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Fed

的結果
  • 《金融》FED更趨鷹派 日圓再走貶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汽車工人罷工進入第五天,更威脅若談判沒有進展將擴大範圍,並隨著控制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人黨內鬥爭威脅國會向政府撥款及避免月底部分停擺的能力,令美元承壓;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稱,美國對日本是否再次買入日圓的干預措施表示理解,將取決於具體情況,並據日本財務省財務官神田真人週三表示,日本當局始終與美國和海外政策制定者就匯率問題保持密切溝通,雙方都認為匯率過度波動不可取,提供日圓支撐,但日本8月出口與進口分別較上年同期擴大跌幅至0.8%及17.8%,出口更為連續兩個月下降,促使貿易收支連續第二個月逆差達9,300億日圓,加劇經濟下滑的擔憂,導致日圓走貶。 隨後日本財務省前外匯政策負責人中尾武彥表示,若日圓進一步下跌,日本可能再進行干預支撐日圓,並稱日本央行(BOJ)放棄或調整超寬鬆政策的時機已到,限制日圓跌勢,並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如預期維持政策利率目標區間在5.25%-5.50%不變,決策者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到2024年底與2025年底將分別降至5.1%及3.9%,一度打壓美元兌日圓至147.46低點,但FED預計今年底前再升息一次,激發兩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創十七年新高,而且FED主席鮑威爾認為FED激進加息可能不會使經濟陷入衰退,推升美元兌日圓至高點148.36。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支撐於147.80-148.00,阻力於148.60-80。 2.EUR/US 昨日亞洲開發銀行(ADB)表示,因中國房地產行業疲軟和厄爾尼諾相關風險給地區前景蒙上陰影,下調亞洲發展中國家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4.7%,削弱市場承擔風險的意願,並據數據顯示澳洲8月綜合領先指數較前月跌0.04%,而且國際油價躍升至十個月高點,激起對利率將長期高企的擔憂,壓抑澳幣和紐元等風險貨幣,在德國統計局報告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創記錄最大降幅達12.6%後,歐元兌美元亦備受壓力。 據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森特諾稱,ECB目前的利率能使通貨膨脹降至目標水平,另一委員德科斯表示歐元區通貨膨脹風險目前趨於平衡,並在FED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後,歐元兌美元上揚至高點1.0736,但ECB管理委員會委員馬赫盧夫認為,ECB已差不多處於加息週期頂點,而且FED強化鷹派立場,打擊歐元兌美元回落至1.0648低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0650-70,支撐於1.0560-80。 3.GBP/US 週三英國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期意外降至6.7%,縮減對英國央行(BOE)週四再升息的押注,而且英國7月房屋價格較去年同期漲0.6%,創2020年4月以來最小漲幅,衝擊英鎊兌美元自高點1.2421走低。隨著市場顯示BOE今日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升至60%及升息25個基點的機率大幅降至40%,而且FED立場更趨鷹派,重創英鎊兌美元至1.2330低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2330-50,支撐於1.2230-5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Fed暗示11月轉升息 台股半年線危險了 滿手AI套牢該認賠殺?2分析師給看法

