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金融市場近期受國際政經局勢、通膨壓力、中美科技戰、製造業庫存調整等影響,股市波動仍高,景氣循環也牽動產業類股快速輪替,投資個股要能精準掌握趨勢其實並不簡單。今天產業權值股表現優於大盤,包括國泰金(2882)、南亞(1303)、廣達(2382)、台積電(2330)、鴻海(2317)及聯發科(2454)等都守在平盤之上。 投資人對於交易方式相對透明與便捷的ETF資產,提升青睞度與題材聚焦度,像是掌握台股市場各類產業龍頭股的等權重型ETF,相對鎖定長線投資價值進而異軍突起。 兆豐投信表示,多數台股投資人或存股族期待效仿巴菲特價值投資,但又怕存單一個股會遇上波動度較大的機會,建議可以運用等權重型ETF參與台股市場行情,投資個股龍頭產業加上等權重型ETF的投資特色,猶如護城河保護城堡一般,隨著個股漲跌權重改變,定期調整回均等權重,逢低買入漲多賣出,有效達成再平衡;統計特選臺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指數,2017年至2023年5月4日指數報酬率表現大部分勝過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台灣50指數呈現較亮眼的報酬率表現優勢。 兆豐龍頭等權重ETF基金(00921)研究團隊表示,投資人選擇存股策略時,多數會考慮均衡投資不同產業來達到分散風險,台灣每年表現好的產業類別不相同,而各產業存股好手雲集,若能掌握各類產業龍頭股或是具有紅利、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股票題材,相對較能抵禦不同市場狀態下所帶來不確定的風險,有助提高收益的穩健性。
國際原油期大漲,二檔與原油期連動的正向ETF-期街口布蘭特正1(00715L)及期元大S&P石油(00642U),今(9)日股價同步反彈;投信業者表示,隨著中國大陸防疫措施鬆綁後,大陸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另美國戰略儲油也在4月降至3.6億桶,將啟動補充庫存可望為油價帶來支撐。 街口投信指出,國際原油今年3月20日見到低點,隨後連續上漲到4月中旬,對比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原油期貨/選擇權(WTI+Brent)管理基金淨部位走勢,顯示從4月中旬後開始有獲利了結賣壓,加上因美國中小銀行事件引發基金進行短線衰退交易,導致油價從4月下旬以來走勢轉弱。 而5月5日美國5月份非農新增人數25.3萬,高於市場預期18萬;平均時薪年增率為4.4%,高於預期4.2%與前值4.3%。強勁的經濟數據緩解了上周因多起中小區域銀行事件而引發的衰退預期與恐慌情緒,帶動上周五當日美股四大指數收漲1.6%~2.4%與國際油價強勁反彈(輕原油4.03%、布蘭特原油3.81%)。 街口投信指出,從油輪追蹤數據顯示,至4月底,有多達125艘超級油輪前往中國,有跡象也表明,中國5月和6月的進口量可能高於4月的預估量,顯示在中國取消防疫限制後,中國對能源需求正快速的增加當中。 此外,美國的戰略儲油也從2022年1月的5.9億桶,降到2023年4月的3.6億桶,未來啟動補充庫存將可望為油價帶來支撐。
去年花了半年時間存足200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的文青理財作家艾比,在IG「艾比小劇場」分享5月最新預估配息,估計200張的00878約有54,000元入袋,以今年首季配息69,679元為例,等於每個月替自己加薪23,226元。對艾比而言,短期內目標每月領息3萬元,最終願望則是靠著股息年收入達百萬。 目前擁淨資產970萬的艾比,去年曾透露存00878的心歷路程。一開始她每存一張都會斤斤計較成本均價,直到有天看了存股達人孫悟天《存股經濟學》,內容大意是說存股不用預設股價會到多低,只要那檔股票可以每年配息,就可以用配息年年降低成本,這個觀念讓她恍然大悟,不再因為成本高低而每天提心吊膽。 如今艾比擁有200張00878,會用股息投入香噴噴的「月月配」組合當中。她將6檔ETF分成兩組:「股息取向」和「大盤取向」。前者包含00878+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56(元大高股息);後者則有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6208(富邦台50)+00888(永豐台灣ESG)。 如今00878已經公告今年第2次配息,預估每股配發0.27元,5/17除息、6/12發放。