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ETF受益人數終止16周創新高,最新1周下滑5147人至585萬7602人,投信分析,其中以0050股東大減7715人最多,其次是00900、00881,2檔都減逾2千人。至於股東人數逆勢成長的10大ETF,以00919增加5865人最多,研判是存股族提前卡位12月配息行情,而00929、00935、00934等3檔,股東也續增逾2千人。 台股ETF受益人數不增反減,為今年第6度出現負成長,但今年來仍共增170萬1444人,而統計至11/24止,上周受益人數逆增的共計17檔,以00919周增5865人最多。投信研判,00919將在12月配息並調整成分股,由於前2次年化配息率逾10%,市場押注本次將維持高息政策,也吸引存股族提前卡位。 此外,00929股東周增4646人居次,而00935、00934等2檔,上周股東續增逾2千人,而前1周增加最多的00878則微增1035人,月初甫掛牌的高息ETF新兵00936,同樣也增加千人水準。 除高息ETF續受投資人青睞,反1ETF受益人也有增加的趨勢,但值得留意的是,0050受益人數驟減,上周減少7715人最多,其次是00900、00881也都減少超過2千人以上。 法人表示,存股族一定都不希望賺股息、賠價差,因此要考量成分股企業獲利成長性。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根據歷史經驗,12月易漲難跌,因產業旺季加上集團作帳行情,企業財報表現良好獲利展望佳,加上今年有選舉行情支撐,推估消化短線過熱的指標後,指數仍可維持強勢格局。 此外,第4季為傳統電子旺季,不僅台股大盤上漲機率高,電子、半導體產業表現更是突出,且只要11月呈現上漲,未來到隔年的1月底仍將收漲,平均漲幅7.4%;若11月漲逾5%,到隔年1月底的平均漲幅更有10.7%。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觀察過往第4季行情,台股不僅多半會提早反應,未來上攻力道更是充足,針對台股上漲行情,推薦布局高股息搭配市值型的ETF,如利用00878搭配00922,一次打包台股多檔龍頭企業,投資不漏接。 分析近期市場走勢,國泰投信認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至4.5%附近,美元指數走弱帶動外資轉買,11月至24日止,外資買超台股超過2千億元,加上根據Fed利率點陣圖,2024年很有機會迎來降息,統計1990年以來美債殖利率觸頂回落後的股市表現,台股於之後1個月和3個月的平均累計報酬率,分別為4.2%及3.6%,後市展望樂觀。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月配息」成為今年ETF熱賣的「流量密碼」,高股息ETF中,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創下規模最快突破千億紀錄,本月陸續有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等2檔掛牌,主打「月配息」。不僅高股息ETF,新募集的債券ETF 00937B群益ESG投等債20+,短短3天募集超過150億元,創台灣債券ETF紀錄。 目前市場上月配息債券ETF已有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3B中信優先金融債、00933B國泰10Y+金融債等3檔。其中00772B規模達1200億元,為國內第2大債券ETF,僅次於00679B元大美債20年;而00773B規模也有854億元,名列第7大。00933B則在10月19日剛掛牌,規模135億元。 未來00937B在12月5日掛牌上市後,月配息的債券ETF將達到4檔,若加上3檔股票型的月配高股息ETF,市場上月配息ETF將達到7檔,對於想要月月領現金、且希望股債資產配置的投資人來說,增添了不少選擇。 以ESG債券ETF而言,00937B為國內首檔採月月配且規劃收益平準金機制,追蹤指數為ICE ESG 20年期以上BBB級成熟市場大型美元公司債,納入ESG為成分債券篩選標準,發行價格15元,低門檻適合小資族。每月配息滿足穩定現金流需求,將於2024年2月進行首次除息。 00937B經理人曾盈甄表示,從債信品質來看,投資級債因信用評級高,違約率極低,其穩健特性有助抵禦市場波動。再從收益面考量,就投資級公司債的評級中,以BBB評級的殖利率水準更勝一籌,超過6%。挑選重視ESG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還能掌握全球永續投資趨勢,有助提升投資績效。