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G7

的結果
  • 紐約召開G7外長會 日新外相確認繼續合作援烏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18日在美國紐約召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據共同社報導,圍繞烏克蘭局勢,會議確認了就堅決應對俄羅斯及繼續支援烏克蘭展開合作。日本是今年G7輪值主席國,這是上川13日就任外相以來首次舉行G7外長會議,可謂正式的外交處女秀。 會上還決定11月7至8日在東京召開面對面會議。上川發表了主席聲明,譴責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及違反國際法。 上川向媒體表示:「進行了坦誠深入的溝通。我首次參加G7會議,得到各國外長的熱情接納。」她還透露,外長間商定相互稱呼時可省略姓氏。 上川在會上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核汙水)排海,再次介紹了日本的立場,即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合作實施。上川對G7各國的理解以及發出積極信號表達了感謝。會議還圍繞中國、印太地區的局勢交換了意見。 今年2月、4月和6月,G7外長線下會議分別在德國、日本長野縣輕井澤町和英國召開。除上川之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等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上川陽子18日在紐約與布林肯舉行會談,確認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考量到中國的行動,上川與布林肯再度確認維持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等事項。圍繞俄烏衝突,雙方就緊密合作達成一致。 這是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談。會談伊始,上川稱「願坦率討論日美面臨的課題」。布林肯強調「美日關係已變得前所未有強大」。 在此之前,上川還與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舉行會談,就在防衛、經濟、安保領域緊密合作達成共識。她還與巴西外長維埃拉舉行了會談。 上川14日與布林肯舉行電話會談,表示將維持和強化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稱作為G7輪值主席國將發揮作用。當時雙方還商定在紐約舉行面對面會談。

  • 77國集團+中國峰會在古巴舉行 討論科學發展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今、明兩天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參加「77國集團+中國」(G77+China)峰會,討論南方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發展和合作。 77國集團(Group of 77,G77)成立於1964年,有77個創始成員國,現已擴大,目前由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34個發展中國家組成。 中國在1990年代「加入」77國集團,但迄今未承認自身為成員國,只是依然例行參加G77會議,所以G77常以「77國集團+中國」(G77+China)名義對外發布宣言。 今年由古巴擔任輪值主席國,G77+中國峰會的主題是「當前的發展挑戰:科學、技術和創新的作用」。 巴西外交部多邊政治事務處長科森代(Carlos Cozendey)指出,77國集團在與政治、安全直接相關的問題上沒有那麼多參與,最積極的行動是處理聯合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獲得更廣泛討價還價能力的平台。 巴西是77國集團創始成員國之一,傳統上在該組織的談判中非常活躍。 巴西外交部科學、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司長安德拉德(Luciano de Andrade)昨天在首都巴西利亞記者會上表示,哈瓦那峰會的最後宣言主要內容包括,推動和加強南方發展中國家合作應成為77國集團+中國內部交流的基礎。 安德拉德表示,巴西在77國集團中扮演特別重要角色,因為巴西是所有成員國中,在科學、技術和相關創新體系中具有能力和結構的國家之一。因此,可以在此過程中做出貢獻。 宣言還將9月16日定為南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創新日,並規定該組織成員國的科技和創新部長將每3年舉行1次會議,以加強各國在這些共同議程中的合作。 古巴於今年1月擔任77國集團+中國的輪值主席國,選擇討論的主題包括,鞏固發展中國家在多邊談判中的統一影響力,包括與氣候變化有關的事項;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後恢復的背景下促進國際團結與合作;推動國際金融治理改革。 科森代在記者會上提及古巴在全球治理多邊論壇中受到的待遇,重申巴西對幾10年來古巴遭受各國單方面制裁的批評立場,表示這些國家沒有實現其目標,卻給古巴人民造成巨大困難。 哈瓦那峰會結束後,魯拉將前往美國紐約參加第78屆聯合國大會。(編輯:馮昭)1120916