艾比說,她的00878仍維持200張,預計可以領到股息54,000元,而受到00888(永豐台灣ESG)股息的挹注,00878的成本已經從先前16.64降至16.57元。 目前200張00878艾比不會再更動張數,先好好把月月配投資組合壯大,短期目標,是達到每個月配息都有3萬元以上。以第1季實領股息69,679元來算,目前每個月替自己加薪23,226元,希望早日達到短期目標3萬元,接著朝4萬元前進,然後是5萬元、6萬元⋯⋯,最終希望是可以靠著股息就年收百萬元。 艾比說,目前的定期定額,是每天各500元買入006208、00692及00713。00713會買到6月除息後,再用00713的配息來買00888(公式:除息金額 ÷ 30 =每日買入金額),006208及00692則是持續扣,希望可以這樣一直扣下去。 除了買高股息ETF,艾比也有長期投資指數型ETF,對艾比來說,沒有孰優孰劣,所以也別和她爭論「高股息是左右換右手」,她希望就這樣,一個月一個月循環買下去,除了可以循環複利、打造月月配息投資組合,更能把市值型與高股息ETF一網打盡。 艾比特別要稱讚一下00888,這檔她持有至今8個月,目前還沒賠過錢,上個月又讓她收回資金6萬多,以因應5月的報稅季及保險扣款,順便獲利6,889元(+11.61%),目前帳面損益+25,000元(+22.41%)。 艾比說,沒有十全十美的標的,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標的。看到別人賺大錢不流口水,持續穩紮穩打、打造自己的資產配置,才是一個長期投資人該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艾比小劇場」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根據CMONEY最新配息公告訊息顯示,群益投信5月17日將有5檔債券ETF即將除息,5月16日是參與除息的最後買進日。若進一步以5月8日收盤價計算,這5檔債券ETF預估年化配息率分別為00794B群益7+中國政金債5.98%、00756B群益15年EM主權債5.59%、00860B群益1-5年IG債5.22%、00755B群益15年IG公用債4.76%、00754B群益AAA-AA公司債4.25%。 群益投信表示,聯準會這波升息循環將邁入尾聲,後續預期基準利率將維持相同水平,故利率風險對市場影響漸淡,市場利多看待放慢升息腳步,將利好未來市場行情,債券ETF是相當好且便利的投資工具,提供小額投資人簡便、低成本進入債券市場的管道,可獲得穩定債息收益並享有分散投資風險好處。任何風吹草動或不確定因子都容易引發市場波動,現階段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之下,穩健型投資人不妨將評等佳,又兼殖利率具收益優勢和題材性的債券ETF納入資產配置中,強化投資組合攻守兼備的效果。此外,債券ETF每季配息的模式,也適合退休或是需要打造固定現金流的穩健理財族群。 群益15年EM主權債ETF(00756B)經理人洪慧珊表示,5月Fed如預期升息一碼,且暗示將暫停升息,過往Fed升息對於新興市場債市這個最大利空已經消除,新興債價格已反應高通膨與升息等利空因素,現階段已有許多新興國家經濟表現回到疫情前水準。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主要會來自於新興市場,中國重啟的復甦力道同時有助於提升新興市場的基本面,將有利於新興市場債的發展。Fed停止升息美元趨弱,有助於吸引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買盤的驅動將能提供反彈力道,為布局新興市場債的好時機。
根據CMONEY最新配息公告訊息顯示,群益投信5月17日將有5檔債券ETF即將除息,5月16日是參與除息的最後買進日。若進一步以5月8日收盤價計算,這5檔債券ETF預估年化配息率分別為00794B群益7+中國政金債5.98%、00756B群益15年EM主權債5.59%、00860B群益1-5年IG債5.22%、00755B群益15年IG公用債4.76%、00754B群益AAA-AA公司債4.25%。 群益投信表示,聯準會這波升息循環將邁入尾聲,後續預期基準利率將維持相同水平,故利率風險對市場影響漸淡,市場利多看待放慢升息腳步,將利好未來市場行情,債券ETF是相當好且便利的投資工具,提供小額投資人簡便、低成本進入債券市場的管道,可獲得穩定債息收益並享有分散投資風險好處。任何風吹草動或不確定因子都容易引發市場波動,現階段在機會與風險並存之下,穩健型投資人不妨將評等佳,又兼殖利率具收益優勢和題材性的債券ETF納入資產配置中,強化投資組合攻守兼備的效果。