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球瘋買債,美銀11月全球經理人調查指出,全球經理人加碼債券淨比例已來到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看好未來將見到美國通膨增速持續下滑,債券可望成為2024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國內債券ETF買氣同步直線上升,債券標配時代正式來臨。 美銀11月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高達76%經理人認為聯準會「已完成升息工作」,較前一月大增16個百分點;54%經理人看好債券2024年表現將優於股票與大宗商品,大幅高於看好股票的29%。同時持有現金部位平均下降至4.7%,為2021年11月以來新低,據美銀指出,現金部位低於5%被視為積極的資產買進訊號。 元大投信表示,從全球經理人後市展望以及配置調整動向,可以看出專業機構資金正持續進入債市,日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5%後,空方大舉回補空單,加上美國10月CPI增速持續降溫帶動債市回漲,均支持美銀報告立場。而台灣掛牌債券ETF買氣同步火熱,在高債息及潛在資本利得空間吸引下,規模與投資人數大幅增長。 元大三檔季配債券ETF組成的月月領息組合規模,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截至10月底,今年來規模大增1,673億元,受益人數增加30.4萬人。 元大投信指出,相對於股利會隨企業營運狀況而有變化,債券ETF領的是債息,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提供不同於高股息ETF的領息選擇。其中投資等級債信評約僅次於美國公債,能提供較美國公債更好的收益性,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最近一次年化配息率達6.2%,且近三季除息均已填息,顯示債市正進行築底,可持續買進。 同時債券ETF具有節稅優勢,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參加ETF配息時,應留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台股要萬七跳萬八,得靠AI半導體重返榮耀啊!台積電都說了,「半導體景氣非常接近底部」,年底又有大選、作夢、作帳等3大行情,好像有機會啊!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各種電子設備都離不開半導體,明年復甦時會很可觀,從Q3財報挖出台積電、力成、大聯大等3檔,都在合理起漲點,存股族還可觀察ETF「含積量」喔! 股海老牛在YouTube影片表示,市場篤定聯準會(Fed)年底不再升息,加上美中兩國相互示好,降低台海緊繃情勢,從11月起,資金風向變了,外資爸爸連續「抖內」,指數一路漲不停,成功從萬六站上萬七,要再戰今年新高! 但指數要推升,還是要靠半導體、AI概念股領軍,才能有新一輪漲勢。台積電法說會釋出「半導體景氣接近底部」的訊號,市場彷彿吞下定心丸!老牛也觀察到,還沒完全反應半導體復甦行情,可從Q3財報挖出IC績優股,尤其是財報上看不到的,有利多消息正在發酵的,例如台積電、力成、大聯大。 IC績優股1:台積電(2330) 半導體代工龍頭股、上市櫃市值最大公司,也是定期定額第一名。護國神山財報一公布,股價波動就會變大,即使手上沒有台積電持股,最好也要關注一下,畢竟台積電打個噴嚏,電子業全都繃緊神經,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第3季財報可看到,台積電營收總算擺脫連續衰退的低潮,Q3營收5467億元,季增13.7%高於預期,主要跟客戶拉貨提升、3奈米開始貢獻營收有關;同時還能看到毛利率維持逾54%,符合公司預期長期目標。 至於第4季,總裁魏哲家表示「半導體景氣底部,很接近了!」預期3奈米產量持續提升,營收將季增10-14.7%,來到6016-6272億元區間;不過毛利率也因為3奈米的初期高成本,將稀釋部分毛利空間,預期則降至51.5-53.5%區間。 此外,因應未來AI龐大的高階封裝需求,先進封裝(CoWoS)也是公司積極擴產的重點項目,公司預期明年產能將比今年提升一倍以上,加上今年10月營收衝上2432億元,月增35%,創下單月新高,宣告台積電重返成長榮耀,勢不可擋! 對了~還有一個好消息!從明年開始,台積電拍板調高季配息至3.5元,台積電股價從528元,一路往上衝高到585元,漲幅高達近10%。