  • G77+中國峰會古巴登場 尋求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

    77國集團加中國(G77+China)今天在古巴召開會議,在各界警告全球兩極分化加劇的情況下,尋求推動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 根據官網,77國集團於1964年由77個南方世界國家組成,「以闡明並促進他們的共同經濟利益,並加強他們的聯合談判能力」。 這個集團現今有134個成員國,官網列出中國包含在內,但北京當局說中國不是正式成員國。這個集團包含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國家,涵蓋全球80%的人口,古巴於今年1月接任輪值主席國。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昨天抵達古巴,他將與來自非洲、亞洲與拉丁美洲的大約3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領袖一起參加在哈瓦那舉行的兩天峰會。 古巴外交部長羅德里格斯(Bruno Rodriguez)13日跟記者說,這場峰會16日落幕時應會發表一份聲明,強調「在日益排他、不公平、不公正且具掠奪性的國際秩序中的發展權」。 他說,閉幕聲明的草案強調了開發中國家面臨的許多障礙,並包括「呼籲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 古特瑞斯將與古巴總統狄亞士-卡奈(Miguel Diaz-Canel)一同發表開場演說,他最近參加一系列多邊峰會,包括印度20國集團(G20)峰會,以及俄羅斯也派員參加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 在哈瓦那會議召開前,古特瑞斯說:「這些峰會的多樣性反映了我們的世界日益多極化。」他警告「多極化將是地緣戰略緊張升級的因素之一,會帶來悲劇性後果」。 狄亞士-卡奈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群媒體平台X上說,古巴峰會參與人士將「重申我們對多邊主義、合作與發展的承諾」。

  • 義媒:梅洛尼告訴李強 義大利擬退出一帶一路

    義大利媒體今天報導,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20國集團(G20)峰會兩人會晤期間告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義大利計劃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路透社報導,義大利為降低北京對這項決定的強烈反對,以鞏固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作為替代,這項協議於2004年首次簽定,目的在促進經濟合作。 義大利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唯一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報導:「總理(梅洛尼)向對方(李強)表達退出這項計畫的意圖。」報導中說,李強努力試圖說服梅洛尼三思。 義大利政壇質疑前任政府於2019年和中國簽定一帶一路協議的價值。這項協議成了義大利和西方盟國的齟齬來源;西方盟國憂心中國影響力日增。 報導中說,義方告訴中方,這項決定並非受到美國的影響。義大利其他媒體也有類似報導。 義大利明年將擔任G7輪值主席國,重塑和北京的關係,有助安撫西方盟友。 義大利總理辦公室在新聞稿中說,總理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昨天利用G20峰會之便舉行會談,討論深化雙方關係。 聲明中表示:「義大利和中國之間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明年將屆20週年,這將是雙方在共同關心的各項領域推動友誼和合作的指引。」

  • G7在北約峰會發表聯合宣言 矢言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導人今天在立陶宛舉行峰會,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在場邊會談時發表聯合宣言,矢言確保烏克蘭的長期安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G7領袖在聯合宣言中提及將與烏克蘭合作,包括對烏國的「雙邊長期安全承諾和安排」,旨在實現3大目標。 上述目標包括:確保可持續的力量,得以於現在保衛烏克蘭,並阻止俄羅斯未來的侵略;加強烏國的經濟穩定和韌性;為烏克蘭因戰爭而產生的迫切需求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持,並使烏國能夠繼續實施有效的改革議程。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G7聯合宣言將確保對烏國的支持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他提及:「我們不會等到(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結束,才確保對烏克蘭的長期安全承諾。」 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指出,G7聯合宣言對烏國是「重要的勝利」。(譯者:陳正健)1120713