    美國Fed(聯準會)最新利率決策按兵不動,雖符合市場預期,但因利率點陣圖暗示11月可能再次升息,且明年降息幅度恐低於預期,引爆美股殺機,台股在外資連日提款下,今(21)日回測半年線16473點的風險升高。 永誠投顧分析師楊少凱分析,台股昨(20)日下跌,主要是受前幾天外資期貨空單布局了8千多口,加上昨日適逢9月台指期結算日,因此外資就需要賣現貨去讓指數下跌,再看到技術面也來到了第2浪拉回的末端,只要Fed利率決策結果出爐,所有不確定因素就會暫時消失,仍有望開啟第4季的選舉行情。 至於AI股後市,日前傳出微軟下修對輝達H100顯卡的訂單量,原因有二,一是不久前微軟發表AI協作工具Microsoft365 Copilot,使用狀況不如預期;二是ChatGPT從2022年11月推出後,使用人數爆炸性成長,但在6月首次出現流量下滑。 但他認為,微軟使用狀況是否真的不如預期,應該要等到微軟9/21發布會後,觀察有無進一步消息出現,但以目前1個月收取30美元使用費的Copilot來算,一般估計微軟有將近3億個商業用戶,若其中3成、約1億個商業用戶付費訂閱,1年收入高達360億美元。 由於每台AI伺服器單價約30萬美元,若明年採購10萬台,就要花300億美元,1年就回本,因此微軟客戶人數將會是一大關注重點。 同時,台廠AI供應鏈多認為,輝達AI晶片仍供不應求,微軟還是維持明年需求量翻倍的展望,並上調GH200晶片訂單,再據統計資料顯示,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約17萬台,2024年上看50萬台,推估今年各大CSP需求,微軟4.5萬台最多、Google以3萬台居次、Amazon與Meta各約2萬台。 永誠投顧分析師韋國慶也認為,AI股利空頻傳,壓迫高檔套牢AI股的投資人殺出,短線反而醞釀反彈契機,認為套牢者不用再殺低,後續宜觀察籌碼結構變化。 以技術面觀察,認為廣達是首選,雖技嘉的AI營收占比在未來最高,但籌碼面比較弱勢,所以主力在技術面上也相對較兇狠,畫了1個三尊頭的型態,目的就是為了要壓迫融資退場,反觀緯創因為融資早就緩步消退,所以技術面就比技嘉稍微強一些。 綜合來說,他認為基本面是技嘉優於廣達,廣達又比緯創好,但技術面角度則是廣達勝出,緯創則優於技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基金》美國長期高利率時代 防禦升級這樣配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聯準會宣布利率維持不變,但暗示年底前將再度升息;美國四大指數今晨全部收黑,並由大型科技股領跌。日盛投信分析,美國進入長期高利率時代,預計Fed關鍵仍是抑制通膨,而非經濟成長,因此Fed可能在2024年將利率維持在限制性區間;此外,FOMC過後市場將關注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分別將於9/21和9/22宣布政策決定。 近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揚升,主因國際油價大漲,加上諸多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比預期強,引發市場擔心通膨壓力反撲而來,Fed可能被迫維持高利率更久,連帶使得近期市場持續震盪。整體來看,由於市場風險變數仍多,投資人可透過組合平衡型基金採用多元化資產配置以降低風險。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美國經濟在通膨降溫之後變得更具韌性,聯準會在第四季或維持利率在高位;同時,日本央行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以及美國財政部增加發債,更可能推升長期債券利率,存續期間策略雖轉中立但不看淡。金融市場在第四季偏震盪格局,聯準會及成熟國家央行利率政策是關鍵。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在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利率的情況下,對利率重新定價將導致金融條件收緊,可能給經濟和市場帶來壓力。在投資策略方面,近期財報顯示美國企業盈利及營收周期正處於谷底往上復甦階段,促使信用違約保持在歷史低位,同時美國消費及就業未見回落,皆有利非投資等級債券績效表現,看好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後市表現。

  • 《美股》分析:標準「Fed日震盪」;鷹氣逼人 但「這」才是重點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股分析: ●Carson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表示,這就是標準的「Fed日震盪」,但這並不真的是一個「曲球」事件(出乎意料、令人措手不及的事),市場多以平常心看待。整個月都在緊盯著這一天,現在我們可以翻頁了。他並表示,聯準會承認經濟仍然強勁,也減少了預期明年會降息的次數,這暗示利率升更高、高更久可能是他們將繼續維持的路徑。在談到Klaviyo首日掛牌大漲時,Detrick表示,這表明信心正在恢復,甚至可以擁有大型的IPO案,這是事情正在接近回到正常的跡象,在這個商業周期的現階段,這是必要的。 ●TD Securities美國利率策略部門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聯準會試圖發出盡可能強硬的訊號,問題在於市場是否全盤接受他們的說法,而不對其抱持保留態度。雖然他們現在談的是「利率升更高、高更久」,但經濟才是重點。如果經濟開始走軟,我不認為這些點陣圖預測會真的維持不變。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Anthony Saglimbene表示,聯準會目前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以確保能消滅這條通膨巨龍,這意味著2024年降息的次數將減少。

