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所FTX詐欺案經過一個月審判,紐約聯邦陪審團2日裁定,創辦人班克曼弗瑞德(Sam Bankman-Fried)的七項指控全部成立,昔日的幣圈金童犯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金融詐欺,最高可能面臨115年監禁。 FTX在一年前驚傳倒閉,客戶損失數十億美元資金。現年31歲的班克曼弗瑞德去年12月遭起訴,同意離開巴哈馬住處面對一連串詐欺指控。 本案預訂明年3月28日宣判,班克曼弗瑞德最高將面臨115年監禁。 班克曼弗瑞德的律師科恩(Mark Cohen)表示:「我們尊重陪審團的決定,但對結果感到非常失望。班克曼弗瑞德仍舊主張自己無罪,將會繼續奮力對抗指控。」 對聯邦檢察官而言,判決是預料中的勝利。美國紐約南區檢察官威廉斯(Damian Williams)表示,加密貨幣或許是新產業,班克曼弗瑞德或許是新參與者,但此類詐欺並不是新鮮事,這起案件一直與謊言、欺騙和竊盜相關。 紐約南區檢察官辦公室指控班克曼弗瑞德是貪婪的億萬富豪,欺騙客戶、投資人和銀行,同時搭著私人飛機與前任和現任國家元首密切往來。檢察官提出證據和證人證詞,證明班克曼弗瑞德策劃騙局挪用FTX資金,來清償關係企業Alameda Research債務、為風險投資提供資金、購買豪宅和政治捐獻。 班克曼弗瑞德多位昔日盟友站上證人席,證明班克曼弗瑞德指示他們犯罪,包括祕密更改FTX代碼,讓Alameda無限量向FTX借款。重量級證人為Alameda前執行長暨班克曼弗瑞德的前女友艾里森(Caroline Ellison)。 陪審團的裁決為昔日的幣圈王者跌落神壇畫下句點。班克曼弗瑞德將FTX打造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大力贊助體育隊伍和聘請各界名人代言,從美式足球球星布雷迪(Tom Brady)、喜劇演員大衛(Larry David),再到超模吉賽兒邦臣。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法院陪審團在稍早前做出裁定,人稱「幣圈金童」、曾坐擁260億美元身家的FTX前執行長Sam Bankman-Fried所有七項刑事指控都獲判有罪,將面臨最長達115年刑期。 今年31歲的Bankman-Fried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雙親都是史丹佛大學的法律學者,他被指控「電匯詐騙、串謀對FTX客戶和Alameda Research的放款機構進行電匯詐騙、串謀對FTX投資人進行證券和商品詐騙,以及串謀洗錢」等罪名。 Alameda Research是一家加密貨幣交易公司,Bankman-Fried是創辦人之一。FTX曾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但在2022年底宣告破產,有關其詐騙、挪用資金和洗錢等醜聞使幣圈面臨有如「雷曼時刻」的劇烈風暴。 雖然Bankman-Fried對所有指控都不認罪,但陪審團仍在美國時間周四下午迅速做出這項裁決。
紐約一個聯邦陪審團今天判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創辦人班克曼-佛里特詐欺等7項罪行成立,最重可量刑110年。檢方指控他精心策劃從用戶手中騙取高達100億美元資金。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去年崩垮,成為美國史上最大一樁金融詐欺案之一,受害者累計損失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28億)。 華盛頓郵報指出,由9名女性、3名男性組成的陪審團評議不到5小時就達成共識,認定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構成2項電匯詐欺、4項共謀詐欺及1項共謀洗錢等7項罪行。 班克曼-佛里特的律師柯恩(Mark Cohen)建議上訴。柯恩在聲明中說:「我們尊重陪審團的決定,但對結果非常失望。被告堅信自己無罪,將會繼續努力盼司法還他清白。」 華爾街日報指出,紐約聯邦陪審團定罪讓這位昔日加密幣圈王者的驚天隕落畫上句號。頂著一頭蓬亂香菇頭、人設為天才男孩的班克曼-佛里特,一度將FTX推升為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龍頭。 