  • G7承諾力挺擊敗俄羅斯 澤倫斯基讚獲安全勝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樂見七大工業國集團(G7)承諾,無論多久都將支持烏克蘭擊敗俄羅斯,他堅稱,這是讓基輔走上最終加入北約道路的一步。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面後發表演講,向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展現決心時說,「我們不會動搖」。 他說:「蒲亭仍在懷疑我們的耐力。他仍在下錯誤的賭注,認為美國與我們盟友和夥伴間的堅定信念與團結力量將瓦解。」 澤倫斯基堅稱,西方領導人做出的承諾,等同於讓他可以帶回基輔的「重大安全勝利」。 但他沒有隱瞞一個事實,即他希望這個有31個成員國的北大西洋聯盟能敲定明確的時間表,在俄羅斯已持續16個月的入侵行動遭到擊敗與恢復和平後,讓烏克蘭可以加入北約。 澤倫斯基說,「對烏克蘭而言,最佳保障就是加入北約」,他有信心等到戰爭結束時,烏克蘭將被歡迎入盟,但警告G7的承諾「不應視為北約的承諾,而是讓我們走在加入北約道路上的安全保障」。 北約領導人昨天達成共識,認為應在特定條件滿足時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參加峰會的美國與德國官員表明,這些條件包括基輔必須實施改革,以保護民主制度與法治。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提到改革時向記者表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 但這可能會讓澤倫斯基感到挫折,他堅稱烏克蘭的理解是,基輔仍須通過的考驗只是「安全條件」,也就是必須恢復和平,以及俄羅斯停止侵略行為。 他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我們了解戰爭仍在進行時,烏克蘭無法成為北約成員國。但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有利於凝聚我們的共同力量。」 G7的計畫提供了一個架構,各國將在這個框架下與基輔達成雙邊協議,詳述如果俄羅斯加大賭注,他們將提供武器與做出回應,向蒲亭表明他無法倚靠希望國際支持動搖的想法,讓這場戰爭持續打下去。 反對立即向基輔提供邀請入盟時間表的拜登堅稱,G7做出的承諾展現了在基輔對抗俄羅斯與確定入盟條件時,世界強權將站在烏克蘭這邊。 拜登與澤倫斯基和其他G7強權領袖一同在儀式中,公布關於安全承諾的架構文件。他說:「我們將協助他們建立強大的陸海空防禦力量。」G7成員國還包括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與日本。 拜登讚揚澤倫斯基展現出來的勇氣,稱這是在向全世界樹立典範,「不只是你,還有你的人民、兒子、女兒、丈夫、妻子、朋友,你們很了不起」。

  • 智庫:若台海爆衝突制裁中國 全球貿易估損3兆美元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北京提升台灣海峽的衝突對立,由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導的聯合制裁中國行動,恐使3兆美元的全球貿易和流動面臨風險。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昨天發表1篇報告,主要分析在台灣危機時制裁中國的風險問題。「市場內幕」(Markets Insider)今天援引這份報告作出報導。 「市場內幕」在報導中說,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去年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引發對中國採取類似行動的想法,但考慮中國金融影響力的規模,將使所有相關各方均受到更嚴重的影響。 大西洋理事會認為這種情況值得關注,因為美中關係緊張,中國加強使用軍事和經濟工具向台灣施壓,加上北京最近處理香港問題,該地區的現狀已大幅惡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貿易國,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10倍。如果制裁中國,世界各國和市場將產生「可觀的影響」。俄羅斯因西方制裁,實際上被禁止參與全球金融貿易體系 大西洋理事會在報告中寫道:「在最極端情況下,對中國銀行體系大型機構實施制裁,估計至少有3兆美元的貿易和金融流動(不包括外匯儲備資產)面臨中斷的立即性風險。」 報告中補充說,進一步後果可能包括「廣泛的商品短缺、大規模失業,還有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 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指出,G7主導的應對措施,可能會針對某些依賴西方市場或技術的特定中國產業,但任何措施的後果也將傷害發動制裁的國家。 例如,針對中國航太業制裁,可能會直接影響G7對中國約22億美元的出口,並擾亂G7本身航太業的供給。如果採取報復措施,G7另外約330億美元的出口市場將面臨風險。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經濟干預都必須是軍事和外交補強。大西洋理事會認為,過度依賴金融操作恐會導致政策失誤,並可能為中國在擴大替代貨幣和交易系統上打開大門。 研究人員表示:「協調是制裁計畫成功的關鍵,但高昂的成本和北京最終意圖的不確定性,將使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調成為挑戰。」 「尋找與台灣的契合之處,特別是在使用經濟反制措施方面,將是所有努力取得成功的核心。」

  • AI救世主降臨 美股G7重回神壇 存股達人為何不投資VT?

