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ESL

的結果
  • 駕Tesla車禍後 林志穎出任小鵬汽車代言人

    新能源汽車小鵬汽車今日官宣,台灣藝人林志穎成為小鵬G6品牌代言人,這也是林志穎在上次Tesla(特斯拉)碰撞事故後,首次出任汽車產品代言人。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轉發了相關微博,歡迎林志穎這位「新鵬友」。 不久前,一組林志穎在珠海賽車場的照片在網路上曝光,林志穎身穿賽車服,手拿頭盔在賽道一旁,身體狀態良好。同時,林志穎還曬出了兩張照片,從身後車型來看,應該正是即將發售的小鵬G6。此次珠海賽車場試駕也是林志穎在車禍恢復後的首次下賽道活動。 林志穎微博今日發文稱,「很開心能夠成為小鵬G6的品牌智友,對我而言這是一次新體驗、新旅程。」同時,林志穎還發布一段代言小鵬G6的駕車影片。 去年7月,林志穎駕駛特斯拉Model X在桃園自撞,副駕座位的兒子無大礙,但林志穎傷勢嚴重動了2次手術,傷勢包括右手骨折、顱內出血以及輕微腦震盪等。

  • 權證市場焦點-元太 三大法人押寶

     電子紙供應商元太(8069)第一季獲利年增2成,4月營收也繳出雙率雙增的好成績,在17日下午法說會登場之前,三大法人再度聯袂買超,共計9,833張,其中,外資買超7,915張為大宗,投信買超1,629張,股價跳空開出,終場上漲3.03%、收在204元,成交量增近1倍、破2.8萬張。  投顧法人指出,電子貨架標籤(ESL)開始導入北美沃爾瑪(Walmart)市場,Walmart超級市場每間品項超過14萬項,小型門市也有數萬項,光在美國約4,700家門市的Walmart,所需的ESL需求數,可能就達5億~6億片。  過往ESL以歐洲為主要出貨市場,出貨占比低於2成的北美市場開始導入後,有望成元太未來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光電股》元太下午法說 美系外資翻多升目標價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元太(8069)今天下午將召開法說會,今天開盤跳空直接越過200元大關,來到兩個多月來高點。而去年第4季率先降評元太的美系外資,在最新出具報告指出,考量元太在ESL的獨佔地位以及2024年的成長,將元太評等由中立調高至加碼,目標價由185元提高至250元。  美系外資指出,針對元太2022年大量出貨的風險,去年11月對元太展望持保守態度。今年元太第1季毛利率下降至49.2%,季減8.7個百分點,而市場普遍預期為50%左右,毛利率下降可能反映ASP讓利和較低的產能利用率,也可能會導致毛利率對今年獲利的修正。 美系外資認為,庫存去化仍是現在進行式,今年第2季及第3季營收年增率將放緩至個位數,調升評等的考量在於2024年及以後的成長。ESL系統整合商SES-imagotag在2022-2027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為29%,該公司與沃爾瑪的協議從中長期來看,電子紙在電子貨架標籤及公共顯示器都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美系外資預估今年元太營收成長10%,明年年增率24%,毛利率今年50.8%,明年51.9%。不過,儘管今年營收預估較去年成長,但預估今年EPS衰退至8.27元,明年也下修至10.97元。

  • 其祥-KY6月9日起終止上櫃交易

    櫃買中心表示,其祥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258;簡稱:其祥-KY)因與KS Ventures Limited進行合併,由KS Ventures Limited之母公司Sin Chuan Resources Pte. Ltd.以現金作為受讓其祥-KY股份之對價,其祥-KY將成為Sin Chuan Resources Pte. Ltd.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核有櫃買中心業務規則應終止有價證券櫃檯買賣之情事,爰依規公告自112年6月1日起停止其祥-KY有價證券交易,並自6月9日(合併基準日)起終止其有價證券櫃檯買賣暨停止公開發行。

