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亞洲首隻沙烏地阿拉伯ETF(交易開放式基金)今(29)日在港交所掛牌,投資人可以使用港元或人民幣直接在香港市場透過ETF交易沙烏地阿拉伯股市指數成分股,相關組合包括石油企業沙特阿美的股票。該檔ETF的資產規模是全球同類產品中最大。 港交所近兩個月先後將沙烏地阿拉伯交易所和印尼證券交易所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允許在這些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港第二次上市。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沙烏地阿拉伯交易所匯聚中東大型能源、工業及醫療產業;印尼證券交易所屬於東南亞地區優質創新企業的集資地。鼓勵兩個新興市場的企業利用香港作籌融資,也會為它們落腳香港和拓展業務提供更大的機會。(編輯:張嘉倚)
勞工想要在退休後,完全仰賴勞保、勞退將生活水平維持和在職期間一樣,幾乎不可能達成,加上通膨侵蝕消費力,不少人擔憂退休後生活品質下滑。面對多數民眾的擔憂,退休金規劃達人艾倫以真實案例,提供3種達成目標退休金的策略;同時,他也提供4的思考方向,讓民眾面對退休金目標跟情況有落差時,能及早因應。 ◎以下擷取自「艾倫的理財研究室」影音內容: 如果想達成月領5萬的退休目標,只要用對方法評估,就不會太難達成。一位37歲勞保年資9年的朋友,他本身的工作主要是獨立接案工作者,目前平均每個月收入都在5萬元上下,這幾年意識到要存錢,也存了100萬;目前在職業工會加勞保,勞退沒自提,預計65歲退休勞保能月領26,266元。 他在評估實際狀況之後需要的退休金,是每個月至少要5萬才能安心退休,但這個標準扣掉勞保月領金額,他還得另外準備好退休月領23,734元,他也假設過如果退休後會活到90歲,就至少要在退休前存到712萬0,200元,再搭配勞保年金才能達到退休目標;事實上這個規畫還遺漏一個因素,就是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價值縮水,以這位勞工接下來的準備期間來評估,目前他距離65歲還有28年。 回推歷史CPI漲幅,28年前的5萬元現在要67,402元才能有同等購買力價值,有些地區物價偏高,甚至不止這個數字;回到這位接案工作的朋友身上,目前他的狀態持續到65歲退休時,他累積的勞保年資一共會有37年,以最高級距45,800元計算退休金,目前算出的勞保年金為月領26,266元,若未來勞保年金緊貼消費者物價指數,月領金額可能有機會來到35,408元,但也得從物價漲幅後的67,402元扣掉;67,402元減去35,408元,差額就是31,994元,也就是要再額外月領31,994元現金流,才能達到他設定的退休金目標。 接下來,就是擬訂計畫的階段;假設未來國民的平均餘命能到90歲,算上通膨,他就要準備959萬才夠,他距離65歲退休還有28年時間,扣掉這幾年努力存下的100萬,計算下來,現在平均要月存25,589元才能在退休時達成他的退休金目標;以下方法是透過AI模擬系統組合出,分散配置在全球股市、房市、債市並且針對他本身的個性和風險承受度,模擬出接下來市和他執行的幾種方式: 按照剛才提到的單純以存錢的方式準備,他平均每個月要存25,589元才能達標,但實際情況是他只能月存1萬5千元;透過AI模擬,快速進行1萬次演算,對月存1萬5直到65歲開始提領,退休每年領38萬一直到90歲為止,系統模擬出的計畫達成率是99%;提領到90歲時,帳戶還剩快3千萬;但也不一定要把預算全投進去,只要微調預算達到成功率85%以上,同樣可以達成以上退休目標。 接下來,嘗試把投入預算向下調整。月存降低到1萬,成功率也有87%,年領38萬到90歲還剩1千萬,退休前每個月也有5,000元的額度,他可以另外存起來,作為短期備用金或是做為他未來拓展事業的預備基金,還是想握著現金,逢低加碼投入都可以,這是「單純定期定額」的模擬計畫。 這位朋友有一筆100萬存款,他提到一開始想存這筆錢的想法,只是單純希望有一筆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實際評估後,確認用途為短期準備金,也進一步確認短期備用金的應備金額,他認為要有6個月以上收入比較安心,也就是用他的平均月收乘以6個月,5萬乘6個月等於需要30萬的短期備用金,他也認同多餘的錢應該做好配置才對,而是只把錢存起來卻被通膨吃掉,後來他想預備金再多10萬比較安心,所以我們用剩餘的60萬進行模擬計畫,並讓他每個月能存的預算定期定額。 60萬單筆投入加1萬5的定期定額,模擬計算出來的成功率一樣是99%,年領38萬到90歲還剩4千多萬;嘗試把投入預算項下微調,月存降低到6千4百元,成功率為86%,年領38萬到90歲還剩1千多萬,在退休前每個月也有8,600元的額度,一樣可以另外存起來作為短期備用金,或是作為他未來拓展事業的預備基金,還是想握著現金,逢低加碼投入都行。 