FTX在風光期間大力贊助運動隊伍,能讓美式足球明星布雷迪(Tom Brady)、名模吉賽兒邦臣(Gisele Bundchen)為他們拍炫目廣告,還能邀請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流行歌曲天后凱蒂佩芮(Katy Perry)等一票名流共聚一堂聽班克曼-佛里特暢談圍繞數位產業建立起一個打破傳統新金融體系願景。 然而FTX一年前突然崩垮,讓客戶失血慘重。31歲的班克曼-佛里特2022年12月被起訴後,同意離開巴哈馬住處面對一系列詐欺指控。在審理尾聲階段,他還選擇冒險親赴法庭自證,因為稍一不慎反更易坐實罪名。 站在陪審團前的班克曼-佛里特於聆聽宣判後低下頭,他的雙親則雙手抱頭,母親還落淚。 本案訂於2024年3月28日量刑。紐約時報指他最重恐遭判刑110年。 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指控班克曼-佛里特是名貪婪的富翁,一面搭乘私人飛機並與諸多現、前任國家元首往來,一面誆騙客戶、投資者和貸款方。 檢方提出證據、證人證詞,指他精心策劃詐騙目的是為吸走FTX資金,用以填補姊妹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債務、為風險投資注資、購買豪宅及大手筆政治捐獻。 律師辯稱,被告並非檢方所描繪成的電影反派,只是個竭盡全力想在新興行業搞出名堂的企業人士及精於數學的書呆子。律師告訴陪審團「然與電影世界不同,在現實世界中,事情可能會變得混亂」。 只是班克曼-佛里特最親密的前夥伴卻當檢方證人,證明被告指示他們犯法,包括秘密更改FTX代碼,讓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能從FTX無限量借錢。 檢方重量級證人、班克曼-佛里特的前女友卡艾里森(Caroline Ellison)告訴陪審團,在她擔任Alameda Research對沖基金執行長期間,被告指示她篡改資產負債表,以愚弄對沖基金的貸款方,並說自己一直為撒謊、竊盜「良心不安」。(譯者:陳亦偉)1121103
去年聲請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本周獲美國達拉瓦州法院批准,可出售倒閉後遭凍結的逾30億美元加密貨幣資產,以償還客戶損失及將市場波動風險降到最低。第一大加密幣比特幣在最近24小時漲1.3%,15日交易價來到26,567美元,連續兩天上漲。
去年全球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市場經歷了Terra-Luna暴跌、FTX交易所宣布破產等事件,讓市場瞬間冷卻,投資人的失望與恐慌、各界的質疑與批評如浪潮而來,可以說全球的中心化交易所,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 隨著2023年上半年結束,整體市場與投資人尚未完全從去年的損失中復原,但是各國政府卻已經被逼著直球回應—虛擬貨幣平台業者該如何監管、如何對投資人進行保護?有別於幾年前,這次的質疑更尖銳且具體,我國主管機關,尤其是金管會,更是在FTX事件後,被推出來站在投資人面前,需要給大家一個交代。 ■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應遵循三大原則 個人總結過去十年看到、與實務上的產業經驗,我認為撇除經營者的主觀信念與人品道德外,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業務,必須滿足「融合金融與科技標準」、「最高的風險意識」、「優先保護客戶資產」等三大原則。 首先在公司與用戶間的資產管理策略上,目前「客戶法幣資產信託」加上「公司與客戶的虛幣資產分離管理」是實務上可行且有效的方案。MaiCoin成立初期,即提出「法幣資產信託」的概念,並且在2018年MAX數位資產交易所成立之時付諸實現,成為全球第一個實踐的交易所,透過銀行信託的公信力,讓公司無法動用客戶資產,客戶不需擔心交易所消失後,法幣無法領回。另外,MaiCoin數位資產買賣平台,雖被定位為代買代賣的交易平台,因為已經涉及暫時提供用戶法幣與虛幣資產存放的錢包,也導入法幣信託,如此概念的確也在這十年幣圈風雨間得到了驗證。 而公司與用戶虛幣資產分離管理約莫有三種做法,最常見的是「公司與用戶資產存於平台冷熱錢包中,但分別列帳保管」,次之為「用戶資產委由第三方託管公司保管」,以及在「公司與用戶資產存於平台冷熱錢包中,且區分不同錢包分別保管」。其中委由第三方託管公司分離保管的方式,通常在考量作業時效性、區塊鏈成本等因素,較少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採用,但是也逐漸因應強力監管而增多。 ■動用公司與客戶資產均應採高標準風控 對VASP業者而言,大多採用分別列帳保管的考量,用戶與公司資產的動用均應適用相同高標準的風控、資安機制,並且降低人為疏失的可能性,以確保平台運作順暢,若區分不同錢包作業,除增加實際作業與管理流程的複雜度,也可能提高人為疏失的機率、引發道德風險等不確定性。 以MaiCoin平台與MAX交易所為例,公司虛幣資產需存放於平台中,並且比照用戶使用平台之規定,需開立平台公司戶帳號,每筆虛幣的存放、交易、移轉等由系統詳細記錄,以達到清楚地分別列帳之目的。此外,若要動用公司於MaiCoin或MAX兩平台的資產時,需經跨部門多人同意,且登入平台系統及通過2FA驗證才能動用,以達到如同銀行或壽險公司,公司與用戶的資產分帳、分權保管等作業標準。 因此,VASP業者應以金融業與科技業的標準自我檢視,致力超越標準,突破科技企業的營運思維,納入金融的基因,讓大眾能夠瞭解區塊鏈技術與虛擬貨幣,實現虛擬貨幣主流化之理想是VASP業者現在共同努力的目標。
近期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破產或被美國監管單位起訴,甚至曾替平台代言的名人也被監管單位重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23年2月美國NBA名人堂球星保羅‧皮爾斯(Paul Pierce),因在社群媒體上宣傳及兜售EMAX代幣,被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重罰超過百萬美元;2023年3月美國影星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等八位名人因非法兜售TRX和BTT被SEC開罰,罰款金額更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整個虛擬資產交易產業似乎已經從過去的風光走下神壇,甚至官司纏身。 虛擬資產到底應屬「證券」還是「商品」?至今沒有明確定義,美國對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單位主要有二,所犯法規若涉及證券是隸屬SEC監管;若涉及商品或衍生性商品,則是由美國期貨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監管。除前二者外,美國財政部轄下的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簡稱FinCEN)亦監控虛擬資產相關的犯罪行為,特別是涉及反洗錢與防範資恐;若虛擬資產交易涉及逃漏稅案件,則由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簡稱IRS)負責;其它例如美國法務部或是地方州政府,倘違法案件涉及所轄法規或地區,皆可行使司法或行政權。 回顧去年底的FTX風暴、今年的Binance(幣安)、Tron和Bittrex等交易平台案例,大概可從案例中找出一些共通點,首先,不少案例被起訴的原因都是未向SEC或CFTC註冊即經營交易所或經紀業務,例如Binance和Bittrex皆因此遭到CFTC起訴,且根據起訴內容來看,這兩家交易平台似乎從一開始就想躲避監管,利用海外公司或是資訊屏蔽的交易方式逃避監管單位的查核;其次,許多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最後都可能涉及詐欺或操縱巿場,如FTX和Tron,尤其是FTX不只是在交易平台中建置有利於己的功能,以便在資金不足情況下交易,並擁有無限信用額度,甚至從FTX交易平台裡直接挪用客戶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差點引起虛擬資產圈的雷曼風暴。最後,這些違法的案例不是面臨被起訴就是直接破產,而Binance、Tron等案件仍在和美國監管單位進行訴訟,可能面臨高額的罰款或暫時停止交易,但像FTX和Bittrex就直接宣布破產,對投資人來說損失慘重。 事實上,交易平台對本身應遵守的法規並非不清楚,相反地,這些平台因為清楚知道法規才想盡辦法規避監管,誠如SEC主席蓋瑞‧金斯勒(Gary Gensler)在Bittrex案中所述,交易平台知道適用於他們的規則,但卻竭盡全力規避這些規則;另一方面,在缺乏第三方保管機制下,導致客戶資產可能面臨被挪用或盜用的風險,而虛擬資產交易是透過網路與資訊科技進行,某種程度上,交易平台和投資人間也形成另一種資訊不對稱,以上種種讓某些心懷不軌的交易平台有機會可以上下其手從中牟取不法利益。