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ETF

的結果
  • 退休族、小資族必須看!美債ETF息差雙賺 10檔爆紅1表掌握

    美國Fed暫停升息,推升債市長多格局,觀察台灣掛牌的88檔債券ETF中,上周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增加最多的前10檔,過半是美國長天期公債ETF,周增都逾1.8萬張,其中00931B(統一美債20年)增幅以9.38%居冠;而本周開募的00933B(國泰10Y+金融債),每單位價格比同類ETF低一半,加上月月配搭平準金機制,有機會債息價差雙頭賺,適合小資與退休族群留意。 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觸及16年來新高,牽動美債ETF熱燒,投信法人分析,據Fed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年底前仍有升息1碼空間,2024年利率預估中值為5.1%,意即明年將啟動降息循環,有2碼的下行幅度,2025年、2026年也將各降息5碼、4碼,3年合計共11碼。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待啟動降息循環後,債券價格有望反彈、資本利得空間可期。 她也說明,影響價格彈升幅度的重點是存續期間,存續期間可用來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存續期間數值愈大,代表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愈高,也就是說,存續期間越長的債券,越能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的利多。 以周一(9/25)才以15元開募的00933B為例,主打月月配息、加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等2大特色,相當適合退休族或小資族,截至9/22止,追蹤指數的平均有效存續期間近12年,當利率下降1%,債券價格有機會上升約12%。 此外,受益權單位數周增8.55萬張至99.69萬張,增幅高達9.38%的00931B,上市僅1個多月,規模已來到143.17億元,逐步逼近追募門檻,堪稱近期的債券ETF吸金王。 統一基金經理人許雅惠分析,據9/23 FedWatch利率期貨數據,市場普遍認為Fed11月利率將按兵不動,即便12月再升1碼,也很有可能是本次升息循環的最後階段,後續預計將維持一段時間的高利率,最快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長天期美債殖利率通常會在Fed升息尾聲觸頂回落,投資人若在此前買進並持有,直到降息循環結束,有機會獲得殖利率回落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債市遭血洗、巨鱷要放空…679B、687B創低「還是很多人搶」5大債券ETF重點一次看

    美國政府關門倒數計時,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示警恐會對其「AAA」信用評級產生負面影響,讓美債殖利率再度飆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2007年新高,國內人氣最高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續創歷史新低價,而國泰20年美債(00687B)也跌破「3字頭」,債券ETF一片慘綠。 全球3大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在8月的時候下調美國信用評等,從原先的「AAA」降至「AA+」,當時引發不小的股災,市場信心被打亂;由於標普(S&P Global)更早在2011年便將美國信評降至「AA+」維持至今,因此在3大信評機構中,目前僅剩穆迪仍維持最高的「AAA」評級。 穆迪的發話震撼債市,2年期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債券投資人剉咧等今天開盤。 以目前美債人氣最旺、五日均量最大的前五大為例: ●元大美債20年(00679B):開盤再度跳水,自「3字頭」失守後,今天已見「28字頭」,最低來到28.67元,截至中午12點左右成交量近5萬張,比昨天3.8萬張明顯放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00679B的溢價幅度已經略為收斂,但今天盤中仍見0.87%的溢價幅度,投資人買進的時候宜留意。 昨天8大官股仍持續買進00679B,買超3100多張,為買超第4名。00679B上次配息0.28元。 ●國泰20年美債(00687B):開盤就跌破30元整數關卡,最低來到29.83元,截至中午成交量近3.5萬張,已經接近昨天1.2萬張的3倍。00687上次配息0.25元。 ●統一美債20年(00931B):以14.15元開盤,盤中最低跌幅將近2%,成交量到中午已經超過2萬張,為昨天9000多張的1倍之多。00931B首次配息預計於9/30評價,10/18公告每單位配發金額,10/20除息。 ●富邦美債20年(00696B):今天以30.32元開盤,最低跌至30.31元,截至中午成交量逾9000張,和昨天9600多張相近。00696B上季每單位配發0.23元。 ●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今開盤跌破「25字頭」,以24.75元開出,最低來到24.74元,截至中午成交量4000多張,超過昨天2200張近1倍。00857上季每單位配發0.34元。 債市遭血洗,有網友在PTT以「美債賠好多,加碼or停損?」為題,指出昨晚為美債屠殺日,10年債破4.5,30年債破4.6,都突破去年高點,TLT直債破去年低點,目前來到十年新低,問大家該如何是好? 網友支持買的「買來蹲、放著配,好蘇湖」、「美債不會輸!放20年」、「買ETF或直債沒什麼好怕的,順便借券多賺點利息」、「正二不要碰,正常都還有息可領,放久會回來」。 但也有不贊成,「高通膨環境下買債永無翻身機會」、「華麗炒底策略失敗」、「巨鱷阿克曼(不是古魯曼),已經嗆聲全力做空30美債,預估做到5.5%殖利率」、「不熟悉的東西不要想抄底…那就是賭博」。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超越標竿 6檔績效勝0050 前三名報酬率逾18% 1檔銅板價「小學生都能買」

