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ETF

的結果
  • 0050報酬更好、為何買0056?他1招兩者全拿:這策略走得更長遠

    市值型和高股息ETF都各有擁護者,先前有許多投資高手用數據證明,不管是0056(元大高股息)或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報酬都落後0050(元大台灣50),不過卻有存股達人仍選擇從0056跨出第一步,背後有3項原因支撐,有了這個策略,可以打造源源不絕的投資循環,才讓他的投資之路走得更長、更遠。 「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在臉書分享,開始接觸ETF時,他是先從美國指數型書籍看起,從指數教父「約翰柏格」的書中,得到的觀念是用「低成本」及「分散風險」的方式投資,對一般大眾來說是最有利的。 他曾想過直接買美股的VT或者VTI就行,但考慮到美元匯率波動及海外開戶問題,經過考量後,還是先以投資台灣市場作為為開始。在考慮投入標的時,在網路及書籍尋找相關資訊,大部分投資者選擇的不外乎是市值型0050或配息型0056這二種標的。以10年數據回測這二檔,顯示總報酬0050優於0056。 明明回測的結果,市值型總報酬絕對比0056好,但為什麼最終卻選0056?「懸緝」說,他的主要考量有3大原因: 1、市值型股價波動度大: 他說,自己從2019年年底開始投入股市,在2020年3月因疫情遇到台股大跌,0050從1/2最高股價97.65元跌到3/19的68.88元,跌了28.65元,跌幅29.4%。 0056從1/2的29.09元跌到3/19的21.85元,跌了7.24元,跌幅24.8%。 雖然0050只比0056跌幅多了4.6個百分點,但在股價上一個價差28.65元,另一個價差7.24元,數字上的落差影響了持有心理。 看到0050股價波動那麼大,對於還是新手的「懸緝」而言,選擇高配息一來是配息、二來股價波動小,讓他能安心抱得住,不求最大報酬,只求相對報酬即可。 2、收入不穩,配息增加安全感: 「懸緝」主要以接案為主,不像上班族每個月有固定現金流,收入起伏很大。每年5%的配息,就像種樹每個季節會固定長出果實,讓我更有安全感。 3、股價低張數累積快,增加投資信心: 100萬投資0050,假設股價100元,可以買到10張。 100萬投資0056,假設股價25元,可以買到40張。 要能在股市上待的夠久,除安全感外,另一點就是信心。市值型股價高,累積張數慢,容易沒有耐心;配息型股價低,張數累積快,很容易建立自信心。 以上3點是「懸緝」最後選擇高股息的原因。 「懸緝」再從配息角度來看投入本金,可以換算出: 0050配息平均3%左右,若想領到10萬股息,需要投入333萬資金。 0056配息平均5%左右,若想領到10萬股息,只需投入200萬資金。 要達到年領10萬元股息的目標,0056比0050需投入的本金比較少。只要階段性目標完成,每年領到10萬元配息,就可以啟動另一個策略,將股息分配買進市值型ETF,用源源不絕的現金流,打造一個投資循環,同時擁有二種類型的投資組合。 「懸緝」表示,家裡的小朋友投資帳戶也是按照這種策略,先投資高股息標的,一旦達到每年領息3萬6千元的目標後,每個月可以在不用投入資金下,每月定期定額3000買入市值型ETF,打造投資循環。若有額外的資金,還可以持續再投入。 關於「市值型」與「高配息」型的ETF爭論,有些人會用聳動字眼或非黑即白的方式下定論,但投資人需思考的是,從歷史回測來看,雖然市值型總報酬會優於配息型,但股價的波動是不是自己受的了。 假設0050不小心買在高價152元,截至目前118左右,需要更長時間的配息及指數再創新高,才有可能解套,持有期間必定得承受相當地壓力。「懸緝」說,「數據是冰冷的,但人卻是有溫度的;數字可以回測,但人性卻是無法回測。」 關於「市值型」與「配息型」的對決,沒有勝負之分,各有各的優缺點,一個追求市場報酬,一個追求相對報酬。在投資前,要學習了解自己的需求及風險屬性,做好投資前的準備,並要學會獨立判斷,而非人云亦云。 投資能不能享受甜美的果實,有時靠的是運氣,及能否在市場上待得夠久。 「懸緝」說,他選擇先投資「配息型」ETF,再用配息買進「市值型」ETF,這策略可以讓他走得更長更遠。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廣告製片懸緝圖創正能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20年僅3次機會!投等債價格破90 專家教戰3件事、2年報酬上看33%