    AI是台美股救世主,美股7大科技巨擘上半年瘋漲近6成,也帶旺標普500指數奔回牛市,在AI浪潮戰勝升息陰霾下,股市還有得漲,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認為,投資美股、科技股或美股ETF都好,因為科技股是經濟成長和股市大漲功臣,但投資科技股要小心,王者可能不到數年就跌落神壇,最好選難以被取代的品牌廠,台美股或科技股報酬都優於VT,但風險分散遠遠不及。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關於美股、科技股與美股ETF:VT,有各種投資論點,尤其是在報酬率、風險分散等主張不同,但他認為科技業無疑是推動全球經濟成長與推升全球股市的主要動力,又以7大科技巨頭(Microsoft、Meta、Apple、Amazon、Google、Tesla、Nvidia)最為重要。 版主指出,7大科技巨頭(美股G7)的市值非常驚人,蘋果(Apple)市值約台幣87兆元、微軟(Microsoft)約75兆元、谷歌(Google)約45兆元、亞馬遜(Amazon)約36兆元、輝達(Nvidia)約30兆元、特斯拉(Tesla)約24.6兆元、臉書母公司(Meta)約21.6兆元。 台股上市總市值約50兆元,光是蘋果或微軟一家的市值,就贏過台股上市總市值,足見美股G7的實力有多恐怖,而且成長動能依舊強勁,沒有因為龐大的股本與企業組織而陷入停滯。 版主表示,美股ETF:VOO追蹤標普500指數,G7占約22.9%,對標普500指數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今年標普500指數能重返技術性牛市,全都是G7貢獻的,如果扣除G7,標普500指數今年幾乎零成長。 深受指數化投資人推崇的全球股票型ETF:VT,成分股逾8千檔,分散逾47國。觀察其區域占比,美國獨占約59%,換句話說,美股走向對於VT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光是G7就占約11.5%,對於VT也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版主過去對科技股頗為排斥,但存股多年後深深覺得,似乎不可將科技成長浪潮置身於外。毫無疑問的,台股是以台積電領銜的電子股為主體,也造就了台股報酬率勝過全球股市的奇蹟。科技股值得投資,但科技變遷迅速,原本的王者可能不到數年就掉落凡間。 如果要投資科技股,版主更信任下游的品牌巨擘。上游的設計、中游的代工與封測都有可能被取代,唯有下游的品牌廠難以被取代,觀察果粉對於Apple 產品的忠誠度,就可一窺端倪。 其他科技品牌巨擘,例如Meta、Amazon、Google、Microsoft,都有著非常堅實的客戶黏著度,這是中上游的設計、代工、封測,所難以企及的。除了品牌忠誠度,這些科技巨擘也都在各自領域築起了一道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基於個人偏好,版主只買進台股上市的ETF,因此沒買VT,但從歷史報酬率來看,台股與美股報酬率都優於VT,科技股整體走勢更是大勝VT,因此目前版主會以台股與美股為主力布局,搭配尖牙股做為資產成長引擎。 買進VT是最單純的指數化被動投資,且能有效分散風險;集中台股、美股、科技股,分散性相較於VT是遠遠不及,但也許能取得優於VT的報酬率。個人資產如何布局,沒有對錯,但要仔細評估機會與風險,抓住趨勢浪潮、承受過程的波動,為自己的投資配置負起全責。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日本參院通過LGBT理解法案 不分性取向給予尊重

