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FED

的結果
  • 中揚光股價波段新高、海德威成交量放大 犀利

     台股加權指數上周最高來到17,516點,創下今年新高後陷入區間震盪,所幸都能守穩10日均線,多頭向上趨勢未變,顧德投顧分析師趙彭博認為,統計近年來12月行情,上漲機率遠遠超過下跌的機率,因此維持年底前挑戰18,000點的看法,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中揚光(6668)、海德威(3268),再選入芯鼎(6695)、迅杰(6243)、安國(8054)。  美國11月小非農ADP就業調查,就業人數月增加10.3萬人低於前值及經濟學家預期,顯示企業招募速度放緩,勞動力市場出現疲弱現象,且薪資增速也進一步降溫,11月留職者薪資較去年同期成長5.6%,增數連11個月下滑,降至2021年6月來最慢成長水平。  數據公布後,強化市場對美國升息循環結束及聯準會(Fed)提前啟動降息時間預期,美債殖利率持續下滑至8月來低點。至於提早降息到第一季還是第二季將是Fed本周例會最大重點,Fed向來以非農作為降息參考,然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高於預期,恐澆熄市場對明年首季就啟動降息預期,根據芝商所FedWatch Tool預估,Fed明年3月降息至少1碼的機率已高達45%。  展望後市,櫃買在投信連續買超下維持強勢,中小型股表現相對活躍;類股方面,超微(AMD)估計加速晶片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450億美元成長至2027年的4,000億美元。因此AI股中的弘塑、閎康、創意、技嘉、光寶科、金像電可特別關注,而IC設計股重回強勢,神盾、鈺創、安國、芯鼎等個股,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 美就業強勁 降息估在5月天

     外界矚目的美國11月就業報告出爐,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9.9萬人,超出預期,凸顯就業成長重新加速。失業率也從前月的3.9%降至3.7%。由於這些數據反映美國就業市場仍舊強勁,意味聯準會(Fed)可能會較長時間維持高利率。  芝商所Fedwatch tool最新數據顯示,交易商目前預期Fed在明年3月降息機率從先前的6成跌破5成到44%。他們還押注Fed明年較可能降息時間點落在5月。  報告出爐後,美元指數走高到104.24、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跳漲10個基點到4.255%。此外,美股一開盤三大指數走低,跌幅介於0.35%到0.78%之間。  鑒於通膨降溫跡象日趨明顯,外界多預測Fed在下周召開例會將繼續維持利率不變。隨著這波緊縮週期已經畫下句點,投資者現今目光已轉移到明年的利率前景。然而8日發布的就業數據超出預期強勁,促使市場針對明年3月降息的機率已經重新定價。  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經季調後達19.9萬人,市場原本預期18萬人。此外10月新增就業人數經修正後維持在15萬人不變,9月修正後從29.7萬人調降到26.2萬人。9、10兩月新增就業人數合計後較修正減少3.5萬人。  11月失業率則從近兩年高點的3.9%下滑到3.7%,市場原本預期將持平在3.9%。平均時薪年增4%,較前一月的4.1%放緩,不過月增幅為0.4%,超出前月的0.2%與市場預期的0.3%。此外11月勞動力參與率微幅上升到62.8%。  數據表示,11月製造業新增就業人數為2.8萬人,其中汽車與相關零件部門增加3萬人,凸顯罷工結束後,汽車工人回歸職場。政府部門在上月增加4.9萬人,與過去12個月平均每月增加5.5萬人相符;醫療保健領域新增就業人數為7.7萬人,高出過去12月平均月增的5.4萬人。

