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知名潮服品牌廠GAP新上任CEO提出將持續開發新產品創造消費者需求,且存貨水位已有下降,法人認為此對今年下半年台廠拉貨動能將維持一定程度之韌性。今早成衣廠聚陽(1477)股價逆勢翻紅,儒鴻在平盤附近整理。 新上任的Gap執行長狄克森(Richard Dickson)指出,公司正在整頓業務、聚焦成長,成效已開始浮現。狄克森先前曾在芭比娃娃母公司美泰兒(Mattel)擔任總裁兼營運長多年,Gap期待在他掌舵下,旗下品牌能迎來嶄新氣象。Gap過去一年來厲行整頓、裁員逾2000人,約佔後勤人力的25%,並將管理層級從12級精簡至8級,以期提高決策、創新效率。Gap首季雖營收下滑但毛利率逆勢上揚5.6個百分點至37.1%,激勵股價上漲。 法人指出,GAP台廠供應鏈以聚陽為主(儒鴻僅出貨集團旗下Athleta品牌),2022年GAP營收占聚陽營收29%,旗下品牌 GAP、Old Navy、Banana Republic、Athleta 皆有出貨,自2Q公司提及持續接到美系客戶之追加訂單貢獻營收及獲利,雖GAP本次法說下修下半年營收預期,然觀察GAP DOI今年以來已回復至較正常水位,下半年補庫存行情仍值得期待。 聚陽預期3Q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之高基期水準持平,毛利率則因短單比重仍高(約30%)可望較去年同期改善0.5個百分點以上,4Q目前手上訂單量成長達10%,展望仍呈正向。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由於需求放緩,美國服裝零售集團Gap本季營收預測比市場預期更為疲弱,並警告在Shein、亞馬遜和TJ Maxx等競爭對手猛攻下,Gap的市占版圖恐將流失。 Gap第二季營收也落後市場預期,跟進了梅西百貨(Macy's)和Foot Locker等零售商的低迷表現,成為美國消費者在經濟情勢不明之際可能縮減非必需品支出的最新跡象。 惟投資人將焦點放在獲利優於預期,周四Gap盤後再漲1.4%。 Gap第二財季(截至7月29日)淨營收年減8%,為35.5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35.7億元。惟受惠於業務重組、運費降低,以及品牌促銷活動減少,第二財季獲利1.17億美元,優於去年同期的虧損4900萬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34美分,遠超出市場預期的9美分。 Gap預期第三財季營收將以低2位數百分比的幅度下跌,超出市場預期的年減6.8%。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華碩(2357)與著名街頭服飾品牌A BATHING APE (BAPE)限量推出ASUS Vivobook S 15 OLED BAPE限定版筆電。ASUS Vivobook S 15 OLED BAPE限定版通過Intel Evo認證,內外皆有看頭!搭載第13代Intel Core i9-13900H處理器、16GB LPDDR5記憶體及1TB SSD儲存空間。2.8K 120Hz OLED螢幕,畫面鮮豔真實、反應靈敏,帶來身歷其境的視覺體驗。75Wh長效續航電力與軍規等級耐用度,無論工作、學習或遊戲,都能輕鬆勝任。 機身採用BAPE迷彩與BABY MILO印花設計,呈現「迷彩黑」與「迷彩銀」兩款潮流筆電,延續風格全套配件有BABY MILO公仔、無線滑鼠、筆電包和貼紙組,引領潮流市場。 BAPE品牌的正式名稱為「A Bathing Ape in Lukewarm Water」,即是「安逸生活的猿人」的意思,是其設計師NIGO從電影《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觸發起靈感而命名。而ASUS Vivobook和BAPE無縫融合科技與時尚,打造筆電精品,機身極致輕薄,金屬上蓋採用精密的光雕顯影處理,呈現兩大品牌合作的獨家線型迷彩圖騰,Logo以鏡面真空鍍膜,質感非凡。此外,觸控板、筆電底部和置腕處亦導入BAPE元素,全新潮流設計,體現前衛美學與強大效能的獨特魅力。 ASUS Vivobook S 15 OLED BAPE限定版建議售價48,900;9月底前購機送「ASUS Vivobook x BAPE聯名滑鼠墊」,登錄再抽大阪來回機票+環球影城雙人行、ASUS Vivobook 13 Slate OLED潮流藝術家聯名筆電(價值NT$29,900,共10台)。