    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今天表決通過「LGBT理解增進法案」,基本理念是無論性取向為何,都應給予人權上的尊重,不應有不公平歧視。 路透社報導,日本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當中唯一沒有法律保障同性配偶關係的國家,原本希望在上個月主辦G7峰會前通過法案。然而,此法案爭議不斷,僅來得及在G7峰會召開前一天的5月18日送交國會審議。 最初草案規定「不能容忍」基於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但被修改為「不應有不公平的歧視」,批評者認為這可能會默許某種形式的歧視。 儘管法案的措辭已被修飾弱化,但首相岸田文雄所屬自民黨的部分議員依舊不理會黨的指示,他們選擇杯葛法案,在13日眾議院表決與今天參議院表決前退席。 前參院議長山東昭子退席後告訴記者,「曾有男性偽裝成女性進入女廁的犯罪事件」,「如果這項法案通過,且這種趨勢變成常態,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問題」。 日本受到其他G7國家的壓力,尤其是美國施壓,要求允許同性婚合法。 商界領袖表示,他們憂心日本沒有更強的多元性,包括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人士)代表性,可能無法在國際上保持競爭力,尤其是東京還試圖提升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全國銀行協會會長、瑞穗銀行行長加藤勝彥本週在記者會上表示,「金融機構為了持續性成長,必須要打造一個環境讓具有多樣化背景與價值觀的成員能夠活躍表現」。 根據民調,日本民眾普遍支持同性婚姻,許多地方政府也設立了同性伴侶登記制度。