    台股ETF買氣強,市值型貼近大盤,長期投資有機會股息、價差兼得,廣獲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可說是市值型的標竿,常被拿來作為市值型ETF優劣的標準,有投信分析,從近1年績效看,有6檔表現優於0050,前三名的報酬率都超過18%,第一名是表現最好的是永豐臺灣加權(006204)達20.54%;另外,有1檔銅板價入手,對新手存股族言CP值超高。 富蘭克林投信觀察觀察台股9檔市值型ETF,截至今年7月底,有6檔優於元老級0050,前三名依序分別是006204、00905、00850,報酬率都超過18%,分別為20.54%、18.89%和18.52%。 值得注意的是,00905目前股價不到10元,除了價格親民,適合資金有限的新手存股族,若只買1張,1萬元內就能買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優質個股;另外,00925也透過品質、動能、價值和風險偵測等量化多因子篩選機制進行選股,以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效果。 放眼國內ETF市場,總規模以逾3.2兆,股東人數將近730萬人,其中,又以台股ETF買氣最旺,規模及股東今年人數就分別增加超過3,760億元及117萬人。對於台股ETF成為聚寶盆的原因,富蘭克林投信分析,第一,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位居要角,像是鴻海、台達電之於電動車,緯創、華碩之於AI。 第二,台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最明顯就是台積電目前位居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廣達為全球第一筆電代工廠。 第三,台股殖利率高,據彭博數據,去年台股殖利率3.7%,優於全球重要股市,包括美股1.4%、歐股2.9%、陸股2.1%、日股1.9%、韓股1.9%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超越標竿 6檔績效勝0050 前三名報酬率逾18% 1檔銅板價「小學生都能買」

    台股ETF買氣強,市值型貼近大盤,長期投資有機會股息、價差兼得,廣獲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可說是市值型的標竿,常被拿來作為市值型ETF優劣的標準,有投信分析,從近1年績效看,有6檔表現優於0050,前三名的報酬率都超過18%,第一名是表現最好的是永豐臺灣加權(006204)達20.54%;另外,有1檔銅板價入手,對新手存股族言CP值超高。 富蘭克林投信觀察觀察台股9檔市值型ETF,截至今年7月底,有6檔優於元老級0050,前三名依序分別是006204、00905、00850,報酬率都超過18%,分別為20.54%、18.89%和18.52%。 值得注意的是,00905目前股價不到10元,除了價格親民,適合資金有限的新手存股族,若只買1張,1萬元內就能買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優質個股;另外,00925也透過品質、動能、價值和風險偵測等量化多因子篩選機制進行選股,以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效果。 放眼國內ETF市場,總規模以逾3.2兆,股東人數將近730萬人,其中,又以台股ETF買氣最旺,規模及股東今年人數就分別增加超過3,760億元及117萬人。對於台股ETF成為聚寶盆的原因,富蘭克林投信分析,第一,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位居要角,像是鴻海、台達電之於電動車,緯創、華碩之於AI。 第二,台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最明顯就是台積電目前位居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廣達為全球第一筆電代工廠。 第三,台股殖利率高,據彭博數據,去年台股殖利率3.7%,優於全球重要股市,包括美股1.4%、歐股2.9%、陸股2.1%、日股1.9%、韓股1.9%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00929超狂加薪地圖曝「從1萬到10萬」 選定目標往前衝!