以他原本評估預留40萬預備金,只把剩下的60萬投入市場來做模擬,最終能不能補足退休差額計算達成率;一樣用系統進行1萬次蒙地卡羅模擬,單筆投入60萬,一直到65歲退休,模擬計算出來的成功率只剩下11%,預估65歲時帳戶價值來到330萬,每年領走38萬,大概77歲就歸零,其實這也是很多民眾規畫退休的雷區,誤判退休金額,導致真的到退休後,才發現自己過去存的退休金提早花完,這時已經7、80歲也很難工作賺錢,尤其已經退休10幾年都沒在工作的人,這時要找到一份工作難上加難。 不過,以上狀況只是用60萬來模擬,實際上如果要達成85%以上的成功率,也能用AI模擬系統計算需要的本金,經過試算後,現在單筆投入180萬,在28年後,每年領出38萬到90歲,這個計畫的成功機率就會來到87%,領到90歲時還有將近1,800萬;但這個計畫就真的是模擬推估了,因為他現在的存款就只有100萬,如果要等他存到180萬元才投入,大概要快7年時間才存的到,這樣模擬計畫期間只剩21年而已,7年後要準備的也不會只有180萬。 以上只是假設勞保緊貼物價指數,會同步物價調漲作為前提的規畫方式;近7年最高投保級距並無調漲,最糟情況可能是他的退休金不會調漲,這樣不管是他要做剛剛講的哪一種方法,投入的資金也會因為差額變大而變多。 總之,勞保勞退的金額跟理想退休金有落差,想做好規畫,建議按照以下思路規畫退休金: 1.確認勞保勞退能領最高,且速度要快,越早算出來對你越好。 2.評估領想和現實的落差,看看領的錢跟理想退休金額還差多少,差額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要太晚知道。 3.衡量補足差額的預算,算出要補足差額的話,每個月要存多少,如果存不了錢,可以考慮進行第四步。 4.找出各項收支漏洞,勞健保成本能不能節省節稅,或其他支出是否有節省空間,如果真的省到不行還是擠不出預算,就是代表收入太低或未妥善款控收資。 ※本文獲得「艾倫的理財研究室」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老實樹「存股方程式」昨(29)日點出「股利百萬對一般人並非一個務實的目標」,讓不少網友抱怨怎麼和媒體報導差那麼多;「存股方程式」今(29)日重申他曾提及的存股3階段,只要達到第3階段,則可創造每月5萬現金流;他也再次呼籲,投資方式可以參考財經網紅,但訂定目標則應務實面對,有多少錢做多少投資。 他分析,台灣人的年薪中位數大約50萬,若年薪介於80萬到100萬,已屬於前段班,這樣的薪資水準,扣除各式生活開銷之後,能投入30萬到40萬存股大概已是極限;以5%殖利率計算,年領百萬股利約需市值2,000萬股票,即使不計算複利、每年投入40萬存股,也要投入50年才能累積2,000萬,幾乎不可能達成;換句話說,對一般人而言,股利百萬並不是一個務實的目標。 面對網友的失望,「存股方程式」重申「務實存股」的理念並重申股利3階段目標:第1階段:年領股利12萬(每個月1萬);第2階段:年領股利24萬(每個月2萬);第3階段:年領股利36萬(每個月3萬)。 他表示,年領股利36萬,以5%殖利率計算,需持有市值720萬的股票;如果每年能投入30萬存股且不計算複利,則24年可以累績720萬,這才是一般中產階級最務實可行的目標;他也略帶無奈表示,別嫌棄36萬股利太少,因為這就是現實情況,必須接受;如果還沒達成上述3階段目標,那就「遠離所有市場雜訊」,心無旁鶩朝目標前進;如果已達成,那就持續存股,往上堆積股利。 此外,據勞保局統計,台灣65歲以上勞工目前月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合計中位數大約23,075元(勞保19322元+3753元),如果能另外達成年領股利36萬,則相當於每個月有超過5萬元現金流,這樣的現金流應足以支撐基本生活。軍公教的月退俸相對於勞工是更加優渥,只要能堅持存股,基本上不須擔心退休生活。 至於,年領36萬股利是否無法在30、40歲就離開職場?「存股方程式」坦言,對於一般中產階級而言,提前離開職場是不可能的任務,而財經網紅提供的理財方式絕對有參考價值,但不代表照著做就能取得相同結果,畢竟投入的本金差距頗大;他藉機再次呼籲,投資方式可以參考財經網紅,但訂定的目標則應該務實面對,有多少錢做多少投資。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最新CPI及PPI數據皆持續走低,就業數據也顯示勞動市場正在降溫,市場預估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已不高,據23日FedWatch資訊顯示,12月再升息機率僅0.7%,最快明年五月就有望啟動降息,市場甚至看好全年降息幅度有機會到4碼,帶動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回落,金融債表現尤為強勢,近一月(10/23~11/24)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價格已反彈近10%。 