美國GAP去年11月宣布,包括港台在內的大中華區業務以最高5,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大型電商企業寶尊電商,其中中港澳區域寶尊電商已自今年2月起接手經營GAP,而台灣GAP未來會由寶尊上海公司還是香港公司管轄,備受矚目,不過台灣GAP強調,既定的展店計畫,例如10月進駐台中LaLaport開新店,均不受代理權易主影響。 目前台中LaLaport已舖上GAP櫃位圍籬,預計10月開幕,這也是近年GAP在台持續開展outlet店之後,睽違多年開出正櫃店。事實上,歷經疫情三年,開新店的大型零售服飾通路品牌包括UNIQLO、GU等均屬日系,且無論台灣或大陸都持續展店,而歐美零售通路品牌ZARA、H&M、GAP等均陸續在大陸閉店,GAP目前在大陸店數已從最多200家縮至目前逾110家,在新東家寶尊電商接手後,下半年將陸續展新店。 據報導,被寶尊商務收購授權經銷的GAP大陸業務在2021年稅後淨損達人民幣2.56億元,台灣業務在截至2022年1月29日的財年稅後淨損為新台幣1.998億元(約合人民幣4,590萬元),據悉台灣GAP在2022年度整體是有獲利,未來歸屬於上海或香港管轄,目前還未定案。 唯無論台灣業務交割給新東家的落點何時,台灣GAP仍持續拓展業務,目前進駐台中LaLaport工程已展開,預計10月開出台灣第16家,截至上半年為止,GAP全台計有15家店,相較ZARA、H&M店數多,僅次於UNIQLO、GU。 而在疫後包括ZARA、H&M等均陸續走向高端轉型之路,且呼應2050年淨零排碳目的,積極拋除「快時尚」名號,其中ZARA動作最為明顯,相對售價亦進一步抬高,而H&M則積極扶植COS高端品牌,以目前在台北101開首號店,未來不排除北中南都設點。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表示,截至3月底的第1季,獲利年減8.5%至150.5億元,每股經調整後的盈餘為1.17美元,預期則是1.07美元。營收方面,年增3%至698億美元,預估為689億美元。同時,Alphabet也宣布,將砸700億美元用來實施庫藏股計畫。 ●微軟在上季,獲利年增9%至183億美元,每股經調整後盈餘為2.45美元,較預期2.23美元優。同時,營收年增9%至529億美元,預期為510.2億美元。微軟表示,包括公用雲端服務平台Azure、企業解決方案、SQL伺服器在內的智慧雲端服務項目,營收年增16%至220.8億美元,預估為219.4億美元。 ●德州儀器最新季報中,獲利17.1億美元,每股盈餘為1.85美元,預期為1.76美元。不過,營收年減11%降至43.8億美元,預期為43.6億美元。德儀預估,本季營收介於41.7億至45.3億美元,預估為48.2億美元。至於每股盈餘,可能會在1.62至1.88美元間,預期則為1.82美元。 ●奇異上季獲利為3.72億美元,每股經調整後的盈餘為0.27美元,預估為0.14美元,營收為137億美元,預期為132億美元。GE上季出現淨現金流入1.02億美元榮景,是2015年以來首次見到,本來以為是淨流出7.315億美元。奇異上修全年獲利預估,每股盈餘本來是1.6至2美元間,現為1.7至2美元。 ●美國平價服飾大廠Gap,傳出將裁員超過500人,以節省營運成本以及提升效益。消息曝光後,Gap收盤大跌6.4%。不過,更具體的人力調整計畫,Gap不願說明。去年,Gap在9月時,也裁撤500位總部員工。 ●金融支付系統廠商Visa,上季獲利為42.6億美元,每股盈餘2.09美元,較預期1.99美元佳,營收年增11%至80億美元,預期為77.4億美元。Visa表示,上季金融業務金額大增10%,主要是跨境交易狂增32%。 ●美國通用汽車上季獲利年減18.5%至24億美元,每股盈餘2.21美元,預期為1.72美元,營收年增11%至400億美元,預估為392.3億美元。不過,GM調高今年獲利預估,每股盈餘本來是6至7美元,現在升至6.35至7.35美元。 ●百事可樂上季獲利19.3億美元,每股盈餘為1.5美元,預期為1.39美元,營收則年增10%至178.5億美元,預估為172.2億美元。百事指出,上季產品售價平均漲16%,北美市場營收增加8%。百事可樂預估,短期內應沒降價可能,但通膨上漲步調可能放慢。 ●麥當勞上季獲利18.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飆升63.19%,每股盈餘2.45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2.63美元,超乎市場預估2.31美元。