    先前受到美國債務上限未達成協議影響,美債殖利率彈升,投資等級債券價格回落90元以下,專家表示回顧過去20年來,僅有3次跌破90關卡,分別是2008金融海嘯、2022十月美國暴力升息,這次則是5/19跌破,殖利率漲破6%。依過去經驗,當投資等級債指數殖利率6%進場時,持有2年的報酬率上看33%。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達成初步協議,市場暫鬆一口氣,先前大幅溢價的債券ETF雖有收斂,不過幅度仍有1%到2%左右。依照各大投信官網,元大美債20年(00679B)溢價仍在2%以上,較先前溢價4%已略為收斂,而元大投資等級公司債(00720B)也有1%溢價。 至於國泰20年美債(00687B)和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則分別有0.2%和0.1%以上的溢價;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有不到0.1%的折價,而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862B)則有0.1%的溢價。 回顧美國投資等級債交易價格走勢,20年來僅有3次價格跌破90元,包含2008年10月金融海嘯跌至83.7元、2022年10月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落至85.5元,以及近期因美債殖利率上揚,截至5/19,投資等級債券交易價格再次跌至89.9元。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ETF(00725B)基金經理人林盈華分析,自2000年以來,以每月月底價格統計,投資級債溢價月份佔 82.5%,折價月份僅有17.5%,折價至90元以下十分罕見。 根據00725B追蹤的「彭博10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指數」,截至5/19,指數殖利率突破6.1%,據彭博數據觀察,當投資等級債指數殖利率達6%以上時進場,持有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2年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4.59%、8.47%、13.2%、17.88%、33.71%。 林盈華表示,將投資拉長遠看,債息能為資產提供下檔保護,建議投資人可先抓住息收機會,未來轉向降息循環後,資本利得空間亦有望出現,有機會債息、價差兩頭賺。 但林盈華也提醒,挑選投資等級債ETF時須留意3件事:第一,持債產業是否均衡分散,應避免重壓單一產業,以00725B為例,就設有單一產業債不得超過20%的規範;其次,是否鎖定「最低票息條件」,例如00725B僅挑選4.5%以上票息的債券,若票息小於4.5%則無法納入持債標的。 最後,須留意因債市過熱,造成的折溢價風險。一般來說折溢價1%以下較為合理,若在溢價過高時進場,不僅得承擔買貴風險,還可能賠掉大半利息。 元大投信表示,投資人對於聯準會進入升息末端,將將近期美債殖利率反彈視為進場機會,以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為例,近一次的年化配息率達5.2%,依過往經驗,升息尾聲是進場布局債券好時機,以美國投資等級債為例,其停止升息後1年報酬率達16.7%、2年更達28.7%。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長榮航華航 外資買超冠亞軍 曾10倍漲ETF如今膝蓋斬 台積電連5買狂掃15萬張

    台股歷經2周大漲1千多點後,連2天進入震盪整理,加權指數今天盤中一度大跌逾百點,尾盤拉上平盤翻紅;不過,由於MSCI權重季度調整在今天盤後生效,最後一盤爆出1440億大量,指數翻黑下跌43.78點,收16578.96點,成交量放大至4090億元。 今天外資買超58.26億元,投信賣超16.86億元,自營商買超36.58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77.98億元。 台股漲多拉回,但外資仍不改買超,累計5月共加碼1761億元。今天買超前2名為航空雙雄,長榮航華航都超過2萬張。台積電雖然大跌,外資仍買超7889張,累計連5買共15萬1495張。 大同近年積極切入能源轉型,今天大漲3.68%續創逾4年新高,但外資不領情,大砍2.47萬張,為賣超第一名。 國際油價自去年高點至今大跌45%,近期因全球需求低迷且供給平穩,布蘭特原油昨重挫逾4%,相關ETF期街口布蘭特正2暴跌7.7%,外資今天大賣8277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在2020年疫情低點曾跌至2.47元,2年後因俄烏戰爭漲至27.8元,漲幅超過10倍。但去年開始全球經濟急轉直下,自去年高點27.8元至今天11.48元,跌幅達59%。 另一檔ETF中信中國高股息,遭外資連11賣,共出脫8萬2025張。此外,外資調節部分金融股,包括開發金、新光金、彰銀等。 法人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AI旋風,但昨天卻表明最高階繪圖處理器除台積電外,將納入三星、英特爾代工,台積電股價今天大跌8元,壓抑台股指數。AI伺服器概念股廣達、緯創、英業達等,股價高檔爆量劇烈震盪,短線可先持觀望態度。目前大盤僅回測5日均線,KD還在80以上高檔鈍化,技術面尚無明顯轉弱訊號,指數整理修正乖離後,仍有機會再上攻。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長榮航(2618)23615張、華航(2610)23466張、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20886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11391張、仁寶(2324)10227張、台積電(2330)7889張、康舒(6282)6633張、鴻海(2317)5575張、英業達(2356)5093張、中信中國50正2(00753L)4971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大同(2371)24738張、開發金(2883)18585張、新光金(2888)13893張、中鋼(2002)10545張、彰銀(2801)10450張、緯創(3231)10338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9053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8277張、台泥(1101)8218張、中工(2515)7532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國民ETF績效榜出爐》重押緯創 這檔搭噴射機衝31名奪冠、878大失算 713不「低波」強壓0056