    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自6月以來吸引龐大目光,到上周為止總受益人數來到36.7萬人,規模今(9/26)則來到791億元,逐步逼近800億大關。由於太多人關注,財經粉專「知美Jimmy」根據大家需求,整理出超狂加薪表,只要持有不到91張,就能夠「月月加薪1萬元」。 「知美Jimmy」以過去3個月00929每單位配發0.11元、9/22收盤價計算: ●加薪1萬元:需持有90.91張,總成本約158.54萬 ●加薪2萬元:需持有181.82張,總成本約317萬 ●加薪3萬元:需持有272.73張,總成本475.6萬 ●加薪4萬元:需持有363.64張,總成本634.1萬 ●加薪5萬元:需持有454.55張,總成本792.7萬 ●加薪6萬元:需持有545.46張,總成本951.2萬 ●加薪7萬元:需持有636.37張,總成本1109.8萬 ●加薪8萬元:需持有727.28張,總成本1268.3萬 ●加薪9萬元:需持有818.19張,總成本1426.9萬 ●想加薪10萬元:需要持有909.1張,總成本約1585.4萬元 「知美Jimmy」表示,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適合買進,但提醒投資人不保證未來現金股利金額,且配息不一定填息。 00929今天量能12.1萬張,根據復華投信官網,最新淨值17.28元(面額15+收益平準金0.91+資本損益平準金1.37),以今天收盤價17.34元來看,溢價0.06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知美Jimmy」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買的是信仰! 919、929直接暴衝 為何就是偏愛高股息? 網老實回:「誰在乎錢哪來」

    台灣人熱衷高股息ETF已非新鮮事,透過高息存股領息似乎也形成一種信仰,但熱衷到什麼地步,卻讓人難以想像。有PTT網友震驚,台灣人為什麼就是偏愛高股息?這直接讓00919、00929的規模暴衝。在留言處,網友熱烈發表自己的投資觀點,其中一名網友一針見血,1句說出買高息存股族的心聲。 有網友於PTT發文表示,00929跟00919規模都成長超快,截至9月19日,00929直接在高股息排名裡面第三,00919的規模也超過00713變成第四,兩檔規模衝這麼快,讓原Po驚呼,「真的覺得不可思議」;他接著說,00929大概就是第一檔月月配,非常的吸引人,而00919則是先公布四季都可以配0.54,能夠穩配大概是存股族最想聽到的,一年殖利率能夠有10%的ETF也是很少見;上面兩點都很吸引人他都懂,但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台灣人就是偏愛高股息呢?」、「直接讓兩檔ETF規模爆衝啊?」 不少網友跳出來解答,「洗腦成月月配為月月賺」、「因為00919配0.54很高啊」、「都聽到00919能穩配高息了當然買爆」、「市值管理法,ETF市值還在漲買就對了!」、「規模前幾大都是高股息絕對是真愛」、「我從00919一開始就買到現在了,真的覺得不錯」、「主要是八大官股一直買00919、00929,或許不是散戶買的」;更有網友老實說,「有錢領就是爽,誰在乎錢哪來的」 但也有不少人看衰認為,「看到00929的成份股清一色電子股,就覺得沒有風險意識」、「台積電夠強了吧,去年被殺到38X,00929那一票電子股是有比台積電強嗎?扛的住崩盤嗎?這些散戶真的欠割」、「散戶就87,整天想要息,人家要的是你本金」、「到時後又一堆文章,我該停損00929嗎?沒有股息怎辦?」、「最扯賣房子去買00929,或是借錢去買,真的超無言」。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00878當飆股漲了就賣?達人揭投資ETF3大態度 小心「成交量失真」、「個股兩極化」2大雷