同時,營收為58.98億美元,增加4.1%,市場預期為55.7億美元。至於同店銷售業績也大增12.6%,較預估值7.54%來得好。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企業裁員的消息一波接著一波來,最新消息是3M宣布將展開今年以來的第二波裁員,預計在全球裁撤約6,000個職位。在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持續減弱之際,該美國工業巨頭擬強化撙節以度過寒冬。另有消息指出,服飾零售巨頭Gap也將展開新一輪裁員。 經濟情勢不明、利率持續攀升以及通膨居高不下,迫使美國企業不得不更加追求「瘦身」。 前一日CNN才報導,由於在新冠疫情初期受到供應鏈中斷影響,美國製造業累積龐大的未出貨訂單,使該產業幾乎沒有受到科技和金融等其他產業大規模裁員的影響,但隨著供應鏈瓶頸緩解和商品需求降溫,製造業正加快去化積壓訂單,因此這波裁員潮最快可能在今年就吹向該產業。 3M這家多方位製造大廠周二表示,未來將把重心轉向高成長業務,包括汽車電氣化和家居裝修等,並將優先發展新興成長領域,如氣候相關技術和新一代消費電子產品。 財務長Monish Patolawala在發布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3M第一季的消費電子業務下滑35%。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者支出已經轉向必需品,零售業也已大幅降低庫存水位。 該公司表示,這次的重整旨在減少管理層級和企業中心的規模,將影響所有職位、業務和地區。 今年初3M以消費者需求減弱和海外業務受阻為由,宣布於全球裁撤2,500個製造方面的工作。加上第二輪裁員,其全球總人力已減少了10%。 陶氏也在今年2月初宣布全球裁員數千人。 3M預期稅前重組費用總計將達到7億~9億美元,其中約一半將在2023年認列,其餘在2024年認列。 3M公布第一季營收為80.3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97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期的營收74.9億美元,每股盈餘1.58美元。 此外,《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服裝零售商Gap將於全球裁員數百人,在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疑慮升高之際,越來越多美國企業跟進縮減人力的行列。 該報導指出,Gap這一波裁員規模將超過該公司去年9月的行動(裁減約500個公司職位)。 Gap拒絕對此報導發表評論。 根據監管文件,截至2023年1月28日,Gap擁有約95,000名員工。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大型連鎖服飾零售商Gap在去年底購物旺季的業績表現令人失望,並宣布管理高層洗牌,在消費者縮減開支與經濟前景不明之際,該公司所面臨的挑戰。受此打擊,Gap周四盤後股價重挫逾8%。 Gap公布第四財季(截至1月28日)營收年減6%,為42.4億美元,不如市場預期的43.6億美元。虧損2.73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的虧損1600萬元嚴重惡化。經調整後每股虧損75美分,亦超出市場預估的每股虧損46美分。 為了進一步瘦身減支,該公司宣布針對經營高層的「人事精簡」計畫,包括成長策略長( Chief Growth Officer)Asheesh Saksena和Athleta品牌執行長Mary Beth Laughton即刻離職,以及人資長Sheila Peters將於年底離職。至於執行長人選,Gap表示仍在物色中。
美國連鎖服裝零售商Gap周四(9日)交出令人失望的假期旺季業績,並宣布高層人事異動,顯示這家服裝零售商面臨消費者支出緊縮與宏觀經濟不確性仍陷入困境。受此打擊,周四盤後股價大跌逾8%。 Gap在截至1月28日止該季虧損2.73億美元,每股虧損0.75美元,比市場估的每股虧損0.46美元擴大。上季營收年減6%至42.4億美元,也遜於分析師估的43.6億美元。 Gap持續尋找執行長人選,代理執行長Bob Martin指出,董事會已縮小尋找範圍,下一任執行長將來自外部候選人。此外,該公司宣布裁撤成長策略長一職,旗下Athleta執行長Mary Beth Laughton也將離任。