  • 《貴重金屬期貨》FED偏鷹 紐約期金連4揚

    【時報-台北電】FED偏鷹,周三紐約期金連4揚;雖美國聯準會 (FED)如期按兵不動,卻暗示年底前還會再升息,將維持高利率一 段時間,由於FED主席鮑爾偏鷹派言論,令金價漲幅受限,另外, 投資者將靜待本周接下來將宣布的英國央行和日本銀行的決議。( 編輯:王思涵) 時報- 09/20NYMEX/COMEX 貴重金屬期貨收盤如下: 項目 09/20 09/19 漲跌 12月黃金(美元/盎司) 1967.10 1953.70 +13.40 12月白銀(美元/盎司) 23.84 23.46 +0.38 10月白金(美元/盎司) 942.30 948.40 -6.10 12月鈀金(美元/盎司) 1281.30 1266.50 +14.80 (商品行情網)

  • Fed利率決策3大重點歸納 鮑爾這句話暗藏樂觀訊息 美股台股「自己嚇自己」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昨晚出爐,宣布聯邦利率不變,維持在22年高點。不過,多數官員預期今年底前還會升息1碼,且高利率可能維持更長時間。決策公布後美股4大指數急殺翻黑,尤其科技股的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重挫1.5%、1.7%,連帶拖累今天台股一開盤就下殺逾百點。 這次聯準會決策與主席鮑爾的會後記者會,歸納3大重點: 1、距離通膨目標2%,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歷經2天例會,官員決議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保持在2001年初以來最高的5.25%至5.5%,不排除日後調高利率,致力讓通膨率回歸目標2%。 全球投資人關注最新釋出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終點利率中位數預估為5.6%,這代表政策制定者認為,要控制通膨,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2、多數官員預估今年底前還會升息1次: 最新預測顯示,19名官員中,12人預期今年還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至於明年利率走向,官員預期明年底利率將降至5.1%,高於6月預測的4.6%。 官員將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測分別上修至2.1%、1.5%,高於6月預測的1%、1.1%;今年底失業率預估3.8%,明年底4.1%,皆低於6月預估水準。今年底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率,預估從7月的4.2 %降至3.7%,低於6月預測的3.9%。 3、預期明年降息幅度縮減,主因是經濟樂觀,而非通膨頑固: 鮑爾表示,2024年降息預期幅度減縮,主因是聯準會官員對經濟成長的樂觀態度,而不是來自對頑固通膨的擔憂。他強調,「總體而言,更強勁的經濟活動,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利率方面採取更多措施。」 雖然多數官員預估今年還會再升息1次,不過,鮑爾在會後記者會強調,今年是否再升息尚未定論,將依後續經濟數據而定。 聯準會今年最後2次例會分別在10月底、12月中旬,未來數週公布的物價、勞動市場等數據,將攸關是否進一步調高利率。

  • Fed暗示11月轉升息 台股半年線危險了 滿手AI套牢該認賠殺?

    美國Fed(聯準會)最新利率決策按兵不動,雖符合市場預期,但因利率點陣圖暗示11月可能再次升息,且明年降息幅度恐低於預期,引爆美股殺機,台股在外資連日提款下,今(21)日回測半年線16473點的風險升高。 永誠投顧分析師楊少凱分析,台股昨(20)日下跌,主要是受前幾天外資期貨空單布局了8千多口,加上昨日適逢9月台指期結算日,因此外資就需要賣現貨去讓指數下跌,再看到技術面也來到了第2浪拉回的末端,只要Fed利率決策結果出爐,所有不確定因素就會暫時消失,仍有望開啟第4季的選舉行情。 至於AI股後市,日前傳出微軟下修對輝達H100顯卡的訂單量,原因有二,一是不久前微軟發表AI協作工具Microsoft365 Copilot,使用狀況不如預期;二是ChatGPT從2022年11月推出後,使用人數爆炸性成長,但在6月首次出現流量下滑。 但他認為,微軟使用狀況是否真的不如預期,應該要等到微軟9/21發布會後,觀察有無進一步消息出現,但以目前1個月收取30美元使用費的Copilot來算,一般估計微軟有將近3億個商業用戶,若其中3成、約1億個商業用戶付費訂閱,1年收入高達360億美元。 由於每台AI伺服器單價約30萬美元,若明年採購10萬台,就要花300億美元,1年就回本,因此微軟客戶人數將會是一大關注重點。 同時,台廠AI供應鏈多認為,輝達AI晶片仍供不應求,微軟還是維持明年需求量翻倍的展望,並上調GH200晶片訂單,再據統計資料顯示,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約17萬台,2024年上看50萬台,推估今年各大CSP需求,微軟4.5萬台最多、Google以3萬台居次、Amazon與Meta各約2萬台。 永誠投顧分析師韋國慶也認為,AI股利空頻傳,壓迫高檔套牢AI股的投資人殺出,短線反而醞釀反彈契機,認為套牢者不用再殺低,後續宜觀察籌碼結構變化。 以技術面觀察,認為廣達是首選,雖技嘉的AI營收占比在未來最高,但籌碼面比較弱勢,所以主力在技術面上也相對較兇狠,畫了1個三尊頭的型態,目的就是為了要壓迫融資退場,反觀緯創因為融資早就緩步消退,所以技術面就比技嘉稍微強一些。 綜合來說,他認為基本面是技嘉優於廣達,廣達又比緯創好,但技術面角度則是廣達勝出,緯創則優於技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商情》FED偏鷹 紐約期金連4揚

