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9月會議,一如市場及星展集團的預期暫停升息,維持聯邦基金利率(FFR)上限於5.50%不變。主席鮑爾指出,FOMC準備在情況適宜時再度升息,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具限制性,聯準會(Fed)將採取一切行動,藉以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的雙重目標。 市場關注的利率預期點陣圖的部分,也符合市場預期的傾向鷹派,終端利率預估值的中位數為5.6%,年底前可能再升息1碼。2024年底的FFR預估值的中位數為5.1%,高於6月時預期的4.6%,2025年的預測也從6月時的3.4%上調至3.9%。 此外,鮑爾指出,因為Fed官員們對經濟成長的樂觀態度,2024年降息預期幅度減縮,並非對頑固通膨的擔憂。Fed現在預估美國今年GDP年增率為2.1%,高於前次的1.0%;2024年的預估值則是6月的1.1% 上調至1.5%。 ■星展預期美國明年第三季開始降息 星展集團則是保持原本的觀點,Fed將維持FFR不變至2024年中,第三季將開始降息,年底FFR將降至4.50%(降息100個基點)。主要因對未來數周經濟數據可能偏弱的預期,特別是不動產市場和勞動市場。 至於明年的預測,星展集團認為經濟成長將更接近1%,而不是FOMC成員預測的1.5%左右。最重要的是,這將伴隨著不到3%的通膨率和4%以上的失業率。較低的成長和較高的實質利率的結合將足以在2024年啟動降息循環。 由於Fed的態度除了相對6月時鷹派外,也較其他主要央行鷹派;星展集團不排除至年底時美元可能延續上漲趨勢的可能性,因此調整了主要貨幣匯率的預估。經濟表現優於其他主要國家,也是支撐未來美元表現的重要因素。美元指數第四季底預估值為107.0。 ■ECB鴿派升息未能提振歐元 歐洲央行(ECB)的意外升息並未提振歐元表現。由於歐元區數據惡化導致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市場普遍預期ECB未來將暫停升息。基於擔憂停滯性通膨前景,ECB和歐盟委員會官方下修經濟預測值,市場將此次的升息解讀為鴿派升息。有三位歐洲央行官員表示,如果通膨沒有如預期下滑,2023年第四季利率可能會再次上揚。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在9月22日發表談話時表示,石油和食品價格走高,令物價上揚存在顯著不確定性。儘管如此,他還是希望物價年增率能在秋季時趨緩。Lane還認為,工資的強勁上漲帶動第二輪服務業通膨仍需時間發酵。因此,進一步升息將可能導致歐洲經濟陷入衰退並拖累歐元走弱。歐元兌美元第四季底預估值為1.05。 英國8月GDP月減0.5%,是七個月以來最差的表現,原因是服務業、建築業和製造業表現不佳。也因此,英國央行(BOE)在9月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英國面臨著歐元區和中國經濟放緩的風險,英鎊兌美元第四季底預估值為1.21。 由於中國大陸政策制定者將穩定人民幣作為首要任務,因此中國人民銀行維持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儘管中國的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優於預期,但市場仍在評估企業去風險化和減少外國直接投資以及歐洲針對電動汽車的保護主義加劇對中國經濟構成的風險。美元兌人民幣第四季底預估值為7.38。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台利率連二凍,維持緊縮。(工商時報) 2.外資今年買超,面臨歸零。(工商時報) 3.台積電、英特爾強強聯手,發表全球首款小晶片互聯。(工商時報) 4.全球經濟,楊金龍提3憂心。(工商時報) 5.名師:中秋變盤向上,Q4反攻。(工商時報) 6.央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至1.46%。(中國時報) 7.外資大屠殺,狂賣台股339億。(經濟日報) 8.FED明年降息幅度減半。(經濟日報) 9.Kindle電子書空出市佔,膽固醇電子紙瞄準中國教育市場。(電子時報) 10.華為智慧車BU高層5度異動,背後意涵?(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房地產政策加快優化調整,樓市企穩信號漸顯。(上海證券報) 2.多方合力穩增長,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上海證券報) 3.天津:2030年力爭全市新增各類充電樁不少於10萬台。(上海證券報) 4.商務部推動出臺支持汽車後市場發展舉措。(證券時報網) 5.紙價迎風漲,行業三季度盈利有望改善。(證券時報網) 6.主力資金連續5日以上淨流入邁瑞醫療等68股。(證券時報網) 國際頭條: 1.聯準會放鷹促債息飆升,美股創6月來新低。(路透社) 2.眾院支出法案難產,美政府關門迫在眉睫。(路透社) 3.思科斥資280億美元收購網路安全公司Splunk。(路透社) 4.債息上揚+升息疑慮,美股收黑。(華爾街日報) 5.頂住政府壓力,德國企業增加在華投資。(華爾街日報) 6.英國央行近兩年來首次維持利率不變。(華爾街日報) (編輯:李慧蘭)