然而,隨著美國監管單位開始嚴格管制虛擬資產後,愈來愈多交易平台在監管單位檢驗下現出原形,甚至原本以為可以利用「證券」抑或「商品」的監管漏洞,未來可能變成既是「證券」也是「商品」的雙重監管,像是FTX就因詐欺被CFTC和SEC先後起訴。 近期行政院核定金管會為我國虛擬資產交易監管單位,而早在2022年年初,上述案例尚未發生時,金管會即對虛擬資產發出正式新聞稿警告投資人,注意其投機性與非具備支付的功能性,而對於虛擬資產有興趣的投資人應以前述案例為警惕,切勿輕涉對於不清楚、不了解,甚至是未經監管單位核可的商品投資。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去年驚傳破產倒閉,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成最大苦主。淡馬錫29日宣布,建議投資FTX的投資團隊及管理高層,將集體減薪為投資虧損負責。 淡馬錫六個月前對FTX投資案展開內部調查,這家主權基金因投資FTX失利,導致帳面價值減記2.75億美元。 淡馬錫官網29日張貼董事長林文興(Lim Boon Heng)的聲明,內容指出投資團隊做投資建議時雖無不當行為,但對投資決策負有最終責任的投資團隊與管理高層,須集體承擔責任,因而削減他們的薪酬。 林文興在聲明中說:「正如檢方的指控,還有FTX及其相關企業重要高層所坦承的,FTX蓄意隱瞞包括淡馬錫在內的投資者,構成詐欺行為。我們對自己的投資結果感到失望,這對我們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 淡馬錫曾透露,截至去年3月31日,其投資組合淨值達4,030億新幣(約3,040億美元),而投資FTX的虧損僅占其中的0.09%,淡馬錫目前對加密貨幣沒有直接曝險。 淡馬錫去年宣稱,對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進行「大規模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而且FTX經過稽核的財報顯示,「它是有獲利能力」。 除淡馬錫,軟銀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矽谷創投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也是FTX的幕後金主。但在FTX去年聲請破產保護後,軟銀、紅杉資本將對FTX的投資砍光光。 曾是當紅炸子雞的FTX一夕殞落後,創辦人兼執行長班克曼-佛瑞德(Sam Bankman-Fried)跌落神壇,遭到多項詐欺罪名指控,但他至今對所有指控一概否認,預定10月接受審判。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債限協議明闖關,反對聲浪難消 美國債限協議明天在國會闖關,儘管美國總統拜登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28日雙雙表示,有信心推動國會通過債限協議,不過民主、共和兩黨反對聲浪不斷,使得協議能否順利過關,成為下一個有待攻克的關卡。 2.強化融資,沙國傳加入金磚銀行 總部位於上海的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NDB)、又稱金磚銀行,正與沙烏地阿拉伯就成為該銀行第九個會員國進行談判。在創始成員國俄羅斯遭受西方嚴苛制裁之際,金磚銀行認為沙國加入可望強化該銀行的融資選項。 3.電動車首奪冠全球最熱銷,特斯拉超車豐田 據研調機構JATO Dynamics最新數據顯示,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旗下Model Y休旅車今年首季銷量高達26萬7,200輛,較去年同期暴增69%,超越豐田的Corolla車系,奪下「全球最暢銷車款」稱號。這也是電動車首度稱霸全球銷售排行榜。 4.TOP500超級電腦,美國續掄元 運算能力仍是判斷各國科技能力的焦點,最新全球500大超級電腦排名日前揭曉,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Frontier成功衛冕,中國有兩部超級電腦進入前十名的後段班,但是否藏招引發外界討論。 5.投資FTX失利究責,淡馬錫投資團隊集體減薪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去年驚傳破產倒閉,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成最大苦主。