利多連環發、股民笑哈哈。 法人預期,台積電EPS將逐年提升,甚至明年將超越2022年39.2元高點,隨後成長趨勢一路向上。所以買在高點688元的學長姐們別擔心,讓護國神山幫你解圍;當然定期定額買ETF的朋友,也記得看看當中「含積量」有多少喔! 本益比河流圖可以觀察股價位階的合理範圍,目前台積電本益比約16倍,對比過去成長逾20倍,加上未來獲利的成長性展望,目前價位研判具有發揮空間。 IC績優股2:力成(6239) 為全球前5大IC封測大廠,以記憶體領域為主,在2012年收購超豐後,跨入邏輯IC封測領域。基本上,上游代工老大都已經放話「半導體接近谷底」,下游也要跟著吃香喝辣啦! 先看力成第3季表現,單季EPS為2.1元,較第2季1.8元成長,不過仍低於去年同期的3.2元。從記憶體市場切入,目前記憶體大廠美光,表示記憶體庫存已經回到正常水位,加上先前記憶體減產策略,讓記憶體價格逐漸回穩;以EPS趨勢表來看,獲利從今年首季谷底逐季攀升,3大產品應用:標準型、行動、車用記憶體,均有成長貢獻。 至於第4季,公司主要仍看大陸景氣復甦狀況,預計第4季營收獲利將微幅下滑,減幅在個位數範圍內,目前偏保守看待。但終端產品陸續推出,為明年帶來新需求,預估明年第2季將會是需求反轉點,並看好明年下半年、及2025年的營運表現。 此外,這裡就是財報看不見的地方了,公司今年處分蘇州廠70%股權,預計貢獻獲利26億元,約EPS 3.5元,將挹注於第4季,有助今年全年EPS來到1個股本左右。 而旗下子公司超豐,也是老牛長期持有的私藏股,今年獲利同樣受景氣循環影響,不過從去年第4季以來,獲利逐漸回穩。由於產業遞延的關係,超豐同樣預期明年第2季才有顯著復甦跡象。 力成是高殖利率股,連23年配息,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6-7%。其股價位階採用「平均股利法」推算,目前位在「合理偏低」。如果從「本益比河流圖」觀察,目前本益比約15倍,對比以往落在8-12倍區間來看,則要注意位階較高的風險囉。 IC績優股3:大聯大(3702) 全球知名半導體通路商,全球市占12%。老牛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在2019年時「大聯大奇襲收購文曄3成股權」,當時雙方鬧得沸沸揚揚,文曄一度擔心經營權將被大聯大給吃下,不過後續大聯大也釋出善意,提出「4不1會」的5大保證,最終才讓大聯大入主文曄。 大聯大第3季營收表現,呈現季季升走勢,受惠下游客戶持續投資網通設備、伺服器、自動化,還有車用電子應用持續強勁,且平均庫存天數來到67天,也較第2季及去年同期都降低。 至於第4季,大聯大預估各產品線都將受到季節性因素而下滑,只有伺服器及中國智慧型手機預估呈現季增,整體營收將較第3季些微滑落,最快要等到明年才會顯著復甦,預期明年全年半導體市場將年增17%。 但好消息來得也快,當文曄11/10股價來到空前高點154.5元,大聯大董事11/13決議處分文曄的部分股權,大聯大EPS將在第4季業外收入增加2.47元,也是短期股價具有推升的因素之一。 大聯大也是高殖利率股,連18年配息,近5年平均殖利率約6-7%。其股價以平均股利法估算,則是「合理偏高」位階;「本益比河流圖」也是來到高本益比區間,操作方面建議採「右側交易」(上漲時進場)會比較安全。 看完以上3檔IC股,搭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先生所說「半導體景氣接近谷底」,是否對你在判斷半導體景氣,增加一點信心了呢?因為在第3季財報公布後,也就進入財報空窗期的階段,一直要等到明年3月,才會公布全年財報。所以大家只能透過題材、或公司提出的展望,去判斷未來股價的標準。 股海老牛強調:股價 = 營運績效+美好願景,所以在這段期間反應的,除了公司營運績效外,還有也不能忽視未來美好願景,提供參考哦!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內投信規模近年來快速成長!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表示,中信投信11月27日止,資產規模已達5500億元新台幣,僅用了10年時間就達到該規模,是國內投信中,以最短時間達到該規模的業者。目前中信投信ETF中,中信高評級ETF(00772B)資產規模1219億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債券型ETF,而中信半導體ETF(00891)的規模,也是國內7檔半導體ETF中,規模最大的。