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Gartner

的結果
  • 第三季PC出貨跌9% 可望觸底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於9日公布最新報告,全球PC製造商第三季出貨量為6,430萬台,較上年同期下降9%。雖為連續八季下滑,但遠優於第二季降幅的16.6%,行業景氣似已觸底回升,走過長達兩年寒冬的PC行業有望迎接春天。  財聯社報導,PC行業在過去兩年經歷大起大落的劇烈震盪。在疫情爆發之初,受惠於居家辦公和娛樂需求,PC市場表現良好,之後隨著物價和融資成本雙雙上升,通膨壓力和美國多次升息下的高利率重創PC市場,全球PC發貨量暴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Gartner報告顯示,以各家廠商來看,今年第三季,蘋果出貨量在主要PC生產商中降幅最大,較上年同期下降24.2%。Gartner解釋,主要是去年同期蘋果出貨表現優秀、基期偏高所致。此外,惠普的出貨量增長6.4%,是第三季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廠商。聯想集團則以25.1%的全球市占率繼續蟬聯冠軍。  台灣的華碩和宏碁第三季出貨量分別為4,876萬台、4,388萬台,分別年減11.5%、2.4%,最新全球市占率為7.6%、6.8%,排名第五和第六。其中華碩市占率較去年同期減少0.2個百分點,宏碁則是增加0.4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隨著庫存水準下降,以及愈來愈多消費者打算更新個人電腦,PC市場似乎正在好轉。Gartner預計,PC市場有望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復甦,2024年的出貨量預計將增長4.9%。  Gartner研究主管Mikako Kitagawa表示,數據顯示,個人電腦市場的下滑終於觸底。她指出,儘管企業PC需求仍然疲軟,抵消了部分增長,但教育市場的季節性需求提振了第三季的出貨量。另外,供應商也持續減少PC庫存,庫存預計在2023年底恢復正常。  Kitagawa表示,對PC供應商來說,最糟糕的時刻有望在2023年底前結束。在Windows 11升級的推動下,商用PC市場已經為下一個更換週期做好了準備。消費者對PC的需求也將開始復甦,因為在疫情期間購買的PC即將邁入更新週期的早期階段。  另一家市調機構IDC也在同日公布,全球PC第三季銷售量為6,820萬台,年減7.6%,季增10.7%,為連續第二季季增率正成長。該機構認為,市場可能已經度過銷售低谷。

  • 凱睿德制造連續三年被Gartner認可為MES魔力象限的領導者

    制造執行系統 (MES) 的領先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2023年連續第三年被評為Gartner制造執行系統魔力象限的領導者。 Gartner從各種來源廣泛收集信息,包括在線調查和/或供應商簡報的 40 多家 MES 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因其在報告中的產品優勢和專注而受到認可。 「我們很高興連續第三次被評為2023年Gartner制造執行系統魔力象限的領導者。」凱睿德制造首席執行官Francisco Almada Lobo說道:「我們相信,我們對創新和客戶滿意度的關注幫助我們保持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我們一直在增強我們的平台支持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致力於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凱睿德制造的MES平台致力於幫助制造商提高運營效率、生產力和敏捷性。 Almada Lobo 總結道:「我們很高興繼續推動MES市場的創新,並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合作,幫助他們實現運營目標。我們的重點仍然是提供一個易於部署、使用直觀的平台,並提供制造商為競爭做好准備所需的洞察力和系統功能。」 凱睿德制造的最新MES版本V10樹立了行業新標准,提供實時運營視圖、清晰的操作員指導以及輕松的產品管理以獲得全面的數據和洞察力。V10易於跨多個站點部署並面向未來,利用容器技術和DevOps實踐實現高效和敏捷的操作。這種一體式MES解決方案具有高度可擴展性、可定制性和成本效益,使制造商能夠快速部署新功能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可以在以下鏈接查看2023年Gartner魔力象限報告的副本,了解凱睿德制造的優勢,及注意事項和其他供應商產品的更多信息:https://www.criticalmanufacturing.com/campaign/gartner-magic-quadrant-for-mes-2023 Gartner 免責聲明 Gartner,制造執行系統魔力象限,Rick Franzosa、Christian Hestermann,2023年4月26日 GARTNER是Gartner的注冊商標和服務標志,Magic Quadrant是 Gartner, Inc. 和/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和國際上的注冊商標,經許可在此處使用。版權所有。 Gartner不為其研究出版物中描述的任何供應商、產品或服務背書,也不建議技術用戶僅選擇那些具有最高評級或其他稱號的供應商。 Gartner研究出版物包含Gartner研究組織的意見,不應被解釋為事實陳述。Gartner不對本研究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包括對適銷性或特定用途適用性的任何保證。 關於凱睿德制造 凱睿德制造是ASMPT的子公司,提供現代、靈活和可配置的制造執行系統 (MES)。凱睿德制造MES幫助制造企業在嚴格的產品可追溯性和合規性要求方面保持領先優勢;通過固有的閉環質量降低風險;與企業系統和工廠自動化無縫集成,並提供全球生產運營的深度智能和可見性。因此,我們的客戶已經為工業 4.0 做好了准備,他們可以隨時隨地輕松地調整運營以適應行業需求、市場機會或客戶要求的變化,從而進行有效且有利的競爭。如需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criticalmanufacturing.com 關於 ASMPT ASMPT(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0522)是領先全球之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制造硬件及軟件解決方案供貨商。ASMPT總部位於新加坡,產品涵蓋半導體裝嵌和封裝及表面貼裝技術 (SMT),從晶圓沉積乃至於各種幫助組織、組裝及封裝精細電子組件的解決方案,以便客戶用於各種終端用戶設備,如電子產品、移動通訊器材、計算設備、汽車、工業以及LED(顯示板)。ASMPT與客戶緊密合作,持續投資於研究及發展,開拓具有成本效益和行業影響力的解決方案,為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質素貢獻力量。 ASMPT自1989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ASMPT是恆生科技指數、恆生綜合市值指數下之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恆生綜合行業指數下之恆生綜合信息科技業指數及恆生香港35指數之成份股。要了解有關ASMPT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asmpacific.com