    台股投資人瘋ETF,且呈現越跌越買。根據集保中心的統計,總受益人數已經突破550萬大關,投資達人「小股東的大投資」認為,在可見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ETF會是台灣市場的主流。但他也提醒,即使ETF有分散風險、穩定市場的特性,但也會驅使個股將呈現兩極化及成交量失真,投資人不可不慎。 「小股東的大投資」在部落格分享,若把時間拉回2年前,問投資人:台灣有那些ETF,相信有很高比例的人能回答0050、0056和00878,但多數投資人可能對債券型ETF或其它款式ETF沒概念。2年前欲投資ETF的人只需要很單純的決定指數型或高股息;年配或者季配息。 但時至今日,這問題可真難回答,ETF百花齊放。究竟該怎麼選呢?ETF的泛濫又會不會是曇花一現,只是投資巿場短期的亂象呢? 小股東認為不會,他堅信ETF將是台灣巿場未來一段很長時間的重要投資主流。 而ETF這種指數化基金的投資模式,相信也是台股更接近成熟巿場的一種表現。 截至2023.08月份,2023年度各類型ETF新發行上巿有15檔,2022年及2021年新發售的也各有24檔。目前在台灣上巿及上櫃交易的ETF(含ETN)則高達240檔。如果投資朋友只想投資純台股,以台股為成份的ETF亦有多達44檔可作挑選,並且在短期的未來還會急速的新增。這數量應該足夠餵飽投資人對ETF的熱切需求了。 ETF巿場的特點 ●投資人更自然地達成分散投資的效果 這是ETF的基本特性,也是最大優點 ●具有穩定巿場的特性 ETF的換股機制是已規範的,所以當ETF買入成份股後其持股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這無疑也為巿場帶來更安定的作用。 ●台股個股將呈現兩極化的發展 在台股股票型ETF的44檔中,多數的成份股類別為大型股、高殖型及科技類股,同類型的ETF其成份股的重叠性是高的。在ETF成為投資主流後,受ETF選入的個股及未逢ETF選入的個股將是不同命運的差別。 ●台股的成交量失真 假若投資人買入100億的ETF,投信公司將此100億再買入成份股,則成交量概為200億。以重複消費的邏輯來看,是有些失真的。然而這也是ETF巿場的正常現象。 投資人該如何選,以及怎麼看自己投資的ETF? ●ETF仍然不盡相同,因為大部份被追蹤指數乃是指數公司依投信公司的需求所制作的指數,其內容包含成份股的選股方式、成份股的調整時程以及更多的限制條件。或許我們可以說這些ETF多少有些(主動)的成份在其中,然而更透明的訊息被揭露,對投資人仍是有益的。 所以投資人在選擇ETF時,仍應詳閱該ETF的選股邏輯是否符合你的投資意念。 ●同質性的ETF,建議買一檔即可。例如高息型的擇一即可,另外的資金則可配置指數型ETF或債券ETF。可以讓自己的總資金真正達到分散風險的成果。 ●慎選ETF的配息頻率,並非月月配就是好。感覺上來說每月配息,拿到現金馬上再投入之複利效果可達到月循環複利。但投資人如果是小資族,每月配息都啃蝕你一筆滙費,積少成多也未必有利於投資人。 ●關注內扣費用,因為這是你無形中持續流失的血液。 台股ETF規模在2023.05月已達3兆台幣,我們假設總內扣費用平均0.5%,則每年投信公司和保管銀行可在ETF產品上扣走我們150億台幣。 ●理解高股息的真實內含 當大量的投資資金湧入高息型ETF,轉而將高息型的成份股股價推高後,或許ETF的指數歷史回測其殖利率達7%,但未來的殖利則未必仍達7%。此時若投信公司以平準金或交易價差作予配息,其配息額仍然由基金的淨值中減除,此則失去了股息的基本意含。 投資ETF的態度 筆者認為投資ETF的態度應該以儲蓄的心態來面對。 ●佈局多元類別的ETF(指數型、高息型、債券型、海外型),投資檔數有含蓋多元即可,毋需求多。 ●累積數量,靈活的買入方式,持續加大持有的部位。例如定期定額,並且在相對低檔時再增額買入。 ●穩定地持有,配息再投入,加速資產部位的累積。切莫把ETF當飆股來炒短了。 小股東說,投資是人生財富的一場沒有終止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送分題,唯需自己用心的作答才能取得高分。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小股東的大投資」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美債、高息ETF 愈跌愈買

     美國聯準會9月暫停升息但釋出鷹派訊息,暗示高利率將維持更長時間,讓股債市波動加劇,國內投資人趁機進場搶高息收益,讓台股高股息ETF和美債ETF的受益人數近幾周持續逆勢攀高,形成「愈跌愈買」趨勢。  據統計,8月以來台股ETF基金受益人數周周增加,上周再增加15.1萬人,已經是連續七周增加,且人數更勝前一周增加的10萬人,代表股市愈波動,愈多人想逢低進場撿便宜;總計今年以來,53檔台股ETF受益人共增加135.3萬人,總受受益人數已突破550萬人大關。  同時買氣明顯集中在15檔高股息ETF基金,其受益人數今年共增加117.8萬人,占了整體新增受益人數的87%,近期台股回檔整理,更見湧入人數增加。  美債ETF基金買氣也未見停歇,至上周為止,已連續24周受益人數持續增加,單周增加1.4萬人,推升今年以來受益人數成長390.7%,總計增加56.88萬人。  投信業者分析指出,美債與高息ETF兩類基金人氣超旺,主要是投資人對於高利息收益的殷切需求。其中美國債券殖利率來到相對高水準,雖債券到期前價格都會有波動,但只要投資的企業債不違約,就有機會將整體債券收益率長期鎖在高水位,許多壽險法人在內的中長線資金近期仍持續投入美債ETF基金。  台股高股息ETF基金則因台股企業殖利率仍居亞洲各國之冠,加上高息ETF基金從月配、季配到年配都有,除不少投資人用以規劃退休現金流。尤其台股近期陷入震盪,台股高息ETF基金有穩健配息,成為資金首選去處。