  • 世界、元太 獲法人升評

     人氣電子股接連獲法人升評,世界(5347)第一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營運逐步改善,法說會後獲得高盛、麥格理證券分別升評至「買進」與「中立」;投顧法人則看好電子貨架標籤(ESL)開始導入北美Walmart市場,有利加速ESL滲透率提升,給予元太(8069)「買進」投資評等。  中信投顧指出,世界受到客戶端庫存持續調節,第一季產能利用率降至6成以下,單位售價、匯率均產生負面影響,毛利率亦降至30%,惟在費用控管得宜,加上業外收入高於市場預期下,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82 元,超越市場共識。  高盛證券指出,第一季應該就是世界獲利的谷底,加上評價具投資吸引力,將投資評等調升為「買進」。  元太方面,中信投顧指出,Walmart現於全球共有約11,000家門市,其中約有4,700家門市位於美國。據統計,Walmart超級市場每間品項超過14萬項,小型的Walmart Discount Store也有數萬項,因此,光是位於美國Walmart的ESL需求數就可能達5億~6億片,元太可望直接受惠於Walmart導入ESL。  另一投顧法人認為,根據研調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ESL出貨量約2.4億片,以及SES-Imagotag公告將於未來12~18個月出貨6,000萬片,換算2023年有望出貨2,500萬~4,000萬片,有望貢獻ESL出貨量年增10~15%。投顧研究機構認為,過往ESL主要出貨市場為歐洲、出貨占比70~80%,出貨占比低於2成的北美市場開始導入後,有望成為元太未來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 全球20大企業4月市值 特斯拉跌最兇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第一季財報失色拖累股價大跌,導致4月市值縮水逾1,300億美元,為全球市值前20大企業中最大輸家。 根據路孚特(Refinitiv)統計,特斯拉市值在4月底降至5,207億美元,較3月暴跌1,367億美元,或20.8%,市值排名由年初的全球第七大企業降至第九大。市值縮水第二高的企業為騰訊,該月市值減少503.8億美元,縮幅達10.7%。 在此同時,全球前兩大企業蘋果與微軟同期市值大幅攀升,穩坐市值龍頭與二哥寶座。

  • 《熱門族群》SES助攻Walmart導入ESL 元太、晶宏跳空漲停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電子貨架標籤ESL解決方案大廠SES-Imagotag第1季銷售數字強勁,並宣布與Walmart合作,可望加速大型通路商導入ESL,元太(8069)、晶宏(3141)跳空漲停。  SES第1季營收1.6億歐元,年增32%,其中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歐洲市場,年增42%,大陸市場年增32%,其他市場年增27%,新接訂單2.2億歐元,年增30%,全年營收展望維持年增29.2%。  SES宣布與Walmart合作,預計未來12-18個月內於美國500間店鋪率先鋪設ESL進行試點,預估裝設約6000萬個ESL,營收貢獻約3億歐元。Walmart全美店鋪4,717家,若試點順利可能於未來5~7年內全部導入,SES預估該業務將貢獻30億歐元營收。 Walmart將為大型通路商帶來示範作用,可望加速大型通路商導入ESL,尤其Walmart海外尚有5305家分店,法人指出,身為ESL供應鏈的元太、天鈺、晶宏(3141)都可望受惠。  外資先前也指出,元太新增產能,加上Walmart第4季起加快採用ESL,今年下半年ESL的裝設量將大幅拉升,下半年Walmart對元太貢獻度提升,若後續全球陸續導入,對元太ESL長期帶來穩定出貨。

  • 《電子零件》充電樁儲能商機旺 健和興重返成長軌道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健和興(3003)自結第1季每股盈餘為0.85元,隨著大陸及歐美儲能市場需求增溫及電動車與充電樁的充電槍產品出貨放量,健和興表示,營運谷底已過,有望自第2季重回成長軌道。 健和興近幾年產品重心放在綠能儲能等電工、電力及車用端子連接器,其中儲能客戶包括大陸前三大儲能系統商、大陸、歐洲及美國基礎設備商、太陽能/風能供應商,以及佈局商用儲能領域的美系電動車大廠,充電槍客戶除Tesla等電動車大廠,亦出貨給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等國內外充電樁大廠,隨著電動車銷售進入高成長期,且各國廣建充電樁及儲能基礎建設,讓健和興營運跟著漲船高。 隨著儲能及車用客戶需求增溫,健和興3月合併營收達3.92億元,較上月成長16.65%,營業淨利為7541萬元,較上月成長近25%,稅前盈餘為8831萬元,較上月相當,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達10.58億元,稅前盈餘為1.92億元,稅後盈餘為1.35億元,以目前實收資本額15.57億元計算,單季每股稅前盈餘為1.24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85元。 近日市場傳聞,健和興因與Tesla合作已久,為Tesla充電槍供應商,在儲能部分,亦已成為Tesla儲能系統供應商,提供Tesla儲能系統相關端子及線束,可望順利搭上Tesla儲能產品高成長列車。 受惠各國基礎建設及智慧電網建置,目前綠能/儲能產品占健和興營收比重已達70%,與電動車相關車用產品成為健和興未來營運成長兩大推手。 健和興表示,營運谷底已過,第2季營運有望季增年增,營運可望逐步重回成長軌道。