【時報-台北電】因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表示,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限制性貨幣政策,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升至六個月新高,美元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昂貴失去吸引力,加上同時數據顯示銅庫存持續增加,致倫敦(LME)銅價跌觸近四個月新低。 分析師表示,由於聯準會(FED)、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都採取利率將長期處於高位的態度立場,面對美國貨幣利率持續強勢上升、美元走強和最大消費國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中國上周公布的8月經濟數據顯示,受危機影響的房地產行業投資萎縮,預計短期內大宗商品市場將持續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加上,數據顯示,在三個不同國家的倉庫交付了7,200噸金屬後,銅庫存增至162,900公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倉庫銅庫存自7月中旬以來持續上升,達到2022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打擊市場情緒。 終場周四(9/21)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519美元,報每公噸25,613美元;期鎳下跌470美元,報每公噸19,123美元;期鋅下跌41.5美元,報每公噸2,514美元;期鋁下跌44美元,報每公噸2,212美元;期銅下跌151.5美元,報每公噸8,194美元;期鉛下跌30.5美元,報每公噸2,183.5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費半持續破底,台積電ADR又摔1.93美元或2.21%,收85.36美元,換算台股價格來到548.22元,恐與台股現貨價呈現向下比價效應。分析師指出,台積電若無法盡快站穩535元頸線位置,台股跌破萬六機率大增,加上連AI之王輝達也面臨半年線保衛戰,技嘉、廣達、緯創等AI鏈不僅別抄底,反而趁彈就快跑,另有分析師認為,主流電子本波跌勢未止,AI勢必成為下殺對象,資金可能轉進軍工避險。 亨達投顧分析師邱鼎泰表示,台積電失守1月底以來至5月的頸線位置,且回補5/25的跳空缺口,若在1周內無法站回頸線535元價位,台股跌破萬六大關的機率大增,畢竟台積電不好,整體電子股怎麼會好。 至於台積電能否快速站回頸線,他以型態來看,台積電跳空跌破,在技術面的分析上,是相當不利的「斷頭缺口」,顧名思義,代表大頭部形成,多頭不計價的砍出,要救真的有點難。 不僅台積電跌破半年線,AI兩大精神領袖之一的微軟,同樣失守半年線,尤其在傳出微軟砍單輝達後,2公司股價各跌2.4%、2.9%,認為輝達跟進失守半年線,是合理的推論,以此來看,技嘉、廣達、緯創等AI鏈不僅不能買,反而應該有彈就要跑。 永誠投顧分析師楊惠珊則認為,Fed本次雖如外界預期暫停升息,但在油價上漲及汽車工會罷工下,美國通膨問題進一步擴大,19名官員在點矩陣中,更有12人贊成年底再度升息,明年的4次降息也縮為2次,對美股相當不利。 此時,AI等主流電子勢必成為下殺對象,雖長線趨勢不變,但短線的不穩定在所難免,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不用灰心,只要科技發展不變,這些股票總有一天會重回盤勢主流,認為短線避險資金將轉進軍工航太,成為新的出海口,包括漢翔、天宇、精剛、jpp-KY等可留意,提醒軍工股偏向短期操作,要注意進出去留。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台北電】Fed放鷹,周四紐約期金下跌;因美國聯準會(Fed)發表鷹派言論的利率展望後,美元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雙雙上揚,打壓黃金價格跌逾1%,並創近8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由於FED主席鮑爾重申,堅決維護物價與勞動力市場穩定,將通膨降低至2%,有很長的路要走,持續高利率也將影響通膨,可能將進一步升息。 周四(9/21)收盤報價,12月黃金跌27.50美元,報每盎司1939.60美元,12月白銀跌0.15美元,報每盎司23.69美元,10月白金跌17.70美元,報每盎司924.60美元,12月鈀金跌11.80美元,報每盎司1269.50美元。