美國休閒服飾品牌GAP傳出將出售大中華區業務,由在美港兩地上市的大陸電商寶尊接盤。寶尊電商近日宣布,本次股權交易基準對價為4,000萬美元,總交易金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將以全現金交易,預計收購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受到全球消費景氣趨緩與中美角力的影響,寶尊電商28日美股收報4.17美元,今年股價累計重跌7成。 第一財經報導,2021年就曾傳出GAP計劃將其大中華區的業務出售,且與多位潛在買家接觸洽談,大陸服飾店商品牌SHEIN也是潛在買家之一。如今在寶尊電商官宣下,等同宣告GAP經營超過十年的大陸市場將正式易主。 收購方寶尊與GAP自2018年12月起為電商服務的合作夥伴,協議指出,寶尊還將藉由本次交易,獲得GAP獨家授權在大中華區生產、推廣與全通路銷售,並擁有大陸產品的設計權,相關商務協議為期20年,首期為10年,可續約兩次,每次5年。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儘管通膨高漲,但受惠於手頭較寬裕的消費者對正式服裝與洋裝的需求穩定,Gap上季營收和獲利均超出華爾街預期,周四盤後股價大漲約10%。 在經過兩年的居家防疫生活後,重返工作和社交場合的人們收起了T恤、短褲等休閒服,並在服裝的選擇上轉向較為正式的款式。 Gap第三季淨營收年增2.5%,為40.4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38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38美分,亦優於分析師預估的損益兩平。 旗下平價奢侈品牌Banana Republic上季營收成長8%,而Old Navy品牌營收年增2%。 不過,Gap也呼應連鎖百貨商店Kohl's的說法。Kohl's周四警告,民生必需品價格持續飆漲,已經抑制了低所得消費者在服飾等非必需品的支出。 Gap預估第四季淨營收將出現「中個位數」跌幅,衰退力道遠超出分析師所預估的年減0.6%。 財務長Katrina O'Connell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確實看到10月強勁的銷量在年底有些放緩,而11月初的銷售也有點緩慢。 CFRA Research股票分析師Zachary Warring表示,考量其中低收入的客群和表現不佳的品牌,未來一年Gap將持續陷入掙扎。隨著我們即將進入年終節日購物季和2023年,由於消費力減弱,Gap等品牌可能難逃打折命運。
寶尊電商有限公司8日宣佈將以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Gap大中華區業務。目前,該協定已經完成簽署,股價交易對價為4,000萬美元,協定最終調整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預計收購將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 Gap大中華區公司為美國Gap集團全資子公司,後者是全美最大的休閒服飾公司之一,旗下擁有美式休閒品牌Gap、休閒時尚品牌Old Navy、中高端都市品牌Banana Republic,以及女性運動品牌Athleta等六個品牌。2010年,Gap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門市,目前擁有超過200家門市。2020年,公司旗下的Old Navy因發展不佳退出了中國市場。 有分析人士人認為,此次Gap出售大中華區業務並不出乎意料。去年,業內就在傳Gap集團計畫將其大中華區的業務出手,有多位潛在買家在接觸洽談。彼時有傳其中一位潛在買家是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百億獨角獸」的SHEIN。如今,這項交易終於塵埃落定。 進入中國市場十多年,Gap沒有抓住中國消費上升的紅利。相比優衣庫在中國市場的800家門市和ZARA、H&M的500~600家門市,Gap門店數量不算多。 此前,Gap中國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承認,Gap的國際競品所處的城市比其自身多30至100個。Gap在全國具有代表性的管道層面沒有優勢。