    AI教主黃仁勳來台狂潮席捲全台,相關概念股一飛沖天,押對寶的ETF也跟著大漲,YouTuber訂閱人數剛完成突破百萬盛事的網紅「柴鼠兄弟」,在5月最後一天立馬發布「國民ETF績效榜1-5月」結算,冠軍是4月排名在末段班的733(富邦台灣中小),因為4月底調整成分股納入飆股緯創,瞬間移動拿下5月績效王寶座。 根據「柴鼠兄弟」整理出的績效榜,打敗大盤17.67%的共有19檔,其中贏過台積電25.03%的共有4檔,除第1名的733外,第2名到第4名分別是904(新光台灣半導體30)、891(中信關鍵半導體)、894(中信小資高價)。另外第5到第10名分別是892(富邦台灣半導體)、0052(富邦科技)、913(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53(元大電子)、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6201(元大富櫃50)。 「柴鼠兄弟」表示,733噴射機已經連續4年打敗大盤,4月底時績效還落在32名,但因為4月底成分股調整大風吹,不但將飆股緯創納入,而且重押13%、權重奪下第一,結果緯創5月一路大漲43%,733成為最大贏家,單月漲幅高達19%,瞬間移動到績效冠軍,今年有望調整連5勝。 而前幾天才投下季配震撼彈的0056,和最大勁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的績效,在上個月還僅微幅領先0.87%,但到今天(31)已經拉開至3.47%,最大關鍵也是緯創,緯創現在也是0056第一大成分股。 「柴鼠兄弟」表示,878是去年配合MSCI剔除緯創後,成為極少數不含緯創的高股息ETF,直到今年5月緯創又被MSCI重新納入,878隨即在5/25開始建倉,但可惜的是剛好錯過緯創最甜的一段。 另外則是近期規模和人數都快速崛起的713,名字雖然有「低波」,但這個月漲幅竟然也有8.58%,上個月進步19名,這個月再進步2名,已經殺進績效前十的台股ETF,在高股息中名列第一,總規模也在5/29正式突破300億。至於0056今年的報酬率也有20%,在績效排行榜中名列16名,和上月相較下滑1名;而878報酬率16.57%,名列25名,和上月相較下滑5名。 6月眾所矚目的是713配息,預計月初即將公告今年第2季的配息金額;還有首次季配的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市場預估年化殖利率可能高達10%,究竟會開出多少,最快答案明天就會揭曉。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柴鼠兄弟」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凱基全球菁英55 ETF 6月2日掛牌上市

    證交所表示,凱基全球菁英55(00926)ETF預計6月2日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第147檔上市ETF。該檔ETF日前以每股15元募集發行。 證交所表示,該檔ETF之標的指數為彭博全球菁英55指數,該指數係由彭博指數公司所編製及維護。該指數以全球成熟市場(亞太地區除外)主要交易所上市普通股為母體,再依據彭博行業分類標準之11大產業分類,將各產業內通過流動性檢驗及經規模、獲利及品質因子綜合排名,並依市值與風險動能指標調整權重,選出各產業排名前五名,建構為55檔成分股之組合,現有成分股計有55檔。