(編輯:王思涵)(商品行情網)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8月底,整體多重資產基金規模來到2130億元,較7月新增60億元,今年以來規模更大增317億元,顯示多重資產基金廣受投資人高度青睞。新光全球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陳世偉認為,以全球型多重資產基金來說,通常具備全捄研究資源奧援,對全球各資產看法更具全方位,同時,多重資產投資團隊,採用主動管理機制(以股票資產追成長、債券資產顧收益、資產配置抗波動等三種策略為主),能隨時在不同資產之間進行汰弱留強,並在不同景氣階段,捕捉多元投資機會,搶賺股債資產輪動財,達到基金隨漲抗跌的投資成效。 陳世偉表示,2024年為利率反轉年,雖然降息落點延至下半年,搭配美國第四季舉行總統大選,預估從現在起到2024上半年,全球股債市受到高利率、高殖利率,甚至高油價等三重變數交互影響,不論股、債市都將處於高波動狀態。 陳世偉預估,雖然2024上半年投資市場維持高波動表現,但著眼下半年,全球景氣有機會重返成長動能,搭配Fed降息政策雙管齊下,全球股市亦有機會再現成長榮景,建議投資人現階段除單押某一類型資產,或偏好佈局某一種投資主題商品外,不妨趁現在全球股債市處於震盪階段,可以選擇全球多重資產基金,在明年全球市場風險/機會並存階段,透過基金主動操作來分散資產過度集中風險;同時,多重資產基金使用主動管理機制(主要包括追求成長型資產、兼顧收益型資產及風險控管等),也能更快速因應整體金融市場變化,搶佔股債市最佳投資機會,達到基金隨漲抗跌的投資成效。 展望第四季債市表現, 陳世偉預估現階段由於Fed定調維持高利率,美公債殖利率仍然高掛,加上美中關係緊張局勢,與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因素交雜,下次11月Fed維持升息1碼的基調不變,現階段透過全球多重資產基金佈局,可以鎖定優質投資等級債等,先把握住高息收益;至於股市方面,華爾街上修美股Q3企業獲利展望,對2024年企業獲利亦樂觀預期,陳世偉認為,科技產業庫存有望於2024上半年落底,製造業景氣動能預估將於2024下半年恢復成長,加上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政策利多出籠拉抬,不妨現在趁市場震盪回檔,是入手全球多重資產基金,掌握股債中長期輪動向上的好時機。
美國聯準會(Fed)結束為期2天的利率決策會議後,雖然一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但主席鮑爾強調將在適當時機進一步升息。升息陰霾籠罩下,科技股遭受重創,因為在利率保持高位的狀況下,投資人可能將現金轉投以成長為導向的股票。科技股領跌,周四(21日)美股早盤持續下殺。 截至台北時間21日晚間11點10分,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76.12點(或0.51%),暫報34264.76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47.62點(或1.10%),暫報13321.51點;標普500指數下跌43.42點(或0.99%),暫報4358.7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4.75點(或0.73%),暫報3374.06點。 5大科技巨頭中,僅微軟小漲0.45%,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與臉書母公司Meta同步走跌,亞馬遜跌幅逾3%。半導體類股方面,超微跌勢慘重,大跌逾3%,輝達跌1.70%,台積電ADR跌1.51%,聯電ADR逆勢小漲0.49%。 三菱日聯銀行(MUFG)外匯策略師Lee Hardman表示,投資人確實預期Fed會採取鷹派立場,但其鷹派的程度卻高得出人意料,「我們原本以為他們(Fed)可能將明年的降息次數預期減少1次,結果卻下調了2次」。
周三(20日)國際油價回落,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盤中一度失守90美元關卡,每桶報89.90美元,降低通膨升溫疑慮。而美國聯準會(Fed)將於台灣時間21日凌晨2點宣布最新利率決策,隨著公布時間邁入倒數,科技股居多的那斯達克指數由升轉跌,道瓊工業指數維持漲勢,早盤大漲逾百點。 截至台北時間20日晚間11點40分,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68.97點(或0.49%),暫報34686.70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38.23點(或0.28%),暫報13639.96點;標普500指數上漲4.70點(或0.11%),暫報4448.6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28點(或0.04%),暫報3457.74點。 5大科技巨頭除了臉書母公司Meta小漲0.11%,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與亞馬遜同步走跌,Alphabet大跌逾1%。半導體類股方面,輝達小漲0.01%,超微漲0.79%,台積電ADR漲0.36%,聯電ADR跌0.21%。 Certuity共同投資長Dylan Kremer表示,他們緊盯的第一事項就是Fed的長期目標預期,「最終利率會是多少?」巴克萊私人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師Julien Lafargue則指出,現在的風險是上行,因爲Fed可能希望強化其訊息,也就是利率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