美國知名服飾品牌GAP今(8)日以超過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7億元)將包含上海、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區業務出售給大陸寶尊電商有限公司,收購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對於GAP出售大中華區業務,業內人士並不意外,除了寶尊原本就是GAP自2018年來的電商服務商,GAP在大陸的營運長期因線上業務布局不足而缺乏優勢,若要持續開闢大中華市場,勢必有所調整。 據第一財經報導,這次交易是以全現金的方式進行,股價交易對價為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7億元),最終調整金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8億元),目前協議已經簽署完畢,就待2023年上半年完成收購程序。除了寶尊,據了解,此前多家跟GAP聯繫的買家還包括中國快時尚龍頭SHEIN。 GAP於2010年進入大中華市場,至今累積3000萬會員,而寶尊電商則是自2018年12月開始與GAP合作,為其提供電商服務;而收購GAP大中華區的業務之後,寶尊擁有業務區務生產、推廣與全管道銷售權,同時也取得了大陸產品的設計權,期限20年,前10年可續約兩次,每次續5年,寶尊還特地成立品牌管理業務。 GAP出售大中華地區業務的原因還是跟10多年來在大中華市場營運狀況不佳有關,以大陸來說,進軍10多年,比起Uniqlo擁有800家門市、Zara和H&M各有500至600家門市,GAP門市數量近2年持續減少,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南京、杭州、昆明等地都發生大規模關店的情況,至今年8月只剩下152家。 據媒體報導,Gap品牌總裁Mark Breitbard在聲明中表示,與寶尊這樣的中國電商服務專家深度合作,將能夠進一步釋放品牌增長潛能,實現與新老客戶更密切的聯結,也會持續創新,因地制宜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個性化且以服務為導向的消費體驗。台灣窗口則表示目前消費者權益不會受到影響。 有專業人士表示,GAP在大陸市場線上業務布局不足,管道僅有1、2線城市,線上業務布局不足和下沉市場未能突破是造成GAP在大陸市場落於下風,且產品在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反應上不如當地品牌靈活。
專為知名牛仔褲品牌Levi's、美國快時尚品牌GAP代工的大廠如興(4414)上月因繳交不出Q2財報於8月18日遭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暫停買賣,金管會更警告,如果無法在當日起算6個月內補交財報,最快明年4月2日就要下市。如興今(29)日召開臨時股東會並完成董監事改選,而前董事長陳仕修全面退出經營團隊,管理層人事異動暫告一段落;惟財報還未出爐,仍待會計師完成查核。 此次董監事改選就是要強化管理層的管理力度。分別包括5席普通董事跟3席獨立董事;5名普通董事分別是國發基金代表葉淑芳,興牛一投資代表人馬潤明、紀宗明,中信銀託管JDU機會有限公司投資專戶代表張水江和中島健仁;3名獨董則是師洪佩君、顧啟東及會計師楊培傑;而前董事長仕修一派也正式退出董事會,管理階層紛擾終告一段落,從人士安排來看,也符合如興需在法律、資產管理上繃緊神經的現況。 被問到財報何時會出爐,如興發言人陳怡如會後表示,目前已經知會大陸廠區進行查核,現在正在等會計師實際查核完畢,目前財報何時會出爐還不確定;針對營運狀況,她表示,如興的營運、生產出貨、收款狀況都正常,不過今年接單與去年同期差不多,因終端需求疲弱,工廠稼動率並未滿載。 而張江水也表示,目前會計師已在查核,至於何時會有結果無法對外保證,但會盡快讓公司回到正軌,過去也對股東相當抱歉,希望能盡快回應股東支持。 代工大廠如興近來風波四起,先是高層異動但延遲發布消息,到今年7月被爆出財務危機,銀行資金被凍結,融資貸款也將到期,逼得當時新董座翁紹華於當月25日親上火線對外說明,不過隔日前董事長張水江即出面反駁,經營權之爭外界霧裡看花;隔日,如興股價直接跳水大跌10%;證交所於同月27日公告如興為全額交割股;上月18日,如興更因為交不出Q2財報遭證交所宣布暫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