  • 陸港觀盤-明年投資聚焦3A 港股擁三主題

     今年更多數據顯示美國通膨正逐漸降溫,聯準會(Fed)從放緩升息,到幾乎確認停止升息,市場憧憬明年降息有利公司估值。展望2024年,我們認為可以「AAA」概括明年投資焦點。  第一個「A」是「America Large Cap」,預期美國大型企業仍占優勢,配置上平衡增長及價值板塊較為可取。美國軟著陸的機會上升,但經濟增長率可能已在今年第三季見頂,加上高利率的影響具滯後性,即使2023年股市表現亮麗,明年也有降息可能,布局上不應太進取,例如集中單一類股,或持有過多小型股等。  今年美股的漲勢主要集中於大型企業,除了業務較為穩健之外,大企業的利息支出及再融資能力也在小型企業之上。S&P 500中,只有不到5%的公司營業現金流低於利息支出,而包括極多小型股的S&P 3000中,則有超過20%的公司。由於明年經濟增長或放緩,類股方面,平衡增長及價值股較可取。  第二個「A」是「Asia incl. Japan」,亦即新興亞洲及日本股市持續值得留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整體新興亞洲2024年實質增長率為4.8%,仍是最快的地區之一。當中,印度明年增長率預料維持在6.3%,和2023年相同。  另外,隨著AI高速發展,應用層面增加或推動硬件需求,台灣有不乏硬體供應商,換機潮出現有利台股。日本緊縮步伐目前來看仍然保守,政策仍是以支持經濟為主,通膨高於當局的目標,也有利支持經濟進入正循環,但投資者需要注意日圓升值對日股的影響仍存不確定性。  最後一個「A」是「A-Grade bonds」,債券投資者可以投資級別為主,並均衡配置長短債。明年債券投資的邏輯大致上和股票投資相近的,也是大型企業優於小型。不少大型企業是投資級別債的發行人,這類公司的財務狀況較為穩健,融資難度較低。因此,投資者可考慮均衡配置短債及長債。  至於中港的宏觀經濟表現,預計中國將設定2024年GDP全年增長目標於4.5%至5%的區間,估算受以下因素所推動,1.金融加強支持實體經濟、2.以政策防範化解地方及房地產等的債務問題、3.貨幣政策出台支持經濟及4.經濟數據如零售銷售、固定資產投資及製造業改善等等因素所推動。  針對2024年恒生指數表現,預計明年多空因素將同時角力,利多因素如1.升息周期完結、2.美元回落令資金流入非美元資產、3.政策推動經濟;利空因素如1.中國房市銷售、2.明年美國選舉年將令中國成為被針對的對象,恐影響投資市場氣氛。而明年恒生指數目標為19,260點,如以上利多因素並未出現,恒生指數或最低見14,500點。  綜合以上所提到的策略及中國明年經濟展望,有三個港股主題值得留意。1.升息後期受惠股,而應對美國緊縮政策進行配置;2.行業景氣度回升股,而應對部分產品或服務需求見底回升的行業,並將其納入於選擇列表當中;3.穩中求勝類別,而應對目前全球經濟仍然不穩的情況所需要的分散投資布局。

  • 《金融》BOJ暗示政策轉向 日圓大漲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11月民間就業崗位增幅低於預期,為就業市場降溫再添跡象,並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3月降息的機率升至60%,週四令美元承壓。 此外,日本央行(BOJ)研究報告稱,BOJ自2013年以來採取的非常規貨幣寬鬆措施對刺激通貨膨脹效果有限,但日本財務省公布11月末外匯儲備增至12,697.1億美元,而且BOJ總裁植田和男與首相岸田文雄會晤時解釋將仔細評估工資是否推高服務價格及國內需求的強度,並於國會參議院提交半年度報告,意外表示一旦BOJ將短期借貸成本拉出負值區域,在以何種利率為目標的問題上有幾種選項,正值許多市場人士預計BOJ明年某個時候結束負利率政策,激發日圓跳漲,美元兌日圓於147.31高點賣壓沉重。 據美國數據顯示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2萬人低於預期,但全球再就業公司Challenger,Gray&Christmas報告11月美國雇主宣布裁員總數增至45,510人,今年迄今裁員人數達2020年以來最多,表明勞動力市場再放緩,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10月躉售銷售與躉售庫存修正值分別跌1.3%及0.4%,另外美國10月消費者信貸增加51.3億美元不及預估值,而且市場冀望美國就業報告疲軟提高FED最早在3月降息的可能性,重創美元兌日圓重挫至141.70低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阻力於143.80-144.00,支撐於142.00-30。 2.EUR/US 昨日數據顯示,因鐵礦石出口回升及進口回落,澳洲10月商品貿易順差增至71億澳幣,但澳洲資源出口最大買家中國11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0.5%,進口卻令人失望較上年同期跌0.6%,並隨著BOJ總裁提及結束負利率政策後目標利率選項,預示政策轉向,引發日圓急升,兌日圓的利差交易賣壓沉重,拖累澳幣和紐元走低,而且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維勒魯瓦德加洛稱,降息問題可能明年出現,打擊元兌美元至1.0754低點。 隨著數據顯示德國10月工業生產較前月跌0.4%,為連續五個月下滑,表明第四季經濟繼續萎縮,並據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第三季就業人口分別較前季與上年同期增0.2%及1.3%遜於預期,亦確認國內生產(GDP)較去年同期持平不及估值,但較前季跌0.1%與預期相符,而且市場對ECB明年利率重新定價,在美國發布就業數據前抑制美元,推升歐元兌美元至1.0817高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0790-1.0810,支撐於1.0700-20。 3.GBP/US 週四英國抵押貸款機構Halifax公布11月房屋價格較前月漲0.5%,為連續兩個月上漲,但招聘平台Indeed表示12月1日招聘信息減至10%,而且BOJ暗示結束負利率,衝擊英鎊兌日圓下跌,兌美元亦下挫至1.2541低點。隨著期貨市場顯示可能明年英國降息約80個基點,與ECB減息140基點及FED下調利率120個基點形成對比,提振英鎊兌美元至1.2612高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2600-20,支撐於1.2500-2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食藥署公告含nifedipine成分藥品 臨床效益及風險再評估結果