  • 《基金》首檔月月配+收益平準金 金融債ETF 00933B開募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灣市場首檔擁有每月配息且納入收益平準金制度的債券ETF 00933B,今天開始僅4日的募集,每張15,000元即可輕鬆入手。法人指出,台灣過去金融長債的ETF商品不多,國泰投信推出的「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追蹤「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該指數成立以來的累積報酬率有135%,年化波動12%,相較於MSCI世界金融股指數累積報酬率僅66%,年化波動23%,金融債可以說是報酬更高、波動更低,報酬風險比明顯優於金融股。 國泰投信認為,投資入與期存金融股,不如改買「金融債」,提早實現財富自由。「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經理人鍾郁婕進一步說明,雖然9月FED利率會議宣布暫停升息,但根據芝商所FedWatch顯示,市場預期最快可能於明年中開始降息,歷史經驗指出,2006年及2018年停止升息階段,美債皆呈現上漲走勢,長天期金融債則比美債更快反應降息的預期,價格更早走揚,全球資金持續看好債市未來上漲的大方向沒變,此時就是債市投資的甜蜜點,建議投資人選債要留意兩大關鍵,包括避免違約風險和比較債券的收益率。 以00933B追蹤的「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來看,該指數從公司債中篩選出信評在投資等級以上的金融產業債券,指數成分債有9成以上是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受到更高監理要求,基金並布局美國六大金融機構包括摩根大通集團、美國銀行、高盛、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及花旗集團,還有英國、日本、澳洲及瑞士等多個國家。成分債檔數分散,可降低過度集中某幾檔公司的風險;指數持債為投資等級,其中又以A1級的債券比重最高,投資人可安心持有。 除了不用擔心違約風險,00933B追蹤的金融債指數收益率也是表現相當亮眼,以市面上較安全的債種來比較,截至9月21日長天期金融債收益率約6.14%,又比全球公債的3.46%來得更高。債券市場目前仍嚴重折價,未來進入降息循環後,即可安心領高息,「再加碼」債券價格的穩定上漲,享受債息和價差兩頭賺。

  • 《基金》台股月配高息ETF又有新選擇 00934於10月中開募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高股息ETF為今年最火熱的投資商品。中國信託投信將推出首檔台股『純』高股息加月配ETF「中信成長高股(00934)」擬定10月16日至10月18日募集。該ETF追蹤指數是「臺灣優選成長高股息指數」,集結財務體質優、股息穩定性高、股息率高的台灣上市上櫃優質個股,除息淡旺季精準卡位,打造息利並進,讓投資人存股累息更有感。 中信成長高股息精選台灣上市上櫃市值前200大或前300大但近三年平均殖利率前50名,且符合近 3個月日平均成交額 2000萬以上的50檔高股息股票,指數成分股於每年的4月及9月進行調整。此外,中信成長高股息亦將歷史填息能力前50%優先選入50檔成分股。 據臺灣指數公司近10年(2013/07-2023/07)統計,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所追蹤的「臺灣優選成長高股息指數」,其年化報酬率15.05%,勝過臺灣加權指數的11.93%、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的8.33%、臺灣高股息指數的3.84%;且近五年平均股利率達7.42%,每年股利率更多數優於大盤指數及臺灣高股息指數。 中信成長高股息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中信成長高股息成分股主要聚焦成長性的潛力產業,包括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電腦及週邊設備及紡織纖維等產業,投資人可一次掌握潛力產業及個股的成長趨勢。 張圭慧也提到,中信成長高股息兼具高股息與高成長二大特色,首先是採月配息機制,讓投資人月月享有配息入袋機會、資金運用更靈活;二是臺灣優選成長高股息指數每年隨台股除息淡旺季,共調整2次,4月除權息旺季著重股息累積、 9月除權息淡季搶攻資本成長,相較於同類型高股息ETF,更能精準針對台股除權息淡旺季進行調配,打造息利雙收。該基金訂定首次收益評價日為113年6月30日。