美國聯準會今天宣布政策利率不變,維持在22年高點。為持續對抗通膨,多數官員預期今年還會升息1碼;由於近期數據顯示經濟比預期強韌,明年降息幅度比先前預估小。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去年3月起積極升息,隨著通貨膨脹降溫,近幾個月明顯放慢升息腳步。歷經2天例會,官員決議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保持在2001年初以來最高的5.25%至5.5%,不排除日後調高利率,「堅定致力」讓通膨率回歸目標2%。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強調,今年是否會再升息尚無定論,一切依後續數據而定。多數官員認為可能需要進一步調高利率,但也有官員主張升息循環到此為止。 負責制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聲明重申,官員「將持續評估更多資訊及其對貨幣政策的意涵」。 美股受聯準會暗示利率將更高且維持更久打擊,尾盤賣壓出籠,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76.85點或0.22%,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分別為0.94%、1.53%。 聯準會18個月前開始緊縮貨幣政策,曾連10度調高利率,為1980年代以來最迅猛升息循環。隨著利率達限制性水準,聯準會繼6月後再次決議利率不變,讓官員有更多時間觀察政策緊縮累積效果,並防止經濟因抗通膨出手太重而陷入衰退。 聯準會利率按兵不動在市場預期內,這場會議更大看點是每季固定公布、包含利率走向的經濟預測。 最新預測顯示,19名官員中,12人預期今年還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與6月上一份預測相去不遠。至於明年利率走向,依預測中位數,官員預期明年底利率將降至5.1%,高於6月預測的4.6%。 鮑爾說:「這反映出經濟活動比我們預期還強。」 官員將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測分別上修至2.1%、1.5%,高於6月預測的1%、1.1%;今年底失業率預估保持在3.8%,明年底升至4.1%,都低於6月預測的水準;今年底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率預估從7月的4.2 %降至3.7%,低於6月預測的3.9%。 自7月決策會議以來,美國整體通膨率在油價上漲帶動下回升,凸顯通膨回歸聯準會目標「最後一哩路」難行,官員不敢掉以輕心。 鮑爾被問及經濟有哪些變數時列舉車廠罷工、政府可能運作停擺、學生恢復償還貸款、長期利率走升、油價近期彈漲,但他認為當前經濟依舊「動能充足」,實現「軟著陸」仍是聯準會主要目標。 聯準會今年剩餘2次例會分別安排在10月底、12月中旬,未來數週公布的物價、勞動市場等數據將攸關官員是否會如預測進一步調高利率。(編輯:陳正健)1120921
聯準會(Fed)台北時間21日凌晨2點公布利率決策,普遍預料按兵不動,市場焦點轉向Fed對停止升息及啟動降息時間點的討論。近日出現美國政府可能關門危機,稍早對Fed年底前至少再升息一次的預測,可能出現新變數。 美股20日開盤三大指數小幅上揚,道瓊指數、那指和標普500指數漲幅均在0.25%左右。 美國國會兩黨在2024財年(始於10月1日)預算案僵持不下,使聯邦政府關門危機再現,債券巨頭品浩(PIMCO)分析師警告,美國政府9月底恐進入全面且長時間停擺,使Fed在11月例會不敢貿然升息。 品浩分析師坎特里爾(Libby Cantrill)指出,Fed強調利率決策要視經濟數據而定,一旦聯邦政府停擺,GDP、失業率、通膨等關鍵數據就無法蒐集和發布。 Fed早已暗示9月例會暫停升息腳步,本次會後政策聲明不會有重大更動,外界料聚焦反映官員利率預測落點的點狀圖(dot plot)。 在6月的會議上,12位官員預期會繼續升息,6位官員預測不會再升,市場原預測9月例會預期升息的官員人數將減少,但在關門危機影響下,結果是否出現變化將是觀察重點。 明年降息幅度是另一焦點。據6月發布點狀圖,官員預期明年降息4次,每次1碼,讓政策利率目標從目前5.25%~5.5%區間降到接近3%。 