    考量含nifedipine成分藥品短效劑型用於高血壓病人可能造成血壓急遽下降,進而影響重要器官如腦部的血液灌流,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啟動旨揭成分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再評估。 經食藥署彙整國內外資料,針對該成分藥品重新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提至藥品安全評估諮議小組討論,經參酌國際間對於旨揭成分藥品核准之適應症及仿單刊載內容,決議限縮旨揭成分藥品適應症,旨揭成分藥品短效劑型的「適應症」限縮為「狹心症(心絞痛):包括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慢性穩定型心絞痛。高血壓:使用nifedipine短效劑型治療高血壓,可能會發生血壓驟降、反射性心搏加速而引起心血管併發症。僅在無其他適合療法時,才可使用nifedipine短效劑型治療高血壓,且不建議舌下投予nifedipine 膠囊。」 並於中文仿單的「警語及注意事項」處加刊本藥品治療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心血管併發症、不建議以舌下方式投予本藥品、懷孕與哺乳婦女等族群,經醫師評估其風險效益後才可考慮使用本藥品等安全性資訊,於「副作用/不良反應」處加刊本藥用於治療高血壓急症曾發生腦部血流障礙之案例等安全性資訊;另限縮旨揭成分藥品持續性藥效劑型的「適應症」為「狹心症(心絞痛):包括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慢性穩定型心絞痛。高血壓。」,並於中文仿單的「警語及注意事項」處加刊懷孕與哺乳婦女等族群,經醫師評估其風險效益後才可考慮使用本藥品等安全性資訊,特於112年12月8日公告其再評估結果,要求旨揭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113年7月31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 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旨揭成分藥品予病人時,應遵循112年12月8日公告的再評估結果,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並於用藥期間,密切留意病人臨床狀況並監測病人血壓,若有發生心血管相關症狀及徵兆,應立即停藥並給予適當醫療處置。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若於使用旨揭成分藥品期間出現任何不適之症狀,請立即告知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協助。 食藥署將持續密切注意該成分藥品的安全性,除設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同時也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