    【時報-台北電】FED偏鷹,周三紐約期金連4揚;雖美國聯準會(FED)如期按兵不動,卻暗示年底前還會再升息,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由於FED主席鮑爾偏鷹派言論,令金價漲幅受限,另外,投資者將靜待本周接下來將宣布的英國央行和日本銀行的決議。 分析師認為,隨著經濟放緩更為明確,以及FED暫停升息,但明年美元可能會減弱,金價有望在明年重新走高。 周三(9/20)收盤報價,12月黃金漲13.40美元,報每盎司1967.10美元,12月白銀漲0.38美元,報每盎司23.84美元,10月白金跌6.10元,報每盎司942.30美元,12月鈀金漲14.80美元,報每盎司1281.30美元。(編輯:王思涵)(商品行情網)

  • 《盤中解析》Fed偏鷹重傷台股 後市關注3大變數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聯準會雖然維持利率不變,但暗示年底前將再度升息,美債殖利率再度攀升,高科技股領跌,四大指數收盤盡墨。台股受到影響,指數開盤重跌超過160點,跌幅1%,預估今日成交金額約2700億元。 台新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經理人王嘉豪表示,8月底以來,外資持有台指期轉為淨空單增至8400口以上,較7月底凈空單3786口進一步提升,顯示外資評估AI族群與台股都有過熱現象,避險需求上升,導致近期大盤呈現震盪整理格局。後市盤面需關注的變數包括:一、中國政策陸續出台,無論降息、鬆綁限制、刺激經濟等各種方式,是否真能刺激中國股市與經濟回溫;二、FED下半年升息與縮表的態度?;三、外資避險需求上升,後續是否轉賣超並放空台股。  台新投信量化投資管黃鈺民指出,展望9月台股,因為正處於財報與新產品發表前的空窗期,加上技術面7月底台股指數的帶量長黑,台股加權指數月線已經下彎,季線也走平逐漸下彎;資金面上,外資開始轉賣超,且台指期未平倉口數淨空單增加,因此預期9月將是震盪整理的月份,指數與個股或許激烈調整。不過,在下半年優於上半年,2024年優於2023年的景氣前提下,無須悲觀,建議拉回找買點,建議優先布局高股息中小股,以增加下檔防禦力,另外,亦可布局在6~7月因盤面資金集中AI族群而被錯殺,且基本面與配息仍佳的族群等。