  • 操盤心法-半導體、高股息、AI趨勢吸睛 分批布局

     總經與市場觀察: 上周國際最新總經包含美國公布4月份PCE平減指數月變動率由0.1%上升至0.4%,年增幅由4.2%加速至4.4%;核心PCE月變動率由0.3%加速至0.4%,年增幅則是由4.6%加速至4.7%;顯示通膨居高不下,對Fed貨幣政策持續帶來壓力。  上周台灣主計處公布第一季GDP由前季的年減0.78%下滑至年減2.87%,延續2021年第一季以來的下行趨勢。民間消費成長6.48%,然出口下滑10.8%,顯示疫情後的復甦呈現內熱外冷的情況。同時主計處也釋出2023年GDP預估,第二季年增1.82%、第三季年增3.18%、第四季年增5.77%,全年則為年增2.04%,雖然低於2022年的2.35%,主要受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放緩,但整體來看也呈現漸入佳境。  與總體環境相呼應的台股,受到經濟內熱外冷的情況,疫情過後搭配全民普發現金,以及壓抑許久的出國需求,帶動吃喝玩樂概念股。然而,觀察近期台股類股的成交值占比,顯示投資氛圍已悄然轉向電子高人氣族群。因此,主計處預估的倒吃甘蔗總經趨勢,在全球AI產業的指標龍頭公司輝達(NVIDIA)最新展望,看好AI需求強勁帶動下,正增產以滿足激增的需求,下半年公司已掌握不可置信的在手訂單,使得實現主計處的正向預估更顯得不容小覷。  投資建議:  除總體面及產業面的支撐,資金面亦非常有利於台股動能增溫,尤其時序進入5月的最後一周,MSCI指數季度調整在即,如此一來將牽動國內外龐大被動式資金配置的大挪移。如MSCI台灣指數新增緯創、創意兩檔成份股,而且沒有刪除的成份股。而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預估本次亦將納入緯創、日月光,兩檔新增成分股;並刪除國巨、中華電,兩檔既有成份股。點出MSCI本季建議被動式資金的三大加碼關鍵:「半導體」、「高股息」、「AI大趨勢」。  以近期三大法人的買賣超觀察,台股因應MSCI所衍生的大幅資金板塊挪移,應有逐步加溫的狀況。投資人短期應可多加留意「半導體」、「高股息」及「AI大趨勢」類股。今年的投資操作重點,應考量目前仍處於Fed「縮減資產負債表」的緊縮政策的大週期,搭配國人超額儲蓄的資金不再外流,預期未來的資金潮流以內資持續加碼的可能性最高。  建議投資人可精選後市易受資金青睞的標的,如:「半導體」主題、「高股息」主題或者是同時兼具「半導體」以及「高股息」的ETF;搭配「定期定額」、「波段操作」兩大策略因應現階段的金融環境。

  • 0050寫新頁 規模突破3,000億元

     台灣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在成立將滿20周年前夕規模突破3,000億元,29日達3,048億元,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基金,與兩檔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00878)合計市占率逾國內股票ETF的50%,推升台股ETF基金淨資產規模逼近1.1兆元。  0050將在今年6月25日成立滿20年,寫下國內ETF基金發展史上多項紀錄。除是成立最久的的ETF基金外,由於主要投資國內市值前50大企業,20年來台灣50成分股市值從2003年6月的5.9兆元,至今年5月29日收盤為35.1兆元。0050股價亦從掛牌首日收盤的37.08元,29日收盤已達126.75元,期間並累計發放現金股利46元,2021年達成累積配息超越發行價格的紀錄,至今創造逾550%的含息報酬。  規模成長方面,0050在2011年6月規模突破1,000億元、2022年3月突破2,000億元、2023年5月29日突破3,000億元,除反映台股長期成長,更是開啟國人投入ETF市場的指標。據證交所4月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0050除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即將突破20萬戶,更已連續31個月連霸最受歡迎定期定額ETF標的。  不只散戶青睞,外資也連續加碼,29日買超4,503張,累計連十日買超元大台灣50ETF達10萬餘張,持股比率從5月15日波段低點1.63%拉至29日的6.2%。