  • 美債殖利率走跌 Fed降息更近了

     美國10月職缺數探新低,意味經濟正在降溫,帶動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到3個多月來最低水位,增強市場對聯準會(Fed)明年寬鬆貨幣期待,預期最快3月降息機率已達6成。  12月5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4日的4.286%滑落到4.171%,與10月底破5%所創的16年高點有段差距,跌至8月31日以來新低,當時收在4.09%。6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到4.2%附近。  市場估Fed最快2024年春季降息。芝商所FedWatch工具最新報價顯示,明年5月前Fed啟動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3月至少降息1碼的機率突破60%,遠高於1個月前的20%左右。ING策略師預測,Fed明年降息達6次;巴克萊集團預期Fed明年4度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Fed停止升息很長一段時間,接下來進一步升息的機率不大,可能會轉為降息,上次升息在今年7月26日,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歷經這波激進緊縮循環洗禮,依然展現韌性。  然而主席鮑爾在內的Fed官員一再潑冷水,稱仍有保持政策限制性的必要,以實現通膨率拉回2%目標的承諾,現在談降息言之過早。  Fed與市場目前的普遍的共識是,利率接近或已經觸頂,短期利率在2024年終將由升轉降,只不過市場預期的降息時間,比Fed聲明暗示的更早。  只要通膨持續降溫,Fed或許真如市場期待提早降息。但萬一美國經濟依舊發燙,通膨頑固停留在2%目標之上不下來,代表Fed的看法略勝一籌,不急於降息是明智之舉。  (相關新聞見A2、A6)

  • 《金融》永豐投顧:2024年投資關鍵字「LONGER」 美元、日圓升勢壯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永豐投顧今舉行2024年投資及景氣展望說明會,永豐投顧給2024年的關鍵字是「LONGER」,分別是Landing、Opportunity、Normal、Geopolitical、Environment以及Risk。L、O代表經濟分析與投資建議,N、G、E代表灰犀牛與黑天鵝,R是要留意的Risk;前4大總經關鍵字,是LONG是「龍」的諧音,也意涵時來運到長長久久。在重要數據方面,預測上半年10年期美國公債就會看到3.8%,而明年美元指數破百,日圓則會升到132。 首先,Landing是美中經濟軟著陸。美國CPI自6月起已連續5個月低於4%,通膨向下趨勢確立,預期Fed可望在3Q/24、4Q/24各降息1碼。高利率雖使經濟走緩,然IRA、Chips Act鼓勵供應鏈回流,企業設備投資,對經濟形成支撐,估全年成長1.7%;中國房市收縮對經濟最大衝擊已過,準備進入中後期階段,預期官方將財政擴張、降息雙管齊下穩經濟,估全年成長4.3%;全球消費性電子庫存水位漸趨健康、AI伺服器需求旺盛,台灣出口動能將明顯轉強,估全年成長3.19%。 Opportunity是投資機遇,看好美股、日股與美債,EM亦大有可為。通膨降溫,迎來降息,企業獲利改善,S&P 500 2024年目標價4760,看好科技股,與環保概念的ESG類股。岸田經濟學啟動日本內循環,日經2024年目標價36500,記得1989年歷史高點是38957。美債GT10殖利率預期將續探3.8%,2024將是股債齊揚的一年。美元雙率雙降,資金重返新興市場,EM股市首選包括台灣在內的供應鏈移轉受惠國;DXY預期破百,下看98,日幣升至132。 Normal是指通膨、流動性回歸正常化。預估2024年底美國CPI、核心CPI降至2.6%、2.4%,邁向Fed政策目標2%,央行將更有餘裕兼顧就業與通膨雙重使命;Fed、ECB縮表,BOJ減少購債,估三大央行資產負債表自2021年高峰的25兆持續下降至2024年底的18兆美元,整體流動性將從充裕轉向合理。 Geopolitical是地緣政治與關鍵選舉。俄烏戰爭將邁入第三年,以巴衝突延續,在在引發市場不安。而2024年有四大重要選舉,美國、歐盟、俄羅斯、與台灣。其中年初的台灣大選,攸關兩岸局勢、五缺問題與能源政策;年末的美國總統大選,則涉及美中競爭、地緣政治局勢的轉折,最大變數莫過於前總統川普民調目前領先拜登,但無論誰當選,都不會改變貿易保護與逆全球化趨勢。 Environment是指碳焦慮。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2023/10試行,至2025年前為過渡期,鋼鐵、鋁、水泥、肥料、電力、及化學品等重碳產業,主要衝擊加拿大、南非巴西等國,台灣相關產品出口佔比為1.37%,衝擊有限。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已在參院二讀,以美國產品為計算基準,且涉及產業更為廣泛,台灣的企業碳盤查、碳權認證與碳市場的建設勢必加快。 Risk是指貨幣緊縮滯後性,及流動性枯竭等風險。由於Fed持續縮表,ECB停止APP到期再投資,且可能提早減少PEPP,而BOJ的YCC也可能在明春退場,不再進場購債,三大央行同步縮表,挑戰全球流動性對市場的衝擊。