淡馬錫29日宣布,建議投資FTX的投資團隊及管理高層,將集體減薪為投資虧損負責。淡馬錫六個月前對FTX投資案展開內部調查,這家主權基金因投資FTX失利,導致帳面價值減記2.75億美元。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的國有投資機構淡馬錫控股(Temasek)周一表示,此前有團隊建議投資現在已陷入破產的FTX加密貨幣交易所,目前削減了該團隊以及資深高層的薪酬。 淡馬錫在六個月之前對於FTX的投資決策進行了內部稽核,該投資並導致公司進行資產減記2.75億美元。 淡馬錫控股主席林文興在聲明中說:「儘管投資團隊在做出投資建議時沒有出現不當行為,但投資決策負責的投資團隊和資深管理層,最終仍承擔了整體責任,他們的薪酬遭到削減」。 淡馬錫沒有提到薪酬削減幅度。 該控股公司表示,截至2022年3月底對FTX的投資,約佔整體投資組合淨值的0.09%,且目前對加密貨幣沒有任何直接曝險。 淡馬錫去年曾提到,已對FTX進行「廣泛的盡職調查」,經審計的財報「顯示它是獲利的」。 FTX去年在美國申請破產之後,許多投資人例如軟銀集團等將其投資減記至零。 林文興指出,儘管每次投資都存在風險,淡馬錫仍希望透過投資於早期階段的公司,在長期帶來持續回報。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檢察機關周二宣布以一項新罪名再次起訴Sam Bankman-Fried(SBF),指控這位現在已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創辦人為了讓他的避險基金帳戶解凍,以4000萬美元向一名或多名中國官員行賄。 這位年僅31歲、曾經一夕暴富的年輕創業家現在因為FTX倒閉而面臨指控多加一條,總計共有13項。 曼哈頓聯邦法院料將根據檢方最新的指控,於周四傳喚Bankman-Fried。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他打算進行無罪抗辯。 檢察官此前已指控Bankman-Fried竊取數十億美元的客戶資金來填補其避險基金Alameda Research的損失,並策畫一項非法的競選捐獻計畫收買在華府的影響力。 Bankman-Fried的律師沒有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根據檢方新提出的指控,Bankman-Fried下令從Alameda Research的主要交易帳戶向一個私人錢包支付40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以遊說中國政府官員解凍Alameda Research持有逾10億美元加密貨幣的數個帳戶。 美國檢方表示,因為Alameda某交易對象遭到調查,所以Alameda這些帳戶才遭到中國凍結,然而Bankman-Fried之前遊說中國官員解除該帳戶的禁令都沒有成功,於是他在2021年11月左右授權額外轉帳價值數千萬美元的加密貨幣才「完成」賄賂,被凍結的帳戶也約莫在同一時間解凍。
根據今天更新的起訴書,美國官員指稱加密貨幣平台FTX創辦人班克曼-佛里特授權向中國官員賄賂至少4000萬美元,試圖取得遭中國官員凍結的姊妹公司「阿拉美達研究」加密貨幣交易帳戶資金。 法新社報導,根據美國檢察官威廉斯(Damian Williams)簽署的最新刑事起訴書,中國官員2021年初凍結「阿拉美達研究」(Alameda Research)控制的加密貨幣交易帳戶約10億美元資金,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遂授權賄賂中國官員。此舉因「圖謀違反海外反腐敗行為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中的反賄賂條款」,成為班克曼-佛里特遭控的第13項罪名。 班克曼-佛里特也被控串謀、電信詐欺、圖謀洗錢和違反競選財務法等罪名,檢察官指控他欺騙投資者並濫用屬於FTX和「阿拉美達研究」客戶的資金。 班克曼-佛里特被控8項刑事罪名,其中5項每項最高可判處20年徒刑,他8項罪名都不認罪。另外5項罪名尚未提審。 據班克曼-佛里特了解,中國當局是為調查「阿拉美達研究」的交易對手,才凍結「阿拉美達研究」帳戶。 班克曼-佛里特和同夥「嘗試無數方法」以再度取得帳戶資金,包括保留律師群和與中國交易所溝通。 根據起訴書,經過數月的挫折,班克曼-佛里特「終於同意並指示鉅額賄絡,以促使帳戶解凍」,但是帳戶還是沒有解凍。 FTX及其姊妹公司「阿拉美達研究」去年11月破產,終止了一度被市場估值為320億美元的虛擬交易業務。FTX 2019年成立後,一躍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龍頭企業。 去年12月12日,在紐約聯邦檢察官要求下,班克曼-佛里特於FTX總部所在地巴哈馬被捕。後來他以2.5億美元交保,在他父母位於加州的住家居家監禁。(譯者:陳政一)1120329