  • 《電子零件》儲能及充電槍助攻 健和興營運Q2起向「錢」衝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健和興(3003)搶攻儲能市場有成,傳聞順利躋身為Tesla儲能系統供應商,可望搶搭Tesla衝刺全球商用儲能市場列車,對此,健和興表示,不方便評論客戶,隨著大陸及歐美儲能市場需求增溫及各國廣建充電樁,搭配電動車充電槍產品出貨逐步放量,健和興表示,營運谷底已過,業績可望自第2季起攀高。 節能減碳帶旺綠能大商機,連帶儲能市場也進入高成長期,目前全球儲能市場大陸及美國建置需求最為強勁,預計2030年大陸及美國占整體儲能市場比重將達75%,台灣今年儲能市場規模可望達200億元,預估2030年可成長至2000億元,龐大商機吸引Tesla等大廠積極搶進。 健和興近幾年產品重心放在綠能儲能等電工、電力及車用端子連接器,由於儲能系統包含BMS(電池管理系統)、EMS(能源管理系統)及PCS(功率調節系統)都需搭配選用不同中小型各類連接器應用於微電系統中,而中壓變壓器電力轉換配電盤中大型10 AWG至400 AWG的傳統圓盤(RNB))方盤(SQNB)適用於傳統電力電工端子,健和興標準BMC電池模組連接器系列已成功搭配大型儲能設備客戶,並提供客製化服務。 日前外媒報導,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簽約儀式9日在上海舉行,預計今年第3季開工,2024年第2季投產,這座工廠規畫生產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初期規畫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儲能規模近40GWh,產品將在全球銷售,Tesla欲在儲能市場大展身手,亦讓供應商業績跟著水漲船高。 目前健和興儲能客戶包括大陸前三大儲能系統商,以及大陸、歐洲及美國基礎設備商、太陽能/風能供應商,近日市場傳聞,健和興因與Tesla合作已久,為Tesla充電槍供應商,在儲能部分,亦已成為Tesla儲能系統供應商,提供Tesla儲能系統相關端子及線束,可望順利搭上Tesla儲能產品高成長列車。 受惠各國基礎建設及智慧電網建置,目前綠能/儲能產品占健和興營收比重已達70%,與電動車相關車用產品成為健和興未來營運成長兩大推手。 健和興第1季合併營收為10.58億元,隨著大陸及歐美儲能市場需求增溫及電動車充電槍產品出貨逐步放量,健和興表示,營運谷底已過,第2季營運有望季增年增,營運成長可期。

  • 《其他電子》Tesla合作寧王受惠者? 精星:不評論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Tesla計畫於大陸興建一座「超級工廠」,用於生產大型商用儲能電池,市場傳聞Tesla馬斯克(Elon Musk)將拜訪大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若雙方進一步合作,身為寧德時代BMS供應商精星(8183)可望受惠,對此,精星表示,不方便評論客戶訊息,儘管大陸車市及工控市況不佳,精星保守看待第2季營運,不過精星預估,今年第2季仍將略優於第1季,下半年可望比上半年好。 根據外媒報導,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簽約儀式9日在上海舉行,預計今年第3季開工,2024年第2季投產,這座工廠規畫生產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初期規畫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儲能規模近40GWh,產品將在全球銷售。 此外,由於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訪問大陸期間可能與寧德時代高層會面,引發市場聯想雙方將擴大合作,市場傳聞,若Tesla與寧德時代進一步合作,身為寧德時代BMS供應商精星科亦可望受惠。 對於市場傳聞,精星表示,不方便評論客戶訊息,不過公司在BMS市場深耕已久,將盡力爭取各種機會。 受到大陸車市及工控市場需求不佳影響,精星第1季合併營收為15億元,年減6.01%,展望第2季,精星表示,目前大陸市場狀況依舊不佳,保守看待第2季營運,但因工作天數較多,可望略優於第1季,下半年因進入傳統旺季,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公司將努力全年比去年好。