  • FANG+指數飆 科技ETF甩頹勢

     美股行情熱絡,截至5月19日,標普五百今年來上漲近1成,這波行情主要靠科技巨頭帶動,若扣除科技巨頭的貢獻,今年來標普五百甚至不漲反跌,顯示目前資金主要流向仍以科技巨頭為首,且市值節節攀升,也使科技巨頭代表的FANG+指數,在美股中權重隨之上升。  據統計至5月19日,FANG+指數成分股中的九大科技巨頭,包括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輝達、特斯拉、META、超微半導體及網飛,總市值已逼近10兆美元,占標普五百權重達到27.39%。  尤其今年AI熱潮受矚目的輝達股價翻倍,推升市值大幅躍進,3月擠下股神巴菲特創辦的波克夏,成為標普五百指數第五大企業。特斯拉及META市值也在股價上漲的帶動下大幅增加,使標普五百市值前十大企業中,有七檔皆為科技巨頭。  AI浪潮更推升國內相關科技ETF基金擺脫頹勢,成為今年績效最佳的族群。統一FANG+、富邦NASDAQ正2、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元宇宙等科技ETF基金今年來報酬都超過3成,追蹤尖牙股為主的統一FANG+,報酬率更高達5成,成為今年最風光的ETF基金。  統一FANG+ETF基金經理人林良一表示,科技巨頭今年來強勢表現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天時是聯準會升息循環進入尾聲,科技股評價修正利空出盡,對未來景氣下行環境,科技巨頭因營運較其他類股穩健,占盡天時優勢。地利是3月以來歐美銀行股接連出現流動性危機,股市資金大幅撤出銀行股,轉向較安全的科技股,中小型科技股在高利率環境下的融資壓力大,科技巨頭坐擁龐大且穩定的現金流,獲得資金青睞。人和即今年以來全球瘋AI,為科技巨頭創造優越的環境。  林良一指出,目前AI領域因技術研發需仰賴海量資源,市場由幾大科技巨頭主導,如微軟、谷歌及META等AI技術先驅,且AI模型訓練需要的高階處理器市場,則由輝達及超微半導體瓜分。科技巨頭作為AI的主要玩家,帶動FANG+指數今年來飆漲超過5成,也為指數增添長線成長潛力。

  • 大華元宇宙科技50 7/6下市

     證交所表示,大華元宇宙科技50(00906)ETF,將自今年7月6日起下市。該基金已達近30個營業日淨資產價值平均值低於1億元之終止信託契約標準,大華銀投信向主管機關申請終止上市並獲得核准。  證交所表示,7月6日下市前,投資人仍可於集中交易市場買賣。大華銀投信公司網站(https://www.uobam.com.tw/)。

  • 資金簇擁 債券ETF爆追募潮

     美國聯準會升息有望暫歇,投資資金急卡位,投信亦爆債券ETF基金追募潮。據投信投顧公會公布,光是5月就有八檔債券ETF基金追募,尤其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基金、元大20年期以上AAA至A級美元公司債券ETF基金都是第五次追加,若以八檔ETF基金額度上限都申請200億元來看,未來還有1,600億銀彈湧入債券ETF。  今年以來債券ETF基金申請追募風潮一波接著一波,繼3月起陸續放行千億元以上之後,5月又緊接著一波投信業者申請追募,且在等待核准期間,陸續有元大、國泰投信公告暫停初級市場申購,即便核准後也擬以登記與抽籤的方式配售,就是擔心新籌碼「不夠賣」,可見買氣熱烈。  投信業者透露,這波債券ETF基金的搶購潮,法人力道略勝一籌,主要是因後續利率下行環境,資本利得空間可期,加上債息穩健,法人資金投資意願大增,法人投資額度較大,很快就將額度用完,才會出現控管額度措施。  近期債券ETF追募熱潮,證期局也緊盯中。證期局指出,近期沒有壽險公司大買債券ETF的「包檔」現象,反倒是一般散戶加碼較多,因為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一般理專投資建議都會叫投資人買進債券。  檢視5月追加的八檔債券ETF,已有七檔都在1天至3天內經投信投顧公會審查完畢、轉進證期局、央行審查。證期局說明,過去因為債券ETF曾出現壽險公司「包檔」,所以訂有ETF投資人分散管理措施,一是投資分散措施,單一投資人持有單一ETF比重不得超過50%;基金規模未達30億元者,單一投資人持有單一ETF比重上限放寬為70%,一般若不符合分散性的就不會送件,ETF追募是採申報生效制,申報後七日就可生效,目前並沒有卡關現象。  投信法人提醒,債券ETF因可用小額資金買入一籃子的優質債券,且交易便捷,無論法人或散戶今年來的申購踴躍,創下有史以來追募債券ETF遞件數量新高,但也容易出現投資人追捧而溢價的情況。一旦溢價幅度太大,代表著ETF的市價偏高,為避免買貴,可以透過投信官網來查詢ETF折溢價狀況,否則追高買入,承受的風險也會愈高。