加密貨幣銀行Silvergate爆發財務危機、面臨資本不足風險,目前正評估是否繼續營運,危及加密貨幣業完成基本金融交易的能力。這促使Coinbase、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Paxos Trust與Galaxy Digital等交易商皆宣布終止與Silvergate的合作關係。 受此消息影響,Silvergate 2日股價暴跌57.72%,每股報5.72美元,今年迄今大跌66.88%。加密通貨同樣難逃衝擊,全球第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3日盤中下跌4.75%至22,370美元。以太幣下滑4.84%至1,567美元。瑞波幣與萊特幣跌幅分別為3.53%與6.4%。 Silvergate1日表示,他們無法在3月16日展延期限前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年報,因為資本部位持續疲弱,同時警告該公司可能面臨資本不足風險。 Silvergate去年第四季虧損10億美元,原因在於FTX交易所破產後,投資人對於加密資產失去信心,導致該公司必須不斷拋售債務證券,以滿足客戶贖回資金的要求。另一方面, Silvergate也面臨愈來愈大的監管壓力。今年1月,美國三名議員要求Silvergate詳細交代該公司與客戶FTX之間關係,以及該公司如何因應管理危機。 Silvergate專為加密貨幣業者提供銀行服務,成為美元轉換為加密通貨的重要渠道,成功與其他銀行業務做出區隔。該公司業務隨著加密幣崛起而興盛,近日卻因該產業低迷而陷入困境。
2022年11月,全球第二大虛擬資產交易所FTX,正式申請「破產重組程序」,引起全球譁然。最新發展指FTX共同創辦人Nishad Singh已就詐欺認罪,轉為污點證人,將配合檢方對創辦人SBF(Sam Bankman-Fried)的調查。此事件亦使得各國開始重視虛擬資產的監理,台灣也不例外,社會大眾都在關切:台灣的虛擬資產業的發展能做出怎麼樣的應對? FTX事件後金管會表示,FTX是在境外營運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並非金管會核准設立或監督管理的機構,投資人須自行留意風險,說明本次事件,政府即使有心,亦力有未逮。而金管會之所以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乃是因金管會曾表示,若過早規範產業,將可能扼殺新興的區塊鏈及虛擬資產業,應保留空間讓產業能發展,同時也擔憂,若政府開始監理,反而讓民眾誤認為虛擬資產獲得政府背書,而開始助長民眾的冒然投資。 實則日本在2016年,就將虛擬通貨納入管理資金結算法,開始規範交易所。2019年日本為了保護用戶,要求業者與用戶資產分離管理、用戶債權應該優先受償,並修改金融商品交易法,明確規範交易所經營槓桿或合約,應取得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者之牌照、限制槓桿倍率等。2022年FTX收購日本合規交易所 Liquid,並更名為FTX Japan落地接受監理。也因為監理政策相對明確,在事件爆發後日本政府迅速介入停止FTX Japan的營運,並協助處理後續求償事宜。 對比日本,可以看到台灣在應對Web3.0的發展與法規調適上,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對產業來說,從主管機關到虛擬資產的定性,需要一個較為明確答案;在顧及產業發展的前提下,虛擬資產與銀行法、證交法、期貨法之間的適用關係與監理方式,也應該儘早展開討論,釐清其中之適用疑義。否則現有業者在產品及服務上仍於多處受到制肘,有市場需求的使用者只好轉往境外的交易平台,難以享有完善的法律監管與保障,從FTX破產,更可體悟其中之缺憾。 面對台灣虛擬資產定位不明的現況,建議政府應該朝下列三個方向調整,健全產業規範,才能更有利產業的發展。 