此外,債券ETF每季配息的模式,也適合退休或是需要打造固定現金流的穩健理財族群。 群益15年EM主權債ETF(00756B )經理人洪慧珊表示,5月Fed如預期升息一碼,且暗示將暫停升息,過往Fed升息對於新興市場債市這個最大利空已經消除,新興債價格已反應高通膨與升息等利空因素,現階段已有許多新興國家經濟表現回到疫情前水準。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主要會來自於新興市場,中國重啟的復甦力道同時有助於提升新興市場的基本面,將有利於新興市場債的發展。新興債為投資等級債中收益率最高的債券類型,觀察目前投資等級新興主權債或企業債的殖利率普遍超過5.5%,甚至高達8%以上,仍高出歷史均值許多,評價面相對便宜,且Fed停止升息美元趨弱,有助於吸引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買盤的驅動將能提供反彈力道,為布局新興市場債的好時機。
大華銀投信公告,去年5月17日掛牌的大華元宇宙科技50(00906),因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淨資產價值皆不到1億元,達到下市清算門檻,已經向金管會申請核准終止契約並進行清算。 00906是大華銀投信發行的第1檔ETF,由於去年元宇宙話題發燒,首次推出就選中重磅元宇宙主題ETF,該檔於去年5月17日正式上市,追蹤指數是「Solactive 元宇宙科技與服務指數」,範圍涵蓋美國、日本、香港和台灣掛牌股票中,發展元宇宙的50檔概念股,且主要以投資美國公司為主,包含META、輝達、AMD、微軟等重量級公司。 據了解,該檔ETF成立時規模僅4億,到5月4日止規模僅剩4614萬元,雖然今年股價從8.66元到今天10.78元漲幅超過24%,但規模仍未見起色。據集保中心統計顯示,受益人數499人。 專家表示,ETF下市門檻通常會有兩個原因,一是規模太小,一是基金單位淨值跌幅太大。根據證期局規定,ETF最近30個營業日平均規模低於終止門檻(股票ETF終止門檻一般為1億元,債券ETF一般為2億元)就必須下市。另外,最近30個營業日之平均基金單位淨值(NAV)累積跌幅達90%,滿足ETF下市規定,也必須下市。
永續議題火熱,不只原本的ESG基金規模衝高,國內投信也搶發ESG ETF。據投信投顧公會揭露ESG基金資訊,統計至3月底,境內外合計ESG基金共109檔,國人持有基金規模總計高達3,937億元,受益人數更逼近150萬大關,較去年大增近76%,顯示ESG資產深受青睞。 根據最新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境內ESG ETF受益人數正成長的共四檔,依人數增長排名依序是國泰永續高股息、永豐台灣ESG、富邦治理100及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其中永豐台灣ESG ETF近三次配息年化報酬率均逾6%,吸引市場關注,今年人數成長也相對強勁。 永豐台灣ESG 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指出,統計去年10月低點以來至4月28日,台灣加權指數上漲約21%,衡量企業ESG表現的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漲幅將近23%,顯見ESG經營較佳的企業股價相對易吸引資金,表現自然相對於整體股市突出。 中信上櫃ESG 30ETF經理人張嘉祐表示,不同於台股上市股票ETF,上櫃ESG 30指數透過嚴格的篩選,挑選出30家上櫃優質企業,讓投資人可掌握「OTC」三大魅力:上櫃爆發力(Outperforming)、ESG即戰力(Transform)、台股收益力(Cash Flow),並參與櫃買市場黑馬的爆發潛力。 上櫃股票的股性較活潑,易受消息面影響股價波動,一旦有利多消息,就容易吸引買盤,若加上ESG篩選,整體投組的爆發力就更加十足。 比較台股市場的五項指數自2018年底至今年2月24日區間的績效表現,上櫃ESG 3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高達21.4%,相較於上櫃30指數17%、上櫃指數16.9%、台灣加權指數16.4%、台灣高股息指數10.5%,均更顯爆發成長動能。 張嘉祐強調,上櫃ESG 30指數瞄準重大事件公布月份,在每年4月、6月、9月、12月定期進行指數調整,如4月企業年報公布旺季,與12月的台灣永續評鑑分數發布,透過財務指標、流動性及ESG規範,進行投組排除、篩選,汰換具即戰力的個股上陣,讓指數績效能更上一層樓,同時增加防護效果。