  • 巴菲特押多軍只是引爆點!日股猛虎破33新高 給台股3大啟示

    日本終於突圍長達30多年的通縮泥沼,CPI年增率連續兩個月突破2%,給予日銀翻轉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機會。今年G7峰會在廣島舉辦,提高日本國際地位,天時、地利與人和條件串在一起,造就日股的多頭強勢! 股神巴菲特在二○二○年八月首度買進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各五%股權,去年持股比重各加碼到六%。今年四月中旬巴菲特到日本訪問,且表明將日本五大商社持股各再加碼,持股比重增加到七.四%,引發市場熱議。 巴菲特加碼日本五大商社持股等於向日本法人和投資人保證,投資日股能帶來不錯的收益。巴菲特儼然是這波日股多頭的點燃者,外資投資機構和日本法人跟進,帶動這波日股多頭漲勢。東證所第一部指數在五月十八日首度創下三十年新高後,日經二二五指數也在五月二十二日收盤創下一九八○年九月以來的三三年新高,這也是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新高收盤價。 從巴菲特買進日本五大商社股票至今報酬率相當驚人,最少的投資報酬率是八三%(伊藤忠商事),報酬率最高的投資報酬率高達二三七.五%(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等三檔的投資報酬率介於一二二∼一四一%。巴菲特以實際的行動投資日股擁有極高報酬率,顯然當初巴菲特看到日股的投資價值才能成就後來的高酬率表現。 日股引發出三個啟示 這波日股的創新高行情仍處於進行式中,至截稿為止,日經二二五指數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十七.五八%、東證所第一部指數累積漲幅也超過十三%。日股今年來的漲幅表現,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僅次於Nasdaq指數。日股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強勁的多頭表現,與當地經濟情勢好轉有很大關係。日本三月CPI指數年增率達三.一%、四月CPI指數年增率進一步上揚到四.一%,並創下一九八一年九月以來新高。CPI年增率連續兩個月超過日本央行通膨目標,政府期待已久的溫和性通膨終於出現,給予新任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有機會逐步取消二十多年的超寬鬆貨幣環境,有助於貨幣政策正常化。 此外,第一季日本GDP年增率達到一.六%,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的○.七%。今年以來美元兌日圓維持在一三○∼一四○美元間。這區間的日圓匯率對日本經濟和出口,屬於相對舒服價位,有利日本企業的海外競爭力。 這次日股再創一九九○年代經濟泡沫化以後的收盤新高,給予台股和其他國際主要股市立下三個啟示。首先,巴菲特看好下,外資全力買進;外資四月共買進日股四.九七兆日圓(約三六○.六五億美元),創下二○○五年一月以來單月買進新高。高盛證券首席日股策略分析師科克認為,政府、監管當局、匯市和國內外投資人的興趣趨向一致,有機會讓日股創造出十年一遇的政策驅動下的牛市。他認為,以歷史標準來看,日圓兌美元匯率疲弱,即使日圓未來一年逐漸升值,也不見得會衝擊日本企業的競爭力,而且還會帶來華爾街投資日本市場的順風。 日企買進庫藏股金額創新高 日股的投資價值浮現是第二個啟示。日股經過長時間的盤整期,這段期間企業治理標準提高,企業向股東返還現金並買進庫藏股的金額逐步拉升,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和日本企業的投資價值。日股目前的股價淨值比(P/B)僅一.三倍,低於S&P 500指數的四倍和道瓊歐盟六○○指數的一.八倍。截至三月底為止的上個會計年度,企業宣布買進庫藏股金額達到七一四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巴菲特投資日股的三菱商事,就在五月上旬宣布買進二二億日圓的庫藏股。根據券商Jefferies統計,有將近五成的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有淨現金部位,高於美國企業的二二%。日本企業最近減少交叉持股比重,以提高投資股東的收益。東證所成分股中有五四%的公司,股價低於帳面價值,而S&P 500指數僅約七%。 去年引領日股大漲的成分股以軍工相關股為主,三菱重工是當時漲幅最大者,石川製作所、川崎重工、住友機械和日立製作所等表現強勢。今年漲幅大的個股以價值型當道。從附表來看,神戶製鋼所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過七成,股價淨值比僅○.四七倍,大日本印刷股價淨值比僅○.九八倍,橫濱橡膠的股價淨值比○.七九倍,三井造船僅○.四二倍,尼康○.八八倍,本田汽車○.五九倍。上述日股強勢指標股今年來股價漲幅不小,即使大盤已來到三十三年新高,股價淨值比都還未超過一倍,凸顯目前價位仍極具投資價值,未來續漲機率高。(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49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 G7《廣島願景》寫進允許核嚇阻 日媒:因無法拒絕擁核國要求

    日前,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高峰會在日本廣島舉行,並於5月20日發表《廣島願景》。共同社27日報導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G7廣島峰會上提出了聚焦核裁軍的文件《廣島願景》,其內容是追求廢除核武的理想,但同時寫進了允許保持核嚇阻的措辭。這是接受了擁核國家的要求,共同社記者對幕後過程進行了驗證。 共同社指出,為推出《廣島願景》等成果文件長達半年的磋商此前遇阻。後來《廣島願景》中寫進了允許保持核武的嚇阻力,稱「這是基於為防衛目的發揮作用、遏制侵略、防止戰爭和脅迫的理解」。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稱,「擁核國家表示希望寫進核嚇阻的必要性,(日方)未能拒絕」。 去年11月,印尼峇里島的20國集團首腦會議(G20峰會)在日本的勸說下,首腦宣言寫進了不允許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此次的《廣島願景》未引用同樣措辭,而是記述稱「想起峇里聲明」。岸田解釋稱包含了峇里聲明的內容,這一解釋十分勉強。 「核戰爭沒有贏家,絕對打不得」這一表述,模仿了去年1月美中俄英法五大擁核國家發表的聯合聲明。可見日方為使擁核國家參與而煞費苦心。 日本政府在峰會日程上想出一條計策,在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迎接G7首腦,接下來在核爆資料館「使他們接觸到核爆受害真相」(岸田語),並安排當天進行核裁軍與核不擴散的討論。 最初,擁核國家擔心首腦等參觀資料館「將使突發事態時掌握核按鈕的首腦的感情發生動搖」,這點曾成為「瓶頸」(政府消息人士語)。日方的想法是反過來利用這一點,在首腦等心中還留有資料館造成的衝擊時彙總了《廣島願景》。 岸田21日在和平紀念公園舉行主席國記者會時,呼籲實現無核武世界。「當全球80億人全部成為廣島市民之時,核武將從地球上消失。我堅信這一點。」 岸田參考了過去的演說。冷戰時期的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在西柏林演講時稱「一切自由人,不論他們住在何方,皆是柏林市民」。官邸幹部透露稱「(岸田)注意到這一表達方式」。