國泰投信表示,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為國泰10Y+金融債(00933B)之追蹤標的指數,在Fed強力升息帶動下殖利率攀升至近十年高檔,截至24日,指數到期殖利率逼近6%。據歷史經驗顯示,在殖利率突破5%當月進場並持有1、2年,平均報酬率分別為20%、32.5%,表現不俗。 國泰10Y+金融債(00933B)基金經理人鍾郁婕建議,追求穩健配息的投資人,可適當布局金融債,除了透過股、債配置增加資產抗震力外,同時鎖定目前偏高的殖利率水準,有機會創造每月安穩現金流。 00933B為全台首檔納入收益平準金的月配型債券ETF,可確保配息更穩定、公平,加上債券ETF具備海外所得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及670萬元以內免稅優勢,對有較大額退休金可運用的退休族來說,更具稅務效率。 00933B今天收盤價為15.72元,成為小資散戶族新寵,上周(11/20~11/24)規模大增新台幣14.4億元,成長幅度高達11.6%。受益人數也持續壯大至近4萬人,自10月上市至今,以周增近2千人的速度,成為債券ETF的熱門新選擇。00933B首次配息日將落在明年2月27日,明年1月底將宣告預估配息。
聯準會強力升息帶動下殖利率攀升至近十年高檔,截至11月24日,指數到期殖利率逼近6%。國泰投信29日指出,據歷史經驗顯示,在殖利率突破5%當月進場並持有1、2年,平均報酬率分別為20%、32.5%,而價格親民的國泰10Y+金融債ETF已成為小資散戶族新寵,11月20日至24日規模大增新台幣14.4億元,成長幅度高達11.6%。 國泰10Y+金融債ETF的受益人數也持續壯大至近4萬人,自10月上市至今,以周增近2千人的速度,成為債券ETF的熱門新選擇。 國泰投信日前已於官網公告,國泰10Y+金融債ETF首次配息日將落在明年2月27日,最後申購日為明年2月26日,意即明年1月底將宣告預估配息。國泰10Y+金融債ETF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至首次配息日前,該ETF約能領到3.5個月的成分債債息,將秉持著最大化投資人權益,並符合多數人期待的方式評估收益分配,希望讓十年難得一遇的債市投資契機,轉換為甜美的實質成果。 鍾郁婕建議,追求穩健配息的投資人,可適當布局金融債,除了透過股、債配置增加資產抗震力外,同時鎖定目前偏高的殖利率水準,有機會創造每月安穩現金流。 美國最新CPI及PPI數據皆持續走低,就業數據也顯示勞動市場正在降溫,市場預估聯準會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已不高,據23日FedWatch資訊顯示,12月再升息機率僅0.7%,最快明年五月就有望啟動降息,市場甚至看好全年降息幅度有機會到4碼,帶動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回落,金融債表現尤為強勢,近一月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價格已反彈近10%。 國泰10Y+金融債ETF為全台首檔納入收益平準金的月配型債券ETF,可確保配息更穩定、公平,加上債券ETF具備海外所得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及670萬元以內免稅優勢,對有較大額退休金可運用的退休族來說,更具稅務效率。
除息是催人氣萬靈丹啊!11月除息的00878,才坐上ETF周人氣王寶座不久,就被12月除息的00919搶走王位,00919以連2季配息逾10%爆紅,上周新增受益人近6千人最多,存股族難擋其魅力啊!連8大官股都掃貨不遺餘力,登周買超第1名。為散戶而生的「股股知識庫」表示,高股息 ETF必須面對「換股的痛楚」,如00929嚐到AI變成BI的痛楚,而00919在12 月時恐汰換航運股。 以下為「股股知識庫」全文: 台股經歷週一(27日)暴跌回測後,指數隨即於28日轉強收復長黑K棒,大漲逾200點,而據「玩股網」統計8大公股銀行上週(11/20~11/24)買超數據,觀察其對ETF的操作,買超第1名就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逾1.6萬張,買超金額超過3億元,究竟官股銀行為何獨愛00919?如今 2023 年 Q4 漲聲響起,12月即將除息的00919能不能再次帶來高配息?將成為市場注目焦點,也吸引存股族提前卡位。 最近存高股息ETF似乎成為全民運動,從最早的高股息0056,前兩年很熱門的00878,今年有兩檔高股息00919與00929異軍突起,成為股民的新歡,截至上周為止,00919規模來到548.2億元,最新受益人數27.3萬人,11月以來增加3.78%,約5,865人,以週增加人數來看,儼然是上週台股ETF人氣王。 