  • 傳Tesla尋求與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建電池廠

    知情人士指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尋求與中國主要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在美國建設一間電池工廠,不過,其合作安排可能會引發爭議。 香港經濟日報31日報導,知情人士表示,Tesla正考慮在德州建設電池工廠,以供應其當地的電動汽車組裝廠,不過選址尚未確定。與福特的交易結構一樣,Tesla將擁有和經營這家工廠,同時從寧德時代獲得技術許可。 知情人士又稱,Tesla近日與白宮討論了涉及寧德時代的計畫,而Tesla代表尋求明確拜登政府本周正在敲定的「降低通膨法」相關規定。其中Tesla公共政策高級全球主管Rohan Patel參與了討論。 同時,知情人士指,Tesla希望達成與福特汽車上月公布類似的交易。福特上月宣布和寧德時代計劃在密西根州建設電池工廠,福特將擁有並運營該工廠,並從寧德時代獲得技術許可。

  • 《科技》Tesla減少75%SiC用量 市場不悲觀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Tesla聲稱下一代動力平台將減少SiC 75%用量,縮減動力總成系統體積與成本,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馬孟勤表示,綜合供應鏈消息認為共有3種方案,其中全SiC MOSFET方案最可能實現,透過減少馬達功率與提升單一SiC MOSFET電流規格,即可達到減少75% SiC用量(相較於Model 3)。 日前Tesla宣告將減少75%碳化矽(SiC)用量後,許多業者擔憂SiC產業恐受影響,馬孟勤指出,在與海內外供應鏈訪談後,認為SiC市場依然可期。 馬孟勤表示,Tesla聲稱下一代動力平台將減少SiC 75%用量,同時縮減動力總成系統體積與成本,綜合供應鏈消息認為共有三種方案,其中全SiC MOSFET方案最可能實現,透過減少馬達功率與提升單一SiC MOSFET電流規格,即可達到減少75% SiC用量(相較於Model 3)。 不過,該方案在上游(SiC基板)供給有限、中游(SiC MOSFET生產商)產能滿載、下游(電動車、新能源發電等)需求強勁的情況下,Tesla SiC成本短期下降空間有限。 此外,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汽車產業因晶片短缺導致整車廠陸續出現停工、減產現象,背後原因在於2020~2021年電子產品需求強盛,排擠車用晶片產能,同時,在汽車電動化與智慧化趨勢下,全球車用晶片需求持續增加,致使相關晶片供不應求,然而,隨著整車廠積壓訂單逐漸去化,汽車供應鏈對車用晶片購買力道正逐漸消退,預估2023年多數車用晶片交期將持續縮短。 根據馬孟勤調查,車用晶片短缺現象自2022年第4季起逐漸改善,除矽基功率元件、微控制器(MCU)仍緊缺,電源管理晶片(PMIC)、CMOS影像感測器(CIS)、嵌入式多媒體卡(eMMC)、顯示驅動IC (DDI/TDDI)交期陸續鬆動。