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債券ETF投資操作上,建議當前聯準會升息循環已接近終點,預期投資級債券收益率或將來到相對甜蜜點,且依據歷史經驗,當升息達頂峰後,高評級債價格中長期也有亮眼表現,現在正是布局的好時機,待明年降息訊號出現時,可望坐擁長線債券資本利得機會。 另在殖利率倒掛下,短債殖利率已來到相對高點,透過槓鈴式配置法,控制雙率風險,短債可作為短期因應波動工具,長債則作為利率反轉之投資工具,透過長短債ETF不同比例的配置,並聚焦信用評級相對高的投等債,有望創造更佳的高息收機會,同時也能控制利率與匯率風險,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 美國聯準會升息走入倒數階段,隨通膨放緩趨勢不變,市場預期明年可望進入降息循環,展望2024年債券市場,中國信託投信持正向看待。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展開升息以來,至今已升息21碼,而今年10月初,市場預料Fed可能會將利率停留在目前的高檔更長時間後,債券市場開始震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是一度觸及5%,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相對高點,如今隨美國通膨降幅優於預期,投資人對Fed升息擔憂略為降溫,使美債殖利率出現一波回檔。 展望2024年,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降息時程。張勝原表示,10月經濟數據增長減弱,支撐市場認為Fed已經結束此波積極升息循環,同時還預期2024年將有四次降息機會。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來看,12月聯邦資金利率持平的機率逾九成,而明年3月及5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則不斷攀升,增添債市樂觀情緒。 張勝原認為,雖最新FOMC會議記錄相對偏鷹,但在景氣趨緩之際,未來面臨不確定風險提高之下,預期Fed將會更有耐心,且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經濟數據、前景變化,及考量風險平衡,來因應緊縮政策的程度和限制利率水準的時間。
熱錢回流,台幣升值,台股同步勁揚,今天加權指數大漲203.83點,收17341.25點,成交量擴增至2936億元。今天外資買超200.03億元,投信賣超16.38億元,自營商買超30.64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214.29億元。 外資持續加碼金融股,今天買超前2名分別是開發金6.3萬張、中信金2.65萬張,另外玉山金、元大金也都逾萬張,入列買超前10名。其中,中信金買進力道最持久,連續15買,共達25萬6406張,累計本月以來敲進31萬7939張。 高股息ETF近期外資頻頻出脫,但今天大買00929逾1.29萬張,00936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也各加碼3814、3624張。但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則賣超1978張。 台泥昨深夜重訊宣布擴大投資歐亞非低碳水泥市場,將砸266億元投資土耳其、葡萄牙合資公司,今天股價以利多解讀,早盤跳空大漲逾4%。不過,外資卻站在賣方,今天大砍2.3萬張,居賣超第一名。 法人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7日大跌逾2%,美元指數也持續探底,資金流向風險性資產及非美元市場,台股匯市受惠於外資流入,展開強勁攻勢。國發會昨公布10月景氣燈號,跌回低迷藍燈,顯示景氣仍處於低谷,但股市已領先反映景氣回溫,今天台股加權指數超越港股恆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在資金面與基本面支撐下,台股後市不看淡。