LPL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羅奇(Jeffrey Roach)預估,今年利率不會改變,Fed可能在進入2024年的前幾個月,開始針對降息討論,年終假期購物季是重要指標,若成績不俗,Fed談降息或是明年第二季的事。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全球固定收益策略主管雷林(Brian Rehling)預測,Fed年內再升息1次,利率水位比市場目前預期還高且持續更久。萬一經濟數據惡化Fed就會著手降息,但確切時間難判定。 晨星研究服務美國首席市場策略師塞克拉(Dave Sekera)指出,Fed已結束升息,明年6月之前,市場普遍不會將Fed降息的可能性考量在內,但晨星預估明年會降息4到5次。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21日凌晨將宣布利率決策,台灣中央銀行同日下午也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如無意外這次將維持政策利率「連二凍」,即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的水位,分別維持在1.875%、2.25%和4.125%。 據芝商所(CME)FedWatch的聯邦基金期貨投資人預測,Fed此次會議升息1碼機率僅1%,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達99%。市場解讀,美國升息漸入尾聲,有別於美國經濟及物價狀況,央行勢必更早進入升息終點,以現階段總體經濟及物價走勢來看,央行實無繼續升息的條件,9月利率應會持續按兵不動。 央行去年第一季以來維持「緊縮」基調,至今年第一季合計升息3碼,且去年第二季、第三季採取「價量搭配」、共調升存款準備率2碼,隨後政策調整為「溫和緊縮」,更在第二季按下升息的「暫停鍵」。隨下半年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通膨預期逐步下滑,央行再升息的必要性大幅下降,第三季預料維持當前利率,這波緊縮逐漸走向終結。 金融業者全數認為,第三季央行政策利率將「連二凍」,8月通膨短暫出現反彈,加上總體經濟前景仍不明,景氣持續低迷,景氣燈號已連九個月亮出藍燈,加上Fed升息未鬆口升息終點,市場存在諸多變因,但預期央行公布答案,將不至於讓所有人跌破眼鏡。 銀行主管分析,廠商未來訂單能見度不高,加上大陸經濟復甦表現仍疲弱,未來國內經濟不確定能如期復甦,且各機構預估通膨壓力持續下行,預估央行態度將傾向保守觀望,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另有學者認為,通膨壓力如預期穩步下行,升息關鍵將以經濟基本面為考量,由於五度升息對經濟影響已慢慢浮現,且當前景氣燈號仍亮藍燈,若持續升息恐影響景氣復甦,利率只要上調一點,企業每月壓力就會大幅增加,此時刻央行確實不宜再增加負擔。
台股主動式基金今年雖沒人氣但有底氣,統計國內135檔台股基金到本月18日平均報酬高達42.71%,遠勝過大盤加權指數的19.69%,且表現較佳的前十強基金績效從6成起跳,表現最佳甚至高達93%。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聯邦基金期貨投資人預測聯準會(Fed)9月按兵不動的機率高達99%,Fed主席鮑威爾將在會後記者會說明政策考量因素,並釋出經濟情勢及通膨展望,全球投資人嚴陣以待。現階段台股盤面焦點將回歸財報、業績表現。 目前台股盤面上無論電子或非電等族群,在回檔修正後,籌碼可望同步沉澱,AI概念股隨著晶片缺貨緩解,預期進入第四季出貨將開始放量,股價有望隨財報業績轉佳而有機會止穩。 野村投信指出,由AI開啟的新盛世,未來十年AI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0%,企業增加AI投資,股市將進入新多頭格局,中長期投資人期待AI趨勢有望帶來可觀投資機會。近期台股修正主要在於短線融資餘額暴增,市場籌碼面凌亂導致股價波動加大。但這波修正一方面讓籌碼沉澱、累積再上攻的能量,也提供重新檢視基本面機會,逢低加碼真正的AI概念股。 今年以來外資淨買超2,902億元,融資餘額上升但離高點仍遠,加上傳統共同基金等長線資金尚未大舉進場,預期資金面仍有望股市提供後續支撐,目前台股本益比將近19倍左右,以過去來說不算太便宜的位置,但考慮到美國升息循環近尾聲,加上AI帶動新一波科技趨勢,股價仍有價值重估的機會。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強調,面對近期AI漲多的獲利了結賣壓,資金開始轉往部分具有題材支撐或低基期類股的軍工、航太、內需消費等,預期短線大盤再上攻的動能相對不足,產業也將呈現輪動的狀況,但當籌碼面整理乾淨後,預期長線利多將開始反應,包括聯準會有望暫停升息腳步、景氣燈號由藍轉黃、AI伺服器開始放量等,對於大盤表現仍看好。