在不斷變動的資本市場中,復華S&P 500成長(00924)ETF,透過瞄準具備高成長性的個股,在市場波動中實現資產增值。復華S&P 500成長ETF已於4月26日掛牌,展現了市場對熱門主題的強烈關注與信心。 證交所表示,該ETF追蹤標普S&P 500成長指數。成份股之產業包含電動車、AI晶片與雲端服務、再生能源、數位消費、支付領域等。 該指數在S&P 500指數成份股中,挑選具有成長性的股票,挑選標準包含三年每股營收成長率、三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淨變動占股價比及過去12個月股價動能表現等方面。 復華投信表示,該指數成份股涵蓋多元領域,在電動車領域,隨著環保意識與技術進步,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大;在人工智慧(AI)晶片與雲端服務領域,AI與雲端技術日益成熟,不僅提升企業效率,同時也為市場帶來無限創新機會。
每年的5、6月是傳統電子產業的淡季,部分投資人在這段期間保持觀望以避開風險,但也可能因此而錯失獲利機會,究竟面對5窮6絕的市場魔咒該怎麼買呢?據統計,「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嚴格篩選高股息電子科技股,過去5年之5~7月的平均總報酬超越臺灣電子類指數與臺灣加權指數,甚至優於其他高股息指數,已成為淡季期間逢低進場的新選擇! 5月下旬是投資科技高股息ETF好時機 每當有閒錢想要投資時,面對浩瀚無窮的股市總是「錢」途茫茫,實在不知要如何下手!下手前建議觀察平均報酬指數,畢竟數字會說話,可以帶你了解真相。 觀察「特選台灣科技優息指數」過去5年的5、6、7月份平均報酬,無論是不含息的價格指數,或者是含息的總報酬指數, 5、6月份的表現皆優於臺灣電子類指數與臺灣加權指數,甚至更遠優於規模最大的臺灣高股息指數;7月份「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平均總報酬為3.94%,比臺灣加權指數與其它高股息指數還要好,顯示在5、6月的股市盤整階段,可能是進場布局優質科技股的好時機。 低迷藍燈入手拉長持有時間 總報酬越好 此外,判斷股市進場時機的指標之一就是觀察景氣燈號,復華投信表示,當台灣景氣燈號為低迷藍燈時,往往是高股息股票相對低點,長期投資價值浮現。統計過去10年資料來看,若當月底公布出現首次藍燈,次月馬上進場投資,「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都能給予投資人良好的總報酬,且持有時間越長,總報酬越好。 放眼目前市場上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基金」不但是台灣第一檔月配息的台股ETF,其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科技優息指數」的績效表現,並以追蹤標的指數的績效表現為投資目標,因此當持有時間拉長,良好的總報酬表現看得見,實現穩健的現金流,滿足財富自由之目標,更因為投資範圍涵蓋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優質電子科技業,有機會每月領取股息、也能期待股價。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宣布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1.3%,不過3月銷售額止跌回升,更是近一年來首度出現成長,對於未來幾個月復甦樂觀看待。台股掛牌的4檔ETF,今早全面走揚,其中以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漲幅最強勁。而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00927)也將在22日展開募集。 市場法人表示,儘管研調機構預估今年上半年半導體景氣恐趨緩,不過季度發展有望逐季回溫,過往經驗來看,在半導體景氣底部進場布局,股價後市表現可期,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半導體業不僅長期居產業獲利王者,先進製程、IC封測等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在AI大勢加持之下,成長性持續看好,當中更有不少獲利能力佳、也願意大方配息分享成果的公司,建議投資人不妨伺機在產業復甦契機浮現下,透過台灣半導體收益ETF來佈局,息利雙收一舉掌握。 