不過說到底,投資人最關心還是 00919 從掛牌到現在漲這麼多,有近乎43.7%的漲幅,現在「還能買嗎?」,到底該如何判斷00919的進場時機? 公式:殖利率 = 現金股利 ÷ 股價 其實投資人最在乎的殖利率是可以透過觀察配息與股價之間的關係,大致掌握高低區間的例如:假設未來 00919 都能配出跟前兩季一樣的數字 0.54 元,那以 28 日收盤價 21.53元回推,則單季殖利率落在 2.5% 左右,00919 年化殖利率將高達10%,等於投入100萬元,1年就可以拿到10萬股利報酬,而這還是在 00919 已經漲了43.7%的狀況下,為此投資人只要掌握好這個公式,便能輕鬆制定存股策略,在自己覺得合理的位置進行買進賣出。 不過要特別注意,所謂的「殖利率估算」其實是一種對未來股利的預測,不代表必然發生,例如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季配的 00919 在過去兩季皆配出 0.54 元的高配息,但是否有任何人會保證未來每季,00919 都能配出0.54 的高額股利?其實市場只是透過歷史資料去預估未來的狀況,投資人或許可以知道如何觀察價格變化,設定預期殖利率,回推股利與股價的區間,但一定要心裡有底,這只是對「未來的預期而已」。 2023年底,國內高息 ETF 將在 11 月到 12 月間進行成分股調整,其中 00919 的成分股調整也將落在 12 月,會採用「完全複製法的指數化策略」來追蹤「臺灣精選高息指數」,同時依照「預估股利率」大小排序,選取前 30 檔為成分股,藉由觀察前3季 EPS 成長率,汰弱換強,藉此提高勝率,例如去年12月因為預期金融股獲利不佳,所以全面剔除不優質金融股,擺脫 2023 年金融股下調股利的殺傷力,投資人才能在今年看到 00919 配出如此優秀的股利,以下整理 00919 的選股邏輯優缺點給投資人評估。 優點: 1. 盈餘相對穩定:透過觀察前3季 EPS 成長率,可以更好地評估公司的盈利穩定性,相對於單一季度的短期波動,總體前3季度的表現更能反映選股的長期盈利趨勢。 2. 長期價值投資:這種方法有助於挑選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個股,而非只關注短期的股利收益,這符合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有助於想要長期持有 00919 的投資人增加信心。 3. 對風險的防範: 考慮前3季 EPS 成長率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更全面地考慮了公司的獲利表現,而不僅僅是單一季度的結果。 缺點: 1. 過度依賴歷史數據: 這種方法假定未來的 EPS 成長會模仿過去的趨勢,然而,市場條件和公司基本面可能會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化,因此過度依賴歷史數據可能導致誤判。 2. 忽略其他重要指標: 這種方法僅考慮 EPS 成長率,未考慮其他重要的財務和經營指標,如負債水平、現金流、行業前景等,這可能導致對個股所代表的企業整體健康狀態的忽視。 但投資人還是要記得,高股息 ETF 必須面對的難題,就是「換股的痛楚」,例如:00929 集中於科技股,如今就嚐到AI變成BI的痛楚;00919 雖然相對分散在各產業,不至於像00929 遭遇科技業修正就慘跌,但投資人可以觀察00919 前10大個股,其實持有不少航運股,今年 2023 獲利明顯衰退,12 月換股時應該會優先列入汰換名單,屆時也會產生很大的換股壓力,投資人可以避開這段時間,等到穩定後再來卡位明年的高股息行情。 說到股息,台企業追求「股息成長」觀念的公司其實不多,但在美國這其實是相當普遍的觀念,許多大公司股息都是連年成長,投資人若不只想投資台股且追求股息成長率,那以下這些公司都可以密切注意! (1)雪佛龍(CVX):世界最大的跨國能源公司之一,在全球超過 180 個國家有業務,業務範圍包含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等方面,股息連續成長超過 25 年。 (2)3M(MMM):起源於美國的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超過 55,000 種產品,股息成長已超過 60 年。 (3)好事多(COST):知名跨國連鎖商場品牌,提供眾多商品與優惠,商場遍布全球,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和菜肴,包括食譜配送服務,股息連續成長18年。 (4)耐吉(NKE):美國著名跨國體育用品製造商和零售商,提供廣泛的運動鞋、運動服裝和運動設備,股息連續成長超過19年。 (5)微軟(MSFT):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提供廣泛的軟體、雲端服務和硬體產品,股息連續成長超過20年。 