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63127張、中信金(2891)26583張、華泰(2329)23080張、友達(2409)18796張、長榮航(2618)14728張、玉山金(2884)14096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2992張、宏碁(2353)11938張、元大金(2885)11240張、中鋼(2002)10793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台泥(1101)23357張、聯電(2303)22169張、富邦越南(00885)7657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6467張、統一(1216)6055張、敬鵬(2355)4608張、緯創(3231)4243張、上海商銀(5876)3741張、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3508張、裕民(2606)3197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中華電是不少存股族的口袋名單!一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65歲長輩有200~300萬閒錢,該如何投資,究竟要選擇穩定、殖利率不高的中華電,還是存股ETF每季或每月領息更好呢?對此,不少網友建議,0056與美債ETF是不錯的投資標的,買美債,一季配息一次,銀行買了一堆。 有網友在PTT股板發文表示,如果65歲左右老人家,有多一筆200~300萬的資金,強調這筆錢非退休金,放個20年以上,是不是買中華電(2412)就好,雖然是很穩定,但殖利率真的不高。如果能承擔一點風險,是否砸錢在ETF,選季配還是月配呢?老人家還是希望早一點領息,買中華電一年只能領一次,詢問資金該如何配置較好? po文曝光後,不少網友認為買中華電很OK,「2412,老人家的錢穩定就好」、「5成中華電 1成0050(定期定額)其餘現金」、「2412+美金高利定存」、「2412真的穩,股價成長、股利沒動」。 還有人點名目前當紅ETF,「歐印00929,每月配零用錢風險低」、「現在買00773 月配高息未來又有價差」、「買0056 00713 00878」、「雖然0050每年賣一點也是另類配息 資本所得部分還不需要繳二代健保 但對長輩來說越簡單越好」。 此外,美債也有一票網友大推,「全部換美金買美債etf,現在殖利率高,又比股票穩,」、「65歲不要亂搞了,4成放006208,6成美債或定存就好」、「美債etf 高股息 質押大法 分批進去」、「買美債,一季配息一次,銀行買了一堆」、「無腦美債配息」。
最受國人歡迎的台股ETF國泰永續高息(00878)任何動向都會引起投資人關注,而去年才將食品龍頭統一剔除,今年又納入成分股,引起投資人揣測,存股達人艾蜜莉則認為,只要00878能夠滿足1種情境,她就會繼續買下去。 ◎以下為「艾蜜莉-自由之路」粉專原文: 因為去年00878才把統一賣掉,現在又要買回來了,這次很多人對於這樣的行為感到有疑慮,不過00878其實就是以ESG評級、股利分數…等等,這些自已的選股邏輯在對成分股汰弱留強,所以要是納入的成分股沒有違背這些選股條件,換股就是很正常的行為,我覺得不用太敏感啦! 而且ETF是一籃子的股票,當然不可能全部的股票都是自己喜歡,或是每檔股票都是ETF以自己覺得合理的方式買進的,只要換個方式來想,其實少數不喜歡的股票對整個ETF的影響有限,也就不用那麼在意,有大大問過,那如果ETF大部分都是自己不喜歡的股票呢?這就代表選錯ETF了。 買ETF就是認定它的選股邏輯,好處是不用自己管理,進行換股這些繁瑣的事情,只要不是每次都換幾十檔,進行奇怪、無意義的換股造成費用偏高,這樣我就會繼續買下去。 當然投資這件事情,除了客觀分析以外,主觀的感受也很重要,感覺對了才容易持有的久,所以覺得有疑慮、不喜歡了,考慮換掉也是一個選擇。 ※本文獲得「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人氣王00878換股大戲結束,跌破一堆分析師和網友眼鏡,AI股沒事,開發金倒是真的走了;接下來換0056換股,鄉民口中的「BI三熊」保得住嗎?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00878和0056指數不同,前者是依公式計算過去股息,完全是被動式ETF;後者是預測未來股息,但未公開預測方法,結果難以預料,如果以預估EPS和股價計算,被踢除機率高,建議以官網公布為準。 陳重銘在部落格發文表示,00878在11月換股,緯創、廣達都被留下來,那麼12月底0056換股,緯創、廣達、英業達一樣會安全嗎?這2檔雖都是高股息ETF,但追蹤指數大不同,指數會決定成分股跟權重,簡單來說,00878是採用過去法,0056是採用未來法,兩者指數精神不同。 00878的選股池是MSCI成分股,再用特有的「股利分數」來排序,然後選前30名當成分股。 ◎股利分數=(近12個月年化股息殖利率)×25%+(近3年平均年化股息殖利率)×75%。 ◎股利分數=(近1年)×25%+〔(近1年+近2年+近3年)/3〕×75%。 ◎股利分數=(近1年)×50%+(近2年+近3年)×25%。 上面的數學式經過整理後,可以發現「近12個月年化股息殖利率」其實是占了50%喔!也就是說00878指數很注重最近一年的股利。拿開發金做一個例子說明,最近3年的年均殖利率(%)為:0、6.62、4.26 開發金股利分數=0x50%+(6.62+4.26)x25%=2.72。 再來算一下廣達,最近3年的年均殖利率(%)為:3.87、8.17、6.07。 廣達股利分數=3.87×50%+(8.17+6.07)x25%=1.935+3.56=5.495。 可以看出廣達的股利分數5.495,是優於開發金的2.72,所以開發金就被剃除了。00878指數就是依照上述的公式來排序,股利分數少的就剃除,股利分數高的就納入,完全沒有人為的預測空間,所以00878是100%的被動型ETF,就是只有看成分股過去3年的殖利率。 但是0056的指數邏輯則不同,0056是從台灣市值前150大企業中,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50檔股票作為成分股。 請注意「預測」這兩字,但不是由0056經理人預測的,而是由指數公司(臺灣證交所與FTS)合作編製,既然是預測就有人為因素,至於他是怎樣預測也不會說明的,例如2021年6月納入長榮、友達、群創等,就都是預測的,也沒有說明是如何預測。 所以廣達、緯創能不能繼續留在0056內,就要預測一下明年的殖利率啦,我會嘗試預測一下,當然預測就存在誤差,也有可能指數公司跟我的預測不同。我會從今年獲利,往年盈餘分配律,預估股價來算出未來一年的預估殖利率。 根據FactSet對19位分析師最新調查,廣達(2382) 2023年EPS預估:中位數由9.16元上修至9.24元,其中最高估值10.66元,最低估值7.4元,預估目標價為292元。如果用EPS 9.24元計算,過去盈餘分配律約80%,預估明年發放股利為7.39元,用股價250元預估,明年殖利率=7.39/250=2.956%。 參考0056最近幾年的年均殖利率約在6%左右,廣達明年不到3%的殖利率明顯會成為拖油瓶,也就是被指數公司剔除的機率很高,除非指數公司的預測方法跟我不同。比如指數公司預估廣今年賺10元,明年一樣配10元,然後預估廣達股價在200以下,這樣明年廣達的預估殖利率會在5%以上,就不會被剃除了。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看出,「指數公司預測」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啊!所以就算我再怎樣認真預測,只要指數公司跟我想的不一樣,我的預測也是白搭,所以0056指數就是主動型的,因此0056我也歸類為主動型的ETF。 緯創會不會被0056剃除,也可以用我上面的方法估計,但是我不會去估計了,因為0056主動型的指數就存在未知數,說不定人家估計方法跟我大不同?例如長榮今年配息70元,殖利率超高卻被0056剃除;同為航運股的裕民只有配息3元,卻留在0056裡面!所以0056會調整那些成分股?12月等公告最實際啊!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上市櫃公司前3季獲利大衰退,年減35%,較去年同期下滑逾1兆元;不過,金融業前3季獲利卻逆勢成長,金管會統計,今年前9月金融3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保險)稅前盈餘6764.8億元、年增17%,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獲利,為史上次高,今年全年獲利預估約7500億元。 由於金融業今年獲利較去年大幅改善,近期陸續有永豐金、台新金、中信金、華南金、合庫金等表態,樂觀看待明年配息。 金融股向來受存股族青睞,在定期定額交易個股前10名之中,有高達7檔都是金融股,分別是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台新金、中信金、富邦金。非金融僅台積電、中華電、台泥等3檔。可見除了ETF之外,金融股為散戶存股最愛類股。 由於金融股明年配息看好,不少存股族可望受惠。另一方面,備受存股族喜愛的高股息ETF,明年股息也可望受金融股挹注。金融股成分股佔比較高的ETF,以元大MSCI金融(0055)清一色全部是金融股最高,此外,不少高股息ETF也會納入配息穩定的金融股,例如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就有2成左右。 高股息ETF之中,金融股佔比偏高者,主要有00907永豐優息存股,由於選股規則排除電子股,因此成分股以金融、傳產等為主,目前金融股佔比4成,30檔成分股之中,有高達13檔金融股,持股較多的包括永豐金、中信金、兆豐金、上海商銀、元大金等。 