  • 指貨幣政策與現實脫節 專家:Fed明年得降息5次躲衰退

     基金經理人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與現實脫節,要避免經濟陷入衰退,Fed光是在2024年,至少得降息五次。  投顧公司MBMG集團的共同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甘布斯(Paul Gambles),上CNBC節目《Squawk Box Asia》受訪指出,Fed在降息方面未跟上趨勢,為免貨幣緊縮周期流於極端和拖延過久,光是明年,起碼得五度降息。  甘布斯警告,「我認為現在Fed政策與經濟因素和現實脫節,你無法設想Fed何時能清醒過來,開始察覺到他們確實對經濟造成傷害。」  歷經11度升息後,美國政策利率目前在5.25%-5.5%的22年最高點。根據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市場交易員預估,最快明年3月Fed就會降息1碼。至於12日~13日的今年最後一次例會,普遍預期Fed繼續按兵不動。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9月的3.7%放緩到3.2%,月率方面呈現持平,Fed激進升息壓制通膨的效果似乎開始顯現。  然Fed主席鮑爾1日重申,現在宣告戰勝通膨為時尚早,對市場明年的降息預期澆冷水。儘管美國近日數據顯示物價壓力緩解,鮑爾仍強調,決策者打算「保持政策限制性」,直到確認通膨穩定回歸Fed的2%目標。  即便如此,金融市場還是將鮑爾言論解讀成偏鴿,認為Fed實際上已完成升息任務。  資深投資家、Independent Strategy總裁兼全球策略師羅奇(David Roche)指出,除非美國通膨受到能源或食品等巨大外部衝擊,「幾乎可以斷言」Fed結束升息,這也意味Fed的下一步是降息。  在預測美國通膨走勢時,羅奇堅持通膨率會在3%,他認為這已反映在眾多資產價格上,通膨率不會再降到2%。  曾準確預言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羅奇表示:「各國央行沒有必要像以前一樣猛打通膨,因此嵌入式通膨率(embedded rate of inflation )會比過去高,不是2%而是3%。」

  • 《盤前掃瞄-國外消息》10月職缺減;美股漲跌不一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10月職缺減,美股漲跌不一  美股3大指數漲跌互見,但幅度不大。美公債殖利率大降,2年期的跌7.5個基本點,降至4.583%,基準10年期德也跌11個基本點,降至4.176%,盤中甚至一度跌至4.163%,創9月1日以來最低。經濟數據方面,美國10月JOLTS職缺減少,並降至兩年半新低,減幅達6.6%。目前聯準會處於12月例會前的緘默期,表示在下周政策利率會議之前,聯準會各官員不會再公開發言。最新美股收盤價,道瓊小跌79.88點或0.22%,收36124.56點。那斯達克漲44.42點或0.31%,收14229.91點。標普500小跌2.6點或0.06%,收4567.18點。 2.空頭看美股,比20年前更悲觀  空頭交易者近來對美股悲觀的情緒,已超出20年前網路泡沫破滅時的水平,這對未來一年股市前景而言,並非好兆頭。針對放空行為有獨到見解的猶他州大學金融學教授林根貝格(Matthew Ringgenberg)在他開創性的研究報告中提到,放空比率(short-sale ratio)是預測未來12個月股票總報酬率最強的指標之一,它比當前一些受歡迎的預測指標,像是股票本益比或淨值比等更具準確性。  3.指貨幣政策與現實脫節,專家:Fed明年得降息5次躲衰退  基金經理人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與現實脫節,要避免經濟陷入衰退,Fed光是在2024年,至少得降息五次。  4.穆迪:銀行業2024年展望負面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4日警告,全球經濟成長疲弱、借款人貸款違約風險攀升,以及銀行業獲利能力面臨壓力,恐令全球銀行業2024年面臨負面展望。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4日發布展望報告指出,由於各國央行先前競相升息舉措,加上已開發經濟體失業率攀升,恐削弱資產品質。  5.Spotify三度大裁員,拚轉盈,再砍1,500人,今年最大規模  線上音樂串流巨頭Spotify於4日宣布裁員1,500人或17%,此為今年第三輪、也是規模最大的裁員計畫,目的在削減成本,俾以協助公司加速邁向獲利。