延伸閱讀:有望提前降息!公股銀:美債比股票更有利,投資人最後布局...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股知識庫》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今天小漲29.31點,收17370.56點,成交量3217億元。加權指數昨天一度超越港股恆生指數,由於今天港股收盤續跌360點,台股領先港股擴大至377點。今天外資買超98.94億元,投信買超0.74億元,自營商賣超7.87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91.80億元。 開發金尾盤爆出6.3萬張巨量,今日成交20.6萬張,為台股最大量個股,外資今天大買3.98萬張,登上買超冠軍。 存股族最愛的高股息ETF,外資今天加碼00929 1.36萬張、00878 4654張,入列買超前10名。另買進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 3497張、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3101張、0056元大高股息2920張。 至於賣超部分,陸股相關ETF在前10名中佔了3檔,分別是富邦恒生國企正2、中信中國高股息元大滬深300正2等。 法人表示,美國聯準會官員釋出鴿派訊息,強調對抗通膨取得良好進展,加深市場對於升息結束的預期,資產管理巨擘富達更預測利率已見頂,估明年下半年將開始降息。美元指數再度破底,台幣早盤大升近2角,不過台股由於昨天漲幅大,今天漲勢趨緩。大盤指數臨近前波高點,可能震盪加劇,須留意勿追高,逢回可布局明年產業面改善或向上成長族群。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39880張、宏碁(2353)24149張、元大台灣50反1(00632R)22367張、中鋼(2002)19295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3630張、華泰(2329)13147張、亞太電(3682)5121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4654張、欣興(3037)4586張、南亞科(2408)4299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15888張、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13663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12383張、長榮航(2618)11450張、群創(3481)11265張、華航(2610)10318張、台泥(1101)10214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7360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6931張、友達(2409)6624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目前台股上市ETF已150檔以上,總資產規模超過1.7兆元,其中包含高股息、創新、高科技等ETF。證交所提醒ETF投資人,應注意商品之屬性,依個人之財務規劃及偏好投資,並留意投資ETF可能的相關風險。 證交所再次提醒投資人,投資ETF須審慎注意相關風險。例如ETF市價一般會貼近淨值,若持續偏離應特別注意其折溢價風險;或有終止上市風險如ETF可能因規模太小、單位淨值過低等而終止信託契約並申請下市。 而每檔ETF可能有不同的收益分配頻率政策,證交所強調,投資人也需視其可分配收益金額來決定實際分配情形,不宜將ETF視為總是分配固定金額或固定收益分配比率的商品。 此外,若ETF於收益分配後未能成功填息,投資人可能有無法達成其預期獲利之風險。 證交所指出,正如市場中各投資人有不同的風險偏好與財務目標,投資人應審酌自身的實際需求,挑選適合的商品,切莫未評估商品屬性及相關風險,僅因沒有提供基礎事實也未經驗證的市場傳言逕進行投資。 台灣ETF市場已發展20年,台灣的ETF商品有相當豐富的選擇,例如國內成分證券ETF商品主題涵蓋從市值型、產業型(如半導體、金融)至不同主題(如公司治理、ESG低碳等)。 至於國外成分證券ETF,也有豐富的主題,如投資於不同國家、房地產、科技、債券、AI、通訊、電動車、生技等,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多元化投資策略。 證交所提醒,投資者應視其個人需求,注意商品之屬性與風險,以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實現成功的投資。
