特斯拉自動駕駛、OpenAI的ChatGPT模型,全部都需採用輝達晶片以提AI效能,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600家生成式AI公司,都仰賴輝達的晶片,讓輝達儼然成為「AI軍火庫」。 葉家榮說明,如今AI人工智慧與AI自動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透過高階AI晶片,廣泛運用在各領域,部分產業甚至可以結合深度智能和虛擬擴增實境功能的新一代高端機器人設備,創造更高效能的產出,這些具有破壞式創新的企業,將帶動營收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對於股價可帶來強勁挹注。 葉家榮進一步分析,根據統計,若將MSCI世界指數5年年化滾動報酬,自高盈餘成長到低盈餘成長分成5分位,再觀察這些企業股價超過20來的平均表現,可以發現盈餘與股價走勢呈現高度正相關,獲利最佳的第1分位平均5年年化報酬高達16%,相較之下低盈餘成長的族群,股價不漲反跌,顯見未來市場資金焦點,將聚焦這些具備獨特營運模式,以及強勁的盈餘成長的市場領導企業,來達到超額報酬目標。 葉家榮認為,看好今年以來成熟國家股價表現最為亮眼,這波多頭漲勢更在AI機器學習進展下,包括半導體與軟體企業的股價走勢都十分出色,產業則集中在科技、非核心消費,以及通訊服務,建議投資人不妨聚焦以成熟市場為主、具有專利權保護、市場調整能力、破壞式創新、具良好供應鏈管理、具有經濟規模之龍頭企業,參與未來長線成長列車。

  • Google 10月4日發布新手機Pixel 8

    Google發布今年新品發表會的時間,落在美東時間10月4日上午(台北晚間10點),將於紐約舉行,並在YouTube上直播。預計發表Pixel 8系列智慧型手機,以及Pixel Watch 2智慧型手錶。 Pixel 8將搭載Tensor G3處理器,Pro使用6.7英吋的三星OLED螢幕,後置5,000萬畫素主鏡頭,以及6,4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4,800萬畫素GM5長焦鏡頭。

  • 《美股》焦點股:輝達、Alphabet、蘋果、特斯拉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美國公債殖利率急跌,以及在與谷歌(Google)擴大AI應用合作的利多消息帶動下,輝達(Nvidia)周二股價收漲4.16%,報487.84美元,再度改寫收盤歷史新高,市值首次達到1.2兆美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出席Alphabet的2023年「Google Cloud Next」年度盛事,並宣布兩家公司達成新協議,雙方將加強在AI領域的合作,谷歌雲端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客戶將獲得輝達H100 GPU支援的技術以滿足對大型自然語言模型運算的需求。Google Cloud也將是首批使用輝達次世代「DGX GH200」AI超級電腦的雲端平台。 今年以來,輝達股價已經上漲234%,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出色;其次是臉書母公司Meta今年以來上漲148%。在上周三盤後發布意外強勁的財報與財測後,輝達上周四盤中一度漲破500美元大關,惟受到大盤重挫拖累,輝達終場僅微升0.1%,收在471.63美元。 ●Alphabet周二收漲2.7%,該谷歌母公司在2023年「Google Cloud Next」大會上推出一系列新的AI技術與相關結盟。 ●蘋果收漲2.18%,報184.12美元。該消費電子巨頭正式發出媒體邀請函,宣布將於美國時間9月12日上午10點、台北時間9月13日凌晨1點以線上方式舉辦2023年主題為「Wonderlust」(好奇慾)的秋季新品發表會,屆時應該會推出4款iPhone 15新機,以及Apple Watch S9與Apple Watch Ultra 2等新品。 ●特斯拉大漲7.69%,收在257.18美元,創下5個月來最大漲幅,儘管文件顯示美國監管機構向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發出特別命令,詢問其調整自動駕駛軟體司機監控系統的相關問題。另有報導指出,特斯拉推出砸下重金、由上萬顆輝達H100 GPU組成的AI運算叢集(Cluster),這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之一,可加快特斯拉訓練全自動輔助駕駛(FSD)系統的速度。