  • 債券2大利空 甜甜價來了? 00679B見29字頭 「這檔」成交量翻倍 達人3情境分析:最好是第1種

    聯準會(Fed)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一如市場預期維持不變,但因暗示今年還有1碼的升息空間,並且可能長期維持高利率政策,話一出口對利率政策最敏感的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17年新高,拖累債券ETF走跌。規模最大的美債ETF元大美債(00679B)原先力守的30元關卡一開盤就跌破,盤中始終維持在30以下,不過成交量有明顯放大,顯示進場撿便宜的大有人在。 美債的問題還不止於如此,由於兩黨在預算問題上仍未達成共識,在剩下不到2周的時間下,美國政府有可能在10月1日關門大吉。根據市場推估,一旦美國政府關門,損失將是史上最貴。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美國政府的停擺,總計讓美國經濟永久損失30億美元。 資深網友「傑克Jack」在股市爆料同學會上分析,未來的經濟情勢可能有3種狀況: 情境一:通膨下滑,聯準會停止升息 這是市場和Fed雙贏的結果,經濟將會出現軟著陸,若真的發生則股優於債;若仍偏好債券的投資人,應該則優選擇長天期或高收益債會有較好的報酬。 情境二:通膨反彈維持在高基期,Fed將在2024年全年維持高利率 若此情況發生,長天期公債將持續走跌,股票則可能在高位盤整或修正;但要留意中小型公司破產家數恐會暴增,投資債券建議選擇投資級以上債券,但要有短套的心理準備。 情境三:金融市場發生系統風險,或出現黑天鵝事件,這樣一來Fed的政策將出現轉變,不排除出現降息 如果發生系統風險,股票和大部分債券將大跌,避險資金有機會回到美國公債,公債價格有機會止跌反彈。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長天期債券漲幅將大於短債,而對持有公債的人而言,最好的情況就是長天期債券反彈,但股票市場下跌,伺機賣債換股抄底。 「傑克Jack」提醒,投資永遠有風險,資金不要all in,場外永遠留有備用資金,因為不知道市場會發生甚麼事。 受到利空衝擊,債券ETF今一片綠油油,00679B在昨天創下史上新低價後,今開盤後在29.4元附近游走,成交量在11點左右已達1.4萬張,接近昨天全部1.9萬張規模。根據元大投信官網,00679B昨淨值為29.5926元,今天盤中溢價仍有1.9%左右。 至於規模第2大的美債ETF國泰20年美債(00687B)今以30.82元開盤,盤中維持在30.85元附近震盪,到11點為止成交量已達1.7萬張,是昨天9100張的2倍。依照國泰投信官網顯示,大約有不到0.1%的溢價。 至於人氣高的統一美債20年(00931B),因為剛掛牌1個多月,擁有價格便宜優勢,受到大批小資族的偏愛,今天以14.58元開盤後,約在14.6元附近震盪,成交量近11點時約近9000張,昨天成交量為1.4萬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商情》黃金亞洲電子盤轉跌

    【時報-台北電】因美國聯準會(FED)暗示今年底前可能將再升息一次,且2024年全年貨幣政策將比之前預期要緊縮得多,令美元指數和美債殖利率走高,盤中金價走勢轉跌;截至台北時間9月21日上午11點05分止,貴重金屬亞洲電子盤如下:  12月黃金下跌20.2美元,報每盎1946.9美元。  12月白銀下跌0.446美元,報每盎司23.390美元。  10月白金下跌16.1美元,報每盎司926.2元。  12月鈀金下跌18.30美元,報每盎司1263.00美元。(編輯:王聖為) (商品行情網)

  • 《匯市》FED意外放鷹 台幣嚇挫1角 32.1元創逾10個月低

    【時報-台北電】聯準會FED釋出的信號意外強硬,美元指數上升。新台幣兌美元今開盤為32.040元,貶值1.8分,盤中隨台股下挫,台幣貶勢擴大,最低貶至32.132元,貶值1.1角,並創下逾十個月以來盤中新低。 美國聯準會意外放鷹,周三美元指數終場上揚0.22%,報105.34。美元指數(DXY)本周續向上,上周已連續九周收高,創下近十年來最長連漲紀錄。 FED偏鷹,美元指數續揚,美股受挫。台股今早開低走低,早盤進一步跌落半年線,盤中一度重挫逾200點下探16314點,創下8月17日以來新低。 台幣匯率同步開低走低,新台幣兌美元開盤為32.040元,貶值1.8分,盤中重貶逾1角至32.132元,創下2022年11月上旬以來新低。 目前新台幣兌美元為32.126元,貶值1.04角。早盤新台幣匯價區間在32.040至32.132元。 周三美國聯準會一如市場普遍預期維持基準利率於5.25%~5.5%不變,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示已準備好在必要時再次升息,以實現經濟「軟著陸」的目標。(編輯:沈培華)