COP28氣象峰會召開在即,低碳議題深受矚目。法人指出,近一月國內3檔低碳相關ETF交易來看,表現平均上漲7.55%,相較大盤上漲6.21%更為活躍。其中以高股息及低碳為訴求的永豐低碳高息ETF(00930),近一季以來漲幅居冠,上漲13.89%,顯示在低碳及高息雙引擎驅動下,帶動股價上漲。 永豐ESG低碳高息ETF經理人張怡琳表示,減碳、低碳深受國際重視,對國內企業更是未來營運生存的重要關卡,以台灣第四大出口市場歐盟為例,今年10月起試行碳關稅,而科技巨頭蘋果宣示2030年前旗下供應商須達100%綠電,也讓國內多家大廠近年加快推動能源轉型。 張怡琳指出,依國內環境部規劃,2024年台灣也將加入徵收碳費的行列,企業低碳趨勢更加確立,在投資組合中加重低碳因子,已是大勢所趨。 今年7月中旬掛牌上市的永豐ESG低碳高息ETF,是國內市場上第一檔聚焦低碳、高息兩大關鍵因子的ETF,投資方向與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一致,且採取雙月配息,兼顧一般大眾息收需求,預計1月首次除息,近期受到不少關注,11月27日收盤價創掛牌以來最高,達到17.36元。 群益台ESG低碳50ETF(00923)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全球淨零探排持續推進,為與國際趨勢接軌,台灣企業在面對未來可能的碳稅、碳費或國際合作夥伴的碳盤查要求下,低碳轉型刻不容緩,而在投資方面,具有ESG低碳概念的企業是市場關注焦點,資金配置時的首選。而觀察近期自美債利率大幅回落、台股迎來反彈,其中又以低碳龍頭股表現更為出色,顯見低碳優勢股持續受市場關注,投資人不妨趁勢布局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低碳市值型ETF,搶先搭上低碳資金浪潮。 國泰台灣領袖50ETF(00922)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隨消費旺季來臨,基本面行情及選舉行情即將啟動,台股在今年底前將震盪向上的機率不小,而市值型ETF因分散持有50檔大型龍頭企業,投資風險相較個股小,適合存股族長期穩健投資,尤其未來低碳轉型將會是投資顯學,後市表現更可期。11月以來至17日,國泰台灣領袖50ETF標的指數「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含息報酬達8%,相較於台灣加權指數的7.5%,更具優勢。
月配息ETF搭上台股11月北上列車,以00935漲逾9%最強,再來是00934漲逾8%,都贏當紅炸子雞00929的6%,00936則漲3.6%(11/8上市),而00934的成交量幾乎倍增00935,有網友以15元認購00934,想要趁漲到16元時走一趟,分析師股添樂認為,00934那麼強有2大原因,掛牌時間好,又有「換檔」機制,賺錢就該續抱「讓獲利奔跑」,而不是把賺錢的都賣光,留下賠錢貨。 股添樂在臉書「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有網友詢問,上個月認購了幾張標榜月配息的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想不到一掛牌就衝上16元,不過距離首次配息還要等上大半年,建不建議目前先賣一趟,配息前再買回來? 股添樂指出,這其實是大部分股民都會遇到的情況,本來要存股的,常常變成賺價差;或是本來要賺價差,最後變存股。持股跌20%、30%甚至50%,都是堅定持有;要換作是持股漲5%或10%,溜得比誰都快,最後股價創新高了,庫存一張都不剩。 00934這檔ETF全名為中信成長高息,任何一檔高息ETF設計的初衷,都是為了長期持有,而它最近表現這麼強的原因,主要有2個: 首先,台股8、9、10連3個月都在跌,11月止跌反漲,剛剛好是這檔ETF掛牌的時間點,如果它在8月掛牌,現在搞不好就是破發了,所以有一點大盤助攻的成分。 其次,這檔ETF有個特別的設定,也是它最核心的特色,那就是「換檔」機制。每當進入除權息旺季,這檔ETF選股就偏重在「高股息」;而除權息後到了每年第4季至隔年第1季的電子旺季,選股就偏重在「成長」。 所以這檔ETF一掛牌,就側重在「成長」屬性,搭上台股11月以來的多頭,造就一上來就開紅盤的榮景。其實它們設計這項「換檔」機制,大概率就是為了迎合歷年第4季台股的多頭行情,最近的上漲也算是符合最理想的情境。 回到網友的疑問,賺錢獲利了結當然沒問題,不過這個時間點到隔年第1季,通常也是台股歷年表現最好的時候,雖然也不可能保證這檔ETF有機會複製00929的走勢,不過正常投資邏輯,應該是汰弱換強,把賠錢的砍掉,換成賺錢的;而不是把賺錢的都賣光,這樣往往戶頭剩下的全是賠錢貨。 有句話說「讓獲利奔跑」,指的是賺錢的單應該順著趨勢續抱;要是留下滿倉的賠錢貨,代表一籃子都是弱勢股,先不論怎麼「跑出獲利」,光這一籃泛綠光的庫存進到2024年,可能都要衰一整年。 