  • 這5檔狂刷存「債」感!殖利率最高逾7% 教挑債券ETF 專家授心法

    金管會統計,國內銀行業10月買債876億元,創4個月最大金額,銀行、金融都在買債,連小資存股族都心動,想跟風進場狂刷存「債」感。專家整理出5檔債券ETF,殖利率都有逾6%水準,其中2檔更達7%,除多數股價約30~40元間,還有1檔因新掛牌入手價不到20元,等於1張只要1萬多元,就能鎖高息兼賺價差。 理財專家胡毓棠在《錢線百分百》節目分享,美國Fed釋出停止升息訊號,但有些人仍擔心,現在進場會不會太早,不想讓錢卡在那。 但他發現,根據2000年、2006年與2018等3次歷史經驗,停止升息時進場,直到降息結束,投資級債平均報酬55%,相對等到開始降息再進場到降息結束,平均報酬率則為39%,兩者相差16%,因此認為聰明錢其實應該在停止升息時,提早布局卡位。 至於債券種類方面,主要分為3種,1.沒有違約風險的政府公債,像是美國國債;2.投資等級債,信用評級高、整體違約率低的績優公司,如蘋果、台積電等公司債;3.非投資等級債,也就是俗稱的高收益債,高風險、高報酬,雖給予的票息通常較高,但違約風險也相對墊高。 胡毓棠整理出5檔人氣債券ETF,包括00937B(群益ESG投等債20+)、00720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與00725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都超過6%,其中,00937B殖利率高達7%,00725B也有逾6.9%水準。 除了殖利率,他還建議,買進前可留意產業的投資權重上限,如00937B為10%,00772B、00725B上限為20%,通常來說,投資等級債都是好公司,標的分散,風險降低的效果也更佳。 此外,還可留意債券ETF組合是否選擇票面利率大於4.5%的標的,也就是每年都會配息的企業,但提醒別在溢價太高時進場。 至於布局建議上,現在則可以貪心積極一點,將部分的國債資金,轉換到投資等級債,由於明年開始降息,屆時國債與投資等級債報酬率可能相差1倍之多,國債與投資等級債的比重,可拉高到3:7或2:8左右水準。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美11月民間就業僅增10.3萬人 遠低於預期

    美國10月職缺數量降至兩年半新低,加上「小非農」ADP就業報告顯示11月民間就業僅增加10.3萬人遠低於預期,顯示緊俏的就業市場開始降溫,令市場更確信美國聯準會(Fed)此波升息循環已結束,很快就會轉向降息。 人力資源管理機構ADP6日公布,11月美國民間就業人數增加10.3萬人,低於10月的增加10.6萬與市場預估的12.8萬人。11月勞工年薪成長速度放緩至年增5.6%,增幅創2021年6月以來最低。 以產業別來看,服務業依然是就業成長主力,單月新增11.7萬就業,但商品生產業就業人口減少1.4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引領就業成長的休閒觀光業減少7千人。 11月就業成長由中型企業帶動,共增加6.8萬人。小型企業增加6千人,大型企業增加3.3萬人。 支持美國經濟的勞動市場降溫,加上通膨顯現放緩跡象,顯示Fed緊縮貨幣政策發揮效果,可望達成通膨回落又不至於導致經濟衰退的目標。經濟學家推估,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越來越大。也有分析師預測,Fed最快將於2024年3月開始降息。