  • 《國際產業》輝達股價見頂?3大風險危及AI王座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受惠於美國公債殖利率急跌,以及與谷歌(Google)擴大AI應用合作的最新發展,輝達(Nvidia)周二股價收漲4.16%,報487.84美元,再度改寫歷史收盤新高,市值首次達到1.2兆美元。輝達今年來股價上漲逾兩倍,且隨著AI需求方興未艾,被喻為「AI晶片王」的輝達聲勢如日中天、「錢」景似乎大有可為,但《巴隆周刊》(Barron's)提出「三大理由」警告投資人留意輝達股價或許已經見頂,至少就目前而言。 首先是AI產業競爭加劇。免費的AI工具增加,以及AI服務的新創公司崛起可能帶動相關服務收費下滑,客戶為輝達昂貴的晶片買單的意願可能降低。 報導指出,目前ChatGPT等生成式AI服務的「月費」約為20美元,但分析師預期未來可能跌至「年費」約20美元。《巴倫周刊》專欄作家Tae Kim此前曾表示,輝達最先進的AI晶片「H100」成本約為3320美元,但賣出價格高達2.5萬~3萬美元,利潤達到相當驚人的1000%。 中國市場也是輝達面臨的風險之一,中國經濟低迷不振可能帶來短期風險,而美中緊張局勢升高則可能帶來長期風險。 美國政府禁止輝達將最先進的GPU賣給中國公司,因此輝達轉而在中國銷售性能降低的版本A100。 輝達上周在財報發布後的法說會上坦承美國可能對晶片出口中國祭出更加嚴格的管制。財務長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就短期來看,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晶片出口規定並不會對輝達的財務造成重大損失,「因為我們的產品在全球的需求都非常強勁」,但長遠來看,這將導致美國半導體產業永久失去在這個全球最大市場之一參與競爭與取得領先的機會。 中國疫後經濟一蹶不振、需求乏力,可能促使百度、字節跳動、騰訊和阿里巴巴等輝達的中國大客戶轉向當地供應商。科大訊飛創辦人兼董事長劉慶峰日前公開表示,現在華為的GPU效能已經追上輝達A100。 競爭持續升高以及與客戶「亦友亦敵」,是輝達面臨的第三大風險。超微(AMD)今年將推出MI300 GPU,可能在輝達晶片供應受限之際搶攻市占。谷歌母公司Alphabet雖然持續深化與輝達在AI應用方面的合作,但也自行開發Tensor處理器(TPU)。亞馬遜也有自家的系統晶片,或可取代輝達的GPU。輝達目前在AI GPU市場的版圖高達9成,但無法保證能永遠守住領先優勢。

  • AI旋風更強 MSCI與Google Cloud深化合作

    全球領先的投資決策支持工具和服務提供者MSCI宣布與Google Cloud深化合作夥伴關係,加速開發投資產業生成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由Google Cloud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平台Vertex AI與氣候技術平台提供支援,將可幫助MSCI的客戶更有效管理其投資組合中所存在的風險和機會,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MSCI與Google Cloud雙方合作聚焦三大關鍵領域: 一、風險訊號:MSCI的專有數據和分析將與Google Cloud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相結合,提供投資組合及企業層面的風險概況,幫助客戶大幅縮減研究分析和決策的時間。該解決方案將令投資組合經理人和風險管理經理人,更易於整合投資組合中的大量風險訊號,並迅速採取行動,同時也將促進風險和投資組合管理團隊之間更密切的合作,以建構更具韌性的投資組合。 二、對話式人工智慧:Google Cloud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將為MSCI的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該功能將使用自然語言處理(NLP)來模擬人類語言,並生成回應,使客戶能夠迅速獲得解答,以及有關其投資組合、MSCI數據、模型和解決方案的資訊。 三、氣候生成式人工智慧:MSCI和Google Cloud將共同利用生成式AI技術,幫助投資者衡量和管理投資組合的氣候風險曝險部位,並發掘低碳投資機會。藉由這些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MSCI將使投資者更易發掘、整合及溝通跨資產類別的氣候風險曝險部位。 MSCI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Henry Fernandez表示,人工智慧革命使企業和投資者的期望不斷提升——他們希望能更迅速地獲得更優質的數據、分析和具有實踐性的研究觀點。透過與Google Cloud深化合作,將有助MSCI滿足客戶的相關需求,同時保持MSCI在先進數據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經由這次合作,還能夠為有志於為投資組合減碳的投資者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MSCI首席技術長Jigar Thakkar表示,長期以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一直在推動投資產業的發展,MSCI多年來也一直在運用這些技術。憑藉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力量,幫助投資者建立更好的投資組合。 Google Cloud首席執行長Thomas Kurian表示,隨專業投資者尋求更好、更快的方式來監控投資組合、獲得新洞察及提高決策速度,生成式AI將推動金融服務業的再次升級。