  • 債券ETF狂潮 00878也嚇壞 這檔今年來股民飆增10倍

    美國聯準會升息近尾聲,債券殖利率仍處於高檔區,2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在4%以上,投資人為鎖定高息、加上看好升息循環結束後,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債券ETF成為今年來當紅炸子雞。 債券ETF熱滾滾,國內掛牌ETF規模前10名,除了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等3檔國民ETF之外,其餘7檔清一色是債券型ETF。 00687B國泰20年美債,雖然規模僅3百多億,但近1個月快速成長56%,受益人數增幅更是驚人,從去年底2841人到上周31503人,增幅超過10倍,遠高於規模前2名的債券ETF: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前者今年來受益人數大增2.9倍、後者也增加2.79倍。 相較之下,股民人數高居台股ETF第一的00878,受益人數達103萬人,今年來增幅29.3%,雖然傲視同類型ETF,但與股民人數狂飆的債券ETF相比,卻遜色不少。 投資人大舉湧入債券ETF,使得投信爆發債券ETF基金追募潮。今年以來債券ETF申請追募一波接一波,繼3月起陸續放行逾千億元後,5月又一波投信申請追募,且在等待核准期間,陸續有元大、國泰投信公告暫停初級市場申購,甚至考慮以登記與抽籤的方式配售,擔心發行的籌碼「不夠賣」,可見買氣之熱烈。 不過,法人提醒,債券ETF追募、申購踴躍,容易出現投資人追捧而造成溢價,投資人買進之前須注意淨值與市價差距,若出現大幅溢價,等於債息先貼進去,恐怕不划算。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哲哲老師無腦買0050賺爛 賺千萬捐200萬給讚 但網暴動:「我還參加投顧幹嘛」

    最台最大ETF元大台灣50(0050),昨股價收126.75元,創近1年新高,規模也衝上3,048億元,躍首檔3千億俱樂部ETF。全台最狂分析師、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也在0050股價不斷攀高之際,趁機高歌離席,狂賺1151萬元,並信守諾言,不賺到1千萬不出場,還要捐200萬元做公益,家扶、慈濟、創世、動物緊急救援協會都收到他的愛心了!網友大讚「做愛心給推」。 網友暱稱「哲哲老師」的郭哲榮,在去年7月台股跌破萬五時,為表示看好台股,自砸3千萬買0050,還秀出對帳單證明,但他第1天進場就賠百萬,後來台股最低跌到12629點,0050股價也從115元跌到96.5元,郭哲榮沒有被嚇跑,又加碼3千萬,共花6千萬買0050,堅持要賺到千萬才出場,最慘時帳面一度虧500萬元。 今年台股因輝達旋風、AI鏈狂飆,站上16,600點,0050也漲上126元,郭哲榮最初每股成本約115元,後來在低點加碼,可能買在96.5元甜甜價。如今全部出清,報酬率約20%,證明買0050也是可以大賺錢。郭哲榮笑說,當初買0050一度虧500萬,被很多人笑,他還是平常心,但感嘆如果是低接台積電,現在可能賺更多。 自認是「強者的孤獨」的郭哲榮在臉書粉專表示,「我的0050千萬之路,終於達標!買0050就是為了證明,我不需要靠任何人,就是有辦法大暴賺!而且我0050一度賠500萬,當時我還拜託大家買,踏著我的血前進,也沒有人理我,結果笑到最後的就剩我!」 網友想法一面倒,「買0050,我還參加投顧幹嘛」、「哲哲告訴大家,千萬別加入投顧,低接0050就好」、「買0050就能賺爛,你各位別再傻傻繳會費啊」、「折折就教你了,有錢繳會費不如拿去買0050,無腦多」、「他就跟著國安基金進場買0050啊,根本送分題」、「1100萬捐了200,還有900萬,羨慕!」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抓破腦袋想不透?00878沒踢開發金、還加碼1.7萬張 更悄悄掃貨重量級「輝達概念股」