另一檔00701國泰股利精選30,除高股息之外也訴求低波動,持有金融股佔比達30.4%,在30檔成分股中,金融股占了10檔,持股較多的有兆豐金、玉山金、元大金、第一金、合庫金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境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排名前十大的凱基投信,今年7月升格成為開發金控全資子公司後,今(27)日推出品牌宣言「致力於您的豐盛未來」,總經理張慈恩表示,在長壽社會及永續共好的兩大趨勢下,明年將展開一系列的品牌活動,持續提供質優的投資解決方案,協助投資人建構游刃有餘的退休生活。 另外,凱基投信也計畫與大學合作,設計不同的活動來提升年輕世代的金融素養,在「普惠金融」的推廣上盡一分心力;也將借助集團的數位資源,提升客戶的數位體驗,進一步建構「豐盛未來共學圈」。 凱基投信董事長丁紹曾指出,現代退休制度的起源,是來自1889年由德意志帝國所設計,最初的設計是僱員在70歲退休,由政府發放養老金直到去世;在1950年與1990年時,已開發國家的人均壽命是65歲、73歲,到了2020年,則已超過80歲。 丁紹曾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形成,退休準備變得格外重要,惟台灣人在退休準備明顯不足。對比美國與台灣的退休資產規模佔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來看,美國有135%,而台灣則僅有29%,其中台灣退休資產投資於本國股市的金額佔本國股市的比重只有3.6%,也遠低於美國的49%。 為了協助投資人解決退休準備不足的痛點,過去六年來,凱基投信除了設計一系列的主動式多重資產基金之外,隨著投資人對資產配置與定時定額投資的需求日益增溫,凱基投信也推出了多檔布局台灣及全球的股票型ETF與債券ETF。 截至10月底,市場股債ETF總資產規模已佔境內基金的54%,而在這ETF的主戰場上,凱基投信ETF管理規模排名第七。 凱基投信新事業發展處主管穆正雍指出,近年台灣ETF在各種投資主題、配息方式的推波助瀾下,成為國人最愛的投資標的之一,尤其是高股息ETF,儼然已成為投資人用來存退休金的核心資產。過往投資高股息的投資人,很容易陷入一味追逐高殖利率,卻賠價差的投資痛點。 穆正雍說,因此,布局高股息,必須同時兼顧股息表現和股價成長的投資策略。由於ETF完成設計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它的未來表現,凱基投信在設計高股息時,就將篩選機制升級進化,克服人為誤判與投資習慣,搭配定審制度汰弱留強保持成分股競爭力。升級進化的高股息ETF - 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在國內發行的48檔股票指數型-國內投資(股票型)不論短、中、長期報酬皆位於前四分之一,相對同類型表現出色。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今天使用「凱基證券隨身營業員app」賣買的民眾,一早就經歷驚魂的「黑色星期一」。因電子平台即時帳務異常,一開盤app帳上未實現損益全數轉負。凱基證券表示,主要是app帳務未實現損益計算出現問題,「凱基證券隨身營業員app」有公告,已正在緊急處理中,客戶下單不受影響。 凱基證券表示,由於資料中的庫存出現問題,目前正在搶修中,雖可以下單,但不確定庫存的民眾仍要詢問營業員。 截至10:50分,該app仍未修復,目前也還未確定何時能完成搶修。雖不影響民眾下單操作,但民眾如果不確定帳上庫存,仍須向營業員查詢,至11點仍無法確認已經全部完成搶修。
台股7月一波AI狂潮,堪比兩年前航海王熱度,但巴菲特曾說過,「只有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AI救世主輝達近期重返歷史新高,但台股許多AI指標股到現在都還在套牢,AI變BI(悲哀),突顯投資選對科技巨頭才是累積財富的王道。 科技股真正的領頭羊在美國,成分股涵蓋美股十大科技天王的統一FANG+ETF(00757)今年績效超過九成,打敗在台股發行的所有ETF,甚至贏過槓桿正2的ETF,成為最強飆王,00757之所以能讓投資人真正搭上AI多頭列車,是因為直接擁抱包括:微軟、輝達、蘋果等,主要引領全球人工智慧趨勢向上的十大科技巨擘。 股民只要將投資股票的部分資金,每月以1萬元定期定額投資00757,布建衛星資產配置,一年本金12萬元,資產能放大到15萬1750元,若從成立就開始堅持扣款,總投入本金59萬元,不到五年更是滾出百萬元資產,穩紮穩打為荷包多賺進一桶金。 還未上車的股民關切是否還來得及上車,其實透過定期定額攤平成本、分散風險,不用擔心買高的問題,00757一年以來定期定額報酬率達26.46%。拉長時間來看,2021年時,即使全球飽受疫情、美國暴力升息、地緣政治所苦,但熬過空頭的低谷,低檔累積部位,00757挾龍頭地位優勢率先強彈,兩年定期定報酬率更超過三成,顯示無論是在多頭年,抑或是風雨飄搖時進場,持之以恆投資00757就能為自己打造小金庫。