股添樂認為,00934的「換檔」機制,本身就有著汰弱換強的作用,真的不用你去煩惱它是不是超漲或超跌,如果是以長期投資的角度持有,根本不用在意短線漲跌,要煩惱的反而是跌下來,有沒有資金加碼;當然如果你是為了賺價差,以上都可以忽略。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加權指數28日大漲203點或1.19%,反彈態勢相當驚人,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市場更加優異,其中11月甫掛牌的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00936)28日上漲1.7%,表現優於大盤,應證了中小型股具有籌碼輕盈、股價爆發力更加強勁的特性。 00936所追蹤的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股指數今日大漲2.05%,比大盤多漲了0.86%,其中的成分股環球晶漲超過8%、華通漲超過6%,其餘東陽、台勝科、上品也漲超過3%,整體30檔成分中,僅有3檔微幅下跌不到1%,展現中小型股的強勢表現。 法人表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28日,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股報酬指數上漲達73.32%,遠過於加權股價報酬指數26.97%。 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00936)經理人黃鈺民指出,長期而言,業績能見度高的中小型股,有較大上檔空間,配合買氣暢旺的高股息題材,上攻力道可望更強勁。 明年適逢總統大選,作多行情有機會逐步增溫,配合上市櫃公司的基本面成長力道加大,台股在明年第一季前行情不看淡,年底前成為投資台股的最佳時機,建議投資人可以逢低布局。
聯準會二度暫停升息、通膨明顯降溫,美債利率也自高點回落,近期亦可見資金陸續湧向債市卡位,債券ETF表現不俗。觀察11月以來債券ETF表現,整體來看漲多跌少,以天期較長的產品表現較佳,統計前十強上榜皆為長天期投資級公司債ETF,本月以來累積報酬都在6%以上。 群益投資級電信債ETF經理人曾盈甄表示,聯準會11月暫停升息,且近期通膨率走低,經濟數據逐步走緩,美債殖利率大幅下降,電信債殖利率6%以上,因此當市場利率快速往下,可優先挑選殖利率相對具有價值的電信債,故近期表現突出。 預期利率大幅攀升可能性低,且在溫和的經濟數據下,預期明年仍呈現經濟放緩格局,隨全球5G商用加速發展,相關技術逐漸成熟,電信產業因在5G使用量逐漸增加下,料未來獲利與現金流向穩定,產業成長前景可期,且配息亦有望延續相對穩定的態勢,建議投資人現階段可以適度布局,未來當貨幣政策轉為降息時,長天期的投資等級電信債還有資本利得機會可期。 新光A-BBB電信債ETF經理人簡伯容指出,電信產業債券最新平均到期殖利率逾6%以上,比起國內電信三雄2023年均殖利率4.26%還優,近期ETF價格也隨美債殖利率下滑而迅速彈升。同時,全球電信產業債還擁有低違約率,不受景氣波動影響,及高殖利率至少6%以上,與存續期間長,未來賺資本利得空間大等三大優勢,加上電信債配息來源穩定,全部來自債券票息,不會造成領高息卻侵蝕到本金。 凱基ESG BBB債15+基金經理人劉書銘表示,短期在美長債發行規模放緩下,預期公債殖利率上行空間有限,但在核心服務通膨僵固、美國聯準會通膨目標維持2%不變的情況下,預期利率仍是高檔震盪格局,高利率環境會持續更久時間。建議固定收益型投資人債券配置可透過適度承擔信用風險,布局投資等級債中信用評級較低的BBB級債券。
日前大陸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房地產商「白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國有和民營房企均會被列入,預計融資政策最終推進實施會在明年第一季,帶動地產債強勢表態,引領大陸非投等債與亞洲非投等債近期走揚,JPM亞洲非投等債近一周上漲1.8%,表現優於其他非投等債指數。 日盛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美國經濟明年增速趨緩,實際利率帶動下,10年期美債利率或保持趨勢性走跌。近來降息的各國央行多於升息者,為2021年1月以來首見,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再升息機率近乎零,預期第四季進入債市的風險較低。 觀察大陸房地產政策,去年至今有關房企融資的支持政策頻出,從「金融16條」到「三支箭」的持續落地,該政策也被視為對前者的有力延續和補充。預計後續政策貫徹的力度和廣度會有所提升,這對幫助地產供給端加快走出困境將有裨益,後續將持續關注大陸房地產市場改善進度。 