    元大高股息(0056)上週拋出重磅消息從年配改季配,同時納入平準金機制佔據媒體版面,但擁有百萬股東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當下也在關鍵時刻,計畫在月底前完成換股操作。擁有百萬人訂閱的YouTuber「柴鼠兄弟」觀察,878持續買進緯創和日月光,「2進2出」應該蠻確定,但意外的是沒有出現第3家新的成分股,同樣令人好奇的是,被保留的28檔成分當中,有5檔殖利率不到3%,但近期878積極加碼聯發科,難道是為了救配息? 878上周更新成分股,緯創和日月光名列其中,對照個股權重明顯減持中華電和國巨,短短5天減少的張數將近4成,這次調整「2進2出」態勢很明顯,不過有網友質疑,緯創已經大漲一段,878現階段開始買,是不是等於剛好幫早就將緯創納入成分股的0056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抬轎? 統計到昨天為止,878一共持有緯創54,447張、日月光10,380張,對中華電和國巨持有的張數,則從5/24日的31,580張、8,712張減至19,468張、5315張。而持有緯創和日月光的比重分別是1.81%、0.55%。 「柴鼠兄弟」在臉書表示,878對中華電和國巨的減碼幅度明顯超過其他家,再加上這次新納入的只有2檔,這次「2進2出」應該蠻確定的,但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沒有第3家新成分股。 「柴鼠兄弟」同時分享一周以來的觀察,首先是為何開發金沒被刪除?「柴鼠兄弟」表示,已經有熱心網友詢問國泰投信,得到回覆的重點是「5月成分審核的資料基準日是截至4月底」,因為開發金是5/5才開完董事會宣布今年不配息,已經過了878指數的資料審核基準日,所以無法即時反應不配息的結果。 簡單講就是878「水逆吃了悶虧」,畢竟成分公司要什麼時候宣布股利,並非ETF可以控制的,要把這個結果怪給878不太公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對開發金的張數不減反增,一個禮拜增持了1萬7千多張,截至目前權重2.86%。因為878是30檔而非50檔,所以平均下來每一家公司的影響力都不小,少了一隻可以貢獻息收相當可惜。 重點觀察二,878中有5檔殖利率不到3%。「柴鼠兄弟」表示,被保留的28檔成分當中,仍然有5檔殖利率不到3%,包含台泥(1.32%)、國泰金(2.05%)、富邦金(2.48%)、第一金(2.88%)、南亞科(2.96%)。其中台泥早在3/24就已經公告股利,但以這麼低的殖利率卻仍被指數保留,而殖利率同樣是1字頭的國巨就被刪,甚至擁有3%的中華電也被刪,看到這裡還真的有點一頭霧水。 「柴鼠兄弟」表示,難道MSCI 88檔裡面都沒有殖利率更高的公司了嗎?推斷也許台泥過去配息和ESG加了超多分吧,畢竟878是比過去1年&3年。 重點觀察三,「柴鼠兄弟」表示,對比上週,聯發科張數的增加幅度將近3成,是被加碼最多的公司,最近4個交易日每天都買進480張左右,上週五權重只有大約2.4%,5天之內已經拉高到3.2%(註:到昨天已到3.42%)。而聯發科是878目前所有成分股當中,唯一殖利率有10%以上的,拉高發哥的占比或許有機會多補一點息收。 最後,金融占比幾乎沒有改變,「柴鼠兄弟」表示,5/19時電子52.1%、金融25.3%,到5/26電子52.8%、金融25.1%,初步看起來金融占比似乎沒有要下修的樣子,但這還有待整個調整完才能確認。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柴鼠兄弟」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小0050很會漲 搭0056出運啦!股添樂妙喻:用股息泡妞不如押它 直接拿下丈母娘