  • 00929不香了?八大官股吃貨真相曝 抄底6檔債券「各種都要」網:怎麼輸

    美國政府10/1恐再次停擺,讓美債殖利率上周四(9/21)一度衝高,重挫債券ETF價格。不過8大官股無懼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周五進場抄底大撿甜甜價,一天之內買超前十檔當中竟有6檔債券ETF,其中買最多的是近日破底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一共買進7,584張,居買超冠軍。 台股上周大跌576.44點,跌破半年線支撐,國家隊8大官股連買5天共245.2億,在積極護盤之下,今(9/25)台股開盤果然止跌反彈。 8大官股上周五買超前十名當中有6檔債券ETF,分別是排名第一的元大美債20年7,584張,第三名統一美債20年5,038張,第五名元大美債20正2共4,074張,第六名元大投資級公司債3,833張,第八名國泰20年美債3,634張,第九名中信高評級公司債3,520張。 過去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8大官股買超常勝軍,但周五並未列在買超前十名名單中,引發網友熱議「美債抄底」、「開始買債囉」、「如果債倒了,八大也差不多要倒了,各種債全要了」、「美債真的套死我」、「買短債的都賺吧…買長債的才賠」、「蒿吐露絲」。 若以單周來看,00929仍是買超冠軍無庸置疑,全周買超78,502張,另外3檔高股息也入榜,分別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總計4檔高股息ETF吃貨15萬8316張,另外元大美債20年及統一美債20年也分別擠上榜。 上周8大買超前十名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78,502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美債20年15,715張、台積電14,912張、統一美債20年11,249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中鋼9,811張,台泥9,705張、聯電9,524張。 上周8大賣超前十名分別為:元大台灣50反1共66,590張、中華電4,687張、鑽石投資4,607張、中信中國50正2共4,189張、兆豐金3,226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共3,221張、理銘3,097張、興富發3,007張、華通3,005張、東元2,891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15元新歡又有甜甜價「永續、高息、月月配」手刀買起來?2大關鍵原因讓他再等等