AI族群重挫、台積電等權值股疲弱,台股今天開高走低下跌150點,收17137.42點,成交量2737億元。今天3大法人同步賣超,外資賣超18.33億元,投信賣超14.28億元,自營商賣超58.23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90.84億元。 外資今天買超第一名個股為中鋼2.84萬張,加碼多檔傳產、航運股,包括、裕民、長榮航、華新、正新都入列買超前10名。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再度加碼中信金1.14萬張,累計連14天買超,共22萬9823張,本月以來19個交易日僅1天賣超,累計共加碼29萬1356張。中信金今年前10月獲利亮眼,稅後純益535.93億元,年增59%,EPS 2.69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外資賣超第一名為聯電1.25萬張。AI股緯創1.21萬張為賣超第2名,同族群的英業達、廣達都入列賣超前10名。 高股息ETF頻頻遭減碼,今天外資賣出較多的包括0056、00919、00878等3檔。 法人表示,台股11月以來周線連4紅,最高反彈逾1400點,短線漲多,技術面乖離過大,指數站上萬7之後,市場賣壓明顯增加,短線下跌修正屬正常。電子業庫存去化,產業回溫,近期雖傳出竹科裁員496人,但佔竹科就業人口僅千分之2.8,今年來竹科整體員工數仍成長2%。目前美元指數持續跌落年線之下,台股基本面、資金面好轉趨勢未變,短線整理過後有機會再攻。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中鋼(2002)28467張、宏碁(2353)13289張、中信金(2891)11469張、華泰(2329)9458張、元大金(2885)6497張、南亞科(2408)5845張、裕民(2606)4031張、長榮航(2618)3950張、華新(1605)3874張、正新(2105)3343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12544張、緯創(3231)12174張、元大高股息(0056)12102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9074張、英業達(2356)7634張、廣達(2382)6762張、華航(2610)6499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6456張、漢翔(2634)5133張、統一(1216)4890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利率飆升效應,二年來投資債券ETF,仍有逾8成虧損,究竟何時能轉正?法人認為,還要再等等,各類型債券收益率未來兩年內報酬率都有機會上看兩位數。 依Cmoney資料顯示,截至11月22日為止,在所有債券ETF中,近二年跌幅逾10%的檔數多達60多檔,其中有二檔槓桿型債券ETF跌幅更高達6成多。 野村投信指出,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聯準會最快可能明年第二季展開降息,只要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減緩、搭配通膨持續降溫,一旦釋放降息預期,公債殖利率將進一步滑落。 指標公債殖利率一旦明顯下降,將帶動各類型債券產生資本利得,先前投資債券產生的虧損,將更快翻正。張繼文表示,目前持有債券的殖利率水準已高,代表只要不在此刻逢低認賠殺出,持有各類型債券的收益率在未來兩年內都有機會上看兩位數,有極大機會可以抵銷近二年的虧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目前各類債市殖利率處於十餘年來高峰,利率波動可望放緩,加上經濟可望能避免陷入衰退,不論公債、投資級債、非投資級債都具備機會。若美元隨殖利率下滑而溫和走弱,也將有利於新興市場貨幣與新興市場當地債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