台新靈活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怡慧指出,利差的表現是投資公司債的一個重要指標,當利差擴大時,代表買進的價位較便宜,且能得到較多的利息,近期利差來到近幾年相對高檔,也表示債市甜蜜點已到。不過,利差擴大的另一面也表示公司債的違約風險提升,因此投資人在投資債券時,可以依據自己對報酬的要求以及風險的承受度來選擇。 例如目前正處於經濟下行週期,若是選擇非投資等級公司債,違約機率恐大幅提升,但BBB級以上的投資級公司債因財務體質較為健全,報酬表現將相對出色。 新光A-BBB電信債ETF經理人簡伯容認為,電信產業債券最新平均到期殖利率逾6%以上,比起國內電信三雄今年均殖利率4.26%還優,近期ETF價格也隨美債殖利率下滑而迅速彈升,同時全球電信產業債還擁有低違約率、高殖利率、存續期間長,加上電信債配息來源穩定,全部來自債券票息,不會造成投資人領高息卻侵蝕到本金的情形。
今年月配息ETF基金超夯,今年新募集成立的ETF基金,只要打出月配息訴求,不論股債都能迅速吸金。日前群益投信募集的債券ETF基金短短三天內宣告募集150億元成立,創下國內債券ETF最佳募集成績,也追平過去股票ETF的募集績效。 群益投信2017年發行業界第一檔投資級產業債ETF、在2018年12月旗下債券ETF規模逾1,031億元,成為首家債券ETF規模站上千億元的基金公司,近期發行的群益ESG20年期以上BBB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基金,三天就募集超過150億元,創下台灣債券ETF有史以來最佳募集紀錄,將在12月5日掛牌上市。 今年募集成立的債券ETF基金,除群益這檔外,還有國泰10年+金融債、統一美債20年兩檔,分別以月配息、季配息為訴求,分別募集到近95億元、85億元,且統一美債募集後不久即宣告額滿,申請追加募集195億元,可見市場對長債的投資需求高升。 市場法人分析,美國聯準會已連二次暫停升息、市場預期升息循環近尾聲,長天期債投資價值浮現,也帶動投資熱度,群益是第一檔採月月配且有收益平準金機制的ESG債券ETF基金,因鎖定長天期ESG BBB級債,訴求兼顧收益及債券品質,加上發行價格15元,讓投資人相對容易參與,且成立45天即可配息,投資人可望有月月現金流。 長天期債券因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高,在暫停升息以及未來迎接利率拐點下,受惠程度亦相對高。從債信品質來看,投資級債因信用評級高,違約率極低,其穩健特性有助抵禦市場波動。再從收益面來看,投資級公司債的評級中,以BBB評級的殖利率更勝一籌,超過6%,且其市場需求高,流動性亦相當活絡。 因此,近期不少法人建議,固定收益型投資人債券配置可透過適度承擔信用風險,布局投資等級債中信用評級較低的BBB級債券,來增加整體債券部位的息收及利差保護。
【時報-台北電】國外消息: 1.10月新屋銷售不佳,美股小跌 周線連4紅的美股3大指數全面收小黑,最新經濟數據方面,美國10月新屋銷售總數為67.9萬戶,不如預期的72.5萬戶,9月則為71.9萬戶。聯準會主席鮑爾將在本周發表談話,愈來愈多投資者認為聯準會不太可能再升息。美股最新收盤價,道瓊小跌56.68點或0.16%,收35333.47點。那斯達克小跌9.83點或0.07%,收14241.02點。標普500也小跌8.91點或0.20%,收4550.43點。 2.韓12月製造業信心,近四月首升 全球晶片需求復甦推動韓國製造業信心指數在12月回升,是四個月來首例。韓國政府為了加速經濟成長,也宣布自明年起將外籍旅客退稅額度調高一倍,盼觀光業早日復甦。 3.以哈停火換人質可望延長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26日表態,他們希望將目前暫時停火與交換人質的協議延長,超過原本約定的四天期限,以確保更多巴勒斯坦囚犯獲釋。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亦表示,以國願意最多停火十天,但之後將恢復全力進攻。 4.AI股ETF資金回流,BOTZ狂吸金6月以來最大 輝達(NVIDIA)上季(8至10月)財報亮眼,再加上美國通膨持續降溫,令市場預期聯準會明年降息,吸引資金再度湧入AI類股,也讓追蹤AI類股的「BOTZ」ETF締造今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入額。根據Lipper統計,截至11月22日為止的一周內,BOTZ資金淨流入額達到3,550萬美元,終結先前連續六周資金外流。 5.受惠年終消費旺季,越南成衣出口逆風過去了 在高通膨、高利率與全球經濟黯淡等利空夾擊下,越南成衣與鞋類出口自今年初開始持續下滑,但下跌速度在近幾個月放緩,專家指年終消費旺季帶動成衣與鞋類等產業輕微復甦,並樂觀產業最惡劣時期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