  • 媒體與數位平台第三輪對話 取得兩共識

    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Google在今(30)日進行第三輪對話的首場會議。會上達成兩點共識,包含追求共榮雙贏,營造一個多元、可持續和創新的新聞生態系;針對Google已提出的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目前已完成首階段收件,與新聞業都樂見該基金正面發展,並呼籲數位平台與政府主動投入資源。據悉,會上有觸及分潤議題,惟並無共識。 數位部30日與文化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共同召開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的第三輪對話會議,協助雙方謀求更多共識,希望共榮機制能夠持續向前推進。 今由Google及與其合作「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共10名代表,與我國新聞產業就數位共榮方案推動展開對話,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等共推派7名代表與會。會議由數位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與NCC委員林麗雲共同主持,公平會及國科會科技辦公室亦派員參加。 會中新聞產業代表與數位平台代表取得兩點共識,包含在網路開放性原則上,推動健全的新聞媒體環境有助於民主社會發展,追求共榮雙贏,營造一個多元、可持續和創新的新聞生態系。 此外,Google已經拋磚引玉提出「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委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執行,並於7月31日至8月13日完成第一階段收件。Google與新聞產業皆樂見「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正面發展,也歡迎各界持續響應與支持,雙方呼籲其他數位平台與政府主動投入資源,支持新聞產業永續發展。 而新聞產業公會在會上主張,呼籲行政、立法部門承擔責任,加速完成立法;並呼籲平台積極建構與媒體的夥伴快速爭端解決機制,避免數位平台上的盜版與詐騙行為。跨國數位平台應該杜絕假冒帳號的廣告投放,避免知名人士的名聲成為詐騙的工具,導致媒體的損失 。 Googl則主張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是推動轉型的契機,是能迅速回應新聞產業需求的務實方案,也是對台灣新聞產業及公眾利益有利且合適的作法。並將持續與新聞產業溝通與對話,協助台灣新聞產業健全與永續發展,朝著共榮目標前進。並提到政府在推動新聞產業相關公共政策時,應尊重各界意見,邀集多方利害關係人、單位,並在全面瞭解新聞產業與閱聽大眾需求的前提下,設定務實政策方向。 數位部表示,未來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與文化部、NCC及公平會等,進行更緊密合作,以協助我國新聞媒體數位轉型與永續營運。

  • 萬里雲獲Google Cloud大中華區年度最佳銷售合作夥伴

    萬里雲(CloudMile)表示,該公司以人工智能和雲端公司為定位,專注於企業客戶的數位轉型和業務增長,受到Google Cloud肯定,榮獲2023年Google Cloud大中華區年度最佳銷售合作夥伴獎 (2023 Google Cloud Sales Partner of the Year, Greater China Region)。 Google Cloud年度合作夥伴獎,主要針對以Google Cloud打造解決方案的夥伴。萬里雲目前的客戶涵蓋有製造業、金融業等。CloudMile萬里雲從2017年成立至今即將邁入第7年,具多元數位雲端整合經驗,擅長打造雲地混合架構,並具有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等核心優勢,為客戶提供機器學習模型及AI解決方案,已成功協助海內外超過700家企業數位轉型,除了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產業,也聚焦被高度監理的金融業,以及具高度保密性的高科技製造業等產業別。

  • 清晨5點排2小時喝牛肉湯 他喊「不值得」台南名店老闆開嗆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六千泓佐土產牛肉」是當地深夜排隊人氣美食,一名男子今在店家的Google評論發現一則評論,給5星的網友指店家的牛肉湯好喝,但不值得清晨4時50分到現場,花2個小時排隊,因此不會再光顧,老闆氣得在下方回嗆「去醫院、景行廳等地都需要排隊,說不排隊等同打臉自己」,貼文讓網友全看傻眼,發動到Google刷負評。 原PO今(28)日凌晨於PTT八卦版指出,半夜在Google搜尋台南小吃,看到有網友在「六千泓佐土產牛肉」的Google評論給5星好評並分享用餐經驗,該名網友稱清晨4時50分到現場排隊,6時20分入坐、6時40分牛肉湯上桌,僅花5分鐘就吃完離開,大讚牛肉湯好喝。 六千泓左土產牛肉清晨5點開始營業,凌晨3點開放領號碼牌,現場排隊的客人須等領號碼牌的30組客人用餐完畢才輪得到,他說「值不值得排隊就見仁見智了,當一次觀光客無妨,除非下次不用排隊,不會選擇再吃第二次。」 老闆則回覆網友留言說,「排隊值不值得看個人,若以您的觀念來說,那你看醫生、開刀等,千萬不要排隊喔!去景行廳也是要排隊的,那您排隊的話,等同您打您自己的臉,難道您的臉都不會腫腫的嗎?」 老闆的回應令原PO看傻眼,「這種回覆也太噁心了吧?六千牛肉湯老闆都這樣講話的嗎?」原PO的貼文讓網友發動到Google刷負評,「老闆都不怕把自己的店拿來跟景行廳比了,沒差啦」、「嘴這麼臭,有夠難看」、「阿不然你要插隊嗎?」、「人家都給五顆星了,還能這麼嗆」、「嘴真臭,生意好成這樣有必要跟一個客人計較?」 實際到店家的Google評論查看該篇評論,業者把景行廳等難聽字眼刪除,還向留言的網友道歉,「在這跟您道歉,小編我不應該用這言論,對不起」。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