  • 《半導體》SiC前景生變?外資調高順德EPS這麼看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儘管Tesla日前宣布下一代電動車削減75%的SiC(碳化矽)用量,亞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此舉對順德(2351)影響不大,並看好順德將從汽車電子化及能源轉型趨勢中受惠,調高順德2023年/2024年每股盈餘預估,重申「買進」評等,激勵順德今天早盤股價強勢攻高。 全球電動車龍頭廠Tesla日前宣布下一代電動車將削減75%的SiC(碳化矽)用量,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亦擔心SiC供應鏈前景,亞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這對順德影響應該是有限,因為電動車廠重新設計他們Tesla電池(Tpak)模組以達到更好的散熱效率,因此只能持續依賴在功率導線架技術領先順德,提供電鍍及訂製材料的解決方案。 亞系外資看好順德將持續受惠於汽車電子化及能源轉型趨勢,將順德2023年/2024年每股盈餘預估調高12%/10%,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則由120元調高至170元。 消費性產品需求依舊疲弱,所幸車用訂單穩定,且2月工作天數較1月增加,順德2月合併營收回升到8.62億元,月增10.2%,年增3.71%,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為16.44億元,年減8.95%,順德預估,第1季營收約季減個位數,第1季毛利率及獲利則可望受益於銅價上揚。 順德2022年合併營收為117.24億元,年成長5.13%,創下歷年新高,營業毛利為20.78億元,年減1.48%,合併毛利率為17.73%,年減1.19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11.69億元,年減4.58%,營業淨利率為9.97%,稅後盈餘為9.41億元,年增10.36%,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盈餘為5.16元;順德董事會決議每股配息3.2元。

  • 特斯拉自動駕駛悲劇?車主要做「這2動作」 他發現一事太奇怪

    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經常發生車禍悲劇,遭外界質疑其安全性。美媒報導,美國交通部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表示,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取名跟一般常識認知不符,如果要求駕駛必須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眼睛盯著前方路況,就不能稱為Autopilot,根本「名不符實」。 報導指出,布塔朱吉直言,將Autopilot(自動駕駛)一詞作為特斯電動車一項功能,與該公司要駕駛雙手保持在方向盤上的要求不符。他說,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調查特斯拉Autopilot系統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和突然煞車事故中發揮何種潛在作用。 布塔朱吉受訪時表示,如果說明書上明確規定「你必須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眼睛盯著前方路況」,他本身就不會將這樣系統稱為Autopilot。 布塔朱吉補充說,這並不是NHTSA的調查範圍,但就一般常識認知上,這卻是一個問題。 2021年8月,NHTSA針對特斯拉Autopilot可能存在的缺陷展開調查,並於2022年2月對意外剎車問題進行調查。特斯拉官網稱,目前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需要駕駛人主動監督,並無法使車輛自動駕駛。 美國汽車協會(AAA)日前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68%民眾對自駕車感到「恐懼」,較2022年的55%高出許多。該調查的949位受訪者中,每10人就有1人認為,買一輛自駕車能讓自己在路上睡覺。但專家警告,車商行銷有誤導消費者之嫌,讓民眾對目前汽車輔助系統產生誤解,甚至造成危險。

  • 《光電股》元太今年營收看增1成 ESL需求樂觀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元太(8069)董事長李政昊指出,由於2022年基期高,今年整體營收成長約在1成左右,電子貨架標籤ESL業務相對樂觀,主要通膨壓力下零售商有更大動力去替換電子標籤,歐美則有缺工問題,有導入電子標籤的需求,同時看好ESL在廣告看板的應用。不過,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看法保守,主要還是全球經濟環境仍不明朗。  2022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85.4億元,單季稅後淨利18.4億元,每股盈餘1.61元。2022年合併營收300.6億元,創下11年來新高,歸屬母公司淨利99.1億元,每股盈餘8.69元。全年淨利、營業利益、EPS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元太2022年平均毛利率53.99%,第4季毛利率還有58%,李政昊指出,主要因為成本下降,且部分零組件價格跌價,希望能讓利給客戶,長期毛利率目標維持在50%左右,以讓利來推動市場應用擴大,加速取代傳統紙及顯示屏。  李政昊指出,今年受到升息因素,而且客戶彩色閱讀器、電子筆記本等新產品也可能遞延推出,消費性電子產品看法還是偏保守,內部甚至是抓衰退,ESL則持續看好,只是導入時間問題。  新產能部分,新竹新大樓依照進度,預計明年第1季第5條生產線完成,2025年再新增1條,不只是為了ESL在擴廠,也是看好電子書彩色會更有機會取代紙筆,並且看好廣告看板市場需求,必須有更大面積及更多產能。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