  • 英特爾Q1虧慘了 竟想彎道超車台積電 陸行之:1數字洩「想得美」

    英特爾(Intel)首季每股虧4美分,創史上最大虧損,預估第2季每股虧62美分,恐連賠3季,執行長季辛格看好PC觸底,下半年將溫和復甦,但傳微軟砍單5成,代表伺服器市場還未落底,季辛格又放話,要彎道超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很懷疑,英特爾今年資本支出200億美元,台積電340億美元,投資少的公司可以彎道超車?大家等著看。 陸行之在臉書粉專表示,英特爾(Intel)第2季財測,營收持穩估將成長2%,但今年仍會衰退逾15%,慘過美國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剛出爐報告,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恐萎縮11%,而全球邏輯晶片衰退應會少於10%。陸行之提出英特爾5大觀察重點: 1、英特爾預期第2季營收平均季增2%,高於預期的0%。 2、預期第2季毛利率33%,和首季34%差不多,但這些毛利率已經延長部分設備折舊年限,從5年調整到8年,公司估計全年減少近23億美元折舊,貢獻4~5%毛利率,但以這樣的毛利率來看,英特爾第2季應還是虧,要等到下半年毛利率回升到40%,再來看能不能虧轉盈。 3、首季庫存月數5.06,季增9%、年增29%,第2季營收力道也不強,實在很難期待第2季庫存月數會明顯下降。 4、英特爾數據中心、AI晶片首季營收只剩37.18億美元,季減14%、年減39%,估計輝達(Nvidia)數據中心、AI繪圖晶片(GPU)首季營收,將順利超車英特爾,拿下龍頭寶座。但目前搞不清楚的是,到底是伺服器(server)市場庫存太高(伺服器遠端控制晶片龍頭信驊首季營收季減50%、年減42%),還是超微(AMD)或安謀(ARM)CPU處理器(Ampere、Amazon's Graviton、阿里巴巴倚天)搶市占。 5、英特爾目前除了遊戲機、筆電CPU,還有輔助駕駛Mobileye還能賺錢之外,其他事業全都虧損,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看到PPT技術龍頭公司,斷尾求生,減少資本支出,分割製造部門。 陸行之說,看看是否真的如執行長季辛格所說的,能來個5年4世代製程彎道超車台積電,老實說,英特爾今年投200億美元,台積電投340億美元資本支出,投資少的公司可以彎道超車,陸行之很存疑,大家等著看。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全球半導體前10大買家 蘋果4連霸、1台廠上榜 採購總額縮水逾7% 最壞情況還沒到

    據綜合報導,科技調研機構Gartner調查,受通膨、經濟衰退導致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迷的影響,半導體去年出貨量也大幅下滑,全球前10大半導體去年總採購金額減少了7.6%;其中,蘋果第4年蟬連半導體最大買家。展望半導體業前景,有外媒認為,隨著泡沫破裂,半導體產業將成「慘業」,但最壞的情況還在後頭。 Gartner調查顯示,蘋果去年半導體採購額為670.56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0096億),位居全球半導體第一大買家;三星位居第二,去年微幅小增2.2%至460.65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3805億);第三名則是大陸品牌聯想(Lenovo),去年採購額為210.31億美元(近新台幣6303億);另外,第四至第十名買家依序是戴爾(Dell)、步步高、小米、華為、惠普(HP)、索尼(Sony)以及鴻海。 針對蘋果部分,Gartner指出,蘋果雖然在採購金額上4連霸,但採購內容有部分調整,包括「變芯」擴大採用自家設計的應用處理器,降低微型處理氣的支出11.7%,並增加非記憶體晶片採購等;至於三星方面,前者增加晶片採購主要是因為智慧型手機市占率提高。 不過,全球總經情勢也導致晶片採購支出減少與下滑,Gartner指出,通膨和經濟衰退導致PC、智慧型手機需求下滑,衝擊半導體的生產與出貨;另外,記憶體跌價也影響半導體支出;以上因素導致前10大半導體採購公司的採購總額去年漸少7.6%。 而目前半導體產業最壞的情況還沒到,《科技新報》6日指出,外媒The Register的報導提到,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季將持續嚴峻;另一家調研機構TrendForce則指出,供應鏈去化緩慢,客戶持續降低投片量,今年晶圓代工產值將年減4%,衰退更甚2019年。 與此同時,包括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大廠仍在持續擴廠,歐美也投資數百億美元降低對亞洲場的依賴,這些都導致半導體泡沫膨脹。The Register認為,伴隨著半導體泡沫破裂,半導體產業將成為「慘業」,不過最壞情況還沒到。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