1、落實虛擬資產的使用者保護機制: 國內外有諸多交易所在FTX事件後,開始自主實施PoR儲備證明制度,來確保交易所的儲備無虞,政府應該趁業界具有高度共識時,重新盤點虛擬資產的使用者保護機制,透過要求交易所落實使用者資產分離、資產信託、儲備證明等制度,健全使用者的保障。 2、正向看待、積極鼓勵境外平台來台落地,強化監理作為: FTX事件顯現出跨境管理的問題,因為網路無國界的特性,政府也難以禁止民眾去使用境外平台,也因此務實的做法,應該要積極鼓勵境外平台業者合法來台,方能有實體公司受政府監督,讓使用者能受到台灣法律保障,避免FTX的憾事再次發生。而實務上境外的大型平台業者,無論在監理制度、消費者保護、資訊安全保障、洗錢防制上,皆有豐富的國際經驗,甚至在諸多採取許可經營制之司法管轄區域,取得相關經營許可或牌照,在此等過程中,往往受到更為嚴苛的檢視,且須採取相應之合規策進作為,凡此經驗,皆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鏡。 3、明確虛擬資產的法律定性,台灣的區塊鏈產業才能安全的發展: 政府應該積極與業者共同商討合適的自律機制及監理方案,明確虛擬資產的類型及法律定性,釐清整體產業監理的尺度,讓業者得以遵循,進而夠建立出有利產業發展的環境。 台灣近年在虛擬資產與區塊鏈上的蓬勃發展,屢屢驚豔全球,台灣政府亦可思考轉守為攻,讓虛擬資產與區塊鏈產業,成為台灣的下一個護國神山。
FTX前工程總監辛恩(Nishad Singh)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將轉為污點證人,成為FTX願意協助檢方辦案的第三名決策核心,對FTX創辦人班克曼弗瑞德(Sam Bankman-Fried)極為不利。 辛恩周二在曼哈頓聯邦法庭的聽證會上當庭承認6項刑事罪名,包括電信詐欺罪、共謀洗錢、違反競選資金法與3項共謀詐欺罪。 27歲的辛恩向美國地方法官卡普蘭(Lewis Kaplan)認罪指出,「對於在此案中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此案所造成的傷害,我深表歉意。」 辛恩指出,他是在2022年中獲知班克曼弗瑞德的加密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有挪用FTX客戶資金的情況。到2022年9月,Alameda已付不出從FTX 拿走的數十億美元。他說,在班克曼弗瑞德的指示下,他偽造FTX的營收,以吸引投資人買進公司股票。 他還說,「我堅信他是不會讓外界看到FTX整個財務狀況的全貌。」 此外,辛恩還承認在一項競選資金計劃中欺騙美國。他在法庭上承認,他利用Alameda的基金向政治行動委員會和候選人進行非法捐款,而此一做法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班克曼弗瑞德個人與FTX公司的政治影響力。 班克曼弗瑞德的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FTX創辦人的審判已排定在10月進行。班克曼弗瑞德因被控詐欺與共謀罪於去年12月在巴哈馬遭到逮捕,之後並引渡回美國。 檢察官上周公布一份新的起訴書,追訴被告更多罪行。檢察官表示,班克曼弗瑞德不僅誤導投資人與貸款機構,他還盜用FTX客戶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班克曼弗瑞德始終都不認罪,否認並未有詐欺與盜用客戶資金的情事。 根據辛恩的認罪協議條款,如果聯邦檢察官提出作證的要求,他不得拒絕。 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周二也對辛恩提起民事詐欺訴訟。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加密資產管理公司CoinShares在周二表示,由於市場動盪,去年全年收入減少97%;該公司補充表示,由於主要交易所FTX倒閉事件,讓公司虧損2600萬英鎊。 CoinShares在2022年的「整體收入總額」為300萬英鎊,遠低於2021年的1億1340萬英鎊。 CoinShares此前曾表示,自己在FTX平台上握有3000萬美元加密資產。但隨後FTX在11月凍結客戶取款,並申請破產。 執行長Jean-Marie Mognetti說,2022年的崩盤和欺詐給市場帶來了警惕,投資人正在尋找值得信任、受監管的機構投資者」。 CoinShares自稱為歐洲最大的數位資產投資和交易機構,截至2022年底時,公司管理著總計14億英鎊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