    又有新的高息要上市了,標榜的永續、高息、中小型個股三大優勢,最重要的還是「月月配」,想要急著趕上車?且慢!投資達人「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表示,這檔代號00936的「台新臺灣永續高股息中小型ETF」雖然有中小型的「爆發性」及「高股息」,且非電比重高達3成,可以追蹤臺灣的「隱形冠軍」是他喜歡的優點,但因經理費偏高、且沒有平準金,讓他覺得想要投資可以再等等。 台股ETF今年受益人數突破530萬,光是今年就增加120萬,反觀主動式台股基金今年受益人數減少1.47萬人,總受益人數降至53.6萬人,等於被動式受益人數已經接近主動式的10倍,ETF早已成為投資人喜歡的投資工具。 Andyworld在部落格分享, 近年來在政府鼓勵之下,臺灣的ETF產品百花齊放,一時之間真的讓投資人很難選擇。這陣子新聞上出現斗大的標題,打著臺灣第二檔月月配的高息ETF即將募集上市,想必又要造成一些轟動。 有關這檔即將開募的ETF,Andyworld幫大家節錄重點如下: 1、由台新投信發行,名稱為「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代號00936,10/16開始募集。 2、國內首檔結合永續、高息、中小三優勢的台股ETF。 3、據統計,2020年7月31日~2023年7月31日期間,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指數回測累計報酬率高達110%,大勝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的51%及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指數的77%。 ●00936的細部資訊 Andyworld說,這檔即將募集的新ETF,官方有專屬的網站介紹,以下將基本資料、選股邏輯、產業比例、成份股等資訊跟大家分享。 一、基本資料: 由上面的資料可以得知,00936的經理費為偏高的0.4%,保管費則是和其他ETF相似的0.035%。每張發行價格與許多新興ETF一樣落在台幣15000元。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即6月與12月。至於大家最關心,也是投信大打廣告的配息頻率則是月月配。 二、選股邏輯: 從官網歸納出的幾個選股邏輯來看,第一步驟是先扣除市值前50大的上市櫃公司。第二步驟是著眼於流動性。第三步驟開始是他認為比較關鍵的核心,也就是先篩ESG。再來第四步驟是獲利,最後一個步驟就是依條件排列選出。 在ESG的篩選上,該指數是採取「臺灣永續評鑑等級BBB級以上」且「排除爭議性」與「重大事件黑名單」的公司。 獲利方面則是以「近2年ROE為正數」來當作篩選條件。 最後一個篩選的步驟則是靠兩個條件來排序,第一個為「臺灣永續評鑑評級」,第二個為「預估股利指標」。所謂的「預估股利指標」就是股利指標x(1+累積前三季同期每股稅後盈餘成長率) ;股利指標=近四季現金股利/審核資料截止日股價。 為了避免某個成份股佔比過重導致表現失衡,所以有設有個別成份股上限10%的限制,同時不得超過「自由流 動市值佔比」和「近3個月平均成交金額佔比」平均值之2.5倍 。 以上就是這檔ETF的遊戲規則! 三、產業分佈 這檔ETF的產業分佈在官網上直接用「電子」與「非電」幫大家做出區別,若是依照官網上的敘述,目前的狀況大約是電子:非電=7:3,對於不喜歡電子佔比過重的投資人來說,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四、前十大成份股 看完了選股邏輯和產業佔比之後,來看看這檔ETF的前十大持股。在十個名單當中有3檔為傳統產業,分別是聚陽、東陽與豐泰,產業分佈就如上述的配置一般,其中聚陽還是權重5.16%的第一大持股。聚陽與東陽的產品還跨足到現代科技產品,未來的發展性不可言喻。 Andyworld表示,除了常常跟大家提到的類臺灣50(0050和006208)及高股息(0056和00878)之外,他個人還有配置資金在0051,也就是元大中型100,看上的就是中小型股價活潑的特性,所以僅是當作價差操作的標的,不過也因為股價活潑,所以配置的資金也不多。這檔以中小型股為母體,又加入ESG和高股息的篩選條件,因此資訊一見報,的確有吸引到他的注意。 不過看過該檔ETF的資料後,Andyworld有以下想法: 1、配置非電產業有接近3成的比例,這方面比較是符合他的投資喜好。 2、不過對於股利指標這項條件,在投信官網能夠找到的公開說明書顯示,該檔ETF所參考的股利指標是採用過去四季的殖利率與前三季的EPS成長率搭配得來的數據;而他個人的做法則是追蹤過去至少三年的配息政策,這方面就比較不符合,不過該檔ETF有兼採EPS成長率,這方面他是非常認同的。 3、最後,該檔的經理費為偏高的0.4%,而且沒有平準金機制,對於績效和配息狀況都還有待觀察。 Andyworld說,這檔ETF強調的中小型「爆發性」與「高股息」對投資人而言是有達到吸睛的目的,然而面對一個新上市的ETF,個人認為不用急著追買,至於經理費、配息機制與績效的考驗,則是上市運作之際可以多加觀察的部份,等它的表現有達到自己要求後再納入口袋名單會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929外資空翻多連買2天 台積電連6砍近10萬張 AI股進緯創出技嘉

    台股上周受聯準會利空衝擊大跌576點,利空消化之後、加上iPhone 15熱賣,今天報復性反彈,加權指數開高走高上漲107.75點,收16452.23點,成交量2104億元,創5月中以來逾4個月低量。蘋概股大立光、瑞昱、玉晶光、台達電等漲幅2~3%,股王世芯大漲逾5%,PCB金像電、網通智邦、汽車股裕隆、和泰車等表現強勢。 今天外資賣超30.76億元,投信買超31.67億元,自營商賣超10.38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9.47億元。 近期人氣暴紅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外資日前連5賣共拋售19萬7492張,上周五轉為加碼1.86萬張、今天再買8008張,累計連2買共2萬6653張,股價也連2天反彈。 外資買超第一名為聯電1.18萬張,在前10名中,除了00929為ETF之外,其餘9檔,電子、金融、傳產各佔3檔,布局未偏重任一類股。 至於AI股,外資今天買超緯創6600張、減碼技嘉4927張,操作不同調。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傳出先進封裝湧入急單,但外資不賞臉,續賣超5296張,總計連6賣共9萬6197張。 法人表示,聯準會決議出爐後,市場解讀高利率將維持更長時間,且明年降息空間可能縮小,引發股市波動,但聯準會主席鮑爾也透露明年經濟展望不差,周末期間美國科技股已有止穩態勢。台股今天強勁反彈,但量能卻反向創低,加上目前月線、季線持續下彎形成壓力,預估多空不易一次翻轉,盤勢整理仍需時間。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11818張、中信金(2891)9200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8008張、緯創(3231)6600張、正文(4906)4468張、三陽工業(2206)4163張、第一金(2892)3428張、中興電(1513)3413張、寶成(9904)3079張、兆豐金(2886)2945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長榮航(2618)22655張、台泥(1101)16421張、富邦越南(00885)8412張、神達(3706)6926張、開發金(2883)6788張、鴻海(2317)6316張、矽統(2363)6163張、台積電(2330)5296張、技嘉(2376)4927張、東元(1504)4177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單周暴跌近5% 越跌越買 929股民再增逾6萬人 笑傲高股息4大天王