  • 地緣政治成日本再起最大力量 廣島峰會後 謝金河曝陸恐遭遇經濟大劫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昨(26)日在臉書表示,日經指數創下32年新高,除了日圓貶值效應外,牽動日本再起最大的力量就是地緣政治;他指出,中國經濟奔馳30年應當休息整頓,偏偏此時當戰狼恐增加經濟下行壓力,這次廣島峰會衝著中國而來,要觀察1990年日本陷落30年的歷史可能一個一個在中國出現。 經過廣島會議,G7成員國更加確立聯合圍中的共識,作為美國亞太最忠實盟友的日本在這次會議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謝金河特別以「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日本再起的傳奇」為題,藉由日本失落30年的歷史,預測廣島峰會後,中國經濟可能的走向。 謝金河表示,日經指數創下31352.53的32年新高,這是日本失落30年後,全球金融投資家重新定位日本的開端,各大投行也紛紛為日股的上漲找理由,謝金河指出,除了日圓貶值效應,牽動日本再起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地緣政治。 謝金河提到,昨日日本經濟新聞頭條報導美國軍艦將在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維修,目前停泊在日本的軍艦有22艘,大約有20,000軍人,目的是在因應台海局勢,一旦有變,2萬軍人可以及時應對;此外,安倍生前一再強調,台灣有事,日本有事,背後內容是兩岸並沒有血海深仇,日本可不一樣,這幾十年來,中國電視節目每晚都在播抗日片,台灣有事,當然日本有事。 謝金河指出,隨著中美角力,雙方越演越烈之際,日本再度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最佳拍檔;回顧日本在亞太的定位轉變,謝金河表示,1960年共產政權幾乎赤化全亞洲之際,美日安保條約,奠定日本奔馳30年,一直到1985年廣場恊議及1986年美日半導體恊議,日本被打斷兩條腿,日本在1990年陷入失落30年。 而這個時候,中國正經歷六四天安門事件,90年中國逐漸變成世界工廠,日本失落,正好是中國的黃金30年;習近平的中國夢及戰狼外交,讓全世界意識到中國挑起世界戰爭的風險及可能性,這個時候讓日本起來,增強日本抗衡中國的實力,這是日本再崛起最大的關鍵;反觀中國經濟奔馳30年,正需要休息,鞏固與整頓,偏偏此時當戰狼,勢必加速經濟下行的壓力。 謝金河研判,如果日本再起,後面可能有30年大運,日本起、中國落,與1990年正好呈現相反的格局;這次G7峰會,美國完全授權日本岸田文雄主導,美國抗中陣營已經組隊完成,亞洲原來最騎牆的南韓、菲律賓全都加入美國隊,連太平洋島國都選邊了。 謝金河認為,中國則選擇在廣島峰會前一天在西安召開中亞五國高峰會,頗有互別苗頭的味道,不過級數差很多;這次廣島峰會幾乎是衝著中國而來,接下來要觀察1990年發生在日本的調整,可能一個一個在中國出現。