    高股息ETF始祖0056改季配息,00850也跟進,搭00713等於月月領,完全滿足存股族「內心最軟的一塊」。從去年殖利率來看,0056和00713都逾7%,00850近5%,但00850是市值型ETF,外號「小0050」,這相差1、2%息,就藏在今年一路高飛的漲幅裡,績效還贏大盤。分析師股添樂表示,年輕人與其拿股息去泡妞,不如留在00850,可以幫你多賺錢,占比越高,資產就增值越快,也能直接拿下丈母娘。 股添樂在臉書粉專「股添樂股市新觀點」發文表示,近期ETF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無疑是老牌高股息ETF 0056總算放棄抵抗,從「年配息」改成「季配息」,順應市場潮流了。不過老實說,對這項更動並不感意外,畢竟季配息可以說是高股息投資人「內心最軟的一塊」。 股添樂指出,比較意外的,反倒是另一檔市值型ETF: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直接從年配息改成季配息了。很多人對這檔ETF感到陌生,其實它和0050、006208、00692同樣屬於貼近大盤的市值型ETF。 由於同類型商品中有0050這座大山,導致它天生就缺乏關注度,就算多了「ESG」這項血統純正的標籤,仍然無法順利擠進股民的自選清單。如今調整為季配息,搖身一變為首檔季配息的大盤型ETF,辨識度算是明顯提升了。 客觀來說,這檔ETF自2019年上市以來的表現其實還不錯,起碼20元發行的ETF如今32元,同期間也交出了高於大盤5%的報酬,毫無疑問是穩妥妥追蹤大盤走勢方向,表現還有機會比大盤更好。 元大把它和0056、00713合組了「月配息全家桶」,2檔高股息搭配1檔大盤型,這種「2高1低」的組合,雖然看似各1/3投入,可以股息與價差兼顧,不過,股添樂更建議年輕的朋友,盡可能提高在00850這類大盤型ETF的比重,因為漲幅空間大,比高股息ETF少的那1、2%息就放在裡面,參與成長。 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年輕就是本錢,這個時期多領的股息,也是被你拿去泡妞,不如留在股票裏頭,讓它多幫你賺錢。股添樂透露,也是偏好大盤型ETF勝過高股息,抱持的戰略思路很清晰,用少一點的股息,換得更大的資產增值,目標是直接拿下丈母娘。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小白提問意外發現 分享0050投資失敗經驗 怨個股比較好 操作方式網一看全傻了

    對資金有限的小白而言,即使是最簡單的定期定額ETF投資,要抱住都不是容易的事。有網友列舉3點ETF買法,想知道網友都會選哪一種;同時,他也好奇,大家買ETF是否真的能長期抱住。從回覆可見網友的觀點幾乎差不多,不過,該文釣出一名網友分享定期定額投資0050失敗的經驗,讓網友不解,「這麼簡單的操作怎會有人賠錢」。 有網友在PTT股市板以「各位買ETF是定期定額還是感覺對了就買?」為題詢問眾人意見;原Po透露,「小弟最近開始在買ETF,目前是採用純定期定額的方式,雖然知道投資ETF大部份都是長期作戰,也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析,不用怕定期定額時買到高點的理論,但還是蠻好奇,各位在買ETF時的投資方式是哪種呀?」,他給出3個選項,分別是「1.純定期定額、2. 定期定額搭配逢低加碼、3.沒有定期定額」;他也好奇,「另外各位的ETF真的都是長期抱著嗎?還是說看到有價差時也會賣掉?」 大多數人的操作都差不多,紛紛表示,「跌的時候定期定額。漲的時候停扣」、「不定期不定額,設定自己要的價位,低就買一次,每次要買的比上次低」、「看感覺買,但每個月固定的投入即使恐懼也要要強迫用完」、「ETF不就是定期定額之設定好了之後就不管了嗎..一兩年後再來看」、「存股等著分股息..其實ETF,波動平常也不大,一個月買一兩張也不用在意價差」。 不過,有一名網友針對原Po貼文,單獨發文回應並分享自己定期定額投資0050失敗的經驗,該網友表示,「股票萬七多的時候,每個月定期定額2萬,買0050的基金,虧了2年到現在才回來,一度虧了10%,中間沒任何加碼或是多買,就是定期定額,最近回來連本帶利大概賺了1%,直接清掉,可能進場時機點不對,但仔細想多這一點的毛,根本沒搞頭,如果錢不多」;該名網友抱怨,「一樣的錢要搞一波退休還是買股票好了」。 看到這名網友的操作,網友不解,「這麼簡單的操作就能穩穩年化5%以上,怎會有人賠錢」,並表示,「要沖上萬九了,要賺一波,你卻賣掉」、「你搞錯了吧...這種定期定額買法,越跌才要越買,虧到10%,完全沒繼續就是錯誤的阿」、「看這篇就知道為啥定期定額也能賠了」、「這操作太謎」。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