  • 《金融》富達揭FED會議5大重點 相對看好全球優質債券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20日如預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5.5%,利率點陣圖顯示年底前尚有1碼升息空間。富達投信分析,此次聯準會的政策重點從強調「更高」轉向「更長」,我們預估政策轉向鴿派的門檻仍非常高;考量信貸緊縮對經濟影響有遞延性,因此維持謹慎投資立場,目前相對看好全球優質債券。 富達投信針對20日的FED會議整理出5大重點: 1.如預期暫停升息: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至5.5%區間,此為22年來最高水平,累計自2022年3月開始啟動本輪緊縮政策以來,共升息12次,幅度21碼。 2.上調經濟預估:聯準會將美國今年GDP成長率預估由先前預期的1%上修為2.1%,2024年GDP預估從6月預估的1.1%上調至1.5%,2025年預估成長維持在1.8%。鮑爾表示軟著陸是可能的,但不是基本情境;同時指出美國面臨各種經濟挑戰,包括最近能源價格上漲、10月政府關門、汽車工人罷工,及美國學生貸款將於10月開始償還等。 3.下修通膨預估:將2023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率預估由3.9%下修至3.7%,2024年維持為2.6%,2025年則從2.2%上調至2.3%。鮑爾並指出通膨壓力已出現緩解跡象,但將通膨率回落至 2%的目標還遠末結束。 4.年底可能再升息1碼:利率點陣圖顯示18位官員預測,年底利率中位數落在5.6%(即再升息1碼),7位預期維持在5.4%不變,顯示官員立場更趨一致,預估今年底前聯準會可能再升息一次。 5.縮減明年降息幅度預估:關於2024年利率中位數預估為5.1%,較6月預估之4.6%,少了2碼空間。 富達國際宏觀與戰略資產團隊表示,整體而言,我們維持先前觀點,持續關注緊縮貨幣政策對未來經濟增長影響之遞延效果。對於資產配置短期給予審慎投資評等,對於股市,比起成熟股市相對看好新興股市展望;對於信用債,相對看好全球優質債券。

  • 《盤後解析》Fed放鷹摜破半年線 空方逞兇恐再探低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受到美股重挫,台股表現也相當疲弱,指數開低走低,終場以16316.67點作收,下跌218.08點,跌幅1.32%,成交金額2772.4億元。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由於半年線曾經於8月中旬、9月中旬均經歷測試,此次正式被跌破,且股價是用跳空跌破方式,短線在空方氣焰濃厚,仍有持續探低可能。  此外,2025年的利率水準預測,也比先前高,從3.4%調升到3.9%,至於更長期來看,決策官員仍認為2026年時基準利率為2.9%,比Fed認為的「中性利率」水準還高,顯示高利率仍將維持一段時間,鷹派言論再起,造成全球股市出現震盪。 美元指數近期仍維持高檔,台幣本周再度貶值到32元整數關卡,近期在美元強勢下,不利於台幣持續升值,資金動能增弱,法人態度上,外資在現貨市場賣超,投信則是在集中市場、櫃買市場同步出現加碼,季底作帳明顯,官股券商在股價回檔出現加碼,法人態度偏向土洋對作,若外資持續偏空,對於指數不利。  融資餘額近期出現增加,融券出現增加,籌碼對於多方不利;日線的技術指標,日KD指標出現交叉往下,RSI指標回到50之空多方區,技術指標轉弱,綜合上述,短線美元轉強,外資心態偏空,籌碼轉差,指標轉弱,股價仍為整理格局。

  • 《商情》美元走軟 LME銅價小漲近0.1%

    【時報-台北電】因投資者靜待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政策會議,預計聯準會(FED)會議後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影響美元指數小幅下跌,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便宜具吸吸引力,致倫敦(LME)銅價上漲,但由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註冊倉庫中的銅庫存持續增加,庫存達到149,600公噸,為2022年 5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則限制了銅價漲幅。 周三(9/20)截至台北時間13.15,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上漲0.09%,報每公噸8,300美元,盤中最高一度漲觸每公噸8,339.5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