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00927)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半導體股價已在去年觸底,而在半導體歷經庫存調整,產業景氣開始復甦後,股價亦可望受到激勵,觀察過去幾次半導體景氣循環經驗,當半導體景氣落底至股價反彈至頂的期間波段表現,漲幅都在30%以上,以最近一次2020年4月底景氣落底至2022年1月中股價反彈至頂的經驗來看,歷經期間近21個月,波段漲幅近125.4%。隨著產業景氣落底,有望漸露復甦暖意,加上科技創新應用趨勢持續,可望帶動台灣半導體業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投資前景值得期待。 謝明志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上中下游產業聚落完整,全球競爭力強,且先進製程更居全球絕對領先地位,可望直接受惠於AI未來發展,當中更有不少獲利能力佳,又願意大方派息與股東分享的優質公司。投資人不妨透過追蹤臺灣半導體收益指數之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00927)來參與,藉由指數精準篩選出獲利能力、股利發放能力、產業代表性兼備的半導體企業,指數在每年5月與12月重新審核成分股,精準掌握半導體高息股,以及搶先布局隔年具股息及股價成長潛力之半導體企業,一舉掌握股息股價雙收優勢。「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00927)將在5月22日展開募集。
投資人愛「高息」,只要「高息」易吸引投資人目光,然而依定期定額前十ETF近年績效來看,截至4月底為止,近三月績效前三強為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高股息及國泰永續高股息,果真高股息ETF有好表現。 不過,若將觀察時間拉長,情況就有點變化,依寶錸證券投顧統計,近半年前三強為元大台灣50、富邦台50及國泰台灣5G+;近一年前三強則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台灣5G+及國泰永續高股息;若是觀察時間再拉長至近三年除了元大高股息只有28%之外,其他有近3年投資績效者,報酬率都在55%~69%。 寶錸證券投顧經理劉思賢表示,這前十檔ETF都是屬於投資人最喜歡存股的ETF。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1、市值型,如台灣五十及富邦台灣五十。2、高息ETF。3、公司治理ESG。及4、主題型ETF。依這表的績效,不管是國內外標的的研究,「低波動」反而比「高股息」更重要,而且「低波動」對於中長期存股績效是有幫助,從年化波動率低,長期績效相對佳。「風險愈大、報酬率愈高」這理論不見得適用在基金組合中,基金組合中低波動是篩選基金不錯的標準。「風險愈大、報酬率愈高」這理論不見得適用在基金組合中,基金組合中低波動是篩選基金不錯的標準。 即使「高股息」ETF中長期績效不見得最優,然而從4月份以來,不少上市、櫃公司開始進入除權息,或陸續召開股東會決定今年的股息金額等,也使得近期的高股息標的有相對抗跌的表現,法人預期,「高股息」依然是投資人喜歡的題材。
碳權近期好夯,源自聯合國為控制全球暖化,目標2030減碳達43%,2050淨零排放,台灣也響應,碳權交易所最晚9月上路,預計明年交易。減碳成了全球大勢,ETF也出現低碳版的0050,也就是00923,但上市沒多久就破發,網友擔心被套回不來?分析師股添樂表示,00923都是龍頭權值股,沒什麼好擔心,明年擬徵「碳費」,一定會回到15元以上,現在回檔就是很好的加碼點。 股添樂在臉書粉專「股添樂股市新觀點」發文表示,有網友看好低碳趨勢,先前認購了00923,不過一上市就套了。本來以為蔡總統宣布籌設碳交易平台是利多,想不到還是跌,現在沒信心加碼了。 股添樂認為,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是一檔市值型ETF,只要標榜市值,一般都是跟著大盤走的,大盤漲就漲,大盤跌就跌。所以這檔ETF要是在去年10月中的台股低檔掛牌,現在可能已經接近18塊,可惜實際掛牌時間是3月初,那是台股近期最高點,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掛牌就下跌,和蔡總統無關。 至於能不能加碼?