  • 日本再起傳奇 揭背後這股神秘力量!謝金河:這國慘了恐失落30年

    股神巴菲特賣光台積電ADR股票,豪氣加碼日本,推升日經指數近期突破31000點大關,創下32年新高。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日股上漲除了日圓貶值效應,牽動日本再起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地緣政治,相較之下,此時大陸當起戰狼,勢必加速經濟下行壓力,日本起,中國落,與1990年呈現相反格局。 謝金河在臉書以「日本再起的傳奇」為題發文,他提到日經指數近期創下31352點的32年新高,除了日圓貶值效應,牽動日本再起最大的力量,其實是地緣政治。日媒頭條報導,美國軍艦將在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維修,目前停泊在日本的軍艦有22艘,大約有2萬名軍人,目的是在因應台海局勢,一旦有變可以及時應對。 他指出,在美中角力愈演愈烈之際,日本再度搖身變成美國在亞洲的最佳拍檔。1960年共產政權幾乎赤化全亞洲之際,美日安保條約奠定日本奔馳30年,直到1985年廣場協議及1986年美日半導體協議,日本猶如被打斷兩條腿,日本在1990年陷入失落30年。 日本失落的同時,正好是中國邁入黃金30年,不過這樣情況逐漸改變。謝金河說,由於北京的中國夢與戰狼外交,讓全世界意識到中國挑起世界戰爭的風險及可能性,此時日本起來,增強日本抗衡中國的實力,這是日本再崛起最大的關鍵。而中國經濟奔馳30年,正需要休息、整頓,偏偏此時中國當戰狼,勢必加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謝金河預言,如果日本再起,後面可能有30年大運,日本起,中國落,與1990年正好呈現相反格局。這次G7峰會,美國完全授權日本岸田文雄主導,美國抗中陣營已經組隊完成,亞洲原來最騎牆的南韓、菲律賓全都加入美國隊,連太平洋島國都選邊了。 他認為,中國選在廣島峰會前一天召開中亞五國高峰會,頗有互別苗頭的味道,不過級數差很多,這次廣島峰會幾乎是衝著中國而來,接下來要觀察1990年發生在日本的調整,可能一個一個在中國出現…。

  • 末日博士魯比尼:G7峰會後 美中冷戰恐更冷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警告,七大工業國(G7)峰會後,美國和中國走上對抗之路,美中之間的冷戰「將變得更冷」,並波及經濟增長。他還說,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或只能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若未能達成協議,市場將會崩盤。  G7領導人本月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時討論如何共同應對中國。峰會同意,希望與中國構建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另一方面,要推進降低關鍵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G7的結論引發中國不滿。  魯比尼在一場經濟論壇上表示,美中之間不會有任何緩和。中美對峙最終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並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從而波及市場。魯比尼表示,中國對這次G7峰會的反應是,歐洲、美國和日本以及其他國家正聯合起來反對中國。  被問及有關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時,魯比尼認為,可能會在最後關頭才達成協議,也可能無法達成協議。如果沒有達成協議,那麼市場就會崩盤。  部分專家認為,G7峰會加上美光事件,都讓中美關係更加緊張,不過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履新,分析認為有望為美中關係帶來改善。路透引述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法表示,謝鋒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外交官,非常熟悉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如果他願意的話」,能夠促進美中更好的溝通。葛來儀說,最終派遣謝鋒,似乎是為了防止雙邊關係螺旋式惡化。

  • 白宮:美光事件 不會破壞美中關係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4日指出,中國針對美國晶片廠美光(Micron)的制裁行動,不會破壞推動美中關係改善的努力,但美方不會對中國的不當行為坐視不管。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柯比表示,中方最近出於安全考量對美光實施禁令,顯然是企圖破壞七國集團(G7)反對經濟脅迫的堅定立場,在禁令前一天,G7首次發表反對經濟脅迫的聲明。柯比指出,白宮正與中國政府直接溝通,而柯比不認為關於美光的爭端,會破壞白宮為與中國建立更有成效的關係所做出的努力。 柯比表示,美中之間確保更暢通的溝通管道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要,美方正努力推動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長葉倫(Janet Yellen),以及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訪問中國。還有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6月香格里拉對話與中國防長的會晤。另外,也繼續討論可能安排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中國貿易官員,於22日當周在底特律APEC會議期間會晤。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