近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揚升,國際油價大漲,美國經濟比預期強,引發市場擔心通膨壓力反撲,美國聯準會(Fed)恐被迫維持更久的高利率,連帶使得近期市場持續震盪,因應市場風險變數仍多,投信法人建議,可透過組合平衡型基金,採多元化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美國經濟在通膨降溫之後變得更具韌性,Fed第四季或維持利率在高位;同時日本央行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及美國財政部增加發債,更可能推升長期債券利率,存續期間策略雖轉中立但不看淡。金融市場在第四季偏震盪格局,Fed及成熟國家央行利率政策是關鍵。 市場預期Fed保持較高利率,對利率重新定價將導致金融條件收緊,可能給經濟和市場帶來壓力。近期財報顯示,美國企業盈利及營收週期正處於谷底往上復甦階段,促使信用違約保持在歷史低位,同時美國消費及就業未見回落,皆有利非投資等級債券績效表現,看好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後市表現。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經理人葉啟芳指出,歐美金融市場近期持穩,再從美林牛熊指標觀察,先前市場過熱情緒也已獲得修正,多數指標處於中性水準,所幸以美國為首的成熟國家企業獲利預估值上修,且市場流動性無虞,預期股市經修正後料仍可期。 儘管今年市場不若去年因積極升息而有大幅震盪回檔的情況,不過在不確定性,如貨幣政策動向、經濟數據表現、地緣政治干擾猶存之下,投資人亦不妨透過具有跨資產、跨區域配置思維的跨國組合平衡基金來因應市況變化,也能以此掌握資產輪動表現之契機。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強調,主要國家第三季開始總體數據已看到明顯的下行,製造業需求尚未明顯復甦,先前維持強韌的服務業也看到下滑的跡象,歐洲尤其明顯。儘管市場仍預期下半年經濟軟著陸,但短期數據會有較明顯波動,另外,亦須留意中國經濟困境對全球的擴散效應。短線市場雜訊較多,預估9月大盤仍是震盪盤整,建議布局組合平衡型基金,藉由股債彈性配置,發揮分散風險、降低波動度的優勢。
美國聯準會(Fed)開會前夕,「新債券天王」 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針對美股、美元與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發出系列警告。他認為,美股投資人未察覺到「危機即將來臨」,美國經濟明年可能陷入衰退,而聯邦政府在下次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大幅增加支出,導致美元重貶。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日前參與加州Future Proof會議時表示,受惠於人工智慧熱潮與未來轉向降息可能提振企業營運的預期下,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今年迄今分別大漲16%與31%。 但投資人忽視「惡魔即將出現」的徵兆,包括最近一波企業裁員潮與創紀錄的卡債令消費者備感壓力等,他表示:「經濟正在走疲,明年可能出現一次衰退,各項指標清楚顯示這一點。」 岡拉克認為,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由政府支出支撐,這不僅危險也難以持續。他說:「我們的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今日情況與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刻差不多。」 Fed連番升息以對抗通膨,將利率提高到逾5%。意味政府數兆美元債務的利息支出將暴增。 岡拉克表示:「即將到期的債務將帶來毀滅性後果,Fed未來幾年不可能將利率維持在5或6%而不導致這個國家的破產。」他預測,明年上半年將首度降息。 岡拉克亦警告,政府在下一次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大幅提高支出,將美國推向財政崩潰邊緣。 岡拉克表示,若此事成真的話,美元可能遭到「完全放棄」。
【時報-台北電】受國際宏觀因素影響下,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議息決議前,市場表現謹慎,美元指數自上周觸及六個月高點後回落下跌,美元走軟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更顯便宜具吸引力,加上,受最大消費國中國,各項經濟刺激措施政策的提振,現貨市場整體活躍度提升,下游廠商也有部分進行補庫動作,以及電解鋁廠維持低鑄錠量的情況下,現貨鋁錠供應短期難有大幅回升,低庫存的情況持續,其中可交割鋁錠極少的狀態難有改變,低庫存持續給予鋁價支撐,疊加,下游節前多有補庫需求,致倫敦(LME)鋁價上漲。 終場周三(9/20)倫敦(LME)期鋁上漲1.83%,較前一日上漲40.5美元,報每公噸2,256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