  • 美債殖利率跌新低 增強市場對Fed明年春季降息預期

    美國10月職缺數探新低,意味經濟正在降溫,帶動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到三個多月來最低水位,增強市場對聯準會(Fed)明年寬鬆貨幣的期待,預期最快3月降息的機率已達6成。 5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4日的4.286%滑落到4.171%,與10月底破5%所創的16年高點有段差距,跌至8月31日以來新低,當時收在4.09%。6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回升到4.2%附近。 美債殖利率遽跌,與美國勞工部5日發布的10月「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有關,職缺數減到2021年3月來新低。 Fed為抑制通膨自去年3月開啟升息循環以來已11度升息,基準利率從近乎零水位升至5.25%-5.5%的22年高點,而就業和通膨數據正是Fed官員決策的主要依據。 債市的走勢反映出,市場預估Fed最快2024年春季就會開始降息。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最新報價顯示,明年5月前Fed啟動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3月至少降息1碼的機率突破60%,遠高於1個月前的20%左右。 華爾街大多認為Fed的升息周期告終。ING策略師預測,Fed明年降息達六次;巴克萊集團(Barclays)預期Fed明年四度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一旦Fed停止升息很長一段時間,接下來進一步升息的機率不大,可能會轉為降息。Fed上次升息已是今年7月26日的事,美國經濟及就業市場歷經這波激進緊縮循環洗禮,依然展現韌性。 然而主席鮑爾在內的Fed官員一再潑市場冷水,稱仍有保持政策限制性的必要,以實現通膨率拉回2%目標的承諾,現在談降息言之過早。 Fed與市場目前的普遍的共識是,利率接近或已經觸頂,短期利率在2024年終將由升轉降,只不過市場預期的降息時間,比Fed聲明暗示的更早。 只要通膨持續降溫,Fed明年或許真如市場期待提早降息。但萬一美國經濟依舊發燙,通膨頑固停留在2%目標之上就是不下來,代表Fed的看法略勝一籌,不急於降息是明智之舉。

  • 美股基金好賺 11月均漲9%

     美股揮別月線連三黑、11月漲多跌少,連帶提振美股基金表現。金融服務公司路孚特理柏(Refinitiv Lipper)數據顯示,美股基金11月投資績效平均大漲9.1%,今年迄今累計勁揚13.4%,優於國際股市基金的11月漲幅8.6%、今年迄今累漲幅10.8%。  除美股基金外,債券基金11月也交出多年來最佳成績。追蹤投資級債券表現的債券基金平均揚升4.5%,使得今年迄今表現由黑翻紅轉為上漲2%。  投資人期待美股基金12月能維持強勁表現,令今年全年漲幅能維持在雙位數百分比,逆轉去年大跌18.4%頹勢。但這一切都取決於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走向。  多數人預估,近日經濟數據強勁、通膨顯現放緩跡象,將使得Fed能達成抑制通膨又不至於導致經濟衰退的目標。部分投資人甚至預期Fed明年將轉向降息。  LPL金融公司全球策略師柯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Fed完成升息循環的預期已反映在市場表現上,投資人目前更關注Fed在2024年中前是否會啟動降息。」  大型科技股11月表現持續稱霸,使得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今年迄今漲幅超過37%,勝過標普500指數的逾20%與道瓊指數的9%。Lipper大型成長股基金11月平均勁揚11%,今年迄今累漲34%。另一方面,最新研究指出,「動能投資」策略(Momentum Investment)過去20年來績效欠佳,竟然是因為晨星(Morningstar)調整共同基金評分方式所致。  動能投資為買進過去績效最高10%股票,並放空績效最差10%的股票,然後每個月進行調整。此策略1940~2002年中期每年平均報酬率約17.5%,但2002年迄今每年卻平均虧損3.8%。  晨星過去將所有美股基金依過去績效排名給分,但2002年中期後改成同投資屬性才能放一起比較,例如大型股與小型股分開。這導致部分基金績效與整體相比普通卻能排名同類前面,此評分方法使得資金無法集中於最賺錢組合因而拖累績效。