股添樂指出,還是要回到編制規則上,這檔ETF主題圍繞在「低碳」上,就是把資金投入到石化、鋼鐵、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外的權值股,白話說,就是少了這些傳產股的0050,所以才名為「低碳」。成分股有7成是電子股、2成為金融股,而7成電子股中,台積電占3成。 一檔ETF如果成分股有7成都是電子股,就注定它天生股性較為活潑,代表多頭時比較會漲,空頭時相對也會修正較多。不過,這麼高的電子股權重,也不用太訝異,畢竟台股本身就是一個科技成分占比偏高的指數(大於60%),如果一檔ETF表現要貼近大盤,電子股占權重勢必得這麼高。 股添樂強調,市值型商品起碼買的都是龍頭權值股,其實沒有什麼好擔心,加上「低碳」也確實逐漸受到重視,例如目前除了要設立碳交易平台,環保署也計畫明年要開徵「碳費」。碳排放量高的石化、鋼鐵、水泥受影響程度當然也較大。 股添樂說,這檔ETF相較其它市值型商品,波動確實比較高,但既然確定買的是龍頭權值股,比較高的波動也代表當市場反彈,回升力道也會比較強。策略上可以設定每下跌5%買1次(以目前價格計算差不多是0.75),分散資金投入,只要市況好轉,一定能再回到15元以上,這類市值型ETF回檔,就是一個很好的加碼時機點。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軍工、充電樁與碳權都是政策加持股,獲市場熱錢追捧,股價數度漲停也漲不停,分析師認為可長線投資,看好充電樁大爆發、碳權下半年再漲一波,但提醒軍工恐過熱。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立德、華紙基本面未轉佳,卻靠著政策題材漲瘋了,小心可能步正新、宏遠後塵,夢醒只剩落寞!他推薦東和鋼鐵、興農等2檔築夢踏實,股價飆得合理,但最後寧買ETF而非個股,還生活一份優雅。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今年至目前為止,市場最熱門的莫過於軍工、充電樁與碳權相關類股。這些類股當中,有的財報差勁,只是基於對未來潛在獲利的想像、預估,股價就一路飆升。 版主指出,立德(3058)過去連虧3年,如今靠著充電樁,在還沒有實質獲利的情況下,股價從今年初9.88元,飆漲到今(8)日收28.4元新高,年漲1.87倍。獲利普通的華紙(1905),也因成為碳權概念股,股價從年初16.05元,漲至今收25.25元,年漲近6成。這些擁有熱門題材的企業,經營面都尚未有大幅改善,只是靠著尚未實現的想像,股價已先飆漲。 版主透露,傳產股正新(2105)與宏遠(1460)也曾提供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藍圖。全球10大輪胎廠正新,多年前提出「雙印計畫」,看準印度、印尼的人口紅利,分別規劃在兩國擴產,期待雙印市場成為下一個成長引擎,股市一度給予正面評價,無奈目前為止,雙印計畫的推展似乎不順利。正新股價還在38元附近掙扎,距離史上新高99.4元還有一大段距離。 遠東集團旗下紡織大廠宏遠,多年前規劃在非洲與美國擴產,如果規劃能順利推行,宏遠營收、獲利都能大增。股市也曾高度期待,海外擴產能為宏遠帶來高速成長,甚至評價宏遠有機會挑戰紡織股王。如今數年過去了,預估終究只是預估,並沒有實現。宏遠股價依舊是慘澹的8元多,當年說好的紡織股王,如今只剩落寞! 版主認為,同為傳產股的東和鋼鐵(2006)與興農(1712),表現卻是相當突出。兩公司皆投入海外市場發展,成效良好,規劃的未來願景都能逐步實現。好的經營績效,也反映在股價上。3~4年前,東和鋼鐵與興農股價都不到20元,如今東和鋼鐵暴漲1.84倍收56.9元、興農飆漲86%收37.1元,含息報酬率超過100%。 版主強調,財報反應的是過去、股價反應的是未來。從財報推敲未來股價,可能失真;從未來願景推敲股價,可能是一種賭博。正新、宏遠的願景尚未實現,股價仍一蹶不振;東和鋼鐵、興農靠著良好的經營,股價一路翻漲;部分充電樁、軍工、碳權等概念股的獲利尚未顯現於財報,股價卻已經靠著願景而直線飆升。資本市場就是充滿這麼多矛盾與不可預測性。 版主表示,投資個股就是充滿如此多的挑戰。財報優良的,未必大漲;財報普通的,雖然不會大漲,卻可能年年緩漲,漲不停;財報連年爆雷的,可能靠著特殊題材,成為漲勢最剽悍的。不論採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籌碼分析,都難以精確預知個股走勢。 版主透露,2020年以前,也曾沉迷於研究個股,天天都會關注財報、國際政經局勢,盼著能提高投資報酬率,也在績優企業股價盪到谷底時,建立了一些基本部位,這些基本部位也確實有著非常好的報酬率。