    台股首檔月配息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自從6月掛牌上市以來,人氣與市值規模急速竄升,目前規模來到758億元,僅次於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穩居國內高股息ETF第3大,遙遙領先第4名元大高息低波(00713)。 00929不僅上市以來規模遽增,股價表現也節節升高,在8月台股修正5百多點、跌幅近3%之際,00929還逆勢上漲逾1%,存股族不但領股息還賺到股價。不過上周00929除息後,遇上聯準會「鷹派」利空未能倖免,周線大跌4.7%,為掛牌以來跌幅最重的一周。 雖然00929上周出現掛牌以來最嚴重的大跌,但散戶投資人越跌越買,上周受益人數持續大增逾6萬人,來到36萬7496人,增幅19.8%。 其他3檔高股息ETF,上周受益人數也呈現增加,00878突破111萬人、增幅0.98%;0056達91.9萬人、增幅0.39%;00713來到18.4萬人、增幅2.59%。顯示散戶投資人不畏利空,持續進場布局。 觀察法人上周動態,外資賣超1054.13億元,創2022年6月以來單周賣超最高金額;自營商也連續8周賣超,單周調節332.59億元;僅投信力挺台股,連8周買超,上周買超101.60億元。而投信能有逢低買進的底氣,背後就是因為散戶投資人持續加碼台股相關ETF、基金等,源源不絕的資金挹注投信手上銀彈。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00929 成分股百分百聚焦電子產業,選股跨足各個趨勢科技主題,透過篩選聚焦優質高息電子股並剔除高波動、現金股利變異係數過高之個股,搭配月配息機制,可提供投資人掌握台股產業成長與資本利得、股息收益契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全球債券ETF 息收不漏接

     美國經濟朝向軟著陸的方向明確,現階段趁債券價格便宜且利率高點,進場卡位領債券息收。投信法人看好全球債券投資機會,建議可尋求全球各類型債券的投資機會。  兆豐投信指出,全球債券ETF具有高流動性及成長趨勢,持續吸引不同的投資大眾進場布局,去年成交金額達6.2兆美元,年增長44%,累計過去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23%。全球債券ETF市場規模,統計至今年第一季已達2兆美元大關,且規模仍不斷在快速增長中,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突破6兆美元。債券相對股票擁有較低風險的特性,現在來到十年難得一見的高殖利率,美國投資等級債收益率超越5.5%,相對能享有穩健性及收益率的好時機,可透過債券ETF組合基金來做較高殖利率債券的布局。  施羅德(環)環球收息債券基金產品經理劉又慈表示,未來若降息,短端利率下行空間更大,在經濟大幅衰退可能性低,當以靈活的存續期間策略因應未來降息環境。建議不妨以多元債同時囊括投資等級債及非投資等級債,靈活掌握,布局全球才能掌握機遇不漏接。  台新策略優選總回報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怡慧認為,預期聯準會升息走入倒數階段,一旦釋放貨幣政策進入暫停升息階段,有利非投資等級債券的表現,建議優先布局「提前買回」非投資等級債券。  日盛全球創新科技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分析,非投等債企業的財務狀況持續改善,槓桿率顯著下降,通膨壓力減緩也有利於降低成本,這些因素有助於降低信用風險,並提高非投等債的吸引力。且創新科技相關產業資本利得成長機會優於整體產業,科技產業前景佳、違約率較低,目前的收益率和利差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留意布局時機出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強調,考量目前殖利率水準以及利率即將到高點的預期,適度拉長存續期可望創造更佳的總報酬機會。因應景氣走緩,看好高品質公債和投資級企業債的防禦表現,精選非投資級債也有助爭取更高的收益。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