  • 商品現通縮 美通膨達標好預兆

     歷經史上少見的棘手通膨後,美國民眾終於迎來三年未見的現象:部分商品開始出現通縮跡象。經濟學家認為商品通縮回歸,將有助整體通膨加速回落到聯準會(Fed)設定的2%目標。  目前通縮(即物價下跌)多限於電器、家具、二手車等商品。至於整體經濟的通縮,也就是大部分商品與服務價格持續走跌則尚未出現。  然而經濟學家認為商品價格有可能進一步滑落,有助整體通膨最快在明年下半將可實現2%目標。  根據商務部日前發布最新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美國耐久財價格已經連續五個月出現走跌。今年10月耐久財價格比去年9月高峰下滑2.6%。  該情況有助壓低核心通膨。10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的核心通膨(不計價格波動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從去年9月的5.5%高點遽跌到3.5%,該指標是Fed偏好的通膨觀察指標。  不過房租與汽車保險等服務價格則仍舊持續攀升,但漲幅也已放緩。該價格在10月年增4.4%,雖低於9月的4.7%,但仍大幅高出疫情前的水準。  經濟整體性的通縮向來罕見,而且多被視為需求停滯或嚴重不振的跡象。相較之下,特定領域的通縮則相當普遍。從1995到2020年期間,受到全球化促使產能轉移到低成本國家,以及生產力改善有助成本降低,使得當時耐久財價格,每年平均下跌1.9%。  然而疫情爆發後,由於產品短缺、供應鏈受阻與需求激增,推升耐久財價格在2021與2022年遽增,並在2022年2月來到年增10.7%的47年高點。  摩根士丹利認為,鑒於供應鏈危機已經解除與需求轉趨疲弱,核心商品通縮加速趨勢料將持續到明年中。它預測PCE通膨在明年9月將降至1.8%、比Fed預期更早達標。後者在9月從預估通膨要等到2026年才會重返目標。  瑞銀經濟學家迪梅斯特(Alan Detmeister)也提到,如果供應問題是推升價格上漲的主因,一旦問題獲得解決,價格自然也將回到平衡。該投行預測通膨在明年第四季將下滑到1.7%,不過它也預估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 《金融》等待RBA利率決議 澳幣回落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日本行行(BOJ)審議委員野口旭週末表示,日本尚未實現由工資上漲推動的物價增長,近期通貨膨脹上升由成本推動因素,暗示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為時尚早,但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發表鴿派談話後,增強FED下一次政策舉動是降息的押注。 並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預計FED明年3月降息的機率升至71%及2024年全年降息約135個基點,週一令美元承壓;此外,一艘美國軍艦和多艘商船在紅海遇襲,可能引發市場對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擴大的擔憂,並隨著韓國成功試射一枚固體燃料太空火箭,加劇朝鮮半島太空競賽,升高地緣政治緊張情勢,而且BOJ最終將撤除超寬鬆政策的猜測,加大日圓套利交易壓力,增添日圓買盤,導致美元兌日圓跌至146.21低點。 隨後美國統計局公布10月工廠訂單減少3.6%超過預期,更為2020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但耐久財訂單修正後下降5.4%持平前值,並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報告顯示,10月美國核心通貨膨脹壓力有所緩解,在FED本月即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會議之際,有待FED決策者評估是否需要再升息,或是保持利率穩定,引發美元空頭回補,兌日圓回漲升至147.48高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阻力於147.30-50,支撐於146.40-60。 2.EUR/US 昨日澳盛銀行(ANZ)和招聘網站Indeed公布澳洲11月招聘廣告較前月減少4.6%,為2021年8月以來最大降幅,突顯勞動力市場緊張程度緩和,但澳洲第三季經季節調整企業庫存增長1.2%優於預期,並據路透調查澳洲央行(RBA)週二的會議將維持利率於4.35%不變及保留鷹派傾向,明年第四季前不會降息,推升澳幣和紐元至四個月新高,而且評級機構惠譽上調希臘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至投資級,帶動歐元兌美元觸及1.0894高點。 隨著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升至負16.8,為連續第三個月回升,並據德國公布10月經季節調整貿易順差增至178億歐元,但10月出口意外較前月跌0.2%,進口亦連續第五個月下滑達1.2%,德國ZEW研究所所長更指出,德國預算危機讓本已重創的經濟再受打擊,而且歐洲央行(ECB)副總裁德金多斯表示,歐元區最近的通貨膨脹數據是個好消息及令人驚喜,但認為宣布勝利為時尚早,拖累歐元兌美元下滑至1.0802低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0840-60,支撐於1.0750-70。 3.GBP/US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當週,英鎊淨空倉減少7,895口,而且FED將降息的預期壓抑美元,週一提振英鎊兌美元至1.2724高點。隨著研究人員表示英國生活水平每況愈下,需要新經濟戰略扭轉,而且英國通貨膨脹降溫及經濟放緩,市場認為英國央行(BOE)利率5.25%已見頂,將注意力轉移到BOE何時降息,打壓英鎊兌美元至1.2601低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2640-60,支撐於1.2540-6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