但從2020年起,逐漸厭倦忙碌追逐個股,開始將資金轉進ETF,從那時起,生活就不再被各式財報與政經資訊塞滿,投資多了一份優雅。 版主總結,如今ETF產品愈來愈多元,長線投資報酬率未必落後個股,似乎也沒必要再次投入追逐個股的戰場。傻傻累積ETF,雖然無法短期間內獲得驚人的報酬率,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多檔ETF進入除息旺季,其中全台首檔擁有百萬受益人的ETF──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日前已公告預估配息買氣大增,資產規模已超過新台幣1,900億元,8日股價更創新高、收在17.75元。國泰投信8日指出,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每單位實際配發金額將在5月12日公告,投資人只要最晚在5月16日前持有或買進,皆可參與本次配息,「國民ETF」在第一季配息前,規模及受益人亦出現爆發性成長,已是投資熱搜關鍵字。 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5月5日最新公布數字顯示,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單周受益人再大增了6,571人,總計101萬475人。國泰投信分析,台股現階段雖仍處於震盪整理形態,但聯準會已暗示升息接近終點,下半年全球資本市場重回漲勢可期,現階段建議投資人選擇持有具有息收保護、績優且波動度低的標的,以定期定額方式買進,享受長期投資收益。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進一步分析,台灣人青睞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原因,最大主因是成分股中多為長期總報酬穩定,並具有相對高殖利率的企業,再者其為台灣首檔季配息的台股型ETF,每季分配投資收益,且為市面上唯一兼具ESG與高股息特性的台股ETF,追蹤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依據公司治理、行業關鍵因素、風險量化及行業領先4大關鍵,嚴選穩定成長、波動度低且注重永續發展的個股,適合沒時間看盤,又希望擁有穩定現金流,再利用複利效果放大投資成果的穩健型投資人。 再者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去年的總費用率僅0.5%,是國內所有高股息ETF中最低的,加上好入手的優勢,也因此助攻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成立不到三年,即成為全台唯一一檔投資人數破百萬的ETF,資產規模已超過新台幣1,900億元,成為多數存股族的首選。
據統計,到去(2022)年底,勞工退休金自提率僅13.3%,等於高達86.7%的勞工未自提;勞動部對此指出,勞工自提退休金並非強制性,仍須由勞工評估自身所得及消費支出等因素決定,未來3年目標比率為2023年為14.69%、2024年提高至16.17%、2025年17.65%。 為什麼86%勞工沒有參與自提呢?據調查,有30%民眾認為,勞退基金10年平均收益率約是3%,收益率不彰,索性不提了,甚至有20%的人不知道勞退可以自提。 網友紛紛針對「不自提」也提出看法,包括「勞退會被通膨吃光光」、「放勞退還不如無腦丟ETF」、「當然贏定存,但年化可能會輸大盤」、「除非减一個級距不然完全不考慮自提」、「60歲才能領」、「不自提的通常分兩類,一種薪水不夠高,一種不夠老」、「提撥還是上限,也不是無止境省稅」、「生吃都不夠了還自提」、「勞退不會倒,但錢會變薄」等。 財經專家認為,勞退6%不能只看短期績效,也要考慮自身三項條件,包括現金流、風險承擔能力、退休金來源等;盤點網友認為的勞退自提優點有強迫儲蓄、政府代操、節稅規劃、保證收益機制等;缺點則為績效一般、不能隨時提領、無法自選標的資金缺乏彈性等。 自提6%就像「定期不定額」,跟著薪資浮動提撥金額,也如同就是「強迫儲蓄」,但若是自行投資,多數人會受市場漲跌影響,「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投資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但也因「恐懼、貪婪」,常使人打破投資紀律,最後演變成無法持續、追高殺低的結果,這是不自提要考慮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